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16800000021

第21章 把权力变成一张牌(3)

为了不使张氏家族势力过大,刘统勋建议不妨效仿先皇康熙的做法,“敕下大学士张廷玉,会同吏部衙门,将张姚二姓部册有名者,详悉查明。其同姓不同宗,与远房亲谊不在此例。若系亲房近友,累世密戚,现任之员开列奏闻,自命下之日为始,三年之内,停其升转”。对这一建议,乾隆表示赞同。但为了不引起张党的恐慌,乾隆又对张廷玉进行抚慰,开导张廷玉这样做对他有益而无害,“今一经查议,人人皆知谨饬检点,转于大学士张廷玉有益”。

张廷玉在官场几十年,当然知道皇上的真正意图,于是他立即上疏请求辞去兼管史部事务的职务。此后张廷玉又多次以年老乞退。直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才同意张廷玉以原官并带伯爵致仕。

鄂尔泰、张廷玉两党之争,前后持续几十年。乾隆之初,还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处理朝政,所以对他们采取的是宽容和并用的策略。而当乾隆逐渐掌握朝廷权力,巩固皇位之后,对这两大势力集团的争权夺利就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于是他采取了一并控制、打击的策略,同时又注意保持一定的限度,不致激起剧烈地反抗。

在这一策略之下,乾隆终于铲除了两大集团,牢牢地使大清政权掌握在自己一人手中,真正成为“万民之主”。

“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要破除朋党,君主必须牢牢地紧握权势,像决策机、财政权、刑赏权、用人权等要独操于手,决不能假借臣下。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削弱权臣。韩非指出:“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欲为其地,必适其赐;不适其赐,乱人求益。彼求我予,假仇人斧;假之不可,彼将用之以伐我。”意思为,君主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像铲除杂草一样清除朋党;不这样做,朋党就会越来越多。对于大臣,赏赐一定要适合;如果赏赐不适当,大臣就会提出更多的要求。他们一提出要求,君主就满足,这是增强大臣的实力,将会造成自我削弱,就像借斧子给仇人一样。因此,君主要控制赏赐,尤其不能封赏土地来扩大臣子的实力,对有实力的大臣,要采取削夺的措施。另外,还有的君主用朋党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制造矛盾来挑起冲突,促使朋党相斗,使之互相削弱,从而坐收其利。

让大家跟着我跑

——武则天牵制中的平衡之术

在领导用权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一方面,领导者不能全权独揽、事必躬亲,他必须下放权力,领先他人的协助来实现有效的领导;另一方面,作为领导者又不能授权过度,造成大权旁落。于是,如何进行权力的分配以及形成权力的制衡关系,也就成了每一个领导者值得深思的难题。

自古以来,无法控制的权力是最危险的,轻则使人身败名裂,重则使国家倾危。曹操说:“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制由权也,权凶事制也。”为人上者,不但要控制自己的权力,抑制权力欲的膨胀,更要制衡手下的权力。不给权则无法办事,给权太多则尾大不掉。中国古代的治乱循环,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而起的。精明的领导者,既要有宽容的心胸,又要有制衡的手段,两者缺一不可。

武则天作为权谋大家,深谙平衡之术。武周时最大的两股力量,一是武派,一是李派。武派是武氏家族成员以及与之联盟的武则天的私臣,李派则是李唐王室和拥戴李唐的大臣。武则天时而扶这派,时而压那派,在平衡中以求得对权力的稳固控制。

武则天主要通过预备二线、三线队伍,对一线人员构成潜在的竞争和威胁,不断地更换官吏,以不使任何一派的势力坐大。

对官员如此,对酷吏也是一样,索元礼、周兴这批旧酷吏,就是被来俊臣这批新酷吏解决的。由此还引出了一个“请君入瓮”的典故。

天授二年,御史中丞李嗣真因酷吏滥杀,向武则天进言,现在的酷吏不按律法,随意断案定罪,这是“权由臣下”。同时,他以老子的话“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进一步阐述,认为现在把权力交给酷吏,不可不慎。酷吏破坏司法是武则天授意这么干的,因此,她不以为然,但“权由臣下”却一下击中她她的软肋。于是,她将铡刀指向了那些由她一手提拔的老酷吏。其实,对酷吏她也不是一派专信,而是多树旗帜,分其权势。现在她正好可以用一派去处理另一派,让来俊臣审讯周兴。来俊臣不露底牌,请周兴一同吃饭。席间佯装向其请教:有囚犯不认罪,如何是好?周兴也诲人不倦,说取个大瓮,用宠火在周围烤,让囚犯进瓮里,不怕他不认罪。来俊臣依样布置好后,说请君入瓮吧。周兴一下就认罪了。

