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10500000032

第32章 毕业生

1967

the grAduAte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

编剧巴可·亨利考尔德·威林厄姆

查尔斯·韦伯

主演

达斯汀·霍夫曼

安妮·班克罗夫特

凯瑟琳·罗斯

故事发生在一个好天气里,本的心情却不像天气那么好,刚刚毕业的他对未来充满了焦虑,却不得不接受父母精心为他筹备的庆祝毕业的家庭晚会。家里来了很多人,每个人都或真心或假意地向他表示祝贺,可是本完全不在状态,渐渐被这群人的无聊寒暄弄得越来越烦,终于迫不及待地逃回自己的房间,得到片刻安宁。

可是不一会儿,这片安宁就被打破了。罗宾森太太闯入他的房间,抽烟,然后要他开车送她回家,到了门口,又期望本陪着她直到打开房间的灯,又接着问他想喝什么,再到后来问他要不要看自己女儿的画像自然而然地到了卧室……一切就是事先打算好的步步为营。面对熟女的热情邀请,本下意识地想要拒绝却忘了自己初出茅庐,定力不足。

罗宾森太太一副道行深不可测的样子,让本无法将自己内心已经蠢蠢欲动的情欲轻易浇灭,这种忽然闯入的让他不知所措的对未来的混沌情绪快让他窒息,就像穿着潜水套装倒入水里,只听见自己沉重的呼吸声。

最终本还是没有逃脱罗宾森太太为他编织的网。本在一天夜里打电话给她,打算跟她开房,稚嫩的本连叫杯饮料都不知道该叫什么,她却气定神闲地要了马提尼。在最后关头,想要离开的本打了退堂鼓,他的情绪却被罗宾森太太三言两语化解。之后她淡然地想要穿起紧身上衣,刺激着这青涩少年的眼睛和欲望,挑逗着他的一切……不久后这种幽会变成了家常便饭。

罗宾森太太的女儿伊琳要回来了,她要本答应她不会和伊琳约会,却说不出原因。

可惜一切都阻止不了原本就会发生的事情。由于父母之命本不得不去与伊琳约会,然而,本和伊琳相爱了。某天夜里,本向伊琳告白,并坦白了一切,只是没有告诉伊琳那个女人是谁。

罗宾森太太知道之后非常愤怒,告诉本,如果不离开伊琳就把一切告诉她。忽然发生的事情让伊琳知道了一切,她伤心地将本赶出她的生活。

为了挽回伊琳,本决定去伊琳的学校找她,告诉她自己要娶她,却看到伊琳和另一个男人约会。伊琳找到本要他解释一切,原来罗宾森太太完全颠倒了事件的始末……

解释清楚之后,伊琳答应本会好好考虑他们之间的问题,事情好像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岂料伊琳的父亲忽然出现,震怒地阻止了本。伊琳给本留了张字条之后消失不见。

本不顾一切地去寻找伊琳,得知伊琳要和别人结婚,为了找到爱人,他冲向了教堂……

画外之音

60年代的美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开始对维系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旧秩序、旧传统的合理性产生质疑,形形色色的反体制社会思潮风起云涌:黑人解放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越战运动以及性解放、同性恋、嬉皮士,都体现了新一代的思想观念的颠覆性与破坏性。反体制正是60年代中后期文艺作品的主旋律。

1967年,“新好莱坞电影”的出现,改变了行之多年的大制片厂垄断制度,更多贴近现实生活和年轻人思想感情的电影出现,使好莱坞电影从纯粹的“逃避现实”的消遣品逐渐变成“反映现实”的艺术品。迈克·尼科尔斯执导的本片,以一鸣惊人的姿势出现,成为这场电影变革里一部举足轻重的作品。这部影片体现的是青年人的成长及对成年人社会的奋起反抗,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战胜迷茫,冲破成人社会的桎梏。

