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72400000002

第2章 清净自然 (1)

处处皆佛

无畏、无悔是个人成功的最基本条件也是最关键的要素。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在自己的人生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如果能够时刻都运用好无畏和无悔的性情,你就能够拥有辉煌的人生。

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

少小离家,云山苍苍,心里难免有几分惶恐。

于是他在出发前特地拜访了本地最有名气的一位老和尚,请求指点。

老和尚正在河边临碑练字,用一根树枝在沙地上挥毫写意,见年轻人讨问前程,就随手写了两个字“无畏”。

老和尚并未抬头,只是对他说:“人生四字秘诀,老朽先给你一半,已够施主半生受用。”说完便又自信摹字。

年轻人便觉失落,不甚理解地离开了。

三十年后,这个年轻人已有了一些成就,当然也添了很多伤心事。

归程漫漫,近乡情怯,他又去拜访那位老和尚。

可是老和尚几年前已经过世,僧人取出一个信封交给他,说:“这是师父生前留给你的,说施主日后必然来取,请施主自行打开吧!”

年轻人一振,慎重地接过来拆开封套,只见里面赫然两个字“无悔”。

年轻人顿感万念攒心,涕泪交加,回想自己三十年所得所失,竟然在老和尚一念四字之间,不由得敬由心生,留意已决。

五年之后,同道僧人拿一帖佛寓告已经出家的年轻人,请接住持之事。

年轻人不解,僧人告日:自施主三十年前前来求解,老住持已算准施主今日。

十年后,这位年轻人终成一代宗师。

人生在世,应该把握生命的每一分、每一刻,勤奋不已,勇猛精进!不要过于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而重要视自身素养的修炼。

一天,佛陀问他的弟子:“弟子们!你们每天忙忙碌碌托钵乞食,究竟是为什么呢?”

弟子们恭声答道:“佛陀!我们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保养身体,求得生命的清净解脱啊!”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弟子,沉静地问:“那么,你们说说肉体的生命究竟有多长?”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是几十年。”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相。”

另一个弟子见状,肃穆地说:“人类的生命就像花草,春天萌芽发枝,灿烂似锦;冬天枯萎凋零,化为尘土。”

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嗯,你能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对佛法的了解,仍限于表面。”

他又听到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浮游虫一样,早晨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一昼夜!”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人微,对佛法已有了表面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刻。”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被激发起来。又有一个弟子说:“佛陀!其实我们的生命和朝露没有什么两样,看起来很美丽,可阳光一照,一眨眼的功夫,它就干涸消逝了。”

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这时,一个弟子站起身,说:

“佛陀!依弟子看,人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他此语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佛陀,期待他的开示。

佛陀赞许地说道:“说得好!人生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不要懈怠放逸,以为生命很长,像露水有一瞬,像浮游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其实,生命只是一呼一吸!”

人们总是问佛陀:“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

佛陀总是微笑着,保持沉默,什么话也不说。

但是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被提出来,看来人们还是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的。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佛陀对他的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了到什么地方去。”

弟子急忙拿来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过来靠近我,让我看看蜡烛的光。”

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面前,用手遮掩着,担心风把蜡烛吹灭了。佛陀却训斥道:

“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他就吹灭了蜡烛,问:“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它的火焰到什么地方去了?”

弟子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和火焰熄灭是一样的道理,佛陀死了,他就消灭了。因为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火焰是个性,个性存在于整体之中,火焰熄灭了,个性就消失了,但是整体依然存在。不要关心佛死后去哪里了,他去哪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佛。等到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

无处青山不道场,

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

正眼观时非吉祥。

--唐·无名禅师

贪嗔勿取

人们常说无欲则刚,人一旦有了贪念,那么就会陷入可怕的境界。禅宗就像一面明镜,可以让每个人看清自己的内心,抛弃自我的陋念。寡欲知足,取得自己应得之份,才能平平安安地过幸福安宁的生活。

从前,有一位菩萨住在罗陀国。该国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宝时,都把这位菩萨请到船上,希望借助他的力量,化险为夷,平安抵达目的地。后来,菩萨逐渐年老力衰,不愿陪他们出海。可禁不住商人苦苦恳求,他就同意了。

船只朝宝物的所在地前进,这时天空刮起北风,船只偏离了航向,一直向南方漂流。到了第七天,海水竟然变成金色,就像铺了一层黄金一样。

商人们问菩萨:“绿色的海怎么会变成金色呢?”