对李派的牵制也是如法炮制的。

李昭德曾是武则天身边红极一时的人物,他是拥戴武则天的功臣之后,强干有魄力。武承嗣指使到武则天面前请求废李立武的王庆之,就是被李昭德率领朝臣群殴而死的。武则天对李昭德很信任,甚至武承嗣去说他坏话时,反而被武则天讥笑说:自打我用了李昭德后,就一直高枕无忧,是他在代替我受劳苦。但是武则天又岂肯将大权旁落于一人之手呢?因此当另一个受武则天重用的李派大臣丘情提醒武则天“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归于下”时,一下就打动了武则天的心。然后他弹劾李昭德,说:“李昭德在外朝专权,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武则天很快就罢免了李昭德的相位,让丘情代替他。

当然搞平衡并不只是罢免一两个人就算大功告成了,还必须得在敌对的两派之间搞牵制,不让任何一方完全得势。武则天在晚年推行的李武并贵的策略,就是两派并存、相互牵制的高超之法。

酷吏集团和武承嗣联盟后,武派的力量得到极大地加强,为了独掌权势。屡次对李派痛下杀手。但武则天对他们始终不放手交权。当来俊臣把狄仁杰、魏元忠等李派朝臣的基干力量都罗织进“七大臣谋反案”时,武则天没有把审讯狄仁杰等人的权力下放给来俊臣,在最后关头保住了这批人的性命。为了能一举消灭李派势力,武来联盟把太子李旦也诬为谋反,但在最后关头,由于小乐工安金藏剖腹为李旦鸣冤,才使武则天决心留下李旦,这使得武来联盟的如意算盘全盘落空。

长寿元年后,李派开始对武派进行反扑,武则天却又反过来保护武派。侍御史周矩提醒武则天说,现在满朝都是陛下的仇人,陛下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周矩给武氏摆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究竟依靠谁?是依靠酷吏,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还是把权力从酷吏手中收回,依靠文武臣僚治理天下?武则天心动了,决定逐步停止恐怖政策。但她还不想一下除去酷吏这支队伍。要杀来俊臣,罪名俯拾即是,但她舍不得杀,留下也许还有用处。果然,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来俊臣东山再起,他帮武氏再次对李唐派残余势力进行了打击。

来俊臣起来后不久,李昭德就被授予监察御史的职务,他和来俊臣之间的斗争,在中断了一个时期后,于公元697年又开始了。最后两人一同下狱。多少年来,武氏一直将李昭德与来使臣作为两个相互平衡的砝码。当来俊臣下贬时,李昭德也下贬;来俊臣起来时,李昭德也起来。两个势如水火的仇敌,有着极为相似的荣辱起伏遭遇。这当然不是命运的决定,而是巧妙的人事安排。所以,现在来俊臣行将处决,则李昭德也是非死不可了,六月丁卯日,两人同日“弃市”。

武则天直到晚年仍还坚持“李武并贵”的政策,她把李显召回立为太子,却又让李氏兄弟和武三思等人明誓共相容,还把拥李的宰相魏元忠、丘情外贬。甚至当她病情恶化的时候,还坚持既不让李显、李旦,也不让武三思、武攸暨之流,甚至也不让她惟一的女儿太平公主入宫侍疾。这当然与她习惯于二张的侍奉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她不想表现出对武、李中任何一方的偏向。

李派最终还是靠政变结束了武则天的执政生涯。当然那是李派潜藏深伏、蓄积多年的结果,也许是因为武氏太老了,已无力再掌控局面。但多方牵制搞平衡的权术确实让她超脱于各派之上,扮演着最后终结者的角色。

