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82200000006

第6章 往事追忆(1)

孩提时的辣面子

农历的三月二十七,已近暮春时候,但却是入春以来少有的好天气。天空蔚蓝,万里晴空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清新,阳光明媚,喜鹊叫个不停,小燕子飞来窜去,连那自在的蝴蝶也翩翩起舞,赶来助兴。这时的我立刻染上了好心情,真是心由境造,情由境生。于是便和老伴嘀咕了几句:“今天是个集日,咱俩到农贸市场转悠转悠去。”

吃完早点,老伴略做收拾,我俩便径直向农贸市场走去。近两公里多的路,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边走边看,不经意间来到了卖辣子的摊点,老伴想买辣面子,但又怕买上假的,执意要买干的尖椒辣,让粉碎机粉碎成辣面子,这样她的心里才踏实。大约几分钟后,那小巧精致的辣子粉碎机就将一斤尖椒辣磨了个粉碎。如此快的加工速度,不由得勾起了我孩童时代制作辣面子的深刻记忆。至今,我仍然对20世纪50年代乡亲们和辣子打交道以及用牲口拉着石碾碾压辣面子那艰辛劳累的一幕幕记忆犹新。

那时的辣子和现在一样,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和调料;其杆分枝多且硬,是农家用来煮饭的好柴火;其枝叶磨成粉末,可做稻田的基肥。

家乡的土地,盐碱大,适宜辣椒生长,农家除了种植耐碱的粮食作物外,大多数的农户都种上两三亩辣椒。收获后,有的图省事直接出售辣椒,有的把辣椒加工成辣面子,拿至市场变卖,得到现金以添补家里一年的花销。这里要说的是辣面子的制作过程非常繁杂。

晚秋时节,辣椒生长到霜杀后,其花凋谢,此时的辣椒有九成半是红色,辣椒的丰满盈实已是最佳程度。辣椒皮厚(肉多),色鲜、味浓、个头整爽,农人及时收割,在地里晾晒至恰到好处,然后捆成捆,人背驴驮运回家中,再一捆一捆放至房顶上一两个月。时令,秋冬更替,风大,辣椒经过风吹日晒容易干。择时大人、小孩上房把枝干上的辣椒统统揪尽并放在房顶上的通风处,继续晾晒。约有八九成干的手感时,将其拿下,进行再次处理。

因为辣椒皮厚,只靠风吹日晒,水分一下蒸发不完,这时主人把土炕烧热,把辣椒倒在炕上铺平,并把苇席毡头被褥盖到上面,昼夜反复翻炒数次,除水分。这时操持的人,因受辣味的刺激,呛得鼻涕眼泪直流,但无奈,于是乎一种坚强、隐忍的品格便悄然产生,说什么也得坚持到辣椒全干为止。同时最后的加工程序也要紧锣密鼓地进行,否则,辣椒一回潮就有前功尽弃的可能。

为使碾压辣面子有序进行,先要做好所需准备。如给驴嘴套上“兜嘴”,加工人员戴上口罩以及准备好其他工具,然后进入工作状态,将适量干辣椒放在驴拉的石碾碾盘上反复碾压,并逐步把挤到碾盘边沿上的部分碎辣子用簸箕收掉,放进早已准备好的细罗筛内,反复推筛,辣面子到了罗筛下,辣芥在罗筛内,直到把要碾压的辣椒用此法碾压完,就算完成第一遍。然后把每遍罗筛上面的辣芥按此程序再碾压五六遍,所需时间为五六个小时,辣面子就碾压结束。这时主人再将簸篮内的辣面子喷洒点干净水搅拌均匀并装在事先准备好的白色或蓝色布袋子里,放在地上,捂上三两日可使辣面子色泽美观、新鲜、手感好;上市交易压秤,出手快;辣面子也易干。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不断提高,相伴人类生存的石碾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似乎一夜之间被风吹得无影无踪,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今,替代它的是高科技、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机械。用石碾子压辣面子的历史虽不能重演,但它却永远留在了花甲以上人们的记忆里。因为它在历史的长河里,为人类曾作过贡献的烙印,难以抹去。

