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19400000008

第8章 狼崇拜:以才能横天下(2)

之后,刘备到京口来见孙权,吕范劝孙权留住刘备,而鲁肃则反对。鲁肃建议孙权把刘备放回去,并且,还希望把荆州暂时借给刘备,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因为他看得很清楚,曹操虽然北退,但实力并没有受损,江东水军虽说厉害,但缺乏骑兵,这时候即使并吞荆扬两州,也只能采取守势,情况将会变得非常危险。而且荆州与东吴素来有仇,孙权势必无法迅速安定荆州人心。所以,只有让在荆州甚得人心的刘备集团作为支持,才能继续对抗曹操。据说:“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吓得曹操一愣一愣的。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鲁肃的战略思想多么出色!

在鲁肃任职期间,孙刘联盟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而他后来的继任者吕蒙,只是一个大老粗而已。吕蒙只懂厮杀,不喜欢读书,鲁肃因此看不起他。后来,孙权说服吕蒙多读书,鲁肃再去看吕蒙,吕蒙密献对付关羽的计策,鲁肃大喜,说:“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只可惜,吕蒙不能理解鲁肃的苦心,不能继承他联刘抗曹的事业。鲁肃一死,吕蒙继任,再加上傲慢的关羽,孙刘联盟就出现了危机,结果关羽身亡,引来了刘备的倾国出击。

鲁肃去世的时候,才四十六岁,正在壮年,和周瑜之死一样,都是江东的巨大损失。后来孙权向陆逊谈起周瑜、鲁肃、吕蒙三人的时候,对鲁肃评价很高,说“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把鲁肃比战国时代的大纵横家苏秦、张仪。

像鲁肃这样一位高才,可以称得上是“战略家”了,然而,可悲的是文武双全,又极具战略眼光和魄力的鲁肃,经过罗贯中的一番改写,从此在世人心中留下了一副懦弱无能的印象,《 三国演义 》中的鲁肃屡屡被孔明周瑜耍得团团转,果真这样,鲁肃还有可能跻身江东四杰之一吗?

姜维,错时的英雄

姜维是三国时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足智多谋,文韬武略,堪称奇才。姜维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三国后期人物,众所周知,三国后期的历史较前期逊色和单调了不少,而诸葛和司马先后故去后,三国历史的精彩更是苟延残喘。而姜维就是这段历史的主角,可以说是三国后期的最大法宝。

大多数人认为姜维的北伐极大地消耗了蜀汉的财力物力,致使日后被魏军一攻即亡,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是姜维断送了蜀国吗?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诸葛亮死的时候,姜维三十三岁,可以说正是大展其才华的年纪,但只要有蒋琬、费祎两位元老在位,他就不可能有发挥的机会。为什么这样说呢?诸葛亮死后十几年间,军权一直在文官体制的管辖下,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一万多人能干什么啊!怎么可能打得过国力雄厚的北魏呢?更何况,他初期的对手是一代军事奇才司马仲达呢!

然而,姜维并不气馁,四十六岁时,绕道陇西一带,联合胡人,小胜了魏军。隔了一年,又出兵攻击雍州,这次虽无功而返,但魏国的大将夏侯霸来降,算是一大收获。

隔年,他再度沿着旧路线出击,但是,由于兵力实在不足,又退了回来。

经过这几次折腾,姜维知道费祎不死,自己大事难成。但姜维乃是一位正人君子,他只有用自己的青春岁月去和费祎耗。

最终,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他五十二岁的时候,费祎总算是死了。姜维赶紧带着大军再度北伐。可惜中途粮食吃光,被陈泰打败了。

