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04100000014

第14章 艺术联想 (4)

朱光潜先生在文艺的领域维护自由主义。他认为,人多少是自然需要的奴隶,脱离不掉因果律的命定,没有翅膀就不能高飞,绝饮食就会饿死,落在自然的圈套,便要受自然的限制。惟有在艺术的活动方面,人超脱了自然的限制,能把自然拿在手里来玩弄,剪裁它,重新给予它一个生命与形式。而文艺的要求是人性中最宝贵的一点,它就应有自由的发展,不应受压抑或摧残。因为,它解放可能被压抑的情感,免除弗洛伊德派心理学家所说的精神的失常;它解放人的蔽于习惯的狭小的见地,使他随时见出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因而提高他的生命的力量,不致天天感觉人生乏味。

“文字狱”在《汉语大词典》中被定义为“旧时谓统治者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中国大百科全书》则定义为“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

文字狱制度是扼杀人民思想的专制制度,以清朝的文字狱最为惨烈。

清朝南侵以来,对中原民族不但在军事上予以残酷杀戮,而且在经济上大肆掠夺破坏,众所周知的便是大量炮制文字狱,大搞文化压迫。清军入关后不久,清廷就开始了对中华文化的压迫摧残。顺治二年(1645年),江阴人黄毓祺被告发写有诗句“纵使逆天成底事,倒行日暮不知还”,被指为反清复明,惨遭抄家灭门戮尸,儿女发配给旗人为奴。顺治四年(1647年),广东和尚释函可身携一本记录抗清志士悲壮事迹的史稿《变记》,被南京城门的清兵查获,先是被清廷严刑折磨一年,最后以私撰逆书的罪名流放沈阳。次年,又有毛重倬等坊刻制艺序案,毛重倬为坊刻制艺所写的序文不书“顺治”年号,被大学士刚林认为是“目无本朝”,是目无“正统”的“不赦之条”。由此清廷规定:“自今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礼臣校阅,方许刊行,其余房社杂稿概行禁止”,这就是最早的言论审查专制。

跟之后的雍正、乾隆两朝相比,康熙朝的文字狱虽杀戮了大批文人,但也还不算非常严重。最著名的要算庄廷鑨的明史案了,明熹宗天启朝内阁首辅朱国祯受魏忠贤排挤,告病回到老家浙江乌程,编了一本《皇明史概》并刊行,其中未刊的稿本有《列朝诸臣传》。明亡后,浙江湖州有个叫庄廷鑨的富户,他是个盲人,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鼓舞,也想搞一部传世史作。但他自己并不通晓史事,于是出钱从朱国祯后人处买了史稿,并延揽江南一带有志于纂修明史的才子,补写崇祯朝和南明史事。在叙及南明史事时,并不承认清朝的正统,仍尊奉明朝年号,其中还多处涉及了明末建州女真的事,如直写努尔哈赤的名字,写明将李成梁杀死努尔哈赤的父祖,斥骂降清的尚可喜、耿仲明为“尚贼”、“耿贼”,写清军入关用了“夷寇”等,这些都犯了清廷的大忌。

《明史辑略》事发后,清军将《明史》案一干“人犯”七十余人(为《明史》写序的、校对的,甚至卖书的、买书的、刻字印刷的以及当地官吏),在弼教坊同时或凌迟、或杖毙、或绞死,一时血溅人间天堂。当时主事者庄廷鑨已死去多年,仍被大逆律剖棺戮尸,另有数百人受牵连发配充军。明史案开了以“逆书”索赂的恶劣先河。康熙十九年(1680年),发生了朱方旦中补说案。朱方旦是个名医,他发现了“脑”才是思想中枢,而不是传统医学认定的“心”,“古号为圣贤者,安知中道?中道在我山根之上,两眉之间”。此说一发表,引起医学界极大的震撼,群起挞伐,最后他以“妖言惑众”之罪处斩,所有著作一律焚毁。他还有不少医学著作,如《中质秘录》,在这部书中会有多少超越西方医学的发现,也已经无从得知。康熙帝虽然对科学有兴趣,却也最恨他,力主一定要斩首。当时征吴三桂有功的顺承郡王勒尔锦十分尊敬朱方旦,因此极力营救,康熙帝便先革了勒尔锦,再下诏杀死朱方旦。明中叶以来的文艺和科技复兴,就被这一系列的文字狱扼杀中断了。

到了乾隆帝时,文字狱则达到顶峰,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15岁以上者连坐立斩。甚至一些疯子胡乱涂抹也被定为“逆案”,凌迟处死,荒唐到极点。

乾隆初年,文字狱曾有一段时间的停息,但是到了乾隆十六年(1751年),“伪孙嘉淦奏稿”案又揭开了文字狱死灰复燃的序幕。

孙嘉淦历任左都御史、吏部和刑部尚书及直隶总督、湖广总督等中央、地方要职,以敢于直言进谏著称。乾隆十五年(1750年)前后,民间出现了一个假托是孙嘉淦写的奏稿,稿中的内容“五不解,十大过”,直指乾隆帝,并把当时的朝中大臣几乎全部进行揭露斥责。全国十八省皆争相传抄伪稿,次年六月,伪稿流传到云南时被当局发现,由此顺藤摸瓜,辗转根究,在全国追查伪稿作者。