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是一个善搞平衡、协调各方利益的高手。

宰相赵普独揽专权,赵匡胤为分其权,便以减轻其压力为由,让兵部侍郎薛居正和吕余庆以本官身份参知政事。但赵匡胤不想因此而让这些二线队伍一度膨胀,同时也不想让赵普有什么怨言。于是,他让两个新人分担赵普的相权,却又不让他们独自宣示诏书,单独值班,也不让其掌管相印,还不得到政事堂议事,只让他们到宣徽使厅议事,在殿庭上则另设座位在宰相的位置之后,在公文签字时,他们的官衔与姓名,都要比宰相低几个字,月俸杂给,也只有宰相赵普的一半,总之,让双方都过得去,不过分偏向任何一方。

赵匡胤为了不让禁军在京城养尊处优,设计了“更戍法”,让禁军轮流去边境换防,他深知:兵士长期在边境地区,条件艰苦,不让他们回来休息,会产生不满情绪,到了一定程度,难免不生叛乱之心。所以要定期轮换,让兵士知道吃苦只是一时,不至于绝望。同时也可借用轮换戍边的方法,使全体禁军士兵劳逸平均,谁也不能偷懒,谁也不会长期受苦,大家心理平衡,这也是控制人心的一种谋略。

大将郭进在北边防守北汉,治军严厉且好杀人立威。有一次,赵匡胤选派了御龙官30前往西山,正好遇上与北汉作战,这批御龙官在战斗中,多有退却者,郭进毫不客气,当场斩首十几人,制止溃逃。赵匡胤听到消息时,正在宫中检阅禁军。面对情绪波动的亲军,他说:御龙宫是千百人中才能选到的一两个精兵,而郭进只因他们犯了一点小过失,一下子就杀了十几人,像这样下去,我这里的龙种健儿,也不够他用的。但赵匡胤又暗中派人对郭进说:这些御龙官,仗恃自己是皇帝的宿卫亲兵,到外地都骄傲而不听令,你杀得非常对。郭进知道后,深为感动。此举虽近于两头买好,但一边是贴身护卫军,一边是前线部队,确实需要平衡抚慰,如果万一激起变乱,后果不堪设想。

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同然是领导者的大忌,但过分地分权,或者在分权中使某些下属的权力过大,又会严重地削弱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甚至还有可能造成组织内部的混乱局面。因此,领导者在处理这两者关系时,必须得有一个准心:一、领导者要有分权意识。事实表明,领导说到底是用人成事的艺术,领导者只有善于授之以权柄,使之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展所长,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二、在分权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套制衡的策略,以防止下属集权现象的发生。要深刻明白权力不受监督制约就必然会产生官强主弱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驾驭下属,必须设法在下属之间形成权力制衡的关系,以防止少数人专断。三、要善于分权。领导者在分配权力的时候。要遵循以下的一些原则:职权一致、责权对等原则:层级分明、权责明确原则;科学合理、相互制约原则;知人善任、大胆放权原则。

当然,现代社会,虽然不存在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的那种分权治下的权术,但在权力分配中形成权力制衡的关系同样也是必要的,因为这不仅是为了促进领导者上下级之间和平级之间的分工合作,同时也是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布下看不见的线

——朱元璋广树耳目监群臣

领导者要想了解下面的动态,必然得有一个信息渠道。通过这个渠道,领导者就能够完全掌握下属的动态,从而辅以相应的权变策略,达到驾驭的目的,当然这对被领导者来讲无疑是一种最可怕的监制。

历代皇帝之中,朱元璋可算最多疑的一个,他对臣子和民众始终放心不下。越不放心,他就越想了解他们的动向。于是,在他的控制下一个宠大的情报网络孕育而生。

首先是设立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长官是左右都御史,下有监察御史百十人,分掌十二道。职权是纠劾百司,辨明冤枉,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百官贪污舞弊,学术不正,和变乱祖宗制度的,都可随时举发弹劾。

