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4400000035

第35章 郑振铎与天一阁

郑振铎(1898~1958),字警民,又字铎民,号西谛,又写作C·T·,笔名有郭源新、陈敬夫等多种,其藏书题识常署纫秋居士、幽芳阁主、友荒、幼舫、幽芳居士、玄览居士等,祖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温州。他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又是一位大文献家,对于我国的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历史、木刻、版画、版本图籍、文物鉴定、考古发掘、绘画艺术、古典文学和戏曲,还有现代文学等领域都有杰出业绩。建国后曾任中央文物局局长,中科院考古所、文研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著有《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郑振铎文集》等。

郑振铎年轻时即嗜好藏书,每遇异书不惜典衣购之,必得之而后快。其在《西谛书话》中尝云:“予素志恬谈,于人世间名利,视之蔑如。独于书则每具患得患失之心。得之往往大喜数日,如大将之克名城;失之,则每形之梦寐,耿耿不忘者数月数年。”又云:“余聚书二十余载,所得近万种。搜访所至,近自沪滨,远逮巴黎、伦敦、爱丁堡。凡书一出,为余所欲得者,苟力所能及,无不竭力以赴之,必得乃已。典衣节食也不顾也。故囊无一文,而积书盈室充栋。”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他三十四岁时,藏书已达二万余册。后首遭“一·二八事变”,复遭“八一三战争”,丧失殆尽。其后,“虽收书之兴为之顿减”,但为抢救祖国文献,仍收藏不缀。他收藏的目的是完全为了自己研究的方便,常常人弃我取,偏重于文学著作,好戏曲、小说、弹词、宝卷、版画、书目及清人文集,多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书。其藏书处为纫秋山馆、幽芳阁、玄览堂;藏书印有“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长乐郑氏藏书之印”、“长乐郑振铎藏书”、“纫秋山馆”等。最后所藏达一万七千余种,近十万册,捐于北京图书馆。

抗战时期,郑振铎与宁波籍藏书家张寿镛等抢救祖国珍本古籍的事也必须一提。上海沦陷,郑振铎蛰居沪上。当时东南各省著名藏书家所藏古代版本图籍大半散入上海旧书市。驻上海的美国“哈佛燕京学社”、伪满的“华北交通公司”、北方汉奸梁鸿志、南方汉奸陈群都在纷纷收购。郑振铎认为:“兵燹之余的古籍,如果全都落入美国人和日本人手里去,将来总有一天,研究中国古文学的人,也要到外国去留学。”因此与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商务印务馆董事长张元济、上海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考古学家和版本收藏家张凤举组织“文献保存同志会”,从事古籍的抢救工作,仅两年时间就购买善本古籍三千八百余种,其中宋、元刊本三百余种,和当时北图所藏善本数相当,功莫大焉。其事迹在《抢救祖国文献的珍贵记录——郑振铎先生书信集》中有详细反映。

郑振铎作为一位藏书家、文献家,对天一阁也是十分关注的。民国二十年(1931)夏,赵万里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偶遇郑振铎,无意中言及天一阁,即兴决定同赴天一阁。他们住在天一阁附近马廉家,其时作为北京大学教授的马廉正休假在家。三人虽然去天一阁两次,限于范氏族规,终未如愿登阁。于是他们就谋访鄞地的其他藏书家,尽数日之力,遍访冯孟颛、朱别宥、孙蜗庐诸氏所藏,得以睹三家收藏之精华。特别是孙氏蜗寄庐平时于书深藏秘锢,而对他们则尽出其所藏之佳品。而最为他们所惊心动魄、相视莫逆于心的则是发现一部天一阁旧藏明蓝格抄本钟嗣成原本《录鬼簿》和贾仲名《续录鬼簿》。此为研究元明间文学史最重要的未曾发现过的史料。三人对其他书遂无心相赏。蒙孙氏见允,“立携书归,竭三人之力,于灯下一夕抄毕”。三人夜抄《录鬼簿》成为艺林佳话。抄录的副本后由北京大学影印出版。孙氏所藏此书后散出流入沪上,郑振铎见之,举债以六十万金购之。同时他又从林集虚大酉山房访得姚燮之《今乐考证》。因此他自认为“此行所获良多,归装固不俭也”。而郑振铎的登阁心愿直至1951年4月才实现。当时郑振铎以文化部文物局局长身份来阁视察工作,并邀请宁波文化界人士进行座谈,对修理天一阁楼房、充实设备、加强管理等工作进行研究,并作了指示。其时尊经阁和天一阁楼下均陈列有古物陈列所的孔庙礼、乐之器,郑振铎指出天一阁楼下不宜搞其他陈列,应恢复原貌。此一指示以后一直得到执行。

