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16600000031

第31章 做别人的催眠师(2)

比如,所谓的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即使在一些正常人身上也存在一些不健康心理,对此你如何区分呢?这就需要你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并且要精通有关心理测试技术。不然,你可能会混淆某些心理疾病,把一些心理健康的人当作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却把一些真正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当成心理健康的人。这样即使你把受术者导入了催眠状态,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一个正常人,你仅仅因为他存在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因素,而这是每个人都存在的,就主观地把他判定为患有心理疾病,这样会给受术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致使本来心理健康的人变为心理不健康的人。掌握一定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催眠师成功地进行催眠。

3.没有熟练掌握催眠技术之前不要随便给别人进行催眠治疗

催眠治疗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所以,如果你还不具备足够的催眠施术的理论知识,如果你还没有非常精通催眠施术的技术,那么你就不能随便为别人进行催眠治疗,否则你不但不能进行成功的催眠,反而会破坏催眠术的声誉。那么怎样才算是非常熟练地掌握了催眠施术的技术呢?那就是你要非常清楚催眠施术的原理,了解催眠施术的整个过程,能够辨识催眠状态的一些典型特征,可以从容应对催眠施术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并且可以进行恰到好处的暗示诱导,能够敏锐地观察受术者的各种反应,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表情、声音和语气等。

4.催眠师的服装和态度

催眠师的服装和态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暗示源,它们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受术者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催眠施术的成功与否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催眠师的服装要干净和庄重。如果催眠师穿得过于随便,就容易被受术者轻视,从而损害催眠师在受术者心中的威信。同时,催眠师也不能刻意地打扮自己,如果催眠师的衣服过于耀眼,就容易让受术者分神,并且还会使受术者产生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一般说来,催眠师最好身着干净挺括的西装,留整齐庄重的发型。这能让受术者产生有条不紊、平静、严肃的感觉,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暗示力量。

催眠师的态度比服装更重要,因为态度能形成更为强大的力量。态度恶劣、冷漠无情、贪图钱财、自以为是、刻意迎合或玩世不恭的态度只会让受术者产生反感,甚至对催眠暗示产生抵触心理,自然难以获得好的催眠效果。催眠师要想具有好的态度,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平易近人。催眠师的态度要让受术者感到他只是真诚地想要帮受术者解决问题而已,他非常关心受术者的疾病,好像疾病出现在自己身上,他真心地想要治愈它们。这样受术者就会产生一种“自己人效应”,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受术者就会完全打开自己的心房,催眠师的心理暗示就非常容易产生作用,最终会获得很好的催眠效果。当然,“平易近人”也要有分寸,过于“平易近人”就会显得卑微渺小,容易引起受术者的反感。

第二,从容镇定。很多人,尤其是初次进行催眠的人因为对催眠术一无所知或者了解甚少,所以对催眠总是抱有一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催眠师的态度又非常慌张的话,就会加重受术者心中的疑虑,从而影响催眠施术的进行。如果催眠师在整个催眠过程中都能保持从容镇定的话,无形之中就会消除受术者心中的疑虑。

第三,真诚。催眠师应该用真诚的态度来对待受术者,不能有任何的虚伪和做作,对受术者的热情和关心都必须是从心灵深处自然流露出来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人不讨厌虚伪和做作,如果受术者感觉催眠师的亲切和关心都是故意装出来的,那就会对催眠师产生强烈的反感心理,进而抗拒催眠师的暗示诱导,这样要想取得好的催眠效果是根本不可能的。

5.催眠师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社会上,人们总是把谦虚视为美德,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他们总是告诫自己不要口出狂言、不要自以为是、不要骄傲自满。可是,催眠师在面对受术者的时候,千万不能过于谦虚。比如,催眠师告诉受术者:“现在我开始对你进行催眠施术,能不能成功我也不知道,总之我会尽力而为的。”催眠师说这些话可能只是处于谦虚,但是这些话在客观上却对受术者形成了一种消极暗示,会致使催眠施术失败。因此,催眠师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且要把这种自信自然地表现出来。

