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93200000003

第3章 《荆秦王轲刺》节析(易水送别)

荆秦王轲刺

本文出自《战国策·燕策三》,《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历史。

荆轲是战国后期燕国墨家的侠士。秦王是战国后期最强大国家秦国的国王。公元前229年,秦国派将军王翦领兵攻赵,一年后秦军进入邯郸,赵国灭亡,秦国陈兵燕赵边界。燕国的太子这个时候就慌了,秦国国力强盛,秦军能征善战,战场上燕国不是秦国的对手。于是太子想了个歪主意,找个人刺杀秦王嬴政,这样至少能让秦国乱一阵子以解燃眉之急。找来找去,找到了荆轲。于是他们开始谋划刺杀的细节。刺杀想要成功要达成几个条件:首先你要能见到秦王,其次你要近距离接触秦王,最后还要能杀死秦王。想要见秦王,唯一的机会就是假意投降求和,用逃往燕国的秦国判将樊於期的人头表示诚意;然后再献上国防地图,这样就能得到近距离接触秦王的机会;最后将一把削铁如泥、并且涂上见血封喉毒药的匕首,藏在地图里,等秦王麻痹大意来看图的时候,图穷而匕首见,一刀刺死秦王。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荆轲临行之时,众人到易水边上送行。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祖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义同“祖道”。

高渐离,战国末燕国人,荆轲的好友,太子丹的宾客之一,擅长击筑

筑,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

变徵:五音,宫商角徵,羽大概对应乐现在谱12357,

七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吗大概对应现现在乐谱1234567

慷慨羽声,音乐的音律特征,羽声恢弘豪迈,如《好汉歌》;变徵缠绵哀婉,如《卷珠帘》。

为什么白衣冠以送之。

因为荆轲去行刺秦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难逃一死。我们都知道本文荆轲刺秦王的结果。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

这是失败的案例。

《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分别是荆轲刺秦王、豫让刺杀赵襄子、聂政刺侠累、专诸刺王僚,其中前两个刺杀失败,后两个刺杀成功,但不管刺杀目标有没有死,刺杀的人无一例外没人能逃出刺杀现场,当场被侍卫击杀。其中最有牌面的是聂政,他抵抗了一阵之后知道跑不了,害怕牵连家人,自毁容貌之后自杀。他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一个必死之局,大家都清楚,荆轲自己也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知道自己不能活着回来。所以大家都穿着办丧事的礼服。荆轲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侠义之名,使自己的英名万古流芳,太子和宾客也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对荆轲表示敬佩。

何谓慷慨悲歌?

有感叹有雄壮有悲凉。古语有言“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就是从荆轲刺秦来的。个人感觉易水送别这段,最能够为慷慨悲歌作注脚。但是最早这个词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项羽是江东楚人,可见慷慨悲歌之士,所在多有,并不局限与燕赵之地。只是燕赵苦寒,多有任侠之人,故而成为典范。项羽的慷慨悲歌,与易水送别: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有许多相似之处。悲在穷途末路,前途必死,慷慨在尚有余暇作歌从容就义。一个是英雄末路尚有余威,一个是为酬知己舍身相酬。悲而不戚,勇却徒劳,歌即动人。不禁让人又是同情伤心,又是敬佩崇拜,于矛盾之中心折回回,久久不能平静。

对荆轲不回头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表示意志坚定义无反顾,增加慷慨之意。

荆轲讲义气知恩图报,太子丹授意刺秦他马上答应,舍身忘死,绝不后悔。除此之外他还:

有担当,私见樊於期取得人头。

冲动受不得误会,“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其实之前说等朋友也可能是场面话)

有手段,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知道怎么把事办成。

镇定,秦舞阳差点露馅,荆轲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应变自如,消大祸于无形。

失败了也要说场面话,江湖气。“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实际上我们看这个过程,荆轲上来就直接用匕首刺秦王,也从来没占据上风,说生擒无论是行动上还是能力上都说不过去。

朱熹的评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全文如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对于荆轲刺秦的举动赞成还是反对。

反对者: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反对的是刺秦的举动。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作为统治者应该把精力放在勤政爱民富国强兵上,其次也应该通过外交手段避免战或者争抗衡强敌,而不是把精力和希望放在下毒刺杀这样的歪门邪道上。急功近利自取灭亡。

