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5400000014

第14章 激励篇

激励士气

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相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凡人,死爱,死怒,死威,死义,死利。凡战,教约人轻死,道约人死正。

——《司马法·严位第一》

智者乐立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三略·中略》

贤者所适,其前无敌。故士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谋可深而不可疑。士骄则下不顺,将忧则内外不相信,谋疑则敌国奋。以此攻伐,则致乱。

——《三略·上略》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按照心理学的原理,人们行为的动力来源于人们的各种需要,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之后,就会转化为具体的动机,引发出某种特定的行为。而激励是对实现需要动机的强化,管理者通过激发鼓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被激励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一个人才能的最大效能,从而更迅速更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

第一节 外需性激励

激励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起到使员工安心积极工作的短期作用,还在于发挥员工认同和接受本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观,对企业产生强烈归属感的长期作用。在中国古代的兵家、谋略家早就注重激励士气,并导演了一幕幕通过激励化险为夷、以少胜多,大获全胜的辉煌战剧。如: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列阵,吴起与士卒同甘苦,戚继光执法斩子等,都为管理心理学增辉添色。

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组织行为学把人的需要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两种。而物性激励是外在需要的一种满足机制。赏是激励的基本而重要的手段,物质的需要是任何一个人所必需的。因此,现代管理者要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激励思想,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把职工和企业结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使企业在职工心目中成为自己切身利益的代表,从而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心本职工作,献身于企业的繁荣昌盛。

《孙子兵法·九地篇》说:“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黄石公·上略》:“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百战奇略·赏战》亦说:“凡高城深地,矢石繁下,士卒争先登;白刃始合,上年争先赴者,必诱之以重赏,则敌无不克焉。法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尉缭子·战威》说:“赏禄不厚则民不劝。”

《三略》说:“礼赏不倦,则士争死。”曹操也说:“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人才要给厚禄,大功要给厚赏。人才的物质需要是和再生产人才的需要相一致的。这类需要的水平和满足程度应该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必须以人才向企业、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为依据。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杂说》一文中,曾以千里马为喻,阐明这个道理。他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饲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也。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就是说,千里马跑得快,贡献大,就需要精心喂养。使之吃饱、吃好、力气充足,扬鬃奋蹄,发挥作用,万不可把千里马和常马一样看待,一样喂养,让它们吃“大锅饭”。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企业乃至整个社会至今尚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教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位副教授有两子一女,大儿子大学一毕业就留校,每月收入90余元。二儿子高中毕业进了工厂,每月收入100多元。小女儿初中毕业在饭店工作,每月可以拿到200多元的工资。当这位副教授请教“这是什么经济规律”时,陶先生也只能一笑了之,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上海《解放日报》在1985年度还算过一次账:一个油漆工花三天功夫可以粉饰一间20平方米的新房,至少能拿到100多元的工资。而一个家庭教师替人补课,每周二次,每月八次,才收入10元。如果一个教师要赶上一个油漆工人三天的收入,就得东奔西跑,兼任10个人家的家庭教师。难怪现有人发问:“知识值多少钱一斤?”难怪不少人嗟叹:“知识越多越不值钱。”当然,这是上个世纪末的事情,如今,这种状况基本不存在。

如果类似这样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的话,那么我们的职工队伍的素质就会蜕化,我们整个民族的素质也会蜕化,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就会失去后劲,变成“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格局。因此,分配制度的改革下,一定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要鼓励和容许一部分人和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先富裕起来,容许拉开收入差距。就是在一个岗位上也要体现差别,拉开档次,奖勤罚懒,重待人才。

当前,我国企业应该注意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调整需要结构,引导职工追求高尚层次的精神需要。在过去极“左”思潮横行时,人们的正当利益被否定,“精神万能”、“精神至上”的谬论是有害的,但同样应该认识的是物质的动力也不是惟一和万能的。过分地强调和渲染“金钱万能”“一切向钱看”也是不对的,也会有副作用。

实际上,精神动力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不仅具有巨大的威力,而且常常可以弥补物质动力的缺陷,起到物质动力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特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性动力,爆发出超越人的生理水平、舍弃人的生理需要的一种强大力量。为了有效地实现职工群众在任何情况和环境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应从根本上统一职工群众的思想,协调组织内部的行为,积极运用各种精神激励机制。

二、智者立功,因其用之

物性需要和激励,还包括社会——感情需要与激励。《三略·中略》说:“智者乐立功,勇者好行其志,贫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意思是说,有智谋智慧的人喜欢建功、追求功名;而勇敢的人则爱好实现其壮志;那些贪婪者则追求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或眼前利益;愚笨的人则不顾忌战死。依据他们最突出的性情特征而激励他们,这是用兵的微妙的权谋。

美国有位女专家叫波特夫人,她曾请一位心理学家和一位社会学家,对其手下进行智力调查。社会学家向她汇报说:你这儿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线性思考的人,一种是系统思考的人。线性思考的人直来直去,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系统思考的人能够全面看问题,很快就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决定自己的行动。心理学家向她汇报说:你手下的两种人,一种是热情的人,一种是吹毛求疵的人。波特夫人一综合,作出了这样的人事安排:线性思考又热情的人,去做技术培训教师,他一定会乐意教书;线性思考而又爱挑毛病的人,去当警察,他一定爱管闲事;系统思考而又热情的人,请他当领导、顾问,他一定既高瞻远瞩又埋头苦干;系统思考而又爱挑毛病的人,请他去当工头,谁干得怎样,他会一目了然。这样就做到了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在我们看来,直来直去,吹毛求疵,也许都是缺点,但波特夫人却“善用”“巧用”这些缺点,从而使她的管理系统化、科学化了。

美国IBM公司副总裁巴克·罗杰斯在一本名为《IBM道路》的书中写道:“钱并不是有雄心壮志的人的惟一目标。几乎任何一件可以提高自尊心的事情都会起积极作用。我并不是说光凭赞美、头衔和一纸证书就会使一个付不起账单的人满足——不是这样。但是,这些做法是在物质奖励的基础上对做出贡献的人的一个很好的、公正的评价。”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有一种强烈表现自己个性的欲望。喜欢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一点对于人才来说,表现得更为突出。李白曾高唱“天生我才必有用”,正是这种强烈的欲望的注释。这种欲望在古代称之为追求“功名”,在现代管理心理学上则称之为个人实现的需求。

