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66900000002

第2章 十有五而志于学

二、十有五而志于学

我们谈‘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有五是十五岁,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为什么是十五岁,这里我们应了解一下春秋时代对男子在年龄方面的要求,男子十五岁以下称呼童子,《论语》中有‘互乡难与言,童子见’这里的童子就是指不到十五岁的。十五而志于学,十五岁之前上不上学,十五岁之前是上学的,我国是传统农业社会,在每年秋收完以后童子们就由乡里退下来的官员或是有知识的人给他们上课,这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只是在农闲,应是教些基本常识之类的东西,那到十五岁后到哪里上学,只有贵族或是富人子弟才能上得起学。

孔子讲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又有了学习深造的机会,应该这个机会是不容易的,因孔子的家庭上面讲过不是贵族也不富裕,那为何能有学习的机会呢?在这里我们看到时代的变化,到了春秋时代,天下开始争霸,历史上有春秋五霸,当了霸主,天下由他说了算,游戏规则也由他来定,相当于现在的美国,只是这个霸主不是轻易能当的,而是要靠实力来争,所以叫争霸,一个争的时代到底靠什么争到想要的东西,其实是人才,鲁国的邻国齐国,《论语》中有几次提到管仲,不就是齐桓公得了管仲才成为霸主,当时各国知道人才的重要,这人才从哪里来只靠贵族是不行的,于是当时的很多贵族开始接纳优秀的平民进行培养,就是说这个人底子好、有前途是棵好苗子可以让他再深造,孔子就是这样的人,被人看好,《孔子世家》中提到‘陈好俎豆’之事,说的是对学祭祀之礼很有兴趣,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这个苦孩子是少年老成极其优秀,志于学的志是有了学习机会这个前提。

志于学,那学什么?处在一个争的时代由贵族给他提供机会,当然是学习实用的,至少也要成为像他父亲那样的将军,后来我们看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御、书、数’这六艺是跟谁学的,记载中有孟公绰、蘧伯玉、郯子、子产、苌弘、师襄子后来还有老子,后世为了抬高圣人,当然也依据于《论语》中的评价,‘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有人以其中‘固天纵之将圣’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中国人历来信天,于是把孔子说成是天成之人,那是不足信的。在这里十有五而志于学,应是跟孟公绰学的机会较大,因郯子是在他二十多岁才来到鲁国,孟公绰作为鲁国公卿把优秀青年收于自己门下是那个时候公族的需要,后来战国有四公子,有的门人几千人,在孔子的春秋时代已经开始了,《孔子世家》中记载孟僖子对儿子们说孔子是圣人之后,将来必有成就要求儿子们从师于孔子,为何孟僖子如此了解孔子,原因在于孔子进入了孟家办的官学,发现了孔子这个人才,后来孔子办学孟僖子的两个儿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就到孔子处学习,当孟懿子接位后还聘用孔子当了家教专门来教礼。

孔子有老师,只是学无常师,从这些有名的老师来看,他是各有侧重,在孟公绰那里侧重于‘射、御、书、数’能用得着的东西,郯子、蘧伯玉那里侧重于‘礼’,因他们是有名的大夫擅长于国家制度治理方面,师襄子、苌弘当然是‘乐’,师就是音乐家的称呼,至于老子有人说是孔子问礼于老子,但更多的是‘道’是高于六艺的层次,孔子是通过学习在成长,并不是天成之人,‘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孔子把人分为四个层次,他自己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说的是自己通过后天的学习。‘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也非是天之将圣而是多能鄙事,这都是孔子说的自己不是天才而是凡人,那我们就要问孔子是怎样学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向书本学。‘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书籍是经验的总结,如果仅凭自己去想难免会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孔子有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想也没想明白,比不上看一会书有用的体验。

向身边人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各有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不足。‘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你看多听多看都是学习的机会。

向名师拜学。郯子来到鲁国,当时郯子作为郯国的国君,孔子不在迎接队伍之列,孔子听说郯子这个人懂殷礼,知道殷商时用鸟来规定礼制,这有点如我们现在看的清庭戏那官服文官用鸟,武官用禽,而孔子不懂便专门到郯子下塌的宾馆去请教。孔子听说郑国的子产有才,就去郑国请教于子产,《论语》中有孔子对子产评价说‘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已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子产品德修为都是极高的。从这里我们看到求学的态度,《论语》中有‘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一生坚持做的事。到齐国向师冕,到洛邑向师襄子学乐,这两位是音乐家,向老聃学礼,老子是当时天下有名,名师出高徒,这句话在孔子身上不假,只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孔子的修行连师襄子都佩服。

