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39100000014

第14章 Amedeo Modigliani 莫迪里阿尼

最为曼妙,他画中的女子

在拉雪兹公墓,我和友人站在莫迪里阿尼的墓前,友人拿出笔记本,随手画了一个女人像,拉长的脸部,细长的眼睛——这正是莫迪里阿尼画作的经典风格,他把纸撕下,放在莫迪里阿尼的墓上——这上面已经有其他人放的纸条和鲜花了,甚至还有一瓶香水——让这个爱美的意大利王子在天堂里能继续他的美。

墓很简单,没有立碑,是与他的妻子的合葬墓,平躺着的墓上用意大利语刻着:

“画家阿米地奥·莫迪里阿尼(Amedeo Modigliani)

1884年7月12日生于里窝那

1920年1月24日逝于巴黎

——在他即将获得成功之际

让娜·赫比特娜(Jeanne Hébuterne)

1898年4月6日生于巴黎

1920年1月25日逝于巴黎

——为伴侣献出了生命”

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认识莫迪并喜欢上莫迪了——让我就这样简称莫迪吧,简短亲切。印象中,没有哪个画家像莫迪这么单纯——他的所有绘画作品里除了几幅风景画,其他的全部是人物肖像画。用单纯来形容他的画作,不仅仅因为他的题材和样式的集中,更重要的是,他的画给我的感觉。

我曾经在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Avignon)的美术馆看过他的部分作品——这与之前看画册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多么简单直接的画面啊,几乎都是单个女子,裸体或着装,被拉长了的脸和身体,显得那么纤弱和柔美,很多脖子歪着的,透出的是慵懒、随意和柔媚。五官呢?几乎从来都是轻描淡写,从不浓妆艳抹,表情各异的,但似乎都有一股淡淡的忧伤在眉间,这种忧伤尤其以那些只有眼眶没有眼珠的作品为最——有眼无珠,是的,这是莫迪人物肖像的一大特点,颠覆常规和传统的。

曾经有模特问他:“你为什么给我的肖像只画一只眼睛?”

莫迪回答说:“因为你总是用一只眼看世界,用另外一只看自己。”

都说莫迪的画充斥了色情意味,我并不赞同,我喜欢用“情色”来形容,色情是贬义的、脏的,而情色仅仅是一种姿态,是中性的。就说莫迪的作品充满了情色意味,那又何尝不可呢?那些裸体的女子,也许,正从一场欢爱中走来——权当对象都是莫迪吧,她们脸上留着高潮过后的红晕,或微笑,或有些倦怠,但都是美丽的,这是女性最特殊、最私密的一种美,多么美好啊。

莫迪就是以这些风格独特的作品成为世界艺术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个人物,也是这种独特,让他无法被归类。表现主义吗?不是,立体主义吗?也不是,统统都不是,他特立独行,游离于所有艺术流派之外,一个人撑起一片小小的天空,孤独地矗立着——或者说孤傲的。噢,他当然是傲慢的,这个贵族般的意大利王子!他的作品正像他英俊的外表一样,散发出一种恒久的美,永远在那里,我们所看到的那里。

说完莫迪的作品,我们再来谈谈他这个人吧。看他的传记,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一句描述“莫迪里阿尼的衣服破旧,但看上去仍然像个王子:他每天刮胡须,每天洗澡,哪怕没有热水,用凉水他也必须洗。”然后,请你再看看他的照片吧,多么英俊的一个男子,一个高贵的王子!不仅外表出众,他的为人也极其慷慨和热情。据说,蒙巴纳斯的一半人都拥有他的作品。因为他不是以画换他人的酒喝,就是慷慨地将他的作品免费送人。有时,他也卖,但每幅画都卖得很便宜。他的慷慨大方是传奇式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传说,他第一次在一家咖啡馆拜会毕加索时,就把身上仅有的一点儿钱给了他。当时有一个批评人丝毫不顾情面的野兽派画家评价过他:“我非常了解莫迪里阿尼。我认识饿肚子的他,认识喝醉酒的他,也认识仅有几个钱的富有的他。但无论在任何境遇中,他都不乏慷慨大度与崇高伟大。我从未在他身上发现任何卑劣的思想与行为,但我见过他发怒,当他发现自己十分鄙视的金钱具有强大的力量,而他本来具有的坚强意志与傲慢态度有时也不得不在金钱面前投降时,他发火了。”

这样的人岂能不迷死人?岂不深受女人的青睐?虽然他酗酒、吸毒,醉酒后甚至还会打女人。但在一个离经叛道的疯狂艺术家身上,在一个放荡不羁的波希米亚人身上——其实他本身是犹太人,都是可以原谅的。他有过不少女人,但真正爱的只有两个,一个叫贝亚特丽丝,是英国的女诗人兼新闻记者,也是最早撰文评论莫迪里阿尼艺术的人,她曾预言:“这位不走运的艺术家将名垂千古。”他们曾同居两年,但性格差异使他们无法长久地生活在一起。

