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4400000017

第17章 王世贞与天一阁

今日言天一阁藏书来源,必曰向藏书家借抄,其例之一便是与王世贞有“藏书互抄之约”。而我们对王世贞知之不详,对“藏书互抄之约”的意义认识不足,确有略费笔墨的必要。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生有异禀,读书过目不忘。年十九举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万历后,擢南京刑部尚书,因病辞归。富藏书,达三万余卷。其所藏多宋版精绝之本,如《周易》、《礼经》、《毛诗》、《左传》、《史记》、《三国志》、《唐书》皆是,达三千余卷。而尤以宋版《汉书》、《六臣注文选》为重,被称为王世贞藏书中的双璧。王世贞跋《汉书》云:此书“尤为诸本之冠,前有赵吴兴像。余失一庄而得之”。其子王士骐也跋云:“此先尚书九友斋中第一宝也。”曹子念也有跋云:“予于万卷楼,见弇州公所得《两汉书》,为宋版第一。”此部《两汉书》的流传同四明藏书家也有关系,借此略述一二。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书旧藏宋雕两汉书后》曰:“赵吴兴家藏宋椠《两汉书》,王弇州先生鬻一庄,得之陆水村太宰家,后归于新安人。余以千二百金从黄尚宝购之。”钱谦益购得以后珍藏了二十余年,又以“损二百金”之价让售给了他的学生、四明藏书家谢三宾。据陈寅恪先生考证:“牧斋此次割爱售书,殆为应付构造绛云楼所需经费之用。”后此书流入清宫天禄琳琅。王世贞还收藏墓志铭、朝报,堆积如山。其藏书处为小酉馆、藏经阁、尔雅楼。藏书印主要为“贞元”二字印,因“贞元本唐德宗年号,明王弇州以恰符其名字,故所藏宋椠精本,往往摹‘元贞’二字钤之。”另有“伯雅”、“仲雅”、“季雅”三印“分钤以别宋本甲乙,较毛晋语更详晰”。

王世贞与天一阁的关系主要是因为有“藏书互抄之约”。订立藏书互抄之约,首先是由范钦主动提出来的。王世贞与范钦都是嘉靖、万历间的藏书名家,互相钦慕,英雄相惜。范钦曾赴太仓登门拜访。后来他致函王世贞提出书籍互抄的设想,王世贞答范钦书表示赞同,中云:“所谕欲彼此各出书目,互补其阙失,甚盛心也。……长夏小闲,当如命也。”“当如命也”,可说两家有了藏书互抄的约定。范钦这一思想的提出,可谓得风气之先。秘惜所藏和封闭性是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及藏书楼的主要特征。封建社会个人对知识的垄断占有,加之私人所藏系由个人费尽心力、物力搜罗所致,不对外开放实在也是由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私有制经济所决定的。但到了明清之际,一些思想通达的藏书家提出了在藏书家之间进行“流通”、交流的想法,并订立条约。这以曹溶的《流通古书约》和丁雄飞的《古欢社约》为代表。“两约”的提出已是清初的事了,而内容与范钦和王世贞的“藏书互抄之约”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流通古书约》曰:“偕同志申借书约,以书不出门为期,第两人各列所欲得,时代先后、卷帙多寡相敌者,彼此各自觅工写之,写毕各以奉归。”《古欢社约》是丁雄飞与黄虞稷订立的,目的是“或彼藏我阙,或彼阙我藏,互相质证,当有发明”。由此我们可知,从时间上讲,范钦与王世贞的“藏书互抄之约”要早一些,从内容本质上讲大同小异,但后两者的名气如此之大,并作为藏书家有限开放的象征,这对王世贞和范钦来说实在有点不公。笔者浪费这些笔墨,无非是想说明王世贞和范钦是藏书楼从封闭到有限开放的先驱,以还历史本来面目。当然,他们两者只在书信往来中达成协议,而没有“藏书互抄之约”的正式文本,这是后人对他们的思想不重视、不了解的原因。

同类推荐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 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

    本书是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通过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所建立的“中国老年教育学若干问题研究”课题组共同研究和联合撰写的。它是老年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我国28年来老年教育的生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老年教育学研究过程中涌现的宝贵学术成果的积集。
  • 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中国人易读错的字、说错的话

    本书分为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中国人最易说错的话两部分,内容包括:社会杂言、古今广记、形似音异等。
  • “事功”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事功”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热门推荐
  • 修练有辉皇

