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8500000027

第27章 东南佛国天童寺

天童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乡太白山麓,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殿宇巍峨,清静庄严。四周松盛竹茂,秀丽清幽,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丛林之一”,号称“东南佛国”。天童寺不仅因佛教圣地而驰名,而且以风景名胜而著称,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白落群峰梵宫倚翠岑

天童寺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相传西晋僧人义兴和尚云游到此,开山结庐,潜心苦修。渺无人烟的山中有一小孩每天给他送斋送水,最后寺院建成。小孩向义兴和尚告辞道:“我是太白金星下凡,玉皇大帝见你虔诚精进,派我变作童子照顾你,现既大功告成,我去了。”说完腾云而去,后人便以太白名山,以天童名寺。

天童禅寺自义兴祖师开山以来,经历代相承,终于成为巍峨卓立、雄尊秀蔚、千楹万础、规模宏大的禅宗十方丛林。全寺占地面积7.6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88万余平方米。有殿、堂、楼、阁、轩、寮、居30余个,共计999间。寺院坐落在层峦叠嶂的太白山下,“群峰抱一寺,一寺镇群峰”,东、西、北三方有六峰簇拥。背枕巍巍主峰太白峰;左依东峰、中峰、乳峰;右钵盂峰,圆秀突起,状如覆钵;聿旗峰,陡惊峻险,似旌展扬。唯独南面天阔山远,一条郁郁葱葱的万松大道恭迎宾客朝山进香。

寺院现存的规模,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格局,整个建筑群体布局严谨,结构精致。殿堂顺着山势,由低到高。雄伟高大的天王殿、佛殿、法堂、藏经楼、罗汉堂等主体殿堂,依次坐落在依山势而建的广阔台基上,一殿高于一殿,逐级高升,气势磅礴。各殿堂均按我国古代传统建筑法式,重檐叠阁,画栋雕梁,庄严而古朴。古刹“中轴线”的东西两旁有新新堂、伽蓝殿、云水堂、自得斋、立雪轩和客堂、祖师殿、应供堂、静观堂、面壁居等十几个僧房、客寮,并呈对称分布。与主体殿堂互相呼应,互为衬托。另外按照地形还建有钟楼、东西禅堂、戒堂、如意寮、御书楼、库房、先觉堂、长庚堂、东桂堂、方丈殿等建筑,组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建筑群体。所有殿堂楼阁均以长廊连接,只要一进入寺门,晴天不晒太阳,雨天不走湿路,便可到达寺内任何一处。

寺前和山门内各有一泓澄碧如镜的池水,是寺里的放生池和万工池,又名双镜池。绕过万工池,便是寺照壁,照壁上书有“东南佛国”四个醒目大字。照壁后即是天王殿。

天王殿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于1936年落成,由圆瑛法师主持重建。广7间32米,深6间24米,高18米。殿正中供奉着欢天喜地的弥勒佛,佛殿的门柱书写有对联:“深具慈忍,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诸事;广结欢喜,满腮含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天王殿门前石柱镌刻着一副楹联,上联为“溯晋代开山,历唐宋元明清,太白法灯辉海外”,下联为“从佛门稽古,经汉满蒙回藏,天童僧史耀宇内”,言简意赅,道出了天童禅寺的历史和在佛教界的地位。殿内左右两旁分列着高达7.8米的四大天王塑像——多闻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持国天王;弥勒佛背面是护法神韦驮。

大雄宝殿前有两棵与殿并寿的苍挺古柏。“古柏苍翠蟠,怪若狻猊状”,相传植于唐代。大雄宝殿由明代密云禅师在崇祯八年(1635)重建,高20米,广7间36米,深6间27米,重檐歇山顶式,是寺内规模最大的殿堂。殿正中供奉着三世佛,中间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佛高达13.5米,泥塑金身,结跏趺坐在莲花座上,双手向上置于膝上,面容和蔼。迦叶、阿难两尊者侍立在释迦佛两侧。大殿两侧是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泥塑镀金坐像。殿正中悬挂着清雍正皇帝御书“慈云密布”。背后是海岛观音壁雕像。

