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72000000067

第67章 局势分析

来看一下此时此刻的天下大势吧。

总体来讲,关西的董卓势力和益州的刘焉势力暂时趋于稳态,这两伙要先放一放。

关东方面,已经打乱营了。

但是,虽然乱,还是有主线的。

第一条主线,是袁绍集团和袁术集团的搏杀。

袁绍虽然被董卓窃取了第一出大戏的票房,但最终的局面走向还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他袁导的名声以及制片能力还是得到了市场认可的,而且他兄弟袁术由于收揽了没规矩的孙坚,所以士族集团们普遍是买袁绍的账的,大量的士族人才奔向了袁绍阵营。

袁绍方面占领了士族市场,袁术那边则破罐破摔的开发出了编制外的野路子,继孙坚后,各种山贼土匪黄巾军都跟袁术结成了统一战线,当董卓将关东市场让出来后,初期的演化方向,渐渐变成了他们袁家哥俩的对手戏。

袁术走出联盟孙坚的臭棋时人家袁绍在干啥呢?

袁绍在布局下一盘大棋。

袁绍和冀州牧韩馥打算谋立幽州牧刘虞为新的大汉皇帝。

不愧是大导演,再次大手笔。

这事呢,袁绍咨询了投奔他的曹操。

曹老板对此表达了反对意见:因为董卓不是东西,所以咱们聚义天下无不相应,现在幼主很可怜,而且并没有昌邑王当年的那混蛋表现,怎么能轻换新君呢!

董卓代表的朝廷对关东失去控制之后,各路诸侯私刻大印成风,给小弟们各种发印发符节去抢地盘,但造假这事还是袁绍干的最大,他连玉玺都敢刻。

袁绍拿着自己刻的的一个玉印跟曹操显摆,说这是济阴人王定发现的玉印,这上面写着“虞为天子”,又发现有两个太阳出于代郡,看来刘虞当代立啊。

曹操呵呵一笑。

袁绍还派人给曹操做工作,现在天下豪杰群英哪里还有盖的过袁绍的!你咋就不跟袁大哥唱双簧呢!

此时寄人篱下的曹操没有跟着捧臭脚,没表态。

袁绍后来还写信给兄弟袁术,说:“献帝不是灵帝的儿子啊!咱得学习周勃好榜样废了这野孩子立大司马刘虞当皇帝啊。”

袁术那边比较明白,你这货在拍第二季“权力的游戏”,我特么可不搭理你了,要立皇帝你上南阳立来,立的那位离我那么远又成你遥控我了!

袁术说了一堆君臣大义的话,把袁导的合作邀请给拒绝了。

袁绍跟他兄弟再次回信,说咱全家都让人杀了,你咋心这么大呢!

袁术继续官方回信:“皇帝聪明睿智,这孩子外号小周成王,董卓祸乱是本朝的小小厄运,你咋能说人家是野孩子呢!杀咱全家的是董卓,跟皇帝有啥关系呢!

在这个问题上,袁术极其政治正确的表明了一个大汉的态度,义正言辞的拒绝了他哥哥的另立建议。

我现在是朝廷的后将军!

你丫就是一个渤海太守!

我才是咱家的正根!

你个丫鬟生的还没完没了的折腾上了!

袁术在孙坚帮他得到南阳后,在最开始对他哥哥袁绍是有着一定优势的。

袁绍自打从渤海郡收兵起义后一直驻扎河内,粮草由韩馥供应,而袁术这因为南阳富裕啥也不愁,麾下的孙坚又是大炮轰一切的主儿,而且他还结交了幽州的军阀公孙瓒来对付袁绍,并经常发表“这帮瘪犊子不跟着我混反而跟着我家的家奴屁股后面”的不团结言论。(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

谁敢跟你混啊!张咨那坟头还热乎呢!

