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46700000056

第56章 (4)

从日本方面而言,主张"日中一体"、"共存共荣",亦由来已久,而非中国革命家们的一厢情愿。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多以"支那"称中国,而回避称"大清"国名,及汉文中通俗称呼的"中国",具有含蓄的颠覆性的暗示:彼可取而代之也。"支那"一词即英文China的日本拼音读法,在中国人看来含有污辱之意,日本投降后正式作为战胜国的要求强迫其不得再行使用。支是"分支",不再是"中央";而"日出之国"正是蓬勃发展的后起之秀,可以带动中国共同繁荣。

两厢情愿的"中日亲善"

与辜鸿铭的论调一样,许多日本人也意识到,日本才是中国传统光辉的继承者。既然东方与西方,即黄种人与白种人之间的最后对抗不可避免,因而日本显然需要与中国联合在一起。如果中国政府没有能力作出反应,或者对日本优越性的种种臆说毫不妥协,那么日本人就必须考虑支持另一个政权来取代现政权。这"另一个政权",或是孙中山,或是袁世凯,或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或是溥仪、溥杰兄弟,或是蒋介石,或是宋哲元,或是吴佩孚、唐绍仪,或是梁鸿志,或是汪精卫。

日本人中一些"有志者",开始大胆深入中国、朝鲜进行活动,收集情报。1898年,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提出"大隈主义",他在一篇大量被人引用的文章中号召密切中日合作、联合,坚决认为西方侵略的根源是种族性的,日本除了加以反对和援助中国加以反对外别无选择:"中国人民的生存决不只是事关他人的福利,它涉及日本人自身的根本利益。"为此,日本人必须研究中国,到中国旅行,与中国人交往。中国和中国人,成了日本的热门话题。在当时日本的通俗读物中,充斥着"到北京去"一类的流行口号。

孙中山身边的宫崎滔天,直接接受日本外务省的派遣和经费,渗透、影响、参与中国革命党的活动,向日本政要汇报中国的情报,利用反清势力牵制清廷的反日政策。而负责此项牵制策略的,正是外务大臣大隈重信的重要智囊犬养毅(后出任日本首相)。孙中山之外,其他著名革命党人也都有日本特务追随和施加影响,如黄兴身边的萱野长知,宋教仁身边的北一辉。兴中会最早见诸名单的129名会员中,即有犬养毅、宫崎兄弟、六原太琢、副岛、寺尾、山田兄弟、菊池、萱野等多名日本人参加。实际参与者远不止这几位。据萱野记载,跟着孙中山积极活动的日本人,大约有三百人。仅惠州之役,参加暴动的日本人便有平山周、山田良政、尾崎行昌、岛田径一、宫崎寅藏等六七人,其中山田战死。这些同情中国革命的"日本友人",往好里说是帮助中国推翻专制王朝,往坏里说都是些对中国深怀幻想的扩张主义分子冒险家,是土肥原贤二一类"对华活动家"的先驱。除了政界名人,还有财界人士。更多的是所谓"大陆浪人",他们由山县有朋、桂太郎等政党和军部首脑提供经费,同时也接受政党和军方的操纵。

一方面对中国进行侵略、渗透,一方面又希望中国强大以抵御西方势力;一方面歧视和嘲笑中国人,一方面又崇仰中国悠久的文化;一方面不无善意和诚意地拉拢扶植中国的革命党、反对派,一方面掩饰不住恩赐的傲慢及冷淡。这些看来矛盾的态度,反映了日本人欲罢不能的中国情结:你不行,而我行,由我来经营中国,肯定不是你这个样子。

日本人究竟行不行,是否比中国人行,是另外一个问题。首先是,日本人有什么资格过问中国的事务?就算中国搞得一塌糊涂,腐朽透顶,就算中国专制不除,民主不彰,人权不保,内战不休,又干卿底事?当然日本人不这么看,他们有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正像中国后来也以这种感觉出兵朝鲜,出兵越南,培训缅甸、柬埔寨的共产党丛林游击队。更早些,有两三百年前清兵入关建立外族政权的镜鉴。只要日本能征服中国,就等于是中国再经历一次改朝换代,等于是番邦外族入主中原,最终能获得中国人的认同而载入正史。