另外,朱元璋还建立了庞大的特务机构——锦衣卫,负责侦察和刑讯。特务无孔不入,朝廷内外,所有官员的所作所为,都逃不过他们的鹰眼犬鼻,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琐事也尽数全知,这虽然对官吏和百姓起到了监制的作用,却造成了一种紧张的局势,没有谁敢廷上高论,也没有谁敢私下小议。

文渊阁大学士宋讷,兼任国子祭酒(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校长),学生都是一些功臣子弟。宋讷订立了很严的学规,终日端坐讲解,晚上就住宿在学校里。太学生们攻读勤奋,洪武十八年恢复进士科,取士四百七十有奇,太学生就占了三分之二。明太祖很赞赏宋讷的办学成绩,还特意致词加以褒美。

有一次,明太祖派画工偷偷地观察宋讷私下里的言行举止,并将其画下来。当他看到画像里的宋讷端坐着脸上颇有怒色,心里有些疑惑。第二日便派人把宋讷找来,问道:“昨日你为了什么事生气?”宋讷很惊奇地回答:“有个学生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茶器打碎了,是臣教育不当,所以生气。不过,陛下怎么会知道我生气的?”明太祖将画工偷画的像拿出来给宋讷看,并说:“你私下的言行举止,我都是知道的。”

浙江绍兴70多岁的老儒钱宰被征到京城编书,年老力衰,精神疲倦。一天,不觉吟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文华殿赐宴,朱元璋对钱宰说:“昨天作的好诗。可是,我何尝嫌你,‘嫌’字何不换成‘忧’字?”钱宰吓白了脸,忙跪下谢罪。

朱元璋还建立了“奴军”,也叫“铁册军”。按公侯等级赐予十多人至百十人不等,名义上是服侍护卫公侯,实际上这支军队负有监视功臣的职责。功臣的行动,随时随地都得报告。当然,他监督功臣的手段还远不止这些,他得调动一切因素,睁开眼睛,伸长耳朵为他收集情报。

在战争过程中,为提防将领,广布耳目,朱元璋收了很多义子。这些义子不仅为他出生入死,而且还得把各将领的情况随时报告给朱元璋。朱元璋小时候的朋友汤和应该是他的亲信了,汤和在守常州的时候,曾为一个不大的事请示朱元璋而被驳回,心里很不自在,酒醉后说:“想我汤某镇守在这里,就像坐在屋脊上,想往东倒就往东倒,想往西倒就往西倒,谁能把我怎么样!”这酒后胡言被监视的义子报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很是恼怒,当时虽没有治他的罪,却是一生耿耿于怀。

为了能够得到第一手资料,朱元璋常常亲自出马。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事先不打招呼,突然查访。

罗覆仁是弘文馆学士。为人质朴,朱元璋经常呼他为“老实罗”。其家在城外边的一条小巷子里,房屋破旧,东歪西倒。一天,朱元璋突然造访,进屋时,罗覆仁正在梯子上刷墙壁。朱元璋看到大臣清贫若此,随即赏赐给罗覆仁一所大宅邸。

朱元璋出于疑忌,大搞监制,虽弄得人人自危,也滥杀了许多人,但这种监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威慑的作用,使臣下小心谨慎,不敢有非分之举。

同类推荐
  • 诚信决定命运——驰骋职场的秘诀

    诚信决定命运——驰骋职场的秘诀

    本书内容包括:职场生涯有浅滩,诚信成就未来;虚假逞一时之得,诚信享一世之裕;信誉是做人的信条,诚信决定一切;恪守承诺,实践诚信;养成诚信的习惯,步步为营等。
  • 如何成功如何赢

    如何成功如何赢

    本书将成功者的经验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相结合,挖掘出成功的因素,对各种成功要素在成功学体系中作准确定位,建立了一套清晰的成功学理论体系。
  • 从忍到赢的做人艺术