赞成者:陶渊明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赞同的是荆轲为了知遇之恩的义气和情怀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精神。二者并不冲突。反对者没有贬低荆轲,赞同者也承认秦王是豪主,荆轲剑术太差。有的人说荆轲是反抗暴秦,是反对战争倡导和平,是要拯救国家危难。这就言过其实了,秦国之所以国富兵强,就是因为变法之后法度严谨赏罚分明。这对民众来说比昏聩懦弱贪婪无度的政府要好得多,这个时候只是强秦,还不算暴秦。而荆轲本人的性格咱们也分析过了,他就是一个侠义心肠的汉子,朱熹说他匹夫之勇一点都不冤枉。什么反对战争倡导和平也是无从谈起,天下纷乱已久,他从来都没有为和平付出什么努力。燕国也不是他的祖国,荆轲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荆轲漫游曾路经秦国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让盖聂一个眼神吓跑了。荆轲漫游赵国邯郸,鲁句践跟荆轲士博戏,争执博局的路数,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却默无声息地逃走了,于是不再见面。四海为家,这种行为是地地道道的江湖人物,还是不怎么光彩的江湖行为。但是江湖人有仇好办,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有恩难偿,到了燕国田光和太子丹对自己太够意思了,于是只能肝脑涂地地报恩。因此荆轲易水送别慷慨悲歌流传千古感人至深,对于荆轲本人来说,实是因为义字当头,明知必死也不得不行。

同类推荐
  • 已婚少妇

    已婚少妇

    生活的点滴需要语言,过去现在面对的人与事的心情心态心力,平平淡淡,温水煮人生。
  • 沈爷的心头肉

    沈爷的心头肉

    沈煜谨:“我的命都是她的。我爱她,为她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 诵心的小故事

    诵心的小故事

    因网络而结缘,因自卑而患得患失。当一个自卑敏感的网络写手,在网络上遇到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异地,网络。在这个虚拟世界之中,两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娜娜。——诵心。
  • 北武志传

    北武志传

    玄幻环境——自编年代武术招式按人物设定匹配,看武氏家族如何夺得雁旗,复兴国土。
  • 关于你的散文集

    关于你的散文集

    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瞬间,也许是美好的。我想我能够替大家发掘那些美,希望大家能够去欣赏它们,就足够了。
热门推荐
  • 魔道凡途

    魔道凡途

    万年前,第一次神魔大战开启人间浩劫,世间从此不见主宰,魔界亦沉沦。九年前,因上一代的爱恨情仇,绝世风采的父亲血染玖宫魂断倒天涯,而尚在襁褓的自己亦被至亲亲手杀死。九年后,他诡异的出现于东荒大漠,做着同一个恍若窥魔的梦,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若为人,何以死而复生,我若为魔,又为何行走凡途?直到有一天...
  •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怎样取名改名全书

    本书阐述了取名的方法和技巧,介绍了孩子取名、成人改名、民间取名的传统习俗等。
  • 我的皇后是恶魔

    我的皇后是恶魔

    她(邵羽凝)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报名的那天就替一个老奶奶教训了蛮横的学姐(杨婷),两人因此成了朋友。一个下雨的夜晚邵羽凝开车回家的路上不小心跌落山崖,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无奈的穿越了,而且是个没有历史的朝代,好吧,既来之则安之~邵羽凝十岁生日得以下山之后在各国不停的闯荡,更是助的尚城轩同意了五国。无意之中跟着她身边的小猫咪(嗜籽)来到传说中的夜凝国,却在这里了然了一个鲜然人知的秘密。为了解开自己心中的谜团又领着嗜左嗜右去寻找另一个沉默已久的葬紫国,一路上危险重重最终她是否能解开自己心中的疑惑,在这路上又会发生什么。“我心如尘飞,我以毕生的灵力立下诅咒你云家的后代生生世世都不得好死,皇宫里所有的人都做了我儿子的陪葬。我带着那头苍白了的青丝回到山峰看着你的江山颠覆,心中说不出的解恨。”
  • 无敌大道主

    无敌大道主

    大道三千,莫向外求。既然天地不仁,万物皆为刍狗,那便再造天地!我,为道主!!
  • 亡者的低语

    亡者的低语

    “我不是飞鼠!也不住在那萨里克大坟墓!我只是鬼迷心窍的答应了一个鬼的交易!”作为一个穿越者,周立不仅在第一天就完成出生入死,而且失去了所有人性。为了完成前任留下的“任务”,不择手段的异界之旅开始了。
  • 无形篇

    无形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林中有鹿遇见你

    林中有鹿遇见你

    “小灵,我可以做你同桌吗?”“小灵,我们一起回家吧?”“小灵,我可以做你男朋友吗?”“小灵,我可以牵你的手吗?”“灵儿,灵儿,灵儿……我好喜欢你,你就从了我吧,嗯?”陆瑾遇上叶小灵,一辈子都搭进去了。叶小灵遇上陆瑾,仅存的理智都见鬼了。
  • 春日落枝头

    春日落枝头

    第一次见面,互生好感。再次见面时,你被风吹拂扬起的发丝都成了我心动的理由。
  • 百结言堪

    百结言堪

    一场军事演练一次穿越,一个人的一生。丞相府四小姐终于要嫁给那个他了。她不爱他。她生下他的孩子,开辟超强帝国
  • 起舞吧少年

    起舞吧少年

    “向着舞者的最高殿堂奔跑吧!!!”赵妍舞是一个从小热爱舞蹈的女孩,在不懈的努力下,她组建了自己的舞团“舞名”,并结识了邓思灵、郑娴雅、齐玄英等一生注定共同奋斗的挚友。“向着全世界宣告吧,我们舞蹈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