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57700000028

第28章 盗御马(1)

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某要与众贤弟叙一叙衷肠。

——京剧《盗御马》窦尔敦

有人说“****”时,我们上山下乡的一代是“打不散”、“压不垮”的“老三届”,其实早就散了,所谓不散,是几个“混出人样”的精英们的纠集,是梅菜扣肉上头的肉的张扬,而大部分是肉下头的菜,是干巴巴的铺垫。当然,有时候下头的菜比上头的肉好吃,那要看吃者是处于一种什么状态。肉有肉的光彩,霉干菜们有霉干菜们的友谊,张秀英、刘二东、李抗美、王小顺,还有我,我们都属于霉干菜序列,我们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草芥,我们的名字普通得让人记不住,可却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各自的心底,刻骨铭心,除非死去,不会消逝。

当然,后顺沟那山那水那人,也镌刻在我们的心里,除非到死,不会消逝……

2007年夏天,冒着炎炎烈日,我回到了后顺沟,回到了黄土皱褶的深处,回到了40年前生活过的地方。我的回来带有随意性,到延安来开会,跟负责人请了一天假,坐了三个钟头的班车,出现在这个偏僻的犄角旮旯,来到这魂牵梦绕的落魄之地。这里现在被叫做了顺沟二组,仍旧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自然村落。

公共汽车还要继续朝前开,前面10公里的刘河乡是终点,这趟车在下午三点半返回县城,路过这里,就是说,我在后顺沟的时间满打满算有两个半小时。

两个半小时,我要温习完四年的内容。

村里新添了几孔石窑,有了自来水管道,村街醒目的墙上刷着标语,提示出这阶段的工作重点,现在的重点是“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大概是说计划生育的,不知被哪个淘气的小子将所有“生”字下面一横全抹去,变做了“少牛优牛幸福一牛”。以前这面墙的标语装饰归知青操作,我们在上头画过红太阳和天安门,写过“大海航行靠舵手”,对上头的每一个坑洼都很熟悉。路还是土的,路边种了两排小枣树,挖了一道流水沟,大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绩。村里青壮都出去打工了,只一些老弱病残在留守,麻将桌支在树荫下,打牌的人都光着膀子,似乎燥热难耐。几条慵懒的狗在街上溜达,几只鸡在草稞里钻进钻出,天还是那般蓝,土还是那般黄,眼前景物,似是而非,如梦如幻。几十年过去,我在这里几乎不再认识谁,谁也不再认识我,我的到来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透过几棵弯着脑袋的向日葵,我看到沟对面,那块相对平整一点的地界存在依然,那两孔曾经为我们遮风避雨的破窑洞,已经坍塌得看不出眉眼,长满了荆棘。沟下的水也干了,变做了断断续续的水坑,一步就可以跨过去。

跟一个打麻将的打听记忆中的熟人,他不回答,却警惕地问我“打哪儿来”。我说打北京来。他问我来干什么,我说什么也不干,就是看看。他说他还以为我是来勘查地形的,早听说要在北边山峁上安个铁塔,一年多了也没见来人,这里的手机信号极差,月月还得交钱,亏了。另一个扔出手里的牌,高呼“四饼”,扭过头看了我一眼说,这穷山恶水有什么好看,城里人吃了汉堡包满世界胡钻……

他们是谁,我不知道,四十年前他们在哪儿,我也不知道,在他们的目光中我是一个无端闯入的旅游者,地域的差异让他们对我充满了反感。想起了贺敬之写的《回延安》的诗,“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那情景大概不会再有了。想当年我们在这里战天斗地,流血流汗,方圆近百里谁人不知我们啸聚后顺沟的“窦尔敦”一族,40年的时光,一代人消逝得这般快捷,记忆被生活研磨得这般平展,让人心底生出些许黯然。

站在街头,茫然四顾,才发现现实和记忆相去甚远。满街闲转的狗,个个肮脏丑陋,大部分是京巴和土狗的串秧,让人分不清毛色和眉眼。见我在树下停留,两只狗蹭过来,将沾满了泥浆的尾巴使劲甩,分明是讨好。40年前这里的狗是何等英武利落,包括我们养的那条温顺美丽的母狗黑子,也是我们“众好汉”中的一个精彩点缀,哪里是这般的窝囊。乡间的狗厉害,细腰长嘴,不善宣扬,冷不丁从墙后蹿出来,照着你的小腿就是一口,人说“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让陕北的狗咬一口,不是“三分”,是“稀巴烂”,这里的狗们都是跟狼干过仗的,大部分有匈奴狩猎犬的遗传。

街对面有座开满了黄丝瓜花的小院,院门开着,我探进院里问,有人吗?