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希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因此,个人实现是激励一个充分发挥潜力的内驱力。日本企业家士光敏夫认为:“人越早担负重任,进步也就越大。”他总结出的一条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就是“重任主义”。美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中指出:造成人才外流的三个因素之一是缺乏“发展机会”。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能够吸引员工;反之,一个暮气沉沉的企业则容易使人产生离去的念头。因为在这样的企业,丧失了个人发展和成功的机会。有个亦庄亦谐的成语叫做“树倒猢猴散”,就很能说明其中的道理。

精明的管理者,就要不拘一格地提拔和重用人才。敢于向富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压担子,公平地给每个人提供发展和施展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创造出能使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如此,才能提高个人对组织目标的无限效力,让个人经常分享组织目标实现的喜乐。让这种喜乐能够不断刺激个人认识到组织存在的价值,培养个人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尽心尽力。

满足“功名欲”的手段,除了倚重、提拔之外,还有赏识和表扬。用“名誉”“称号”“奖”“突击手”等来肯定和认同其个人的功劳和成就。

美国化妆品“皇后”玛丽·凯在总结成功的管理经验时说:“赞美,是管理人员鼓励部属的最佳方式,是所有激励手段中效果最大的一种。”

和“赏识”“称赞”相辅相成的激励手段是运用“羞辱”来激励部下。人都有自尊心,自尊的损伤是一种耻辱,而“知耻近乎勇”,可以激励人们不断奋进。

如何认识“功名”?这是我们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讳谈“功名”,是我们过去社会的积习。长期以来,“争名誉”、“闹地位”,是许多领导人常常顺手拿来扣在人才头上压制人才的两条“紧箍咒”。其实,荣誉感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一项极为可贵的精神财富。谋求自身的实现和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尽管在不同人身上,这种财富的多少不等,这种追求的强烈程度不同,但它并不一定是坏事,个人的荣誉和集体的荣誉,个人的“小目标”和组织、企业、社会的“大目标”,并非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只要引导和处理得当,二者就会形成一种前进的合力,在推动个人进步和企业、社会的前进中相辅相成,交映生辉。

一个集团的声誉,只有化为每个人的荣誉感,才能得到充分的维护和提高。一个企业,一个社会的大目标,只有具体地体现为每个人的事业心,才能更好地、更快地实现。因此,现代管理者,应该像精明的诸葛亮那样,合理地看待个人对名誉、成就的追求,艺术地把组织和个人的荣誉、目标协调起来,努力培养一种鼓励人人向上,推动个个关心组织兴旺发达的风气,而不是一般地剪灭每个个人的抱负,摧残个人的荣誉感和自尊心。

运用个人实现进行激励,应该防止以下一些不良倾向的出现,努力解决好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客观公平

要客观公平,就必须做到:其一,不唯亲,不避疏。无论所爱还是所恨,一律以规定的尺度去衡量,“平心正节,以法度集邦伪”。其二,不唯上,不唯下。《尉缭子·武议》说:“当杀而虽贵重必杀之,是上究也;赏其牛童与圉者(马夫),是赏下流也;夫能刑上究,赏下流,此将之武也。”

综上所述,要客观公平,就是说对一个人的重用、提拔和表扬、奖励,尤其是“功名”奖励等,一定要以一个人的真正才能、真正贡献作依据,并对所有的人采取相同的尺度,只有如此才能起到激励本人和其他人的作用。

而在我们的有些企业和单位,重用、提拔、入党、奖励、树标兵、评先进、选劳模、上光荣榜,常常掺有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感情,更有出自私心,拼凑材料,严重失实,从而使广大职工失去了拼搏上进的动力,压抑了他们的很大一部分聪明才智,浪费和扼杀了不少“潜人才”,这些人才及其聪明才智,没有正当的用武之地,必然会另找出路。还应该看到,这也是一些企业和单位邪气歪风得以滋长和蔓延的原因之一。

特别是近些年来,对占企业职工绝大多数的工人群众,所给予的重用、提拔、入党、晋级的机会不多,把工人群众当成“经济人”和“机器人”,以为只要多给奖金就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实,许多工人期望的并不一定都是金钱,他们中许多有才干、有抱负、具有强烈事业心,希望得到赏识、信任;希望有晋级、重用、提拔的机会。现在国家规定在工人中评定高级技工,有些企业也开始从生产第一线培养和发展党员,注意把确有领导才干的工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这必然产生巨大的影响,给企业增添新的前进动力。

二是敢用敢提

项羽“有功当封爵者,印刓(wɑn)弊,忍不能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人立了功,应当封爵给官,可项羽却拿着封印,抚来换去,把印的四个角都磨光了,还是舍不得给。像项羽这样手面太窄的人,怎能留住人才?如何使部下为之效命?怎能逃脱失败的命运?“霸王别姬”的悲剧,如晨钟暮鼓,发人深思。

一个有作为的管理者,要做到“有胆识骏马”,大刀阔斧地重用和提拔人才。当然,滥提、滥用也是应该防止的。因为它不但不是一种激励因素,相反是一种滋生惰性的温床,会酿成不正之风的蔓延。

三、爱设于先,威设于后

爱是一种无穷的激励力量。“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慍而致战。”《唐李问对·卷中》说:“爱设于先,威设于后,不可反是也。若威加于前,爱救于后,无益事矣。”《孙子兵法·地形篇》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蹊;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指挥官如能这样,则“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

人都有受人尊重的需要,特别是知识分子,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有才华的人。古代士大夫的最高理想,常常不是为了当帝或王,而是为“王者之师”,受人尊重。马逢伯乐而嘶,人愿为知己而死,正是要报知遇之恩。因此,对待贤能之人,只有做到心诚、礼敬、意专、言听计从,才能留得住,使之心情舒畅,才能充分发挥其专长。如果以权势压人,颐指气使,就必然失掉人才。

(一)尊重

《孙膑兵法·将德》说:“爱之若狡童,敬之若严师。”