本片的基调是喜剧的,但是主题却是沉重且严肃的,正是在这种“严肃的搞笑”下,影片体现了一种辛辣的讽刺感,让这种讽刺力度得到了增加。另一方面,作为社会成员的艺术家,对于社会的讽刺往往是善意的,也尽量将偏激的程度中和到大众都能够接受的程度,而喜剧正是这种理想的中和剂。对于一个刚刚步出大学的毛头小伙子而言,社会的秩序已经早早地由父辈们制定好了。这层秩序是“大人社会”的意识形态,如果这种意识形态是腐朽的不合时宜的,那么肯定将催生出一个或数个奋起反抗,冲破一切的个体。本杰明正是影片中的这个个体力量。

本片在60年代的电影中可谓独树一帜,即使今天看来也非常有趣并引人深思。一个从小对父母唯命是从,对未来充满焦虑的毕业生,被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寂寞夫人勾引,从茫然的堕落到发现真爱,从任人摆布的木偶到主动出击狂奔去抢新娘的男人,这是一次成人礼的教程,是本的,也是每一个毕业生的成长蜕变之路。

本片中本穿着潜水服在家长和亲戚面前表演的段落,导演拍得独具匠心。以人物的第一感官出发,穿上潜水服的本听不到外界的所有声音,只有自己沉重的呼吸声,影片中与此同时的部分也只有本呼吸的声音,同时画面中出现的其他人与他嬉戏玩耍的声音一概消除。然后跌入水中,一片蓝色,以本的视角展现父母将手捂在潜水镜上与他玩笑,可他听不到各种声音,只有沉重的不见底的呼吸。这就是The Sound Of Silence,如同影片的主题曲。

影片中还有非常巧妙的蒙太奇运用。比如本从游泳池一跃到床上压在罗宾逊太太身上,还有从一个人的房间变成两个人等等。镜头的切换推移了时间,既不冗长,又很丰富。

教堂抢亲的那场戏相当过瘾,两个相爱的人面对所有的亲朋好友,断然从婚礼上强行逃出。那一刻,他们得到了爱情,那一刻,他们背离了所有的亲人。那一刻,他们幸福而激动,可是在激情燃烧之后呢?黄色的公交车上,一群诧异的乘客,最后一排是本与伊琳。逃出了教堂的他们在车上先是大笑,然后彼此微笑,最后神色凝重,带着慌张。尤其是本的眼神,隐藏着更深的迷茫。

爱情得到了,那之后呢?该去何处延续他们的爱情?

未来依旧无法到来。

影片的最后,黄色公交车颠簸着,渐渐远去,一如每个观众在看了抢婚的欢乐戏码之后,却会更加沉重的心。

导演链接

迈克·尼科尔斯:生于柏林,父亲是犹太裔俄国人,因恐遭纳粹迫害而于1939年举家移居美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医学院时,他做过夜间守门人、邮差等多种工作。因喜爱表演艺术,后来和人组成一个即兴小组,经常在校园和饭店演出。1957年因在舞台上临场发挥的机智和针砭时弊的锋利而闻名全国。1963年,他在百老汇导演了自己的舞台剧《赤脚走在公园里》,获得成功,被人誉为“点石成金”的人。60年代中期开始导演电影,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一部为1966年的《谁怕弗吉尼亚·沃尔夫》(《灵欲春宵》),一举成功,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次年更以《毕业生》荣获第4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金像奖,成为当红新秀导演。其后还曾以1983年的《丝克伍事件》及1988年的《打工女郎》再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1994年导演恐怖爱情片《狼人生死恋》,构思奇特,受到欢迎。