    修练有辉皇

    锻体二重……“语文老师生病了,这节上体育。”“恭喜宿主变成境界还不如小学生的废物!”不正经又毒舌的系统小新,总是以为自己最帅的兄弟王胖子,平时对他照顾有加的体育老师和老校长,外加一个鬼灵精怪有点可爱的圆月。修炼的世界?梵天宇宙体?颜值逆天的明辉好像预料到他未来并不简单的生活,逆天的体质,超强的悟性,更可怕这还是只是天生的。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那你努力吗?锻体,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大乘?似乎有望成仙!作者水平有限,沙雕轻松向,单女主,不毒不无敌。努力总会有收获,前提是天赋够强!——明辉“也许这一辈子总要辜负那么几个人”——依然是明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白月光她倾国

    快穿之白月光她倾国

    苏雨因为天天被自己美貌美晕,被一个系统盯上了,然后强行发布任务,虽然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好好的貌美如花就好了…,本来很轻松的,结果碰到了一个比她美还不自知的,所以苏雨选择了和他杠到底。苏爽文,第一次写来练手1V1
  • 步春

    步春

    我们有很多冲动,它们像初生的焰火,自点亮那刻起便兴奋地指向高空,却又总是被理智毁灭。
  • 第一婚宠

    第一婚宠

    结婚三年,他从不碰我,一份离婚协议书甩在我面前:“签了它,放你哥哥一条命。”他冷冷丢下一句,搂着怀中的女人扬长而去。争得过现实,逃不过命运,我甩自己一巴掌,滚出了他的视线。可是,他就像屎一样,又黏又臭还恶心。我谈个男朋友,他给我打残了。我摆宴结个婚,他给我搞砸了。我孩子找爸爸,他给我孩子弄没了。他就像一根扎在我眼中的刺,让我痛不欲生。“我们复婚吧!”我微微一笑,一把尖刀刺进了他的心脏……
  • 学园七少

    学园七少

    七位少年冲相遇的尴尬与陌生,到相知时的矛盾与包容,再到相熟的温暖和简单。磕磕绊绊的一起走完高中三年。
  • 梁晓声文集·中篇小说7

    梁晓声文集·中篇小说7

    《梁晓声文集·中篇小说》尽可能完备地收录了梁晓声迄今创作的全部中篇小说,爱憎分明地记述历史,深入剖析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渗透了社会历史的变迁、风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灵的内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史诗式地描绘了时代的全景。
  • 半温忽而夏

    半温忽而夏

    青春岁月,总会有人,会没有理由的喜欢一个人,会义无反顾的付出一切,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这些感觉,林沐之都有,就像,林沐之总会对顾嵩产生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我啊?是我成绩不够好吗?是我长得不好看吗?”林沐之也总爱自言自语道,要是顾嵩喜欢的人是我多好啊!这样我就会觉得太幸福了!对此,萧何也是同样的感慨。长相甜美、开朗自信的林沐之或许一辈子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变成一个安静内敛的姑娘,而这一切确是因为一个男人,不,男孩,毕竟在林沐之的记忆里,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也只是十五岁。如果林沐之知道多看那一眼会误终身,她或许在当时会选择立刻遗忘掉那个在雨中的白衬衣少年。长大后,人和事都变得复杂起来,肩上的担子也变得重了起来,一路上的跌跌撞撞,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彼此的位置渐渐变得模糊。林沐之、顾嵩、萧何三人在这场角逐中,不是谁先喜欢上谁就有优势,不是谁爱的最久就能当作筹码,这三人,不知谁会是最大赢家。
  • 锦衣十里不如你

    锦衣十里不如你

    仙衣坊开坊300年,独她一人入坊第一天便制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仙衣,坊主大人神颜大悦:收入门下,我亲自调教。“但,她出身最低贱的青楼——炉鼎局。”“哦?炉鼎局有意见?”“他们不敢。”“哦,没有意见便罢了,若是有意见,你路过的时候,记得顺手灭了炉鼎局。”“……”良素喜滋滋地入了仙衣坊,以为从此便要平步青云了,却忽然发现在坊主大人的亲自调教下,她竟然再不能制仙衣,甚至连针都拿不了。更要命的是,她还是万年才出一个的天生纯阴之体,整个魔界上至一手遮天的魔尊下至满地乱爬的神兽,个个都想得到她……爽文不虐,放心入坑。
  • 药鼎仙途

    药鼎仙途

    百年老参,千年灵芝,天下药物由我掌中演化。天地奇珍,千山万河,寰宇万物于我鼎中成长。一鼎一刃,游走天下,以药求道,唯我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