郑振铎还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的《文物参考资料》二卷八期上发表了《关于“天一阁”藏书的数字统计》的文章,再次显示了他对天一阁的关心。其文不甚长,却详细说明了天一阁藏书变化的情况,不妨移录:

相传天一阁藏书原有七万余卷(不是“部”),经过明末之乱,颇有散佚。到了阮元在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代为编目时,实存四千零九十四部,五万三千余卷。这是最早的一个可靠的数字。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薛福成又代编了一部《现存书目》,计存二千一百五十三部,较阮目已少了一千九百四十一部。此后,阁藏屡经盗窃,散佚更多。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冯贞群编了一部《天一阁劫余书目》,则所存不过一千五百九十一部。一万三千零三十八卷,较之薛目,又少了五百六十二部(较阮目少了二千五百零三部)。加上清代续加的《图书集成》等书二百二十七部,一万一千五百九十五卷;再加上《范氏家著》三十六部,一百十九卷,总共所藏总数为一千八百五十四部,二万四千七百五十二卷。倭乱之后,所失不多。据范氏后裔告诉我,只失去了“方志”两部。故天一阁现存的书实为一千八百五十二部。在这一千多部书里,最重要的是明版方志三百多部,明版登科录、乡试录等三百多部。其他,也还有一百多部的外间不见流传的书。这七百多部,确是“人间孤本”,必须加以保存的。

在文中,郑振铎不仅比较了天一阁历史上最有学术价值的三部书目所载阁藏书数量的变化,而且指出了解放初期阁藏书的确切数字,比惯用的、笼统地称“至解放时只剩一万三千卷”的说法科学得多。遗憾的是这种笼统的说法至今尚在延用,实有作适当的文字注解的必要。郑振铎又强调了地方志和科举录的价值,也为天一阁今后文献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

同类推荐
  • 中国社会病

    中国社会病

    目睹中国之病现象,这是一部不遮家丑、真正关心百姓的书。没有人民幸福,就没有社会进步。社会不能抛弃人民独自进步,也无法撇下人民实现进步,如果选择“看不见”仇恨的情绪、不公正的现象、边缘群体的艰难存在、人民权益的被践踏,中国之社会病必将越来越深重。李松用他犀利的笔、忧虑的心、前瞻的思考、独立的“新闻眼”写下他“看见”“窥见”“洞见”的社会之丑、社会之病,供人们深思自省。过去的不能白白过去,死去的不能白白死去,眼前的必须不能苟且,活着的必须不能无视。这不是一本出气书,这是民生现状的写实与追问!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农与工肆之人”教育思想与《墨子》选读

    “农与工肆之人”教育思想与《墨子》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总第一辑)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总第一辑)

    本书主要内容有:试论构建中华话语研究体系、亚洲传播研究目前的情况和发展趋向、东西方语言研究传统——相抵还是互补等。
  • 精典教育-爱弥儿

    精典教育-爱弥儿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看见我男朋友了吗?

    你看见我男朋友了吗?

    青梅竹马的情侣昼和舜一起度过了平静美好的青春岁月,突然一天,舜失踪了。昼开始出门找他,然而面对茫茫的世界,她空落落地预感到,这一生也许要和寻找舜这件事永远相关了。沿着唯一的线索,昼找到了美丽而沉静的田渚瞳,得知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恋情。昼惊讶地发现,十二年来,她深爱着舜,却对他一无所知。在这条寻找爱人的路上,一个又一个线索,将昼引向情感秘密的暗流,舜的一切在向她展开,她的内心也在向自己敞开。熟悉的街道,平凡的人们,原来这世上每一天都在进行着透明的战争。舜为何离开,他们的爱情又将何去何从?
  • 安津

    安津

    徽州少年,安津,新安江的孩子。他来自一个剃头匠家庭,从小讲话声音就小,嗓子发不出一点普通的高音。乡下的童年单纯又单调,伴他成长的是爷爷的家教,学校的训导,还有那个爱闹爱笑的姑妈家的表姐玉菇。年少时的一切,虽然细小,但都是美好的,更何况那些躲在心里不能说的小秘密;直到生活慢慢引导他认识真实的世界。年少的冲动和执着,安津走出青水镇,冥冥中结识了城市中心露天理发的老爷爷,引出一段个人成长与突破的旅程。个体的声音本就很小,尽管他天赋惊人,但生活不仅仅只是工作。香芹的点拨与帮助,一峰的排挤与讽刺,阿秋的从热心到倾心,让他尝遍了冷热酸甜。年轻代表缺乏经验,和年龄无关。孤立无援的他,急于寻求情感的安慰……
  • 星门十五之轨迹

