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9000000014

第14章 自由主义在齐国

孟子的时代,正是田齐鼎盛的时代,齐国在齐威王和齐宣王的治下兴盛一时。这两位齐王的共同特点是:第一,重视人才;第二,保障言论自由。这两点,对构筑齐国的两代盛世是很有助益的。

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这里的“齐王”就是齐威王,文中说齐威王听了邹忌的劝说之后,广开言路,言者无罪,结果大家提意见提得都实在没意见可提了。从常理推断,这虽然很有可能是夸大其词,但毕竟也能说明不少问题。齐威王还曾和本书中头一个露面的梁惠王一起打过猎,在打猎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对话。这段对话也很能说明齐威王的见地和做派。

打猎的时候,两位老大闲聊天,梁惠王说话不过大脑,问了齐威王一个傻问题:“你们齐国有什么宝贝没有啊?”

齐威王马上一摇头,“没有!”

如果照我们一般人的心理,你在酒会上和谁谁聊天,这人眼放红光地问你:“嘿,老兄,你家里有什么值钱东西没有?”

我想你的反应应该也和齐威王这时候差不多,也是马上一摇头,“没有!”

但这二位都是大国诸侯,说这话的心态和我们一般人是不一样的。

梁惠王心里暗笑:“哼,小气鬼,你以为我是要跟你借钱哪!”

梁惠王把胸脯一挺,自豪地说:“我的国家虽然不算大,可也有乒乓球大小的夜明珠一箩筐,你们齐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难道就没一点儿宝贝吗?”

大家体会梁惠王说这段话的心态,就更能明白他为什么急着称王了,这就是典型的自我膨胀。所以呢,他没用多少年就把自己从“夜明珠一箩筐”变成“糗事一箩筐”了。

面对梁惠王的自我膨胀,齐威王的回答非常巧妙:“我对宝贝的看法和你不一样。”

梁惠王心想:“我的宝贝你就是没有,哼,你还挺会给自己找台阶的!”

齐威王接着说了:“我手下有个小弟,某某,守卫南方,有他在,楚国就不敢轻举妄动;还有个小弟,某某,守在西边,有他在,赵国就不敢打我们齐国的主意;还有个小弟守北边,有他在,燕国就安分着呢;还有个小弟守东边——不对,口误了,我们齐国东边是大海——这个小弟是治安办的负责人,有他在,我们齐国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些小弟才是我的宝贝!切,跟他们一比,你那些破珠子算个(上尸下求)啊!……咦?梁叔,哪儿去了?怎么一眨眼工夫就不见了?”

脚底下梁惠王传来微弱的无地自容的声音:“我在这儿呢,我在地缝儿里猫着呢。”

到了齐宣王的时候,他把齐威王的政治遗产继续发扬光大,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可不是我胡乱发挥,“百家争鸣”这个说法就是从他这儿来的。

大家还记得我前面说过二狗子撺掇着恶要离开魏国家乡去齐国建筑工地上打工吗?不是说齐国正在首都临淄搞面子工程正在大兴土木吗?这可不是瞎说,百家们进行争鸣的稷下学宫就是这个面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齐宣王使稷下成为各门各派的学者和说客们的超级大沙龙,国际知名学者纷至沓来,当然肯定也少不了一些骗吃骗喝的。齐宣王给了稷下这些人以极高的待遇和极大的自由度,这些人整天什么事都不干,就是扎堆儿聊天,当然,这是在作学术讨论,“百家争鸣”!可能一开始还会有人疑心齐宣王这是不是在引蛇出洞啊?但事实证明,稷下一地,确实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风水宝地,于是人就越聚越多,最热闹的时候据说能有好几万人——要知道,以当时的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来说,这简直太惊人了。

优厚的待遇和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除此之外再无天堂。这段历史,两千多年来只此一家,后来诸如萧梁等等虽有此心,却再没人造得出这种氛围了。往后如何呢?“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萍花不自由。”

但是,关于稷下,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你能够想象得出几万名教授、副教授、研究员聚在一起搞学术研讨吗?几万人啊!评书里常说什么“人上一万,无边无沿”,春秋时期大诸侯的国家军队也不过就这么多了,就算时代发展了,可哪可能有这么多高知啊?

答案是:真正的高知是没那么多,可是,有不少研究生都是跟着导师一起跑路的,比如孟子,去这个国家、那个国家,不是什么“千古腐儒骑瘦马”孤零零的凄凉场面,而经常是随行弟子一大群,浩浩荡荡的一个车队。所以呢,稷下的场面其实倒有点儿像武林大会,岳不群带着令狐冲等一班弟子,左冷禅也带着他们衡山派的几十名高手随行,少林、武当这等名门大派自然更是人少不了。在“百家争鸣”的时候,掌门跟掌门争,弟子也跟弟子争。当然了,这里面肯定也有像莫大先生那样喜欢独来独往的,也有桃谷六仙那样纯属捣蛋的,说不定还有田伯光那样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最后,我觉得,记载稷下盛事的家伙也不可能挨个儿人头数过,只知道是乌泱泱一大群人,可能中间还夹杂着卖书的、卖报的、卖煎饼卖茶叶蛋的,于是就这么写成几万人了。

琢磨完了人数问题,有人可能又会产生新的好奇了:既然稷下搞的是这么一个盛大的武林大会,那儒家在这里面到底算是少林啊,还是武当啊?