另一个便是他的妻子让娜,年轻美丽的让娜是一个单纯的女孩,遇见莫迪前,19岁的她是一张白纸,遇到莫迪后,她人生的全部都是莫迪。与莫迪相爱不久,她就不顾有钱父母的强烈反对,毅然和贫穷的莫迪住到一起。在她与莫迪生活的短短两年里,莫迪创作出了一生中数量最多也最杰出的作品,他的艺术造诣日趋完美,名声也渐起。

可惜,命运之神刚刚向莫迪展露笑脸,死神却已悄然尾随而来。莫迪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人,却终生没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早在14岁时,一场大病就差点夺去他的性命,由此埋下病根,最终,未满36岁的他便死于肺炎加结核性脑膜炎。在他死去的第二天,他的妻子让娜身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从六楼的家中跳下,和她腹中9个月的胎儿一同追随莫迪里阿尼而去。这就是墓志铭上所说的“为伴侣献出了生命”——但是因为让娜父母的坚决反对,让娜是在死后三年才迁葬在莫迪的身边的。

巴黎于莫迪而言,可以算是他艺术生涯真正的开端地,也是他艺术生涯的终结点,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且他在巴黎生活的年代,刚好就是艺术巴黎最为璀璨、最为繁盛的年代,这份璀璨和繁盛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1906年,年仅22岁的莫迪就从意大利来到巴黎,落脚蒙马特,并住在洗衣船,成为毕加索的邻居和朋友,开始了他在巴黎的青涩时光。这个时候的他,年轻,有着深色的头发和忧郁俊美的面庞,出身于富有的银行家族,体内还流着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血——他的母亲是斯宾诺莎的后裔,但他的家庭并没有给他太多钱,他在巴黎穷得连模特都请不起。

蒙马特的狡兔之家咖啡馆一定还记得,年轻的莫迪经常出没于此。他未经同意,就在一个陌生人面前坐下,用他那艺术家的手指将面前的杯碟轻轻地推开,从口袋中取出画板和铅笔,不征求对方的意见,就动手为他画像。仅仅几分钟,他就画出一张肖像,签上他的大名,从画板上撕下那张纸,郑重其事地将它递给主人。

“送给您,请我喝一杯苦艾酒作为交换。”

他每天就是使用这种手段解决吃喝问题。这个奇怪的意大利人在咖啡馆里不画画时,会打开终日不离身的《神曲》,对着全体顾客声情并茂地朗诵但丁的诗句。

1909年,他离开蒙马特,住到了蒙巴纳斯,进入他在巴黎的另一段时光,依然贫穷,但艺术上渐渐有所发展,而且因为他生性热情,朋友众多,前面我们说到的阿波利奈尔便是他的第一个画商,帮他出售作品。

他在蒙巴纳斯主要的居所在与蒙巴纳斯大街(boulevarddu montpamasse)交叉的拉斯帕伊大街(boulevard raspail),他在这里的一个院子里觅到一处画室:一座简陋的玻璃屋,四面通风,风雨和寒气都可以在其中自由流窜。有时,莫迪实在被冻得不行了,就到那些他为其画过肖像画的有钱艺术家家里去避避风寒,这样既有了一个栖身之地,还可以用对方的颜料作画,一举两得——我不禁有点哑然失笑,这就是贫穷的艺术家的生活!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一样。

后来,为了养病,莫迪曾回到意大利和法国南部生活了几年,1919年又回到巴黎,直到死去。

而他的死,和阿波利奈尔的死,还有其他一些人的离去,意味深长,标志着艺术巴黎的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代人结束了、一段历史结束了,蒙马特和蒙巴纳斯的最光辉的岁月也随着隐去了……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8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记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她尽忠职守。颇具治国之才;她忠于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堪称一代女性楷模。她开创了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成就了前无古人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转向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充分发展,所有这些都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直面寒冰——默克尔的德国十年

    2005年,安格拉?默克尔当选德国总理,随后三次连任。她不仅拥有德国选民的广泛支持,还是欧洲政坛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2005-2015年,正是默克尔主政德国的十年。本书是一本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纪实性图书。它从默克尔的执政理念及政治态度上全面讲述了在默尔克领导下德国呈现出的崭新面貌。本书以默克尔为主线,从默克尔热爱歌剧及足球的“普通生活”到对欧债危机的应对,从默克尔执掌的保守党到关乎民生的核能问题,从默克尔的战争策略到她的“国家原则”,从默克尔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到她认为的“权力本质”,从德国作为欧洲领导者的地位到默克尔的未来,全面而详尽地阐释了默尔克政府的对内政策及对外策略。
  • 李自成(精补本)

    李自成(精补本)

