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9900000050

第50章 中央大学 (1)

一、中央大学的创立

整部齐国公司史的介绍,已经接近尾声。

可能大家会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整部书几乎不涉及像孔子、孟子、老子等诸子百家?当然不是因为他们与齐国没有关联,恰恰相反,诸子百家中有若干位出自齐国公司,他们的思想均是在齐国发展、形成的,后人当然不可能避开不谈。

诸子百家的思想是整部春秋战国史的精神之所在,春秋战国549年的历史精髓几乎全部凝结渗透在这些思想里。说得绝对一些,春秋战国用549年的时间,培养了这一批思想大家,证明了这个时代的伟大。

这个时代的思想是中国的精神脊梁,甚至可以说,中国哲学自这个时代之后几乎再也没有发展。我们国人的哲学,从春秋战国之后,就开始走上一条谄媚(不一定是谄媚当权派,可以是谄媚权威、谄媚世俗、谄媚任何东西。任何堆起笑脸的哲学都是谄媚哲学)的路,一条无法独立行走(也可以说不够固执,不够独立。往往要考虑别人的评价,别人的看法)的路,一条前怕狼后怕虎的路。纵然以后有董仲舒,有两晋的“竹林七贤”,有“建安风骨”,有“盛唐大小李杜”,有“唐宋八大家”,有朱熹,有王阳明,有很多人,有各行各业能代表中国文化和思想的人,但是没有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就没有一切。

更可悲的是,现在的国人几乎要把祖宗留下来的这仅有的一点东西都就着啤酒喝下去冲走了。“义”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成为贬义词,只会出现在黑社会小混混嘴中。古人的“义”有这么狭獈吗?春秋大义,哪里去了?誓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哪里去了?为报信陵君知遇之恩而北向自刭的侯嬴哪里去了?为报赵氏情义而一生一死、力保赵氏孤儿的程婴、公孙杵臼哪里去了?

“利”是我们这个时代统领一切的关键词。评价一个人的能力,评价一个人的成就,评价一个人的可交往指数,甚至一个女人评价一个男人值不值得爱值不值得嫁,都紧紧围绕着这个字进行。古人说君子不言利。这当然也不对,不言利你吃什么喝什么?但是,利绝不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古人为义舍利。如今我们为了利,可以舍弃一切!何止是单单的义?

古人就都那么高尚吗?当然不!贪婪是人的本性,古人也一样。但是古人为了追求大义而舍弃利益的比例很高,远比现代人高。是现代人的道德整体出现滑坡吗?

我不这样认为。现在社会极力鼓励人们光明正大地追求物质利益,而极度漠视甚至无视真理和道德,于是出现了一个全民逐利的时代。

废话少说。

在春秋战国前后几百年的时间里(孔子存在于公元前551年—前479年,老子存在于公元前571年—前471年;墨子存在于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又一百年后出了庄子和孟子,又五十年后有邹衍、韩非等等),每个时代几乎都有一位光耀全球的大思想家出现,这不能不说是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伟大的灵魂。这些人的陆续出现,为后来齐国公司中央大学的创立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储备了丰富的人才。

到了战国时期,齐桓公(田氏那个齐桓公,不是小白)为了招徕贤人义士,帮助齐国发展经济,壮大实力,特意在齐国公司总部临淄的稷门附近辟出地方,建立起巍峨高耸的学宫,以供这些人为齐国提供智囊服务,著书立说,演讲辩论,教授门徒。单看稷门学宫的作用,我们就明白,这其实就是大学的雏形。而且这所大学深得自由学术之精髓,自由言论之要旨。

那时的学派已经非常多,像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农家、纵横家、五行家,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不含。这么多学派凑一块,一定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这是一桌代表中国最高学术水平的饕餮盛宴。

二、百家争鸣

稷下学宫创建后,因为齐国雄厚的财力支撑,加上自上而下的重视人才的风气,吸引了非常多的人才陆续前往稷下,发表见解,吸收门徒,跟其他学派的人交流、辩论。当然齐国董事长最希望达到的效果是,他有任何难题或者疑惑,都可以在稷门找到答案;他想抢占任何一家公司的地盘,都可以在稷门找到市场策略。他要把这里变成齐国的智囊团、顾问团所在地。

齐桓公去世后,威王继任。他不但保留了稷下学宫,更是花大力气,把这里办成了整个证监会下最有影响力的学术论坛。待遇上,凡是在学宫讲学的学者,工资级别一律参照公司高级经理标准;名头上,上述学者的级别和职称一律也是公司高级经理级;更关键的是,思想上,威王一概不加干涉,言论充分自由,不但不干涉,还积极鼓励不同思想意见的出现,他还提出了三不的原则:“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什么意思?就是稷下学宫的学者,虽然不担任政府职务,不担任公司职务,但是可以随意批评议论任何事情,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学者的这一权利。

小三没文化,只能将稷下学宫比成一个大锅,所有思想、所有认识、所有理论都放进这个大锅里,充分咕嘟。小三一直认为,言论自由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之所在。如果可以打个比方的话,言论自由就好比奔腾到海的河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意思;言论禁锢就好比是一个不进不出的内湖,早晚会臭掉。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已经民主如斯、开放如斯,这令后人何等的汗颜?

