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5900000046

第46章 郑振铎读书·藏书·著书

郑振铎(1898~1958年)学者、图书版本学家。福建长乐人。建国后,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有《郑振铎文集》。

郑振铎在文化学术界是很著名的。读现代中国文学史不可不知郑振铎;读中国图书版本史,不可不知郑振铎;读现代文化史不可不知郑振铎;以至20世纪所诞生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和创作,也离不开他的开拓和培植。

郑振铎好学深思,在世纪学人行列中,读书之多名列前茅。他也爱收藏书,尤其是明清以来传统戏曲、文学方面的书。有个说法,20世纪有四位以搜集现代书刊著称的藏书家,即阿英、瞿光熙、唐弢和郑振铎。这话也许有理,但对郑振铎不甚恰切,因为他涉及面更广些。他爱书成癖,读书、藏书、著书贯串了他的一生。

为求知而读书

郑振铎幼年丧父,家庭经济拮据,母亲宁愿自己饿肚子,熬夜做工,也要让儿子得到求学的机会。有一次郑振铎坐在桌上读《前赤壁赋》,母亲在旁为商店做香袋。他看到母亲如此辛劳,把头伏在母亲膝上哭了。母亲给了他读书动力,培养了他喜欢读书的良好习惯。他在《童年》中自述,从小爱读中国旧小说。像20世纪初很多家庭的孩子那样,他最初接触的闲书就是《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章回小说的精彩情节,常常为之废寝忘食。旧小说的魅力,使他对其中的绣像也十分喜爱,有时即模仿彩色画片,把绣像涂得红红绿绿。喜欢人物画像,几乎成为他的第二天性。若干年后他阅读、收藏图书,往往就很注意它有否插图、插图是否精致。

郑振铎在浙江第十中学求学时爱读课外书,却无钱买书,就常到同学家里去看书、借书。每借到一本好书,都要做详细的笔记,甚至把整本书抄录下来。成年后他回忆说:“余素喜治流图之学。童稚时,即手录《汉书·艺文志》及《隋书·经籍志》,时自省览。”

郑振铎十三、四岁时,始读《聊斋志异》。多读《聊斋志异》,使他对笔记中的精彩故事浮想联翩,还曾一度练习写狐鬼故事。在此期间还随老师们作诗词,喜欢赋咏物小词。这时还注意学习古代文学理论,他向同学借《文心雕龙》,在暑假里抄录了一遍,字数在六万字以上,实在是一种刻苦的学习。他对卷帙浩繁的《古今文综》,也做过大量抄录。1957年郑振铎在担任文化部副部长期间,在北京旧书店见到这部书,当即买下,回家后激动地写下跋识,叙述过去尽录此书中论文之作,且集为两册,题为《论文集要》。这是他从事编纂工作之始。

郑振铎在少年儿童时代就关心国家时事,小学时怀着好奇心,偷看祖父的《新民丛刊》等宣传民族革命的书刊。上中学后,老师家收藏的梁启超的书,也都仔细读过。若干年后提到此事时,他说少年时候便以读《黄帝魂》、《浙江潮》一类禁书为乐。读《新青年》上李大钊的文章,觉得比梁启超的文章更耐读。读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等文章,觉得新鲜和兴奋。

1917年郑振铎考取了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校内的专业技术书,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于是,他常到外交部和基督教青年会图书馆去借书。后者收藏的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俄国文豪的名著,使他读后流连忘返,以至在20年代曾一度热衷于俄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也是在青年会图书馆里,他结识了瞿秋白、耿济之,并一起参加了“五四”运动。

为研究而读书

1927年5月,郑振铎被迫出国,远走西欧。在那里,他最有兴趣的就是法、英两国的图书馆,可阅读到国内罕见的书籍。到了巴黎,首先去的是巴黎国家图书馆。当借阅到敦煌抄本《太子五更转》时,他悲喜交集,因为这是当年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骗走的,现在行程万里来到法国,就是为了完成查阅和研究这一批文献的宿愿。

郑振铎在图书馆,日以继夜,花了整整一个多月时间,把馆藏的中国小说、戏曲浏览了一遍,并撰成《巴黎国家图书馆中的中国传统小说与戏曲》研究报告。报告质朴无华地介绍了四十多种书籍,对每种书籍译记其版本、目录、内容和自己的研究心得。这篇报告发表于《小说月报》,受到读者的重视,连日本学者也常引用此文。此种读书方法及其最后形成的研究课题,对后人读书、治学很有借鉴功能,后来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提要》,柳存仁《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就是这种模式的嬗化。