孙中山为了筹措革命经费和赢得日本朝野的支持,曾不止一次地,甚至主动地向日本提出以东北、蒙古作为交换条件。日本在有计划地对中国进行渗透的同时,不断地受到革命党和军阀的让步、许诺、暗示的鼓舞,逐步发展和完善了吞并中国的政治野心。1915年1月11日,日本驻华公使面交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一份二十一条决议书,史称"二十一条",要中方俱签。这部分原因是日本要求对当年支持中国革命的回报。2月5日,中国政府刚刚与日本方面就签约一事谈判,讨价还价之际,孙中山却擅自在日本东京与日方秘密签订了一份"中日盟约",共十一条。这份盟约,与著名的卖国条约"二十一条",竟有颇多相近似处。革命党人的作派,就是比封建王朝和北洋军阀要来得"前卫"。

日本治下的中国土地

日本先占朝鲜,再占台湾,再占满州,再占华北、华东和华南。这些沦陷区,在大的战事结束,社会回复到"稳定状态"之后,虽然游击队及地下力量的抵抗、骚扰未曾停歇,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却都抱持一种"看你怎么折腾"的态度。台湾割让了五十年,收复也超过五十年,现在老一代的台湾人,竟有许多对日据时代的生活充满怀念。日本人讲法制,不象后来的国民党大搞白色恐怖。教师和警察,是日据时代最受尊敬的两种平民职业。李登辉自称"二十二岁以前还是日本人",对日本访客大套热乎,如果没有一点老台湾人的"民意基础",早该被轰下台了。

日本治台时期,开始实行较为科学的数字化管理,设立银行,兴修铁路,不断扩建基隆、高雄两大港口,建立无线广播电台,铺设自来水及下水道,开发民用瓦斯(煤气),开发制糖业(一度占台湾工业产值的六成),兴建电厂,兴修夸耀亚洲、集灌溉、排水、防涝于一体的嘉南大圳与桃园大圳,创立直接服务于产业研究的"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制定各项都市计划及各项法规,不但对台湾的交通、卫生、治安、经济及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大有助益,也为光复后台湾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蓝图。有些软体建设,作为殖民地的台湾,甚至走在"宗主国"日本的前面。1940年,台湾的工业产值已为农业产值1.4倍,实现了工业化。(杨永良《日据时代的台湾建设》)我们可以说,日本建设台湾的"出发点"是不好的,手段态度也过于专横、强制,结果却替台湾完成了近代国家的基本条件。用一位作家的话说:日本为了让台湾这只鸡生蛋,却把原本瘦弱的鸡给养肥了。(伊藤洁(刘明修)《谜之岛·台湾》)

满州是清朝的发祥地,本以渔猎游牧经济为主,广袤的处女地长期吸引着内地农民"闯关东"去开垦种植。日本投降时,东北已是重工业基地,份量约占中国的百分之八十,不但有中国数量最庞大和素质最好的产业工人队伍,还有较为合理的经济结构、生产布局。苏联红军"解放"东北时将无数工业设备拆卸、劫掠一空,但无法拆卸密布全境的铁路线,其密度在今天仍远远超出其他地区而居中国首位。大连更是中国最好居住的城市之一,布局结构上还能看出日本人数十年规划营造的痕迹。

海南岛是中国的"天涯海角",自古蛮荒,是流放犯人之地。日本占领后,以为可以经营成第二个台湾,于是进行建设性开发,尤其是它控制较稳、将其当"自个儿地盘"经营的西线。日本人到村子里检查卫生,还给中国孩子糖吃("满州国"也一样,日本人惯使这种"小恩小惠")。东线因中国游击队活动频繁,反倒处于"战时状态",军民(中日)关系紧张恶劣。唯一的一条西线铁路是日本人修的,还兴建了一些矿厂设施。共产党接手以后,海南岛废省,几十年无甚建设,只对其资源作破坏性、掠夺性开发。好象那块地方本不是咱们的,随时都怕别人来争,捞一把算一把,采了赶紧运走,到大陆去加工。这种情况,直到改革开放,海南成为大特区后才彻底改变。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名篇,饱受过侵略之苦的中国人,读它时多会有深切的感受。作品描写普法战争给法国人带来的失土之恨,--老师用法语给孩子们讲最后一堂课,因为从明天开始,占领者当局不许学校课堂上再使用法语,强迫使用德语。从这点来说,中国的沦陷区算是幸运。日本占领者从未有过"不许用中文授课"的规定,在教育方面,甚至还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宽容。以"求学"为目的的青年学生,允许其离开日占区去国民政府控制的大后方。以八年抗战最先沦陷的北平为例,日本投降时,几所著名大学的设备、图书都有增长。

抗战前的1936年,中国高等学校是108所;1945年抗战结束时,中国高等学校为141所。高等学校的教师,从7,560人增至11,183人;学生从41,922人增至83,984人,翻了一倍多。(屈儆诚:《现代物理学在中国率先发展的原因》,华夏文摘总四○四第期)许多新大学建于沦陷区,如上海的交通大学、上海医学院、德国医学院、雷士德工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音乐院等六所光复以后不为政府承认的"伪校"。照一些"爱国人士"观点,沦陷区应该不办一所学校,青少年没地方读书才有利于中国的复兴。张春桥的"宁要……不要……"论,其实既不是他的独创,也不是他的首创。

