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221800000030

第30章 股份制

庆寿寺确实是个理想的实验室之地,道观僧寺一直有炼丹药的传统,还有僧道衍在前面顶着,他也不用暴露在偷窥者的目光下,李清很满意。

这年头,猥琐发育才是穿越者首选。

玩实验室是要氪金的,即使朱棣贵为燕王也没用,除非他是皇帝。

镜子等神器没出世之前,想捞金,就只能发掘自身的优势资源了,这是古今中外通用的法则。

北平有什么资源是具有优势的?花了二秒半去思考,李清就想起了西山的煤。

煤炭里的北京:烧不尽的西山煤。

这句老话,李清还是听说过的。

和煤有关的穿越神技是什么?当然是蜂窝煤了!

当然,当了四年化工狗,玩点高级的也是可以的,煤制焦炭,这东西可是宝。

一步步来,要不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

想到这里,李清问道:“王爷,西山的煤是官办的,还是民办?”

准备晚宴时,李清想看看此时的厨艺水准,特意让朱高煦带着跑到后厨观摩了一番,看到有在使用煤炭烧火,问了管事的,知道此时北平民间生活已经在大量使用煤炭,有专门的煤炭交易市场。

朱棣想了想,道:“听说是官窑和军窑在开采,怎么?有什么事吗?”

想想也是,北平是对北的桥头堡,相当于一座军镇,再以此时抑商氛围,不太可能有民间资本敢出现。

李清解释道:“敝派有一小技,能大大方便煤炭的日常使用,既无黑烟滚滚、炉灰飞扬的恼人现象,也能让百姓节省三成左右的钱耗,还省了引火的木柴。”

朱棣虎目一亮,道:“竟有如此神技?”

朱棣是个对百姓有心的人,当年被派去中都凤阳时,就亲自做民间调查,民间细事,无不究知。

就藩北平以来,朱棣依然保持着对百姓的关注,知道北平民间大部分百姓都是以煤炭为薪火,也清楚煤炭为薪火那黑烟滚滚、炉灰飞扬的现象。

李清颔首道:“等明天演示,王爷便知。此法既能为百姓带来便利节省,操作得当,也能解决将来部分军资钱财之事。”

“王爷,此法较为简单,将来无法做到隐秘,只能靠权势掌管西山的煤炭产出,个中操作,需要王爷思量。”

在没有专利的古代,蜂窝煤,又没技术含量,一面世,肯定会被大量模仿,唯有提醒朱棣要靠权势去垄断。

朱棣点头道:“此事本王必会安排恰当。”

李清沉吟了一会,道:“王爷应该知道小侄弄出了白砂糖,白砂糖同样是个赚取钱财的利器。”

“小侄有个建议,王爷可以考虑下。”

朱棣道:“钜子请说。”

李清道:“王爷,白砂糖提炼技术有一定的隐秘性,咱们可以秘密成立一个商团,在南方采购黑砂糖制成白砂糖对外出售,都是赚钱利器。”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等小侄研制出了镜子及香水,王爷可以在京师等重要地方建立一个商阁,既能刺探情报,也能为将来舆论战做准备。”

“舆论战?什么是舆论战?”朱棣和僧道衍都疑惑问道。

我会不会说得太多了?会不会引朱棣的猜忌?李清突然心里一突,不禁暗地思量。

沉吟了一会,李清还是决定要有所保留,特别是舆论战,在前世都是高级玩法,轻声道:“这个请容许小侄暂时保密,时候没到。”

朱棣若有所思,还是很激动点头道:“本王手下有点人手,商团的事必定会好好操作。”

李清踌躇片刻,突然道:“王爷见谅,敝派子弟做事,不讲究太多委婉礼仪,小侄开门见山的说明,小侄有个条件,也是敝派的所有子弟必须执行的至高准则之一。”

“钜子请说。”

李清道:“王爷,敝派准则:所有技术发明发现者,当以技术享受一成五份额。小侄的条件就是,小侄代表敝派所献的技术,小侄要求商团中敝派占一成五份额。”

“孔子曾经教导子贡时,救了别人应该收取报酬,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热血帮助别人。同样,敝派制定这样的至高准则,就是自己的创造的东西,要勇于争取利益,才能鼓励所有人都投入创造发现新的技术。”

“若千辛万苦发明发现出来的技术,被人无偿使用,没有任何收益,谁还会去发明发现新的技术?”