这个问题没法一下子回答。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问题问得不精确。

话说这一天,天高气朗,万里无云。孟子正和一名大汉面对面地相持着。看看孟子,气定神闲;看看那名大汉,渊亭岳峙,各是一番高手风范。

二人僵持片刻,那大汉骤然发难,身形快逾飞鸟,双腿连环,疾攻孟子面门而来。孟子不慌不忙,待对方招式用老,稍一侧身,抬左掌向对方右腿膝弯处轻轻一搭,使了个黏字诀,一缠一带,使对手重心顿失。那大汉也非庸手,膝弯突然下压,不等孟子缠劲发足,早已借力腾身。这一瞬间兔起鹘落,二人移形换位,已经过了一招,不分上下。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孟子赞道:“好一个‘佛山无影脚’!敢问阁下和黄飞鸿黄师傅怎么称呼?”

那大汉望向孟子,注意到孟子窄窄的奇形马步,拱手答道:“在下佛山猪肉荣,是黄师傅新收的弟子。这位大侠,看您这身形,二字钳羊马,敢问可是咏春高手?”

孟子拱手笑道:“在下邹国孟轲,呵呵,真是不打不相识!我们咏春拳祖师严咏春师承少林五梅师太,你师父黄飞鸿却是少林俗家弟子,算来咱们还是同宗。幸会,幸会,老弟若不嫌弃的话,愚兄做东,咱们好好喝一杯去!”

呵呵,这可不是胡乱编排孟子,在这个时候,儒家已经不是一门一派了,而是分成了若干门户。孔子是儒家的祖师爷,门人众多。他老人家有个孙子,叫做子思,继承了爷爷的学问,开馆授徒,其中有个不知名的徒弟就是孟子的师父。子思的师叔里边,开宗立派的有好几个,各有所长,各有所专。就比如达摩孔子创立了儒家少林七十二绝技,后辈们没人能把这七十二绝技都学全。于是,你学了大力金刚指,我学了罗汉伏虎拳,然后又各自授徒,其中若再有厉害人物出现,便又成了那曹源一滴水,一花开五叶,越传越广。这一段历史时期里,很有一些风云人物是出自孔门的谱系,虽然这些人看上去好像不大像是儒家,比如和孙武并称的大军事家吴起,还有我们初中历史就学过的改革家李悝,还有给刘邦制订朝仪的那个投机分子叔孙通,还有一位后来成了墨家钜子——但这个人的名字太怪,输入法打不出来,我就不写了。儒家还有一位大名人,就是前面已经介绍过的那位荀况——孟子在稷下擂台上抡胳膊晃膀子的时候,荀子还只是看台角落里的一个毛头小子,孟子此刻还不知道他这位同门小师侄(我也不知道这辈分到底该怎么论)将来也会成长为一代高手,并且还会对自己的武功家数横加非议,毫不留情。对了,还有一位陈国人,虽然不是太有名,但出于我和陈国人的私交,还是拿出来抖搂抖搂,这位仁兄名叫颛孙师,是孔子的嫡传弟子。

看看,孔子死后还没多久,后学们就开始拉帮结派立山头了。当然了,这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是件好事,但问题是,有些山头之间属于各有侧重,有些则产生观点冲突了,那么,越发展下去,冲突必然也就越多。荀子在自己的书里就攻击过自己的同门师叔伯和师兄弟什么的。韩非子也奚落过所谓“儒家八派”,觉得太多人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地干活。

如果儒学真的成了一门宗教(直到康有为的时候才真正要把儒家思想作为国教,而且这还是一次无疾而终的尝试),那么,这些分歧和冲突还大有调和的可能,正如佛教,佛陀去世之后,五百罗汉第一次集会就发生观念分歧了,你说佛陀当年是这么说的,我说他是那么说的,后来也搞得派系林立,但从“学”入“教”之后,总是能有“万法归一”或者“不同法门针对不同根基的受众,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等这类调和的说辞,但儒学作为学术,要想调和分歧可就远没有这么容易。而且,再加上有些弟子独特的个人悟性——比如荀子的学生里就既出了韩非又出了李斯——儒学的世界就越来越丰富起来。所以,孟子的咏春拳和猪肉荣的佛山无影脚虽然乍看上去如此不同,其实却是同宗同源。

现在再回到上面那个问题,我们就清楚了:这个时候呢,笼统地说“儒家”已经不太准确了。

那么,我们可以把问题改成这样:孟子这支儒家在稷下这个武林大会上算是少林呢,还是武当呢?

