登陆注册
8091000000008

第8章 塑造孩子的完美人格

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学习成绩并不是惟一标准。合作、勤奋、友善、感恩、责任、爱心,所有这些美德,永远都应该受到称颂。如果父母不具备这些美德,孩子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当然会将这些美德丢得无影无踪。提倡素质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重视孩子心理健康已经刻不容缓。塑造孩子的完美人格,警惕他们形成扭曲的灵魂!

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很多父母十分注重调节饮食,今天补钙,明天补锌,后天补血……但很少有人像重视身体健康那样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11月19日是联合国规定的“学生日”。2004年的“学生日”,某市某中学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

初三年级开完家长会后,一位学生遭到父母的责骂。该学生竟然想不通,夜里悄悄从自家住的四层楼上跳下。

事发现场惨不忍睹,男孩约十五六岁的样子,已经停止呼吸。男孩的母亲呼天抢地,放声大哭:“我就说了你几句,怎么就想不通呀……”围观的人群中不时发出唏嘘的惋惜之声。闻讯赶来的法医也证实男孩确属自杀,并从其头部的致命伤推断其是头部先着地。

该学生几天前才过完16岁的生日。据人们反映,因最近刚考完期中考试,他所在的学校召开了家长会。当天,这位学生的父母参加家长会,了解到孩子在校的情况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这个男孩被批评后当即哭了。

后来父母和他各自回自己的房间休息。第二天清晨大约6时多,到了起床上学的时间,父母像以往一样敲门想喊醒他,可是敲了几下却不见房里有动静。父母随即推开他的房门,房里无人。用手摸其被窝竟是冰冷的,而其房间临江的一扇窗户却开着。父母感到不妙,立即下楼寻找,结果在大厦背后楼下的一块待开发的地上发现了儿子的尸体。

其实,心理失衡、心理障碍人人会有,如同伤风感冒人人会得一样。一个人在一年中很少有不患一两次感冒的。同样,一个人在一年中心理也不会总是处于最佳状态。尤其是孩子,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遇到挫折或特殊的刺激,其情绪的波动幅度会很大,很难避免进入误区。

据一项调查表明,69.5%的孩子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此外,某市一所教育研究机构对2000名小学生所作的抽样调查显示,有40.1%的小学生说过“不如死掉的好”。这说明,心理危机在低龄化,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发生了障碍,再加上孩子平时由于学业繁重、竞争激烈所带来的压力,当孩子受到一些不良的刺激,如大人之间的交谈、媒体上一些消极的内容,都会产生一些心理积淀和不当念头。

此外,由于孩子缺少玩伴,放学后独自活动,加之业余生活单调,只能是看电视或与父母接触,久而久之,孩子越发孤独、冷漠。

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高度依赖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会遭遇到更多的挫折,因而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若暂时性的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很可能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

既然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父母们应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

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大多都是一些不太严重的间题,有些问题父母是可以观察发现的,比如父母可以直接问孩子你是不是感觉很紧张,是不是感觉学习压力太大,心里是不是有什么事等等。

——学会向孩子道歉

当你向孩子道歉时,你就等于在教孩子相信自己的洞察力。如果你不停地批评孩子,在身体、情感或性情上辱骂孩子,你的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对生活本质的负面看法和对世界的负面看法。

——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

当孩子在你的面前表露他的苦恼时,不要表现出惊恐、生气或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听他完整地讲完自己的困惑或感受,对孩子的一些困惑表示理解。允许孩子发泄孩子有哭的权利。孩子哭,有时并不代表什么,他只是需要发泄一下而已。

所有父母身上都蕴涵着改变孩子命运的神奇力量。当你自己从内疚、自责和愤怒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你也解救了自己的孩子;当你的心情豁达舒畅时,孩子也不会患上“心理”方面的疾病。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有许多工作只有在集体合作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因而,在未来的社会,一个人能否与人合作,则决定着其命运。鉴于此,作为父母就应从小锻炼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五一劳动节,刘风和刘雨的父母要带他们去郊外爬山,然后野餐。

临行的前天夜里,一家人经过讨论,对准备工作进行了分配:妈妈负责去超市买食品,爸爸准备烤肉的炉子,10岁的刘雨提出负责所有餐具,12岁的刘风负责准备调料。爸爸提醒他们是否应该列出一个单子,一则防止遗漏,再则若家里不够的物品,可及时去买。刘雨很快就列出了单子,请爸爸过目,随后便开始准备;而刘风却跑到外面找邻居的孩子玩。爸爸警告他带齐调料,否则野餐不会好吃。刘风边跑边说:“放心吧!我绝对不会忘记。”爸爸有些不放心,准备自己来做,转念一想应当给孩子一个锻炼机会,不要越俎代庖,于是便没有再督促刘风。而刘风也很开心地玩到很晚才回来。回来后,他到厨房里忙活了一阵,装了满满一袋瓶瓶罐罐,便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早出发,爸爸并没有再检查刘风的准备工作。一家人高高兴兴上路了。走了2个小时的山路,选好了野餐的地点,大家开始准备午餐。等肉烤熟后,每人倒了一杯饮料,整理好盘子,开始往烤肉上倒调料。

“刘风,烤肉汁在哪里?”刘风伸手到袋子里去找,怎么也找不到。“我记得从冰箱内拿出来的。怎么会没有?”

“你有没有列在单子上?”