皇帝督促之下,各省督抚全力缉查、不敢怠慢。但查来查去,涉嫌者及传抄之人,不是互相指责,就是将责任推向已故之人,有的在严刑逼供下则认罪,松刑又复呼冤,使案情纷繁复杂,年终整个案情仍很混乱,一直没有结果。

此时乾隆帝认为既已延及数省,迟至经年,断无骤然中止之理,但要继续查下去也很困难。就在这进退两难之际,江西巡抚鄂容安查获传抄伪稿的长淮千总卢鲁生,经军机大臣审讯,供出其稿得自南昌守备刘时达、刘守朴父子。于是将卢鲁生、刘时达父子押到北京,责成军机处进行审讯。在乾隆帝看来,伪稿一案似乎有了头绪,如不出意外,伪稿必定为卢鲁生及刘氏父子所捏造。但是又有刘守朴的幕友孔则明供出,封寄伪稿给刘时达系其代为经手,其伪稿乃得自苏州。这样一来,案情横生枝节,又陷入追不到源头的困境。

一年来,全国上下大张旗鼓追查伪稿,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力财力,也不知牵连了多少人,乾隆帝既找不出主犯,又不能继续追查,就将卢、刘二犯作为替罪羊。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月,军机大臣向乾隆帝奏报:经审讯孔则明代书寄稿家信,全属子虚。卢鲁生经反复“开导”,也承认了与刘时达共同捏造伪稿的“实情”。这些复审及奏报,实际上皆乾隆帝授意。当月,乾隆帝迫不及待地宣布,伪稿一案已全行昭著,“主犯”卢鲁生押赴市曹凌迟处死。至此,历时一年七个月,蔓延京师、山东、山西、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广东、广西以及边远土司等地区的、轰动全国的清查伪孙嘉淦奏稿案仓促了结。

伪稿遍及全国,正说明此议深得人心,皇帝该“闻过即改”才是。然而乾隆帝丝毫不想到自己确有过错,反而感觉到敌对暗潮在全国涌起,因此将原因定为“皆因以往实行的宽大之政”,是“请宽妖言”、“禁挟仇诬告诗文”等政策纵容了“诽谤”。乾隆帝决定改变“妇人之仁”的“宽缓方针”,决定继承列祖列宗的严猛苛政,降旨道:“此等奸徒,传播流言,俦张为幻,关系风俗人心者甚大,不可不力为整饬。”从此文字狱波澜壮阔,直到以修四库全书为名义,从而查办禁书、彻底摧毁中华民族精神的千古创举。

又有王锡侯,本名王侯,因怕自己的名字犯忌讳遂改名锡侯。因不满《康熙字典》为一家之言,花费十七年心血编成一部体例新颖的字典《字贯》,乾隆四十年(1775年)刊行面世。书刊出之后,被王锡侯的同乡将此书以诬蔑康熙帝的名义告官。经办此案的江西巡抚海成认为王锡侯是狂妄不法,便奏请先革去其举人,再审拟定罪。乾隆帝尚未及处理,书辗转落到和珅手中,在《字贯》序文后的凡例中,他看到康熙、雍正的庙讳及乾隆的名字同其他的字悉数开列,不禁大喜,立即向乾隆帝参劾这本书。乾隆帝大怒:“罪不容赦,应照大逆律问拟。 ”下令把王锡侯处斩,子孙六人处死,全家二十一人连坐,妻媳及未成年之子为奴;并痛斥海成办事不力,革去职务交刑部治罪,海成的上司两江总督高晋,因为难辞失察之咎,一番痛骂后受到降级留任的处分。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生员吴英拦舆献策,则被凌迟处死。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李一《糊涂词》有语“天糊涂,地糊涂,帝王帅相,无非糊涂”。被河南登封人乔廷英告发,经查发现举报人乔廷英的诗稿也有“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句,日月二字合为明,你不是谋反又是什么?检举人和被检举人皆凌迟处死,两家子孙均坐斩,妻媳为奴。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发生了贺世盛笃国策案。湖南未阳的老秀才贺世盛,多次参加科举都没及第。他平时常替别人代写词状,又把道听途说的传闻和故事之类,拉杂地拼凑出一部《笃国策》,准备写成以后上京城投献,以求贷得一官半职。因为这本书上写了批评捐官制度的意见,这就成了“妄议胡政”,贺世盛被判斩立决。

同类推荐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 官道曾国藩

    官道曾国藩

    曾国藩的评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誉之者称其为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千古圣相”;毁之考’称其为“汉奸”、“刽子手”……曾国藩是一个永远值得你去认识、了解的人物。官道亦为人道,人道成就官道,为官之道,学曾国藩。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 孟子学院

