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0100000034

第34章 不耻下问,取长补短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富兰克林从这一准则中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他在他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言外之意思即是:做人不可无骨气,但做事不可能总是仰着高贵的头。

一个人如果想攀上事业的巅峰,除了种种努力之外,还要有博大的胸怀、谦恭的态度,时时都应准备向别人学习、向别人请教。试想:一个一点点得失都要斤斤计较、一点点成绩就好大喜功的人,又能干出什么大事来呢?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都是大气而虚心的。有着宽厚胸襟的人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既有利于事业,也能弥补自己学识上的不足。当年,毛泽东的《关于诗的一封信》在《诗刊》上发表了之后,北京大学有个学生给他写信说:“信上那句‘遗误青年’的‘遗’字,应该作‘贻’字。”毛泽东看到来信十分高兴,特地向《诗刊》的编辑部打招呼,请他们照着那位学生意见改正。一个建立过丰功伟绩的人民领袖,能不以地位高、功劳大而自高自大,虚心接受一个普通学生的意见,这难道不是一段令人感动的佳话么?

唐太宗也是个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人。

据说,一天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因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班上的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笑他:“二十来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但罗蒙诺索夫对老师的冷淡、同学的讥笑佯作不知,只是专心听讲,虚心求教,学习拉丁文造句。后来,他以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水平被派往德国学习,终于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这些成功者的成就,与他们的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分不开的。

福楼拜和莫泊桑都是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而福楼拜又是莫泊桑创作道路上的引路人。在福楼拜的指点下,莫泊桑才得以向世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莫泊桑早在二十岁时,便拜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他经常带着自己的作品请老师指点。福楼拜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才气只是长期的耐性。你努力吧。”莫泊桑遵守这个劝告,不停地写作。七年中他把自己写的诗歌、剧本、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都拿给老师看,但福楼拜依然劝他不要发表。直到1880年,莫泊桑已经三十岁了,他写出了小说《羊脂球》。福楼拜看后一反常态,欣喜若狂,他向莫泊桑祝贺:“你的文章已经成熟了,可以见见面了。”福楼拜特意在著名作家左拉主持的作品朗诵会上安排莫泊桑参加,让他与最强的名家作一较量。果然,《羊脂球》朗诵后,人们纷纷向他祝贺,莫泊桑从此步入了法国名作家的行列。

古今中外,有这么多的名人学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可见“不耻下问”的品质真的是不可缺少的。在职场中也不例外。

有些新员工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对于遇到的一些难题乐于去自己琢磨、自己研究,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有些人研究完了之后缺乏一个验证的过程。也就是说,当遇到困惑的时候,自己琢磨出了结果,但是并不知道对错,这个时候需要拿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与领导和老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带着“自己的答案”问问题将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有些问题,别人解释一下可能马上就清楚了,但是自己研究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很多时候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新员工是应该主动探索的,也是应该鼓励新员工不耻下问的,多问一下为什么对于初入职场的新员工来说将是快速提升的有效手段。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活到老,学到老”。的确,知识这东西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创造,只有在实践中体验,在做中学,才能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而对于领导者来说,还有一句话需要学习,那就是要“不耻下问”。

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的几十年间,读过八百多种典籍。在研读古书时,发现诸家说法并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实际,亲自“采药”,同时向许多有实践经验的医生、药工、樵夫、渔夫等人请教,终于鉴别考证了历代记载的一千多种药物,为它们重新做出了科学结论。

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在离他逝世两个星期前的一天里,当他得知外孙女婿来到他家,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讲授高能物理基本粒子的基本知识。老伴劝他:“你连坐都支持不住,还问这些干什么?”竺老听了老伴的话儿,一边咳嗽一边说:“不成,我知道得太少。”好一个“我知道得太少”!这种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精神,正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竺可桢在气象学上辛勤耕耘,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长期观察研究,一生硕果累累。谁能想到,一个蜚声中外的大科学家,竟还在84岁的高龄,在生命处于垂危之际,先后五次向晚辈求教“补课”,孜孜不倦。这不正是我国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甘拜人师、永不满足的这一传统美德在一个大科学家身上的生动体现么!这不正是他能走向人生光辉顶点的基本要素么!