隔年,姜维再度出兵陇西,大胜。由于蜀地的人丁太少,所以,他把攻下的三个县市的老百姓都带回国,以充实户口。

隔年,姜维、夏侯霸这两个外省人联手出击,在洮西大获全胜。但是,大喜之余,却犯了躁进的错误,又被陈泰打败。

隔年,姜维再次北伐,但是,再度失败,这次败在他的天敌邓艾手中。

隔年,雄心不已的姜维又出骆谷,与司马望、邓艾对峙于长城。拖了一阵子之后,兵疲马困,徒劳无功,只得撤回国去。这时,姜维已是五十七岁的老人了。

自从费祎死后,姜维连年出征,一方面显示了他的抗魏决心,但另一方面又因败多胜少,出现了民怨。迫于情势,他只好休兵几年。

回顾姜维这几年的作为,他屡败屡战,偶尔战胜了,也无法深入敌境,更上层楼。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才不足。诸葛亮死后,文官政治主导下的蜀国十几年军政不兴,军队系统人才凋零,能征惯战者几乎丧失殆尽,于是,就出现了“蜀汉无良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这是北伐失败的一个原因。二是北伐的时机已过,蜀汉已如强弩之末。关于第二点,要解释一番。诸葛亮生前频频北伐,耗损蜀汉的国力,但同时魏国也受损。诸葛亮死后,到姜维第一次北伐,之间有十三年的空档,魏国有着先天的好条件,国力复原得比蜀国要快。加上费祎只愿给姜维不到一万的兵力,所以,姜维的北伐,无异以卵击石,毫无成功几率可言。

费祎死后,姜维如脱缰野马,尽情发挥,但蜀国每次北伐所花费的人力物力,都要远比只守不攻的魏国来得多,谁在做赔本生意,就不言而喻了。曾有人说姜维北伐造成了蜀汉“兵困民疲”,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他发动的战争确实大大加重了蜀国国民的负担,但是,诸葛亮数次北伐难道不是同样的结果吗?

再说,倘若没有姜维的九次伐魏,蜀国能长久吗?如此昏庸的皇帝,腐败的朝纲,哪天魏国腾出手来还不是说灭就灭了?与其在家里被人活活打死,还不如为自己打出一条活路。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姜维没有权力干涉朝政,他只有用自己的方式去拯救蜀国。那就是用进攻代替消极的防守,用自己那颗还算聪敏的脑袋,加上自己练出来的精锐之师,去试图挽回蜀国的命运。至于是否能成功,那就只有天知道了。至少姜维没有像蜀国的大多数官吏一样,拿着国家的俸禄,置国家的安危于不顾。可以说,他所做的,对得起蜀国,对得起诸葛亮啦!

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分析,姜维讨伐魏国,本国有损耗,魏国同样也有损耗,可以说,正是姜维的积极北伐才缩小了蜀魏两国之间国力的差距。蜀国之所以会灭亡,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腐败,宦官当权。诸葛亮死后,皇帝不理政事,导致蜀国的经济和政治都处于崩溃的边缘。而在蜀国负责这些的是姜维吗?他是一个武将啊!治理蜀国应该是蜀主刘禅和蒋琬、费祎等一干大臣的责任。然而,也就是因为这些蜀国大臣,在诸葛亮死后,没有尽到责任,才导致了蜀国国内暗弱的政治局面。刘禅为宦官黄皓所制,致使朝纲败坏,朝中大臣完全可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黄皓处死,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安于现状,任由黄皓玩弄朝政和刘禅于股掌之间。可以说,他们才是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

然而,姜维就是这样,总是让人误解、诬陷,到死也是一样。蜀汉最后一件大事就是姜维的假投降了。这件事在《 汉晋春秋 》,《 华阳国志 》上都有记载,陈寿说姜维“明断不周,终至陨毙”,指的就是这件事。

姜维的计划是:先骗取钟会的信任,再借钟会之手除去邓艾,然后,策动钟会谋反,抵抗司马昭派出的增援部队,最后,除去钟会,复兴蜀汉。这个计划极其危险,几个步骤,只要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全盘尽覆,前功尽弃。但姜维顾不得这些,在国破主降的情况下,他惟有利用邓艾和钟会不和这个惟一的条件来搏一下,这也是他作为一名智将的最后一次奇谋!

