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21400000002

第2章 威尔特郡的农场雇工

先生,威尔特郡农业工人的收入并不像诺森伯兰的工人薪酬那样优厚,但也不像多塞特郡工人那样收入低微。不过,他们的薪酬水平也反映了个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地位。鉴于雇工阶层在英国境内人数众多,倒是可以把威尔特郡的农业工人作为一般样本来考察一番。

农场雇工通常身强体健,他们的肩膀宽阔、躯体伟岸,可是因为走起路来懒散无形,外貌身姿完全称不上多么优雅。他们的肌肉固然强健,论力量恐怕还比不上终日在港口懒洋洋闲逛的海员。他们的四肢给人一种脱节的感觉,没什么弹性;他们的肌肉也没有船员身上的肌肉那么坚硬、那么有张力,很像拉车的马匹,走起路来动作相当笨拙、缓慢。因为这些农场雇工在童年时期就必须帮忙干活儿、下地扶犁,那时他们的四肢还不够强健,却要从事艰苦的劳动,最终影响了走路的姿势。更何况他们还得穿着沉重的钉靴,不断地从厚重泥泞的灰泥地里拔出脚来,所以他们成年之后走起路来就像总在卖力地提腿抬脚,好像不那样就没法前进一样。另外,雇工们所吃的食物也可能与这种死气沉沉的缓慢动作有关系,因为行动迟缓往往说明他们缺乏活力。雇工们的食物主要是面包和奶酪,每礼拜还能吃上两三次培根,再搭配上点洋葱。如果是某个农场的挤奶工人,礼拜日的时候雇主还可能会花钱请他们“美餐”一顿。平时他们都是在傍晚六点或七点吃晚餐,你如果恰好在这个时间路过农舍,就可以闻到里面飘出来的浓烈的煮白菜的味道。白菜是他们的主要蔬菜,别的蔬菜对他们来说就纯属奢侈品了,所以如果哪个雇工家里拥有一片大菜园,肯定就是那里最幸福的人了。至于洋葱,雇工们一般都是生吃的,很少想到用洋葱来给食物调味,他们也不像法国农夫那样心灵手巧,用洋葱做开胃菜或香味诱人的烩菜及蔬菜汤。在皮卡第的时候,我常在农夫家里吃晚餐,非常享受他端到桌上的那道美味的蔬菜汤,说起来那只不过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呢。可是,你很难在一家英格兰农舍里吃上顿美味可口的晚餐。总的来说,他们的面包还不错,培根的味道却很差,因为这是他们在二等商店能买到的最便宜的肉类——油腻腻、软塌塌的,质量低劣。农场雇工烹调蔬菜的方式也非常糟糕,他们通常把蔬菜泡在卤肉汁中一起吃。卤肉汁是最受雇工们欢迎的汤。据我所知,农舍居民日常饮食中不但会吃浸泡肉类的卤肉汤汁,连煮土豆的水——土豆浓汤——都要吃掉,吃起来往往狼吞虎咽、一扫而光。除了培根,他们几乎不买别的肉制品。我常听不少乐善好施的夫人念叨屠夫卖的肉里面有些特定部位常常卖得很便宜,还能做成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物。虽说如今肉类价格偏高,多吃点其他品种的肉食显然对人体也是很有好处的。可是平日里雇工们总是只吃猪肉,非猪肉不吃。当然,假设他们有机会吃其他的肉类,那么他们的食量也是相当大,令人瞠目结舌。他们往往可以在一年一度的乡村俱乐部举行的晚宴中狼吞虎咽、饱餐一顿。据我所知,有人一口气吃掉了一盘烤牛肉(这些晚宴中肉类切片都相当厚)、一盘煮牛肉、一盘煮羊肉,还有四分之一盘烤羊肉和五分之一盘的火腿。吃到最后,他说实在吃不下面包和奶酪了,实际上最后他连甜点布丁都一口没动!我甚至还听说过,有人在宴席上使劲地吃,一直吃到撑,然后离席用芥末催吐,吐完之后再回来继续大吃大喝。这些人喝起啤酒来更是完全没有限量。我听说,收割工人和割草工人互相吹牛说他们可以躺在小木桶下面,嘴对着桶口,一口气喝上一加仑的酒。通过我在宴会上的所见所闻,我相信他们真能一口气喝那么多。

