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800000152

第152章 错案2 (2)

第十二章 错案2 (2)

“我是哈巴狗,我是!”米嘉高叫起来,“如果他受了这话的伤害,那我自己把它认了,我向他致歉:我是畜生,我从小就对他很蛮横!我对伊索同样无礼!”

“哪个伊索?”审判长怒气冲冲地问。

“小丑伊索!……我指的是我父亲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

审判长再次提出警告要他小心用词,使审判长的警告已达到一而再、再而三的地步。

在讯问证人拉基津的程序中,辩护人依然做得十分高超。拉基津,是检察官非常看重的最有力的证人之一。事实上,他接触过很多人,看到过很多事,又擅长言谈,十分了解卡拉马佐夫父子四人,堪称知之甚详。这个人可谓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当然,关于装着三千卢布的信封的事,他也是耳闻于米嘉。但是,凡是能给米嘉英雄增添光彩的事无不详细道来。其中包括米嘉在“京都酒店”纵酒闹事的“光荣而辉煌”的历史和“澡擦子”斯涅吉辽夫的那件事。但有通天知觉的拉其津却对父亲在田产结算中占儿子便宜的事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只是用看不起的口吻泛泛而谈:

“任何人看了卡拉马佐夫家的混沌帐目都会头昏眼花。谁也算不清他们到底谁欠谁的,谁也断不明他们父子谁对谁错!”

他把本案描绘成树老根深的农奴制的残毒,说它是俄国体制不当而陷入混乱状态的必然结果。反正,他是抓住了一次发表高见的机会。这次案件使拉基津先生第一次崭露头角,开始为人所注意,检察官知道这位证人写的一篇评论此案的文章已被某家杂志发表,检察官读过它并在以后的发言中引用了该文的看法(如果读者有兴趣往下读,将获知此事)。

控方的地位被这位证人描述的阴森恐怖的图景大大地巩固了。从总体上看,拉基津的见解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横行于空的气势搞得公众五体投地。在他谈到农奴制和俄国当前的混乱状态等处时,还颇有几下掌声响起。

但是,拉基津毕竟还嫩了点儿,他犯了一个错误,但这个小小的错误立刻被敏锐的辩护人抓住并出色地加以利用了。那是在回答关于格露莘卡的问题时,他由于陶醉于自己的精彩发言,没有及时收回翱翔于九重天外的自己而继续天马行空,竟然驾着鄙夷的口吻说阿格拉菲娜?亚历山大罗芙娜是“商人萨姆索诺夫宠养的姘妇”。当然,事后他立即后悔了。虽然他愿意付最高的代价收回那句话,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辩护人就在这一点上揪住了他。大律师菲久科维奇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如此鲜为人知的细节使得拉基津失算了。

轮到辩护人提问时,他和蔼可亲、甚至毕恭毕敬地笑着说:“不久前,我兴趣十足地读了一本名叫《已故的老佐西马神父的生平》的小册子,它是由主教管区当局出版的,里面的宗教思想十分深刻、卷首还印着虔诚地献给主教大人的精彩题辞。请问,写这本小册子的那位拉基津先生就是您吧?”

拉基津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搞慌了神,似乎被人提起了羞耻的事情一样地低声呜噜道:

“我没有想到它会发表……后来不知怎地就给印出来了。”

“啊,这很好!您是一个深刻的思想家,有了主教大人的深切关怀,您的这本书一定会流传极广,发挥您所希望的有益的作用……。您有条件肩负起选取最广阔的角度来观照一切社会现象。至于我希望从您这儿了解的主要问题是这样的:您刚才说您自己跟斯维特洛娃女士关系很好,是不是这样的?”

(我恳请各位注意:斯维特洛娃是格露莘卡的原姓。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在此首次听到。)

“我不应该负我所有熟人的责任……。我年纪还轻……,谁也不能对自己认识的每一个人负责任。”拉基津出人意外地满脸通红。

“我理解,我十分理解您!”大律师像是自己犯了错误似的赶紧给对方找台阶下,“和所有的一样,您乐于同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交往,这无可非议。况且她也高兴在自家中接待本地的精英青年,不过呢,我很想了解一件事情:众所周知,大约两个月前,斯维特洛娃非常渴望结交阿列克塞。费尧多罗维奇,就是最小的那位卡拉马佐夫。她曾经向您许诺,只要您把穿着他当时在修道院穿的修士服的小卡拉马佐夫引见给她,她就会付您二十五卢布。当然您必须把他带到她家中。大家都知道,后来您办到这件事的那天晚上却正是构成本案的惨剧发生的那天晚上。而您还真的当场取得了那笔酬金,您能对他做出解释吗?”

“这只是一个玩笑……。您为什么对此事会那样感兴趣,我不明白。我当场收钱不也是开玩笑吗……我准备以后归还的……”

“这是说,您确实收下了钱。但是那钱您是至今还没有归还……还是已经归还了呢?”

“这没有什么要紧的……”拉基津低声无力地支支吾吾,“我不愿回答这类问题……。钱是当然要还的。”

像对待上次讯问一样,审判长干预了,但菲久科维奇也同时宣布他将结束对拉基津先生的提问。拉基津下场时很狼狈,他刚才的气贯如虹的发言留下的好印象荡然无存,公众从菲久科维奇目送他的表情中读出了一句话:

“瞧,这位指控者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我记得在这方面米嘉依然反应强烈。在拉基津用那种腔调提到格露莘卡时,米嘉便暴怒了,他从被告席上大喊:

“贝尔纳!”

