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05200000002

第2章 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2)

教育是把人类积累的社会文化和规范意识传递给下一代。行为规范更明显地具有世界性、全民性和民族性。从我国国情出发,它当然必须有社会主义的内容,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全人类所能共同接受的基础文明。它必须是“传统的”,也必须是现代的。问题在于我们至今没有认真研究和建立这样一种社会规范体系。另外,如果没有这种规范性,那么也有可能把希望削弱的东西重新强化起来,这不应该引起我们极大注意吗?

指导性

行为规范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形成习惯,教师的指导必须和学生的经验结合起来。在这里,必须对“生活指导”理论重新认识。这一理论明显地反对“唯智育主义”和“划一主义”。它强调尊重个性,着眼于个人的差异,援助个性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运动,在日本、中国都取得过成功,但我们并没有引起普遍注意,像学业指导、职业指导、品德指导、人格指导、健康指导直到闲暇指导,这些基本内容为什么不能“拿来”呢?

选择性

所谓选择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心理和社会的需要。选择当然包括被动选择和主动选择。前者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严格训练和学生的模仿学习;后者体现在“境教”中,这种“境教”体现了可选择性、泛指性和暗示性,更能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所接受,也就更有感染力。班杜拉有个思想,“人”和“社会”中间的媒介是环境。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帮助形成一种“小气候”、“小社会”,从而优化学生成长的环境。

具体性

行为规范教育必须具有具体可行的特点。有的在养成教育中提出了“低(起点低一些)、小(坡度小一些)、细(要求细一些)、实(效果实一些)”的观点,正是为了更贴近生活,更能为学生所接受。问题是这种具体教育必须系统而不零碎、实际而不繁琐。这仍有待于行为规范体系的建立,并不是颁布一个《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就能立即取得效果的,也不是几所学校就能完成的。

实践性

行为规范教育当然必须依赖和归结于学生的社会实践。然而这种实践必须是广义的,还要和学生的自身经验、社会生活、发展个性过程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

从上述特点分析,我们似乎应该更准确地把握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容及在基础德育中的地位。

这恐怕要涉及到中小学教育目标的重新确定,也涉及到目前的政府教育体制的改革。

(四)培养正确的行为规范

形成正确的认识观念

行为规范教育内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让学生在正确理解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理解行为规范可分为具体性理解、知识性理解、认同性理解和内在性理解4个层次。具体性理解是凭借具体的道德形象去理解行为规范;知识性理解是学生将行为规范当做一种道德知识来掌握,倾向于去背诵条文,但并未成为自己的道德认识;认同性理解指学生同意并接受行为规范,但这种行为规范对学生来讲仍是外在的,未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内在性理解是指学生已把行为规范的要求内化成了自己的道德观点,它成了自己进行道德评论的标准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中小学生对行为规范达到内在性理解的层次。

要解决外在行为规范与学生认识之间的差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必须做到3个转化和3个结合:

3个转化:

1.感性行为观念向概念水平的行为观念的转化。

2.将外在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掌握的道德知识。

3.帮助学生将自己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观点。

3个结合:

1.理解与感受相结合。掌握行为规范,不仅需要思维上理解,而且需要心灵的感受。行业规范的理解和学习,务必要生动形象,真切感人,具体形象与抽象道德相结合。

2.行为规范知识的学生和行为分析相结合。为了避免将道德知识学习与具体道德问题相脱节,必须如此。要将行为规范与行为表现结合比较,将行为的动机与效果结合比较,将遵守行为规范的良好结果与不遵守行为规范的不良后果结合比较,将行为的社会后果和个人后果结合比较,这对形成学生的正确的行为观念有重大作用。

3.行业规范的学习和学生需要相结合。行为规范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把社会行为规范转化学生的个人需要。依据行为规范来调节学生个人的行为。应该让学生理解,行为规范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他们社会化与个性发展的需要。如果学生没有将遵守行为规范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那么这种没有道德需要的“道德行为”,只是一种道德形式主义,并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