方丈殿又名大鉴堂,供方丈升座和设大型佛事坛场之用。东边为先觉堂,西为方丈住所,又名宝积楼。

法堂为讲经说法的场所,高17米,广9间37米,深6间20米,仅次于大雄宝殿。1932年翻建成两层楼,楼上为藏经楼,珍藏经书,供奉清顺治皇帝御赐鎏金药师佛铜像。藏经楼和法堂匾额由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手书。

东禅堂现辟为文物藏品陈列室,陈列着历代佛教文物和国外佛教界所赠礼品。西禅堂为全寺僧人参禅修持场所,广7间,27.7米,深5间,16.2米,规模之大为各禅寺中少有。

罗汉堂共计19间,内有于1918年刻制的十八罗汉石刻像,画像出自竹禅和尚之手,摹五代前蜀画家、诗僧贯休《十八罗汉图》,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天童寺殿宇之辉煌,建筑之精美,规模之宏伟,乃国内所罕见,真所谓“山外青山翠满峰,丛林禅院九州同。楼堂仙阁难相数,广厦千间是天童”。

古刹四周群山怀抱,重嶂叠翠,风光灵秀。附近有天童森林公园作陪,寺前有参天古松成伴,崇楼杰阁相映,加上“深径回松”“凤岗修竹”“双池印景”“太白生云”等十大胜景点缀,徜徉其间,不由让人想起宋代大诗人王安石首次游天童时对太白美景所写的一首赞誉诗:“村村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慧业千秋照古刹禅意深

天童寺历史悠久,历代僧众云集,高僧大德辈出。

自僧人义兴结茅修持以来,佛法弘扬,香火日旺。唐朝时,宗弼禅师将天童寺迁于今天的寺址。乾元二年(759),唐肃宗赐名“天童玲珑寺”。咸通十年(869),唐懿宗又敕赐名“天寿寺”。由于皇命敕封,天童寺香火更加旺盛。

天童寺在宋代成为禅宗名刹。北宋景德四年(1007),宋真宗敕赐“天童景德禅寺”额。寺僧惟白多次与神宗皇帝研讨佛理,宋徽宗赐予“佛国禅师”称号。宣和七年(1125),禅门五宗之一曹洞宗第十三代祖如净禅师主持天童,弘扬宗风。他在修持上偏重打坐座,认为参禅是身心脱落,只有打坐,离五欲,除五盖,便是和佛祖相见,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南宋建炎三年(1129),曹洞宗著名禅师正觉任天童寺住持。住山30年,他弘传曹洞宗教义,倡导“看话禅”“默照禅”,著有《颂古百则》《宏智禅师广录》。在古寺的晨钟暮鼓声中,还曾经走来荣西、道元等日本僧人,他们在天童寺参修教旨,得授临济宗、曹洞宗法等。回国后创立日本曹洞宗,遂使天童寺成了“曹洞宗东瀛祖庭”。曹洞宗目前在日本有信徒800万人,每年有大批日本客人前来参拜、修学。绍兴四年(1134),虚庵法师扩建千佛阁,高3层12丈,雄伟壮观,寺内常住僧人上千,世人叹为观止,成为东南第一大寺。淳熙五年(1178),宋孝宗赐“太白名山”四字。嘉定年间,天童寺被列为“禅院五山十刹”之第三山。这是天童寺的中兴时期。

元朝时,千佛阁改称元宝阁后殿。至正十九年(1359),元良禅师重建,供奉铜佛像,左为洪钟楼,右为轮藏楼。有诗赞道:“云从太白山头起,香自朝元阁上飘。”元顺帝敕赐元良禅师“善觉普光禅师”称号。

明太祖于洪武十五年(1382)册封天下名寺,赐天童禅寺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二山。万历十五年(1587),鄞县发生特大水灾,山洪把天童寺冲成一片废墟。崇祯四年(1631),临济宗第三十世圆悟禅师(号密云)主持天童寺,大兴土木,重建殿堂。经过十年经营,先后修建了佛殿、天王殿、法堂、先觉堂、慈经阁、方丈室、云水堂、应供堂、延寿堂、东西禅堂、新新堂、回光阁、返照楼和客堂等,重开万工池,修造七宝塔,奠定了今天寺院的布局和规模。这是天童寺的鼎盛时期。