尊重人才,不仅仅表现在充分肯定其才能和待之以礼,而且还在于尊重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霸王项羽虽然口中呼范增为“亚父”,可就是不听其计,气得范增弃他而去。因此,尊重人才的实质,是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纽约一家号称一流的印刷公司的董事长万德先生。有一天他必须纠正一名技师的工作态度和观念,但又不能伤害他的自尊心。这位技师负责维修公司数十台打字机,以及其他昼夜不停运转的机器。他抱怨工作量太大,工作时间太长,工作又枯燥无味,所以要求一位助手来帮助他。

万德先生既没有另派助手,也没有降低工作量和时间,却使对方感到非常满意。原来万德先生给这位技师一间专门的办公室,在门口钉上“维修科科长”的名牌。这么一来,他就不再是普通技工,摇身一变而升为维修科科长了。他被其他同事承认具有这一方面的能力,满足了他的自尊心,竟将过去不满的情绪、统统忘掉,而且更卖力地工作。

在经营管理中,究竟如何尊重人才?我们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把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人才的意见。(2)尊重他们的正常需要。司马法·仁本说:“不违时,不厉民病,所以爱吾民也。”(3)尊重功臣。

(二)信任

《兵□·信》说:“信而又信,重袭于人,乃通于天。以此治兵,则无敌矣。”《百战奇略·信战》亦说:“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无不胜。”

信任,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是对人才的极大褒奖和安慰。它可以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使人无所顾忌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尚书·大禹谟》中早就主张:“任贤勿贰,却邪无疑。”欧阳修也认为:“用人之术,任之必言,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材,而可其成事。”《资治通鉴·周记》中进一步提醒世人:如果用人多疑,则“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

历代兵家都主张“将能而君不御”“将在外而君命有所不受”。可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古今中外明哲众口一词的见解。”

信任,一要信其德,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由于有时情况一时不明,由于可能产生的流言蜚语,特别是由于妒能者的诬陷进馋,以至怀疑人才、毁灭人才的悲剧古今中外数不胜数。所以,作为一个经营管理者,知人一定要深,信人一定要笃,要善于在复杂纷纷的现象中明察是非。

信任,二要信其才。既信其才,就要用之以专,决不能一职几任,职责不明,互相推诿,互相掣肘,制造内耗。

信任,要能听得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尖锐鲜明的反对意见。不同意见或反面意见,并非异端,它常常是独立思考的产物,是知识才能的显示,是正直、忠诚、负责、勇气的表现。而且目光敏锐,独立思考,见解独特,多提意见,正是人才的特征之一。但古往今来,许多人听不得不同意见,对不同意见者反感、讨厌,甚至怀疑在拆台捣鬼,这是信任人的心理障碍。

有的人听一次二次不同意见可以,再三再四就翻脸。雄才大略者也不例外,如唐太宗,也容不得魏徵的一次次进谏,气得竟扬言要杀掉魏徵。如果能虚怀若谷,养成欢迎不同意见的习惯,那么,信任就会如春风阵阵,温暖每个人的心田,人才的效能就可以充分实现。

还有一种领导,只允许手下的人才能低于自己,功劳小于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他倒可以信你、用你,否则就要疑神疑鬼。俗话说:“威高震主,才高招忌。”这正是对许多辛酸历史教训的概括。袁绍杀田牛,曹操杀扬雄,后主疑孔明,无不与此有关。这告诫人们,管理者必须气度恢弘,才能做到信人不贰,始终不渝,才能用好那些超过自己的人才。否则,手下之聪明不可用尽,才能不可使尽,见好即收,略显而止,甚至激流勇退。那只能是浪费人才的效能,影响事业的发展。

(三)关怀

何良臣《阵纪》说:“务令将吏与军士,情同父子,义若兄弟,疾病相扶,患难相救,寒暑饥饱,苦乐均之。”《六韬·龙韬·励军》亦说:“将下身服力,无以知士率之劳苦,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一句话,强调关怀士卒。

关心、爱护是人的精神需要,它可以沟通人们的心灵,增进人们的感情,激励人们奋进,挖掘人们的潜力。人才是血肉之躯,人才是人不是神,人才需要物质的保障,需要切实的安全,需要可靠的归属,需要情的温暖,需要爱的抚慰。

作为经营管理者来讲,要时刻关怀自己的员工。这里所说的关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怀职工的身体健康。《黄石公·上》说:“故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胜可全”。二是关心职工的生活疾苦。《尉缭子·战威》说:“励士之道,民之生,不可不厚也。”三是关心职工的家庭和睦。《吴子·料敌》说:“厚其父母妻子,劝赏畏罚,此坚阵之,事与持久。”

现代管理者也要注意以情感人,以情催人。当然我们今天提倡的感情,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基础上的同志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

感情是人们相互关系的纽带和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管理的一种重要动力。因为人是具有感情的万灵之物,就像春草之盼日霖,需要爱的温暖。

人是社会的人,具有归属的需要,就如孤稚之盼归群。心灵的游荡,离不开情的摧动,思想的升华,要借助爱的召唤,一个人生活在团结友爱的集体里,相互间的关心、理解、尊重,都会产生兴奋、愉快的感情,进而发出前进的动力。相反,一个人生活在冷漠的环境里,就会产生孤独感和压抑感,情绪就会低沉,积极性就要受挫,更不要说在一个“窝里斗”的敌对气氛中,无端地遭到中伤、打击了,对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的人,如果得到周围人的关心、爱护,他就能增强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如果遭到遗弃、训斥,他就会自暴自弃,产生抗拒、对立的心理。

管理者要注重“感情投资”,就要抓住一个“心”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互相交心。通过坚持不懈地提倡和身体力行,使企业职工之间相互理解,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情同手足,心心相印,使自己和群众之间,同甘共苦,亲如一家,洋溢着鱼水之情,从而同心同德,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奋斗。

无数事实已证明,激情投资有时比奖金更能唤起人们的工作热情,它所带来的效益往往不亚于通过基本建设投资,扩大生产能力所创造的价值。重视“感情投资”,已经成为许多成功企业家的经验之谈。

当阿城电器厂任命电器专家龙河汉为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后,龙河汉曾无限感慨地说:“30年来,我要求于党的两个字——信任,现在如愿以偿了,我要拼命大干一场。”他上任一年,就组织开发了24种新产品投产。