演员链接

达斯汀·霍夫曼:霍夫曼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电影表演大师。虽然其身高仅166米,而且相貌平平,但却凭着非凡的演技,以变幻多端的装束和面孔塑造了众多生动而迥异的银幕形象,他尤以塑造小人物见长,在好莱坞享有“变色龙”的美称。年轻时因主演本片而一举成名,他把本从稚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诠释得令人信服。霍夫曼1937年8月8日出生于洛杉矶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受喜好电影艺术的父母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模仿与表演。大学期间,他对戏剧十分着迷。从洛杉矶音乐学院毕业后,他于1958年来到纽约的一个著名的演员讲习所学习表演理论与技巧。但是他的平平相貌和直爽脾性令他一直没有成名的机会。不久后,走上社会的霍夫曼更是屡遭挫折,一度两次做过精神病院的看护人和饭店的洗盘工。一次偶然机会,他在话剧《第五匹之行》中饰演了一个角色。他的演技深深打动了台下的大导演迈克·尼科尔斯。在尼科尔斯的栽培下,霍夫曼才真正走入了影坛。

这部《毕业生》是他演技的第一次突破,他因而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两年后他又在影片《午夜牛郎》中成功地饰演了一个贫困潦倒的穷光蛋,令人过目难忘。此后霍夫曼又接连出演了《约翰与玛莉》、《小巨人》、《Straw Dogs》、《Straight Time》等诸多影片,大受好评。霍夫曼也早已向世人显示了他的戏路宽广的特点。当然对于这位全才演员来讲,其事业的辉煌还在于他因出演了1979年的影片《克莱默夫妇》和1988年的《雨人》而两度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影片《克莱默夫妇》的成功也应归功于霍夫曼那朴实细腻的表演,他因此登上了奥斯卡的领奖台。同样,为了演好《雨人》中那个行为怪癖、神情痴呆的自闭症患者雷蒙,霍夫曼来到精神病院,与那些孤癖症患者同住了数月。正是凭着他这种孜孜以求的执着,知天命之年的霍夫曼自信而又谦逊地再次捧走了奥斯卡金像。

此外,霍夫曼还出演了根据同名舞台剧改编的电影《推销员之死》和《Ishtar》等影片。进入90年代他一改往昔的普通人形象,频频以反面形象出现在银幕上,在警匪片《迪克·特雷西》、强盗片《巴利·巴斯诘德》和1991年的《虎克船长》及次年的《英雄》等多部影片中,他分别饰演了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1995年,霍夫曼又主演影片《极度惊慌》。为准备他的角色,霍夫曼阅读大量有关病毒及传染学方面的书籍,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演技再次令人赞叹。如今,宝刀未老的霍夫曼还在向着新的高峰不断攀登。

安妮·班克罗夫特:对罗宾森太太的把握极见功力,她的表演不温不火,既不失中产阶级的风雅,又透着一股世故冷峻、玩世不恭的邪气,演得极有韵味。她1931年9月17日生于纽约布朗克斯,原名安娜·玛丽亚·路易斯·伊塔里亚诺。四岁开始在舞台上表演舞蹈,后在美国戏剧学院学习表演,又进美国演员研修所深造。1950年她用安妮·马诺的名字首次作职业性演出。1952年她演出了第一部影片《不必费心忙碌》,扮演一个小角色。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安妮·班克罗夫特在好莱坞拍了一些B级片,只有在《最后的边界》(1956)里扮演骑兵上校的妻子一角,尚有些深度。1958年去纽约,先后主演了两部由威廉·吉布森编写的舞台剧《你上我下》和《奇迹创造者》。前者同亨利·方达合演,她因演技精湛而获得托尼奖。后者描写美国盲聋女教育家海伦·凯勒童年的一段生活,她扮演女教师安妮·沙利文一角,感人的演技使她获得纽约戏剧评论奖和第二个托尼奖。这两出戏都是由阿瑟·佩恩执导。1972年《奇迹创造者》搬上银幕,仍由佩恩担任导演,他坚持仍由安妮·班克罗夫特扮演安妮·沙利文,她又以出色的演技获得第35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以及全美电影评议会最佳女主角奖和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的最佳外国女演员奖。

