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5900000014

第14章 没什么不可能 (1)

如果某种工具能节约10%的时间,或者能增加10%的成果,那么缺少它就意味着被抽取了10%的税。如果一个人的时间1小时值50美分,那么节省10%的时间就意味着1个小时能增加5美分。如果一座摩天大楼的所有者能够增加他的收入的10%,那么为了知道如何去增加,他宁愿付出所增加收入的一半。他之所以能建摩天大楼,是因为科学已经证明了通过某种方式来使用某些材料,可以节省空间,因而增加租金收入。这样,一座30层高的建筑所占用的面积不必比一座5层楼高的建筑所占用的面积大。如果沿袭老式建筑的方式,5层楼的所有者就浪费了25层楼的租金。每天为1.2万名雇员节省10步路,你就相当于节省50英里无用功和滥用的能量。

以上这些就是我的工厂在生产中所依据的原则,它们都是从实践中自然获得的。

例如刚开始时,我们尽力寻找机械师。但随着生产的增加,很显然我们不但不可能找到足够多的机械师,而且生产中的熟练工人也不够。我们从中得出了一条原则,这条原则我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地说明。

有一点是不言自明的,即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不能靠智慧让自己过上好生活,但却能靠体力做到——那就是说,他们不能创造出这个

世界需要的足够数量的商品,以便用这些商品来交换他们所需要的产品。

我听说过,事实上我也相信这是大家认可的观点,我们从工作中得到技能。但我们并不是这样,我们把技能投入工作之中,把更高的技能用于计划、管理和制造工具上,使这种技能的成果被那些没有技能的人享用。这点我也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说明。

我们应当承认,人类在智力方面是有差别的。如果我们工厂的每一份工作都需要技能,那么这工厂就不可能会存在。即使花100年时间也训练不出所需要的足够多的技术人员,100万名手工劳动者也不可能生产出我们目前每天达到的产量。

没有一个人能管理100万人。更重要的是,这100万人生产的手工产品不可能以与购买力相适应的价格出售。即使可以让这样一大群人挤在一起,能对他们进行管理,但想想看这需要占据多少空间!

如果是这样,那将会有多少人没有投入生产,而只是把别人生产的东西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

我无法想象,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的工资一天会多于10~20美分。当然,工资并不是由雇主支付,他只是把钱交给他们,是产品在支付工资,是合理安排生产的管理使得产品能够支付他们的工资。

经济的生产方式根本就不是从一开始便全部实施的,它们是逐渐实施的,正如我们开始逐渐制造我们汽车的零件一样。

T型车是我们第一次自己制造发动机的车型。巨大的经济效益开始于组装汽车,随后扩张到其他的生产部门。

我们现在虽然有很多技术高超的机械师,但他们并不生产汽车,而是使别人更快地生产汽车。

我们的技术人员是工具的制造者、实验工人、机械师和造型设计。他们的确很优秀,不应该被浪费在操作那些他们设计出来的机器上。

到我们这里来的大批人员都是没有技术的。他们能在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内学会怎么做他们的工作。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他们仍然学不会,那么他们对我们就不会有任何用处。

这些人之中,有很多是外国人,在他们进来之前我们要求他们应当有足够的潜能胜任工作,以适应他们后来的工作岗位。

他们并非一定要体格强壮。我们有需要强壮的体格的工作,虽然这种工作正在迅速减少;我们也有根本不需要力气的工作,这种工作就它所需要的力气来说,就连3岁的孩子都能胜任。

如果不能深入到技术操作之中,一个人不可能按照每一件事情出现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将整个生产的过程叙述出来。我知道这点是做不到的,因为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一些特殊的事情,而没有人能够跟踪得了。

随便举一些例子,也许就会明白我们付出了远远多于我们应该付的代价,人们得到的工资远比他们应该得到的要低得多,还有那么宽阔的领域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利用。而福特汽车公司只不过是沿着这条道路走了一小段而已。

一辆福特车有大约5000个零件,这其中包括螺丝、螺帽在内。其中有些部件很庞大,而另一些却几乎只有手表的零件那么大。在我们最初组装汽车的时候,我们只是简单地把一辆车放在地上安装,工人们把需要的部件装在车上需要的地方,完全像建房子一样。

当我们开始自己制造汽车零件时,自然地成立了一个部门专门生产零件,但通常一个工人要完成一个小零件生产所需要的全部工序。于是,生产带来的压力使得有必要制订生产计划,以避免工人之间的不协调。