“我没有列单子,我记得我把所有的调料都拿出来了。”刘风又翻了一遍,大家都在那里等着。

刘风最终没有找到,不觉惭愧地低下了头。

通过这件事刘风认识到,由于自己的过错,不但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使这次的活动大为逊色。但是,爸爸并没有责怪他,只是无言地看着他,然而这件事情本身就深深教育了刘风。妈妈和爸爸有没有想到刘风会忘掉一些东西呢?完全可能,或者说是在他们的意料之中。如果爸爸出面督促刘风按列的单子准备,就像刘雨那样,情况会怎样呢?首先刘风会感到爸爸不相信他有能力料理这件事,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再者爸爸反复督促,会使刘风感到很大的行动限制,有为人所驱之感。这两项加起来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极可能甩手不干,或与爸爸短兵相接一场,让大家都不愉快,最后所有的事情还是需要妈妈来做。爸爸即使成功地迫使刘风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了准备,野餐因此而毫无缺憾,但刘风并没有学到任何经验与教训,反倒加深了对爸爸的强制方法的反感。

显然,刘风父母的做法是明智的。尽管这次野炊因刘风遗漏受到一些影响,但对刘风的成长却有深远的影响,教育他懂得作为集体一员应具备的责任心,懂得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做事要认真有程序的道理。

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现在,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大多对孩子都比较娇惯、放纵,致使这些孩子养成了任性、脾气大、与人合作能力差的毛病,这是父母的悲哀。有些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对他们百依百顺,使这些孩子只知道自己,很少想到别人,逐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状态。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呢?

——给孩子一些思想准备

对家务劳动与家庭生活进行一些讨论是必要的:关于孩子的年龄与做事的能力,关于大家生活在一起应相互帮助,关于每个人应负的责任,随后便是列出家庭生活所包括的劳动项目等。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知道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需要花费多少劳动,因而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这样的讨论会在孩子们心中建立起家庭是一个生活团体的概念,在这个团体中每个人都要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相互帮助,才能生活圆满。

——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

一个整天争吵不休的家庭,很难造就出一个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孩子。作为父母,必须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对任何人都要谦虚、平等、有礼貌。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因此,作为父母首先自己要身正,这样孩子就会以父母为榜样,逐步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品德。

——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那些“以我为中心”的孩子,开始在集体活动中很难与同龄伙伴和睦相处,只有碰了几次钉子以后,才会意识到在集体活动中一定要想到他人,让孩子在活动中提高自身与人合作的能力。

与孩子沟通,就要抓住孩子的心理,与孩子玩成一片,乐在一起,那样就可以做到与孩子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从中教育孩子与人合作。

“口才”得益于“和父母的交谈”

“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雄兵”。一句话,表明了口才的重要性。现如今,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有副好口才是极其重要的,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就锻炼孩子的口才,但是,从何处着手呢?

有一位母亲向讲述了她训练女儿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

女儿上小学了,学习好脾气也好,家长说什么是什么,可就是不爱说话。但自从上了初中,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脾气却逐日见长。说得轻了她就跟我顶嘴,说得重了她干脆不理我,有时整天也不和我说一句话。为这事,我苦恼了很长时间。后来,我发现只要我用管教的口气跟她说话,她就满脸不悦,一言不发。如果说到她感兴趣的话题时,她就会神采飞扬,口若悬河。为了刺激她的说话欲望,我就尽量多找些她感兴趣的话题。

不知什么缘故,女儿特别喜欢雪,冬天一到,她就天天盼着下雪。于是,只要是下雪天,我就早早地喊她出去看雪。她一听说看雪,一骨碌就爬起来了,穿好衣服往外跑。河边还没有多少人,除了耀眼的白雪外,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当女儿望着这雪飘万里的世界时,高兴不已,嘴里不停地说:真是美极了。这时,我问她,你知道雪花有几个角?她说,不是五个就是六个。我说,到底是五个还是六个?她想用手接住看看,可雪花落到手上,顷刻间就化成了水。女儿愉快地玩着,我看见她如此地开心,心里想,雪啊,你能不能不“走”呀!

有一天,女儿问我知不知道银河。当时我正在写东西,头也没抬地说,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银河。她问我有没有见过银河。我告诉她,我在农村时,一到晚上就能看见银河。后来我想,女儿肯定对天文感兴趣,找了个机会,我说要考考她的天文知识。她说,你考吧,不过我要先声明,我知道的可不多。我问她,地球有多大年龄?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太阳系大还是银河系大?她眨眨眼,想了半天也答不上来。我说,那就说点简单的,你知道北斗星吗?她说在书上见过,但没见过天上的。我告诉她,北斗星是恒星,所谓恒星,也就是说它是永恒不变的,它一直呆在北方不动,当夜里有人迷路时,就可以根据它来辩别方向。她说,好认吗?我说很好认,它上面四颗成长方形,下面三颗拐个弯,有人说它像轳辘把,有人说它像勺子。女儿说,我晚上怎么看不见?我说:城里晚上灯光太亮,把夜空照得很亮,所以好多星星都看不见了。哪天你跟我回老家看星星。她愉快地答应了。

