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4400000004

第4章 万斯同与天一阁

以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为代表的浙东学派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几乎无一不是著名的藏书家,无一不是与天一阁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学术成就离不开藏书、藏书楼。万斯同不仅当时登阁观书,而且其所著《明史稿》稿本身后归藏天一阁,缘莫大焉。

一、万斯同与寒松斋藏书

万斯同(1638~1702),字季野,号石园,自署布衣万斯同,门人私谥贞文,浙江鄞县人,著名史学家、藏书家。父万泰,生八子,世称万氏八龙。万斯同为八子,系八龙之尾。幼聪颖,性强记,经史诸书,能无师自通。顺治十六年(1659)从黄宗羲游,得闻蕺山刘宗周学,称高弟子,尤邃于史学。康熙十七年(1678)诏举博学鸿儒,力辞得免。次年开局修《明史》,以布衣参史局。著书数十种,主要有《儒林宗派》八卷、《读礼通考》九十卷、《周正汇考》八卷、《群书疑辨》十二卷、《石经考》二卷、《石鼓文考》二卷、《补历代史表》六十卷、《河渠考》十二卷、《历代宰辅考》八卷、《石园诗文集》二十卷等。《石园诗文集》原以抄本流传,近人张寿镛始刻入《四明丛书》,泽播士林。

万斯同像

万斯同先世即有藏书。年十四五,取家所藏书遍读之,皆能得其大意。请业于黄宗羲后,博极群书,于书无所不读。及长游四方,辄就故家耆老求遗书,考问往事,旁及群志、邑乘、杂家、志传之文,靡不网罗参伍。其藏书极富,仅仅其携往京都以供纂修《明史》之用的就“凡数十万卷”,真所谓“蓄书亦富,一时无伦”。恐怕在浙东藏书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大藏书家了。他对藏书“爱惜逾于身命”,其藏书印“吾存宁可食吾肉,吾亡宁可发吾椁,子子孙孙永无鬻,熟此直可供粥”,即可窥见一斑。可惜的是其在京都的十万卷藏书,“及卒,旁无亲属,钱翰林名世以弟子故,衰绖为丧主,事毕,取其书去,论者薄之”。其子万世标也谓:“卒于史馆,遗书尽为钱名世取去,无一好本寄回家者。”据笔者理解,好书尽为钱取去,但也有些普通之书寄回家。寄回家的,加上原先留在甬地的,为数恐怕仍不少,但“守者不知宝惜,今所存者寥寥”。其藏书处曰寒松斋,故址在今宁波市尚书街58号。

二、万斯同与《明史》纂修

清初浙东学者的遗民心态十分强烈,使得他们给予有明历史特别的关注,黄宗羲如是,全祖望如是,万斯同也如是。陈训慈先生云:“季野从梨洲学,守父师之教,绝意于科举仕进。凡历代制度沿革人物,莫不洞然腹笥,于有明各朝实录,几能成诵。此外凡野史、邸报、家乘,复多涉览。盖梨洲以遗民之心治明史,至季野益于此致力。”万斯同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吾少馆某氏,其家有列朝实录,吾默识暗诵,未敢有一言一事之遗也”。万斯同所要搜访、攻读的有明一代史料,与天一阁所藏有着极大的一致。范钦有着与当时的苏州派藏书家完全不同的选书标准,“他是取法乎下的,明以前刊本、书籍很少受他收容”,“明人著述和明代所刊的以前古籍因他保存了不少”,包括明朝的实录、邸抄、揭帖、招供、地方志、科举录、名人传记及诗文集,“保存了朱明一代的直接史部”。因此,研究朱明历史的人必以登天一阁为荣。万斯同是登过天一阁的。明确记载他登阁的是全祖望,其《天一阁碑目记》云:“是阁之书,明时无人过而问者。康熙初,黄先生太冲始破例登之。于是昆山徐尚书健庵闻而来抄,其后登斯阁者万徵君季野。又其后,则冯处士南耕,而海宁陈詹事广陵纂《赋汇》,亦尝求之阁中。”万徵君季野即万斯同也。万斯同“登楼阅览孤本、秘籍,为万氏研究明史开拓了眼界”。