最开始是抱怨,后来袁术开始打算要了袁绍的命,他在和公孙瓒书信时写出了:“绍非袁氏子”的可怕新闻。

袁术打算从品牌上彻底打倒他兄弟,让他彻底失去混社会的最高级武器。

这也标志的二袁的正式决裂。

二袁决裂后不久,发生了一件大事。

荆州风云第二季轰轰烈烈的上演了。

昨天我们说了,孙坚打董卓的时候,袁绍曹操方面对豫州进行了偷袭,袁绍派曹操的部将会稽周家开始打孙坚的退防不及,抢夺孙坚在豫州的地盘,也就是颍川。

随后孙坚回师打跑了这次偷袭,然后和袁术军锋所指,转而夺取刘表所割据的荆州。

这次军事行动有俩原因:

1、刘表跟袁绍结盟了。

袁术跟袁绍撕破脸了,刘表让袁术感觉丢面子和实打实的危机了。

2、刘表被认为是软柿子。

袁术认为刘表好捏,孙坚好使,自己黄雀在后;

孙坚则认为自己在颍川这个四战之地危机太多了,没完没了的总被惦记,还是初恋荆州惦记的人更少,此时袁术已经和自己联盟,不再有后顾之忧。

孙坚和袁术在双方的各怀鬼胎但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开始南下打荆州。

孙坚又离开了颍川去南方寻找未来,虽说这一年多的逮谁干谁得罪一大堆人啥也没得着,但猛虎南下后依旧是攻无不克,刘表被孙猛虎咬的极其狼狈。

孙坚在邓城、樊城大败刘表部将黄祖,并成功渡过汉水围困襄阳,随后黄祖想搞一把偷袭,但又让孙坚给秃噜了一通,黄祖溃退,孙坚猛追。

依着孙坚的战斗力,孙坚自荆北再一路趟回去只是时间问题,但就在这时,战局发生了180度的调转。

191年四月,孙坚追杀黄祖时跑猛了,疏忽大意单枪匹马过岘山时(单马行岘山),被黄祖军射杀。

孙坚死的时间取自《汉纪》和《吴历》中的初平二年(191年),裴松之做过详细考证,并非《三国志》中的初平三年,《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在比对后也选取的初平二年。

孙猛虎就这样早早的离开了这波澜壮阔的汉末舞台。

孙坚作为全军统帅的方面军司令,却干出了“单马行岘山”的李云龙行为,让人叹息意外的背后,他的行为和结局似乎又透露着那种必然。

李云龙可以那样,是因为那是电视剧。

相信我,以我军的军纪严明,无论套路多么野的司令员也不会干出这种事的。

他一个司令员去当突击队长是为了突出剧本核心的“亮剑精神”,当然,最终他也在一次狭路相逢中被编剧安排的差点和楚云飞同归于尽。

你这辈子大炮轰一切,想弄死就弄死谁,还真的就能弄死谁,渐渐就会产生自己就是死神的莫名优越感。

在“我只会给别人带来噩梦”的病态优越感下,往往就会在很多地方疏忽大意,去放任自己的幸存者偏差,认为自己是凌驾万物的神。

最终的结局,就是在黑暗中的一声枪响后,莫名其妙的倒下,死不瞑目的离开。

《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话:“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老子说:“过分强猛豪横的人不得好死,我把他当做我理论的宗旨。”

有没有道理呢?

我觉得有道理。

有的人突然手握权势之后会展现出极强的破坏力和毁灭性。

看上的东西就要抢过来,没有规矩,没有原则,不服就干你,干死你为止,

史书中每当出现这样的桥段,他的传记通常也就快到头了。

孙坚这辈子“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因为对大恶魔董卓态度坚决,所以在史书盖棺论调时得到了“忠壮之烈”的评语,给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的客气挽联。

但是,从他大炮轰一切的人生之路来看,他这辈子所过之处破坏力太强,对不服从自己的势力连根拔起,没有妥协,没有原则,看上的东西用尽办法总要得到,大不了就灭了你。

他狂暴的人生之路除了汉末第一等的战斗力之外,他夫人在嫁他之初吴家给出的那句评语其实更为贴合他的人生底色。

“吴氏亲戚嫌坚轻狡”

孙坚虽然离开了历史舞台,不过他的这份骁勇遗传给了他的长子。

父亲对于男孩的性格养成极其关键,如果父亲足够成功且被孩子崇拜视为榜样的话,父亲的为人处世和性格脾气会极大程度上的被复制到儿子的身上。

孙坚遗传给他这份武勇基因外,还有那相同的性格与宿命。

裴松之在孙坚父子结局时,意味深长的引用了东晋孙盛的一段评语“孙氏因扰攘之际,得奋其纵横之志,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势一则禄祚可终,情乖则祸乱尘起,安可不防微於未兆,虑难於将来?”