“敝派先辈格言:义,利也!司马迁先生也在《史记》写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钱财是利,权利是利,名声也是利,封候拜将也是利,留名青史同样是利,即使方外之人也同样在追求着所谓神仙之利,两国交往也同样是求利。”

“敝派子弟明道德,同样明利,敝派不立圣,同样是敝派的至高准则,不允许子弟当圣人,都是吃喝拉撤的俗人,谁也不可能当圣人,想当圣人可以,那就不准吃喝拉撤,谁做到,敝派就允许他以圣人自居。”

“王爷明鉴,并不是小侄缺钱财,也不是小侄贪钱财,是小侄身为钜子,既要维护敝派的至高准则,也同样要为后来人以身作则,告诉后人勇于谈自己应得的利,这样才能鼓励后人继续发明发现更好的技术,广利我华夏。”

朱棣沉思了好一会,颔首道:“钜子所言极有理,天下人所求,莫过于一个利字,君子道德,同样也可看作是利,是他自己的利。一切技术都是钜子所献,钜子仅求一成五,是不是少了点?”

李清哑然,没想到朱棣没怎么抗拒就接受了自己的股份要求,甚至还给自己提高份额。自己都没把握说服他,要知道此时是封建时代,讲的是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

也许朱棣还没从一个传统皇帝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目前的心态是以一种自保心态对事对人,李清若有所思。

李清忽悠道:“王爷,新技术创造者分享一成五,是经过敝派数学科精算过,也是经过了代表大会讨论表决过的,据家师说,千年来的实践应用验证,这是一个能让双方共赢的一个合理定数。”

朱棣闻言,叹道:“墨家行事,有规有矩,本王当学习。”

李清道:“王爷,敝派有一种特殊的记账法,简单明了,还可以大大防做假账,小侄给王爷演示一番。”

李清写下阿拉伯数字,道:“王爷,这十个符号是极西之地一个国家发明后改进的,代表了我们的零到十……记账法叫借贷记账法……”

李清讲解了阿拉伯数字的意义,及书写意义,然后再讲解了现代的借贷记账法。

朱棣和僧道衍听懂后,都称赞不绝,无论是数字、计数法还是记账法,都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大明的计算法。

朱棣甚至找出了一本账本来按借贷记账法核计,立刻发现原账本存在问题。

李清继续放炸弹,道:“王爷,这种数字,目前还没传人中国,无人懂得,一方面咱们可以授以商队秘密记账;另一方面,还可以当密码来使用……”

李清又演示了一番以书籍为密码本的密码方式,点明不同的人,要以不用的书籍为密码本,预防密谍被捕后,暴露了密码本而被一窝打尽。

朱棣和僧道衍都拍案叫绝,以这样的密码传递信息,信息即使缴获,除非密谍叛变供出密码本,要不任谁都是一头无水。

等朱棣平静下来,李清沉吟了一阵,道:“王爷,小侄有个建议,望王爷考虑一番。”

“钜子请说”

朱棣已经对李清的建议已经不敢轻视。

“王爷,皇宫有内库,小侄以为,商团目前所获利,可全部作为公需支出,将来事成后,王府当以二成五为王爷私库收益,余六成,作再投入所需资金公积,同时可用作将来对为商团做出大贡献者的激励。”

李清希望能通过这些操作,让朱棣能有公私的概念,将来当皇帝后还能保持商团的独立性。

朱棣想了想道:“此事要不直接交由钜子负责?”

事已至此,朱棣能体会出李清是真心要和他共进退的,以李清表现出的见识、墨家钜子的身份,朱棣已经不把他当普通少年来看。

用人不疑,既然这些东西都是李清提供,他相信李清会比他更适合操作。

李清考虑了一下,道:“王爷,目前小侄的重点还是应放在新式火枪火药上,商团的事,小侄可以给王爷做个计划书,具体操作由王爷安排执行,王爷觉得如何?”