一位有经验的催眠师曾经说过:成功的催眠,从实质上讲,就是催眠师的意志战胜了受术者的意志,从而在双方之间产生了一种心理感应,最终使催眠师完全控制受术者的意志。这种说法是非常精辟的,说中了要害。如果想要战胜受术者的意志,催眠师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假如连催眠师自己都缺乏信心,那么他更不可能让受术者对自己产生信心,战胜受术者的意志也只能是空想罢了。

所以很多富有经验的催眠师在实施催眠之前,都会对受术者说:“我以前给很多人实施过催眠,他们都非常轻松地进入了催眠状态,我经过了解,你和他们的情况大致相同,所以你不必担心,我相信你也会很容易地进入催眠状态的。”

6.催眠师要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在进行催眠治疗的时候,不但要暗示受术者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催眠师自己也应该抛弃一切私心杂念,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整个催眠过程都要全神贯注地凝视受术者,认真观察受术者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尽力让双方建立一种心理上的感应关系。那些三心二意的催眠师是根本不可能进行成功催眠的,越是出色的催眠师越是要求自己在催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受术者的接受能力

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催眠,更不能说所有接受催眠的人都能取得成功。

催眠术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受术者必须具备一定条件,才能进行催眠治疗,这些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受术者的智力和理解力

暗示对催眠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暗示的必要条件是受术者要充分理解暗示语的内容,受术者对暗示语理解得越透彻,暗示的效果就越好。这就要求受术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可以正确理解催眠师的暗示指导。智力水平过于低下的人是不适合接受催眠的,因为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暗示语,所以对这些人进行催眠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2.受术者的身体情况

如果一个人正在腹泻、发烧或者有瘙痒性皮肤病,他就不适合接受催眠治疗。

此外,如果受术者感到太冷或者太热,他也不适合接受催眠。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受术者会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而影响催眠的效果。

3.受术者的精神状态

对催眠术不了解的人有一种误解,他们认为在受术者将要进入睡眠时进行催眠效果最好。可是,事实正好相反,在受术者疲劳欲睡的时候最不适合进行催眠。因为,受术者这时因为过于劳累而希望进入正常睡眠状态,或者因为过于劳累而无法集中精力。在这些情况下,催眠施术都很难取得成功。当受术者精神振奋的时候,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这个时候最容易接受催眠暗示,这才是催眠施术的最佳时机。

4.受术者要有坚定的信念

我们常说“心诚则灵”,对于以心理暗示为手段的催眠术而言,此话显得更为重要。这就是说,受术者必须相信催眠术,相信催眠可以消除自己心理上的疾病,相信催眠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益,从而对催眠术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样受术者才容易进入催眠状态,容易接受催眠暗示。任何催眠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自我催眠,是受术者自己把自己导入催眠状态,从这里我们明白受术者自己的意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对催眠术没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催眠师就很难把他导入催眠状态。很多事实都证明,受术者的紧张和害怕往往是实施催眠的最大障碍,而紧张和害怕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受术者对催眠术的信念不够坚定。

5.受术者的受暗示性

在进行催眠施术之前,催眠师一般都要测试一下受术者的受暗示性,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受术者接受暗示的能力和催眠施术的效果有关。有一项调查研究表明,5%左右的人没有办法进入催眠状态,即使连浅度催眠状态也无法进入,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受暗示性能力很差的人。

6.催眠过程中受术者的心态和表现

受术者在催眠过程中会有各种心态和表现,其中有的对催眠施术是有利的,有的则会影响催眠施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催眠师应该高度重视受术者的这些心态和表现。

第一,在催眠的准备阶段,受术者会因为自己即将陷入毫无知觉的催眠状态而感到紧张和害怕,并由此而引起一些抗拒反应。抗拒反应又常常以埋怨客观条件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环境不够安静、椅子太硬、身体不舒服,受术者埋怨的目的只是想要拖延催眠。在这种情况下,催眠师要能看透问题的本质,除了尽量满足受术者的要求之外,更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努力消除受术者紧张和害怕的心态。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一种情况,有的受术者认为自己懂得一点催眠术的知识,就主动要求对自己使用哪一种催眠方法,或者抱怨催眠师使用的方法不好。面对这种情况,催眠师一方面要考虑一下受术者所要求的方法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要委婉地指出他要求的方法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总而言之,催眠师要尽力建立一种以自身为主导的合作关系,让受术者意识到他应该听从催眠师的指导,这对催眠的顺利进行是有益处的。相反有的受术者一味地依赖催眠师,他不做任何的努力去配合催眠师的指导,这也不利于催眠的顺利进行。

