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16600000033

第33章 做别人的催眠师(4)

谈到治疗,我们首先应该搞清一个问题,催眠术确实对身心疾病的治疗和人体潜能的开发具有很好的效果,可是催眠术并不能单独解决全部问题。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催眠术需要和其他心理治疗的手段、开发潜能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现在,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催眠术本身的作用。

第一,催眠术最大的作用就是放松和休息。不管受术者接受催眠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疾病、开发潜能还是表演,也不管受术者进入的是浅度催眠还是深度催眠,总之,当受术者从催眠状态中清醒之后,无一例外地都会感到格外的轻松和舒适、精神振奋,似乎是美美地睡了一觉。

为什么催眠可以让受术者感到放松和舒适呢?原因在于,催眠的暗示效应导致了受术者生理上发生了一些变化——脉搏、温度、呼吸频率、血压、基础代谢率均有降低,其中也有比较高的数值恢复到了正常情况,或者是正常的数值保持稳定。

同时,受术者过分的紧张得到了缓解,头脑里的杂念逐渐消失了。这种状态使得受术者在生理上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这种休息的效果是我们平时正常睡眠根本无法达到的。反过来,生理上的充分休息又影响了受术者的心理状态,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了舒适感和愉快感。

此外,我们需要指出一点,疲劳有身体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疲劳。身体上的疲劳我们很容易感觉到,可是心理上的疲劳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同时这种疲劳的消除非常困难。心理上的疲劳是由过于繁重的脑力劳动或者没有办法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难题而引发的。在催眠状态下,心理上的疲劳可以迅速地得到消除。因此,心里有很多烦恼的人,在接受催眠治疗之后,会感到特别轻松和舒适。

第二,催眠术除了有放松和休息作用外,它还对某些疾病有非常好的疗效,比如哮喘、糖尿病、荨麻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心因性高血压等疾病。其原因在于,催眠术在抑制植物性神经症状方面具有镇静的效用。

在很多情况下,催眠术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常常是和其他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这些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直接暗示疗法。这种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把受术者导入催眠状态,然后催眠师以果断有力的语气直接暗示受术者:你的病症已经治愈了,而且它们再也不会出现了。或者直接暗示受术者:你的某个动作或者某个行为已经形成并且表现出来了,它们越来越明显。

第二,幻想法。幻想法就是要求受术者在催眠状态中,依据催眠师的暗示进行有目的的幻想,由此来消除受术者身心的疾病,或者是调节、控制自己的身心状态。

第三,宣泄法。很多心理专家都认为,把痛苦、烦恼、焦虑、欲望、需要等压抑在心里,不让它们表现在外面,这并不表示它们消失了。它们会郁结在心里,使内心世界发生更大的混乱,最终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所以说,要想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必须要把内心的各种情绪尽情地宣泄出来。可是,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中,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很难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压抑自己几乎变成了他们的一种本能。

在催眠状态下,情况有所不同。这时,受术者的意识场被缩减到最小,各种禁忌都不复存在,各种防卫机制都不再起作用,无论受术者平时的性格是多么内向,是多么喜欢压抑自己,现在他都可以把郁结在心里的痛苦、烦恼、焦虑、欲望、需要等痛快淋漓地宣泄出来。通过这种宣泄,压抑在心里的情绪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好像一直压在自己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从而使受术者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舒适感。

宣泄法可以有效地治愈一些心理疾病,即使有些无法治愈,也可以使其症状大大减轻。所以我们说宣泄法是治疗心理疾病的好方法,特别是当它和催眠结合起来使用的时候,效果更明显。

第四,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是行为疗法的一种。它的原理是,当反应处于抑制状态时,不断慢慢加强对患者施加的刺激,从而使其不适反应最终被解除。具体地说,就是当人们心理上的痼疾过于严重时,一切暗示或者行为指导都很难取得效果。这时,只有逐渐消除其不良反应,一步步建立起良性反应,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其不良行为,进而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当然,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借助各种手段也能够实现这个目的。可是,系统脱敏如果和催眠术结合起来使用的话,疗效就会更明显、更迅速。原因在于,催眠暗示有非常好的累加性特征,更容易诱发并且巩固系统脱敏的成果。

第五,自信训练。有些人常常非常自卑,他们不敢表现自己,对任何人或事都怀有恐惧心理,并且总是受到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使唤和训斥,他们并非心甘情愿地想要这样,他们只是感觉自己不得不这样。长期的压抑和自卑导致他们产生了各种心理疾病。这些人就可以通过自信训练来改变自己。