原无锡新毛纺织印染厂的党委书记刘吉臣是通过给予青年,特别是一些后进青年理解、关怀、鼓励,使自己的企业张满风帆,更快地向前进的。

“一枝一叶总是情”。以人为本、感情投资是无时无地和细腻复杂的,管理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上下之间情感的交流。至于一个人在困难时,比如家遭不幸,身染重病,身处逆境,遭受打击等,领导者要伸出友谊之手,张开温暖的胸襟,雪中送炭,与鱼得水,更能缔造上下间深厚的感情,使部下无比感动,产生“受人滴水,报之涌泉”的感激之情,产生奋发向上的工作激情。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先生有个《员工管理二十一条》。在这二十一条中,仅有两条提出要进行奖罚,而且提出奖罚要适当,其余十九条,全部是从尊重、爱护员工积极性的角度出发的。松下公司的成功是经营战略的成功,但是再好的经营战略,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也不会成功。因此,可以说松下公司的成功是松下先生员工管理原则的成功。

这二十一条是:

1.让每一个人都了解自己的地位,不要忘记和他们讨论他们的工作表现;

2.给予奖赏,但要与成就相当;

3.如有某种改变,应事先通知。员工如事先接到通知,工作效率一定比较高;

4.让员工参与同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计划和决策;

5.信任员工,赢得他们的忠心和信赖;

6.实地接触员工,了解他们的兴趣、学习和敏感的事情,对他们的认识就是你的资本;

7.聆听职员的建议,因为他们也会有好主意;

8.如果有人举止怪异,应该追查;

9.尽可能委婉地让大家知道你的想法,因为没有人喜欢被蒙在鼓里;

10.解释为什么要做某事,如此员工会做得更好;

11.万一你犯了错误,应立刻承认,并且表示歉意;如果推卸责任,责怪别人,则大家一定会瞧不起你;

12.告诉员工他所担负的职务的重要性,让他们有安全感;

13.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批评要有理由,并找出改进的方法;

14.在责备某人之前先指出他的优点,表示你只是希望帮助他;

15.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16.言行一致,不要让员工弄不清楚做什么;

17.把握住每一个机会,表明你以员工为骄傲,这样能使他们发挥最大的潜力;

18.尽可能安抚不满情绪,否则所有的人都会涉及;

19.假如有人发牢骚,应尽快找出他的不满之处;

20.制定长短期目标,以便让员工据此衡定自己的进步;

21.支持你的员工,应有的权力和责任是不可分的。

时下有这样一些企业领导,并不理解“以人为本”“感情投资”的真谛,他们有的是“以钱买情”,滥发奖金,乱发东西,以为发的奖金、东西越多,和下属的感情就会越深,职工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殊不知“道是有情却无情”,“钞票情”“酒肉情”“礼物情”,虽能得到一时的赞扬,但却不能持久,人们的消费胃口吊得越来越高,奖金、物品稍有减少,便会意见四起,加上发放中的平均主义,很难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最后只能是“满地铺钱,算来难买春光住”,落一个“多情却被无情恼”“明月自来还自去”。花钱买意见,许愿讨好,开下一叠空头支票,结果人们听得响,看不见,摸不着,难免产生“最恨西风摇幕,误人几何迎门”的铁怨钢恨。“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的“假人情”,得到的报应只能是更大的反感,更多的意见,更强的离心力。还有的是“以法灭情”。徇情枉法固然不对,但也不能只讲“法治”不讲“情治”(又叫德治)。要知道“无情未必真丈夫”“情教生死相许”,一味地严刑峻法并不能激发人们的感激之情,调动不了手下人的积极性。

更有少数企业领导“以权逼情”,企图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作威作福,树立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所谓威信,靠一帮“吹鼓手”的拍马吹捧,培养职工对个人的“感情”。岂不闻:“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到头来只能落个“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的可悲下场。

四、先之以身,后之以人

《六韬·奇兵第27》说:“将不仁,则三军不亲;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将不智,则三军大疑;将不明,则三军大倾;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将不常戒,则三军失其备;将不强力,则三军失其职。”古人云:“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

《论语·子路》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个谋略家、管理者,要激励士气,还必须首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领导者的模范品质和带头作用,对部下的行动有极大的激励作用,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是无声之命令,最好的示范。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强将手下无弱兵”“故为战者,必本乎率身以励众志……志不励,则士不死节;士不死节,则众不战。”这是贯通古今的不惑之言。

战争是如此,治国治厂也是如此。许多出色的企业家都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日本的土光敏夫认为:“负责人就是吃苦的人。”他初任石川岛公司总经理时,曾开门见山地对各级管理人员说:“下级学习的,是上级的背影,上级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的行动,就是对下级最好的教育。”他在80高龄,担任全日本“经团联”会长已两年时,住的却是非常简陋的小木屋,每天仍挤着火车上班。

旧中国上海永安公司的创始人郭乐、郭泉兄弟两人,也非常注意公司职员的行为,因而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凡上货也,落货也,开箱也,事无论繁琐,职无论尊卑,靡不苦同操作”。不少董事,“视公司事如家事,不以权利之贬换面放弃义务”。惟知“实心任事”“勤勤恳恳,夙夜在公”。

我国现在的企业领导者,应该以他人、前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勉,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做到大公无私,言行一致,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推动良好厂风的形成,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今在我国的一些企业,群众爱发牢骚、职工积极性不高,根本原因常常是那个企业的党风不正,官风不正。

管理者的良好行为,还包括严守信义。古语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信者,至诚、至实、至一、至公也。”通俗地讲,信就是说话算数,诚实可靠,始终如一,不因人而异。曹操讲:“大丈夫以信义为重。”《黄石公·三略》中指出:“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此,乃可御人。”带兵用将,只有严守信用,才能树立良好的信誉,才能赢得下属的信任,而信任可以提高一个集体的心理相容水平,激发起高昂的士气,如果下属一旦感到受骗,那会产生十倍的怨恨。这种怨恨是对组织最可怕的瓦解力和破坏力,这启发现代化的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活动中,实现不了的事干脆不说为好,说的话就一定要做到,这就叫政策兑现,取信于民,切不可鼓舌如簧,口惠而实不至。