清朝时,天童寺与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常州天宁寺并称为禅宗四大丛林。清廷给天童寺大量赏赐,如顺治十六年(1659),赐三衣、黄衣、缘云缎袍各一袭。次年赐帑金千两,命重修佛殿。敕封道忞和尚为“弘觉禅师”,并赐银印一颗,重40两,方广3寸许。另有沉香色佛袍及千针衲衣等物。康熙四十四年(1705),敕赐御书金字《心经》宝塔一副、金字《心经》一卷、僧诗一幅、白绫四条。雍正皇帝赐御书“慈云密布”匾额及柱联,释迦、观音像各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著名爱国诗僧敬安法师任天童寺住持,将十方丛林住持继承制度改为十方选贤制度,天童被称为选贤丛林,这是佛教丛林制度的一个进步。

1930年至1936年,现代著名僧人圆瑛法师任天童寺住持,他在升座时宣布了“十二不”,即不贪名、不图利、不营私、不舞弊、不苟安、不放逸、不畏强、不欺弱、不居功、不卸责、不徇情、不悖理,并着手整肃寺规,树立道风,修葺殿堂,建树颇多,使古刹更为庄严。

新中国成立后,天童寺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僧众殿堂做功课,威仪整肃,参禅修持,不废古规。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天童寺僧众离散,佛像被毁。1979年国家拨款修复天童寺。广修法师任住持,经过几年的努力,古刹重辉,法炬复燃。1987年,广修法师因积劳成疾而退居。后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旸法师任住持,他是圆瑛法师的及门弟子,临济宗第四十一世传人。2004年由诚信法师主持天童寺,至今全体僧人发扬“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既诵经礼佛,参究禅理,又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如法如律地进行宗教活动。

松关近法界佛国胜仙境

千年古刹,环境殊胜。古寺的“三关”“十景”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神往。

入山进天童,要经过三关。一是“万松关”。从少白岭到寺前,苍松列屏,翠微蔽空,绵延十余里。王安石诗中所描绘的“二十里松行欲尽”,描绘的就是这一路青松。二即“铁蛇关”。循万松关逶迤而上,行程过半,首先看到的是少白岭上一座古朴挺拔、耸入云霄的七层古塔,名为“五佛镇蟒塔”。相传唐武宗会昌年间,少白岭上出现一条巨蟒肆虐作案,吞噬过往行人,天童禅寺住持心镜禅师闻讯,派五名僧人施食说法,终于将巨蟒收服,并建塔镇之,故又称“五佛塔”。

过镇蟒塔,入伏虎亭,门径幽邃,两旁古木参天,绿荫铺地,纵然是盛夏酷暑也是清风拂面,甘露沐身。确如寄禅和尚所写“万松密锁云中寺,六月寒生溪上衣”,这便是天童十景之一的“深径回松”。穿过古山门,进入景倩亭,有一片翠绿竹海,山风吹过,秀竹婆娑,正是“青凤岗头日日来,黄鹂啭处坐青苔。好风引入天然阁,竹下春兰秋又开”。这就是十景之一的“凤岗修竹”。

过松径,穿竹林,眼前就到了入山的第三关——“清关”,清关桥下,溪水潺潺,如适逢雨后观之,这溪水便如雪浪翻滚,银练倒挂。“不知多少游山客,认作匡庐瀑布看”。这即是十景中的“清关喷雪”。

过了三关,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阔,“烟波淡荡摇空碧,楼阁参差倚夕阳”的天童寺就呈现在眼前了。

天童寺前和山门内,各有一泓清澈见底的池水,是寺里的放生池。池有内外两个,因耗费两万多人力开掘而成,故名“万工池”。池中四季水平如镜,清水粼粼,一碧涵空。万木峥嵘的壮丽峰峦倒映其中,景致极美,是十大胜景的“双池印景”。