当今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当今的职场也是学习型的职场,我们每个人也必须是学习型的主体。学习分两种,一是书本学习,一是实践学习,两者应交替进行。在职场的学习中,不用害怕说“我不懂”。每家公司皆有各自的特点及运营体制,某些方面你不甚明了,实属正常之事,不丢人。作为新手,处在一个新环境中,不管你有多大的能耐和抱负,也要本着谦虚好学的态度。所以,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勤快点总没有错,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又懒惰。不耻下问是优点,尤其适合刚毕业的大学生。你只有不停地学习,不停地问,你才能更好、更快的进步,才能在事业上干出一番成绩。另外,“多干活少说话”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切忌自作主张。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总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说出来,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而实际上,能人能在做大事上,而不在说大话上,工作业绩才是最好的竞争武器。一位外企部门主管这样评价部门的两个新人:其中一个名校毕业的新人透着一股聪明劲,夸夸其谈,开始比较引人注意力,于是就有意给他锻炼一下,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此人不踏实,一碰到繁琐的事就往后躲,最大的毛病是懒,能写50个字决不写51个,很快就被淘汰了。而另外一个非名校毕业的新人,看起来不是非常聪明,但后来发现他很勤奋,遇见不会的问题就虚心地向前辈们请教,很快适应了环境,结果发展得最好。

如果凡事都一无所知,心里便容易产生唯恐落于人后的压迫感,这也是人们常见的心态。在绝不服输或“输人不输阵”的好胜心作祟下,一些一知半解的人们处处装腔作势不懂装懂,以此来保全自己的面子,就连单纯的事他们都要咬文嚼字地卖弄一番,看起来好像是很精于大道理,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说穿了只是由于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所产生的虚荣心在作祟,这样的人并非是直率。

在职场关系中最令人因厌恶敬而远之的,就是这种总是不懂装懂的人。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而为了要自抬身价而不懂装懂,一旦被对方看穿,会令对方产生不信任感而不愿与你交往。“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不可能每件事都很精通。所以,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耻下问,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那些比你先来的同事,相对来说会比你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有机会时我们不妨聆听他们的见解,从他们的成败得失里寻找可以借鉴的地方,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自己少走弯路,更会让他们感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尤其是那些资历比你长,但其他方面比你弱一些的同事,会有更多的感动;而那些能力强的同事,则会认为你善于进取,便会乐于关照并提携你。我们也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反例,有些人能力强,可在单位里,自视甚高,不买那些老同事的账,弄得老同事很反感,而这些老同事毕竟根基深厚,方方面面都会考虑他们的意见,结果关键时候你会因此受挫,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做人还是要谦虚点好,尤其是做职场人。尽管中国人都知道“取长补短”这个成语,但实施时却似乎更注重“扬长避短”。其实,我们不必因不服气而牢骚满腹,不妨把中华民族“不耻下问”的虚心态度拿出来,学习别人之长处,来弥补自身之不足。不断取长补短,使自己具备多面技能,这其实也是毕生的修炼任务。在社会与职场上,能够发现别人长处并学习者,也能较快提高水平,获得上司和同事的青睐,并尽快融入主流社会。

同类推荐
  •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观念篇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观念篇

    这是一部青少年道德修养的百科全书。她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那么枯燥乏味的人生哲理讲得趣味盎然。把那些名人成功的秘诀剖析得令人恍然大悟,一目了然。
  • 读懂自己,世界才会读懂你

    读懂自己,世界才会读懂你

    世上最深最浅的东西是人的感情;世上最宽最窄的东西是人的胸襟;世上最远最近的东西是人的眼界;世上最大最小的距离是人的心距;世上最重最轻的东西是人的态度……读懂自己,需要勇气、毅力,需要用淡然的心经受磨练,更需要的是一种不放弃的精神。让我们用心读自己,读懂自己,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生活更幸福、生命更灿烂!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感觉会让一个女人具有别样的风情,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就有如一缕淡淡的能够拢人心神的馨香,任谁从身边走过,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女人的感觉也会让女人在幸福来临的时刻,紧紧抓住它的手,从而煅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拥有美好的爱情、在婚姻中简单的思考,交往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气质,会让站在自己前面的像座山一样的男人登上成功的巅峰。由此,做一个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幸福是那么伸手可及。
  • 瞬间感悟·谦卑者的智慧

    瞬间感悟·谦卑者的智慧

    本书分“处世秘笈”、“学无止境”、“另眼看世界”、“生活中的瑕疵”、“谦怀宝典”等专题,通过大量小品文揭示出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
  • 做不拒绝成长的员工

