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2600000029

第29章 音乐趣闻轶事(7)

吹叶音乐胡笳我国岭南山区的瑶族青年,在对歌和娱乐活动中,很喜欢用树叶作乐器,吹奏出悠扬婉转、柔美动听的曲子。"吹叶为声"的音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见于记载的是胡笳,《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一,"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胡笳在西汉时已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李陵《答苏武书》说:"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展坐听之,不觉泪下。"李陵是西汉名将,因战败投降匈奴,妻孥被戮,身居异邦,听胡笳而泪下,是很自然的。东汉末年,才女蔡文姬善弹琴,用琴摹写胡笳声十八拍,这就是有名的古乐府琴曲《胡笳十八拍》。文姬遭董卓之乱,流落于匈奴中。操把她赎归之后,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汉魏时,在鼓吹乐中常用胡笳。魏晋以后,皇帝出行时随驾的卤簿(仪仗队)也用上胡笳了。

东晋时,有个著名的将领刘琨,善吹胡笳。《晋书·刘琨传》载:"(刘琨)在晋阳,尝为胡骑所围,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泪虚欠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又曹嘉之《晋书》记载:"刘畴曾避乱埠壁。贾胡百数欲害之。畴无惧色,援笳而吹之,为出塞之声,动其游客之思,于是群胡皆涕泣而去。"吹胡笳竟能退敌避祸,似乎比强兵劲弩还管用。

到了唐代,胡笳更为盛行,在皇家的宫廷乐队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旧唐韦·音乐志》记述宫廷音乐说:"叶二歌二。"即乐队中,有歌者二人,吹叶伴奏者二人。《音乐志》又说,"啸叶,衔叶而啸,其声清震,橘袖(叶)尤善。"啸叶就是吹叶。

在唐人的诗篇中,可以找到不少专咏胡笳的名作。李益、杜牧、岑参、白居易等都描写过吹叶音乐。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何处吹笳薄暮天,……游人一听头堪白";"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胡笳声音魅力之大,感染力之强,可以想见。

别具一格的吹叶音乐,构造虽极简单,但符合乐器原理。有些技巧精湛的吹奏者,能吹出两个八度音程,它的表现力相当丰富,因而能够深深感人肺腑,产生特殊的效果。

我国第一首用白话文谱写的歌曲"暖和的阳,太阳,太阳他记得。照过金姐的脸,照过银姐的衣裳,也照过幼年时候的秋香。金姐有爸爸爱;银姐有妈妈爱。

秋香你的爸爸呢?你的妈妈呢?她呀每天只在草场上,牧羊,牧羊,牧羊。可怜的秋香!可怜的秋香!可怜的秋香!"年岁稍大一点的,一听就知道这支歌是《可怜的秋香》,是我国早期有名的作曲家黎锦晖的成名之作。这是他作的第一首歌曲,也是我国第一首采用白话文谱写的歌曲。它原来是一首童声独唱歌曲,创作于1921年,作品以孩子的口吻,描写了一个牧羊女秋香孤苦伶仃的一生,寄予了作者对旧社会阶级压迫的愤怒和对劳动人民悲苦生活的同情。歌调也是黎锦晖的手笔,无论词、曲都具有儿童的语言特点。

中国第一支西洋乐队300多年前,供奉内廷的西洋传教士南怀仁、徐日升等人向康熙皇帝进献了许多西洋乐器,引起了康熙皇帝的极大兴趣。他学会了西洋乐器的演奏,并演奏了一些洋乐曲。那时的紫禁城内,仅康熙一人独擅此技、并无知音。

乾隆皇帝即位后,似乎想起了乃祖对西洋乐器和乐曲的爱好。一天他突然心血来潮,破天荒地在紫禁城中建立了一支由14名太监组成的西洋管弦乐队。在记载内务府造办处传办活计的《各作成做活清档》中就有西洋乐师来华供奉与进献乐器,宫内收藏西洋乐器及乐队的组成、排练和乐队的服装道具等,当时来华洋人进献的西洋乐器有风琴、长拉琴(大提琴)、小拉琴(小提琴)、西洋箫(单簧管、双簧管)、铁丝琴(可能是钢琴)等。乾隆七年,皇帝下旨:将洋人进献的各种西洋乐器在陆花楼教小太监弹奏。以演奏宫内乐为主的小型管弦乐队就在清宫内诞生了,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西洋乐队。演出时,演奏的太监们打扮成不中不西的怪模样,以博乾隆一笑。