“我们进人了黄金之海,这里充满了不可胜数的黄金,彼此照耀闪烁,才会呈现出这种情形。我们偏离了航向,非常危险,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回到北方。”不料,船只顺风而行,继续漂向南方。几天后,海水又呈现出白色,好像冰雪世界。

菩萨又对商人说:“现在,我们到了珍珠之海。这里全是珍珠,由于珠色交相辉应,才呈现出这种光芒。但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北方。”然而,船只还是顺风而去,继续漂向南方。

几天后,海水三度变化,呈现出青色,无异铺上了青琉璃。菩萨对商人们说:“现在我们来到青色的琉璃海。海里有无数的青色琉璃,由于琉璃颜色相映,才呈现出这种光彩。”

几天后,海水四度变化,又变成红色,好像血海一般。菩萨对商人们说:“现在,我们进人红色的琉璃海,海里充满无数的红色琉璃,由于琉璃颜色相映,才呈现这种光景。”

几天后,海水五度变化,好像流出一片墨汁,到处是漆黑的颜色。接着,远处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声音凄厉,好像猛火点燃了干燥的竹林。而且,当船向南方漂流时,忽然有一根巨大的火柱,从海底掀腾而起,喷薄而出,直向天空。商人们第一次看到如此可怕的情形,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性命难保。

他们唉声叹气,不知所措,最后不得不向菩萨求援。这时,菩萨说道:

“连世间的大丈夫,都会贪生怕死。悲伤绝望只会令人失去理智,大家还是想方设法运用逃离苦海的方便吧。只要得到了这个方便,就能安全到达彼岸。大家不要沮丧,因为这个方便,我已经给你们了,请大家好好念佛吧。”

众人立刻焚香礼拜诸佛,祈求风平浪静。片刻之后,恶风终于停止,大家才脱离险难,到达藏宝之地,如愿以偿地得到许多金银财宝。

这时,菩萨向商人们说:“这些金银财宝,世间难逢。因为诸位前世有过布施,今世才能得到这样珍贵的财货。但是,你们前世广行布施的时候,有过吝啬之心,以致现在遇到恶风,身心备受惊慌苦恼。诸位对这批金银财宝,必须知足。如果贪婪无厌,必然会再次遇到灾难。在诸位寻找财宝的过程中,价值最高的莫过于生命,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啊!”

有一位叫做金碧峰的祖师,已经修成正果,达到了无我无物的境界。有一天,皇帝知道他的神奇,便聘请他为国师,并特别赐给他一只足金铸成的、精美华贵的金钵。见到这个金钵,本已修得一颗无所执之心的金碧峰,也不禁起了凡夫之情,有时甚至是在禅定中也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只金钵。

当金碧峰禅师寿命将尽的时候,黑白无常二鬼要来捉拿他,但每次来捉拿他,金碧峰都沉浸在禅定之中,这时候,他的身心都是了无踪迹的,所以每次二鬼都是无功而返。后来,二鬼听说金碧峰贪恋金钵,经常在禅定时起心动念想到这只金钵。那时他动了这种念头,身形就会显现。于是,黑白二鬼来到金碧峰禅师的住处,等待时机要捉拿他归案。

这一天,金碧峰又进入禅定中,黑白二鬼仍然无处下手,只好等在一旁。禅定中的金碧峰突然又想起了那只金钵,身形一时显现,二鬼立刻上前捉拿,金碧峰一警觉便马上收了心,霎时间又无影无踪了。