比起以前,如今的农场雇工穿戴得可要好多了。他们的日常穿着是灯芯绒裤子和宽大的罩衫,外出的时候就身穿礼服外套。当然,挤奶工人和那些干脏活、累活的人穿戴要差一些。农场雇工几乎人人都有自己的礼拜日套装,而且衣服的质地常常非常优良,还有些人身穿闪亮的黑色套装搭配“烟囱式高帽”。可惜,不管雇工怎么穿着打扮,一旦走起路来,行走的姿势就会彻底让他现了原形。最近劳动力的价格上涨,雇工薪酬很高,他们常常议论如今工人都能穿宽幅绒面呢的衣服去教堂,他们东家却只能穿罩衫了。雇工从来都不戴手套——当然这些会随着时代的转换而有所改变,不过他会专门选择戴领结。农场妇女的穿衣打扮也会顺应潮流的变化。某个农场区的一位令人敬重的布料商有一天曾向我抱怨说,如今哪怕是出身低微、贫困阶层的妇女也要穿戴符合潮流的款式,而且总是随着潮流更换服饰。如果放到以前,他就会囤上一批专门卖给贸易商、农场雇工的妻子或女儿的货物,就算时尚潮流发生变化或者衣服过了时也没问题,他还可以把这些东西卖给仆人们。如今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卖的衣服质量无所谓,但样式必须是时兴的,积压的服装根本没法再轻易处理掉了。

乡村的住宅也是今非昔比,农舍设计和质量都要好得多。现在各地修建的农舍房屋内部基本上都用不着再另行装修了。一般来说,每栋农舍都有三个卧室,其中的设施和房间的舒适程度也和房间的大小相符。要说例外,就是雇工们自行在废弃的空地上修建的住宅,看上去质量低劣、令人不快。那些自建的住宅几乎毫不例外都是些破破烂烂的篷舍。对于信基督的国家来说,这些真是太令人难堪了。话说,我眼前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有人在这里建了一栋两居室的农舍,房子只有一层,没有修楼梯,两个房间里就住了八个人——雇工自己和妻子,已长大的女儿和别的孩子们,所有人就睡在这两个房间里,农舍周围连个能种洋葱的小菜园都没有。他们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就直接倾倒在路上,污水可能还流进了给村子供水的小溪里。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有家农舍同时住着十二个人。这一栋倒是修了两层楼,但是天花板太低了,要是一个大个子站在地板上,头都能伸到楼梯的开口处,直接看到二楼地板的床底!这些地方过于拥挤局促,很容易爆发热病或家族传染病。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夫妻,往往都会因为潮湿阴冷患上风湿病和关节炎。众所周知,这些人久居此处,年长日久代代相传,都居住在这些破烂的自建棚屋里,久到最后连原本拥有这些土地的地主都忘了让他们退租,而他们就堂而皇之地藐视地主,宣布这是他们自己的产业,永远固守在那里成了钉子户,成了改良之后的乡村的肮脏印记、依附其上的真菌。现在雇工或土地承租人自己修建的农舍也都一步到位,修建得完全适合人类居住。我敢说,哪怕走遍整个威尔特郡,你都不可能在这么大片土地上找到一栋破烂的房舍,地主们为雇工修建的房屋质量相当好,设施也很完善。不管是哪一家农场,地主提供的农舍住宅都配有一片菜园,还有很多农舍的菜园面积很大,农场雇工足以在其中种植各种蔬菜以供食用。在过去的几年里,乡村土地的使用分配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往往对土地所有者和承租人双方都很有益。通常每个租户承租一片土地的租金是四英镑——这个价格对拥有土地的地主来说相当不错,承租土地的租户也能在这片土地上得到很好的利润。据我观察发现,有个村子的教区牧师都将自己名下的教会土地租出去了——当然,这只是个比较好的范例,不能大规模地推广,也不适合过度宣传。牧师向民众出租教会的土地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教区的贫困居民提供便利,他们租种土地养活自己,就不至于损害真正的英格兰人最看重的品质——独立性。这位教区牧师还编辑了一个小册子,规定了小块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条件,严格约束租户们醉酒、放荡的习惯,规定租户一旦疏于管理,这些分配的土地就会被收回。分配体系的益处数不胜数。乡村中可分配的土地总量有限,而土地分租则可以提高这些土地的利用空间。雇工们一旦有了额外收入,就能很容易地为自己提供餐桌上的食品或者用来支付租金,他们的生活垃圾也可以用来养猪,出售肥猪产生的利润足以支付房屋的租金,而猪圈里的粪肥反过来又能为雇工分租的土地提供肥料。有些城镇的公共用地面积虽然广阔,完全可以设定特定的条款加以分配使用。比如马姆斯伯里有五百英亩公共用地,泰特伯里的公用地足有方圆两英里,而这些土地都是适于耕种的土地。这些公共土地并非完全任由雇工随意使用的,需要从雇工阶层中推举出来一个人负责掌控分配。很多雇工在自家的菜园里栽种了果树,收获季节也能给他们带来十分丰厚的收入。据我所知,最近有位雇工卖掉了价值四英镑的苹果,而另一位雇工光是在一棵梨树上收获的果实就卖了三英镑多。