    做不拒绝成长的员工

    为什么王传福、马化腾、陈天桥等企业家明星能脱颖而出?为什么李嘉诚、巴菲特、稻盛和夫等商业领袖能宝刀不老?为什么沃尔玛、微软、诺基亚等世界500强公司能基业长青?因为:一个有责任意识与社会使命的员工与企业,都不会拒绝成长!没有难题,就是最大问题;拥抱成长,才能握手成功。一个不拒绝成长的员工,一定不会浪费企业资源和社会财富,不会给自己找台阶下,而是敢于承担责任,拥有高敬业度和高执行力,在不断地成长中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
热门推荐
  • 能穿越到二次元真是太好了

    能穿越到二次元真是太好了

    简介神马的无所谓啦,反正你们就当真的看好了,顺带一提本书已加入有生之年系列套餐!本书动漫、后宫向,不喜乎入哦,无敌文哒。
  • TFBOYS之有缘再见

    TFBOYS之有缘再见

    在一片枫叶道路上无意撞到,就这样遇见了,因此引起了下面一系列的事情发生,枫叶树道路就此成了他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转学到重庆八中,又不明不白的由高三<2>班转去到高三<17>班,恰好跟他又是同班,而且还糊里糊涂的成了同桌,遭到多双羡慕的眼神看待。似乎一开始女主对TFBOYS不怎么感兴趣,那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步一步的,慢慢的来揭晓!⊙▽⊙
  • 我想得到一个人的爱

    我想得到一个人的爱

    我想得到一个人的爱若不得到便继续要情是苦酒再饮一杯又如何加美和加帅是平凡世界中一对兄妹,因为灵魂中的区别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加帅是个妹控,加美性情单纯热烈,为了爱付出全部身心,最终失去爱情的她,绝然地舍弃一切随他而去
  • 茅山诡术

    茅山诡术

    茅山弟子王阳,修得道家无上术法,行走都市,替天行道。冤魂邪魔,看王阳如何用茅山道术,诛妖魔,斩邪祟,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 九玄王座

    九玄王座

    九玄之上,何为顶点?方行,一个偶然间来到另一个大陆的少年,醒来后突然发现,自己竟然不知不觉的多了个老婆……
  • 虐仙魔

    虐仙魔

    仙非仙,魔非魔,人鬼联手斗仙魔。情感与理智的碰撞,人鬼与仙魔的对决。试看在这片惠泽大陆上,平凡的人鬼如何暴虐仙魔......
  • 女神速成手册

    女神速成手册

    喜欢女神?尖尖脸大波卷水蛇腰事业线?好吧,作为死宅这苛刻的要求几乎无一合格…且慢,别着急走呀,不就是修炼女神!有何难?先容我甩掉这百八十斤白肉,再捏小这方正浑圆颊骨,摇动妖娆妩媚小蛮腰,挤出事业线即可!莫师弟你可等着我!
  • 栀子花开的冬天

    栀子花开的冬天

    【某辞旧文:青梅竹马的暗恋日记支持一下~】(高冷清冷禁欲系学长X可爱呆萌小学妹)他们的爱情长跑长达4年,从校园到社会,从校服到婚纱,他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也见证了彼此的变化。在他们结婚的那天,一朵栀子花在冬天缓缓绽放……
  • 片片飞花轻似梦

    片片飞花轻似梦

    翻开这如诗的画卷,仿佛穿行在那飘散着芬芳的樱花林里,品味着其中幸福的苦涩和甜蜜的眼泪。开在樱花里的纯净的爱情,用生命来抒写的刻骨铭心的母爱,经受着风雨侵袭的友情。幽默而忧伤,带着漫画色彩的情节,如五月的飞花风回舞雪般地一一呈现。
  • 穿越之我的东纪霸主

    穿越之我的东纪霸主

    刘美惜这一年过的很害怕,奶奶时刻都让刘美惜把玉佩挂在身上,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刘美惜能够顺利的穿越回去。奶奶深夜起床的时候,看到刘美惜还坐在那里,刘美惜的奶奶知道一定是自己让刘美惜为难了,奶奶躺下来,有了一个想法,她绝对不能让刘美惜因为自己就不愿意回到那里了,那里有她最爱的男人,自己是不能够一直陪伴这刘美惜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