近代第一支军乐队的影响1895年,当时署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在南京建立起"自强军"。是为江南新式陆军之始,由于自强军是仿德国陆军编制而成,因此,张之洞一开始就定下了自强军设乐兵16名的编制。1896年8月,自强军移驻上海吴淞后,开始了军乐队的组建。先后在德国订购了洋鼓、长短号筒、喇叭洋笛等西洋乐器,并挑选了12名士兵,从民间招募3名,组成自强军军乐队。并雇德国军官任教官,于1897年初正式训练。1897年5月1日,自强军在吴淞举行大阅操,邀请驻上海各国领事观摩,并设宴。席间,乐队的演奏令中外人士惊讶。

自强军军乐队的建立,实开近代中国军乐队之先声,在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国歌之最荷兰的历史歌曲《威廉·凡·那骚》,是世界最古老的国歌。歌词作于1568年前后,共有15段,曲调产生于1572年以前,词曲作者已无法考察。

孟加拉的《金色的孟加拉》为世界最长国歌,长达142小节。《金色的孟加拉》的词曲都是由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创作的。

歌词最多的国歌是希腊的《自由颂》,这首歌是希腊杰出诗人索洛莫斯在独立战争期间写的,全诗包括158段。1823年开始写作,到1824年5月才完成。1828年,希腊作曲家曼查罗斯为《自由颂》谱了曲。1863年由国王乔治一世定为国歌,沿用至今。

巴林和卡塔尔的国歌,为世界最短国歌。巴林国歌是七小节的号角之音。卡塔尔的国歌虽比巴林国歌多三小节,但每小节只有两拍,中间还休止了两小节,这就显得更短了。有歌词的国歌,要算乌干达国歌最短。全长八小节,歌词有两段,第一段为31个字,第二段为34个字。

同一个国歌的曲调,填上不同的歌调,用作其他国家的国歌、用得最多的是英国国歌《神佑女王》曲调。过去或现在,作为国歌或非正式国歌的国家有德国、美国、俄国、瑞典、瑞士和列支敦士登。至今瑞士和列支敦士登仍用《神佑女王》的曲词。

音乐与数的关系音乐与数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根本上说:乐音的振动频率体现为一种数的关系。两个乐音之间的频率振动比越简单,这样的音,听起来就越谐和。例如:

将一条弦与该弦分作两段振动相较,即可得到振动频率比为 2∶1的两个音。仔细分辨,它们竟是一个谐和的八度音程。说得复杂一点,现代西方的"十二音体系"作曲技术,"序列音乐"作曲技术,都是以数学为基础实现的。音乐与数的关系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了。在我国先秦时期人们就已经知道以23、43的比值来产生音阶中各个音。这种数学关系在音乐史上称作"三分损益法",记载在《管子·地员篇》和《吕氏春秋》中,成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极为珍贵的遗产。在崇尚理性的古希腊,毕达格拉斯则是最早认识音乐与数的关系的人。他认为宇宙天体和万物的运动是和谐的,存在着秩序与数的关系,在音乐中也存在着同样的数的关系。音乐反映了这种主宰宇宙的数的本质。此外,他认为在人的灵魂中也存在着由数所构成的和谐,因此音乐才具有有助于人体健康、恢复内心和谐的能力。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他用数学研究当时音阶的定律法,提出了与中国"三分损益法"原理相一致的"五度相生律",从而为欧洲音乐的发展创设了足够的理论基础。

音乐与数字"7"古往今来,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可谓千差万别。然则,所有这一切音乐却都是用 Do、 Re、 Mi、 Fa、 Sol、 La、Si这7个音构成。最简单的"字母"组成了最悦耳动听的篇章,这确实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无可比拟的。况且这7个"字母"又是国际通行,无须翻译。它能够突破一切语言障碍,在全人类中传播。这就是音乐艺术的神奇和美妙。