由于钟会行事不密,军士哗变,被杀死了。而姜维更是死后被剖尸,他的那颗史书上记载的“大如斗”的胆被血淋淋地挖出,如此惨死也是蜀汉史上仅有的一位。

其实,姜维可以有许多的选择,国君都降了,他本来就是魏将,他为什么不可以真降呢,但姜维没有真降。当然,姜维也可以像北地王那样自杀,博个忠烈的名声。但姜维也没有那样做。他恰恰选择了最危险,最不可让人相信的做法,他自始至终都想维系蜀汉的存在。记得有一部动画片里有这样一句话:“比赛只要未到最后一刻,就不能放弃希望,当你放弃希望的时候,也是比赛结束的时候。”姜维始终都没有放弃希望,他奋斗到了最后一刻,准确地说,直到姜维倒下的那一刻,蜀汉才算是真正灭亡了。

《 姜维本传 》中陈寿所引邵正的评论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家无余财,侧室无妄腰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人们习惯以成败论英雄,客观地说,蜀小国寡民,鼎立只能是暂时的,即使安心守土,也不见得能持久长存。因此,诸葛亮有五次北伐的壮举,姜维主兵之后,则继续执行以攻为守的策略,九次北伐,希望利用他熟悉陇右地理风俗的优势遮断陇右,以使蜀汉长治久安。这一理想至死不渝,而事业竟未成功,只能说时也、势也。

姜维是一个悲情英雄,一生艰苦努力,但始终没有真正踏上陇原大地,真是一种惋惜。三国时代,悲情英雄屡见不鲜,而他们悲情的原因也各不相同,诸葛亮的悲情是因为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羽的悲情是因为他的咎由自取,魏延的悲情体现在他的心高气傲。与这几位悲情人物相比较而言,姜维的悲情更为悲烈,这是因为他回天乏术,或者说,为宿命所败。

可以说,姜维没有一刻给自己创造悲情的机会,该劝的,他都劝了,该拯救的,他都拯救了,该做的,他都做了,即使是万念皆灰的时候,他也仍在奋斗。可是,到了最后,我们知道一切都是徒劳的,似乎是在诸葛死的那一刻,或者说是在彝陵战败的那一刻,便已注定了蜀国的灭亡。也就是说,从天水城前他跪在诸葛亮面前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他悲壮的结局。姜维一生,没有走错任何一步棋,但是,他的一生却注定是个悲剧,如果要追究是谁的过错,错就错在他生不逢时。

司马懿,魏后期的柱石

提到司马懿,人们对他的感情是复杂的,往往以负面居多。在历史上,司马懿饰演着天下有名的反面角色,有着难以尽数的“历史遗留问题”,背着沉重的黑锅。其实,司马懿是魏国后期卓越的军事家,其精明老练,堪称三国第一。历史上公认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因为诸葛亮北伐最强的敌手就是司马懿,采用离间计使司马懿失去兵权的那次北伐,是最成功的一次。其后,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持良久,始终不能获胜,足见他的才智之高。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10万至渭河南岸的塬上,司马懿率军过渭河背水筑垒同诸葛亮相持。诸葛亮为准备长期作战,屯田于五丈原。这期间,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均不应战。诸葛亮给司马懿送来一些妇女的衣服,羞辱司马懿不是男子汉。司马懿心中大怒,却强作笑颜:“孔明视我为妇人耶?”接过衣物,厚待来使,继续坚守。

对这件事,《 三国演义 》中的描写是相当精彩的,史书上也有相关记载。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是愚昧无知,懦弱胆怯的象征。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巾帼素衣,把他视为妇人,意在激怒他,使之出战。如果是一般人,绝对是咽不下这口气的,但司马懿老谋深算,不为所动。司马懿并非没有羞耻之感,但在他看来,受辱事小,战争失败才是大。因而强忍激愤,只在“心中大怒”。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于是,司马懿仍坚壁高垒,静待最佳时机到来。

