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95600000013

第13章 专业人士 VS 成功人士 (1)

成功是需要演技的,竞争力是可以重组的。

就像“妻子”和“丈夫”的角色偶尔也需要扮演一样,“员工”和“老板”的角色有时也需要扮演,有些常规戏份的台词和情节都是有套路的。

傻与装傻。

记得刚工作不久,有位前辈善意地提醒我: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随便问同事,而是应该先问私交好的朋友,没有朋友就回家暗暗研究,研究不出所以然的话哪怕不懂装懂也不能向同事暴露自己不懂。一句话,不能被别人当成傻子。

可是如今,我却觉得最有杀伤力的就是傻子。记得当初公司别的部门新招了几位同事,其中一位跑来对我说:“不好意思,我对这个行业不太熟,以后希望能向你多请教。”如果“向你请教”这样的说辞能够满足我的部分虚荣心的话,那么“我对这个行业不熟”之类的话按道理则是犯了职场大忌——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别人看嘛。事实上,正是这种傻瓜行为赢得了我的好感。在人人都把自己包装成专业得不能再专业的精英的时候,一个公然声称对所就职的行业“不熟”的傻子就变得异常可爱起来。

换一个角度看,其实这个人一点也不傻。想想就该知道,敢于对初次见面的同事承认对本行业不熟,却又对自己胜任工作的能力毫无怯意,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自信。相信更多业务“不熟”的人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狂搜Google。

但有时这样的勇气和自信会让另一些人感到害怕。比如我认识的一位管技术的部门经理,在上任的第一个月内,他就向公司中国区的CEO指出,他感到公司内部技术部门的管理通路不太顺,但是“请放心,让我来搞定”。半年内,经过多次和欧洲总部更大的老板之间不断地争吵、沟通之后,他竟然真的搞定了。但这个战绩非但没为他赢得中国区CEO的表彰,反而带来了不少负面作用,比如猜忌和冷落。此后CEO经常对他使用这样的句式:“你那么能干,相信这件事情你一定能……”“你多聪明啊,这点小事怎么能让你……”然后把一堆苦活扔给他,并且拒绝提供任何资源协助。两次过后,技术经理顿时觉得自己犯了傻。

犯傻的原因是当初太逞强,没有装傻。如果当初只是把问题奏报CEO,由CEO先生想办法,或者被CEO先生勒令想办法,一言以蔽之,是在CEO先生的引领下把问题解决的,就不会被认为“那么能干”或者“多聪明”了,也许如今能得到CEO先生更多的怜爱与帮助。一时的聪明让自己成了地道的傻瓜。

这样的“聪明”如今还在各个办公室里一场接一场地演绎着。也许直到遇上因为太聪明而犯了傻的时候,才能意识到,原来坐在隔壁那个唯唯诺诺的傻瓜,当初比自己还要聪明。

修炼组合竞争力。

对于我在FT中文网主持生活时尚版面的现状,一位职场金领朋友从中发现了连我自己都没意识到的组合优势:在时装杂志里,我这个关注勇气、个性、自私等虚无缥缈的精神层面多过衣服、首饰等物质层面的编辑,充其量只是时装圈的边缘人物,但是到了FT这样一个商务、商务、再商务的地方,在同事的眼里,我却成了最典型的时尚圈人士。更有意思的是,一些相处了很久的朋友竟突然意识到,原来我除了会引导吃喝玩乐外,还能写点东西。显然这些朋友是FT而不是时装杂志的读者。虽然我现在写的东西和在时装杂志工作的时候并无二致,但在他们的偏见中,在时装杂志工作的人,写的东西不能算什么东西,然而FT上刊登出来的东西,不管写的是什么,都一定是一种什么东西。

金领朋友的意思是:会写点东西,再加上时装杂志的工作经历,组合成一种独特的竞争力——“会写点东西的时尚人士”。论时尚程度,我比不上时装编辑;论专业程度,我比不上财经记者。但若是论“懂点时尚,又懂点人文知识的编辑”,嘿嘿,对不起,我就不客气了。

金领果然不愧为金领,不仅善于审视别人身上的组合竞争力,更善于挖掘自己的。比如他的日语+海事组合,让他在律师这个领域里独树一帜。“在海事这一块,律师圈里比我专业的多的是,但是海事案子里的日本客户,我就是做得最好的。因为他们的日语都不及我好。”显然,对于需要找海事律师的日本客户来说,与其找一个语言上无法沟通的一流的海事律师,不如找一个能够顺畅沟通的二流的海事律师喽。

当然,谁不知道最理想的组合是一流的海事律师加上一流的日语沟通能力?现实中的情况是,超人太少,凡人太多,能在一个方面稍微出色一点的人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更何况兼顾两个领域?因此,如果老是觉得自己太平庸的话,就要考虑是不是要重新组合一下自己的素质。把那些平时被忽视的素质发掘出来,弱弱联合成一种组合竞争力,也许会是职业生涯中的神来之笔。