音乐的本质在于抒情,而人的感情就是由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情组成。情感的抒发又通过两眼、两耳、两观(鼻孔)和嘴巴这七窃。你瞧,音乐与数字"7"的关系竟如此亲密!其实,音乐与数字的这种奇缘很早以前就被一些智者所发现。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是一位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这位被奉为"数论之祖"的先贤认为:音乐之所以神圣而崇高,就是因为它反映出作为宇宙本质的数的关系。在当时那种条件下,没有可供比较的乐器,他便在一种独弦琴上用数学方法来研究乐律。结果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琴弦振动部位的长度与琴弦的总长之比愈简单,发出来声音就愈和谐完美。比如从1∶2得到的八度音就要比从2∶3得到的五度音谐和;而后者又要比从3∶4得到的四度音更谐和。就这样,他第一次提出了音乐与数学相联系的理论。以他为首的学派致力于将此理论应用于乐器改革的实践之中。当时古希腊有一种欧洲最古老的拨弦乐器诗琴(亦称里拉),它有4根弦,每根弦只能奏出一个单音。毕达哥拉斯就着手将4弦诗琴改为7弦,他认为当宇宙间的7颗行星穿过"以太" (十八世纪欧洲人认为它是一种存在于太空之中传导光的媒介质)运行时,发出的正是与诗琴的7根弦相应的和谐的7音,而上帝就是按照这个和谐的原则来管理世间万物的。他与他的学生们始终相信"7"乃是上帝的旨意,因此他们每天晚上怀抱诗琴弹奏着优美的曲调使人们入睡,早晨又弹奏出欢快的乐曲把人们唤醒。

无独有偶,我国古代的拨弦乐器古琴也是7弦琴,它的音色雄奇深沉,跌宕流畅。关于古琴,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描述,可见它的出现也早于《诗经》成书之前,即公元前6世纪之前。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何分别诞生于公元前5-6世纪的西方诗琴和东方古琴会不约而同地要用7根弦来代表7音呢?再让我们来看看由 Do、 Re、 Mi、 Fa、So1、 La、 Si这7个音构成的音阶方面的情况。在世界各民族的音乐中,尽管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形成了各种不同大小调的自然音阶,然而这些音阶都无一例外地由7个不同音高的音列组成。这里一个颇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在古代,居住在世界各地区的人们缺乏今天这样的便利条件,没有顺畅的通讯和交通,无法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交流,甚至根本不可能有接触的机会;但是他们却从各自的实践中总结出具有共性的理性认识。尤其是他们都意识到在一个8度之内只存在7个比较自然可分的音。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音乐与数字"7"之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虽然今天我们还无法透彻地解释这种联系的本质,也许,这里面有某种现在还无法解释清楚的客观规律,还有待于我们今后去探索和发现。

早期音乐思维与自然界的关系在古老的文明国度印度和中国,音乐思维发端甚早。古印度很早就建立起音名分别称为"萨( sa)、利(rj)、格( ga)、玛( ma)、帕( pa)、达( dha)、尼(ni) "的七声音阶。古印度人常把这七个音与日月星辰、季节气候、禽兽鸣声、人的不同年龄、以及各种颜色相比。例如把七个音依次比作月亮、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或者把它们比作孔雀、牡牛、山羊、苍鹭、杜鹃、马、象的鸣叫。这种质朴的音乐思维也反映在我国萌芽时期的音乐发展中。如我国传统的五声音名"宫、商、角、徵、羽"的由来,就和天上的星宿名称有关。宫音是北斗星的名字"中宫";商音得名于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主星商星,角音得名于角宿,徵音很可能得名于氐宿,羽音得名则源于翼宿。

此外,对于"徵、羽、宫、商、角"五声所发的声音也与猪、马、牛、羊、山鸡的鸣声相对应。可见,早期人类的音乐思维呈现出某种程度的不谋而合。而且都是从大自然的万物中寻找对应关系。应当说,人们正是在自然界的丰富音响中,寻求乐音规范化的。这大概就是一种"天籁"吧。

培养音乐细胞常会听到有的同学说:"我肯定没有音乐细胞,所以唱歌唱不好。""我对音乐一点不感兴趣,大概是没有音乐细胞。其实,对一个正常人来讲,音乐细胞人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长得快些,有的人长得慢些罢了。那么音乐细胞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音乐细胞是指"音乐的耳朵"。由于每个人"音乐的耳朵"有差异,所以他仍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程度也就不同了。例如同学们在欣赏同一部音乐作品的,有的同学听后就会感到非常优美动听,还能说出一些音乐作品表现的内容;有的同学听后只能简单地说很好听或不好听,而对作品的内容却不大理解。正如马克思说道的:"只有音乐才能引起人的音乐感觉,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的。"这里必须指出,"音乐的耳朵"不是一个人天生的,而是要靠不断的培养和训练。

