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619600000010

第10章 我的另一个舌头

1987年晚秋,那一天午餐招待来北京演出的西藏歌舞团。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同志讲话的时候,我鼓励他用维吾尔语讲,由我担任翻译。他推辞了一下,我俩就这样操作起来了,大家笑成一团。

我爱听维吾尔语,我爱讲维吾尔语。我常常陶醉于各民族的同胞分别用自己的语言,淋漓酣畅地抒情达意,而同时又能很好地交流的吉祥情景。还有,没办法隐瞒的是,我不愿意放过任何可以使用维吾尔语言、可以练习提高维吾尔语言乃至可以“显摆”自己的维吾尔语言的机会。一讲维吾尔语,我就神采飞扬,春风得意,生动活泼,诙谐机敏。一种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群,是一种生活的韵味,是一种奇妙的自然风光,也是人文景观;还是世界真奇妙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的一段永远难忘的经历,是我的一大批朋友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友谊、他们的心。

60年代后期,当命运赐给我与维吾尔农民共同生活的机会,政治风暴把我抛到我国西部边陲伊犁河谷的边缘以后,我靠学习维语在当地立住了足,赢得了友谊与相互了解,学习到了那么多终身受用不尽的新的知识,克服了人生地不熟的寂寞与艰难,充实了自己的精神生活。

维语是很难学的,无穷的词汇。小舌音、卷舌音与气声音,这是汉语里所没有的,更困难的是那些大致与汉语的音素相近的音,你要听出说出它与汉语不同的特色来。语法就更麻烦了,什么名词的六个格,动词的时、态,人称的附加成分,有时候一个动词要加十几种附加成分……真是怎么复杂怎么来呀!而它们又是那样使我倾心,使我迷恋。它们和所有的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联系在一起。它们和吐鲁番的瓜与葡萄、伊犁与焉耆的骏马、英吉沙的腰刀、喀什的清真大寺与香妃墓、和田的玉石与地毯联系在一起……我欣赏维吾尔语铿锵有力的发音,欣赏它令人眉飞色舞的语调,欣赏它独特的表达程序……一有空闲,我就打开收音机,收听维吾尔语广播。开始,我差不多一个字也听不懂,那也听,像欣赏音乐一样如醉如痴地欣赏它,一听就喜笑颜开,心花怒放。两个农民小孩子说话,我也在旁边“灌耳音”,边听边钦佩地想:“瞧,人家多棒啊!人家这么小就学会了维吾尔语!且慢!原来他们本来就是维吾尔人,维吾尔语是他们的母语,他们会说维吾尔语正如我们的孩子一学话就说汉语,实在也不足为奇……”我学维吾尔语已经快要走火入魔了。

我学习着用维吾尔语来反应和思维,夜间起床解手,扶着炕就说“karawat”,开门的时候就说“ixik”,沿墙走路就说“tam”,小便了就说“suduk”,起风了就说“xamal”,再回到炕上便告诫自己:“uhlay!uhlay!”(睡觉的第一人称祈使式)后来,看到打上了数的算盘或者阿拉伯数字,我会立即用维吾尔语读出来,而如果当时一位汉族同志突然用汉语问我这是多少,我会瞠目结舌,一瞬间茫然不知所措。

我终于可以说我多了一个舌头了。和维吾尔人在一起我同样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也可以语言游戏,话外含音……不仅多了一个舌头也多了一双耳朵,你可以舒服地听进另一种语言,领略它的全部含义、色彩、情绪,你可以听懂那么多的话语和歌曲;还多了一双眼睛,你能读通曲里拐弯由右向左横写的维吾尔文字,能看得懂用这种文字出版的书籍;更多了一个头脑、一颗心,你获得了知识、经验、理解、信任和友谊,你能更多地关心和记住他们了。总而言之,你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不是说“理解万岁”吗?为了理解,让我们学会学好更多的兄弟民族的语言文字吧,也学好更多的外国语吧。改革开放的时代应该有更多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本领。而且,这个学习过程充满了奇妙的经验和乐趣。

1994年5月

同类推荐
  • 遇见中国:卜力眼中的东方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遇见中国:卜力眼中的东方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曾经是英国派驻香港的第十二任总督(任期1898至1903年)。这是他的回忆录,从一个英国殖民者的视角,记录了一个我们所陌生的别样的中国。
  • 借我春秋五十年