另外,女儿特别爱看动画片,无论“中外”,只要是动画片她就看。但我却从不看动画片,感觉那东西纯粹是哄小孩的。后来,为了寻找能和女儿谈得来的话题,我也时不时看上几眼,有时会和女儿边看边讨论。我说你这么爱看动画片,知不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制出来的?她不假思索地说是画出来的。我又问,既然是画出来的,怎么会动?她说不上来了。我不失时机地给她讲动画片的制作方法。有时我会问她喜欢哪些动画片。她说最喜欢日本的,其次是美国的,最讨厌国产的。我说我最喜欢的是美国的,其次是国产的,最不喜欢的就是日本的。她不同意我的说法,她说日本动画片故事曲折,想象力丰富,最有看头。每一次说动画片,我们都要讨论很长时间。

从上面这位母亲的亲身经历中,我们可以得知,只要善于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就能很容易地打开孩子的话匣子。因此说,父母在锻炼孩子口才时,应就其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行交谈讨论,如此这般,定能提高孩子的口才。

电话、呼机、手机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普及后,人们逐渐摆脱了纸笔的束缚,而语言这门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可塑造的。除了上面例子中那位母亲的教育方法,家长还可采取以下办法,帮助孩子提高口才。

——让孩子多读、多看、多背,促进语言发展

课本中大量的文章都是语言优美、逻辑性强、句子精练的好文章,其中诗词更是语言的最精华部分。因此,朗读课文、诗歌,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下来,使一些名言警句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就可为孩子的语言发展和口头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给孩子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

随时向孩子提一些问题,如“今天遇到哪些高兴的事情?”“星期天有没有什么活动?”“看了刚才的电视有何感想?”等等,注意倾听孩子的讲述。如果孩子讲述的内容不清楚、难以理解,父母可以和气地说:“对不起,我没有听懂你的话,请你再讲一遍吧!”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对他所讲的东西感兴趣,从而为其语言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创造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

家庭的熏陶对孩子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尽量做到言谈俗;用词恰当;多使用成语;诱导孩子与家长多交谈。尽管大人说话用的词汇孩子当时不一定全懂,但如长时间使用,孩子也必能悟出其中涵义,再经过慢慢模仿、运用,就能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

——帮助孩子正确、恰当地使用词语

当孩子说“我要那个”“我要这个”时,要及时帮助他说明所要的具体物体的名称、特征和用途,并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以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孩子的口齿是否清楚、发音是否准确,对于错误的发音要及时纠正,切不可重复孩子错误的发音。

如果您的孩子属于内向型性格,或者有自卑的倾向,父母必须充分发挥亲情的优势,多与孩子谈心、交流,同时,丰富孩子的生活,使孩子有说话的材料和兴趣。如春天、秋天带孩子郊游,观赏优美的景色;夏天带孩子去游泳;冬天带孩子观雪景、打雪仗等等。

成功源自“苦”中来

俗话说“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父母一定要从小就让孩子认识到,成功源自“苦”中来,那如何才能使孩子认识到这一点呢?方法只有一个,让孩子去亲身体验,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每晚吃饭的时候,小帕特总要瞧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然后抽动鼻子,把香气吸进肚子里去。久而久之,小帕特甚至能分辨出邻居吃的是什么肉。小帕特想不通邻居家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有肉,而自家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小帕特经常习惯性地吮着手指头站在门边看邻居一家吃鱼吃肉,口水从手指缝中流出。邻居常常会夹上一块肉放在他的手心,然后说:“回去吧,回去叫你妈也买点肉吃。”有时小帕特的几个弟妹也去,搅得邻居好烦。

有一天,小帕特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有肉?”他想知道这个谜底。

妈妈没有回答。到了星期天,妈妈问小帕特:“今天晚上想不想吃肉?”小帕特说:“当然想。”妈妈沉声道:“好吧,现在跟我走。”

妈妈带小帕特到一家建筑工地,她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并告诉母亲,挖完了线内的土方,给工钱10美元。妈妈对小帕特说:“赶快挖,只要挖完了这截土方,晚上就可以吃肉了。”

小帕特只挖了一会儿,手就发软,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已得一美元了。挖吧,再挖就又得一美元了。”小帕特又支撑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小帕特说:“妈妈,这太辛苦了,我吃不了这种苦。”妈妈说:“歇一下吧,你歇一下再挖。”小帕特就这样歇一会儿又挖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挖。

小帕特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仍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衣服上都能看到盐渍了。这么苦,小帕特甚至今晚不想吃肉了。他鼓足勇气对妈妈说了,妈妈说:“孩子,不吃苦就无法尝到甜。”

一天下来,母子两个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儿领了10美元。这时,小帕特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晚上,餐桌上摆上了香喷喷的大鱼大肉,弟妹们吃得香极了。妈妈对小帕特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吧?”