我还想再谈一谈薪水的问题。威尔特郡地区很久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罢工,也很少有人聚众谈论这个话题,原因很简单,鼓动罢工闹事的人不可能在一个大多数雇工都能得到较好报酬的地方获得支持。根据不同地区对劳动力的供需情况,每位普通雇工每周大约可以收入十、十一或十二先令,如果他还帮助挤奶,那每周就能多收入一先令,每周挣十三先令是当地比较正常的薪水。这些薪水听起来不算高,不过也有雇工能挣得更高的薪水。为了更好地说明薪资的支付情况,我要举一个山区(马尔巴勒丘陵地区的可耕地)农场主的例子,去年夏天他在收割季节每周向每位收割工人支付十八先令的报酬。这些雇工就居住在农场提供的住宅里,每栋农舍都有三个卧室,当然还有面积更大的,全部提供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每一栋农舍都在附近提供约占四分之一英亩土地的菜园。雇工租用农舍和菜园,向农场主支付每周一先令的租金。所有农舍都是由农场主统一支付保险费用,包括农舍里的家具等费用,每一栋农舍在保险费上每年花费将近一点三先令。为此,农场主要从雇工每年的薪水中扣掉一先令的保险费。因为很少有雇工会主动为租住的房屋缴纳保险费。另外,这些雇工在收获季节大约每人每天还要喝掉六到八夸脱的啤酒(单这项费用每周就要超过十八先令),酒的价格是一吨两英镑。有位绅士在威尔特郡经营一家大型蒸汽机租赁耕地业务,他的名字常出现在公共场合,他告诉我说在他的账簿上记录着每年要向每位雇工支付一百英镑的现金酬劳,这说明支付雇工报酬超过了租赁机器的费用,雇工的妻子和孩子也可以增加家庭的总收入。很多农场主每年单是支付雇工们喝掉的啤酒费用就达五十或六十英镑——这部分是除了薪酬之外的一笔重要开支。铁路公司的雇工和其他技术工人是严禁饮酒的。一栋状况良好的农舍再附加面积为四分之一英亩的菜园,每周收取一先令的租金,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当年很多参加过收割庄稼的人记忆中留下的可能是一排排漂亮的房子,而不是一栋栋简陋的农舍,这些都是给雇工们住的,每周租金一先令。在大型制造业城镇的周边地区,有时每周要向雇工支付一点六先令的报酬,不过这些地区的农舍住宅租金也相对较高,可能会以每周三先令、四先令甚至五先令的价格租给在城镇工作的技术工人。马尔博罗公爵曾签署一项法令,规定他所管辖的农舍住宅将来只能租给农舍所在地区的农场工作人员,这一规定当时曾引起过强烈的抗议。实际上,这是公爵给予农业工人的最大恩惠,可以保证农场雇工花上非常微薄的租金就能在距离工作地较近的地方租住一栋设施完好的农舍。在此之前,有很多农场的农舍住宅都以高价租给了技术工人,农场的雇工们往往要走上好几英里的路才能到达农场。所以,出租农舍不能成为地主或农场主用来投机赚钱的手段。众所周知,农业雇工收入低微,如果出租农舍的条件也不设限,雇工们就根本支付不起房屋的租金。有位地主为雇工建造了一些农舍,雇工的居住条件是向地主支付其投资总额一定比例的利息。目前来说,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机的行为。不过,尽管租赁房屋所需要的费用占总开支的比例很低,雇工的负担仍然很重,他们不但要支付租住农舍的租金,还要支付部分建房投资的利息。所幸能够居住这些农舍里的话,雇工距离劳动的场所比较近,工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除了雇工能够得到现金报酬之外,如今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农舍房屋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大为改善了,一般只需支付很少的租金就能得到一片菜园,甚至一个小果园,收获时节雇主还会提供免费的啤酒喝,再加上平常可以打些零工,收割之后打磨工具等等,这极大地改变了农场雇工的工作条件。在格洛斯特郡的科茨沃尔德,薪水最高的雇工是牧羊人,他们在以牧羊为主的郡县得到了极高的信任和重视。每年在大型农场举行的羊毛拍卖会上,会专门设置一个送给负责放牧这些羊群的牧羊人的钱包,参加拍卖会的每个人都要在里面放上一先令,单是这份收入通常就有五英镑之多。威尔特郡高地的牧羊人薪酬也为数不少,特别是在产羔季,这时雇主需要牧羊人在羊群上投入极大的精力、全心全意照料羊群。之前,我提到雇工没有什么改变地位的升迁机会。但是,产羔季就是升迁的契机,若是牧羊的雇工干得好,就能得到很好的机会,而且通常很快就能改变地位。据我所知,有个人先是从事与雇工差不多的工作,然后随着收入增加、地位开始发生变化,到最后不但自己拥有了一家农场,还将儿子们安置在农场里工作。还有位雇工也是最近得到了一家农场,这样的例子很多,这些人都已经踏上了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如果雇工拥有一些聪明才智,他就能成为马车夫的头儿或者工头儿,然后就这样步步上升,从工头儿变成农场管理员的助理或管理员的帮手,最后成为代理收租人。作为农场管理人员,他就有各种机会去学习管理农场的各项工作,常被全权委托处理距离雇主的住处较远的农场的事务。随着时间的推移,雇主觉得他越来越能干,因此也就付给他越来越高的薪水。但是一般情况,个人的花费不会太多,积攒的闲钱也就越来越多,在接下来,这个人很轻易就能得到一份承租农场的保证书,不费什么力气就能筹到承租农场的钱。用不着花费多少心思,一位农场的雇工就华丽转身变成了小有成就的人。当然,也有先做点小买卖,通过买卖猪、牛的贸易顺利提升了地位的人,这些人通常先攒够钱租下一家规模不大的农场,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展大型的牲畜贸易。令我惊讶的是,只要有了一张公司提供的文书,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取更多的资金变成和雇主地位相当的人,几乎相当于一位雇工被提升到农场主的地位。