寺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山溪,经东谷至青龙岗的那条称为东涧,两旁植有松、柏、竹,深秋时节,层林尽染,分外妖娆,有诗为证:“太白山中东谷秋,夕阳红树晚云楼。好春别有霜天外,早是梅花接上头。”这又是十大胜景之一的“东谷秋红”。由罗汉沟入万工池,过清关桥,至青龙岗的那条被称为西涧,置身其间,在晨钟暮鼓声中,不由让人想到那首“钵盂峰下落匆匆,溪竹交加曲转东。听得满山风雨夜,钟声又在月明中”的诗篇,这便是十大胜景中的“西涧分钟”。

沿寺西的石阶溯涧拾级而上,越涧即太白山玲珑岩。溪涧古树野藤,雅静出尘,山道蜿蜒,奇石嶙峋,此处乃是十景中的“玲珑天凿”,玲珑岩上有观音洞、善财洞、拜经台。登拜经台俯视,只见“精蓝复叠藏深坞,杰构森严控碧天”,天童寺全貌便尽收眼底。

尽兴登上太白峰巅,极目远眺,青山葱葱,绿影连连,茫茫天际下的天童古刹,葱茏簇拥,山岚缭绕,宛若云海中缥缈的梵宫。“晴时为淡雨为浓,林外先占此一峰。我只在山看画法,妙于染处霭重重。”怎不让人望而陶醉,顿生超然出尘之感!

另有“南山晚翠”和“平台铺月”两大胜景,幽雅静谧,生机勃勃,诗情画意尽在其中,好一幅醉人的画卷!

松关重重法界宽,梵刹处处禅意深。天童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称誉的道风、深邃的禅学、绝美的景色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来宾,它以“东南佛国”之称名扬四海。

(鲍素萍)

同类推荐
  • 二爷的抗战

    二爷的抗战

    钟家二少爷在龙游镇,算得上是个最招惹众议的人物,除了尚年幼无知的和已年老忘事的,全镇上下,有不知道镇上父母官是谁的,但是没有不知道钟二爷的!原因大概是龙游镇地处三省交界,地理深藏偏侧,外界的新鲜事不太容易进得来,龙二爷的那些事,就像是镶了金边的戏码,在镇上的茶楼、饭馆、脚力行、庄户地头、甚至是“享春堂”被不厌其烦地传阅、编排.......。后来,鬼子来了,钟二爷虽没杀过鬼子,可钟二爷的“戏码”里演的是舍命抗日的烈性段子。后来,鬼子完蛋了,钟二爷言辞拒绝国名政府的重用后,莫名其妙地倒在了黑抢下,世代善良愚懦的民众激愤了,他们自发给钟二爷在龙溪潭边立了一个抗日英雄的模范牌楼,钟二爷就葬在了牌楼下,坟前的石碑上刻着钟二爷生前最爷们、也是长挂嘴边的四个字:“二爷在此”......
  • 幻想之重生在三国

    幻想之重生在三国

    看过很多大神们的作品,总想着那一份热血!总想着我们身处其中,男主角带着金手指来到三国,为了改变世界末日的到来而努力。第一部只要讲的是男主角回到三国拯救地球免于毁灭,第二部讲的是,第三部讲的是,我想创作的就是这样一个主角,通过不懈的努力,带领汉人走向巅峰!
  • 战国美人志

    战国美人志

    穿越去战国,变身为纵横家,经历两场改变历史的战争——长平之战,邯郸之围。以三寸之舌闻达于天下,凭三尺青锋威慑于诸侯。公元前266年,一个充满变革的动荡时代。秦、齐、韩、赵、魏、楚、燕,七雄并起于世。英雄美人、诸子百家、王侯将相、贩夫走卒,众生粉墨登场。新的故事由此而起。
  • 烽火楚天路

    烽火楚天路

    一开始,岳小六只有一个朴实的盼头,活着。他只是一个普通人,社稷不归他管,黎庶与他无关,他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以身后万千铁骑踏破异国,阴谋阳谋激荡九州山河。烽火狼烟,金戈铁马,有人掌万里江山俯首落子厮杀。国仇家恨,昨日荣华,有人在腐朽殿堂操纵尔虞我诈。魑魅魍魉,此夜无涯,有人为一线希翼投身明暗交杂。风云即起,莫问归期。
  • 穿越民国当大佬