自信训练就是让人们表达正常感情的训练,从而使人们不再压抑自己的正常感情,同时因为压抑而表现出来的焦虑也得到了消除。自信训练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可以自信地表现自己,不必在别人面前感到自卑和恐惧。自信训练法常常在催眠状态中进行,其原因在于,在催眠状态中,最容易去除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影响着患者思想和行为的病根,同时也最容易在潜意识中重新建立起自信的观念。

7.恢复清醒

在一次催眠施术结束之后,催眠师必须把受术者从催眠状态中唤醒,让他回到正常的清醒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一,不管受术者到达了什么程度的催眠状态,即使他只是进入了浅度的催眠状态,催眠师也必须实施让他恢复清醒的步骤,这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步,千万不能忽略或轻视,否则会引起难以想象的后果。

第二,在受术者恢复清醒之前,催眠师必须把催眠过程中进行的所有暗示全部解除,当然不包括催眠后暗示。比如,催眠师在催眠施术的过程中曾经下达了让受术者丧失痛觉的暗示,那么在受术者恢复清醒之前,一定要暗示受术者重新恢复痛觉。不然,这可能会给受术者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

第三,受术者恢复清醒状态之后,有的人可能会产生头痛和恶心的感觉,情况比较严重的话,还会出现抑郁等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这些不良现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消失。如果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些现象仍然没有消失,催眠师需要把受术者再次导入催眠状态,把这些现象通过暗示全部解除。

第四,在受术者恢复清醒之后,催眠师应该对受术者进行积极肯定的心理暗示,比如暗示受术者各方面的感觉都非常好,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即使有一些不适,也会马上消失。如果催眠师缺乏自信,不停地问受术者:“你真的清醒了吗?你感觉头痛吗?”这种带有明显消极暗示性质的询问,会诱发受术者产生紧张和害怕的心理。

具体的恢复清醒的方法,我们在催眠施术的方法里已经做过详细的介绍,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8.解释和指导

在催眠施术过程全部结束之后,催眠师还需要对受术者进行一些解释和指导工作,这才算是为催眠治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些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第一,明确告诉受术者催眠治疗的进展情况。假如受术者患有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那就需要告诉受术者他的疾病并不是一次催眠治疗就能治愈的,他还需要进行多次催眠,以此来安抚受术者的急躁情绪。

第二,告诉受术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事情,以便稳固自己的治疗成果。

第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避免受术者对催眠师产生依赖和感恩情结,特别是移情心理,催眠师要努力和受术者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这些工作虽然属于催眠施术结束之后的扫尾工作,可是它既是重要的,同时也是必要的,那些刚刚开始进行催眠施术的人,常常会忽略这些工作。

催眠施术的状态

催眠师必须对催眠的状态了如指掌,只有这样,他才能准确地判断受术者进入了哪一种催眠状态,是否到了开始治疗疾病的阶段。如果催眠师对催眠状态不甚了解的话,催眠施术就会陷于一种盲目的状态,根本无法正常进行。所以说,准确地判断各个催眠状态是催眠师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催眠的三个典型状态:浅度催眠状态,中度催眠状态,深度催眠状态。

1.浅度催眠状态

浅度催眠状态对受术者的受暗示性要求不高,一般人都能在长则数分钟、短则-分钟内进入这一状态。浅度的催眠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比如人们称之为“发呆”、“出神”的现象即是如此,这在许多儿童身上最为多见,所以说对少年儿童容易实施催眠术,这和他们的思想单纯、情感体验肤浅有关。“发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突然被什么事物所吸引;二是被自由联想或空想所诱发。儿童“发呆”如果不被惊醒而任其发展下去的话,有时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成人“发呆”到一定时间,即使没有其他刺激原因,一般情况下也能自然觉醒。

在浅度催眠状态中,受术者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意识的清晰程度上说,在浅度催眠状态下,受术者的意识清醒程度显着下降,意识混沌。受术者浑身无力、肌肉松弛,有一种类似睡眠的感觉。可是,在这种状态下,受术者依然有比较好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对外界和自我还有比较清晰的意识。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催眠师的暗示不恰当的话,受术者将会产生抵抗心理。

其次,从记忆方面来看,即便催眠师暗示受术者遗忘催眠中发生的事情,可是受术者恢复到清醒状态后,仍然可以清楚地回想起催眠过程中发生的一切。

最后,浅度催眠状态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观念运动。在催眠师的暗示诱导下,受术者的意念运动会引起实际上的运动,实际的运动又会进一步加强原来的观念运动,这样相互影响,导致受术者的受暗示性越来越高、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受术者最终逐渐被导入催眠状态。很多专家都认为,观念运动是从清醒状态到催眠状态的必经之路,这种说法是非常精辟的。对受术者进行观念运动的暗示,既是检验受术者能否进入浅度催眠状态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把受术者导入更深层次的催眠的方法。