一条黄狗趴在窗下睡觉,见了我,懒洋洋地半睁了一下眼睛,不再理睬。但就在我刚刚迈进台阶往里走时,这条狗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个激灵腾身而起,呜地一下扑过来,不是用链子拴着,那气焰万丈的架势能把我咬死。黄狗挣着铁链子向我狂吠,展现出一种不共戴天,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怒激情。

一个圆脸胖女子出来呵斥狗,狗不理女子,蹦得更高。女子指着狗说,三泰,不许你叫!

女子把狗叫做“三泰”,既是黄狗,就该是“黄三泰”了,我问怎的管狗叫“三泰”,女子说它生下来就叫三泰,他们家的狗换了好几条,都叫三泰。

我问叫发财的队长住在哪儿,女子还没说话,屋里有人咳嗽,问院里是谁。女子向屋里喊,这人来找我爷!回头又对我说,那是我婆。

这么说是发财的孙女了,我在那张胖脸上寻找发财的印记,没有。女子说话带有浓重的陕北腔,鼻音很重,把“我”说成了“俄”,像得了感冒。屋里的人让我进去,狗还在不依不饶地叫,胖女子跑过去使劲踹了狗一脚,让它卧下,狗哪里肯卧,隔着女子朝着我还是狠叫。

被叫做“婆”的坐在炕上,满头白发,一脸褶子,八月了还穿着毛裤,拢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在尽职尽责地履行祖母的义务。孩子跟外头的黄狗一样,腰里拴根绳子,一头系在炕上的一个小石头狮子上,爬也爬不远。石头狮子当地叫做拴娃石,是乡间炕头的必有点缀,炕上有了拴娃石子孙才能昌盛。娶媳妇,新媳妇还没进门,小狮子已经早早地蹲在炕上了。当年后顺沟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被拴娃石拴过,一个石头狮子拴过几代人,成为这个家庭不变的风景。眼前这个狮子我认识,曾拴过发财的大儿子,后来被五狈偷出来拴鸡,磕了一个角……

看我进来,“婆”盯着我使劲看,嘴唇动了又动,一双眼虽浑浊流泪,到底还是认出来了,惊呼一声“我的娘”,隔着孩子一把将我的胳膊攥住,颤颤地说道,老四,你咋才回?

一句“老四”叫出了我的眼泪。

两双泪眼相对。

跟前的老人,就是当年村里最漂亮的新媳妇黄麦子,记得队长娶她的时候我们全体知青都被请去吃席,还送了礼,一床枣红线绨被面,当然也顺手“拿”走了人家的驴缰绳。队长的爹是队里的饲养员,也是党支部书记,儿子是队长,爹是书记,给人的感觉好像后顺沟都让他们老刘家包了。支书找我们要了好几回驴缰绳,我们众口一词都说没拿,支书说我们是土匪,老二说我们是窦尔敦,窦尔敦就是土匪。

当时,那根缰绳对我们很重要。

现在精干的队长媳妇成了老太太,老得浑身是病,动作迟缓,下不了炕了。麦子告诉我,胖女子是她的二孙女,炕上的是小孙子,还有大孙子在部队当义务兵,两个孙女在延安上中学。细算她生日比我还小半年,我的独生儿子还在单身贵族里晃荡,别说后代,连媳妇还没有准星,她已经是子孙满堂了,似乎有隔世之感。问及发财队长,麦子说,死了,十年前就死了,肝病,疼得在炕上滚,生生是疼死的,死的时候脸焦黄,人成了一把骨头。