    借我春秋五十年

    本书是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作者的又一部宏篇巨著。作品叙述并描写了一个英俊少年从戏剧舞台到政治舞台的人生历程。洋洋洒洒、流畅生动的文字展示着作者精彩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有众多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句时髦的词语——我们很快就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作者对亲历的数十个文化事件的详细描写真实地揭示了座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堪称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配有百余幅历史图片,展现着作者所处时代的鲜明特色,书稿更加显得生动而丰满。
  •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经典散文中的万物生灵

    银杏、白杨礼赞、秃的梧桐、两株树、爱竹、梧桐树、杨柳、那树、说树、仙人掌、榕树的美髯……郭沫若、矛盾、周作人、丰子恺、汪曾祺、巴金、瓦·沙拉莫夫、约翰·缪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大师为你呈现大千世界中的万物生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收录了萤、爱竹、天鹅、巨人树、冬之兽等精彩散文篇章。
  • 林徽因:不慌不忙的坚强

    林徽因:不慌不忙的坚强

    林徽因,一个绝代完美的女性典范。她是清高的,她是世俗的,她是感性的,她是理智的,她也是浪漫的,她是民国才女中最不肯屈服于命运、最会选择命运的女子。这都是她,不是很纯粹,但值得细细品味。
热门推荐
  • 十间房

    十间房

    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惊喜,只不过有人在偷偷为我们制造惊喜罢了,幸福并感激着。
  • 穿越之教主难为

    穿越之教主难为

    她是个父母双亡的死宅,但有万能大哥护着,日子可好过了!奈何难逃野心勃勃的亲戚们算计谋害,来到异世之后,方知有兄长护着有多好!令她没想到的是,这辈子的她是个武林高手?还被师父交付重担当起了一教之主,想到从此背负着成千上万教众的生计,黎浅浅整个人都不好了,真是太瞧得起她了!凭她这细胳臂,她扛得起吗?教中长老们不服,时不时找她的麻烦,朝中的皇子们也纷朝她递出橄榄枝,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些贵人们面上朝她笑的甜,背后捅她刀子可是毫不手软,焦头烂额之际,她那堪称白莲花的嫡母和嫡姐,以及她那好嫡祖母,似乎嫌她麻烦不够多,时常上门找麻烦不说,要她照顾整个家族,更想踩着她好让嫡姐去攀龙附凤?真当她真是好欺负的?
  • 眼望着北方(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眼望着北方(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这是一份北漂青年求职打工经历的真实记录,其中部分篇目在豆瓣日记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作者远子被网友戏誉为“北漂伤痕文学”代表作家。三里屯、六郎庄、中关村、芍药居、国贸、工体……它们不只是北京的一个个地标,它们也是远子的生命现场,寄居、卖唱、找工作,为生活而四处辗转。在这些经历中,所见所思,所感所想,都成了他写作的养料。——邓安庆远子,八十年代出生,湖北黄冈人,现漂于北京。已出版图书《十七个远方》。
  • 尸路通天

    尸路通天

    修道者——修身,长命,神通自在。千万人,如过独木。……末法时代,通道贯穿。命运轮盘,将林海带入那看似飘渺仙境,实则尸骨累累的修真之路。半人半尸的先天,逆天夺命大志,证道通天的渴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单身狗的自我修养

    单身狗的自我修养

    活在这个年头,如果没有梦想,咸鱼和狗你挑哪个?
  • 花千骨倾于君心似我心

    花千骨倾于君心似我心

    三生石畔,谁又忘记了从前?彼岸花开,谁又许下了执念?彼岸花开,开一千年,彼岸花落,落一千年。花叶永世不见,注定生死无缘。一生一世,姻缘相惜,辗转轮回,花开花落。
  • 无法弥补的回忆

    无法弥补的回忆

    如果是你,可惜是你,最后是这样的结果。。。
  • 消失在地平线的那端

    消失在地平线的那端

    年轻的悸动,酒醉后的表白,时过境迁,谁能铭记?昔日,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一个夜来香般的优质王子。七年后的那一次酒会,回眸间浅笑的容颜似曾相识,却早已物是人非。七年前的暗恋,因为怯弱,两人就此错过;七年后的追逐,她却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他的深情不知能否唤回心中的她?亦或者那一句不爱了,就让一切画上句点……他束缚着她,明明不会爱,却一定要她在他身边,所以每次弄得彼此伤痕累累,他也想她能分一点点爱情给他,可是他要怎么做?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受伤,两个截然不同却同时深爱自己的男人,她害怕,她胆怯,她想逃离,可是能逃开吗?她又该何去何从?
  • 仙之病

    仙之病

    身自虚无,魂归虚无。哪怕是冥界彼岸,生死簿上,亦查不出的名字。没有轮回,没有生死。这不是命,是病。是世界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