榜样激励,从经营者、管理者来讲就是要使自己的行为成为士卒效法的榜样。要做这些,必须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生活上的行为激励。《纪效新书·总叙》说:“所谓同滋味者,非独患难时同滋味,平处时亦要同滋味。”一是有乐同乐,二是有苦同尝。“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辨,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三是有难先当。《六韬·励军》说:“出隘塞,犯泥深,将必先下步。”

第二,工作上的行为激励。《纪效新书·总叙》说:“况为将之道,所谓身先士卒者,非独临阵身先,件件共处,要当身先。”

第三,态度上的行为激励。当出现紧急情况时,领导者惊惶失措就必然影响下级情绪。《百战奇略·畏战》说:“假之以颜色,示亦不畏,说以利害,喻以不死,则众心自安。”

第二节 内需性激励

内需性激励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过程导向的内需性激励;二是结果导向的内需性激励。《诸葛亮集·厉士》说:“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厉之以信,则士无不死矣;畜思不倦,法若尽一,则士无不服矣;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劝矣。”诸葛亮还说:“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这充分表明战要靠士,士要靠气,气要靠激。

一、建大事者,不计小怨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说:“建大事者,不计小怨。”意思是说要成大功立大业者,应有容天下所不容之量。俗话也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作为经营管理者、领导人、决策人,一定要胸怀宽广,“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只有宽容,才能招天下人归服,才能激励天下人士气。

宽容,是激励的重要手段。领导者的宽容品质能给予部下的良好的心理影响,使部下感到亲切、温暖、友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放开手脚进行工作。古语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个经营管理者、领导者,只有具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恢弘气度,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能,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经营管理者培养自己的宽容品质,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努力:

1.出于公心,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荣辱

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荣辱,一个人的胸怀就会豁然开朗,像江河冲出狭谷进入广阔之地,游荡咆哮一变而为坦然平静,以它那甘柔的汗液,滋润一草一木。有个大学经济系毕业的学生,在北京一个重型机械厂工作,他对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爱提不同意见,甚至多次批评厂里领导,但这个厂的厂长依然提出要提拔重用他。于是就有人提醒厂长:“此人上来,可能不把你放在眼里。”厂长听了哈哈一笑说道:“我们厂很需要懂得经济、懂管理的人才。我当厂长后,在我面前说好话的太多了,他敢当面批评我,指出我的毛病,这实在难得。”最后此人被提拔为该厂的企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在改进和推动企业管理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想象,如果这个厂长把企业看成是“家天下”,考虑的只是个人的威信、地位等等,那么提拔的吉星永远难以照到这个人的头上。

2.善于进行心理换位

程颐说过:“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晏子也说:“百心不可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努力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俗话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进行心理位置对换,就能理解和体谅别人。

3.严于自责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宽于待人,严于自责,则别人的缺点在自己的心中就会缩小,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就不会耿耿于怀。蒋腕是诸葛亮选中的接班人。史书记载,他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待人诚恳,办事公道,很能容人。有一次督农官杨敏在背后说他“办事糊涂,不及前人(指诸葛亮)”。便有“传声简”转告了蒋腕,还乘机煽风,怂恿惩罚杨敏。蒋腕却说:“我确实不如前人,不要计较这件事情。”在这里,如果蒋腕用放大镜看待自己的能耐,用显微镜看待杨敏的议论,那事情就会没完没了,必然涌起一场迫害别人的轩然大彼。

4.不听流言蜚语

人才常常在形势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在时代的风风雨雨中崭露头角,在社会变革的洪流中显示才华。因此,他们最容易首当其冲,招致各种各样的非议。还有的人很注意利用人才不可避免的短处和错误,借机发难,大做文章。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干才跌落和葬身在流言蜚语的罪恶深渊之中。“翻车倒益犹堪出,未似是非唇舌危”,流言比置人于死地的横祸还要可怕。因此,作为一个经营管理的领导人,不轻信流言,常常是容才、护才的前提。

5.合理要求部属

孔子曾主张:“尊五美,屏四恶。”所谓“四恶”,他老先生解释道:“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出入(即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大意是说不进行事先教育而只知道处死,叫做残虐;平素不加督促而临时要看成绩,叫做粗暴;开始不抓紧而突然提出限期,叫做奸雄;给人财物不要像小气的管事出手吝啬。这里强调的是平时要加强教育,要求要严格合理,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人们自然会差错百出,防不胜防,这无异于置人于被动境地。

宽容不仅指宽容其缺点,更包括宽容失败。胜利常常与创新并存,成功多半与冒险同在。创新便要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冒险就需要在荒野上踏出一条路来,但普天之下,从古到今,没有这样的圣人,对于新事物、新问题一目了然,驾驭自如,而在荒野里探险,失足摔跤在所难免。曾经有人估计,美国近10年来发表的基本粒子方面的理论文章,有99%被证明是错误的。但谁也没有讥笑这些“失败”,因为正是这些“失败”,才为后来者指明了通往成功的方向。

正是从这个角度讲,“容忍失败”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品质。在美国,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这种品质。美国3M公司的董事长李尔全力鼓励创新。他说:“在3M公司内,你有坚持到底的自由。也就是说,有不怕犯错误,不畏惧失败的自由。”这位“探险队员”出身的企业家认为:“你从来未犯过错误,那多半是你毫无建树。”在这个公司,即使一项试验看来已经绝望,“探险队”已被解散,但如果创议者不死心,坚持要干下去,公司不予阻拦,依然允许创议人再找别人合作,占用1/3的精力去继续“探险”。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该公司具有持续不衰的创新能力。在1986年1月美国《幸福》杂志公布的10家最受人推崇的企业里,该公司位居第二,其创新能力被公认为为第一。还有埃墨森公司也允许失败,公司声称:“你需要失败的能力,只有你愿意接受失败,你才能够革新。”

遗憾的是,我们有些企业的上司,往往不能接受这个观点,动辄要人立下军令状:“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难怪有些地方有志于改革的工厂、经理常常私下里叹苦说,我们心理负担太重。看来,给些压力应该,不允许失败则过分,倘若允许某些失误,就能卸除改革者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二、必死则生,幸生则死

