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写作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书写,更是对历史的思考乃至阐释。遍观当下图书,当“史学书籍”变得越来越有“史”无“学”时,如何站在新的高度来译解或诠释历史,成为一个新的命题。由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推出的《潮起潮落:帝国海关秘辛》《潮起潮落:民国海关秘辛》即将付梓,确实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中国近代海关为外籍税务司所掌控,实乃近代西方与中国关系的缩影,其管理范围非常广泛,业务相当庞杂,渗透到各个领域,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海关经办的业务和活动,涉及近代中国财政史、对外贸易史、港务史、洋务史、外交史等多门学科。因此,海关史研究既是探究中国现代性全球起源的一扇窗口,亦是管窥中国近代史堂奥的一面镜子。尽管中国近代海关史的研究已有时日,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海关历史文化的探究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不仅需要学术争鸣,多出成果,还应该不遗余力地进行专门史的普及工作,将严肃的学术以更大众化的方式呈现于社会。因为,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喜欢历史,就必须使用他们更易接受的方式。从某种意义而言,这种工作或许更为重要。再精美的镜子,如果在小众的象牙塔里搁久了,也有生锈之虞。
杨智友先生的《潮起潮落》系列图书,就其篇幅而言,确实不能算鸿篇巨制,但就是这两本他自谦为“普及读本”的“小册子”,却称得上是“严谨而又不失汉语之美”的佳作。该系列图书对中国近代海关制度的形成与运作,对海关所参与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具体进程进行了翔实的梳理,不仅深入考察了晚清到近代以来中央政府及地方政权与海关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深刻揭示了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分裂危机,探讨了中国在收回海关权益方面所作出的努力。而且,该系列图书结构考究,通过大大小小的海关事件,巧妙地串联勾勒出晚清到民国时期整个海关历史,并透过海关视野,提供了一个观察那个时代的视角,呈现出独特的晚清与民国历史镜像。
书名中的“海关秘辛”,绝非时下诸多书刊封面上夺人眼球的“噱头”,而是“名副其实”。全书有关中国近代海关变迁的史事构建,均以海关自身历史档案和海内外相关机构藏档为基础。正如我们所知,厦门大学1985年即成立了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成为海关史研究的重镇;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是收藏中国近代海关档案最多且全的中央级国家档案馆。作者既是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又在第二历史档案馆坐了不止十年的“冷板凳”,功底扎实,笔耕不辍。其学历专长与工作环境密切结合,加上自身的刻苦,厚积薄发,自是水到渠成。尤其是近年来作者明显发力,除出版多部专著外,尚有大量作品见诸文史刊物、新媒体专栏。
作为杨智友先生多年来史海遨游、档房寻宝的结晶,该系列图书的另一特色也值得与大家分享。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捻字成文,娓娓道来,通过新史料、新方法的运用,对重点海关事件与人物作了更深入细致的探讨,其评价进一步趋向客观,深化拓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如对于那些曾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的洋客卿,无论是闻名遐迩的赫德、戈登,还是一般读者比较陌生的李泰国、丁韪良,均提供了出版物中甚少述及的“秘辛”;而对于奕訢、李鸿章、孙中山、唐绍仪、顾维钧、阎锡山这些风云人物与海关的交集,也有颇多新的发现;至于张福运和丁贵堂这两位对中国近代海关贡献良多的人物,作者也尽其所能,填补了学界有关其著述的空白。
虽然相较于盘根错节、包罗万象的中国近代海关变迁进程而言,书中提及的各桩海关事件确实只能是掠影,但在流畅而生动的文笔之下,体现出的不仅是作者阐释宏大历史题材中钩沉稽古、串珠连玑的功力,更是时刻不忘与读者分享中国历史文化深厚底蕴的情怀。
是为序。
吴影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