如今,很多农场雇工远走他乡寻找适合自己从事的工作,这些人回家之后(通常大多数人最终都会返回家乡),可能还会继续从事农业劳动。这些人是雇工阶层中技术最好、头脑最聪明的人,早已掌握了从事任何农业工作的技能。我认识一个人,除了日常的薪水之外,他还能靠帮一些小酒馆酿酒额外挣一大笔钱。当然,他酿造的酒味道也相当不错。这些人往往掌握了很多实用技能。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当然谈不上美,实际上乡下的妇女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魅力。偶尔会有个姑娘长着漂亮的、坚果般丝滑的褐色肌肤和一双黑刺李般的黑眼睛,但是老天赋予她们的美貌往往没有特色,只待脸上那抹青春的红晕一消失,她们立刻就变得平淡无奇了。很多女性的确拥有一头浓密、光润而丰美的秀发,可能因为乡下的空气比较新鲜的缘故。但是,到了礼拜日,她们都要涂上气味刺鼻的发蜡和头油,离着好几码远,就能闻到那股令人骇然的味道。说起来,从事农业劳动的乡下妇女比城镇妇女的道德品行的确要好得多。虽然粗俗甚至粗鲁的笑话和粗鄙的语言也很常见,但最低也就如此了,她们当中很少会产生邪恶或丑闻。说起来,美貌反而是造成不道德行为的主要因素,很多在外做女仆工作的姑娘,原本诚实又勤劳,但是美貌成了她们致命伤,最终将她们推向了毁灭,只能日日沉溺在酒精当中。可是假如只让她们一年当中有那么一两天享受我们始终惬意享受的日子,又似乎过于残忍了。如今在绅士、牧师阶层的帮助下,加入有人推荐的友好社团,逐渐成为对她们来说更安全、也很快乐的娱乐方式。我不能认同的是这些人不够道德的方面。比如,他们太不懂得感恩,他们不会因为享受这么多福利而感恩,有人为他们提供了这么丰盛的食品——白兰地、汤、新鲜的肉类等等,农场主们毫不吝惜地把食物从自家运送到一栋栋的农舍里,他们很快就会把这些抛在脑后。而那些受惠最多的人往往是最先开口抱怨,且牢骚最多的人,他们甚至还会背后嚼舌头,说些很难入耳的话。我发现,几乎没有任何一位男性雇工或乡村妇女怀有感恩之心。可是,我敢说在英格兰没有任何一个阶层的人能像农业雇工一样受到雇主那么多的关怀,得到那么多的恩惠。还有些传闻说,发生严重火灾的时候,有些雇工甚至拒绝参与灭火,就因为当时啤酒没有马上送到面前。我相信这只是传闻,不可能是真的,不过这的确相当符合雇工的特质。还有那些总想在一群缺乏远见、时刻准备背叛自己的恩主、忘恩负义的人群当中挑起一场骚动的人,必须加以严厉谴责,用什么难听的词汇来形容他们都不为过。有人告诉我一个可信的消息,说格洛斯特主教在格洛斯特农业社团的晚宴上发表了一次演讲,虽然言辞有些犀利,可是用意并不坏,可是演讲之后有个鼓动者立刻就爬上了村里聚会的台子,鼓动大家罢工退租、弃农场主于不顾!说起来,雇工的工作机会不少。农村妇女都会外出做工或到雇主家做住家女仆,收割季节里她们也主要从事一些比较轻松的堆草垛之类的活儿。相对来说耙草或割麦子就是劳动量很大的工作了。可是,到了干草收割的季节,她们完全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草场都是一块一块地分配的。当然,一到割草的时节,她们就想着尽可能地拖延时间。她们常常厚着脸皮很晚才到草场,收工的时候又想早早回家。孩子们一般还会帮着堆草垛或割草。春秋季节,田地里每天都要锄草,还要做些别的零活,在牧场上面打碎土块或者跑在割草机的大镰刀前面捡石头等等。有时雇工也会找到挤奶的活儿,当然如今很少见了。冬天的时候雇工们穿着长筒橡胶靴,一步一步走起路来非常笨拙。那些外出做工的人最初因为不够熟练、动作笨拙,得到的薪酬很低,随着熟练程度提高报酬也会迅速增加。挤奶女工实际上是一份薪酬很好的工作,挤奶的女工人数较少,也就异常宝贵。如果得到农场主的认可,一位挤奶女工可以负责掌管一间奶房,差不多能得到二十英镑英镑的收入,而且住宿免费,还有各类补贴。挤奶的女工往往很节省,能攒下一大笔钱,然后嫁给农场管理人,再帮丈夫经营一家农场。