向日本学习"学习的方法"

固然这一切"业绩",不足以抵偿日本侵华造成的破坏、损失之万一,但可以从中看出日本人的经营、治理能力,看出他们确比我们行的一面。许多年以来,有许多出版物对于中日两个民族进行过文化上的比较。一般来讲,应该各有其优劣。一些文章带着偏激的民族情绪,对日本民族进行嘲弄、辱骂,似乎不这样便不叫"爱国"。我是很不以为然的。无论是战场上的激烈较量,还是和平年代的实力竞争,恐吓和辱骂都绝非战斗。我们去看看那些抗战名将写的回忆录,字里行间哪有这种市井屑小式的轻薄和鼓噪!

人类有自己的弱点,一个民族也有一个民族的积弊,在丑陋的中国人之外,还有丑陋的日本人、丑陋的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和俄国人,也应该有丑陋的非洲人、拉美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为什么丑陋?因为这世界总还有一个抽象的相对美好的形象,为最多的人所公认。本世纪二十年代初,鲁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的形象:阿Q。说实话,这个形象够丑陋的了,却又确是"我们"的真实写照。

稍微反省一下,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糟糕,何以人口只有几千万的一个蕞尔小国,打得我们难以招架、几乎亡国?同样的,日本人也坏得可以,不然何以如此张狂、穷兵黩武,到处开打,落得个无条件投降的下场?不过坏归坏,它的另一面又十分优秀。日本人刻苦勤奋,积极上进,办事认真,讲究实际,绝不马虎苟且,对强手、先进的心服口服、虚心求教,善于模仿与吸收,勇于牺牲,团队精神,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善于汲取教训,......这些都是值得中国人好好学习的。日本人很像蜜蜂,组织结构严密,一丝不苟,高效率,在狭小的夹缝中求生,自觉"生存空间"受到威胁时不惜对敌人进行自杀式攻击。除了最后一条,这些特点都非常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日本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内完成它的工业革命,又能在战后迅速走进经济和科技强国的行列,其国民的总体素质是不可忽视的。

一个民族应该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尤其要善于向敌人学习。古代中国是日本的恩师,而近代日本却是中国的恩师。它打了咱们,把咱们家里搞得一塌糊涂,损失惨重,血海深仇,还能叫它恩师吗?是的,它还是恩师。恩是恩,仇是仇,不能抵消,也不能抹杀。即使它干的坏事罄竹难书,我们还是无法否认,它教给我们的东西太宝贵了。我们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如果轻易丢弃,那才是民族最大的不幸。

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学习过英国,学习过法国,学习过苏联,还打算过学习南斯拉夫、新加坡,现在学得多的是美国,而学得最持久、最深入的还是日本。我也不愿承认这一点,但不管承不承认,它都是事实。学习英国,并没有使我们完成工业革命。学习法国,也没有使我们的社会获得多少自由。学习苏联,我们跟着它栽进了覆辙。学习美国,发现距离太大,国情也差得太远。学习日本,我们却打败了日本。

日本自己就是一个极善于学习的国家,学什么象什么。学中国就尽量做得象中国人,学西方就力图脱亚入欧,一点也不含糊,不在"为体"还是"为用"的论争上无休止地瞎耗工夫。现在我们打量打量它,发现其现代化的程度,可与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国家媲美;其传统文化的地道,足令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汗颜。

同类推荐
  • 婚后三十六个月

    婚后三十六个月

    当“七年之痒”被“三年之伤”所取代,当婚后第三十六个月的情感压力达到最高点,夫妻双方如何应对婚姻八面埋伏的挑战:与爱人关系的紧张、微妙的婆媳关系、养不起的孩子、入侵婚姻的彪悍小三……任何一个挑战都足够让婚姻以最快的速度瓦解。金灿灿、江一朵、杜娟三个80后女孩从不谙世事、懵懂的小女孩逐渐成为妻子、儿媳妇、妈妈。在步入婚姻的第三十六个月,她们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断地改变,不断地适应。经历使她们成长,生活的矛盾与疼痛更让她们炼就了将婚姻的一手烂牌打到最好的勇气。
  • 决战中原