齐宣王同样秉承了稷下学宫一贯的宗旨,这使得这里的学术氛围更加浓厚,气氛更加热烈,影响更加深远。他不但全盘照搬了老爸的办学原则,更是把人才的地位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趋士”、“贵士”、“好士”。《史记》记载:是以,稷下学士富盛,且数百千人。这里没有领导,没有学术压迫,即便你的观点只有你一个人坚持,你也代表了一种流派,小流派跟儒家、道家等这些大流派的地位是一样的。学术言论没有对错,你可以毫无顾忌地“胡说八道”,畅所欲言。

言论自由的后果是,直接导致了一场持续二百多年(从田齐齐桓公设立稷下学宫开始算,一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元前374年—前134年,共二百四十年)的思想大风暴,这个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因为有了稷下学宫而肆无忌惮地爆发出来。

我常常在想,如果把一罐空气,一下子投放到处于真空状态的太空中,这罐空气会扩散多远?答案是无穷远。同样的,如果把一个人、一群人的思想,投放到毫无限制的环境中,这些人的思想会走多远?答案是心能想多远,思想就能走多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几乎奠定了中国文化思想高度、宽度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经历了威王、宣王两代,稷下学宫逐渐形成了几大功能:

学术交流中心:针对社会时事热点、市场营销案例、公司管理问题,各个学派的人,经常举行辩论赛,充分阐述己方观点。

MBA教育培训中心:每位学者都希望自己的观点有人拥护、传承、发扬光大。于是,他们往往会花大力气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全部教授给自己的学生,因此这里的教育水平相当高。这里不会有学术腐败,因为含水量太高的论调很快就会被识破,被淘汰;这里的教学是倾囊相授,老师为了自己的学说得到传承,绝不会对自己的学生像猫教老虎那样,留一手爬树的绝招,绝不会。

政策研究中心:这是每一所大学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趋势。有的人就是喜欢揣摩高层决策,并且拿揣摩当做一门高深的学问。当时的稷门,也不可避免地要完善这一功能,使这里成为董事长们经常光顾探找对策的地方。

小三有一个疑问:两千多年前的人,对民主、对自由的认识真的到了那么高的水平吗?

答案是否定的。

春秋战国时代的领导们做出礼贤下士的举动,做出言论自由的规定,把人才推到了一种近乎病态的高度,完全是受动物性的丛林法则所迫。在那个铁血时代,不进步就是落后,不强大就会灭亡。大周证监会刚成立那会,上市公司大概有几百家,每一家实力相差不大,到了战国时代,还能出现在史书中的不就只剩七家了吗?其他那些家哪去了?不是被收购了,就是破产了,或者说彻底沦为某家超级公司的附庸。

是这个残酷的竞争时代,逼迫公司的董事长们要礼贤,要下士,要开明,要民主。否则明天被收购的可能就是自己,挂掉的可能就是自己。

这里引申出一个词:竞争。

充分的竞争招致弱肉强食的规则;弱肉强食的规则导致生死存亡的压力;生死存亡的压力激发争强好胜的动力;争强好胜的动力产生唯才是举的美德;唯才是举的美德得到后人的赞誉。这就是我们无限推崇那个时代的原因。

你以为那个时代的董事长不想好好歇歇吗?不想好好腐败一下吗?不想好好享受人生吗?他们当然想。于是乎,那些意志薄弱、贪图享受的董事长成了那七家公司的猎杀目标,成为丛林中的牺牲品。

那么丛林法则导致的民主和自由是伪民主伪自由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个时代的民主和自由当然是真的。既然是真的,它跟现代的民主和自由又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那个时代的民主和自由,是朴素的、原始的、局部的。这个特性决定了它的民主自由是一种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民主自由。这种民主自由不同于现代人通过行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追求实现的民主自由。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在推崇两千多年前的民主自由,本身就是一种滑稽可笑的行为,不是吗?

看来,这世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失去和得不到。

三、学术权威之孟大圣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稷下学宫都聚集了一批什么水平的教授:

孟子,这位不用刨祖坟了,大家天天挂在嘴边,孔孟孔孟地叫,堪称我们中华文化思想界的二号人物,仅次于孔子。顺便提一下,这位大圣人居然是庆父的后裔,“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言犹在耳。他本来是鲁国公司的,后来到齐国发展自己的儒家学说。他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仁政”,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还是讲讲大圣人的成长历程吧。