    穿越民国当大佬

    荒诞的故事,一曲悲欢离合,一场硝烟战争……阴差阳错的穿越,民国的风月故事,霸王称雄,旧上海灯红酒绿,繁华奢华,舞台广大。一曲夜上海,让人迷醉红尘。大佬,最总属于厮杀的强者,王中之王。拼杀,明争暗斗无法避免。保全自己,卧薪尝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热门推荐
  • 我在斗罗卖恶魔果实

    我在斗罗卖恶魔果实

    叶青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斗罗大陆,和唐三同一个年代。还有一个系统。他可以制造没有缺陷的恶魔果实。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幕。千道流:只要你肯让我们武魂殿买恶魔果实,我就把我孙女嫁给你。海神唐三:如果当时不是青哥给了我一颗恶魔果实,就没有现在的这些成就。简介无力,还是看正文吧
  • 可塑之徒

    可塑之徒

    他们是隐藏在凄颓夜色中的影子武士,是这悲惨世界中的为守护或杀戮而存在的异能者。塑人,北极圈的历史在这两个字中灿烂地铭刻着,诡谲与争斗在先贤的坟前从未安歇。从16世纪到21世纪,他们活跃在横跨欧亚的世界舞台上,却只能与不为人知的黑暗为伍。而他们的领袖,巫哈兰的影子国王,尤克特拉希尔上的奥丁,奥利匹斯山的宙斯,使百兽安伏于四季,使百花解语于二春。漂泊孤苦的少年,诞生于最好又最坏的时代,为追寻身世与父母的秘密,究竟会成为破除一场旷世阴谋,还是沦为冰冷的杀人机器?血红的木星之瞳,神秘的特工组织,诡异的杀手酒店,扑朔的六号文件,毁天灭地的塑人潜力,一场动摇世界格局的寻找真相之路,缓缓拉开了帷幕。
  • 我是掌门之掌门系统

    我是掌门之掌门系统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这是一个门派林立的世间,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而我们主人公带着我是掌门系统穿越过来又能闹出什么惊天大浪,听小生娓娓道来。
  • 路武

    路武

    路青白前世被人追杀跳下山崖,再次醒来已是千年之后,世界大变。曾经罕见的源武者,如今却遍地都是。但不知为何,如今异兽横行,危机四伏。
  • 禁荆之余晖

    禁荆之余晖

    林轩,一个平凡的高中学生,生活在现世界中,却不知自己是那异界中的命运之人。当他踏入异界——永乐,面对人、月、血三族之争,孤独的钟声早已为他敲响,等待他的,是一场注定悲伤的征程……
  • 终极厨神系统

    终极厨神系统

    看到封面上我左手上的火焰了吗?那便是掌心火,也是我的本命火,可烧饭,可焚万物。嗯?你看不起我厨神系统,那我分分钟让你变成一缕臭气……
  • 我好像把世界带歪了

    我好像把世界带歪了

    有人是人间至善,有人是世间至恶。有人表面善良,内心却如蛇蝎。有人看似大奸大恶,心中却有一尊佛。有人籍籍无名,其实却是绝世强者。有人名声在外,私下却是个窝囊种。这是个强者辈出,却也是个思想怪诞的世界。而我,张二丰,却不小心将这个世界带歪了,不仅将这个世界带歪了,还将自己原本的世界也带歪了。
  • 我在末世当大神

    我在末世当大神

    病毒入侵,全球变异,幸存者争相崛起!觉醒了特殊制造异能的杨深,发现自己只要使用一次异能,修为境界就能升一级。于是他一不小心,修为境界越来越高,很快超越了凡俗,超越了天道,超越了神灵,超越了一切。一不小心,他成了禁忌生命。杨深表示,修为境界提升太快自己也很无奈,只能低调做人,高调做神!
  • 高一往事

    高一往事

    本篇主要叙述一个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人遭遇的挫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