    面临着入塞清兵的威胁,以杨嗣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同以卢象升为代表的主战派之间发生尖锐冲突;而崇祯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和他的态度、性格也由此得到初步而清晰的呈示出来。同年冬天,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南原陷入洪承畴、孙传庭预设的包围圈。在众寡悬殊的形势下,李自成不屈不挠,处死了前来劝降的叛徒;经过殊死战斗,妻女俱失,身边只剩下十八个人,等全军覆没。但他虽败不馁,潜入商洛山中,依靠百姓,惨淡经营;又亲往谷城动员张献忠重新起义......
  • 慈禧大传

    慈禧大传

    作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统治制度中最后一个手握皇权的女人,慈禧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高踞于皇帝之上,独揽朝纲长达48年之久。可以说,她所遭遇的是中国几千年不遇的大变局。其传奇一生,就是大清帝国、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热门推荐
  • 强者袭来

    强者袭来

    一代天字号杀手损落,震惊了整个世界。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个意外。只有他明白,这是一个阴谋和暗算。他被阴了。对武者来说,最痛苦的是,人还在实力没了。巅峰与废者的落差,对他来说,如同皮毛。他依旧潇洒,可是世道多变,虽金盆洗手,日子也过得安宁。他不断的被敌人追杀,为了守护爱人朋友。他再次用实力,告诉整个世界,什么才是,真正强者。
  • 朱一龙爱你

    朱一龙爱你

    一次意外,她遇见了他,那个镇魂男孩,朱一龙。
  • 小仙追妖记

    小仙追妖记

    本是九重天上的桃花小仙长余,为偸走太上老君的幻形丹,误把封印在炼丹炉下的狐妖放走,逃离人间,为将功补过,长余魂附被人追杀奄奄一息的当代初入娱乐圈的小明星苏南夏的身体里。可恨阴差阳错,弄错了身体,不仅仙力散失,还失了身体主人的现代记忆。为寻回自己的仙力和追捕逃离人间的狐妖,看菜鸟长余是如何在一边撩汉一边逆袭成为娱乐宠儿,还不忘追妖的非富多彩的追妖日常生活的
  • 爱你不过余生全是你

    爱你不过余生全是你

    我见承西多妩媚,料承西见我应如是自打乔冉回国后,就踏上了漫漫追男之路,并且一去不复返。“男神,你知道我想成为一种什么人吗?”某男低头刷着微博,淡淡说道“我不感兴趣”“男神~嗯……”可爱的小冉冉一顿哼唧后,男人汗颜,点了点头乔冉一个箭步将季承西按到在了床中央,居高临下的说到“我要成为你的人!”话罢,朝着身下的男人便啃了过去。后来,后来……我不说我不说
  • 不愿残喘

    不愿残喘

    男主的苟延残喘。其实不过真的只想活着,家人平平安安,都平平淡淡的活着。
  • 心鉴魔佛录

    心鉴魔佛录

    一个被神器选中的落魄世人,为复活自己心爱的妻子而毅然踏入修炼...
  • 洪荒之绝世帝祖

    洪荒之绝世帝祖

    旷古绝世,方为帝祖。莫古携一道神秘魂念重生洪荒。战诸天神佛魔神、夺无尽机缘、行无边之道······
  • 仙缘剑路

    仙缘剑路

    少年离家求仙问道单人只剑斩妖除魔身入红尘明心见性见人生百态观世间万象天大地大我自仗剑逍遥悠游千载归来仍是少年
  • 花开在即

    花开在即

    她,一个没有学历的农村女孩,为了生活不断努力的同时也被现实残酷的提醒着;他,一个现实存在的吸血鬼,就为那一瞬间的感动,愿意放弃自己的永生和她一起生活。她,平凡的背后尽然还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世之谜;他,愿意背弃一切,陪她看花开花落。
  • 明夜有贼

    明夜有贼

    时逢黑暗笼罩大明王朝,贼子频繁出没。有鸡鸣狗盗的小贼…有偷香窃玉的淫贼…有杀人劫物的恶贼有拉帮结寨的匪贼…有卖主求荣的国贼…有祸国殃民的奸贼有泼墨弄字的雅贼…有口蜜腹剑的言贼…有投机取巧的蠢贼千里之外斩贼于朝堂或市井之中,能杀贼之人必先胜过贼…此为大忠贼宦官当权的害处…化身正义的臣子…土木堡之难背后的故事…皇位相争兄弟反目的源头…京师保卫战成功的根本…真正摧毁也先野心的人…金刀惨案的笑话…夺门之变的荒唐…曹石叛乱的起因…等等,明朝最具戏剧性的一段,全都集中在此时。用不同的角度回望过去,寻找导致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江南第一才子江城子科场暴毙身亡,后世平庸小辈江城子医院不治身亡。由来俗雅相依,雅中才见俗,俗中才显雅…若见俗处,请勿闭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