同类推荐
  • 世珍拾羽

    世珍拾羽

    我喜欢一切美且好的事物。每天清晨,当我从一夜憨实的睡眠中自然醒来,睁开双眼,透过卧室那半敞的门扉朝门厅望去,目光一定会落在那柴木嵌老花板的柜子上的雕漆剔红花好月圆圆几上,于是,我一天的好心情便宛如圆几上那丰满的牡丹花般灿烂起来。感谢上帝,把这些我心目中美且好的事物送到了我的面前,让我与它们,不,它们与我朝夕相伴,使我这颗曾经和很多人一样的心几乎很少再纠结、挣扎、烦躁、不安。想到它们,我的心便如母亲般柔软,充满温暖和感动,因为,我爱它们。有人说,收藏是件奢侈的事,我从来不觉得,当然,我也从来不觉得自己的这点玩意能算作收藏。细想想,收藏一词多少是有些狭隘的,收到了,藏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漫谈

    本书内容包括:电视剧艺术基础、中国电视艺术发展简况、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电视剧、音乐电视、电视文艺等。
  • 环境艺术纵横谈

    环境艺术纵横谈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该如何经营,环境艺术是什么?本书将为你揭示环境艺术。
  • 电影艺术(上)

    电影艺术(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56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二)

    设计造型基础这一课程在各门专业设计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专业学习。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各专业的交流、发展变化越来越快,这也给基础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然,也是触动基础教学进步的机遇和动力。本文就是编者对国内几所院校设计造型基础的一个比较及编者多年来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热门推荐
  • 缠绵之恋:爱如死之坚强

    缠绵之恋:爱如死之坚强

    当所有缠绵的爱恋,都化作了恶毒的咒,刻骨的伤,曾让人生死相依的无悔痴迷,是否还能坚定执著一如往昔?我紧紧握着那些爱的凭据,静静地看你把它们一寸一寸钉入我的胸膛。我不喊疼,就像我不说,我爱你。——小枫?我要去哪里找到救赎,当我亲手将最珍爱的一切凌迟得片片成伤,连以死谢罪的机会,都成了不可触摸的奢望。——浩宁?原来,我永远都只是一个旁观者,哪怕耗尽了心力,却还是只能眼见着,你无悔地往黑暗中奔去。——寒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早年的雪

    早年的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英雄联盟之明星选手

    英雄联盟之明星选手

    一个2014的国服第一王者,重生在一个地球一样的平行世界!一样的英雄联盟,不一样人生观念!看他如何带领华夏战胜棒子成为世界第一人!看他如何成为一个明星选手!小仓,MISS....
  • 这个凡人会修仙

    这个凡人会修仙

    离奇的遭遇,普通而平凡的莫不凡踏上了修仙之路,为了自己那坚定的信念,一路上披荆斩棘,不管什么背景什么门派,只要阻我者都统统踩在脚下。
  • 凌晨四点半竞然被个梦惊醒了

    凌晨四点半竞然被个梦惊醒了

    像是老鼠在穿行,周围发长怪异的声响。远方的鸡鸣声时刻欲将我从梦中拉出。超高人气的神秘组织???这算什么。贺毛舒忍不住吐槽一句。什么,爷也是偶像么,果然即使穿越了世界,自身的温暖依旧如神一样呢。
  • 魔神降临

    魔神降临

    无意被时间风暴卷走,丢失所有记忆之后来到另一个世界,开始另一种新的生活,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身为魔神之子的他,该如何找回自己丢失的记忆。ps:一书一世界,请跟紧冰某的脚步,此书定会给您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彼岸花之彼岸的相遇

    彼岸花之彼岸的相遇

    被虐的富家千金,父母被害双亡,觉悟复仇,担起公司,可是这条路上却半路杀出男主,她该何去何从..
  • 人间烟火处

    人间烟火处

    孤鲸在幽蓝发黑的深海中哀嚎枯木忍冬在等待春的到来我想我也已习惯一个人的黑黢黢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