只是自己的优良素质还剩下多少没被开发呢?一个善于批评和挖苦别人的朋友最近突然开了窍,在挖苦别人的同时,他不再执著于嘲笑别人的弱点,而是将重点转向自己身上相对应的那个长处。逻辑很简单,既然能够发现别人的不足,那么自己至少在这一项应该比人家好喽。在用敏锐的洞察力消极地对别人冷嘲热讽了十多年后,他终于把这个能力积极地用在自己身上。由此可见,自己身上蕴藏的优点,至少不比在别人身上发现的缺点少。

职场条件怎么谈。

有位在试用期将满之际被公司以“业务素质不合要求”为由解聘的年轻人愤愤不平地提出四大条件:一、支付相当于两个月月薪的薪水,二、要求兑现试用期间价值三千元的个人旅游报销福利,三、要求享受五天带薪年假,四、要求公司写推荐信。你觉得他的要求过分吗?我最初是觉得有点过分的,尤其是第四条。但是最后他基本如愿了,因为他手中握有致命的谈判砝码。他把数月来和同事及上级之间的E-mail都打印了出来,其中几封邮件中,老板对他写下了类似“Well done”和“Great job”之类的词语。他认为这是公司对他能力的肯定,并希望公司拿出体现他“业务素质不合要求”的证据来。显然,最后公司认为,在满足他的条件和找出证明他不行的证据这两者之间,后者成本更高,于是遂了他的愿。

在了解了事情经过后,我不再觉得这个年轻人过分,而是开始检讨自己的定向思维。年轻人也没错啊,凭什么你说我不合格我就不合格啦?不合格你为什么当初还召我进来并且试用了这么久呢?在我受教育的年代,几乎还没什么人敢和机构叫板,再看看现在,“国家赔偿”四个字已经在往年的热点新闻中出现了多次。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人,维权意识比我们这一代强太多了。怕只怕类似的事情多了后,想在邮件中得到领导白纸黑字的赞扬会越来越难了吧!而且我也很怀疑那份推荐信的诚恳度,难说其中有没有明褒实贬的春秋笔法。此外的副作用还有,在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的网络社会,有多少机构愿意向擅长谈条件的雇员敞开大门呢?下次再和机构谈条件时,这些因素恐怕要一并计算进去。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谈条件,最主要的是要打破思想顾虑,不要怕没面子,不要怕别人是否会谈论我们;对没有这种束缚的人来说,则要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平衡。曾经有个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对我说过,当年福利分房还未结束时,考虑到自己有被提升为副总经理的可能,为了巩固群众基础,屡次把分房的机会让给了资历比他更老的工程师。最后一次分房时,他没再让步,抱着大不了不当副总的心态要了一套大房子。如今每次回忆起来,都感谢上苍保佑,让自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时间不同,房子的价值比重也发生了变化,对于之前分房子来说,副总经理的职位是长远利益,对最后一次分房来说,房子变成了长远利益。

把握好供需关系也很重要。只有当对方需要你多过你需要对方的时候,你的条件才会被满足。不过这个很难。有位科研所的员工听说所里要派人支援非洲时,考虑到优厚的经济补贴,报了名。当领导让他提条件时,他还真提了:一、希望在两年的时间内职务升半级,二、希望晋升高级职位的课题通过,三、希望回来后到另一个热门部门工作。人选公布后,他名落孙山。后来才知道,太多的人想争取这个外派机会。人家都在忙着给领导送礼呢,他还在吊人家胃口,完全是搞错了形势,还妄谈什么条件,真是做梦。

职场措辞有讲究。

如果说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不断冲击C某O职位早已不足为奇的话,那么一个留着寒毛当胡髭、面带职业性微笑的年轻经理人在回答一个尖锐问题时说出“我们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在作出积极的回应……”之类的屁话时,多少会激起旁观者的一点好奇:说着这些与他们的年龄和思维方式极不相称的话时,会有多痛苦?

事实上大多数年轻的管理者也许业务能力很强,也很会钻营人际关系,但在措辞上就是不可救药地年轻。比如我遇到的一个24岁的北欧公司驻中国首代,他自豪地说:我手下的员工有比我大十岁的,但有的时候,年龄大小和能力高低并不成正比。这句话无疑会让那位34岁的同事很伤心。

怎么让措辞既能清晰地表达意思,又不会伤及所有人的情感和自尊,甚至即使在批评别人时都能让对方愉悦地接受,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要说80后的人难以掌握,有的人就是到了80岁以后还是不懂。

有个朋友在提到一位商会主席的措辞时称赞不已。那是在一个业内聚会上,出席的人大多是任职管理岗位的成熟精英,在提到一位臭名昭著的同行时,大家纷纷用自己目睹过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此君乃小人也,正巧当时“小人”刚刚离职,这个事实大概也激发了更多的人表达对他不满的冲动。这时,商会主席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了一句:“他已经很努力了。”用我朋友的话说:这句话涵义丰富,韵味深刻,一切褒贬尽在其中。怎么我就想不起来呢?