儿童认识了行为规范,了解了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与要求之后,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接受这种准则,自然而然地导致遵守行为规范,还存在他们愿不愿意遵守行为规范的态度问题。如存在内在情感障碍的话,就可能不遵守。所谓情感障碍,通俗地说,就是道理上通了,感情上不通。这就需要教育者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找到症结所在。

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态度包括:自愿遵守、主动执行、积极维护等。为培养这种正确的行为态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规范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心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评价与道德信念的“催化剂”。

2.保持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的体验与行为规范的要求相矛盾,那么就不会遵守行为规范。

3.让学生遵守行为规范,人前人后一个样。即要达到高度自觉的水平,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4.注意对学生的态度。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到学生对行为规范的态度。若老师总是粗暴地对待学生,引起了学生的反感,那学生就不会乐意遵守行为规范。

形成道德调节机制

学生有了愿意遵守行为规范的态度,但有时由于与个人的需要、动机发生冲突,当个人的直接欲望相当强烈时,就往往会使一些学生产生违反规范的行为,因此,在内化过程中还必须进一步解决这种矛盾。可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动机斗争,用道德的动机战胜个人的动机;引导学生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可以帮助他们在内心战胜个人的动机。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动机斗争中选择正确的动机,起决定作用的便是对自己行为后果的预见能力。

培养学生的道德良心也很重要。它是对道德行为的调节机制。良心是个体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行为所负有的道德责任感。

形成正确的评价能力

道德评价是观念形态的道德转化为人们行动的道德现实的重要环节,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人们品德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在人们的思想行动中,起着道德裁判和道德激励的作用。

教师应根据中小学生道德评价的发展趋势,有意识、有步骤地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使他们的道德评价水平逐渐朝着由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现象到实质、从片面到全面、从情景到原则、从别人到自己、从自我到社会的方向发展。

形成道德行为能力

学生将行为规范内化后,还要外化为道德行为,这就需要培养其道德行为能力。

道德行为过程分4个阶段,需要相应的道德行为能力:

1.认知当前情景,明确道德问题。这需要培养学生道德观察、道德判断的能力。

2.经过分析选择,做出道德决策。这需要培养学生道德决定的能力。

3.道德行为方式。这需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

4.执行道德决定,实施道德计划。这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克服内外困难。

应着重把握让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这个环节。可通过行为方式的讲解、典型分析、榜样展示、步骤讨论、练习、总结等途径进行。其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意义。激发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的愿望和动机。

2.不要操之过急,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3.注意为学生分析行为方式的心理成分与具体技能,以使学生易于掌握。

4.进行行为方式示范,组织示范性的或模仿性的道德实践,让学生领悟与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

5.通过正确与错误的行为对比,使学生区分正确与错误的行为方式。

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战胜自己的道德动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有的学生本来愿意遵守行为规范,却因为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产生了违反规范的行为,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及自我调节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学生的个人直接愿望与道德要求发生矛盾时,控制个人直接的道德意志力。

2.用道德动机战胜不道德动机的道德意志力。

3.控制自己不道德的消极情感的道德意志力。

4.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良好道德行为的意志力。

5.抗拒外界环境中不良因素诱惑的道德意志力。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监督和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道德行为。这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道德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就可成为一个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还能使人在新情景中产生道德行为的迁移。

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注意以下方面:

1.在日常工作中树立起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良好习惯的意识。

2.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活动。

3.创造让学生重复良好行为的教育情景。

4.树立榜样。

5.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教育管理。

6.行为训练科学化,包括内容系列化、要求层次化。

(五)强化学生行为规范

培养学生遵守行为规范历来是古今中外学校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新行为主义的行为原理用于学校道德教育领域则形成了培养学生遵守行为规范的教育模式。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行为原理是斯金纳通过大量实验研究提出的。他认为行为反应与刺激是相互作用的,强化是其中的关键变量,强化影响和控制着个体的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行为原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强化的行为原理。