司马懿的忍,当然不是消极的,他在忍的同时,对蜀军的动静也是密切地注意着,特别注意抓住机会了解蜀军主帅诸葛亮的情况。蜀军使者言,“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系览也。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一番话,无意中把蜀国军师诸葛亮的一个重要消息透露给了司马懿:“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司马懿由此推测诸葛亮将不久于人世。原来不仅蜀国拖不起,就连诸葛亮的身体也吃不消。

对于诸葛亮的这番侮辱,司马懿没有白忍,形势终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蜀军正打熬不住,盟友吴军又兵败合肥,无奈之下,蜀军只得无功而退。

司马懿接受巾帼素衣,很多人都以此为笑料,并以“死诸葛吓退生仲达”笑司马懿之怯懦。但人们却不知道,他若不含怒强忍,而逞匹夫之勇,率众一搏,蜀军很可能打破魏国防御而挺进中原。即不如此,魏军也会遭到惨重的损失。

司马懿懂得忍耐,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辱骂所怒,不争强,不上当,避免了坏结局。这就是智者的智能。

魏国的魏明帝死后,太子曹芳即了位,就是魏少帝。曹爽当了大将军,司马懿当了太尉。两人各领兵三千人,在皇宫内外轮流值班。

两个大臣共同辅政,历来的职位都是有高低之分的,不可能平起平坐,可是,陈寿《 三国志 》并没有把曹爽、司马懿的主次交代清楚,只是说:“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宣王辅政”。其实,曹爽是首辅,司马懿的位置稍次于他,只因陈寿为晋臣,未便直截了当地叙出。

曹爽虽然是皇族,但论能力、资格都跟司马懿差得远。开始的时候,他不得不把司马懿放在眼里,有事总听听司马懿的意见。二人刚开始辅政时,表面上相处得还算和睦。史称“宣王以爽魏之肺腑,每推先之”。曹爽也以懿“年位素高,常父事之,每事谘访,不敢专行”。

曹爽辅政后,把司马懿由太尉转为太傅,就是他采取的第一个措施。《 三国志 》是这样说的:“丁谧划策,使爽白天子,发诏转宣王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得制其轻重。”这种讲法是否正确呢?其实,未必符合事实。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司马懿早已是居于其他军政要员之上的太尉。论资历、功勋、名望和同文武官员的关系,司马懿都远远胜过曹爽。曹爽原来只是一个武卫将军,他之成为首辅,主要是因为他是皇族后代。因此,曹爽恐司马懿不服,所以倡议把司马懿由太尉提升为太傅,这样,既对曹爽的决策大权没有什么影响,也给司马懿以最高官位的尊荣,正如曹爽在上疏中所说:“上昭陛下进贤之明,中显懿文武之实,下使愚臣免于谤诮。”

司马懿老谋深算,深谙用兵之道,连智谋惊人的诸葛亮也无可奈何。曹魏政权日益腐朽,频繁役使民力,致使农桑失业,国库空虚,加剧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这样就为司马懿控制曹魏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正在这个时候,曹爽和司马懿的矛盾已趋激化,曹爽遇事已不再征求司马懿的意见,而是独揽大权。接着,曹爽开始采取了行动,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的职位。司马懿看在眼里,却装聋作哑,对此不做一点干涉。

司马懿表面上什么也不说,但暗中却另有一套打算。好在他有条件,因为他年纪很老了,就推说有病,不上朝了。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放不下心来,就想打听一下太傅是真病还是假病。

李胜是曹爽的亲信,有一次,他被派为荆州刺史。李胜临走的时候,到司马懿家去告别。实则也是打探司马懿的情况。

同类推荐
  • 潘多拉的种子: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

    潘多拉的种子: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

    一万年前,第一位农夫在肥沃月湾播下种子,仿佛掀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从此,人类这个物种在生活方式上做了根本的改变:放弃狩猎采集、进入农业生活,启动了一连串无法预见的改变。播下潘多拉的种子,让人类拥有了食物供应的控制权,将我们推向现代文明,但是这种剧烈转变也带来了后遗症。
  •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历史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再现古代中国社会的生活景观,让现代的生活状态找到它的每个历史渊源。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走进定西