会学,做到学思并用。‘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如果不思考则易尽信书,在孔子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他的思考力有多强,‘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原有近千篇,孔子把其中三百零五篇真善美的留存下来,对于《易经》作传十翼,对文化的学习并不是一般的了解,而是深刻能把握精神实质,形成正确的理念,从学乐中‘子谓《韶》“尽善矣,又尽美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只是学会就拿倒,而是看传递的价值。在《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向师襄子学琴的故事,‘夫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矣。黯然而黑,颀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师盖支《文王操》也。”这里说的是孔子向音乐家襄子学琴,十天不换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啦,已经弹得不错啦,孔子说还不行,虽然曲调会了但其中的表达了什么没有搞清楚,又过了段时间,孔子说这个人时而严肃沉思,时而胸襟开阔,志向高远,他皮肤深黑体型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这个学生了不得,连音乐家襄子都起身礼拜,你看孔子学习是一种境界的学习,就如现在我们学唱歌,有人能学曲调能唱出来,有人能带着真挚情感唱,而有人是即作词又作曲自己唱则又不一样。乐曲是形式,不管《诗》、《易》还是琴乐都是文化,文以载道,孔子学的是那种最高境界道,这个道只有学懂学透才能达到,‘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一个背扛草框的隐者能听出孔子击磬所表达的心思,能传情说明孔子在音乐上有很深的造诣。

好学。‘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耳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自己说,在一个十户人家的地方,有像我孔丘忠信的人,但要找像我一样好学的没有,人如果好学,则会有主动性,能坚持长久,终生学。‘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学习忘记了吃饭,在学习中得到快乐,连自己老了也不知道,学习成为生命的部分。好学而以学为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并不是后人所言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是苦,几人能坚持得了,孔子是学以为乐,终身不缀。孔子好学而专注,‘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三个月吃肉感觉不到肉的香味。感叹道:“没想到听《韶》乐能达到如此境界啊!”学起来达到忘我与痴迷。‘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说:“学习就像总也赶不上似的,甚至是学到的害怕丢失似的。”孔子对学习是不懈怠,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学以致用。《论语》开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过后适时实习,不是很高兴的事吗。孔子不好空谈,重实行,学到的知识要用,‘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在学以致用上孔子分为三种:中行、狂者、狷者,中行是知与行做到中庸,恰到好处,排在第一;只是这不容易做到,进取做过了头,这是狂者,排在第二;最后是不做的狷者。在知与行上,孔子把不做排在最后,肯定做,即使做过了头也比不做强,这是孔子的态度。学以致用是孔子很特别的地方,不管是书本学的、身边学的、老师教的等等知识都是为了应用,相当于伟人所言‘不做,一点马列都没有’,学的东西不去用于实践等于白学;王阳明也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道而不做到,那就是不知道,并推行‘知行合一’。知识在于运用,实践出真知。孔子所学,教于弟子是为了经世致用,这是孔子所创儒家与当时儒业的根本区别所在,孔子一生都在不停的做事,积极入世把所学用于实践是终身为之。

在学习上我们只是以例举的方式,如果用文学科高材生子夏的话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能建立以仁为核心的思想系统是由于博于学、志于学、好于学、会于学、乐于学,没有后天的学习就没有孔子。

孔子是凡人,他的成长是靠学习,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常是缺少好学,因而难以找到学习的乐趣,主动学的少,被动学的多;常是缺少会学,而成为死读书、读死书,不能把书本的知识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常是缺少坚持学,很少有人能活到老、学到老,多是把学习看成任务,而非是生活与生命中的部分;常是缺少学以致用,把学归学,做归做,学用两张皮,学的多是挂在口头形成摆施;相对于凡人,孔子是以不平凡的学习,成就了本自平凡而不平凡的人生,孔子因学习改变命运,成就不凡。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是如何‘学而时习’的,这里来了解孔子第一阶段的职业,学后第一份职业是委吏,就是仓库管理员,吏不是官,可以说是一般公务员,年龄在二十来岁的时候,管理员主要职责是物资的进出,用的专长是‘书、数’,所管的东西无差错,这说明孔子‘书、数’学得很好,因以前管的不是丢,就是少。正因孔子管得好,接着升为乘田,相当于到国营农场管畜牧,所管的牛羊马繁殖很快,膘肥体壮,也干得很好。孔子的职业发展顺利,一个没爹妈的穷小子,找到工作有了谋生职业后,依然是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像我们有了份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就老婆孩子热炕头,为何有这种不同,在于志向有差异。

孔子的志于学是志于什么学,志于大学,这个大学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大学,这个大学是大人之学,大学是相对小学来说的,十五之前是小学,十五后是大学,这是古时的分法,不像我们现在有中学的过渡,那大人之学是学什么的,我们看四书中的《大学》,开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是自己能彰明光明正大的德行,在这之上推己及人,以达到至于臻善完美的境界。正如《大学》所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没有这个志向呢,则是小人,《论语》中有‘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说的是樊迟这个学生在课堂上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问学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樊迟出去后,孔子对这个学生的评价是樊须是个小人,这里的小人不是像今天我们说的在人品上有问题的小人,是没有志向的人称为小人,孔子接着所说的礼义信都是明德的内容,是成就为大人的,‘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志于道才会不断前进,‘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正是有远大的志向,才不会如凡人一样安于现状过衣食无忧的生活,而是谋道忧道为道,干好当下的工作又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同类推荐
  • 钢铁元帅