遵守行为规范的教育模式,就是运用强化的行为原理及其各种程度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行为能遵守各种行为规范的目的。为此,首先必须充分重视运用强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并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不能简单地把强化等同于“贿赂”,担心“宠坏”学生。其实,两者在目的和安排上有本质不同。强化,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或消除不良行为,其安排总是在行为表现之后作为其结果而呈现的;贿赂,则与不道德行为有联系,是在该行为发生之前与行为者进行的一种交易。而且,按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的分析,学生的许多行为都受强化的行为原理所制约,应强化的行为如不予强化,其实质就是一种“阴性惩罚”,会产生抑制、消退的作用。所以,问题不是该不该运用强化手段,而是如何更好地运用强化手段。

在遵守行为规范的教育模式中,要使强化产生预期的良好的效果,必须控制好影响强化的有关因素。因素之一是强化的强度。一般来说,强化的效果会随强化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则会发生“报酬递减”效应。故对强化量应掌握一定的“度”。因素之二是时间安排。如果按是否在行为反应之后“立即”给予强化,强化又有即时强化和延时强化之分。

一般来说,即时强化的效果优于延时强化。但现实社会生活却要求个体能适应延时强化。因此,行为培养时必须做到强化的即时性,又要注意逐步使学生适应延时强化。如果按是否在“每次”反应之后给予强化,强化又有连续强化和间隙强化之分。一般来说,形成新的行为时,连续强化的效果优于间隙强化;但由间隙强化形成的行为比由连续强化形成的行为更不容易消退。因此,教育中,开始常用连续强化使学生习得某种行为,继而应逐步过渡到间隙强化来使该行为得以巩固。当然,间隙强化有多种程序,它们各有操作要求、特定效果、各自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因素之三是强化体验。即选择的强化物应该是个体既对它具有过去的经验,同时又没有达到讨厌的程度。

(六)学生行为习惯解析

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实施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过程。

孔子曾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因为每个学生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必然在不同的行为中表现出来,因此,抓好学生行为和行为习惯,使其达到规范化的程度,是实现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完善的道德人格的关键一步。为深入了解养成教育的作用,下面对学生行为与行为习惯做以下分析。

关于学生行为模式

人的行为从方向上可分为良好行为习惯与不良行为习惯;从行为方式上可分为定型性行为和非定型性行为。

非定型性行为指的是非习惯动作,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采取什么行动,主要靠道德意识支配,这种道德不是靠简单的训练产生的,而是靠长期的培养,靠道德的积累,靠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定型性行为指的是习惯动作,这就是养成教育的任务,要靠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虽然看来是一般的习惯,但它却是完善人格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我们进行的养成教育也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关于行为习惯

人的道德行为有3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不自觉的行为,它需要靠外部的强制力量。这是因为此时学生的道德认识还不充分,道德感情还不稳固,还没有形成道德意志。例如,一些学生老师在场就守纪律,老师不在场就不守纪律。第二个层次是较自觉的行为,它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这是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道德认识,并有一定的道德意志,能够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但尚需自己的意志努力。例如,老师不在场也能遵守纪律,但还需要自己控制自己、提醒自己。知道上课时随便说话、玩东西是不对的,但有时还要经过自己的思想斗争。这种行为虽然属自觉行为,但还不是自动行为。最高层次是自动行为,指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形成了习惯,这才是养成教育的最佳效果,也是养成教育的重要目的——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时学生遵守纪律已不是被迫的,既不是迫于教师的监督,也不是靠自己的思想斗争或意志努力,而是自然的、自动的行为——习惯。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呼啸山庄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呼啸山庄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文化之美)

    中国古老而传统的笔墨艺术,它们用最简单的线条创造了流转飞动的世界,用最原始的色彩绘出了神采飞扬的灵魂。扬州八怪在艺术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他们的书法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更多地表现出对传统书法的背离与反叛。
  • 古诗文背诵八年级上