    决战中原

    本书是一部长篇军事历史小说。生动描述解放战争,1946年全靠前战爆发到1949年初淮海决战期间,国共两军从太行山到大别山,黄河至长江之间,在冀、鲁、苏、鄂、豫、皖广大地区内展开军事斗争的历史。通过交战双方得失存亡的形象描写,着意于探索战争规律,总结战斗经验,研究战争中优劣、攻守、进退、动静、劳逸、利害等关系的转化规律,为未来战争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
  • 赌石

    赌石

    地质专家孟瑭的父亲乃赌石名人,花千万巨款赌得一件翡翠原石,破壳之后,色彩均匀透明,质地细腻,加工出售,获利数倍。然而奇事却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售出的翡翠首饰纷纷失去了原有的华彩和质地,变得灰暗浑浊,各种退货和索赔纷至沓来,孟家面临灭顶之灾。孟瑭作为孟家最有赌石天赋的传人,兼深厚的地质科学经验,为解家困,毅然踏上赌石之路。……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青年律师韩丁在南方小城办案时,偶然遇到清丽脱俗、明艳绝伦的罗晶晶,并暗恋于心。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使出身富贾之家的罗晶晶在遭受丧父、破产的打击后,孤身流落到京城。韩丁又一次巧遇罗晶晶,很快坠入爱河。不久罗晶晶的初恋情人龙小羽出现了,在罗晶晶与他见面时被警察以杀人嫌疑犯带走,罗晶晶忘不了那段曾经让她刻骨铭心的爱情,便请求韩丁为龙小羽辩护。为了维系两人的感情,韩丁违心地卷入了罗晶晶初恋情人龙小羽杀人案的调查之中,在扑朔迷离的案件中……
  • 热河官僚

    热河官僚

    书中的“何大官僚”在解放热河时来到热河城当副区长,经历了公私合营、三反五反、反右、“文革”、改革开放等所有运动。可他革命了一生,官职却几十年未变,最终也没有跳出“科级“。这固然有他个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社会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科级的“何大官僚”一生的官史就是热河的一部历史,其中的经验、教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种经验教训又是整体性的,它涵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某些规律。这也显示了热河人的生存形态和心理状态,从而从不同的层面交织融汇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热河人的人生景观,展现了特定地域的人心民情。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浮生梦二三事

    浮生梦二三事

    生老病死人之常态,我却被人遗忘苦求长生的,已经入了轮回无意登仙的,却如游魂在轮回里参悟红尘里,沧海桑田一年又一年爱恨都已过往,云烟消散我看不透的,也只有这轮回了
  • 徐行读书

    徐行读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不是一部小说,只是作为个人业余书评以来的一个总结,收录了一些点评,一些心得,一些牢骚,一些恶搞,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收藏评论欢迎,推荐票就不用了)
  • 神仙的世界你不懂

    神仙的世界你不懂

    身为龙王,就算受伤被打回一条胖鱼,他依旧冷艳高贵,俊美逼人!抱也抱了,亲也亲了,英雄救美数次,龙王殿下心急如焚,那个凡人怎么还不主动以身相许!
  • 大唐直播王

    大唐直播王

    二十一世纪三十岁宅男,意外身穿大唐贞观元年,目睹了渭水之盟整个经过,同时开启了直播系统。一切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郡主今天也想做咸鱼

    郡主今天也想做咸鱼

    一场梦醒,她成了王府中最不受宠的庶女。庶母因她而死,父兄皆不待见。上有嫡母见缝插针踩她落尘埃,下有姐妹虎视眈眈小白莲。开局就遇最难副本,郡主选择退出群聊。
  • 旧日元年

    旧日元年

    星光泯灭,太阳也黯淡。天将开,陆将覆。祂们自海底升起,在旧世中屹立山峰不复耸立,大地也不再生机。海也枯,石终烂。没了碧波汹涌,少了山花草树。只留下,渴望逃离的生灵。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九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九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机甲至尊

    机甲至尊

    这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时代,也是一个豪情万丈的年代。机甲为尊,宇宙为王,这里有沸腾的热血、有多变的美女、有血色的浪漫、亦有残酷至极的战争……颜烁,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少年,在融入圣殿武士的灵魂碎片后,就此踏上机甲至尊的征途。传奇,从这页开始。热血,从此刻降临。
  • 小心玩家

    小心玩家

    从武侠到仙佛用百年时间看数万玩家如何搅动风云而这些搅屎棍其中之一的唐成则会扮演:团队辅助幕后黑手大佬天使投资人以及小小探险家力量体系说明:每二十年一个力量体型第一个二十年个人武力顶峰是天龙可以初步内气外放法术巅峰是九叔电影施法需要法器但科技巅峰却会飙升到钢铁侠一的水平所以主角团前期会非常苟QQ群号1138544374欢迎加群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