    钢铁元帅

    军事著作,战略大师。真实的斯大林,充满智慧,带领苏联人民取得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 十亿网友闯大明

    十亿网友闯大明

    欲望这东西,有人说坏,也有人说好。说他坏,因为它是一切祸乱的根源;说他好,如果不是欲望……谁能以人臣之贱而代君王之贵?一次坠楼,命留住了,却摔出了精神分裂——魂魄一分为二,一部分残留在现代社会,另一部分却穿越到明朝一名教书先生身上。且看一名寻常教书先生,如何在十亿网友的帮助下一步步坐上龙椅。
  • 我是韩家废物老祖

    我是韩家废物老祖

    很无奈,阴差阳错的回到唐朝成为祖上遗臭万年的老祖宗,怎么办?韩不成告诉自己要用双手改变自己,要用智慧改变未来。虽然我只是废物,但是我能推动历史的齿轮打开大唐不一样的盛世,韩不成握着刚挣回来的一千贡献点,点开脑海中的废物成才系统,犹豫着是换教育后代的三字经,还是换一本……?
  • 宋家的那些事

    宋家的那些事

    且看他如何力挽狂澜,一统天下,众叛亲离。
  • 大宣王朝

    大宣王朝

    天下王朝,危机四伏;皇帝无能,宦官为祸;杀伐、密谋、内忧外患;明仁府像是群狼脚下的蝼蚁,却以蝼蚁之躯勇悍群狼!
热门推荐
  • 果糖铺子

    果糖铺子

    叮咚~欢迎光临果糖铺子,要进来看看嘛,橙子味,柠檬味,柚子味,还有桃子味的糖呐
  • 王妃,你别闹!

    王妃,你别闹!

    “告诉你家王爷,我要离家出走”某王妃带着所有的金银细软准备携款潜逃......“某只狐狸淡定的听着侍卫的禀告,良久,侍卫小心偷瞄自家主子,“咦.....主子呢”......................
  • 岁月微醺

    岁月微醺

    仙路沉浮,红颜易逝,谁言年少!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 小职员和他的女友

    小职员和他的女友

    纯纯的爱,纯纯的情,请欣赏纯爱小说:小职员和他的女友
  • 王俊凯:倾城绝恋

    王俊凯:倾城绝恋

    “灰姑娘的水晶鞋若真的合脚又怎会掉[em]e400122[/em]”“王子若真的爱她又怎会用鞋寻找而记不住她的容貌[em]e400125[/em]”
  • 似云似水似流年

    似云似水似流年

    天才少年为任务进入一所学校,冷酷是他无情亦是他,却偏偏有了软肋――祝聂儿病娇情敌、初恋男友?笑话,我的女人谁敢惦记?
  • 超级生活技能系统

    超级生活技能系统

    只会做饭没用?当然没用!可若仙品佳肴,神品酒酿皆可信手烹制又当如何?只会种草没用?当然没用!可若天下灵植,绝品圣药都能随意培植又当如何?只会挖矿没用?当然没用!可若顶级矿脉,上古大墓推演一番便能寻总计,那又当如何?谁说生活技能系统是鸡肋了?过来,哥哥保证不打死你……
  • 研剑人间

    研剑人间

    有谁用二十年时间觉醒穿越的自知?又有哪个穿越者用毕生的心血研磨金手指的奥秘?楚江开默默擦掉剑上的血迹,眼前又浮现出那抹如融化亘古冰雪的阳光般的笑容。仙山就在脚下,仙域远在天边。楚江开想,那里,会不会只是另一个人间?
  • 那一场风波

    那一场风波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群九零后大学生的青春、爱情和梦想。小说从毕业后蓝天、唐梦雪等人约定一起去西藏祭奠何思雨为开篇,拉开了一幅幅回忆的画面——他们为了旅行去做各种兼职;他们为了追一个漂亮的女孩召开宿舍大会;他们百无聊赖,骑车走丝绸之路;他们站在布达拉宫前规划自己的未来。他们风华正茂,棱角分明;他们怀揣梦想,渴望爱情;他们激情四射、斗志昂扬。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又总是心无余力,总是颓然相望,迷茫不前……作者真实地再现了原汁原味的校园生活,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成长中的疼痛,青春中的迷茫、坚强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 圣帝雷尊

    圣帝雷尊

    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强者为王,弱者无为。强者一怒,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