我就想那个英俊的年轻队长,因为长得像《地道战》里的传宝,曾经一度让我们女知青很神往,其他队的知青经常有“不远万里”来看“传宝”的,看过一回还要看第二回,第三回……发财长得帅是得了这里水土的滋润,陕北是出俊男美女的地方,人说“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碳”,指的是这一地域出产的精彩,传说貂蝉是米脂人,吕布是绥德人,后顺沟不属绥德县,却是离得不远。我们跟发财谈论过他出色的相貌问题,发财说他是杂种,是匈奴和汉人杂交生出的杂种,跟当地的狗一样,但凡是这样的杂种,都长得漂亮,脑袋也好使。我们说发财窝在后顺沟可惜了,要是在北京、上海什么的,准能进“样板团”,比舞台上活跃的洪常青、杨子荣都精神。问题是发财既不会跳芭蕾也不会唱样板戏,他就会放羊种庄稼,再拿手的就是唱酸曲儿,他那些酸曲儿能酸倒人的牙,听听吧,“拉手手,亲口口,咱们两个圪崂里走……”男生们问他跟女的到圪崂里去干什么,发财挤挤眼说,扒袄袄褪裤裤,想干甚就干甚,想咋干就咋干!

男生们问是先扒袄还是先褪裤,发财说那得看时间……

队长无形中充当了知青们的性启蒙教师,大家年龄相当,他的生活经验远比我们丰富,这是他受知青们喜爱的原因之一。干活男生都愿意往发财跟前扎,地里时常响起哄堂大笑,女生们装作不在意,却扎着耳朵往那边听。我们都知道,发财虽然是单身汉,却私下跟两三个女子睡过了,其中还有个已婚的婆姨。男生们问那“两三个”都是谁,发财说,那不能说,人家还要活人哩!

男生们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你得教育教育我们。

发财说追女人有诀窍,得紧迫,得不耐烦地追。就唱:

二十里明沙三十里的水,五十里路我来看妹妹。

半个月我跑了那十五回,哥哥我跑成了罗圈腿。

大家在地头嘻嘻哈哈跟着溜唱,发财调子一转又换了词。

山丹丹花儿三更里开,哥哥我一准就翻墙来。

窗外的哈巴咬了个紧,哥哥我上了妹妹的身。

这回没人跟着唱了,大家都有些脸红。农民甲说,城里娃娃****太嫩!

公社找发财谈话,让他注意影响,说龙川县已经法办过一个“破坏上山下乡政策”的队干部了。发财问那干部做了甚,公社人说和下乡来的女知青睡了觉。发财说,两厢情愿的XX事,法办谁哩?

干部说,那两厢要是不情愿呢?

发财说,这事简单得很。

我们喜欢发财的直率,连跟相好睡过几回觉都老实交代,并且很忠实地替对方保密,挺仁义。发财活泼、机敏、随和、周到,跟他在一起干活,快乐,不累。我说,要是两年内招工的再不把我招出去,我就嫁给发财!

结果,还没有等到两年,人家就娶了前顺沟的黄麦子……黄麦子比我们能干多了,也实际多了,人家把个家操持得一尘不染,前前后后给他们刘家生了三个儿子。

当然,也亏得我没嫁给发财,要不现在已经当了十年寡妇了。

麦子说,你们那几个货,谁也不知道回来看看,全是白眼狼……

我只顾擦眼泪,想念那个一度让我钟情的队长,什么话也说不出了。

知道我的时间紧迫,麦子让胖女子紧忙做饭,没一会儿,女子端出了荷包蛋,大青花碗里满满当当盛了七八个,舀了两勺子糖,还有香油。小炕桌上变戏法一样冒出了炸糜子面糕和嫩玉米,这些都是当年知青们的最爱。麦子还嫌拿得少,让女子把橱柜里的洋芋擦擦端出来。洋芋擦擦是地道陕北饭,缺粮的时候把土豆擦成小片,沾上干面搁锅里蒸,蒸出来沾蒜水醋汤吃,属于缺粮时代的“瓜菜代”,是没法的法子,现在却成了稀罕物件,连陕北的大饭店里都卖这个。女子说,橱里的擦擦是中午蒸的,这一桌吃食,莫不是要把北京来的“老四”撑坏呀!

麦子说,你不知道他们……我知道,尽管去端。

外面的黄狗炸雷似地吠。

女子说,今儿个三泰是有病!