    走进定西

    本书侧重于收集人文方面的背景资料,在定西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通过它的景观、民俗和民间艺术,给读者展示了定西简明的历史脉络。
热门推荐
  • 一剑仗天涯

    一剑仗天涯

    一个落魄少年,不幸被卷入一场决斗,为了一个心底的誓言,一个心爱的女人。毅然踏进了江湖,走上了不归路。
  • 我在你的角落

    我在你的角落

    我们住的宿舍,住着她,她一直不愿意走,为了坚守的一份感情,也为了对于遭遇的报复。
  • 网游之老夫聊发少年狂

    网游之老夫聊发少年狂

    一觉醒来,时间推后四十年,十八岁的青春少年,变作了花甲老头。好在,游戏中还能变年轻。神秘莫测的隐士高人?横压当世的天榜第一?无所不能的游戏大神?不,都不是,老夫只是归来的少年!(武侠网游,急需呵护。)
  • 我的抹茶妻子,念念不忘

    我的抹茶妻子,念念不忘

    穆念瘪嘴仇视着面前的女人:“小忘,你自己说,你吃了我多少抹茶蛋糕?”秦忘回眸,刹那芳华间甩了一个白眼,并认出一个毛爷爷,穆念继续发功:“那你把我的初恋初吻初夜都夺走了,这笔呢?”秦忘直接无视他,并扔下一句话:“就一百块,你爱要不要!”
  • 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

    识人用人管人大全集

    本书是一部识人、用人、管人的思想和方法集大成之作。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识人”,围绕识人观念,阐述了识人的基本方法和标准,提供了如何识别甄选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技巧;中篇“用人”,以“人尽其才”为基线,透彻地论述了用人的种种情形,阐明了如何用好人的秘笈;下篇“管人”,以“人性化管理”为出发点,解答了如何管好人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管人的若干原则和策略。书中中外管理思想熔于一炉,理论与案例相辅,原理和方法并重,既有操作原则又有操作方法,方便实用,易于掌握,适于各类管理者阅读。只要用心精研,灵活运用,必能突破管理瓶颈,让你在管理工作中得心应手、呼风唤雨,打开一扇全新的事业之门。
  • 存魂

    存魂

    人们赖以生存的地表被破坏,幸存者只能在高空中的堡垒毫无希望的艰难生活,生存希望日渐渺茫。此时,勇敢的拓荒者重回废土,点燃了堡垒上的人们希望的火炬……
  • 傻妃当道:皇家第一盛宠

    傻妃当道:皇家第一盛宠

    第一次被推,宁瑾摔得半傻,不但进了王爷府,貌美的王爷还要将她娶进门第二次被推,宁瑾彻底摔傻了,成亲当日,竟是不认识自己的夫君是谁了左有穿越女帮忙,右有重生女相助,她的皇恩路、复仇路畅通无阻,后母庶妹、觊觎王爷的小三小四,通通打倒散尽!月黑风高,某王爷欺身而上,还要逼她生猴子!唔,又要床咚?某女惊呼不要:“我不会生猴子!”“本王教你好了!”被子一卷一掀,猴子出世傻妃不傻,傻妃有人疼!京城谁都知道,傻妃最会干的事情就是,生猴子!那四王爷府啊,猴子可多了……(暖文,有狗血,一对一,有萌宝)
  • 梦里三千年

    梦里三千年

    大家好,我叫王元。在天南市一所名叫潇湘的初级中学里面读初三,马上就升高中了。爱好,偶尔打个篮球吧...梦想......没有,反正实现不了,要它干嘛?特长嘛...那就是睡觉了!但睡觉既然是我的特长,就肯定和其他人不同啦!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能控制我的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