核心一句话:缺大德定下的基业,有点风吹草动就崩了。

太原孙盛在夷狄乱华的飘摇江左指桑骂槐调侃孙氏之前,晋明帝司马绍在听完王导讲完祖宗的创业史后掩面伏在床上,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物过,刚则易折;做绝,势必不久。

刘表因孙坚之死开始扭转战局,荆襄全境转危为安,而袁术方却折损了战力最强大砍刀。

襄阳乃中国之腹,天下巨防!凭他自己的那点能水,是过不了汉水的。

30年后,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一战,将在此打响!

袁术断臂的191年,袁绍鲸吞了冀州。

袁绍在咨询了很多盟友后发现重立新帝的提议普遍没人赞同,还因此跟袁术彻底闹掰了,于是打算先干了再说,成立大河北共荣圈,派了前任乐浪太守张岐等带着他们的提议到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

刘虞坚决不同意。

袁绍这帮又给出了下一步方案,你要是不当皇帝也行,你就先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表示皇帝我不干就是为了不背锅,我可能去行使天子权力嘛!你们再逼我我就去投奔匈奴!

袁绍在谋立刘虞不成后,开始进行下一步,打算挤走韩馥。

韩馥干这个冀州牧已经一年多了,基本上算是扎下根来了。

但是袁绍最早离开洛阳的时候,就是直接逃奔冀州地界上来了。

袁绍的思路从最开始就比较明确。

我要做第二个刘秀。

韩馥也是能感觉到这个气氛的。

在袁绍屯兵河内后,樵县曹操,上党张扬这帮都来投奔大名鼎鼎的袁绍,而不是他这个实际的军粮给养提供者,冀州牧韩馥。

韩馥对袁绍是很有看法的,并且一直在暗暗的减少对袁绍方面军的军粮供应,你没有粮食我看谁还拿你当大哥!(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

袁绍对韩馥的下绊子也加紧了谋划,双方翻脸的时刻,是韩馥的大将麴义和韩馥闹翻了公然反叛,还击败了韩馥的讨伐军。

袁绍马上给韩馥递上了橄榄枝,随后又给公孙瓚写信,相约共取冀州。

公孙瓚随后表示赞同,说我要去打董卓,带兵南下准备“借路”冀州。

然后袁绍开始将队伍往东带,驻扎在了延津。

面对南北夹击之势,韩馥感到了巨大的危机感。

这个时候,袁导安排的演员们开始北上邺城。

陈留高干、颍川荀谌等一大帮士族传销团伙开始去游说韩馥,去了以后就吓唬人家:公孙瓚朝您这杀过来了,袁绍那边又引军向东,也不知这俩人是要干啥,我替您担心呐!

韩馥问:咋整呢?

荀谌说:“公孙瓒手下燕、代之兵锋不可当,袁氏是时代领袖肯定不会居于您的身下。冀州是天下之重资,如果两雄并力谋夺您的冀州,我估计您就真悬了。

袁家是您的故交同盟,我替您着想建议您把冀州让给袁家。

在双雄争冀州的这个关头,让袁家得了冀州是一个非常合算的决定。

您既有让贤之名,还会被袁家感激与厚待。

您快别犹豫了,让吧。

韩馥在内心煎熬后同意了。

他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全都在劝他:“冀州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要是没有咱们养活,他都活不过春天,咱一断奶饿死他就和饿死和孩子似的,咱也不知为啥您要把冀州让给他!

韩馥给出了最终的结论:我本就是袁氏故吏,而且才干确实不如袁绍,这种让贤的高风亮节自古都是佳话,同志们咋这么说我呢?(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

韩馥的都督从事赵浮、程奂本来率领着强弩万人屯河阳,听说韩馥要把冀州让给袁绍,于是顺着自黄河飞奔东下。

当时袁绍在朝歌清水口,赵浮的万人军团从上游驾着数百艘船从袁绍军前全副武装打鼓敲锣的路过,然后回到了邺到了韩馥那赵浮等人说:“袁绍军中无粮,我从他那路过,看到他军无斗志,我请求带兵去顶住他,十天内他的军队必定因为无粮而土崩瓦解!有啥可怕的!

韩馥最终到底是没同意,派儿子拿着冀州大印送到了黎阳袁绍的手中。

袁绍至此惊险的做成了冀州牧。

韩馥草包是一方面,但在他做抉择时,其中重要的一项理由是:我家世代是人老袁家的门生。

袁家的背景光开始不断放光芒。

在曹操打出五年后的那张牌之前,他袁家的招牌是无往不利的。

当一个品牌经营了百年,它是蕴含着巨大底蕴与强烈能量的!