麦子的确知道我们。

1969年,陕北最大的问题是饿,不是不够吃,是吃不够,永远吃不够。

我们是一群眼睛冒着蓝光的狼,无论看到什么,第一个念头总是“能不能吃”。

每月每人30斤精粮,是政府拨给的,需我们按时到刘河公社去取,这是国家对插队知青极大的照顾了。30斤,听着不少,偏偏就不够吃。驮粮的时候我们一个不落,全体出洞,早早从发财爹那儿赶出灰叫驴,打打闹闹沿着崎岖山道往公社走。黑子也跟着我们,黑子是我们从村里农民乙家抱来的小狗,来的时候眼睛还没睁开,硬是用面汤喂大,现在已经很有点儿狗样了,一身毛在阳光下缎子般地闪光,线条极佳,叫声也响亮。黑子随着我们跑前跑后,明亮而欢快,成为我们驮粮队伍的一道风景。队伍转过山峁逃出发财爹的视线,老二立刻爬上驴背,在驴背上拉开山大王的架势,高唱“将酒宴摆置在聚义厅上,某要与众贤弟叙一叙衷肠”。我们几个没有骑光板驴的能耐,只好揪着驴尾巴走。叫驴也很重视这趟差事,平日倔而佞,不好使唤,但只要去公社驮粮,从来都是乖乖儿的,让走就走,让停就停,连臭屁也不放。在公社我们可以用家里邮寄来的全国粮票买烧饼,一人四个,男女平等,其中也包括叫驴和黑子的,黑子的减半,吃四个烧饼得把小狗撑死,多出两个给发财捎回去,以示我们的友情,感谢他的关照。驴驮粮食是为我们服务,为我们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理应受到好招待。给驴和狗吃烧饼,把发财爹心疼的,骂我们是造孽,是暴殄天物,说我们要遭报应。我们不相信报应,我们相信平等,有个资本主义国家的人说过,在水沟里草履虫的生命和人一样高贵,草履虫都高贵了,何况是驴和狗。

同类推荐
  • 最后的骑兵

    最后的骑兵

    骑兵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个兵种,已成为一种兵种的标本,而骑兵部队也开始成为一种神秘与传奇的象征。本书结构独特,传说与现实两条线平行进展。作者以一匹野马与成吉思汗的传说,重新构织了蒙古史,从一匹马的视角讲述了蒙古的历史与成吉思汗的英雄故事,昭示了一种全新的英雄主义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则以成吉思汗的第46代孙成天,作为最后这支骑兵连的连长。通过对他身上那些与现代人、现代都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细节描写以及他追寻世界仅存最后一匹野生野马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种全新的男人的形象。
  • 凤凰于飞(下册)

    凤凰于飞(下册)

    皇宫内,她含泪刺伤他,他假死躲暗杀。别景院内,他拥她入怀,她拿起凤钗刺入他胸膛,换来他七个字:“清歌,你可认得我?”她问:“得成比目何辞死!”他答:“愿作鸳鸯不羡仙!”她落泪,他拥她入怀,许她一世安稳,给她一世荣宠!飘摇江山,乱世棋局,且看她在这一盘乱局中,如何红颜一怒,他如何权倾天下!
  • 黑铁时代

    黑铁时代

    《黑铁时代》是作者在他著名的“时代三部曲”之后带给我们的另一个“美丽的惊喜”。在本书中,作者以他一贯的奇妙绝伦的构思构筑了一篇篇精彩的小说。《绿毛水怪》、《歌仙》、《红拂夜奔》……王小波的故事从古到今,其中的主角有令人匪夷所思的绿毛水怪,有唐朝的大将军李靖,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书的末了以一篇经典的《黑铁时代》结束,让人回味无穷。
  • 夜妆(中坚代书系)

    夜妆(中坚代书系)

    本书是70后代表作家付秀莹最新作品的精选集,主要收录的篇目有《花好月圆》《绿了芭蕉》《无衣令》等。付秀莹以中短篇小说的创作见长,作品多是着笔于对普通人生活的描写和刻画,她的文字干净轻盈,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细腻传神,是70后女性作家的优秀代表。
  • 原振侠13:失魂

    原振侠13:失魂

    东方的渔家小子鲁大发跃上荧幕后,虽风靡万千女子,却一往情深地痴恋着少年时期于家乡海边三次遇见的好看女人。可是,他用尽办法也无法找到这个女人,情绪渐趋崩溃,这份深情打动了原振侠。在机缘巧合下,连黄绢也加入了寻人行动。在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重要场合中,好看女人出现了,鲁大发却因此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况!离奇的是,众人皆知好看女人从没到过东方,不可能跟鲁大发在海边相遇。难道,鲁大发只是做了一场诡异的梦?「人死了之后,灵魂到什麽地方去了呢?人活着的时候,灵魂又在什麽地方?
热门推荐
  • 狗道-成为心腹重臣的职场法则