目前的商团赚钱应该是副业,以商团刺探情报才是主业,间谍人员安排这种事,李清觉得还是能远离最好远离。

朱棣琢磨一会,颔首道:“行,那就按钜子所说的安排。”

大致方向就这样基本敲定。

三人都彼为兴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又详细说讨论了一些应该注意的细节,看着已经夜深,差不多要散会时。

李清深吸一口气,突然毅然道:“王爷,敝派先辈有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一个国家要兴旺,社会要繁荣,农、工、商的发展,应是缺一不可。”

“小侄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当今陛下以儒家理论来重定的士农工商军贱籍等民籍之策及路引制度,是把中国当囚牢、百姓为囚犯。陛下的蓝图无非就是:自给自足、小国寡民,自此天下太平。”

“但陛下应该没想过,天下安稳后,人口是爆发式增长的,朝堂的官位是有限的,田地是有限的,工匠们的活也是有限的,到时增长出来的士族人口谁来供养?无地可种的人怎么办?无工活可做的人怎么办?何况天下从来不会是风调雨顺的,干旱雨涝等天灾随时会有,到时大量无饭可吃的人口怎么办?”

“以前宋之富仍不能解决三冗问题,将来朝堂如何解决?”

“王爷,四民之策实是儒家对华夏最大毒害,是华夏一千多年来一次又一次受轮回之苦的根源。是儒家这些所谓的士大夫,他们为了压榨百姓,享受权力,而名正名顺的以四民之策来让百姓供养士大夫。”

“请王爷仔细想想,这些士大夫什么时候为国家做过贡献?粮食是农民种出来的,刀剑枪炮是工匠们研究打造出来的,守土拓疆的是军人,城里的一切都是商人冒险从各地运输过来的。这些人才是华夏的脊梁。”

“不否认,儒家士大夫们以儒学武装了智慧,一定程度上在国家的运行中调控了资源的配置,但那是因为他们垄断了知识,以四民之策来阻止别人获取知识。”

“古之儒学,至少还是讲君子六艺的,看看汉朝以来的儒学?射、御、数何在?为了愚昧百姓,竟弄出了什么智者劳心的荒唐论来,以至前宋书生基本上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之辈,这样的人治理朝堂,就不奇怪为何会做出三改黄河道。”

“王爷,家师在北方才隐居五六年,就找到了对北之策。”

“一千多年来,儒家多少衮衮儒家诸公把持了朝堂,结果呢?北方之患千年来都没任何改变。”

“北方是灭族了不少,但我华夏子民死的难道比北方异族少吗?”

“前宋黄河改道之策,一个拍脑袋想出来的荒唐之策,竟得三朝皇帝支持,要三改其道,至我河北千里泛黄,无数良田被毁,百姓逃荒,萧条无人烟,流毒至今。”

“水往低处流,这么简单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前宋东华门唱名好男儿们为何就无人懂?说穿了其实很简单,那些唱名的好男儿们,他们眼里只有四书五经,他们所想的施政措施,都只是自己想当然想出来的,都是纸上谈兵,是没有任何实践检查的。”

“敝派有一句格言: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所有墨家子弟都必须奉行的,这才有墨家躬身力行,创造出了无数的先进技术。”

“学问指导实践,实践检查学问,这才能真正创造出有用之学问,而不是诸多学派千百年来,坐而论道,实则为空谈,对百姓,对国家无一文之利。”

李清激动道:“敢问王爷,当皇帝是为了什么?”

没等朱棣回答,李清继续道:“当皇帝难道是为了享受酒池肉林吗?还是为了坐在上面那个位置接受众人的跪拜?还是为了随便砍掉那个看不顺眼的人的脑袋?”

“秦汉以来,有几个皇帝明白,皇帝其实就是责任,是引导者。”

“王爷,小侄给您画出过世界地图,无数的强族在我们这方世界林立着,当皇帝为了权势继续以儒家那套来愚昧百姓时,王爷,您觉得,没有儒家的极西之国,没有四民之分的他们,地位崇高的工匠们将来研究出了射程五百步的火枪、射程千步的大炮后,他们会不会驾着自动奔走的铁甲巨船来掠夺我华夏?”