为孩子们提供教育方面,威尔特郡比别的郡县好得多。早在最近关于教育的法案颁布之前,威尔特郡的牧师们就几乎在每个教区都建立了学校,他们的做法也使大部分教区都有了符合法案要求的标准,不必依赖学校董事会的协助。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住在人口稀少的偏远小村庄的孩子们必须步行很远来上学。好多农场主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为大多数的农舍都离比较好的学校很远。威尔特郡只有一个地区出现了关于教育问题的提议,那就是位于威尔特郡极北部的地区。斯文顿议院的副主席最近指出,在英格先姆的全部人口中仅有一半人能读会写。然后他又提到英格先姆属于人口非常稀少的教区,普及教育的工作也遭遇了诸多的抵制。实际上可以让孩子们就近到别的教区学校读书,走路的距离只有两英里,这也是一般情况下别的教区的孩子上学读书通常要走的距离。有些人总是指责农场主克扣雇工的工资,利用他们当廉价劳动力,养肥农场主自己和家人;可是也应该想一想,农场一般来说都是依靠大量的借贷资金运营的。一旦遇到羊毛、肉类或小麦的价格核算出现较大误差或粮食欠收,都会对投资的成本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成本增加、利润减少,这会很难收回成本,农场主必须时刻警惕、及时调整策略、见风使舵,但是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在问题出现的早期发现自己的风帆在摇摆。前不久,一家农业郡县主要银行的出纳告诉我,在欠收的年头几乎所有的农场主都资不抵债。在这些情况下,真该想一想他们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尽可能地为农场雇工尽了自己的职责,不但为他们提供了条件更好的农舍,提供一份比以前更高的薪水,为他们的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还为这些人提供了提高社会阶层的很多机会。