    古诗文背诵八年级上

    同学们,大家读到的这套古诗文背诵本,是三秦出版社受省教育厅的委托编写出版的,是语文课的补充教材。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狼孩历险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狼孩历险记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语文新课标必读-名人传

    语文新课标必读-名人传

    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文学大师,著有十卷本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等作品,并获得了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罗曼·罗兰生于1866年1月29日,父亲是公证人,是城里德高望重的绅士;母亲虔诚端庄,自从她的一个小女儿夭亡之后,就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中,而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费在照顾柔弱的儿子和另一个女儿身上。罗曼·罗兰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斗士的精神和信仰,而母亲带给他的是来自波尔罗亚尔女隐修院的探索精神、艺术感受力——音乐性的、神秘的敏感;二者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补充。
热门推荐
  • 武道灭天

    武道灭天

    一个普通的街头小混混,在一次斗殴中,幸运的收到一颗子弹,从而免费领了一张去地府的门票。为摆脱来世做猪的命运,一脚将阎王踹进畜生道,跳进了神秘的第七条隧道。九州,一个道法为尊的世界,且看我如何以武破道,弑神灭天等阶设定:练气,脱俗,入道,悟法,灵动,归真,入圣
  • 我成为了最强

    我成为了最强

    龙泉的电脑被雷劈了以后,龙泉传送到这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作者把我变成了妹子但我想开机甲

    作者把我变成了妹子但我想开机甲

    被一部小说的作者拉入了硬核科幻小说的世界当中,还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妹子。必须得让原作主角完结故事才能逃离。而手无缚鸡之力的妹子怎么可能打得过开着强大机甲的开挂主角。于是开始摆地摊赚钱买机甲!
  • 界环:君临天下

    界环:君临天下

    七界战乱纷扰不断,他生于乱世也将终结这个时代,君临天下,从懵懂无知到历经沧桑,也曾一身正气,胸怀天下,也曾走火入魔,堕入魔道。为了心中一隅安宁,他以身试法,终迎接新的时代。
  • 我有一个很可爱的妹妹

    我有一个很可爱的妹妹

    何墨轩因为母亲因为一场车祸去世了,令墨轩很悲伤。不久,父亲再婚,后妈很是关心墨轩,并且还带着一个妹妹,墨轩觉得父亲背叛了母亲,便离开了家,独自在外面靠做主播生活着........
  • 诸天万域我为帝

    诸天万域我为帝

    苍穹之下,万域争锋。群雄立巅峰,诸圣俯世间,抬手动天乱地,山海颠倒。问苍茫大地,谁能无敌于大世?万古逝者如斯,殊不知,天道之外路已断。少年崛起于轮回,再临大世,历经重难千劫,遥看诸天万域,杀机沸腾!
  • 最强异能者在都市

    最强异能者在都市

    待填写!!!!!!!!!!!!!!!!!
  • 重生之追夫之路漫漫长

    重生之追夫之路漫漫长

    简单觉得最悲哀的事莫过于,自己明明在他面前,他还那样忽略自己。简单因为一场意外而去世,结果有个陌生人帮她复活在别人身上,代价是追到她还没死之前的男友。PS:还不能告诉她的身份。就这样简单在知心姐姐,心机girl还有醋坛子的道路上撒丫子狂奔。哎,人生何苦的悲哀啊。
  • 半里江山为聘:镇国女将军

    半里江山为聘:镇国女将军

    她说:“我伫立于繁华三千间,等待你归来的承诺。”她说:”你不在,这江山我来为你守。“她说:”我好累,你快些回来吧。“她说:”你在不回来,我便嫁与他人。“她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她为他,抛开了女儿家的柔弱。她为他,守着这江山守了三年,战功无数,伤痕累累,她却从来没有怨过他,只因她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