甘草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就听到人们对宁夏的特产有个说法:“宁夏有三件宝,羊毛、枸杞子和甘草。”实际上,宁夏还有其他宝贝,比如贺兰石、黑色乌金等。

那还是童年时代,笔者常和小伙伴们经大人们的指点到家乡附近的高渠■、深沟坡、大土圪垯上,用铁铲子,寻找甘草秧,挖出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根系,那时对甘草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原来甘草杆、叶呈绿色,皮为红紫色或绿色,芯为黄色,花为蓝色或其他色,味甜,是能吃的植物。挖出来后顾不得拿回去用水洗,就地找个东西将土擦干净,就狼吞虎咽地嚼起来。我们个个兴高采烈、唧唧喳喳说个不停,热闹异常。

我的家乡在毛乌素沙漠脚下,乡亲们称鄂尔多斯台地。岁月如梭、光阴似箭,时间向前推移,我们长大了许多。冬天常和大人们一起到东山背来沙蒿烧炕、煮饭;春秋两季给生产队拔苦豆子、做水稻青工,雨后天晴掐沙葱食用。不经意间,在沙坝、凹坑、台地上发现大片大片的甘草和小时候见到的甘草大不一样,它和其他为邻的植物长的一样茂盛。原以为它们只生长在高渠■、深沟坡、大土圪垯上,现在知道甘草也是喜欢在沙漠地带上生长的蓄根多年生植物。

常言道:靠山吃山,近水得水。家乡的人们常到东山获取山货,对甘草的接触也就频繁了,认识也就深刻了。除了上面提到的外,它还和山上许多诸如冬青、沙竹、芨芨草、沙柳、柠条、老灌头、马莲等植物一样顽强地生长,同时它们都不遗余力地各自施展着治沙的才能。

每年六七月份,只要到山上去,老远就能看到红棕色、暗绿色、幽蓝色的甘草花和马莲花,各种野花竞相开放,把山地装扮得多姿多彩,叫人心情格外舒畅,久久不愿离去。

甘草的繁殖还不同于其他植物。它的花籽到了成熟的时候,经过动物的碰撞、风的吹打自然脱落。来年再经风吹雨淋和沙的流动,在土壤里发芽、生根、出苗、长叶、出秆、开花。就这样繁衍生息,连绵不断。

甘草的根须,也就是我们说的甘草,最大的直径有小碗粗,长度达好几米,有的甘草最粗的地方像个娃娃的头。老百姓欣喜地把它叫成娃娃草或是榔头草,这种甘草价格昂贵。

沙漠里生长的甘草,大概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牛、驴、骡子特别是羊只是吃不完啃不尽的,但是人们的乱采滥挖绝对会伤它的元气,对环境也造成极大破坏。

甘草的根系颇为发达,入土极深且窜得远。我小时曾和邻居们上山挖过甘草,到收购站出售,以支付读书的费用。

一块儿挖甘草有经验的长者对我们说,挖甘草要把握三条:一要选好工具。挖甘草必须是余子锹(我们常说的尖头、窄细、锋利的锹)。二要会看秧头。要重点察看枝干(秧头小),有的叶都掉光了,只有矮小的枝干在地表,看上去很不起眼。三要顺藤摸瓜,切忌心急。要沉住气,甘草挖到有锹把粗时,千万不要切断,要小心翼翼地顺甘草延伸的方向挖下去。四要有耐力。如遇一根好甘草,有时要挖上半天,得有几个小时。挖的时候按照长者说的几点去办,就能事半功倍。如此挖了几次,收获颇丰,特别是有一次真遇上了好运气。刚开始挖,不一会儿就出现奇迹,甘草比较粗,且越挖越粗。和我同时挖草年龄大一点儿的过来帮我挖,一看甘草直径有小碗口粗,一根分枝也有细锹把粗,我们越挖劲头越足,帮我挖草的人说这就是娃娃草。最后,我和伙伴筋疲力尽,甘草也到了梢子处,草身细了下来,将草切断,用锹把一量,足有2米多长。