而当时未受训练的工人们走来走去找材料和工具的时间,比他们实际工作的时间还多,因而他们得到的报酬很低,因为步行并不是一份需要高工资的工作。

当我们开始根据工作来选择工人,而不是让工人去选择工作时,便迈出了走向生产流水线的第一步。我们现在所有的工作都贯彻两条原则——如果不必要,一个人就决不多走一步,也没有人需要一直弯着腰工作。

流水线工作的原则主要是以下这些:

按照操作程序安排工人和工具,这样在整个生产成品的过程中,每个零件都将走尽可能最短的距离。

运用传送带或别的传送工具,这样当一个工人完成他的操作后,他可以把零件放在同样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他放起来最方便的地方。如果有可能,可以运用重力把零件送到下一个工人工作之处,供他操作。

运用滑动装配线,把需要装配的零件放在最方便取到的地方。

运用这些原则的结果是,减少了工人思考和步行的时间,把他的动作减到最低程度。在工作时,他几乎只用一个动作即可。

装配汽车底盘,让那些不懂机械的人看来,是我们工作中最有趣、也是最有名的操作。曾有一段时间,它的确是特别重要的操作,但我们现在把这些需要装配的零件都运送到销售的地方。

1913年4月1日,我们第一次试验了一条装配线。我们用它来试验装配飞轮磁石电机,首先在一个小范围内实验所有想法,我们将会采用任何一种一旦被我们发现的更好的方法,但我们必须能绝对肯定新方法将比旧方法好,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大的变革。

我相信这是安装在生产上的第一条流水线,它来源于芝加哥食品包装厂中使用的加工牛排的空中滑轮。

我们以前用常规的方法装配飞轮磁石电机时,一个工人做完全部工序,一天9个小时能装35~40台,平均每20分钟组装一台。

后来,他所做的全部工作被分解成29道工序,这样装配时间被减少到13分钟10秒钟。然后在1914年,我们把流水线的高度提高了8英寸,装配时间又降低到7分钟。后来对工作行动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又使时间降低到了5分钟。

总而言之,试验的结果是:在科学研究的帮助下,一个人现在能做几年前4倍之多的工作。这条流水线是一种高效的方法,现在我们已经把它用于所有需要的地方。

以前,发动机的组装由一个人完成,现在被分解成84道操作工序,那些人组装发动机的数量是以前同等情况下的3倍。

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又试验成功了装配底盘的方法。在装配底盘时,以前我们干得最好的是每台底盘平均用12小时28分钟。我们在试验时,用一条绳子和绞车沿着一条250英尺长的线拉动,6个装配者随着底盘一同走动,从沿着这条线放好的零件堆上取下零件装上。这项简单的试验便把每台底盘的装配时间降到了5小时50分钟。

1914年初,我们把流水线的位置提高了——我们采取了“与人同高”的工作办法。

有一条流水线离地面26.75英寸,另一条流水线离地面24.5英寸,它们分别适合身高不同的两组人员。这种和腰齐高的流水线安排以及进一步分解工序,使得每个人的动作都减少了,每台底盘装配所需的工作时间下降为l小时33分钟。

那时候,只有底盘在流水线上装配,车身则在约翰·R街再安装上,也就是从高地公园工厂前面经过的那条著名的街道,而现在我们则可以在流水线上装配整部车。

但是,绝不要以为所有的一切做起来会像听起来那么快,流水线传动的速度是通过细致的试验而得出来的。

在飞轮磁石电机流水线上,我们最初设置的速度是每分钟60英寸,实验时发现这一速度太快了。然后我们又试了每分钟18英寸,但这又太慢了。最后我们决定每分钟44英寸,因为我们要求一个人在工作时能够保持不慌不忙,他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不多一秒也不少一秒。

我们测试出了每条流水线的速度,底盘流水线装配的成功使我们逐渐地改变了所有的生产方式,我们把所有的装配都设置在机械驱动的流水线上进行。例如底盘装配线,以每分钟6英尺的速度运行;而前轴装配线则以每分钟189英寸的速度运行。

在底盘装配线上,有45个独立的操作程序或操作站。第一道工序是在底盘框架上拧上4块挡泥板架。发动机的安装在第10道工序上开始。

在整个流水线上,有些人只做一个或两个小的操作,有一些人则做得更多。装零件的人并不需要拧紧它,因为也许要在后面好几道工序之后,这个零件的位置才能固定。一个装螺栓的人并不需要装螺帽,装螺帽的人也不一定要把它拧紧。