同类推荐
  • 幻域谈往录

    幻域谈往录

    酷爱潜水运动的年轻人,神秘的二战沉船,贞观三年的陨石佛塔,这个自带几分侠气的年轻人穿越来到天下初定的大唐,身不由己的卷入了江湖与庙堂的各种纷争,从浩瀚大海到雪山大漠,从荒蛮之地到繁华长安,我们看到的是幻域中一个灵魂的重生,呈现的是初唐几十年波澜壮阔的画卷。。。
  • 欢宋

    欢宋

    穿越到宋朝,做大商、收小弟、傍王爷、会名妓、断奇案、医重症、戍边关,在这名流荟萃的花花大宋,且忙且快乐!
  • 桃花源圣地

    桃花源圣地

    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武陵人如何误入桃花源,为何出来后处处标记,却找不到桃花源?刘科达回乡查找母亲死因,意外发现桃花源的秘密,并和野娃和强子误打误撞闯入桃花源,有啼笑皆非、也有惊险探险,且看他们揭开桃花源神秘面纱……
  • 蜜唐有点酸

    蜜唐有点酸

    李白在寻找自己神秘身世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阴谋、美女、功名、诱惑,还有不寻常的神秘事件:红遍娱乐圈的唐朝好声音,危机四伏的玫瑰派对,阴谋连环的绝密家谱,令人惊讶的是上官婉儿竟然没有死于唐隆政变,太平公主并非自杀,更有一群才子佳人横空出世,王维、孟浩然、杜甫、江采萍、许紫烟、念奴……我不写历史,只为好玩有趣,只为开心一乐。
  • 红楼之林家庶子

    红楼之林家庶子

    在任务中丧生的林封借尸还魂重生在这方世界成为江南世家林家的庶子,且看林封如何在这个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名字
热门推荐
  • 隐爱

    隐爱

    本书是青年作家严利的长篇小说。因为怀疑妻子与弟弟暖昧故认为女儿孟夏兮非亲生,长年酗酒的父亲孟东对妻女施暴是家常便饭。母亲最终弃家出走。8岁的孟夏兮操持着家务在父亲的打骂声中胆颤心惊的过活。没过多久,陌生的小姨出现了,带着她离开村子去省城。孟夏兮和小姨相依为命的生活着,她静静地等待自己长大。这是一部讲述女性成长的情感励志小说。
  • 燕山血

    燕山血

    大宋和荒奴之间,百年恩怨,暂时达成了微妙的平衡。然而这一切随着大宋新皇登基即将化为泡影,秣马厉兵,复仇的剑指向了燕山……此举惊动了整个江湖,江湖儿女,或主战或主和,凭借着渺小的自我,竟然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走向。燕山之雪,落地成血。
  • 关门弟子白十三

    关门弟子白十三

    故事从一位道家女子捡到一名小男孩儿开始说起小男孩从小天煞孤星出生便父母双亡被全村人以为是他克死自己的父母,后来被村里的王疯子抚养,王疯子没过多久也离开人世,小男孩便更被村里人排斥,直到遇到了这名女子,也就是他后来的师父,正一的白泠。
  • 这本合不上的书

    这本合不上的书

    离中考还有两个月的寒暖,在经历了许多不愉快后开始努力向上,准备为自己想去的高中拼一下,但……高中三年,寒暖励志考一所好大学,尽管希望渺茫,身体跟不上学习的步伐,但依旧在和身边的人一起努力。她说:“前路荆棘,那就披荆斩棘。”
  • 超级成神记

    超级成神记

    迷云中学的一位高中生,从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无数的人在他身边围绕,一次次的生死危机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应该怎么做呢?他的信条是:打得过,狠打!打不过,快逃!书中有搞笑的故事、感人的情意、阴谋的设计、痴痴的恋情、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从世俗人世间写到宇宝宙争霸,情节跨度范围很大,很广!
  • 决不饶恕

    决不饶恕

    周正衣可以说是最爱周蕙苠的男人,只是因为爱,他的精神出现了甚至于变态的倾向。“她推开门的时候,正好看见周正衣拿着长长的裁缝针,用力地往自己的大腿上扎。他的腿上全是一条一条的鲜血。那一针扎下去,周正衣的两只眼睛全翻成白色的了。他大概是很痛了,上下的牙齿紧紧地咬在一起,那个像两只老鼠撕咬的声音就是从他嘴里发出来的……”
  • 攸雪女孩:那年的她

    攸雪女孩:那年的她

    被命运抛弃莫名奇妙成为校花女神的眼中钉......他曾经深爱一个女孩多次被拒绝浮现报复动机她选择了谁…
  • 橙子味的初恋日记

    橙子味的初恋日记

    C市的人都知道,江Boss是个工作狂,可是,为什么却可以总在街上,超市,景区见到他?直到,帝国集团转发微博,道“楚总说,要带我们看江总撒狗粮”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江Boss是结婚了!!结婚后的江先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撒狗粮!!!一言不合就虐狗!!!
  • 地狱漫步者

    地狱漫步者

    人类的英雄被挚友背叛坠入地狱,依靠凡人之躯重回人间,即将上演的是复仇大剧还是再度肩负英雄的使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