妈妈又说:“这就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小帕特的心灵为之一震,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他哭了。

那年小帕特11岁,他刻骨铭心地记住了邻居餐桌上的谜底和妈妈说的“吃苦”两个字。

从这位母亲身上,我们看到了她的良苦用心。通过让孩子亲自去体验“苦”,最终让孩子认识到了苦和甜的关系。可以相信,这件事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个民族都在培养自己的后代,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强者,能自立于人世间,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对独生子女应当少一点怜悯和照顾,多给他们一些磨练的机会。培养坚强的意志,是未来事业成功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培养锻炼意志,最好的老师就是各种艰难困苦。吃苦是一种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吃苦对我们来说是第一位的资本,能吃苦的人是不怕困难和挑战的。从小让孩子吃一点苦,就是为了使孩子将来经得起各种艰苦环境的磨炼。

因此,我们在提倡孩子学习的同时,还要提倡孩子吃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苦难教育,并不仅仅是在口头上教育孩子要“艰苦朴素”、“吃苦耐劳”,也不仅仅是给孩子“忆苦思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吃一点苦,只有吃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娇气”。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和困难的环境,尤其是生活条件越好,越要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使其懂得创造社会财富并非易事,这对教育好独生子女是非常必要的。

不能吃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不能吃苦的孩子是没有希望的孩子。今天的苦难,能够换来明天的甘甜。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所有父母都应该狠下心来,让自己的孩子在“苦难”中成长,让他们明白“成功源自苦中来”的道理。

勤奋是成才的基础

古往今来,大多数人都是靠勤奋才取得重大成功的。那种人无外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的侥幸心理,希望偶然的意外收获是相当不现实的。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不勤奋是难以成才的。

现在国外一所名牌大学读书的何莉莉是一个勤奋的女孩,她最看不起那些守株待兔、凡事总想不劳而获的人。她小时候,就认真接受父母那些“头悬梁,锥刺骨”的勤奋读书之类的故事教育,她听得特别认真。自从上学起,何莉莉就养成了“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在庭院里早读半小时,七点钟吃完饭上课,十一点半放学回家,中午午睡一小时,晚上六点半就去上晚自习,一般都自习到十一点半才上床睡觉”的习惯。这样勤奋下来,使她的饮食起居都很有规律,而且这样的规律她始终保持着。由于在教室里上自习,一方面有老师的辅导;另一方面大家在一块学习,比较有气氛。所以,何莉莉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晚上都坚持去学校上自习,有时候即使身体状况不很好,也没有产生丝毫懒惰的思想,依然去学校上自习。何莉莉小小的年纪就对勤奋有着自己的看法,读高中时,她就在日记中透露出这样的想法——

理想好立,目标好定,但实现目标却并不容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人不能产生丝毫的懒惰,时时刻刻都要勒上一根勤的弦。人多多少少有点惰性,在目标确定时,信誓旦旦,但真正实施目标的时候,却只是三分钟热情……而成功的取得更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在实现理想过程中,谁付出的勤奋和汗水多一些,谁的毅力更强一些,谁坚持更久一些。任何人要取得成功,少一丝的勤奋也是不行的。学习的确是一件苦差事:作为一名学生,每天早上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就得背着书包去上课,晚上月亮都已经挂在天上的时候,才能往家走。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只有养成勤奋的习惯,打好成才的坚实基础,才能在成功的路途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何莉莉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在实践上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她患了重感冒,还在发烧,晚上她还要坚持去上自习。父母考虑到她身体的情况,坚决不同意她去,但是她一副很洒脱的样子,表示自己的感冒已经好多了,所以她一定要去上自习,结果,父母只好同意了。就在当晚上床休息之前,还一再嘱咐妈妈,明天早晨六点半如果她还没有起床的话,就务必叫她起床,因为她还没有背书。

何莉莉这些事情虽然琐碎,但是就是这样的小事养成了她勤奋的习惯,构成了她成才的基础。何莉莉后来之所以成功地走进国外名牌大学,为多少人仰慕,是与她光环背后那些极其普通的勤奋刻苦的琐碎小事分不开的。正如她自己在日记中说的:“成功的取得更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在实现理想过程中,谁付出的勤奋和汗水多一些,谁的毅力更强一些,谁坚持更久一些。”

相信何莉莉头上笼罩的光环,是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拥有的。既然如此,就不要让孩子染上一点惰性,让孩子做到何莉莉在日记中所说的“多付出一些勤奋和汗水。”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们挣钱不容易。如果我们的孩子都能勤奋努力,都能正常的被中学、大学录取,那么,在学习的经费上,他们就能为父母大大的节省一笔开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节省下来的这一大笔钱是孩子为家庭赚到的一笔钱。

大发明家爱迪生是个发明的天才,也是一个出奇勤奋的人。他常常一天只睡4个小时,仍能精力充沛地工作;也有过连续45个钟点不休息的记录。他的勤奋不仅体现在睡眠少上,还体现在大脑一刻不停地思考问题上。有一次,在他那永不离身的笔记本中,一天中竟然记过20个新思想、新设计。不管是吃饭、工作、睡觉,也不管在什么地方,脑中一出现新的思路或想法,就立刻记在本子上,甚至画上图形或计算公式。可以说,爱迪生的成功离不开勤奋。

身为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勤奋的重要意义,培养孩子勤奋的习惯。勤快的生活习惯主要表现在早上不能懒床。当然,其前提是孩子要睡足觉,孩子睡不足觉或晚上睡得太晚,早上往往会懒床,所以父母就要催孩子早睡,保证孩子的睡眠充足。除了不懒床,还要督促孩子在学习上要勤记、勤写、勤读、勤做、勤思考。