得等孟子死了多少年以后成为圣人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它到底是少林还是武当,现在这个时候,孟子可远远算不上名门大派。孟子在后文里亲口说过,当时的天下是“非杨即墨”,也就是说,杨朱一派和墨子一派才是少林和武当,而孟子呢,可能连五岳剑派的位置都够不上。但是,即便是这样,孟子却从来不把这些名门大派放在眼里,他是个好斗的人,他要战斗战斗再战斗,终于在死后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武林神话。

同类推荐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剖析透彻,逻辑清晰,论证翔实,旨在采撷黑格尔哲学中关于人生探索的思想精粹。本书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论述力求深入浅出,结合各种小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得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避免晦涩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增强图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读者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全面的了解,给读者以生活中的智慧和哲学上的启迪,让先贤的智慧成为照耀我们前行的灯光。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培根论理想人生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培根论理想人生

    本书介绍了培根“关于真理”、“面对死亡”、“宗教信仰”、“论复仇”、“父母与子女”、“婚姻与独身”等方面的人生哲学。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亲爱的恶魔妹妹

    亲爱的恶魔妹妹

    恶魔妹妹与天使哥哥的奇妙多次探险!和他们自己的奇妙故事
  • 逆袭:凌傲世倔强成长

    逆袭:凌傲世倔强成长

    假如你六岁被父母抛弃,而父母在你面前自杀,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凌傲世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流浪一年后被别人收养,上了学校,而自己的养父养母却遭别人杀害,被逼迫,被威胁。遇到了校花同情,被校花父母——最大的富代收养,校花父母竟然让他多保护校花,更遭到了威胁和逼迫,这让凌傲世如何面对?
  • 谁挽芳华

    谁挽芳华

    因为熬夜看小说,竟然穿越了?!成为同名炮灰女二!!!那个最后被男三·变态反派·终极大BOSS·暮声折磨而死的女二?绾知震惊了,预料到自己的结局,绾知觉得自己还是能抢救一下,趁反派还没长大,弄死他?可自己二十一世纪长大下的根正苗红好青年,杀人什么的不适合她,再者要是人没杀成,自己提前被弄死了,那不就得不偿失吗?于是兵行险招,趁反派还没丧心病狂,讨好他?此方案可行。于是,绾知开始了她的心酸血泪史。片段一“(早期)哥哥,我给你带糕点来了!”绾知兴冲冲的奔了过去,暮声看着她似笑非笑,眼里的寒光让绾知只打颤片段二(中期)“哥哥,绾知以后会一直陪着你的,哥哥再也不会是一个人了”绾知心疼的说到,暮声看着他,神色莫名片段三(最后)暮声将她环入腰中,把她的碎发别在脑后,在她耳边低喃到,绾知一脸惊恐干笑到“哥哥莫开玩笑”暮声在她的脸上轻轻一吻,“你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吗?”“既然你是我生命中唯一的救赎,那么黄泉碧落,你也休想离开”“如若那人糟天下唾弃,背万古骂名,却只为护你万世无忧,你是否会为那人……”漫天桃花雨如期而下,却只剩下一句“同心绾结不知处,日暮野塘空水声”
  • 梅间诗话

    梅间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诺亚方舟传

    诺亚方舟传

    不存在的‘禁忌’,神秘组织的“末日计划”,没有过去的少年,能力开发,活体改造,ATM2000,造神计划,A病毒与R·A病毒……一切的一切,都将在这个新时代展开,这是超能力的新世界……
  • 漫步土路

    漫步土路

    下雨天,我行在土路上。看着脚印,泥土块。路边青苗,远望大片绿。树木墨立在白里,看田矗。
  • 迷茫少女:霸道少爷心相向

    迷茫少女:霸道少爷心相向

    他意外地与她见面,他意外的夺了她的初吻,他意外的爱上了她······多次意外虐心故事,结局如何?
  •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敌妖孽兵王

    无敌妖孽兵王

    右眼受伤却意外拥有透视功能的狙击兵王隐退花都,被迫与美女总裁结婚领证。陈小刀的口号是:老子能看多远,就能射多远!新书《第一兵王》已发布,大家多多支持!
  • 女博士的罗曼史

    女博士的罗曼史

    她,眉如远山秋水盈盈,而且柳絮才高毕业于百年名校,这样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博士为什么云英未嫁?有人说是因为她的伤风败俗,例如大学临近毕业时的那场风波,使得她不得不与初恋的富家公子劳燕分飞;再比如她远走他乡在大学里任教,不甘寂寞勾引她的学生,使得那个学生差点就要跳楼。还有人说她之所以不嫁是因为眼高于顶,不管多好的条件都看不上,所以被岁月蹉跎了。真的是这样吗?他,人称“二少”的商界新贵,因为曾经爱一个女孩而求不得就变成浪迹花丛,可他遇上了她就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那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会由针锋相对变成两情缱绻吗?还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