广平人骑都尉沮授在袁绍拿下冀州后跟袁绍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将军你弱冠登朝,名声远播海内,只要是您导的片子那都是大制作大手笔,现在吓跑韩馥总揽冀州之众威震河朔,您又一次让市场和业界看到了您名导的实力。

虽然现在东有黄巾,西有黑山,北有公孙,但那都不叫事,现在您应该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以您的水平,几年之后成此功不难。”

沮授对袁绍说出了他当年早就规划好的想法,袁绍也很深情的对沮授说“这就是我心里想的啊!(此吾心也)

其实呢,我们很多时候和别人聊天时会出现那么一种情况。

别人说了一大堆,只要有一句说到你心坎里去了,你别的话基本上就听不进去了,随后就一直在回味讨论那句话。

袁绍对于沮授兴奋在于哪呢?

沮授说“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让他做东汉末的刘秀,这是他打从洛阳跑出来后的人生规划,所以有这么一位明白人跟他谈这个事,他觉得找到了知己,所以兴奋地回答“此吾心也”

但是呢,沮授其实说了两件事,刚刚那是第一件。

第二件事是“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

这是史书中首次记载的“挟天子而令诸侯”版本:

”“迎大驾而令天下”。

沮授其实早早的就对袁绍说出了两步走的战略规划:

第一,当河北王。

第二,迎回天子,随后以天子的名义打各种不服,谁还能干的过你?

沮授可以说是袁绍阵营中,史书有载的最厉害的一位战略家,他帮袁绍早早的想明白了最顺天时地利人和的一套战略思想。

背靠天下河北金角,人口和兵源都是天下第一(西北的人口对比河北劣势太大),然后利用你袁家四世三公的优势和汉家的招牌,后面几乎就是稳赢了。

但是呢,在袁导的剧本中,却并没有将董卓手中的献帝放在自己的剧本中给个角色。

早在献帝西迁后,董卓派了遣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瑰等来劝袁绍这帮人都散了吧。

董卓派的这帮人都是士族自己人,但是由于袁家刚刚被董卓灭门,袁绍脑子一热对于这伙来劝和的自己人们下了狠手,派王匡将胡母班、吴循这帮都给杀了。

其实从这个时候就看出来袁氏兄弟的手腕了,袁绍始终本人没脏手(绍使王匡杀班、瑰、吴循等),袁术则亲自杀的人(袁术亦执杀阴循),包括袁绍夺冀州,是你韩馥送给我的,我自始终至终也没对你宣战,也没跟你发生武装冲突。

这帮被杀的人严格意义上是朝廷的人,袁绍杀的从法理上来讲是汉臣,结下了第一个梁子。

随后袁绍又写剧本拥立刘虞做皇帝,但刘虞死活不同意,目的没达成,却和朝廷结下了第二个梁子。

从袁绍的角度来看,其实当时是没有错的,献帝在董卓手里肯定是弄不回来了!这张牌肯定是永远攥在人家手上自己这永远是被动的,所以他要另立。

但是,风水是轮流转的,你现在丝毫没有希望的板上钉钉也许有一天会突然送到你眼前,而且今天跟你说这话的沮授在四年后仍然会给你提醒,对你说出”“迎大驾而令天下”的升级露骨版:“挟天子而令诸侯”

人生有时会考验你一项能力:你是否有脸将自己曾经撕破的脸再缝回去。

届时,那将成为决定你袁绍一生成败的最重要一次抉择!

同类推荐
  • 牧兵

    牧兵

    孔子著春秋,战国分七雄。时至战国中期,天下纷乱,七雄混战,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睿智与谋略碰撞,大义与情谊交织,名传千古的经典史诗缓缓展开。这是一段传说,一段关于杀神白起的传奇故事。
  • 藏器

    藏器

    古董,又称玩器。古董,又称玩器。每一件古董都承载着一段时期的文化每一件古董都承载着一段时期的文化每一件器物的诞生伴随着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每一件器物的诞生伴随着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它们有着鲜活的生命它们有着鲜活的生命小弟愚人,先辈托付我一小小铺馆,名唤德宝斋小弟愚人,先辈托付我一小小铺馆,名唤德宝斋德宝斋所售之物,皆为良物。所识之人,皆为缘人德宝斋所售之物,皆为良物。所识之人,皆为缘人德宝斋恭迎各位客官的到来德宝斋恭迎各位客官的到来
  • 一九零零

