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0400000014

第14章 在学习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中学生时代,不仅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学习年代。而且是一个人的人生真正起步的年代。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把握好学习就是把握了未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作为一名中学生,如果想使自己有立足之地,获得成功,除了要掌握充分的知识以外,学会创新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简而言之,就是不能生搬硬套,死记硬背。

人们常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创新也应该如此,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冲破以往思维定势,思考问题也应该有另外一种全新的角度;要敢于冒风险,从常规常理中钻出来。中学生如果在学习知识中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也就是懂得了学习的真谛。

事实上,中学生的学习绝不是简单地将信息塞入头脑,而是要能够学会灵活的运用。常言道:学以致用,讲的也就是学习并加应用,然而在当今社会,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乎,中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必须要学会创新!正是由于牛顿能够在学习中学会触类旁通,才有了后来的万有引力的发现,也正是由于瓦特能够在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才有了后来的蒸汽机的发明。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惟有学会真正的创新,并把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够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触类旁通,和成功打声“招呼”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一直以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是中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它给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一个更大的空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8世纪60年代初,英国北部卡都布莱克本地区住着一个名叫哈格里沃斯的人。他和妻子一个织布,一个纺纱,以此度日。

有这么一天,哈格里沃斯的妻子在纺织的时候,一不小心把纺车给碰倒了。但是令他们十分奇怪的是,纺车上的纺锤从水平变成垂直,竟然立了起来,仍然骨碌碌地转动着。哈格里沃斯看到这里,并没有按照常人的思维去把纺车给扶起来,而是在想:原来纺锤立着也能够转动。既然是这样,那么,如果我在一个框框中并排立着几个纺锤,用同一个纺轮带动它们,这样不就同时可以纺好几根纱了吗?想到这里,他感到非常的高兴,就马上就动手做了一个立式纺锤的纺车,在一个框框上并排安置了8个纺锤,这样一来,他们的工作效率一下子比平时提高了8倍。后来,哈格里沃斯用女儿珍妮的名字为之命名,这就是“珍妮纺纱机”的由来。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发明,竟然成了“震撼旧世纪基础”的杠杆,孕育了一场震撼整个世界的新的工业革命。

哈格里沃斯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能够触类旁通的从一件小事情上想到另外一种结果,作为中学生,你若想要成功就一定不要被学习中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一定要勇敢地展开你思想的双翼,向左、向右、向上、向下,不断地飞翔,总会有一个绝佳的方法在某个角落等待你去发现。只要你善于思考,懂得创新,敢于打破常规,就一定能打破一切瓶颈。也许下一个哈格里沃斯就是你。

举一反三,就是这么简单

我国古人就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说。孔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你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你学摩托车。学会了俄语,有助于你学英语。学会滑冰,有助于你学滑雪。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之道理。

你知道现代医生听诊器是怎么来的吗?在1861年的一天,法国医生拉埃内克为一位姑娘看病,由于姑娘很肥胖,要听起心跳和肺部来得贴在胸脯上,可是这样做又很失礼。正当他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他忽然就想到了有一次他看到几个孩子在玩跷跷板时的情景。当时孩子们并没有像常规那样坐着跷跷板玩,而是一个孩子在这头用鞋摩擦木板,一个孩子则把耳朵贴在木板的另一头听传来的声音。

次拉埃内克瞬间得到了启发,他用一个笔记本卷成筒状,一头贴在姑娘的胸脯上,一头对着自己的耳朵——他清楚地听到了传来的心跳声。后来他又加以改进,用一根木棒,中间穿一小孔,并将贴在病人胸脯上的那一头做成漏斗状,这样听起来效果更好。这就是“听诊器”的前身。拉埃内克戏称它为“指挥棒”。后来根据这一发明逐渐改进,就演变成了今天医学上用的听诊器。

正是由于次拉埃内克的举一反三,竟然发明了听诊器,原来举一反三就是这么简单。这个小故事告诉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关键概念、关键句子的理解,要准确、深刻、透彻,不要囫囵吞枣,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知识点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具有各自的特点。通过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其中细微的差别,这样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就比如说遇到一道数学题,经常是一道题有好几种解题方法,所以在你做完一道题的时候,不要仅仅满足于答案,还要多想想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解答这一道题目。可见,遇到问题的时候,适当地改变一下思路,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美好未来,创新为帆!

创新,是一个人的素质,一个集体的精神,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的重要阶段,一定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学会独辟蹊径,独具一格,这就要求中学生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怕失败,不要守旧,要敢想、敢做。让学习变得简单起来。

当然,学习一定要和创新相结合,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用创新的知识改变生活,你的人生就会树立起永不沉沦的风帆。

让我们用自己的思维与行动,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明天!