鉴于万斯同在明史研究中的成就,清康熙十八年(1679)清廷开明史馆,昆山徐乾学之弟徐文元任总裁官,延万斯同赴京修史。徐乾学(1631~1694)乃顾炎武之甥,克承亭林之学,又是一位大藏书家,与黄宗羲、万斯同关系极佳,黄曾为徐氏之传是楼作《传是楼藏书记》,万曾写《传是楼藏书歌》,且两人均应邀赴昆山徐宅寓居过一段时间。因此,徐文元“既征梨洲不起,乃延季野往京师”。但万斯同是有条件的,即“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置衔,不受俸”。徐文元许之,自此客居京师之江南馆二十年。与人往还只署“布衣万斯同”。

万斯同“不居纂修之名,隐操总裁之柄”,对《明史》的纂修作出了巨大贡献。陈训慈先生对其参与《明史》经过有很好的概括,不妨再引述之。其文云:“初季野既居京师,穷搜博讨,以十余年之力,成《明史稿》五百卷。其后客死京邸,所藏书悉落于钱名世氏,而《明史稿》则被王鸿绪取之去。鸿绪任史馆总裁,既得此本,竟攘为己有,略为损益,转抄成书,署为‘王鸿绪著’,版心且印‘横云山人集’(王之别号),进呈于朝。雍正时,大学士张廷玉任《明史》总裁,至乾隆元年奉诏刊定。自廷玉主修,即以王鸿绪史稿本而增损之,始刊定今之《明史》。”对万斯同《明史稿》、王鸿绪删定之《明史稿》和《明史》的关系交待得非常清楚。

三、万氏原稿归藏天一阁

《明史稿》有两种,一为万斯同的原稿,二为王鸿绪的删改稿。删改稿三百十卷,成书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有雍正元年敬慎堂刻本。台湾文海出版社于1962年据敬慎堂刻本曾影印出版。王氏《明史稿》是否“攘窃”于万氏《明史稿》,也有争论,有人认为“‘攘窃’之说出于魏源,只是一种推论,未可视为直接的证据”,更何况两稿在文笔、体例、卷数上都存在相当差距。但史学界占主流的还是王氏“删改说”。

万斯同原稿如何还乡,归藏天一阁,沙孟海先生对此有详尽的记述,其《万季野明史稿题记》曰:

稿本原藏河南人周维屏家。1932年余备员教育部,周来南京,自言是辛亥革命老同志遗族,年前呈送此稿到行政院,申请政府购藏,以示抚恤。

行政院发教育部处理。当时南京未成立中央图书馆,物主悬值又昂,因而悬案未结。余提看原件,审为名迹。念万氏是乡先哲,辄寓书甬上藏书家冯孟颛、朱酂卿二先生,结果经我居间,由酂老购藏。

当时沙孟海意欲“楚弓楚得,当归甬上”,希望甬籍藏书家冯氏伏跗室或孙氏蜗寄庐收藏,由于两家“固拒”,最后由寓居甬上的萧山籍藏书家朱氏别宥斋以九百元购得。1979年朱氏家族将别宥斋藏书十万余卷、字画文物一千七百余件捐赠给天一阁,因而万氏《明史稿》原稿也随之归藏天一阁,天一阁为此增色。

当时冯、孙两家“固拒”,虽各有原因,但对此稿是否为万氏真迹心存疑惑也是一大原因。最早对此件进行鉴定的是近代文化大家柳诒徵,他虽然肯定为明史馆诸公手迹,但是否万氏原本不敢轻易肯定,却有许多否定意见。其门生陈训慈深然其说,当初冯孟颛也持怀疑态度。沙孟海先生一直持肯定态度,冯孟颛在参修民国《鄞县通志》时已改变态度,陈训慈先生在晚年也改变了看法。关于天一阁藏《明史稿》为万氏原稿的论证,可参阅今人方祖猷先生的《天一阁藏万斯同明史稿考述》一文。方祖猷先生致力于浙东学派的研究,深谙浙东史学,其文考证详尽,深得浙东学派考证之法,颇见功底。其最后结论为:“天一阁藏《明史稿》为万斯同亲笔手稿和修改稿,基本上可以肯定了”。