还好他想不起来。假如这世界上人人都说着这种涵义丰富、韵味深刻的话,那么聚会中的聊天早就成了面目可憎的灾难。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总是那些浑身带着机灵劲儿、幽默风趣,就算贬低了谁也无伤大雅的俏皮话。只可惜这样的话一旦放到重要的职业场合,就容易留下把柄,遭人攻击。于是为了四平八稳、政治正确,含蓄、委婉、回避主要矛盾或者模糊敏感概念的用词充斥在职场上,然而这却成了评价一个管理者职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

这也是为什么奥斯卡颁奖礼越来越难看的原因之一。为了维护职场人脉,念一长串的感谢名单成了大多数获奖者的必须。尽管偶尔出现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有个性的获奖感言让人印象深刻,比如“我拿这个奖当之无愧”之类的,但能获得别人好感的,一定是那些背得出所有人名的获奖者。尽管言辞可憎,但他们一定能拿到更多的工作机会。

最佳经验值。

在职场里打拼有时就像打电玩,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怎样的情况下会暗藏玄机,使用怎样的功夫会将一场灾难轻易化解。

一般有两年以上的经验值才被认可。第一年的时间主要是学习,学习整个工作流程,学习淡季旺季的应对策略,学习节假日期间的人事安排,学习融入公司文化。经历了四季的交替,熟悉了产品规律后,慢慢又可以学到一些对突发或紧急事件的应对。这样的经验值,在短短一年甚至半年间是根本学不到的。

记得有一次我的老板面试一个看上去十分优秀的女孩,谈吐、思路、学历都十分出色,但老板若无其事地在五分钟之内把她打发走了后,回头对我们说:“你们没看见她履历上的工作经历吗?做过四五个工作了,没一个超过一年的。”倒不是担心她对公司不忠诚,而是觉得她的工作经验值太低,最多相当于电玩中的初学者,刚玩了两分钟就被人杀死了的那种。做过四五个工作,也不过是相当于玩过四五个不同的游戏,每个游戏都玩不长。

但是在同一个工作上待得久了,也会被经验值所害,很容易照规矩办事,以“不会错”为最高原则,丧失了原有的锐气。

同类推荐
  • 马云的经商哲学

    马云的经商哲学

    本书阐释了马云的其他经商哲学,如战略创新、团队建设、生存选择、品牌建设、客户维护、资本管理等,将马云艰苦创业积聚的睿智与哲学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供读者更好地借鉴。
  • 三十岁左右决定男人一生

    三十岁左右决定男人一生

    30岁左右的男人,你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熟;你可以没有地位,但不可以没有品位;你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健全习惯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健全习惯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精英心理学

    精英心理学

    精英是一个群体,也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标志。精英的影响力、掌控力能够伸展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每一个选择。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的道路也千差万别,但所有的精英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强大的心理。心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败。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己,不懂他人。
  • 工作重在责任心

    工作重在责任心

    有责任心的员工是企业的栋梁,由有责任心的员工组成的企业是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本书从培养个人的责任心出发,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详细分析和阐述了责任心对个人和企业成败的重要影响,以及员工在工作中如何做到有责任心。本书主要包括:员工的责任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承担责任,放弃借口;强化责任心,创造新业绩;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提升责任心的六大修炼;责任成就事业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王专宠:惊天大小姐

    邪王专宠:惊天大小姐

    她,二十四世纪全能杀手,五岁入组织,无知天真,慢慢的,在无尽的杀戳之下,她渐渐认识了世面。就在这时候,她穿越到了没爹疼没娘爱的废材大小姐墨雪馨身上。他,寒国明王殿下,冷酷邪魅嗜血睿智,武道天赋更是无与伦比。莫名其妙的身世,玉之铃的诞生,一道道谜团围绕着墨雪馨,她到底是谁?他,又是谁?沐云族的传人?看威武霸气的明王殿下如何被墨雪馨大小姐耍得团团转,看英明神武的墨雪馨大小姐如何绝处逢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唯吾独行

    唯吾独行

    一个人去快餐厅、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去逛超市、一个人去咖啡厅、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去看海、一个人搬家、一个人玩游戏、一个人去做手术...一个人,拯救世界。群号:72771017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光点亮世界

    星光点亮世界

    “看!是我,我在你身后。”“我一直都知道。”“跟着我!小跟班!”“你才是我的小跟班!”夜幕将至星星出来了“我们看星星。”“看到天亮吗?”“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别睡着了!”天亮就要分开了吧还真是不舍呢…小说为短篇小说以王者荣耀的西施和曜为主角内容皆为脑洞创想
  • 逆天太子你家小娇妻跑路了

    逆天太子你家小娇妻跑路了

    苏如歌,帝都苏家的耻辱;21世纪的苏如歌是美女特工却意外穿越到北风王朝,且看她如何逆风翻盘吧!
  • 人写诗伴人

    人写诗伴人

    随心所欲,无忧无虑,自乐自娱,自有乐趣。
  • 留个人给自己仰望

    留个人给自己仰望

    本书收录了作者饱含真情实感的经典美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怀恋;对青春和爱情的憧憬;对人文历史的思考。内容生动,注重遣词练意、朴实自然。
  • 蒲公英的约定

    蒲公英的约定

    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熟悉了,却还是要说再见……无论结局如何,都应该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