同年9月,郑振铎赴伦敦英国博物院图书馆,查阅被斯坦因劫走的敦煌变文等古中国讲唱文学史料。变文对后代诸宫调、宝卷、弹词等讲唱文学,对杂剧、南戏等戏曲文学,都有很大的影响。图书馆收藏的变文只准看,不准抄录。他只好默默地背熟一段,走到外面吸烟时记下来。一个人干太慢了,他又动员在英国留学的朋友老舍、朱光潜等帮忙,轮流背诵默写。

在伦敦旧书店里,郑振铎买到弗雷泽译注的阿波罗多洛斯的《神话集》,书中的注释颇有启发作用,他根据注释提供的线索,在图书馆里借阅一本又一本古希腊文学书。弗雷泽的治学方法和理论对他大有启迪,后来为中国古史研究所写的《汤祷篇》、《玄鸟篇》等一系列“古史新辨”论文都受其影响。

为了让广大读者读到好书

郑振铎花费四年多时间写成的《文学大纲》,中国部分约占四分之一,冲击了学术界长期界定的“欧洲中心论”。历时十多年写成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是他一生中一部重要的著作。全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内容是崭新的,难怪此书一出版就受到好评。

1933年初鲁迅提议重印《百华诗笺谱》,更名为《北平笺谱》。年底一大册笺谱基本印好,郑振铎将样书送到鲁迅家里,并按照商定的办法,分寄苏联、美国、法国、日本的国家图书馆和国内外友人。初版一百部很快销完,又再版一百部。接着又向鲁迅提议重刻《十竹斋笺谱》,这是中国古代木刻的珍贵典籍,鲁迅撰写了《十竹斋笺谱翻刻说明》。这两部书可称之为“版刻的丰碑”。

1935年初郑振铎回沪,得到鲁迅、茅盾的支持,着手主编《世界文库》。该文库一半选载经整理标点的中国古典文学精品和罕见的孤本,另一半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名著。每月出版一册,约四十万字,创造性地采取了刊物和丛书结合的方式。他邀请了国内各方面学有专长的一百多人担任编译委员,被称为“全国作家的总动员”。

书林是个最可逛、最该逛的地方

有人说,“郑振铎是中国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此话并非过誉。仅就读书治学而言,他呕尽一生心血,开创了自己宏伟的文化出版系统工程,有益当代,启迪后代。

郑振铎爱读书,对读书持有朴实、明洁的文化思维。1957年他在《谈读书》一文中说,死读书便会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所以善读书者,必须深入社会生活里,深入斗争生活里,取得活知识,使自己成为博古通今的有用、有益的人。但单凭经验办事,也有危险之处,容易流于故步自封,容易陷于主观主义。多读书,常读书,总有好处。不必“手不释卷”,但不可“目不窥书”。

由此,郑振铎又注意读书方法。纵观他一生的读书治学方法,可归纳为四个结合:一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用传统方法读古籍,用现代方法读外国和当代的学术著作;二是采用浏览和精读方法,做到博专结合,于古籍书无不读,但重点放在明清小说、戏曲方面;三是文学和图画结合,力求图文并茂,幼时他读描绣像小说,后来着力撰写了《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四是读、用结合,如读《神话集》专注于希腊神话研究,还洋为中用,写下了一系列“古史新辨”论文。

郑振铎一生围着书转,访书——买书——藏书——整书——读书——写书,成为他生活的组成部分,他在实践中形成的读书治学系统工程堪称是别开生面的。他以买书、访书为生平最大乐事,常说书林是一个最可逛、最该逛的地方,所谓景色无边,奇妙无穷。他自述志老恬淡,于人世间名利视之蔑如;独于书,则每具患得患失之心,得之往往大喜数日,如大将之克名城,失之则每形之梦寝,耿耿于怀者数月数年。郑振铎读书也爱藏书,学生时代即热衷于买书,到抗战时已积至二万余册。“孤岛”时期他在上海抢救和保护了大批文献,为防止古籍外流作出了贡献。

郑振铎读书的一个记录,就是写“书话”,记述他访、买、藏、读书的过程和经验。例如《谈整书》,呼吁图书馆要尽快整理积压图书,认为“有书而不加整理,不给人使用”,“那就是把持资料,垄断学术的霸道行为”;《谈分书》呼吁图书馆要把复本书调拨出去,认为合理分配图书,对于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他在50年代提出的这些主张,包含着今天图书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路,我们不能不为他的睿智卓识所折服。