万斯同《明史稿》亲笔稿和修改稿,共十二册,其中万氏手稿六册,誊录本经万氏修改者三册,一册首页题“徐潮具稿”,当是当年共同修史的徐潮的手稿,另有抄本两册,不知撰稿为谁。现在我们笼统地称之为万斯同《明史稿》原稿,大致也是可以的。

同类推荐
  •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在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中,法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世人所瞩目。这种现象的发生源于法学教育自身的巨大价值的存在。本书以法学教育价值为研究视界,以高素质法律人的培养为线索,集中地探讨了法学教育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学知识,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培育法律职业道德,培植法律信仰等方面的价值。
  •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快乐作文一点通

    一本书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书中的作文写的都是同学们的真实生活,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其中既有对人物的刻画,又有对景物的描写;既有校园趣事,又有多彩课堂的真实记录;既有丰富的嬉戏玩耍的片断,又有认真学习的场景;既有成长过程中的稚嫩思想,又有情绪低落烦恼时的内心独白……每篇作文都充满了质朴又不失活泼的语言特点,值得小学生们仔细阅读和学习,相信阅读本书会使每一位小学生获取有益的启发和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过程更加快乐,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从九个方面介绍了制定策划方案写作、广告文案策划写作、企业内部管理策划写作、经营目标及方针策划的写作、市场调查策划的写作、经营战略策划的写作等内容
  •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热门推荐
  • 难吟两相错

    难吟两相错

    火红火红的花朵大批大批的开着,每一株花都非常奇特,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交错,这是接引之花,亦是魂断之处,长长黄泉路,这是唯一的风景与色彩,血色的温柔......衣袂翩飞,长风恣意席卷,绿叶白涛,汹涌翻滚,双双对视的璧人,横卧,相拥。突如其来的爱怜,顺势袭来,燥热全身,阿毓直勾勾的凝视着花樱,呆呆的,落叶细碎的斑驳轻轻的打在她的面庞,微风过后,发梢轻摇,她竟在偷笑,来不及多想,阿毓含着她温润的唇,叶子上的梅子酒滴滴滚下,沿着干涸的躯干,寸寸侵蚀,愈是疼痛,愈加缠绵,一次次,一遍遍,蔓延全身,直至他柔和的面庞清晰而来......
  • 无我天魔

    无我天魔

    乱世天下,百国争锋,胡入以人肉为食,提刀斩血染黄沙。千奇世界,奇珍异兽,妖魔鬼怪笑谈间,持神兵教魔为宠。海外有陆,天外有天,脚踏人间大地蹦,登入天界再有天。鸿蒙初辟,混沌终明,星辰孵化之秘辛,坐落花间再一天。
  • 高冷影帝:在线撩妻

    高冷影帝:在线撩妻

    无欲无求过了半辈子的李耀晨,却被纪萌萌当做“潜规则魔王”整蛊,无辜的李耀晨觉得自己冤死了,不过嘛——这个纪萌萌真是可爱又机灵,带回家做老婆!甜宠双洁文
  • 皇后少霍霍

    皇后少霍霍

    凡世人一提大蛮的皇后,无不带泪掩面有人道,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皇后,大蛮才能如此繁盛有人却道,大蛮这样一位皇后,迟早祸害了整个大蛮有人问皇上如何看待皇后,皇上:,,管你啥事儿。
  • 从剑帝专职勇者