没有耕耘,何来收获?天上肯定不会掉馅饼。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教育孩子,勤奋是成功的基石,没辛勤奋斗,就不会有成功。从小培养孩子勤奋刻苦的品质,是保证孩子将来成才的基础。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随着物质文明的到来,父母对孩子近乎于一种溺爱,使在温暖窝中成长的孩子,将自己的责任淡忘了。在较艰苦的环境中,孩子们可以更多地参与家庭的生活筹划,帮助父母持家守业,照顾兄弟姐妹,这些都会使孩子幼小的内心深处萌发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定要努力学习,帮助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并且将照顾弟妹视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省吃俭用为家里减少生活负担。看见父母为照顾一家生活而辛苦劳作,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希望有一天能够为父母分忧解愁,这一切都使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生活的价值,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的影响,感到自己是为人所属的,是有用处的,从此而生自豪感和责任心。这些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促进自己更加努力奋斗,因为自己肩负责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这种责任心与自豪感的内容也会增长、扩大,不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家庭。但从小家庭中培养出来的这种感觉,却是增长未来责任感的基础。

盈盈蹒跚学步时跌倒了,妈妈就使劲用脚跺地,说:“都是地不好,让我们的小宝宝摔倒了。”

盈盈撞到了桌子上,磕痛了,妈妈就使劲用手打桌角,说:“都是桌子不好,把我们的小宝宝碰痛了。”此后,盈盈一受委屈,就眼泪汪汪地瞧着妈妈,等妈妈找出“替罪羊”来哄她。

一晃眼,盈盈已读幼儿园中班了,渐渐懂事了,她也知道跌倒了怪地不平很可笑。不过,她做错任何事,都能找到解脱的理由来。她会说:“妈妈,今天我摔倒了,是爷爷不好,他没有搀住我的手。”“妈妈,今天我没受到表扬,是老师不好,我帮助小朋友值日,老师没看见。”“今天我去学校迟到了,都怪奶奶,她没及时叫醒我。”

盈盈喜欢赤脚在地板上跑。天冷了,妈妈让她穿上棉拖鞋,她跑着跑着,就把棉拖鞋跑丢了。妈妈给她穿上,可不到五分钟,她又不知将棉拖鞋扔哪儿了。妈妈没办法,只好在地板上铺上棉垫子,任她赤脚在棉垫子上玩。可她居然赤着脚去厕所,这样一来,着凉了,发起了高烧。医生说要打吊针,盈盈吓坏了,她一边用小拳头拼命捶打妈妈,一边大哭大叫:“是妈妈不好,是妈妈不好,谁叫你在厕所里不铺上垫子”

在女儿含泪的双眼中,妈妈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怨恨。这样下去,假如女儿长大了,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她会不会也用这种怨恨的眼光看着她,然后说:“都是妈妈不好,你没本事给我安排一个好工作。”

在这一刹那间,这位母亲下定了决定:“再也不能让女儿寻找借口怪这怪那,她必须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了。否则,等她长大了,她可真要怪我:‘都是妈妈不好,从小没有教给我承担责任的勇气。’”

从医院回家后,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地上的棉垫子全都收起来,然后一字一顿地对盈盈说:“你把棉拖鞋穿好,要再穿丢了,着了凉,那就是你自己的责任!”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孩子缺乏责任心,一般来说都与父母的溺爱有关,父母包办代替越多,孩子的责任意识越弱。相反,父母如果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的责任心将大大加强。

与过去的孩子相比,身为家长的您是否发现了自己的孩子少了一份责任心?既然责任心对孩子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责任心呢?

——给孩子分配一些劳动任务

在家庭中,父母应放弃这种想法:“自己有空闲时间,为什么要劳累孩子呢?”而应该将其视为对孩子的一种教育手段。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并与其年龄相当的劳动任务,如打扫卫生、负责为花草浇水等等。

——让孩子对自己的责任心引以为荣

有位12岁的小男孩,他负责倒家中的垃圾已经6年了。在他6岁那年,突然对倒垃圾产生了兴趣,一听到收垃圾的铃声就提着垃圾桶去倒。父母为了支持他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对他倒垃圾的事予以表扬,还经常在外人面前称赞他。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主动倒垃圾的自豪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把这项劳动看成一种责任。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当要孩子记住做某事时,与其大人经常提醒,还不如让孩子自己记下要做的事情,这样孩子也慢慢地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只有学会了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才能逐步地发展为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负责。

——订立责任合同,让孩子明白该做什么、怎样做,否则将会受到哪些惩罚

孩子做事往往是凭兴趣的,要让孩子对某件事负责到底,必须清楚告诉他做事的要求,并且与处罚联系在一起。如把洗衬衫的家务活承包给孩子,要是没做好,就罚他穿脏衬衫。这样,孩子才知道一个人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让孩子对自己某些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设法补救

如小孩损坏了别人的玩具,一定要让孩子买了还给人家,也许对方会认为损坏的玩具没多少钱,或认为小孩子损坏玩具是常有的事,或者不好意思收下孩子的赔偿,但家长应坚持让孩子给予对方补偿,这样可以让孩子知道,谁造成不良后果,就该由谁负责。

教育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对自己的言行极端负责。孩子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便会形成这种优秀品质。

让孩子学会感恩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时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恩赐——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朋友的援助之恩,大自然的赐予之恩等等。但对于社会的恩惠,有很多人麻木不仁,熟视无睹,似乎这一切都理所当然,丝毫没有感恩意识。表现在孩子身上,则是一些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与关爱理所当然,在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许多人都大发感慨:现在的孩子太缺少感恩情怀了!