您忠诚的

理查德·杰弗里斯

1872年11月12日写于斯文顿的寇特农场

同类推荐
  • 诗歌:智慧的水珠

    诗歌:智慧的水珠

    本书就诗歌形式而言,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意象、诗律等方面所呈现的智慧;就诗歌内容而言,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在时间观、季节观、人生观、历史观、自然观、超自然观等方面所呈现的智慧。
  • 发现唐诗之美

    发现唐诗之美

    作者通读全唐诗后,对唐朝诗人和诗作进行了整体的评价,并根据其艺术成就进行了排行和解析。本书对唐诗的艺术特点、写作方法、诸如格律、气韵、气象、意象、境界、意境、物象、词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对炼字等具体写作方法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以期读者能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本书对五绝、五律进行了总体的分类、排序、讲解,尝试用一种新的角度和方法,对全唐诗进行了一次新的归类和总结。
  • 坍塌的日子里,交警用爱铺路

    坍塌的日子里,交警用爱铺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作品,反映了战斗在地震灾区的交通民警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舍生忘死、舍小家顾大家的动人故事。
  •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我叫阿波,男。三十岁,在一家杂货铺工作。我心情不太好,每天在店里和顾客相处都很不OK。生活也像跟我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它说我大概会孤独终老……
  • 浮生三侃

    浮生三侃

    本书集中了我关于艺术、男女和足球三方面的话题,想来都是娱人娱己的闲情文字。在“门外谈艺”,我写了一部分关于书画的评论和品评文字,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更有我们身边熟悉的书画家。因为我闲来也临池学书,附庸风雅,忝为墨客。本书还收录了我的硬笔书法作品《文赋》。
热门推荐
  • 活法机要

    活法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之龙王

    星之龙王

    人类用了四千年控制了地球,用了四万年走向了星海,但是人类在宇宙无限的资源下依旧没有学会避免战争的手段。人类、亚人、魔人、魔兽、妖仙,区别何在。食物、资源、信仰、亦或是人类生来的劣根性。文明的终局,究竟是转变升华还是迎来毁灭的终曲。沉睡于星海之间的古龙再度苏醒,人类的终焉考验由此降临。
  • 终极灵体

    终极灵体

    “吾以心神为证,天神在上。终将以一枉无前的决心,踏开一条,通天大道!”一阵仿佛来自九天冥府的声音传遍整个大陆。洪荒初现,天地异象,无数来自九天的劫云。汇成天字!尝尽世间冷暖,终成灵体。变幻万世古今,一人敌界。如若挡我者。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梭时空的侠客

    穿梭时空的侠客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锄奸扶弱。穿梭诸天万界,身份角色不停变换,沈炼的堂弟、刘正风的弟子、林动的表哥、悟空的同门、通天教主的徒弟.......QQ一群664605948(普通)QQ二群694029302(需2000粉丝值截图验证)
  • 我的老公帅炸了

    我的老公帅炸了

    灰姑娘在等待她的白马王子出现,因为她相信爱情的魔力会使她变得更好……
  • 三国之关中王

    三国之关中王

    一个普通的程序员,一不小心重生到了三国时代,且看他如何在这个乱世之中一步步从布衣成为天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木槿暖夏忆

    木槿暖夏忆

    十四五岁的男孩子,眼神温柔仿佛坠入银河,眉梢绵延万里,额角潮湿,躯体赤诚温柔。嘴边哼着不知名的歌谣,满身精力撒野在篮球场上。背后是一整片夏天的夕阳。
  • 三国之红尘客栈

    三国之红尘客栈

    佛说: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她和他偶然邂逅在长安街道,是谁在陪伴着谁?他和他注定相伴一生,抑或终将形同陌路?金戈铁马,爱恨纠缠,梦醒时分,却不过是满城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