    从剑帝专职勇者

    惊天一战,萧峰败于敌手谁料竟重生到一个没有灵气的世界成为一条咸鱼直到某一天他见到了卡密sama!
  • 绝品狂少

    绝品狂少

    他放荡不羁,却又义薄云天!他桃运连连,却又钟情似水!他生活纷乱都市,为了尊严,为了复仇,更为了心爱的女人,他挑战大刀帮和大洪帮两大帮派,为兄弟两肋插刀,收复东姚帮,慢慢壮大着自己的实力,只为深藏心底的信念!
  • 溯水逐玉归

    溯水逐玉归

    她是广寒宫和嫦娥相依为命的玉兔与窈窕上仙终日相处,竟也化身为一位明媚仙子,长相与嫦娥如出一辙,多了半分灵动俏皮后,堪称天地尤物。在嫦娥因与后羿之恋被剃去仙骨化为凡人后,玉兔晋为广寒宫宫主,掌管天上人间万千奇珍异草。那日,她救下为盗取仙丹被打回原形的狼妖,却反被其偷取广寒宫仙草,最后也落得与嫦娥同样下场。为惩罚她与妖界勾结,她降为谪仙,以凡体受仙级的惩处,最后不堪折磨致三魂六魄具散。就在她以为,她的一切就这么被粉碎到六道之外时,那头恩将仇报的狼妖出现了。不知是要还恩,还是要赴情……
  • 等待着你

    等待着你

    狄金森有一首诗叫做《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如果不是遇见慕在,如果不是在别后与慕在重逢,或许余悦也可以接受没有爱情的恋爱与没有爱情的婚姻,可是,慕在就像狄金森诗中的太阳一般,他使余悦没有办法再去接受自己的荒凉。作为一只文案渣,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 跋扈七皇妃

    跋扈七皇妃

    将门幺女姜雉被母亲苦心孤诣的教导成胸大无脑的“大家闺秀”。皇恩未泯,姐姐协助,才得以嫁入平阳侯府,一举成为平阳侯周谧的嫡妻。然而十几年的封建教束让庄慧木讷的她在明争暗斗的侯府中处处受制于人,不久之后,愈演愈烈的侯府内斗毫不留情的封堵了她的谦和柔婉之路,另附木牌一只:“此路不通”夫君厌她痴楞,成婚十日日日留恋花丛,不惜为一个青楼粉头断她双腿。婆婆喜她木讷,明知她体虚,虚不受补仍赏与党参,以求她早日命归黄泉。大嫂乐她愚钝,仗凭一张利嘴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乐此不疲的见她深陷泥沼之中。小姑欺她心善,忘恩负义不止,三番两次恩将仇报。巧遇高人指点,奄奄命息之前重看一眼整个人间。一颗续命丸,让她继续残缺的人生。天道独行,冤债偿还,她一把撕开端庄柔和的外衣,冤有头债有主,待她匠心独运,以牙还牙,一一加倍返还。婆婆精明狡诈,疯了。大嫂假仁假义,休了。小姑欺软怕硬,哑了。夫君幡然悔悟,阉了。原本以为了结一切便可解甲归田,只可惜半路杀出个第二春来…死缠烂打,她不为所动。软磨硬泡,她视若无睹。索性,生米煮成熟饭,七皇子独孤琼另辟蹊径。才出宅斗,再入宫斗。权位迢迢,情路绕绕。究竟是一场爱的盛宴,还是阴谋的残骸?【片段一之无后为大】独孤琼:娘子,今天朝堂上那些老匹夫们上奏说,六宫无后,所以…那个…姜雉:后宫皇后月俸几千两?独孤琼:呃,四千两。姜雉:薪水太低,不干!独孤琼:捞捞油水,中饱私囊,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大约一个月四万两。姜雉:皇后之位非我莫属!独孤琼奸计得逞笑的欢快,不久之后…独孤琼:皇后,群臣进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姜雉:皇上,你身体…不行?独孤琼:。。。。!!姜雉…为何后宫佳丽三千的肚子都不
  • 一言山河旧

    一言山河旧

    我这边是零大陆,你那边呢?我这边叫地球我这边叫瓦罗兰大陆我这边,还没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