    孟子学院

    如今是一个管理的时代,钻研经营管理之道,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致力于拓展业务的管理人第一要务。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管理很复杂,确实如此。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纪律管理、团队管理、后勤管理……也有人说管理很简单,其实,如果把所有的整合在一起实行,也确实很简单。这两种说法都正确,但关键是要能实施成功而有效的管理,把工作程序合理化、科学化,减少不必要的阻碍,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老子他说

    老子他说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做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书末附有历代《老子》研究书目。
热门推荐
  • 创始大帝

    创始大帝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位青年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发生奇遇,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世之路!
  • 卦神皇妃

    卦神皇妃

    她因为天命,女扮男装;他因为皇位,找上了她。她冷声道:“王爷想要在下怎么做呢?”夙烨拿起穆如清的一缕发丝,放在手里把玩,“扮作女子,做本王的王妃。”只要时时刻刻都能看到她,害怕她会做出背叛他的事吗。穆如清似是已经猜到了夙烨会这样说,“可以,期限为三年,三年之内我必定帮你夺下皇位,到时候,你要放我走。”“好,本王答应。”他说:“只要是如清,不管男女,本王都喜爱。”穆如清回头看了他一眼,“好,我知道了。”她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她知道夙烨在看着她,她却真的不敢回头,夙烨眼里的感情太过浓重,她不能接受,她早说了他并非她的良人。
  • 盛唐封魔录

    盛唐封魔录

    刚上大学的李乘风不幸失恋,和同学出来散心。不料忽然迷途,一头扎进了传说中的桃花源。猛然惊醒时,才发现已经来到了千年前的盛唐。只是这个盛唐有些不一样样。民间山鬼横行,精怪作乱,恍如地狱。又见神秘洞府,美如仙境。人间则歌舞升平,一片盛世景象。直到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之下,陈妖兵百万!唐皇仓促而走,来到名叫马嵬驿的地方。黑暗降临,人间大乱。盘古斧,东皇钟,锁妖塔……当古老的神器渐渐苏醒,一卷大唐神话,也终于拉开序幕……
  • 悔与当初

    悔与当初

    陈静瑶这辈子做过最蠢的事,就是当初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却没想到只是自己太蠢相信了他的话,而他一次次的把我当猴耍,直到他慢慢的疏离,我才发现原来只是自己的幻想,他只不过拿我当玩物根本不爱我,直到最后反应过来却是无法挽留和弥补的错误也是这辈子最……后悔的事!!!
  • 逆天丹神征天下

    逆天丹神征天下

    她是21世纪的世界顶级杀手,却因为大意导致任务失败,被C4炸死,本以为自己就那么死掉了,没想到灵魂却穿越到了上官家的小姐身上,更没想到的是,穿越来的第二天自己的父母、哥哥被自己的叔叔杀死,宅子更是焚的一干二净。她不服!她要报仇!在一陆之主的名下当弟子,为的就是复仇,来吧!让我上官晨曦看看,到底是孰强孰弱!异世大陆,风起云涌,上天入地,唯吾独尊。看我在这个异世是如何过得生龙活虎,我不仅要让人类臣服于我的脚下,我还要让神族,魔族,龙族对我俯首堪称,总有一天征服世界不是梦,早晚让世界跪下唱征服!
  • 吃定你的菜

    吃定你的菜

    天不遂人愿,赐了我一张挑剔的嘴,却给了我一个不会做饭的妈,还好,我有我的老爸,一个愿意钻研厨艺的人民教师,可能大概也许八九不离十吧,我的嘴刁也是老爸培养出来的,注定了我这一生与美食是离不开的,无论是事业还是我的爱情。
  • 月夜成魔

    月夜成魔

    修行之路坦荡荡,吾道已被魔道染。同为逆天修行路,仙魔两道谁浮屠?举枪问天何为道?惜仙灭魔乃人道。天道既如此不公,逆天修魔又有何?“哈哈哈......,我王紫枫3岁习武,7岁塑骨,15岁尝尽各种必死局面,哪一次不是靠自己活下来的?”“所谓的天道?你有眷顾过我吗?”“既然天道如此不公,那我就逆了这天又有何?”
  • 全职修真

    全职修真

    卢明在野外采集药材却受无妄之灾,被两个金丹期修士战斗余波杀死。重生之后,被退亲,被工厂辞退;无耐出去打工,又被拖欠工资。讨要工资又无端被打。这都没什么,可这地球一没符箓,二没丹药,三没法器,更可怕的是连一点灵气都没有,我怎么修真呀?卢明一咬牙,没有我就自己练,我就不信活人能被尿憋死!
  • 动漫制作大师

    动漫制作大师

    动漫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个似是而非的世界中,动漫等于动画等于小动物等于幼稚。江寒作为一名重生的动漫制作师,毅然选择起挑战常规,为动漫正名。从而这个世界诞生了一句话:刀在手,跟我走,战玄机,抢存稿!!!
  • 如果这辈子能重来

    如果这辈子能重来

    林右知一生最遗憾的事,是没有追随顾言的步伐,没有考上一个好的高中,没有经历过高考。没有经历过大学。如果能重来,这辈子,一定一定不会像上辈子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