在第34道工序时,刚被装好的发动机才得到汽油,在此之前它已上了润滑油。在第44道工序,散热器装满了水。到第45道工序,汽车便开出了约翰·R街。

这样的做法也完全被用到了发动机的装配上。1913年10月,装配一台发动机还需要9小时54分钟。6个月后,由于采用了传动的装配线,这一时间已经下降到5小时56分钟。

车间的每一件东西都是依靠传动的。它被挂在空中的链条上,按照所需要的每个零件的顺序进行装配。它也可以用移动平台进行传动,也可以利用重力,但关键在于不能提升或运送任何材料。

材料由微型福特车底盘带动的小卡车或拖车运来,这种车能灵活、快捷地走到任何需要它们去的过道上。因此没有任何工人需要走动,去拿起任何东西,因为那是另一个不同的部门要做的事——运输部门。

同类推荐
  •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为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对南怀瑾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真实记录。一代宗师南怀瑾在生命最后关头的隐秘细节,在书中如画卷般逐次展现于世人眼前。南怀瑾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以及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最后思考,尤其值得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们深思和记取。
  • 智者大师传奇

    智者大师传奇

    南梁华容,战火频仍。权臣小儿诞生夜,天降祥瑞满室光。双瞳在目,异于常人;慧根暗藏,与佛结缘。大厦骤倾双亲王,颠沛流离结奇缘。
  • 蒋介石的后半生

    蒋介石的后半生

    本书介绍蒋介石在台湾统治数十年的经历及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历史资料对蒋介石做出客观的评价,给人们还原一个真实的蒋介石。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热门推荐
  • 应聘世界500强

    应聘世界500强

    "精彩评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许多卓越的企业家均是从一份好的工作起步的。如果当年我不进入GE,我也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通用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我不理解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总是乐意跳槽?我从进入投资业以来,一直坚守我的工作,不管是繁荣还是萧条时期。如果你不喜欢的工作就不要去,否则就要全心全意。——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找工作跟找爱侣一样,事前要仔细观察,事后在尽心尽力,并且要一辈子相伴,永不放弃。——微软总裁/比尔·盖茨"
  • 秒系将妃

    秒系将妃

    意外穿越,竟被古人撩了!姐姐很生气。快来补偿我!
  • 骷髅战士

    骷髅战士

    这是一场黑暗的较量。
  • 塔子溝紀略

    塔子溝紀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明是个法师的我被迫装成战士

    明明是个法师的我被迫装成战士

    德玛西亚,这里不允许有魔法的存在,这里,极度的敌视魔法,所以……我只能装成战士来生存下去啦。看我的火之呼吸法!(火系魔法专精)看我的禁魔护盾!(精神能量盾!)看我的神力,使我蹦上天空!(飞行魔法专精!)看我的八门遁甲!(是真的了……)
  • 腹黑王爷:王妃太嚣张

    腹黑王爷:王妃太嚣张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顶尖杀手,竟然在执行任务时被炸死了。本以为生命已结束,谁知道竟然狗血的穿越了。说她是废物,那我就让你看看。欺渣男,虐白莲。曾经欺负过我的我都要加倍讨回来,吃了我的都给我吐出来。看她如何在完全陌生的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又会遇到怎样的人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曙大陆

    天曙大陆

    一粒尘可填海,一根草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群雄并起,万族林立,诸圣争霸,乱天动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堕落诗

    堕落诗

    年轻漂亮的单身女子巴兰兰,大学毕业后到海口闯荡,成为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副总经理。不久,公司解散,巴兰兰带着三百万现金回到家乡裴城,创立房地产公司。她凭着海南的经验和教训,凭着能文能野、可雅可俗的奇异性格,凭着半推半就、“猎色”兼“卖色”,游刃有余地把官场、商场和情场,物欲、人伦和灵魂勾连起来,迅速成为裴城赫赫有名的房地产大鳄。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巴兰兰身患绝症。她把公司交给妹妹巴梅梅,并宣布遗嘱:超过25%的利润不做。意外的是,假称已经死亡、准备过几天逍遥日子的她,癌症竟然不治自愈。此后,巴兰兰化名沈阿南,过着无人知晓的隐居生活。
  • 史诗之宠

    史诗之宠

    凌云意外获得宠物升级系统。低调沉闷的生活却并未发生太大变化。直到那次职工篮球决赛时,凌云用宠物异能作弊赢得比赛,却被另一名宠物宿主发现端倪……凌云平静的生活逐渐掀起了骇然大波……——————书友群:108413956。喜欢的朋友可以进群,一起探讨一下情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