甘草的根须一般都在距地面50厘米以下的土壤里生长,即便是寒冷的冬天,对它们来说都没关系。它们仍旧发育生长。

说起甘草的用途以及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真是说也说不完。甘草浑身是宝。它的叶、秆、根防风固沙,能美化山野环境,远看近看都是一片绿色青纱帐;叶、秆生长到晚秋时,农人用镰刀砍回去,晒干,贮存好,可以当牛羊的优质青饲料。它的根须才是甘草真正的果实,这一果实是珍贵的药材,如制成的甘草片等,因为它的性能属热性,是带补性的植物,它也是饮食中离不了的调味品。记得小时候,母亲给刚孵化出来的小鸡喂泡过甘草的水,说这样小鸡就不会受寒。就连刚生下的小孩,也熬点甘草水,用汤匙经常喂给他喝,可以防止孩子闹肚子。据说,南方有些地方,甘草就像食盐一样,是人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如此珍贵的物品,前些年人们为眼前的利益,违反自然规律,肆无忌惮地搞掠夺式、破坏性的采挖。之后的东山随处可见一片一片的沙堆、沙坝,大风一刮,就是流沙滚滚,漫天的飞沙走石,眼睛都睁不开。后来党和政府针对此种情况,制定了限制和合理采挖的政策,并又果断地制定了封山禁牧的规定,乱采滥挖的风气很快得到遏制,情况好转,环境也恢复了原貌。人类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爱护大自然,为甘草的正常生长创造条件。

贤妻良母

在我认识的女性中,有一位女性应该算是同类女性中的佼佼者,或者说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几十年的坎坷人生,炼就了她的聪明贤惠、含蓄养性、凡事深思熟虑、胆大心细、有主见、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忍让为高,有容乃大”的品质。她受尽了女人不能受的苦,甚至有的男人干不了的活她都干了。她的作为,应验了前辈人讲的“娶个好媳妇,顶种30亩好高田(指上等土地)”这句谚语。

她的身上有许多的发光点,其耀眼之处展现在方方面面。

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她嫁给一位在城里工作的农村小伙,她在家乡务农。拮据的家庭生活使她担起了养活全家的生活重担。她白天参加集体劳动,晚上在油灯下给5个孩子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纳鞋做衣裳,天亮之前还要给孩子们穿上。

在这期间又正是黄土搬家的时候,十天半月拆一次炕(积土粪),炕都得在丈夫星期天回来之前拆完。一盘柴炕,熟坷垃连同柴灰一同背出,赶在晚上睡觉之前再背进生坷垃,接着把新炕搭上,试想一个人要费多大的劲。

另外,家里凡是爬高落低,急、难、险的活,她都坚持独立完成,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20世纪70年代初,生产队规划新的居民点,整体搬迁建新房。从垫地基(面积100多平方米,近2米深),拉运小坷垃,剥、刮大梁、桁条、椽子的表皮,向宅基地运送材料等,都是她自己起早贪黑操持着。特别是几间土木结构房子的屋顶房席,是她用在生产大队学会的苇编技术,从剥苇柴到用石滚子碾压等都亲自处理。这样节约了资金,使房子顺利建成。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进了城区一家集体企业当了一名工人,学会了车工和钣金工,尤其是钣金工的劳动强度很大。比如,制作铁皮烟筒(一节长1.2米,直径7—10厘米),按定额,每个工人在8小时之内,必须打制200节烟筒。当时为了多挣点钱贴补家用,她一天干三天的活,超额打制400节烟筒(当时每月工资18元,每天只6角钱,超额打制400节烟筒只挣1元2角钱)。每天打制的烟筒每两节一套,全部套起来还要全部放进库房才算完成任务。更值得一提的是,上班时,为了照顾年幼的小孩,她把自己的白班和别人换成夜班,那时街上经常是黑灯瞎火、行人稀少,不论刮风下雨,她都要步行一两千米去上班。