《吴子·治兵第三》说:“必死则生,幸生则死。”《百战奇略·死战》亦说:“凡敌人强盛,吾士卒疑惑,未肯用兵,须置之死地……绝去其生虑,则必胜。”

孙武提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投”“陷”是指挥员自己的主动行动,“亡”“死”并非绝对的“亡”“死”,它要求指挥员根据主、客观的种种情况,造成一定的危急环境,从而激发部卒万众一心,拼死奋战,促成矛盾的转化,最后化险为夷,转败为胜。如历史上的“破釜沉舟”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现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险恶之际,既会不遗余力地奋斗求生,发挥潜在能量,爆发出异乎寻常的勇气,又会自动放弃平素的偏见和隔阂,团结一致。所以尉缭子主张,要想方设法把军队变成必死之“贼”一般,如此就能背水一战,无所畏惧,以一当十,所向披靡。

这条原则对于解决某些企业管理的重大难题,对于促进企业的再生和发展同样是一条有效对策。

危机,有时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可以转化为企业的优势。

危机激励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其一,必须将目前的危机状况告诉全体职工。《百战奇略·死战》说:“告令三军,亦不获已。”

其二,必须有不战即亡的表示。断绝职工的其他念头,即“杀牛燔牛,以享战士,烧弃粮食,填夷井灶,焚舟破釜,绝去其生虑”。

其三,激发职工的情绪,使大家无所畏惧。同时也便于大家能齐心协力,爆发出平时没有的力量。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上下一条心,黄土能变金”。

其四,寻找解决危机的突破口,将力量集中于此,让大家鼓足干劲,一举爆发出来,定能突破难关。

在企业管理的历史上,不乏运用“危机”激励而取得成功的奇才。日本的小松制作所是一家专营土木工程机械的厂家。1961年其产品占日本国内市场的60%左右。正当春风得意之时,突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挑战,占有世界50%的美国一家同类公司准备同新三菱合资生产推土机,日本通产省认为这样可以迅速提高日本现有技术,准备批准这项合资申请。小松制作所首当其冲,面临创业以来的最大危机,摆在它面前的有两条可供选择的道路:一条是向外国公司低头,参加合资经营,充当小伙计;一条是迎接挑战,拿出自己的产品与其争夺市场。小松制作所勇敢地选择了后一条路。公司领导河合良召集全体干部,讲明公司面临的严重危机,发誓要在三年内造出超过进口推土机的产品来,这个关系公司生死存亡的重要决策,是至高无上的命令,激励着全体职工在这场殊死的竞争中必须冲上去,经过奋力拼搏,小松制作所终于在进口推土机到来之前抢先选出了一批新型推土机,从此雄风大振,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大企业。

日本现任松下公司总经理山下俊彦,也很注重在整个公司内造成一种“危机感”和“饥饿精神”,并把此看作是松下经营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企业越大,衰落的危险就越大,他常常用有些企业失败的教训来提醒全体员工,使大家在大好形势下也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始终追求新的目标,充满永不满足的“饥饿精神”,从而推动松下精益求精,永不止步。

有意创造“危机”,也包括对职工个人,管理者要设法使职工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危机感”,感到有压力。日本有家企业制定出一条独特的厂规:每个职工不得在同一部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两年,而是一般以6个月为期,进行轮换。乍看起来,这违背了“熟练出效能”的一般原则。其实,它也可以促使职工产生“危机感”,从而始终保持一种昂奋的竞技状态和心理,并可以提高应变能力和适应性等基本素质,把工人训练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当然,制造“危机”的方法并非仅此一种。我国目前针对“铁饭碗”、“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和劳动人事制度等进行的诸多改革,其目的就在于此。一些地区对企业推行“破产法”、“挂黄牌”等,就是制造“危机”。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市场形势风云变幻,这是每个人、每个企业面临的客观环境,“忘危”就要落伍,“忘危”就是败亡。一个富于进取心的企业领导,要不断通过传导种种信息和采取一些措施,在广大职工心理上造成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培养一种拼搏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大舟破浪前进。

三、善用兵者,以道为心

《三略·下略》说:“道者,人之所蹈。”《司马法·严位》说:“凡战,教约人轻死,道约人死正。”《五经七书汇解大全》注曰:“教约,约之以法令也;道约,约之以义理也。”《孙子兵法·计篇》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三略·下略》还说:“夫人之在道,若渔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

从上述谋略著作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道,大致有以下几种含义:一是志向、理想;二是规律、法则;三是政治主张、路线;四是道德、义理。

“道”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对于文化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来说,更是其最高的需求。一个人能否有动力,从根本上取决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由此决定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能产生概括性最强、作用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前进动力,从而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都具有饱满的劳动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不屈不挠的毅力,慎独自爱的优良品格。

近些年来,西方企业极力倡导和培植的所谓“企业文化”或“企业精神”,就是企业通过共同的价值准则、精神追求和团体意识等,从而尽可能地统一和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做贡献。

一个当代中国的企业家、经营者,应该坚持不懈地抓好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使之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责任,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在两个文明的建设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果忘记这些,便是丢掉了激励人心的威力这一最强大的法宝。

近年来,我国的一些企业和个人鼓吹“金钱至上”,“金钱万能”,否定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品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人们的灵魂。在这种思潮影响下,一些人患上了“精神空虚症”和“道德贫乏症”,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正确处理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的关系至关重要。利、情、道等各种激励手段,既有各自征服人心的巨大力量,也有它们各自的奥妙所在。而孤立地运用又都有自己的局限,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的关系,而不是彼此对立和互不相干的。

道不明、情不通、利不至,都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科学的激励系统,应该既有利益的关怀,情感的打动,更有真理的启发,思想的共鸣,道德的感化;既要联之以利,感之以情,又要晓之以道,喻之以理;既要以利为基,以情为异,又要以道作为方向,真正做到情中有道,道中有情,道情交融,道利结合,以道为主,并且时时处处注意领导个人的行为;恰当制造“危机”压力,从而激发人们忘我的工作热情,以推动企业飞速前进,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