安妮·班克罗夫特在60年代还演了两部获得很高评价的影片,一是英国片《吃南瓜的女人》(《太太的苦闷》),她扮演一个有八个子女的妈妈,在家庭和婚姻问题上遇到不少挫折。这个角色使她获得196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剧情片最佳女主角金球奖和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最佳外国女主角奖,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另一部是《毕业生》,她获得1967年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喜剧、歌舞片最佳女主角金球奖以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1977年,她在影片《转折点》里扮演芭蕾舞演员,获得全美电影评议会最佳女主角奖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提名。安妮·班克罗夫特能扮演各种类型的女性角色,她在约翰·福特导演的《七妇女》(1966)里扮演一个意志坚强、自我牺牲的女英雄,在《青年温斯顿》(1972)里扮演丘吉尔的母亲伦道夫·丘吉尔夫人。此外,1979年她还自编自导并自己主演了影片《胖家伙》。安妮·班克罗夫特于2005年患子宫癌辞世。

凯瑟琳·罗斯:1965年进入电影界,以《烽火田园》首登银幕。1967年以《毕业生》声名鹊起,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及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授予的最有前途新人金球奖。1969年再以《神枪手与智多星》、《告诉他们孩子威利在这里》两片获美国电影与电视学院最佳女主角奖;1976年以《苦海余生》获最佳女配角金球奖。其他主要影片还有《恐怖太太团》、《冲天大蜂灾》、《核子母舰遇险记》、《红头怪客》等。

幕后花絮

在这部电影那幅最著名的封面图中,达斯汀·霍夫曼在背景后面,画面前面是罗宾逊夫人向前伸的腿。照片中的这条腿实际上不是安妮·班克罗夫特的,而是一个没有名气的模特琳达·格雷的。本杰明在教堂用拳头重击的场景,被许多评论家认为这里是把他刻画成像基督一样的形象。实际上,这是对教堂的牧师妥协的结果。在预演排练的时候,本杰明把他的拳头砸在了一块易碎的玻璃上,那是别人赠送给教堂的礼物。牧师曾对此愤怒地威胁要把每个人丢出去。当时尚未成名的奥斯卡影帝理查德·德莱福斯担当了一个小角色,就是问房东要不要报警的那个房客。

本片的音乐很有时代特色,在渲染气氛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本片配乐由戴夫·格鲁辛(Dave Grusin)与保罗·西蒙 (Paul Simon)合作编写,前者负责音乐部分,后者则负责片中多首插曲,包括脍炙人口的“TheSound Of Silence”、“Scarborough Fair”、“Mrs Robinson”等,当年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畅销曲。格鲁辛是著名爵士乐钢琴手,但配乐风格颇为多样化,本片偏向清新的民谣风,颇能反映入世未深的大学生心境。西蒙则是著名民谣二重唱“Simon And Garfunkel”的作曲主将,历年参与电影配乐的作品只有5部,《成名之路》(Almost Famous)是最新作品。

同类推荐
  • 人世间

    人世间

    主人公王阿海,自幼失去父母,在贫困中长大。他刻苦好学,习文习武,不但知书达理,还练就一身武功和枪法。他当过保镖,砍过柴,抬过轿。他为人忠厚,急公好义,既深受穷哥们的爱戴,也博得正直乡绅的赏识。他暗中资助共产党游击队,却得罪了土匪、汉奸。抗日战争胜利后,被诬为"汉奸",但无证据,后以"共产党"的罪名,惨遭杀害。
  • 母亲的幸福树

    母亲的幸福树

    王海椿编著的《母亲的幸福树》是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之一,《母亲的幸福树》讲述了:尽管人们可以对“微型小说”这一名称提出不同的意见,微型小说的存在却是一个事实。它是一种机智,一种敏感,一种对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某个瞬间、某个侧面的忽然抓住,抓住了就表现出来的本领。因而,它是一种眼光,一种艺术神经。一种一眼望到底的穿透力,一种一针见血、一语中的的叙述能力。它是一种情绪、怅惘、惊叹、留连、幽默,只此一点。它是一种智慧。简练是才能的姐妹。微型小说应该是小说中的警句。含蓄甚至还代表了一种品格:不想强加于人,不想当教师爷,充分地信任读者。
  • 十岁酋长