浦保清上海图书馆

同类推荐
  • 心灵鸡汤大全集

    心灵鸡汤大全集

    本书包括感受幸福的温度、荡涤心灵的尘埃、让快乐时刻相随、消融心中的冰点、打开生命之门、那些在我们身边的人、遇见最完美的自己等内容。
  • 史上处世非常道

    史上处世非常道

    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本书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
  • 从基层干起

    从基层干起

    本书以丰富的事例说明为什么要从基层干起,以及在基层如何做好工作。旨在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和企业的员工尤其是新员工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 决不找借口

    决不找借口

    也许面对工作一些人会有一种莫名的烦躁,他们在工作中找不到丝毫的乐趣,也毫无创造性可言,甚至有种百无聊赖“简直烦透了!”的感觉,这类人一般都是在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还有一类人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一天到晚就是为手中的那几个钱而工作,甚至有一种“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感觉,毫无工作热情可言。其实,工作就是一种使命,工作就是一种责任,我们只要怀抱热情,脚塌实地而科学有效的去工作,才能脱颖而出,才能从平凡走向伟大。
  • 玩的就是聪明

    玩的就是聪明

    《玩的就是聪明》以开发潜能、开拓思路为宗旨,注重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归纳计算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
热门推荐
  • 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本书按照从知识运营学到哲学到经济学到管理学,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策划方案的结构,提出了知识运营学为主导、创业经济学为核心、创业管理学为基础的科学范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he Philobiblon

    The Philobibl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炼狱录

    炼狱录

    那天,我在这世上唯一深爱的人杀死了我,而我却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一直以来,不都深爱着彼此吗·······不管这么样,我一定要弄清这样一切,那怕,我只剩下一个脆弱不堪的灵魂!
  • 网络少女

    网络少女

    “黎璃”“啊!怎么了”“我都喊了你好久了才反应过来啊!”“嘻嘻秋落我错了这不是在聊天嘛”“我靠(`Δ?)!我喊你那么久你就只是在聊天”“略略和哥哥聊天呢没时间理你”“好啊!你竟然为了一个虚拟人无视我”“靠(* ̄m ̄)你才是虚拟的你过来我不打死你”“过去离离我远点我才不要→_→”黎璃一把压了过去!“靠快滚开(︶︹︺)哼”
  • 夫人又暴马甲了

    夫人又暴马甲了

    【女主多马甲,男主扒马甲。宠文+爽文+微科幻+腹黑。】虞澜,三岁失踪,在乡下长大。高三休学一年,之后被亲生父母亲接到陵城读书。众人说:“虞澜,年纪倒数第一没有才艺,不学无数,是个废物”亲生父母说:“我们可丢不起这个人,你对外面说你是养女。”——马甲暴出高考后,高考满分,全国状元。众人:年及倒数第一???打脸了。音乐会,刚琴大师,音乐大佬。众人:没有才艺???太打脸了。马甲一个接着一个暴出…………京城厉爷:夫人你马甲是不是太多了?虞澜:厉爷,别急,还有呢。京城厉爷:夫人好厉害,求包养。众人:我们好像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马甲了。【本书己弃,谨慎入坑】
  • 青山承春

    青山承春

    安政五年冬,瘟疫流窜,开春时,不晓人事的孤女被偶然路过的修仙弟子捡回,成了世人敬仰的拂霜宫中的一员,本以为后世清净,不料变故迭生,平日冷酷寡欲的师叔竟然成了新师父,从前伴她长大言笑宴宴的温柔师父不知所踪,一朝下山,更是情仇爱恨,难舍难分。拂霜拂霜,本该爱憎皆忘,可惜青山隐隐,原非无情,何况冰雪消融后的脉脉春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哲

    天哲

    天菱很低调。在学校,每天谈论她的人只有大约6千人。(ps:全校统共学生不超过五千人)一个明媚美好的清晨,卧室里出现了许多古物,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天菱一脸‘笑意’的看着某小蛇——这是怎么回事第二天,太阳依旧是那个太阳,天菱依旧是那个天菱,小蛇…已不是那个小蛇。——主人,你陪我的帅脸!!!(ps:这是现代文,现代!开头的只是支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