观念运动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肌肉运动的自由控制。在浅度催眠状态中,经过巧妙的暗示诱导,催眠师能够自由控制受术者的肌肉运动。

比如,催眠师可以暗示受术者:“现在,你的双手变得很沉重,它们不想动了,真的一点都不想动了……”经过反复暗示并且产生效果之后,可以再继续暗示:“现在,你的右手变得很轻,它越来越轻了……它慢慢地向头顶的方向运动,你看,它开始运动了,慢慢地、轻轻地,一点一点地举起来了……”在催眠师的暗示下,如果受术者的右手真的向上运动了,那么说明观念运动成功了。

还有一种肌肉运动的方法:要求受术者站立,催眠师站在他的后面,并把双手伸到受术者的眼前,命令受术者专心注视自己的手指,同时暗示他:“不要眨眼,一直用心看我的手指。”过一会儿后,催眠师又接着暗示:“现在,我要把手放回后面,当我把手往后收的时候,你的身体会逐渐地往后倒。”反复进行多次这样的暗示,催眠师就从受术者的外眼角开始,经过鬓角的旁边,渐渐加快往后收手的速度,这时,受术者就会向后倒,从而引起观念运动。

有时候,催眠师根本不需要通过言语暗示,仅仅通过动作暗示就能让受术者产生肌肉运动。比如,让受术者睁开眼睛,催眠师把自己的手缓缓向他的眼前移动,做出要推他的示意动作,受术者就会自动地向后倒。

第二,读心术。这种方法是,把手表、钢笔等多样物品散乱地放在桌子上,催眠师站在桌子前,用一只手紧紧地握住受术者的手。当催眠师强烈地想拿某一物品时,受术者的另一只手就会迅速地伸手去抓那件物品。这决不是纯粹的读心术,而是催眠师的观念表现为手的运动而为受术者所感知,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神奇的效果。这并不是天方夜谭的神话,而是一种观念运动。

第三,想象中的金属物摆动。用一根长线系住一个金属物,让受术者握住长线的另一端,把金属物提起来,金属物悬空放置在玻璃杯中。接着,让受术者通过强烈的意念想象让金属物自动摆动起来,金属物撞到玻璃杯之后,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其实,观念运动的各种表现只是受术者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反映。如果要产生观念运动,就必须让受术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观念上。当受术者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某个观念上时,自然就会引起运动。当运动发生的时候,受术者的注意力就会完全集中在运动上,其他的观念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所以,观念引起运动,运动又进一步加强观念,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观念运动越来越强烈,最终会出现受暗示性亢进的现象。

2.中度催眠状态

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以后,如果进一步被引向深入,就会出现一些特定的生理反常现象,这时,我们就说他已经进入中度催眠状态。中度催眠状态的表现比较明显,并且会有很多让人吃惊的现象出现。中度催眠状态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意识状态方面来看,处于中度催眠状态中的受术者,他的意识场已经被大大缩小,几乎不起任何作用,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警觉性等都明显降低,受术者就如同机器人,完全按照催眠师的指令行事。同时,他的自主能力和有意识行为也完全消失。可是,偶尔也会出现反抗催眠师命令的现象。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意识的清晰度会呈现跳跃状态,在清醒和催眠状态之间摇摆。

其次,当受术者清醒之后,对整个催眠过程会遗忘,可是,偶尔也会有一些零星的片段记忆,这些记忆可能是觉醒状态下发生的事情。

最后,在中度催眠状态下,受术者心理上最显着的变化表现在知觉方面,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幻觉和错觉的产生。“幻觉”完全是想象的产物,“错觉”是感觉和想象的混合物。中度催眠状态能够使视、听、味、嗅等感觉产生幻觉或错觉。

幻觉现象。比如暗示受术者:“你听见了飞机声,请注意听。”其实并没有飞机经过,可是受术者却听见了催眠师所说的飞机声,这就是一种幻听。再如暗示受术者:“蓝色的大海,海鸥在飞翔,海浪声声。”如果受术者真的看见了海和海鸥,那就是一种幻视。如果再能听见海浪声,那就产生了复合幻觉。

同类推荐
  •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揭秘日常生活中人人该懂的心理法则;传授人生旅途中一用就灵的心理策略。了解了自己的心理,你就是强者;了解了别人的心理,你就是智者。越是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心理,你就越能掌控周围的事物,越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成功和幸福就离你越来越近……
  • 心理学课堂01——博弈心理学