“大概一百年前,极西之国一个叫马可波罗的人,在北平住了数年,然后一路南下杭州、扬州、泉州,甚至远渡倭国,您知道他回到极西之后,是怎么描述华夏之地的吗?他在他的书中描述,华夏是个有着无穷无尽的财富,有着吃不完的粮食的国度。”

“敝派先辈发现这本书在极西流行后,想阻碍已经来不及了,先辈们和那些听过书内容的接触过,您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吗?几乎所有听过书内容的,都在以狂热的神态表达想要来我华夏。”

“每个民族都在这个世界求生存着,都在希望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发展自身种族,这是人的本能。”

“王爷多少北征鞑子,应该知道,北方游牧之所以南下,多数原因是因为天灾需要南下掠夺我华夏钱粮求活。”

“蒙古从前宋学会火药后,蒙古铁骑踏遍了几乎整个东西方,要把世界变成蒙古的牧场。”

“一切都是为了得到自身发展需要的利益。”

“自从极西得到蒙古传过去的火药后,极西就流行了一句话:真理在枪炮射程之内,谁掌握了最远射程的枪炮,谁就掌握了真理。”

“家师同样预测,将来是火枪与火炮的天下,所有的道理都将由火枪和火炮来决定对错。”

“小侄在此大放厥词,就是希望王爷将来获得新式火药、火枪,获得数不尽的钱财后,王爷能正视、善待为王爷做贡献的百工、商人、军士,他们才应该是一个国家的脊梁。”

“不否认儒家的锦绣文章丰富了我们精神生活,但世界不独华夏一国,我们还需要农民来产出粮食来养活我们,需要百工来创造先进的兵器来武装我们,需要军人去守四方,需要商人去冒险为我们运输各种所需。”

“小侄希望天下各种声音都敢出言,各种理论都能蓬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再局限于佛道儒。”

“每一个为华夏的强大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该是平等而伟大的。”

“同是华夏血裔,没有谁是先天高贵的,小侄大逆不道说句,听家师说,陛下年幼时都是给人放羊长大的,陛下以微末之身,成天下至尊后,为何就要重定三六九等的四民之策?”

同类推荐
  • 拾遗录成都

    拾遗录成都

    一座城。一个世界。可以画上等号吗?或许吧,毕竟一个人并不真切地需要一方花花世界,只想抱持一片安放自己的巢穴罢了。只是高喊着征服世界的少年们总对此无所知觉。
  • 逆天铁骑

    逆天铁骑

    现代工兵李光辉穿越到明末塞外一位名叫李老二的马贼身上,大厦将倾,不愿见到亡天下的李老二改名为李国栋,国之栋梁,先是袭击晋商商队,又受卢象升招安,打造一支无敌强军,力挽狂澜,拯救天下
  • 穿越之领主崛起

    穿越之领主崛起

    新书《冥界临时工》求支持他穿越到了一个原本不存在的异世界;骑士的世界,杀戮的世界;每时每刻都有死亡和灾难的世界;他开办厂房,建造城市;他渴望打造一片乐土;他被迫走上一个又一个的战场;他被迫反叛自己的王;他就是—凯撒大帝。
  • 三国鼎盛

    三国鼎盛

    网络小说作家唐天是一名新出茅庐的作家,无意间在文学论坛上看到了一个新手作家比赛的公告,获奖能得到30万元奖金。于是自己参加了比赛。但是怎么也想不到该写什么类型的小说,让他十分的苦恼,于是在家喝醉了酒,梦入了三国时期。王权争霸,乱世纷争,他该何去何从……
  • 公孙瓒传