有了这次差点丢掉性命的教训,金碧峰禅师就把皇帝所赐的金钵彻底毁掉了。从此,金碧峰禅师真正达到了无牵无挂的境界,黑白二鬼对他也无可奈何。

无欲则刚啊!我们的缺点是自己造成的,如果能够时时提醒自己,就能不断完善自己,也就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借口。

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

若灭贪欲,

无所依止。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迷途与忘我

我们周围充满了机遇和诱惑,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心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要被一些假象所迷惑,从而迷失自己的归途;忘我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力量源泉,能使时光永恒、品行升华、事业成功!

在大雁山有一位佛光禅师,他在此修行禅定,研习禅道。佛光禅师很善于讲法,他经常把深奥的法理融入到生动的事例中,然后再用简单的诗偈表达出来。

有一次,一位信徒来向他讨教,说:“我曾听说:供养百千诸佛,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不知百千诸佛有何过?无心道人又有何德?”

佛光禅师用诗偈作答:“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途。”

禅师又解释道:“只因多了一片白云,归巢的鸟雀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因为供养诸佛,心思全在佛上,反而迷失了自己;供养无心道人,却是以无心无念而超越一切。百千诸佛固然无错,可无心道人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 信士又问道:“既然寺院为清净之地,为何还要打鼓敲木鱼?”

佛光禅师仍用诗偈回答他:“直须打出青霄外,免见龙门点头人。”清净的寺院所以敲打木鱼、撞击皮鼓,另有其深义。鱼在水中从不闭眼,所以敲木鱼表示勤奋修炼,永不懈怠;打鼓,是为警示世人,消业增福。

信士又问:“在家既能学佛道,何必出家着僧装?”

佛光禅师还是用诗偈作答:“孔雀虽有七色身,不如鸿鹊能高飞。”在家修行固然很好,但不如出家更能专心致志;孔雀的颜色虽然好看,却比不上大雁能够高飞千里!

信士听后顿悟了其中的道理。

佛光禅师修行参禅专心致志,四方僧人禅客纷纷前来拜访请教。可是,每当弟子前来通报有人向禅师学道时,他总是反问:“谁是禅师?”

佛光禅师专注禅理,就连吃饭时,也在思考什么。弟子见他手拿碗筷不动,就提醒他:“师父,吃饱了吗?”

他竟然忘了自己是在吃饭,反问弟子:“说什么?谁在吃饭?”

由此可见他聚精会神的程度!

农禅是当时修炼的重要方法,佛光禅师身体力行,从不分心。

有一次,弟子担心他太累,提醒他:“师父,您真是太辛苦了!”

佛光禅师却反问道:“谁太辛苦了?”

一天,佛光禅师的弟子大智赴外地参学归来,向师父汇报了自己的见闻体会。接着问道:“师父,我在外二十年,您生活得怎样?”

佛光禅师轻松地答道:“好,好,天天诵经修道,说法著述,犹如在广阔的海洋里遨游,心旷神怡。”

两人谈到半夜,佛光禅师让大智休息,天亮后再谈。可是到了天亮,大智醒来,却听见师父的阵阵诵读声,看来师父又是通宵达旦。到了白天,佛光禅师更忙,没有一丝空闲。不是接待前来拜佛参禅的禅客,就是在禅房里执笔阅改弟子的习卷和撰述讲稿。

大智问道:“师父,二十年来都这么紧张地生活吗?怎么不见您衰老呢?” 佛光禅师笑了笑说:“大智,我可没有时间想到老啊!”