有一位姓赵的老头,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了供养女儿在内蒙古读书,他就在中国人民大学东门拉小提琴。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然毫不知情。

这位老父亲深沉而伟大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因为孩子不知情,也不会对父母感恩。无独有偶,在某大学的校园公告栏上,曾经出现过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父亲”的家信: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里出的惟一一个大学生之后,心里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了。从帮你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学报到,到挂蚊帐缝被子买饭菜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件特沾光特荣耀的事。

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3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你说你学习很忙,没时间写信,但同院里高中时代的女同学,却能收到你洋洋洒洒几十页的信,而且每周一封。每次从收发室门口过,我和你妈看着你熟悉的字,却不能认领。那种痛苦是咋样的,你知道吗?

孩子不懂得知恩图报,只知伸手要钱,不懂得体贴父母,只把父母当作摇钱树,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西方有感恩节,目的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在那一天,很多西方人会赶回家里与父母团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我们中国的父母讲究的是“施恩不图报”,总是不愿在平时的言传与身教中将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应该说这是我们道德教育中的缺失。

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现在的父母,视孩子为“小皇帝”,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他们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劳动的艰辛。这主要是我们的父母家庭教育的失误,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你的辛苦,你的想法。

父母既给了孩子生命,又哺育孩子成长。父母应该多向孩子讲述他们成长的故事,使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也不是从山上捡来的。当然父母在讲述时要自然,感情要真挚,不可让孩子觉得你在“居功自傲”,要让孩子体会到无私和高尚的父母之爱。

人人都会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现在有不少大学生不会体谅父母。家境好的,有的孩子可能不知道父母的艰辛,家境不好的,有的人可能还会在对比中嫌弃父母。每个家庭都有不如意的地方,但不管条件如何,父母对孩子的拳拳之心,都是最真挚、最无私的,从不求回报,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历尽艰辛将自己养大,不可不常怀感恩之情。

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生活得更富足,更美好。很多父母已经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这是一种误解,也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同时也是道德教育中的残缺。

电视节目中有这样一段情景:一位母亲端着水给老人洗脚,她的孩子马上也端来一盆水,让自己的妈妈洗脚。生活当中,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想让孩子学会感恩,做父母的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让孩子永远保持谦让的美德

每一位父母和孩子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谦让是礼貌的表现,爱心的体现。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独生子女的增多,大多数孩子都被父母娇纵惯了,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无情,这是一种不良行为。

有一个叫王笑笑的孩子,从小就在家里受到谦让的训练。比如每次买苹果回来,父母都要教育王笑笑,要把最大最好的苹果让给他人吃。王笑笑可谓训练有素,他每次都要拣最大的苹果先给奶奶吃,奶奶照例笑着夸赞一番:“笑笑真孝顺,好孩子,奶奶牙不好,你吃吧。”接下来是爸爸和妈妈,他们都有不吃大苹果的各种理由。最后,大苹果转了一圈,又回到王笑笑手中,于是,王笑笑抱着那个最大的苹果独享去了。

有一天,爸爸的同事来家里玩,懂事的王笑笑立刻去果篮里找来了一个大苹果,送给客人吃。奶奶和爸爸见了都乐开了怀。那个同事也说:“你们家的孩子真懂事。”虽说这位同事最不喜欢吃苹果,但出于对王笑笑礼貌的尊重,他还是接过了那只大苹果。不料,他刚咬了一口就惹来了麻烦,只见愤怒的王笑笑用手指着客人,说:“你为什么吃这最大的苹果?你太嘴馋了!你太不要脸了!”那位同事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蒙了,咬在嘴里的苹果咽也不是,不咽也不是。他尴尬不已也迷惑不解,怎么会发生这种不可理喻的事呢?!

人家王笑笑还生气呢,这最大的苹果历来是虚晃一枪,最终要回收到他的手里去的,他这次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再说也没遇到过这种事,于是跟客人急眼了。王笑笑的父母自然更是尴尬万分,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会发生这一切,于是赶紧向同事解释:其实,这苹果向来是全家谦让一番,最终还是要还给孩子的。那位同事地“哦”了一声,说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然后踉踉跄跄迈步出门,留下王笑笑以及茫然的父母。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得出一条经验:父母教育孩子学会谦让时,一定要注意,谦让不是虚情假意,并不是让孩子做做样子,流于形式,而是要让他们明白谦让的真正内涵,只有孩子明白了谦让的内涵,他才真正学会了谦让。

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对于减少我国人口压力是十分有利的,但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更值得关注,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导致孩子自私、任性、专横、霸道等不良性格,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对孩子长大后为人处世,已及道德品质都有很坏的影响。

作为父母,在爱子女、关心子女的同时,也应该教会孩子学会谦让,学会有别人,关心别人。共享好东西,这不仅可以融洽家庭气氛,享受天伦之乐,更是教育孩子,培养良好品德的机会。

另外,家长在付出的同时,也应该让子女了解这“付出”背后的辛酸和劳累,不能让子女认为家长为其作出的牺牲,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他们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首先从关心家人、关心家庭开始,应多鼓励孩子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帮大人搬搬凳子,拿拿碗筷等,让孩子也体会一下父母操持家务的辛苦和劳累。

13岁的宁宁很聪明,但就是很自私。在学校里与同学相处得不好,在家里也惟我独尊。父亲是海员,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从小就随着母亲一起长大,母亲娇惯,什么好吃的都由着他吃。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妈妈买了他最喜欢吃的龙虾,总共十二只,做好了端上来,红红的很是诱人。宁宁按照习惯,当仁不让,把盘子拉到自己面前,打算独享。