省吃俭用是她几十年的习惯。像家用的烟筒、簸箕、水桶、水舀子、洗衣盆等小家具,都是她买来铁皮自己制作的。她从不乱花、多花钱,只是在精工细做上下工夫,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今全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和和美美。

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几十年如一日,除了坚持上班外,还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诸如购粮买菜、煮饭洗锅、缝补洗涮,里里外外的卫生都是她一人在打理。连丈夫工作中的烦事只要她听到或是观察到,都能上前搭话,主动说服、劝导,做出点子、当参谋的工作。有多少事丈夫按其意,反复推敲后照做,可以说,少走了弯路,真可谓是个贤内助。

忠诚老实、心底坦荡是她的高尚品格。与丈夫结为夫妻后,不和丈夫发生口角、闹出纠纷,也从不搜摸丈夫的衣裤口袋,更不察看手机信息,这一优良品质应该是难能可贵的。她给夫妻关系和整个家庭带来了许多的团结与和睦,促进家庭的和谐。

她教育子女把握分寸、严格要求、以身示教。儿子和儿媳闹矛盾、惹是非,她多次批评儿子;女儿和女婿产生隔阂、引起纠纷,她重点批评女儿。如法炮制,很快化解了矛盾和纠纷,使小两口很快和好如初。她还引申常讲的一句话“亲家之间不和是儿女的事”,使其警钟长鸣。她还以自己为例教育子女,她说:“在生活低标准的年代和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我曾背过你们爹吃糠咽菜,吃过细面子干粮。这件事至今我未向娘家的任何人提起过,更没有向丈夫说过,也不给左邻右舍说。这样可以给别人减少牵挂和负担,使每个家庭成为社会的良性细胞。”

这位女性的种种优良品德是中国大多数女性的一个缩影。笔者相信,读者阅后,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或许会有点儿益处。

值得思念的人和事

有一个人给我的东西,有精神的,有物质的,蕴藏着很深的力量。而这些珍贵之物全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不曾忘记,特别是那些触景生情、触物生念的事。

这里只说两件事,以表思念。

每当我的眸子里出现自行车的身影,哪怕它破旧不堪;当我住进新房,哪怕它极简陋普通,我总是想起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我的挑担。

他比我年长十多岁,已过世二十多年了,如还在世的话,他现在大概是耄耋之年了。

他走了,先我一步。然而回忆中却有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心灵,照亮了我家庭角落处的暗景,即便是若明若暗,我亦心满意足。它使我的存在产生了一点儿光彩,这是人生的浪花,这是逆境中的顺势,这盏灯就是他给予我的亲情。

我应该理直气壮地感谢他,因为有了他,我拮据的生活才有了点儿转机,使家庭的困难得以缓解。

那还是20世纪70年代初,老伴在一家集体企业工作。厂里的工人轮流上白班和夜班,为了白天照顾5个年幼的孩子,老伴经常上夜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步行上班。我也曾想给老伴买个代步工具,但靠全家每月五六十元的工资,本来就紧巴巴的日子是难以办到的。这一切,他都看到眼里,痛在心中。于是,他从不富裕的日子中,慷慨解囊拿出40元,在市场买了一辆前后无瓦,前后圈无光,且锈迹斑斑的旧自行车,让老伴骑车上下班。他说:“比走着强。”我默默地接受了这份给予。后来,这辆自行车确实解决了老伴上下班的大问题。

是他给了我家庭所不能及的东西,是他给了我亲情,是他给了我信心和力量,使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莱蒙托夫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莱蒙托夫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苍茫青藏

    苍茫青藏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丛,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建设青藏的军人的生活,包括《生命亲禁区的保护神》、《一对军人夫妻和他们的儿子》、《情系天边那条线》等。
  • 远眺珠穆朗玛

    远眺珠穆朗玛

    一部多姿多态、品位高雅的优秀文学著作,是享受艺术的美味佳肴,掩卷深思,韵味无穷。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