    公孙瓒传

    一位从边关浴血拼杀,守土保国的将军,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究竟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能够吸引来赵云这种绝世猛将的将军,又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公元190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何公孙瓒排第十四路,又为何为北平太守~?坐拥四郡之地的公孙瓒又是如何败亡!?找找某人,发现根本找到的只有只言片语,就是想给某人写一个人物传记,如有不足还请大家指正,我也好修改,这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读《三国演义》之人,从没有把公孙瓒当一回事。一来,公孙瓒武艺不算很厉害,难入读者法眼;二来,公孙瓒打仗老输,最后还落得过自焚而死的下场,作为失败者自然不会被人提起,只是三国演义多有不实之处。自古以来胜者王侯败者寇,作为一名失败者自然会被遗忘。即使铭记也是反面教材,衬托胜利者的光辉,更何况,在大多数人眼里击败公孙瓒的袁绍,尚且是个窝囊废,被誉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的草包,早早被袁绍淘汰掉的公孙瓒就更不容易被铭记。其实,公孙瓒在三国中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他不但入了董卓的眼,袁绍的眼,赵云的浓眉大眼,还入了刘皇叔的“心眼”
热门推荐
  • 从异界归来开始无敌

    从异界归来开始无敌

    灵气复苏,地球进入魔武时代。林修从异世界归来,正欲带领家族走向新的巅峰,却发现曾经第一的家族早已衰落,沦为末流,亲人族人也活在屈辱痛苦之中,受尽鄙弃和嘲笑。内心沉睡的恶魔就此苏醒,一个无敌碾压的时代强势开启。林修:“我为王者,当镇压万代,斩尽世间一切敌!”
  • 娇阳似火

    娇阳似火

    某天某地某相亲现场“女大三抱金砖,我却讨厌姐弟恋。”“我大你三。”“我看你印堂发黑,这是肾虚的标志啊。”“咳咳。”“刚好我带着户口本,你要领证吗?”“好,走。”林娇没想到对相亲对象用了闺蜜说的‘破坏相亲大法’,然后她就成了已婚妇女!
  • 济世医圣

    济世医圣

    萧孟从小就和爷爷生活在深山里,在萧孟18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告诉了他的悲惨身世,之后就飞走离开了他,让萧孟自己去复仇。萧孟成为了地球上唯一的修仙者。而且是特殊的医修,看萧孟如何手刃自己的仇人。去追寻自己的修仙路。
  • 妖精的尾巴之新生

    妖精的尾巴之新生

    凌天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因白血病,且是稀有血型,医院没有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骨髓······最终死去了,然而上天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重生的机会······
  • 一生至尊

    一生至尊

    说我没钱?几千年积攒的财富可以买下一个国家!说我没势力?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人物的爷爷,太爷爷,当年都得管我叫一声大哥……
  • 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法律法规常识(下)

    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法律法规常识(下)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 痴缠千年的爱恋

    痴缠千年的爱恋

    “小小你不该替我挡这一剑,小小……”上官赢满身是血的爬到小小身边。“主人!”白虎王从千里之外匆匆赶来。落地后出现了一个白衣飘逸俊朗男子小小冲他们笑了笑身体慢慢消失在众人视线里。“小小不要走”独孤天突然起身拿出雪灵珠不惜用尽全部功力保住了桃小小的魂魄,魂魄一点点收进雪灵珠,随着独孤天的倒下而消失不见千年以后,苏醒的独孤天通过雪灵珠的找到了转世后成为林梦的桃小小转世后的小小名叫林梦,相貌平凡,普通善良,惨遭男友劈腿,意外救下白虎王之子翼宝,执着于小小的上官赢放弃成仙的机会,终于见到转世后的林梦并发誓再也不会让她受到任何伤害。纠葛了千年的感情,面对两个优秀男人的深情,善良的林梦最后的选择,会让纠缠千年的三个人都能得到想要的幸福吗?
  • 神魔天缘

    神魔天缘

    大道无情,心魔丛生,大道坎坷,我自独行!
  • 魔神驾到

    魔神驾到

    蜀山剑诀对抗武界土着的武技,在尘世中遇红颜,踩天才,虐纨绔,挑宗门,抗圣家,在异世建立自己的势力。楚风在异世再掀仙剑热。醉仙望月步,御剑术,万剑诀,仙风云体术,逍遥神剑为根本,创造新武技。ps:希望一切来往的朋友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如果喜欢的话收一下!推荐一下!谢谢各位大大了。
  • 邪王宠妻:天才狂妃

    邪王宠妻:天才狂妃

    呃……(懒)作品介绍也不用说了,感兴趣的就点进去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