妈妈已经意识到这样下去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于是把盘子拉过来,说:“从今天起,吃什么东西都要全家人平分。”说完,拣了六只龙虾放到自己面前。

上面例子中,这位母亲的做法非常正确。如果采取以前的教育方法,宁宁长大后恐怕也不会养成谦让的美德。

“孔融让梨”的故事永远不会过时。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谦让,父母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树立榜样,时时孝敬老人,处处谦让其他家庭成员。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从父母身上继承这种美德。

让孩子心中充满“爱”

充满爱心的孩子往往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善于关心他人的孩子其父母也必然是很会关心他人。但对独生子女的爱要注意掌握好“度”,“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对独生子女付出的爱绝不仅仅是“奉献”,而是为了对他人、对社会的加倍回报。对孩子播种爱,是为了让孩子去感受爱、认识爱、传递爱,是为了让世界充满爱。如果只是一味地给予爱,而从未教孩子们去体会、珍惜爱,孩子们自然就不知道去爱他人,去理解、宽容他人、善待他人。

文文是一所贵族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长得瘦小无力,但颇为蛮横、自私,两次“抢水”事件让小伙伴们气愤不已。

有一次去野炊,老师们故意带了不多的水,想要培养孩子们的毅力以及团队精神。最初,孩子们配合默契,口渴时,一小盖一小盖地喝,这样不仅毫无怨言,反而有一种豪迈的感觉,自然,他们对那些水异常爱护。

不久玩累了的文文开始找水喝了,负责管水的同学还没来得及把水倒进盖子里,他就一把拎了过去,几秒钟之后,一瓶水所剩无几,孩子们气愤不已,他却不以为然。

另一次是打篮球。休息时,文文和另一个男孩为一瓶水,打起架来。瘦小的文文硬是把高出他半个头的同伴的嘴唇都咬破了。

在学校里,孩子们逐渐学会与人交往,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成为他们成年后人际交往的蓝本。同学之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同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存在,他们会打架,也可能会一起调皮捣蛋,同学之间,正面的影响与负面的影响都在交叉进行着。

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哪怕是一个学习极度优秀的孩子,他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宠爱,在家里得到父母的关爱,但若在同学中,毫无人缘,没有好朋友,那这个孩子也开心不起来。

王浩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小脸阴沉着,妈妈过去摸了摸他的额头,还好,没有发烧。妈妈问他:“怎么了?做错了什么被老师惩罚了吗?”

“不是。我们班的李帅得了癌症,不来上学了。”王浩说。

“他会好的,你们要有信心,不是所有的癌症都不可治,对不对?”妈妈想不出什么话让一个5岁的孩子理解生与死。

王浩想了一会儿,声音低沉地对妈妈说:老师说,他因为做化疗,掉光了所有的头发。

“也许,不久又会长出来的……”妈妈的心里泛起了一阵悲意。

“我们班有几个同学,明天想去医院看他。”

妈妈赶紧说:“太好了。你们应该买些花送去。”

王浩忽然吞吞吐吐起来:“我们想……想一起剃个光头才去”。

妈妈愣住了。

王浩盯着妈妈,坚定地说:“我一定要剃光头。”

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习惯性地打开冰箱,给王浩倒一了杯牛奶。

王浩一边在餐桌上摊开书包里的东西,一边再次想说服妈妈:“是我想到的主意。我跟小朱和小胡说,我们也把头剃光,好叫李帅放心,我们跟他一样,他就不怕了。”

妈妈看着儿子,异常感动……最终,妈妈决定陪王浩去理发店。

在理发店里,王浩兴奋得手舞足蹈,自豪地诉说着他剃光头的目的。过了一会儿,小朱和小胡也来了,他们的家长都十分高兴,连理发师也被感动了,他说:“今天免费为你们理发。李帅有你们这样的同学真是太幸运了。”

望着三个小光头,妈妈忽然间记起了自己的童年和曾经收集的无数小帽子。因为自己小时候头发稀疏,不男不女,常常觉得羞于见人。最后,还是姨妈出的主意:出门时,就戴上帽子。从那时起,她就开始收集各种样式的帽子。

回到家里,妈妈对王浩说:

“我有个更好的主意,明天去医院之前,请同学们来我们家,我要送你们每人一顶帽子,你说好不好?我有一顶最贵的帽子是从前外祖父从法国买回来的,还跟新的一样,你带去给李帅,他一定会喜欢的。”

王浩高兴极了,搂着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仔细分析部分孩子缺乏爱心的缘由,其根源在父母身上,是父母对自己孩子太多爱心,把孩子应具备的起码爱心吞噬了。这种“过犹不及”之爱,只会助长孩子对“爱”的麻木,成为产生“自私”的温床,因此,我们应注重强化独生子女的“爱心教育”。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是一个法制民主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的社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让孩子学会友善对待他人,学会帮助他人,宽容他人更显得极其重要。

那么,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心中充满爱的阳光呢?