    本书系列是加措活佛的代表作品,共三部,被他称为“人生智慧三部曲”,书中公开分享了加措活佛对于生命的感悟。本书是这一系列的完结篇,加措活佛在书中对于学会放下后,人生如何精进等问题给出了暖心开示。全书共分七个章节,以自我、内在、逆境、情绪、相处、快乐、生活为主题,详细讲述了我们在遇到人生种种困顿、挫折、痛苦时,如何有效地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活出生命美好的样子。不管你想成为怎样的人,面对世间何种烦恼,愿你翻开本书,都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内在能量的加持,开启全新人生。
  • 读破金瓶梅

    读破金瓶梅

    《金瓶梅》是一部传世杰作,被称为“第一奇书”。《金瓶梅》主要描写了西门庆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并以西门庆为中心,一方面辐射市井,一方面反映官场社会,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广阔图景和政治与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西门庆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和以潘金莲、李瓶儿等诸多女性。徐景洲的这本《读破金瓶梅》以札记形式笑谈《金瓶梅》这部奇书里的奇人奇事,点评人物性格,品味艺术技巧,阅读注重细节,行文亲切有味。
热门推荐
  • 厄运钟摆

    厄运钟摆

    世间高悬着一个厄运摆钟,钟声敲响,那么厄运就像悄然而至。但我的厄运已经过去,我要做的,就是揭开厄运背后的罪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起风战法

    起风战法

    这个大陆的所有生物都拥有着名曰“异天赋”的第二能力。觉醒了先天异天赋者与后天异天赋者都怀着异于普通人的强大能力。在异变时,更能发挥出惊天动地的力量。主攻语言学科的大师闭眼于充斥着消毒水的病房。再次睁开眼睛,她是拥有两个“异天赋”的魔族少女。我是次元的旅行者,从不会知道在第二天太阳升起之时,我又在哪里。我,究竟算是什么。
  • 圣槐传说

    圣槐传说

    十亿八千万凡尘世界,人、妖、魔、兽,洪荒万族百舸争流。生又何欢?死亦何哀?不入欺天,终是南柯一梦。神秘而诡异的古槐树,苍凉而悲壮的古战歌。你听说过大槐树下移民的故事吗?你是那群人的后裔吗?关注本书,带你追寻这个故事背后凄美的神话传说。有侠骨,有柔情,有泪水,有感动。没落的魔族少主,多重封印的记忆,身世不详,迷雾重重,善恶该如何区分?你愿意成为引领他走出迷雾的那个人吗?大槐树下移民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哦,作者便是那群人的后裔。600年前,我们的祖先曾亲如兄弟,600年后,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缅怀。谨以此书,致敬我们伟大的祖先。
  • 那片流云飘过的地方

    那片流云飘过的地方

    有缘就慢慢看看。不知道那片流云飘过的地方里有没有你。
  • 在世界尽头呼喊爱的怪兽

    在世界尽头呼喊爱的怪兽

    每天一个无聊的,荒诞的,情节老套的短篇故事。嗯,真的很老套,不信你看。
  • 销售状元的说话之道

    销售状元的说话之道

    销售高手能事半功倍地拿下一个又一个订单,靠的也是与客户沟通的四大基本功——“望、闻、问、切。”任何一位销售员,只要精通了这四点就是以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客户。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培养自己“钓”与“化”的本领,就必定能成为销售状元!销售高手的“望、闻、问、切”是什么?如何“钓”和“化”呢?本书将为你详尽解释,倾囊相授!这套来自全球众多销售状元的最有价值的沟通经验,专为销售人员打造,已经成就了数以万计的销售人员。这套世界上所有销售状元每天都在使用的沟通秘技,易学易懂易用,上午学习,下午就能用。用了就有好业绩!
  • EXO逗比女配:华丽逆袭

    EXO逗比女配:华丽逆袭

    因为吐槽小说,穿越到小说世界里,复杂的关系“恋”,会得到怎样的结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起的日子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