缺乏动力或不恰当运用激励手段的结果,会造成行为挫折,使人丧失工作和前进的动力,产生消沉和消极情绪。

所谓消沉,是丧失希望和信心后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对信仰目标、荣誉、归属、利益等,都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如果是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理想破灭,由此出现的必然是安于命运、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所谓消极,是不满和烦闷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其结果是起反面作用和不求进取。目标、荣誉等该得的得不到,不该得者垂手而得,这就必然使人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信仰、道德是产生于客观现实的,如果一个企业领导口头上高喊为“主义”而献身,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为企业兴旺而奋斗,而他自己实际上却以权谋私,大搞官僚主义,腐化堕落,就必然使广大职工产生“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看破红尘,精神不振,丧失工作和前进的动力,甚至扼腕叹息,产生消极抵触情绪。

消极和消沉,正面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要求现代管理者在履行管理职能时起码做到两点:一要以身作则,号召下属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二是一视同仁,公正地给每个职工提供报偿和机会。

激励要注意信息。有个生动的比喻:小孩生下来,为了争取好的生活,就会发出信息——哭。父母通过细心研究这个信号,就能发现孩子是渴了、饿了,还是拉屎撒尿了,然后精心抚养。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就要像父母研究小孩哭声那样去研究职工发出的各种信息,为满足他们正当的需要,为赢得他们的心,为调动他们的一切积极因素,为施展他们的所有才能,进行艰苦细致的工作。

与道相近的就是“义”。中国古代兵家、谋略家非常重视以“义”治气。《三略·下略》说:“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六韬·奇兵》说:“战必以义者,所以励众胜敌也。”苏洵《心术》说:“凡兵上义……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以百战。”

古代兵家、谋略家把“义”作为“功绩”、“价值取向”、“使命”等的尺度。《吴子·图图》中说:“义者,所以行事立功。”《三略·下略》记:“义者,人之所宜。”《六韬·文师》载:“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

无论是用“道”,还是以“义”治气,皆可从下面几方面来考虑:其一,以精练的文字写明企业的价值观和使命。其二,像传教士那样,经常不断地向全体人员灌输其思想和信仰。其三,以奖励等方式强化价值观和使命。其四,根据环境变化,不断使价值观和使命赋予新的内涵。

四、以歌治气,以训励士

战歌是激发士气、鼓舞战斗热情的重要方法。歌曲是一种最理想的抒情工具,在对抗性的活动中,雄浑的旋律,悲壮的歌词能凝聚人心,能感人肺腑,能催人奋发。由于战歌对于激发士气、抒发情怀有巨大的作用。所以,不论在军事战争抑或市场对抗中,优秀的战略主持人无不通晓以歌治气,以曲励情。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有以歌治气的趣典。法国大革命时,著名的马赛曲激励着成千上万的拿破仑指挥的士兵“横扫千军如卷席”。

中国古代兵家,也同样重视军歌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早在先秦时代,“诗歌”就已成为激气励情的战斗工具。明代兵家揭喧的《兵经百篇》也非常重视“以歌治气”。他说:“士卒稍知字句,马上诗歌,行间俚语……暇则使名服习。”

在现代社会里,不仅军队有军歌、军乐,学校有校歌、校乐,公司、企业也有厂歌、厂乐。日本著名企业松下公司便有“松下进行曲”,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也有“IBM歌”。

周恩来善用“字诀”治天下

周恩来生前曾总结出许多“字诀”,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个方面工作的指导。如他对外交干部提出“站稳立场,掌握政策,钻研业务,遵守纪律”,成为外交人员的金科玉律。“求同存异,互谅互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是处理国家关系的法宝。“寻求友谊,寻求和平,寻求知识,增进了解”是进行民间外交的方针。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对日本工作采取“不急不躁,细水长流,广交朋友,扩展友好”“亦官亦商,官商并举,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政府协定,民间合作,个别照顾,政经不分”的贸易和政治原则。对外国记者则“来者不拒,区别对待,言简意赅,有问有答”。

围绕经济建设,他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外合作,互通有无”“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国内为主,外援为辅,自力更生,发展经济”。对外贸易“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签订合同,坚守信用”“以进养出,权衡轻重,区别对待,互相照顾”“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对外援助,经济合作”,引进技术要“一学二用,三改四创,消化吸收,改革创新”。

针对水利工作,他提出“百废待兴,治水为先,分清缓急,标本兼治”“蓄泄兼筹,瞻前顾后,综合利用,除害兴利”“分工合作,同福同难,依靠群众,尊重专家”“统一规划,集中领导,百家争鸣,博采众长”“审时度势,积极慎重,反对极端,实事求是”。制定治理海河的方针,他提出“官厅怀柔,两库并举,京津水利,人民共享”。1965年在华北抗旱会议上,提出“抗旱防涝,抗灾保畜,争取丰收,改变面貌”“山水兼治,水土保持,山清水碧,保护环境”。

对农业生产要求是:“全党动员,大办农业,购销合理,保证供给”“粮棉并重,油糖兼产,以产养进,藏粮于民”。

民族工作的方针是:“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对海关要求是:“海关自主,监督进出,设关促贸,树立新风”。

对“两弹”(原子弹和氢弹)科研和工程技术问题,他要求“严肃认真,周密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突破尖端,循序渐进,引进技术,面向世界”。

除了歌曲外,还可以以训励士。《司马法·定爵》说:“誓作章,人乃强。”意思是以战斗誓词鼓舞将士,军气才会强盛。博弈活动中组织的训词,就是豪迈的誓词。在现代社会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往往更多是以“训词”的形式出现的。训词是训导、组织成员、激励组织士气的一种比较普通的方式,中外一些著名的企业几乎都有训词,它们言简意赅,铿锵有力,是组织的“圣经”,是组织成员的动力之源。

此外,经营管理者还可以用目标和口号等激励方法。有目标,人才有奔头,才能产生动力,因此目标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六韬·分合》说:“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书与诸将吏:期攻城围邑。各令其所,明告战日,漏刻有时。”在这里,用于激励的目标一定要简明,要有时限、地点、任务内容,工作要求,衡量方法等,同时还要有相应的奖惩办法。《六韬·分合》还说:“诸将吏至者,校其先后,先期至者赏,后期至者斩。”

任务激励:

这是指利用工作任务本身激励职工。美国管理学家哈克曼提出,如果在职务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技能的多样性、任务的完整性、工作的独立性,并阐明每项任务的意义以及设置反馈环节,就可以使员工体验到工作的重要性,所负的责任,及时了解工作的结果,从中产生高度的内在激励作用,形成高质量的工作绩效及对工作高度的满足感,大大养活离职率及缺勤率。

其一,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工作定期轮换制;

其二,给予职工在其职责和工作范围内的某些自主权,干得好的给得越多;

其三,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生产和工作秩序的情况下,实行单位工作制。

纪律激励:

没有纪律的军队是不堪一击的。古往今来,有成就的军事家无不重视纪律的作用。古代军事家讲,重罚对上,重赏对下,重纪律对众。对于那些有身份的违法乱纪施行军法军纪,使广大将士在纪律面前产生积极性和奋斗精神。《兵家权谋》说:“有斩首于前而畏于后者。有言语之威而畏之如刀锯,罚止数人而万人知惧者,此善有机。机何物?情也,理也。”

从企业管理来讲,就是要建立和健全各种厂纪厂规、岗位责任制等,以制度促士气。“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刑乃明,金鼓所指,则百人尽斗;陷行乱阵,则千人尽斗;覆军杀将,则万人齐刃,天下莫能当其战矣。”

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一般地说,都与一定的物质利益相联系,因此对职工消极行为是个约束;但另一方面,规章制度为职工提供行为规范,提供社会评价标准,职工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还与自我肯定,社会舆论等精神需要相联系,因此,其激励作用是综合的。

同类推荐
  • 经济的逻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经济的逻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经济学家永远在寻找人们观察不到的生活逻辑,以及形成该逻辑的看不到、数不清的理性决定。一本书,将经济那点事儿说清楚。
  •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本书主要研究了如何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评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什么决定着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如何培育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等问题。
  • 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求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之路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非常明确地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因而“发展现代农业”自然成为今年农业工作的主题。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决定。现代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相对应的农业形态,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普遍使用现代生产工具、全面实行现代经营管理为本质特征和主要标志的发达农业。发达的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所必须追求的目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仅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产业基础。
  • 中国大时局2014:问题、困境和必然抉择

    中国大时局2014:问题、困境和必然抉择

    本书是关于中国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全景式著作,一本书让你看懂中国两百年的风云变幻,看懂中国的人和事,看懂中国过去、现状和未来。
  • 中国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和路径选择

    中国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和路径选择

    本书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经济实现形式,提出了国有经济实现形式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思路,指出要按照“经济人假设”选拔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通过构建新的激励约束的制度框架演化国有企业改革、保证国有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发挥作用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感悟随想录

    感悟随想录

    书中记录的30篇短小的文章,都是自己关于人生、文艺以及哲学的探讨
  • 神级拍卖师

    神级拍卖师

    作为一名拍卖师,古云逸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得到一个叫‘007超级随身系统’,从此他不管拍卖任何东西,都能拍得天价。一瓶来自地球的‘老干妈’竟然能在异世界遭到强者的疯狂竞价。一袋来自地球的零食‘薯片’,竟然在仙界拍卖断了货源,得到无数仙女的亲耐。至此,只要有古云逸的地方,无数人暴走。
  • 瑶之梦

    瑶之梦

    人类的进化方向是什么?是科技的突破?还是肉体的突破?是拥有强大的武器?还是自身本就是武器?
  • 乌龙侠女

    乌龙侠女

    只是感慨一下生活无趣,老天爷就给她一个超大惊喜!活生生上演一场穿越奇迹,顺便附赠一个美男,两个银币!为了生存只能发奋努力,看她如何创造一段传奇!
  • 鼎礼之婚

    鼎礼之婚

    【这真的是现言。。。。】 一个是扮猪吃老虎的世家公子,一个是王者扮青铜的名门之后。鉴古圈南北两派,人人皆知,南派公子傅天泽,英年早婚,娶了许家的私生女许清如。人人皆知,许清如资质平平,胆小愚钝,却手握墓葬群宝物线索,人人想要。可只有傅天泽,看到她的隐忍坚韧,聪慧过人,一步一步,想把她推向最高的地方,俯仰众人。许清如苦笑:“你和我恋爱结婚,只是为了你复兴南派的计划。”傅天泽说:“我和你恋爱结婚,是因为我爱你。”她不信,一次一次,拒绝又接受,矛盾彷徨。他小心翼翼地走近,再走近,深情不移。终于,她看到他的真心,泪流满面:“以后,再也不要分开了。”时移世易,分离再分离,错过再错过。国仇家恨,情义两难全。可他初心未变:“吾妻清如,此心不改,此情不变。”千帆过尽,月色如洗,她缓缓而归。他拥住他此生挚爱,含泪而笑:“以后,再也不要分开了。” 【1V1,全员高智商,偶尔略烧脑,事业线强,时而正经时而狗血,嗯…一群学霸的较量…保证不坑,请放心食用哈哈哈】
  • 查理九世之狸猫道具店

    查理九世之狸猫道具店

    DoDo冒险队意外进入了魔法世界,认识了性格火辣内心善良的狸猫道具店兼药剂店店长恺娜,还有恺娜店长的青梅竹马莱西,帅气的魔法师莫之寞和其青梅竹马若曦,金发魔法师梵纳尔多和其青梅竹马梦涵。冒险队的小伙伴们帮恺娜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魔法任务,殊不知,更大的考验还在等着他们......
  • 鸿咯

    鸿咯

    在某处国家发生了连环命案,林轻羽奉命查找凶手。在途中,他遇见了一个人,一个比他小的一个大学生…………
  • 心里住着风却放弃流浪

    心里住着风却放弃流浪

    四个30+女人,不同的婚恋观,不同的经历,中年危机?大龄剩女?婚姻坟墓?你听过见过的也许都不是真实的,真实的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狗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连重生都不怕

    我连重生都不怕

    即将攒够钱的在鹏城买房的李长安在一次意外中回到了高中时期。本以为自己这一生只能带着种种遗憾平凡的过完这一生的李长安,上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看李长安如何从一个小人物一步步成长起来,改变那些他当年有心无力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