    从忍到赢的做人艺术

    学会忍,学会在忍中锲而不舍地追求,在忍中更深刻地感悟人生。忍,可以成为处世的一个策略,甚至成为一种艺术。忍,实际上是让时间、让事实来表白自己,证明自己,忍因之成为成功的一个代名词。本书主要介绍了忍的技巧及作用。忍,也可以成为做人的一种策略和艺术。如此来看“忍”,它就具备了三个截然不同的含义:一种能够长期等待而不抱怨;一种顺势而为的行为或品质;一种默默镇定自若地忍受一切苦难的能力或行为。这种忍,就是一种生活哲学。本书内容包括忍是一种高级生存艺术、忍者方可无敌天下、忍的技巧不可不知、忍也需要一定的境界、忍者以宽容笑对人生、忍者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忍者把握住人生的关键、忍是赢取成功的阶梯等。
  • 做人要有方法全集

    做人要有方法全集

    做人靠方法,做事靠谋略,这是恒古不变的定律!做人要想成功,就必须要学会运用方法!立身处世,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圆融之中显厚道,糊涂之中藏精明,把一切掌控于心,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那我们就一定能在人生旅途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否则只会到处碰壁!
  • 感动青少年的100道心灵鸡汤

    感动青少年的100道心灵鸡汤

    共享心灵丰美的盛宴,提升人生至高的境界。以故事为底料,调以哲理的启思,为青少年朋友文火慢炖,烹制100道心灵鸡汤,精心奉献一部感人至深的心灵之作……
热门推荐
  • 我继承了百亿家产

    我继承了百亿家产

    叶涛:“我交朋友不在乎钱,反正他没有我有钱。”林梦瑶:“老公,要不我出去找份工作吧。”叶涛:“不需要,余生,我养你。”“你们女人,负责美丽,就够了.....”
  • 末路之赎

    末路之赎

    我希望用我所做的一切,来赎回我曾经失去的所有
  • 新封神传说

    新封神传说

    蜀山仙剑封神西游人物大集合。主角本是贪玩、整人的少年,因为感觉村里的生活无聊就在16岁那年偷偷跑离村子。途中和几个同龄人相识而结伴闯江湖,也因此卷入三界大战,后来上古众多魔神也相续出现,搞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女娲娘娘就指点主角重启封神榜,平定天下,再立阐、截、人三教······
  • 阴阳盗墓师

    阴阳盗墓师

    古董店突降大火,八字轻少年结识阴阳少年勇闯大漠,重遇快手老九,大漠干尸暗藏玄机,七块碎玉隐藏千年秘密,潜龙饮水穴,诡秘海下地宫,邪气逼人的肉身菩萨,神出鬼没的阴阳高手,揭开迷雾,却另入迷踪…
  • 异法次元之碰撞时代

    异法次元之碰撞时代

    万年前一颗神秘的陨石降落在地球上,其中蕴含的奇异能量散播在星球的各个角落,地球上的各个族群进入了异能时代,科技不断发展,异能者的秘密却越来越多,潜在的危机也开始显现,不同却更加悠久异能文明与之相碰撞。海人族,兽王族,人神混血,三大主角齐聚,在这个时代铸造了传奇。
  • 穿越之无良捉妖师

    穿越之无良捉妖师

    一个半吊子捉妖师,一个另类的妖葫芦。两个不着调的家伙搭伙,结果却是负负得正。在这个捉妖大陆,这一对组合成了奇葩。并上演着一段传奇……。此书不太监,即使不签约也无所谓。大家放心收藏,和尚只想证明自己的毅力能够完本一本小说。有大纲十万做保证,一卷卷完成就是动力。最后在这里和尚化缘了,给张推荐,给个收藏吧。
  • 遗迹:冰封王座

    遗迹:冰封王座

    一场万年的战争,一个逗比的高中生,就这么毫无违和感地碰在了一起。一个团队,一群盟友,战争究竟孰胜孰负?
  • 无限系统降临秦时

    无限系统降临秦时

    背景:秦时春秋战国时期,十二万九千六百只系统降临于世!得之可穿越诸天!这一天也被人们定为星纪元的第一天…………………数千年后,一个来自现世的灵魂降临于此……………………………
  • 中介好辛苦

    中介好辛苦

    一个融资租赁公司普通职员的成长故事,伴随事业、家庭、亲友等共同成长。
  • 涅磐记

    涅磐记

    功法是登天路还是万劫不复?体质可随功法变,那天资还是否珍贵?异能,奥术,武术,道术,巫术,尽在《涅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