    十岁酋长

    本书是作者新近创作的作品,主要讲述了十岁小男孩初为酋长的传奇故事,作者匠心独具,步步涉险,悬疑丛生,既让读者体验了阅读快感,又能使读者对人性的美与丑进行深刻的反思。
  • 流水三十章

    流水三十章

    《流水三十章》用剖析人心理活动的方式,反映了一个女人从襁褓之中到而立之年好似流水的生命的历程,不仅能够看到一个女人心灵的轨迹,还能够看到那一段特定的历史岁月。作者试图改变用故事情节和生活细节结构长篇小说的模式,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中融合了些许浪漫主义色彩。
  • 有一种感觉叫疼痛

    有一种感觉叫疼痛

    本书收录了《行走在岸上的鱼》、《芦苇》、《其实梦着就是醒着》、《猫世界》、《无鸟之城》、《要求赔偿》、《青瓷罐》、《爱情诗》、《望水》等故事作品。
热门推荐
  • 三宝太监西洋记

    三宝太监西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场注定孤独的旅行

    一场注定孤独的旅行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见许许多多的人,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十八岁后的时间总是易逝的,我常常来不及回忆,也没时间珍惜当下。我常迷失在浮躁的河流中,浑浑噩噩。不如就让我用文字一点一滴的记录着属于我的平凡人生,从现在开始,从往事中回忆。 【不定时更新】
  • 骨笛传说

    骨笛传说

    她是他年复一年的美梦。她说:宁负天下不负卿。此后付尽全力,改他宿命。
  • 小言大言

    小言大言

    这是一个专门收藏各种脑洞的短片小说集,正如庄子所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这个故事也包括了各式各样的主旨和类型,有的恐怖惊骇,有的唯美悲伤,有的轻松愉悦,有的引人深思,那么亲爱的读者请你停下来想想,你会成为这些故事中的哪一个呢?
  • 火影之死神之镰

    火影之死神之镰

    主角漩涡雪原名凌雪,是死神的孙女,被他爷爷拜托六道仙人弄到了火影世界里(注:主角一直用的是自己的身体,前一份写错了,这里改一下……)……
  • 七夕通灵

    七夕通灵

    玄武、朱雀,一至阴,一纯阳。四大星君一掌死、一掌生的两大星君,结个婚咋就那么难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云中谜云

    云中谜云

    念梧山庄一个交织着阴谋和阳谋的地方。且歌且唱一场跨越了时间和长河的爱恋。片段一:“坏人就让我来做吧,你就该干干净净。”已经被迷晕她不知道,有人早已为她负重前行。片段二:“十几年了!你有无数次机会告诉我真相!可你都做了些什么!”她剑指着这个她一次又一次选择相信的人,心中一片悲凉。
  • 一许轻安

    一许轻安

    一年前,她一袭红衣毁尽天下;一年后,一身白衣为爱的人再覆天下,可是,那又如何?得到的不过只是一场又一场的骗局。最终一滴泪落入水中,幻化成人,再守护自己爱的人。
  • 余风白晓

    余风白晓

    余风在她爸余老大眼里就是挺惨一女的,三十出头了还没男朋友,最近还失了业。看来只能让她继承为父的奶茶铺了!不想向来循规蹈矩极少出错的余风,老是送错单,然而多出来的营业额让余老大时常怀疑我们是看的是同一个订单系统吗?随着每次送外卖遇到的连连怪事,余风发现,自己送去的地方都是常人看不见的空间和人,他们是怎么知晓奶茶铺,给他们发送订单,并且为什么只有余风看得见,去的了呢?奶茶外卖哪家强?给异世界续命的黑丝奶茶来一杯吗?
  • 育龙经

    育龙经

    别问谁给我的勇气,我就是想对那条龙说“跪下,叫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