    一九零零

    国与国之间从来是以实力说话,所谓的正义都不过是披在利益身上的一张画皮。一九零零中华历史上最耻辱的一年,也是所有列强集体表现他们无耻面目的一年,而经历了列强们极端贪婪的掠夺打压、分化瓦解后,祖国政治、经济完全崩溃,自此进入一场军阀割据、外敌入侵的悲惨历史。意外穿越至东北的沈飞,在日俄互相倾轧下的东北,他又能不能在夹缝中谋取一线机会,扭转即将到来的历史呢?一九零零,一个崭新的世纪将重新开始!-----------------------------大头另有一本VIP作品《乱世草头王》已经完本,在各位书友等待本书的时候,不妨去消遣一下!呵呵!
  • 清朝故事多

    清朝故事多

    从佛库伦生出爱新觉罗家族远祖布库里雍顺,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乾隆,舒尔哈齐,五大臣,四大贝勒,储英等等,一直写到清末帝溥仪退位中国走向共和,400年政治、军事、金钱、美色、文化等一应俱全,立体全面展示满清皇朝发展史,政治官场里的权谋手段,政客博弈的刀光剑影,普通小人物不懈奋斗的历史,拉帮结伙,结交人脉,消除异己,得到利益,用已得利益巩固己方力量,然后物极必反,此消彼长,永远没有常胜一方,继而陷入不断谁主沉浮的魔咒,不断上演着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戏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处其境,难解其乐。
  • 铁血王朝

    铁血王朝

    民族大学学生和田,痴迷于转轮大法,崇拜成吉思汗蒙古铁骑,横扫天下,阴差阳错之下穿越到末代皇帝元顺帝,魂魄断续,一会是现代版成吉思汗,一会又成了懦弱的鲁班天子,啼笑皆非之下,万众期盼之下,竟然成就了一番大业,多瑙河畔、南洋诸岛、亚美利加、大海洋时代的梦想逐步实践。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回溯警探

    回溯警探

    当时间可以不断回溯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詹越突然发现扭动表冠后,时间倒退了六个小时。
  • 死神降临夫君们饶了我

    死神降临夫君们饶了我

    当冷漠的死神遇上爱情时的场景,忘记身份的死神遇到美男们的热烈追求会是如何反应呢?静青期待吧!!!
  • 美国政治文化中的现实主义

    美国政治文化中的现实主义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成果、是教育部哲学与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项目成果。本书分成三个大的部分对美国政治文化中的现实主义进行讨论:第一部分讨论美国内政政治领域中的现实主义理论和实践,探讨其实质、来源和发展阶段;第二部分讨论国际政治领域中的现实主义理论,探讨其实质、宗旨和价值立场;第三部分把两者结合起来讨论,探讨内政与外政的辨证贯通,理想和现实的辨证贯通,以期更为全面地把握美国现实主义政治文化在其理论和实践中的内外展开,并对美国政治的下一步走向做出一些推论。
  • 花癸王

    花癸王

    雪末山顶,一个紫衣女子悬在空中,右手抱着哇哇大哭的婴儿,左手持剑指向地上众人毁我清白者,忍毁我前程者,忍毁我珍惜之物者,不可忍!
  • 我在木叶亏成首富

    我在木叶亏成首富

    我只是一个莫得感情的游戏角色而已,没想到我有一天能够开始独立思考、决定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被玩家操作着刷图或者PK。开局就成了袖珍罐的代销商~是的,是的,你开袖珍罐赚了,我亏了!
  • 与君长欢

    与君长欢

    易欢,南风未起,我却已思念成疾。不管你会怎么想我,我依旧会在原地,等你。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2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2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战神联盟之光明救赎

    战神联盟之光明救赎

    我本不属于黑暗,但是却被你们那些假装正义又虚伪的人推入深渊(主角是战神联盟和威叔,威叔有感情线,但不是萌黑)
  • 穿到古代当校长

    穿到古代当校长

    现代人到了古代,带着超越那个时代上千年的知识能做些什么。“皇上,我是不会入朝为官的,我做这些,只是因为我是一个汉人,我是一个中国人,你问我想要什么,那就是,我想要建立一个学校,我要当校长,我所学的一切都将会传授给学生。”当然了,最好是美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