同类推荐
  • 聪明的女人要会读心术

    聪明的女人要会读心术

    《聪明的女人要会读心术》由华君编著。《聪明的女人要会读心术》内容如下:唯有读懂人心,才不会把谎言信以为真;唯有读懂人心,才能了解人、认识人和善用人;唯有读懂人心,才会防范和制伏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每天学点儿看透人心的策略和技巧,可以让聪明的女人在瞬间内读懂人心,用最智慧的方法为自己积蓄人脉和资源,从而在人生舞台上左右逢源,驾驭人心……"
  • 会说一口漂亮话

    会说一口漂亮话

    《会说一口漂亮话:十天打造说话高手》通过详细的指导和深刻的启示,教我们在竞争激烈的时代里,怎样与人交流,说出一口漂亮话,办成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会说一口漂亮话:十天打造说话高手》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会说一口漂亮话的人,必定是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不会说话的人,势必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 王道全集

    王道全集

    本书是以一则则饱含前人智慧谋略的故事,汇聚成的见微知著、借古鉴今的智库,是一部齐集我国古代的智者贤人们各种各样处世应事智谋的一部智谋全书。历史与现实是相通的。一个聪明的人,即使达不到大圣大智的境界,也会基于对现实生存与发展的考虑而去对先人的智谋进行扬弃性地吸收,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开创现代人际关系,创立新的生活环境一个有益的借鉴。
  •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是难以值得信赖的人;一个缺乏责任感的组织是注定失败的组织;一个缺乏责任感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导致D301次1、2、3列车厢侧翻,从高架桥上掉落,毁坏严重,4列车厢悬挂桥上,D3115次15、16列车厢损毁严重。截至7月29日,事故已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 闲到心闲始是闲

    闲到心闲始是闲

    本书精挑细选了或者有名或者有趣的禅诗,有些禅诗的创意、发想令人拍案叫绝!期望读者在诗偈文学语言中,在美的抚触里,悄悄被禅无声无息溜进你的心里。
热门推荐
  • 最后的末日玩家

    最后的末日玩家

    登录完毕,LV99,已达到巅峰。这一剑,斩出人类的命运。
  • 嗜宠帝皇之吻

    嗜宠帝皇之吻

    贫穷家庭的沐小萌夜晚为躲避债主,误打误撞遇上了霸道少爷凌轩牧,从朋友发展成同居,到了最后,该何去何从?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各种感人、甜蜜又虐心的剧情美翻你!
  • 天荒剑君

    天荒剑君

    轩辕大陆,妖兽横行,废材少爷王枫,年少时剑心被挖,不服命运安排,一把残剑开启修炼一途,历经磨难,终成剑君。枉有通天修为,却救不回最重要的人...
  • 修炼从猛兽开始

    修炼从猛兽开始

    一只食物链顶端霸主成长日记!一个野蛮弱肉强食的体魄加上人类灵魂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转逆生死,乾坤颠倒,是命运,还是阴谋。
  • 世族太子团

    世族太子团

    一场曾经惨绝人寰的连环灭门惨案,让东陆各世家组成的“太子团”变故不断;易氏家族刚开始热恋的易怀泽陷入人生的首个困境,同时家族里一个不起眼也不重视的养子,也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
  • 荣耀与悲歌

    荣耀与悲歌

    城墙上变换的大旗,对我而言只是一桩生意——杰克.琼斯
  • 八十年代全能长姐

    八十年代全能长姐

    黎夏辛苦打拼半生,攒够资本后,前往京城想寻找父亲死亡的真相,却在去见当年同父亲一起打拼的叔叔的路上,车祸身亡出事前,黎夏曾遇到儿时发小,如今发小也叫“黎夏”这个黎夏名校毕业海外镀金,陪伴在身边的,是她的豪门未婚夫……读者群:598294769
  • 英雄联盟之三只手

    英雄联盟之三只手

    英雄联盟女大神,现实生活中却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偷,看英雄联盟之三只手,知一个女小偷怎么成为小偷怎么重振小偷帮派雄风,怎么在英雄联盟中成神。
  • 透过手心的光

    透过手心的光

    也没什么好介绍的。如果有缘能看下去那就看下去,看不下去那就关掉就好。
  • 大马扁

    大马扁

    大马扁,马扁合为骗字,取大骗之意。谴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康有为,旨在反对立宪。此小说实为《辨康有为政见书》的延伸和形象化的描写。作者对保皇党人物深恶痛绝。小说以激进情绪对维新派人物基本上持否定态度,惟对谭嗣同持同情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