同类推荐
  • 狼道的法则

    狼道的法则

    狼群最值的称道的是他们有团队精神,协同作战,统一策略,甚至为了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狼的忠诚,交流,合作,兼任是一个团队必须学习的精神。此外,学习狼族的职能,以狼为师,效法狼族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明锐机警,善于捕捉目标的特性,同时也学习他们有组织的观念,严守纪律,讲求速度,善于伪装的精神,读者可以透过本书得到智慧,与不可思议的生存法则,成为一位真正的强者。
  • 工作不努力努力找工作:为人处世

    工作不努力努力找工作:为人处世

    要做好一份工作,开创一份事业,仅仅承担责任是不够的;要成功,更要找对工作方法,讲究策略。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怎样找方法,怎样给自己定位,怎样提高自己的效率,怎样克服缺点等等。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助你成功。
  • 华尔街奇书

    华尔街奇书

    本书总结华尔街精英成功的经历,将其汇总成为8个关键秘笈,每一项都能对你的事业成功起到促进作用。无论你是自己创业也好,经商也好,还是从事金融投资也好,本书都能对你的事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 礼仪全书1

    礼仪全书1

    本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
  •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细节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细节

    本书总结出决定人生成败的228个细节,指出其对感情、生活、工作、处事等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并结合大量经典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把握这些细节的方法和窍门,使读者不仅能深刻地认识细节,提高人生境界,还能更好地抓住细节,最终达到成功的目标。
热门推荐
  • 香橙天空

    香橙天空

    很多年后,陈橙坐在自家院子里回忆往事,却被小孙女打断:“什么嘛,这根本就是现实版的玛丽苏啊?”哦,那么她的故事一定是超级玛丽苏。出身贫寒,身世坎坷的灰姑娘,忽然间一切逆转成为豪门权贵世家的大小姐,从十一岁到二十一岁这段漫长的岁月,她一路走来经历坎坷,也收获了人生的成功。这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史,是一个少女的公主梦。十一岁那年,奶奶去世,留守儿童陈橙被寄养在唯一的亲属大伯那里,从此小镇姑娘陈橙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走进了一个权利和金钱构成的新世界......
  • 殊途人间

    殊途人间

    说的是背叛,却带有一丝温情。人间,你会看到很多面,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可能你带着,可能他带着。我们都不愿摘下。
  • 快穿之男主又撩我

    快穿之男主又撩我

    啊!不要……你不要乱来啊!男神一言不合就发病怎么办,说好的小奶狗呢!明明是看着是小奶狗可却偏偏是………………还我小哥哥啊!这货是谁啊!
  • 局中乱之权倾天下

    局中乱之权倾天下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他说:人生如棋,落子无悔。从他迈出第一步开始……他不后悔。——注:本文架空,切勿与实际对号入座——【推荐类型】:「古风」「权谋」「心计」「战争」
  • 嫡女魔妃好生嚣张

    嫡女魔妃好生嚣张

    女主是现代的天才杀手,精通毒术,乐器,乐曲,舞蹈和各种武器,却被渣男所害
  • 幼妻:待嫁小新娘

    幼妻:待嫁小新娘

    晕,她只是一个纯真可爱的八岁小女孩儿,为啥有这么多离奇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先是无端端的被指嫁入将军府,而是便是皇宫、江湖的风波卷入她的身,这到底怎么回事呀,是本身无意,还是命中注定,或者和她宛若白纸的身世有关?
  • 当地球变成了游戏世界

    当地球变成了游戏世界

    因为现实不可抗拒原因这本书草草完结,但是家里的事总归有个还算好的结果,江湖再见!
  • 将门嫡女荣华似玉

    将门嫡女荣华似玉

    十年春风一场梦。。。。。。沉重的门扉打开,她又见到了那个人,薄唇轻微收紧,她冷冷一笑。她能助他登上高位,也能拉下来,只是废了一些时间罢了。利剑刺入心脏,她看了一眼已然陌生的男子,终于,她终于要死了吗。也好,这一世她负了太多人了。死了还能感觉到痛苦吗,为什么,透不过气起来……
  • 焚訾

    焚訾

    其实你从未想过和我在一起,对是我死心眼,是我不甘心,是我还舍不得忘记你。
  • 鬼王的驭兽毒后

    鬼王的驭兽毒后

    一朝重生,与你一生一代一双人,携手共看世间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