    星门十五之轨迹

    英雄传说·轨迹系列的同人。发生在塞姆利亚大陆的故事。因为真知实验苏醒了前世记忆的玲发现自己所处的是和前世玩过的游戏中似是而非的世界,是否应该老老实实按照剧情走?“我没所谓。”“雨我无瓜。”“然而,我拒绝。”把握不住自己真实心意的老小孩决定从心行事。————每周一、周三、周五更新————作者菌建了个扣扣群,群名“星门十五之轨迹”,群号536717130。欢迎对本书有兴趣的读者来和我一起讨论后续剧情呀。
  • 惹火法神:殿下很勾魂

    惹火法神:殿下很勾魂

    利默里大陆魔法至上,元素多系,风国皇室更是囊具佼佼者,除了...毫无元素波动的蔚王时蔚音,美貌出众可惜堪比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人,偏偏这样的人还以貌自诩甚为狂傲,仗其权势笼络能人围绕周围卖命,被人无比厌恶奈何愚昧不自知,看似顺风顺水远行历练终遭预谋重伤命危,失踪已半年,流言纷纷,然一日...淡漠少女从渺渺团团的白云中迅忽而来,素手持一桃木扇,扇面平展,朴素无装饰,却蕴着强大的魔法力量。不同于以往的着装,纤白双肩裸露在外,裹身长裙上团簇妖娆绽开的浅绯桃花为之添上几分惑人的冷艳之美。云团擦过相拥,淡蓝的少女仿若挟繁花而来,白云浮玉堆蓝,烟霞散彩摇光。“呦,哪儿来的强大又美丽的女子?!!!”“呀,看起来有点眼熟!!!”“切,就你,能见过人家?!”“奇怪,看不出元素波动,凭飞行法器么?”众人纷纷抬头看天...
  • 五代华章

    五代华章

    公元907年,残唐覆灭,朱温称帝。自此乱世至,五代起。主角,重生乱世,出生豪右,父居旧相。三朝寄篱,一代雄主,风起五代,兵扫群雄,文动四海。且看主角如何扫清八荒,建立一统,复中华雄威!“我居然被百年难遇的流星砸死了!我的夜生活啊!什么?离唐朝灭亡还有十一年,我才十二岁啊!”主角穿越五代,开始在唐末长安谋求自己的归属,有红颜知己,有淑妻在侧。朱温弑帝,主角拥兵自立,讨伐之。“什么?后晋割燕云十六州?打!”“宋朝还是出现出现了?打!”“你们来五国联军?打!”“我华夏岂能败亡,游牧民族,我怕你啊?打!”(本文架空历史,许多人物虚构、乱入,如有不满,请勿侵扰)粉丝群:1087906145
  • 传奇从混迹娱乐圈开始

    传奇从混迹娱乐圈开始

    热爱音乐的许磊不愿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浪费时光,想要凭着一腔热血逐梦。不料,一个神秘的系统将他带入了另一个人生道路。
  • 玉烟

    玉烟

    主角在一次回家的火车上买下的纪念品,竟然是远古遗留下的天地瑰宝----玉葫芦,从此他踏上了修行的道路。修行之路上到处都存在变数,只有那些走出属于自己的路的人,才可以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诸多先天灵根炼制成化身,功德多的可以来洗澡,功法一堆堆,都没时间练,宝物一件件,都没处使用。这就是新一代的高手的苦恼。
  • 重生之无限网游

    重生之无限网游

    轮回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传奇的序章,魔兽的奇幻,地下城的幽暗,剑侠一波三折的情缘,西游绮丽的梦幻……幻境空间的顶级强者陈风在终焉之战中陨落后,重生回初入空间之时,于是他携着前世的记忆走上逆天之路……力量等级:地界层次,1——12品,每三品升一星级。天位层次,强天位、斋天位、太天位。
  • 最终邪恶

    最终邪恶

    当最终的邪恶降临,你的正义,你的善良,你的真诚是否还能继续坚守于内心?是否你也将变成邪恶的存在?************************************我希望,无论读者大大是从什么途径看到我的这本小说,如果写的还算是符合您的心意,如果您还认为这本书还值得您一看,哪怕等到后面您去看盗版,请不要轻易放弃它,我们这些底层的写手真的不需要很多的东西,哪怕是一个收藏,一个评论,都会让我们开心很长时间。——我相信,这是我们大部分底层写手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