    狗道-成为心腹重臣的职场法则

    本书就“狗道”做出了深刻的描述,并以“狗道”的忠诚、服从给人以启迪,使你成为被老板,领导倚重的心腹重臣。
  • 我讨厌她们

    我讨厌她们

    从那次昏迷醒来之后,我身边就突然多了她们两个。她们很漂亮,对我也很好,各有自己的性格,这使我不得不承认她们是美女。但是面对她们,看着她们的面容,我很讨厌,也不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可,这是由心的,难道我打心底讨厌她们吗?
  • 夜少,夫人又带球跑了!

    夜少,夫人又带球跑了!

    【大甜小虐!!新书请君入坑!!】第一次求婚:“颜听婳,你愿意嫁给我吗?”薄云衍单膝跪地。“那我还得想想呢,世界这么大,我总要多看看其他人吧。”第二次求婚:“颜听婳,这次别再错过,嫁给我?”“那...好吧。”第三次求婚:小包子:“marryme?”薄大包子:“呵,老子的!”
  • 印第安保留区的故事

    印第安保留区的故事

    这部小说背景所发生的地点在美国南部狭长而美丽的沿海地区,所发生的时间也同中国地产业蓬勃发展时期相同,虽然是小说,大略梗概据真实事件改编,读者可以根据本小说一探席卷全球,制造无数富豪的地产业在美国发展、壮大的背后,同样隐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 爱忆追梦

    爱忆追梦

    这是许佳佳的传记,这是她很多人生中的一个,但这一生,她有过辉煌,有过情爱,有过瞩目,有过心灵乐园。我把她这一生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她看过的妙趣,领悟的真谛,大爱大性,大智大道~生命的故事和她一生的精粹,都在其中。
  • 瑾梦玉

    瑾梦玉

    玉铭是琼娄最小的“姑凉”,因为琼娄要为帝君上供…上供的狐仙不知为了什么事耽搁了,清君便想着让玉铭出门走走…便寻了个她厨艺最好的由头,将她送去九重天却不想在九重天遇见正要来刺探军情的潇尘…两人打打闹闹…潇尘因为某种原因进了长乐宫当做饭的…三人开始了一些…几百万年来从未有的闹剧…却因为一次天后的侄女,玉铭身受重伤…潇尘为了救她…寥落凡尘…玉铭开始报恩之旅…却不想…在凡间遇到历劫的帝君……司命与丝忆…日日为三人担忧…日日挡着各路大神的追问…第一卷………
  • 仙色撩人

    仙色撩人

    没办法高调的杀人,只好低调挣钱。偶尔当当围观群众,淡定的打着酱油。只是游戏里是非多,撞上个天杀的小偷,被人追杀了大半个服。遇上个慈悲的善人,却二话不说就送咱归了西……这都什么事儿?!玩游戏而已,何必呢……何必呢……咱也是有兄弟的人。兄弟,撸起袖子给我上!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好吧,那位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的帅哥,你的毒借我用用。你咬我放毒,文明吧!********本文乃仙侠背景的网游文,正经中带着KUSO,YD中透着CJ,作者间歇性抽风,大家乱入!
  • 清明梦仙界游

    清明梦仙界游

    故事很简单,就是讲一个会做“清明梦”,从小便喜欢各种神鬼志怪小说的穷书生,幻想着寻仙证道,出入青冥的故事。成仙到底可否长生,御剑又究竟是否逍遥,这一切到底是虚无缥缈,还是有生可期?且看这修仙梦是否清明!
  • 若我执念

    若我执念

    迷糊又不谙世故的林珊在一次酒醉的情况下,无端爬上了一张陌生的床。从此,她和豪门贵公子唐钰瑾结下了不解之缘。先是被认为误会蓄意陷害,接着又是莫名怀孕。在一场接一场的霉运中,她居然轻易获得了唐钰瑾的青睐,同时也被卷入了世仇恩怨中。为了执着留住爱人,唐钰瑾不惜用尽各种伤透她的法子。可是这样虐恋的背后,却是不愿离弃的执念。“若我执念,永不言弃。林珊,你可知我的情非得已。”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