    心理学课堂01——博弈心理学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

    每天学点做人心理学

    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心理是否健康,因为成功不会经常出现在你的身边,相反困难和挫折却会常伴你左右。如果你承受不住,就会无所成就。这就是说,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最可怕的是心理失败。成功的所有秘诀上都写着四个字——健康心理。在我们面前,有多少人能伸手获得成功的“馅饼”呢?绝大多数人都是要靠自己的拼搏、计划、策略去打开人生成功的局面,更为重要的是要像个心理大师一样不断地安慰自己,调整自己,找到自己之所以失败的关键点,然后才能一步一步地纠正自己,向正确的成功之路靠近。令人惊奇的是:在充满竞争的道路上,很多人不是被别人打垮。而是被自己打败。
  • 跟专家学心理分析

    跟专家学心理分析

    本书中,心理专家将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心理分析,让你也成为“心理专家”,更好地认识自己,读懂他人,消除困惑,打理生活。
  • 科学我知道-Why心理

    科学我知道-Why心理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心理是什么、条件反射是如何发现的、思维是什么、思维是如何进行的、创造思维是怎么产生的等。
热门推荐
  • 狐言乱乱羽

    狐言乱乱羽

    一只妖族混血小狐狸的流浪生活,混迹人类中找寻,喜欢你,便生死不弃......
  • 只愿你的身后总有我

    只愿你的身后总有我

    “啊你啊赛哟,KIMHANBIN,Iamyourfan.........”这是我练习了无数次的话,渴望有一天见到你的时候,我开口的第一句话说的是这个.........
  • 超幻化

    超幻化

    宇宙万物,有生有灭。伊尔伺伏空间站,乃是造物主,控制万物的生死。它的本体是一个巨大的魔方,传说只有集齐四大神坠,即可打开通道,进入其内部。都是,这四个神坠早已被伊尔伺伏守护者分散到各大星际守护,至今无人集齐。一位少年,为寻找它们的下落,只身一人开始了异界的闯荡,但由于年幼无知,效忠于魔贾斯汀,最终毁灭了自己的星球,无人问津。精彩的故事尽在《超幻化》!欢迎加入书友群:496012757
  • 桃花灼眸

    桃花灼眸

    乱世腐朽,轮回袖手,却作他人旧。红颜枯骨,流年不复,愿为鬓上香。【一】家母去逝时告诉我遇上对的人就送给他母亲的遗物你不要动我把护身符给你记得早日还乡
  • 魔武双圣

    魔武双圣

    死生在手,变化由心,天不能覆,地不能煞,此之我命在我也,天有何用乎?苍天弃吾,吾宁成魔;天要灭我,我便逆天。法神?武圣?何谓巅峰?不识愁情枉少年,仗剑天下为红颜。我只信:无我不能之事,无我不克之敌,无我不驭之道,无我不胜之争!世事如棋,乾坤莫测,笑尽英雄!
  • 天神的玩笑

    天神的玩笑

    自认为是青梅竹马的好朋友,却隐藏着朦胧的爱意,这份爱意到底是什么?今世?续前缘?不,我不喜欢他!我洛夏不能喜欢他!
  • 这个吃瓜群众有点奇怪

    这个吃瓜群众有点奇怪

    陈幕夜,一个喜欢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但他和普通的吃瓜群众又有点不一样,因为,他很恐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愿你知道

    我愿你知道

    仙剑伏魔,风云再起!当你最爱的人成魔,是杀了她还是陪她一起成魔,或着一起死;最大的敌人,其实是心魔!没有最好的选择,每一次挥剑,都记着你我修行的美好岁月;多年以后,希望你还记得:笑室山下,御剑齐飞!
  • 剑士的秘史

    剑士的秘史

    剑星自东方地平线向上,划破夜空,拖着长长的尾迹,火焰和浓烟,发出沉闷的破空之声,笔直向上。剑星耀眼的光芒,在雾气之中显得非常内敛。它散发着十字形的光芒,越来越亮,越来越大。沉闷的声音伴随着风云翻涌,越来越刺耳。人们从信仰降临的欢呼,到奇观震撼的沉默到最后,在大自然力量的压迫感之下,感觉到人类自身的渺小和无力,而渐渐颤抖,恐惧。很多人脸色苍白呼吸紧张,颤抖着,像一颗向日葵一样,注视着剑星划破苍穹。最后渐渐远去,消失在天空中。云合雾绕,下一场带有冰花的小雨,回归年的冬天就来了。有时候回归年还带来罕见的雷雨天。雷雨通常会在剑星回归之后五天之内降临。飞星回归之年,就是回归年。这颗飞星,人们称之为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