——不要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比如有时孩子做错了一件事,但他自己意识到了,你就不能用严厉的批评来对待他,你可以用善意的玩笑或者只是简单地提一提就算完了。这样做,既告诉孩子你做错了,也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家长率先垂范

平时在孩子面前一定处处表现出对他人的宽容及对他人的爱心,这样潜移默化时间长了,你的孩子对待他人也是友善的、宽容的。

——学会对孩子的宽容

允许孩子在你的面前,撒娇甚至耍赖。比如有的孩子每天放学后都要参加三个多小时的乒乓球训练,有时的强度还是很大的,这时孩子就会提出累啦、洗澡不洗头啦等要求,遇到这种情况,做父母的就要相对灵活一点,冬季就可以允许,夏季就不能同意。不同意时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可以主动提议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以达到要他洗头的目的。而且一定要以平和的态度来与他商量。

一个健康的孩子好比一棵树,必须以爱心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善良的果子。充满爱心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必须在童年时悉心培养,否则难有效果。

同类推荐
  • 最新孕前调养大百科

    最新孕前调养大百科

    长期以来,结婚生子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即便是现在,仍有许多人也没有从这一固有模式中走出来。其实,对优生来说,孕前准备非常重要。超前一步,做好优生知识储备,并以自己了解的优生知识去落实孕前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如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及怀孕时机等,让自己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等待幸“孕”的降临。“优生”其实就这么简单。
  • 教子有方:父母给孩子的幸福人生书

    教子有方:父母给孩子的幸福人生书

    本书告诉广大父母如何在孩子20岁之前帮助他们养成诚实、俭朴、独立、责任、礼貌、快乐等价值观。
  •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做最成功的父母

    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做最成功的父母

    本书从艺术培养、习惯养成、学习方法、阳光心态以及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交际能力和良好品行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最新观点。
  • 胎教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胎教做得好宝宝智商高

    本书作者收集了孕妇怀孕期间胎教常见的100个问题,并予以解答,以指导孕妇做好胎教,为孩子未来成长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 孕产妇健康全百科

    孕产妇健康全百科

    《孕产妇健康全百科》以科学讲解、轻松阅读为原则,按自然孕产规律科学细分章节,向广大孕产妇读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导。例如:怀孕计划,安心拥有健康胎儿:健康妊娠280天准妈妈身体自我监控:分娩与产后坐月子等等,循序渐进将健康理念逐一传递给读者。孕产妇的健康不容忽视,但不要被这些保健知识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把心情放轻松,要知道,从怀孕到分娩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热门推荐
  • 在路遥马急的世间爱着你

    在路遥马急的世间爱着你

    木心在《从前慢》里说:“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宋词喜欢了楚辞十年,她不知道,楚辞也喜欢了她十年。只不过,她最喜欢他的那十年,他错过了,所以,一辈子那么长,我慢慢还给你一个又一个的十年。人山人海,路遥马急,还是有人喜欢了一个人很久很久,藏在眼里,藏在心尖。这是一个梦想与救赎的故事。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神童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神童故事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主要包括有关成长、生命、神童、亲情、爱心、感恩、母爱、父爱、心态、美德、人格、幽默、思维、习惯、励志、真情、名人、英雄、语文、数学、名著、唐诗、地理、历史、美术、音乐、文学、电影、谜语、哲学、哲理、信仰、智慧、文明、发现、科幻、推理、侦探、战争、探险、惊险、财富、时尚、神话、民间、公主、医学、天文、寓言、建筑、名胜、海洋、奥秘、奇趣、植物、动物的故事,既有一般的故事,也有知识故事,这样,把阅读故事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就能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新课标课外读物的最大特色。
  • 请尊重我的世界

    请尊重我的世界

    女孩,请掌握自己的人生!……人生不如意,让自己活的有意义……
  • 青莲修仙传记

    青莲修仙传记

    仙气凝三岭,和风扇八荒。拂潮云步色,穿浪日舒光。在这片浩瀚无垠的修仙界,有一剑千万里,仗剑九重天的绝世剑仙,有那不可见之地、玩弄人心的寂静恶魔,亦有上个纪元被世界遗弃的天使在无名之地哀嚎,有会无穷术法的白衣谪仙怜悯世人,也有那阴险狡诈想要残害生灵的妖魔…且看少年如何在在偌大乱世战胜重重艰险,成就绝世真仙…
  • 我们这家

    我们这家

    从父母离异开始的,家庭生活。随着孩子的成长,直到最后恩怨的化解。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临水照花人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临水照花人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 牵慕

    牵慕

    江沐醒来第二天,她端坐在案前冷静的问荣渝:“师父可有牵慕?”她喝下了牵慕。从此以后,再无乐绛。
  • 冷少的萌妻

    冷少的萌妻

    一位冷酷。一位火爆。一位可爱。公们来到学院会和王子们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请看文文。
  • 不做神仙啦

    不做神仙啦

    从“死亡之海”而来,带着无数的秘密,云诡波谲的修仙之途。一杯清茶它不香么?碳烤灵雀它不大补么?安逸——舒服——做什么神仙?我不做神仙啦!
  • 魔皇纵宠之邪魅逆天无良妃

    魔皇纵宠之邪魅逆天无良妃

    一袭红衣,她搅得九州天翻地覆;一把长剑,她谈笑间控十方生死。异世孤魂入住,废材逆转苍天在乱世混的风生水起。神器功法,丹药神兽,随便来拿出一样,引得九洲腥风血雨,外带腹黑霸气,冷酷魔神傍身,她扬着脸混迹天下,放纵不羁。上揍神帝下欺兽王,怎的,不服?魔皇给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