第二,在催眠施术的导入阶段,受术者很容易产生防卫和戒备心理。他们不是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感受催眠师的暗示诱导,而是一直在注意催眠师用什么样的态度、表情、方法和暗示语把自己导入催眠状态。

有的人甚至故意抗拒催眠师的暗示,以此来考验催眠师的本事。也有的人在催眠一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抵抗行为,可是当某一个暗示反应形成之后,又呈现出消极和被动的姿态,不管催眠师进行什么样的暗示,他都没有任何反应。

以上各种心态和行为都不利于催眠的顺利进行。当受术者出现诸如此类的表现时,催眠师千万不能流露出烦躁和责备的表情,因为这是徒劳无益的。催眠师应该做的是:心平气和地告诉受术者他的这些心态和行为对催眠是有害的,同时也可以假装对这些心态和行为漠不关心,也可以称赞受术者的某个已经对暗示语起反应的行为,赞美他出色的理解力和悟性,这样就可以逐步地把受术者导入催眠状态。

第三,在催眠的深化阶段,当受术者进入深度催眠时,他容易产生一些幻觉和错觉,出现比较极端的情况,对于催眠师的要求和暗示,他或者绝对顺从,或者强烈的反对。在这个阶段,如果催眠师的暗示接触到一些敏感的问题,就很容易引起受术者的强烈反对。这种反对行为出现的原因在于催眠师没有掌握好催眠深化的时机,超越了暗示的正常进程。所以,在催眠的深化阶段,催眠师要特别小心,最好放慢催眠速度,以免出现强烈的抗拒行为。万一遇到了这种情况,应该马上回到先前已经成熟了的暗示阶段,经过反复心理暗示,让受术者放松下来,获得轻松和愉快的感觉,然后再继续进行催眠。

第四,在催眠的治疗阶段,这个时候受术者容易出现完全迎合催眠师的状况,虽然他的“迎合”是没有意识的。在催眠施术之前,催眠师常常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产生一种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心理疾病出现的心理定势。由于这种心理定势的存在,催眠师的暗示都会不知不觉地带有某种倾向,这种倾向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在这个时候,如果受术者无意识地去“迎合”这种倾向,催眠师就会觉得自己找到了疾病的原因,这种原因可能并不是正确的,从而在催眠治疗时会出现失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催眠师进行心理暗示时,要尽量让受术者自己找出疾病的原因,而不要去进行带有倾向性的发问。

第五,在催眠的唤醒阶段,这个时候受术者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他感觉在催眠状态中身心非常舒畅,因此潜意识里想要一直沉浸在这种非现实的状态里,不想从催眠状态中醒来,不愿意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因此,当催眠师要把他唤醒时,他不会主动配合,而只是依赖催眠师,这样催眠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把他唤醒。在这种情况下,催眠师可以进行一系列使受术者回到现实和恢复主观能动性的暗示,千万不能强制性地把受术者唤醒。假如催眠师使用强行的觉醒方法让受术者醒来,那么受术者醒来之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可能感到不适。

了解催眠的整个过程以及受术者在催眠过程中的不同状态,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催眠术,进而更熟练地运用催眠术来帮助别人。下面我们就非常详细地介绍一下催眠施术的过程和状态,以便大家可以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催眠施术的过程

一般说来,一个完整的催眠施术主要包括八个步骤,它们分别是:谈话,暗示性测验,施术之前的暗示,诱导,深化,治疗,恢复清醒,解释和指导。

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这八个方面。

1.谈话

面对前来接受催眠治疗的人们,催眠师首先应该和当事人以及当事人的亲朋好友进行比较详细的面谈,以便充分了解当事人面临的问题。谈话主要有两个目的:

第一,弄清当事人面临的问题,然后判断他的问题能否通过催眠施术进行治疗。因为,催眠术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虽然它的确对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并不是说它可以治愈所有的疾病。有些疾病运用催眠术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会给受术者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下面一些情况不能使用催眠术进行治疗。

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一些类型的精神病。原因在于,这些疾病的患者在催眠状态中容易产生幻觉和妄想,从而会导致疾病更加严重。

脑器质性损害并且伴有意识障碍的人,如果运用催眠术,就可能使病情更加严重。

患有冠心病、动脉硬化的病人也不适合接受催眠治疗,这些病人可能会由于在催眠状态中有所发泄,从而导致情绪起伏,最终产生严重的后果。

如果当事人对催眠术有很严重的畏惧心理,虽然经过耐心的解释仍然无法消除恐惧心理,对这些人也最好不要运用催眠治疗。

同类推荐
  • 心理学课堂01——博弈心理学

    心理学课堂01——博弈心理学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从哈佛大学进行的心理课程出发,通过精彩的心理测试、有趣的故事以及科学好玩的实验等,让人们轻松地体验从其他大学或心理学机构学不到的趣味心理课,从而让人们在简单的学习中得以升华,重新审视自身的心理、行为模式及人生走向。
  •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本书主要介绍了在不同的动因驱动下旅游者的知觉、情绪情感、态度、个性、社会心理,以及旅游企业员工的心理特点、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维护等内容。
  • 你不可不知的60个心理定律

    你不可不知的60个心理定律

    本书介绍了60个心理定律,包括“刺猬效应”、“蝴蝶效应”、“手表定律”、“蘑菇定律”、“从众效应”、“南风效应”等,帮助读者了解自己的性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热门推荐
  • 东城卫

    东城卫

    你有你的审美,我有我的气场。你忽视我的登场,我决定我的销量。你可以轻视我的存在,我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内涵是知己才懂得气质,路上少不了质疑与嘲笑。但那有怎样?哪怕不在排行榜,也要把内容做的漂亮。我是六道锋芒,《东城卫》,我为自己代言。
  • 告别的话,由风转达

    告别的话,由风转达

    沧浪亭边悲欢交织的《浮生六记》,秦淮河上关于董小宛的末代传奇。仆仆红尘中的可歌可泣,皆在这娓娓道来的爱情故事里。作者以婉转温存的笔墨重述那缱绻蕴藉的风花雪月,感受那情深不悔的绝代风华。
  • 太渊魔法纪元

    太渊魔法纪元

    他是杀死神魔的霸者。……是操纵世界的神灵。他的话是人间真理。他的座右铭是——魔法纪元,你们恐惧吧!
  • 重生之将军独宠

    重生之将军独宠

    倾尽家产相助的意中人终于得偿所愿坐上皇位却为了一个不知真假的传闻把她送到古祭台。妹妹惨死,自己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在生命的尽头感受到了一个温暖的怀抱,守护在她身边的人,原来只有一个。老天眷顾,一切从头再来,不管是怎么欠她的,她都要一点一点的拿回来。
  • 梦幻之王

    梦幻之王

    一次命中注定的远行,一场不可思议的穿越。由此而开启一次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的远征。一场瑰奇的梦幻魔法之旅也将从无尽地底的冰封之城中启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敌战神之路

    无敌战神之路

    携战神神格降临武道文明,以狂蛮姿态会尽天下高手。“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是拳头解决不了的,一拳不行,就一万拳。”
  • 杨缅萧杂文目录

    杨缅萧杂文目录

    该书收录本萌全部杂谈-散文-古诗-……不奔着签约只是找个地方放一下-更新说笑的而已
  • 成功金法则

    成功金法则

    人生中最大的悲剧是碌碌无为、成功像陌路者一样一次次与自己失之交臂。有人叹气发牢骚,但是我们反思过自己吗?成功者有成功的法则,失败者有失败的借口。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培养处世能力,获得成功人生启迪。
  • 不眠惊魂夜

    不眠惊魂夜

    光棍节的前夕,一个曾经拒绝了我的学妹突然有一天主动来找,邀请我一起去“情趣”宾馆一起共度良宵,精虫上脑的我却一步步越陷越深,直到那天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神秘的夜玫瑰宾馆,化工楼厕所里打炮的男女,离奇死亡的出租车司机,仁爱医院停尸房旁边的老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