在讯问被告发言程序到来时,米嘉扯着嗓门吼起来:

“在我被关在牢里的时候,他还时时来向我借钱花!这个无耻的贝尔纳和野心家!他玷污了上帝,他蒙骗了主教!”

米嘉再次因用语过激而被警告,但拉基津先生是彻底毁了。接着作证失败的是斯涅吉辽夫上尉。尽管法庭采取了所有的防范措施,并对他作了特意的检查,但到庭的上尉还是醉得糊里糊涂,穿着又脏又破的衣服和沾满泥巴的靴子。当审判长问到他如何受米嘉的侮辱时,他莫名其妙地拒绝回答。

“让上帝宽赦他吧。伊柳沙不叫我说。将来上帝会赔偿我的。”

“您所指的不让你说的是什么人?”

“我的儿子,伊柳沙。当时,他在大石头旁边,对我说,‘爸爸,爸爸,他欺人太甚了!’现在孩子就要死了……”

斯涅吉辽夫上尉突然呜呜地哭了起来,后来竟扑通一声跪伏审判长的眼前。公众哄堂大笑,审判长只得赶紧命令法警把他带了出去。这,使检察官的希望落了空。

辩护人对案情的洞悉幽微,越来越令人惊诧地被他本人继续用一切手段展示出来。比如,客栈主人特里方?博里塞奇的证词对米嘉十分不利,而且给人十分强烈的影响。他差不多是在掐着指头计算,米嘉在惨案发生前将近一个月里,第一次到莫克罗耶时花的钱一定多于二千卢布,如果少的话,也只会“少那么一点点儿,单是那些吉卜赛女郎就不知得到了多少钱!对我们那些蓬头垢面的乡下人,他不是那种“把半卢布的银币满街撒去”的人,他一出手每人至少二十五卢布,绝不会再少。再说,被人家偷去的钱不知有多少!他把钱到处乱放,根本无法抓贼。我们那里的老百姓从不管自己的灵魂得救与否,个个都跟强盗一样!我们那里的穷得叮铛的乡下姑娘自从那以后个个都发了财,谁能说她们捞了多少”。一句话,他象帐房先生一样把米嘉的所有花销都记得历历在目。如果照这样算计,“那次除去花去的一千五都保存在护身符袋子里”的说法只有鬼才相信了。

“我亲眼所见,那次他手里确定拿着三千卢布。我亲眼看到三千卢布就像看到一戈比一样真切,我们可都是常接触钱的人啊!”特里方?博里塞奇语气肯定,似乎要在审判长等大人的心中留下好印象一样。

但辩护人的提问几乎不涉及店家的证词,而是问起了一桩看似毫无关系的事件:被捕前一个月,米嘉第一次在莫克罗耶狂欢时,曾在醉后把一百卢布掉在过道里,这一百卢布后来被车夫季莫莫和另一个农民捡到,交给了特里方?博里塞奇,店家为此每人给他们一卢布。

“当时,或者后来,您把这一百卢布还给卡拉马佐夫先生了吗?”

尽管特里方?博里塞奇善于耍赖,但由于两名拾金者铁证如山,他也不得不承认有这回事。但在他承认之后,又指天发誓他当时就把钱交给了米嘉,“绝对真实,不过他当时醉得太狠,不一定记得这回事。”但由于他在两位拾金者出庭作证之前一口否认拾金之事,于是他说的把钱还给了米嘉以及以前所做的证词都自然要大打折扣,被人怀疑。这位对米嘉最危险的证人,其名誉受了严重损害,其品质和证词受了严重怀疑,灰溜溜地走了。

两个波兰人的遭遇比他们的前者好不到哪里去。他们自觉有恃无恐,神态傲慢地出庭了。出庭之初他们就朗声宣布,他们二人以前都是为皇上办事的,然后说“米嘉先生”,拿着大把的钞票在他们眼前晃来晃去,企图用三千卢布拉他们下水。穆夏洛维奇发现多用波兰词语能提高他们在审判长和检察官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随着胆量的壮大,波兰词汇越加越多以至成了纯波兰语了。即使是这样,智慧高超的辩护人菲久科维奇还是很轻易地抓住了他们:虽然狡猾的特里方?博里塞奇在这次传讯中又花招迭出,但符鲁布列夫斯基用自己的牌偷换了他的一付纸牌的事实还是被察出,而穆夏洛维奇在做庄亮牌时做了手脚的手段也被揭穿。卡尔甘诺夫出庭证实了这一点。两个波兰人出了丑,被公众的嘲笑声击出场外。

以后的所有的最危险级别的证人落的下场与以上雷同。他们个个都在不同程度上被菲久科维奇搞臭并稍加奚落后才放走。但是,旁听者和司法人员在欣赏其高超技艺的同时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他这样做到底能收到多大效果?虽然控方的证人及其证词都被他找出了疑问,但大家都觉得指控无法驳倒,其悲剧性在不断增长毕竟是铁一样的事实。但人们也相信这位“魔术大师”的能力,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和他悠然自得的神态都说明“这样一位人物”从彼得堡跑来不是吃饱撑的,他绝不会甘于空手而归。——人人都在静观其变。

同类推荐
  • 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本书讲述了这样一群真实生动的人,他们无根无底,他们谁也靠不上,他们迎着风向前走,他们在那个本不属于他们的地方挤出一块自己的领地。成了,他们会开心,不成,也没什么,人生还有其他的东西,不是吗?抬头望去,那颗星依旧高挂在无边的夜空。你的孤独,远比你想象中精彩,也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 铁血幕阜

    铁血幕阜

    《铁血幕阜》从1928年平江“三月扑城”幕阜山区早期革命活动,到1954年幕阜山区最后一个土匪被人民政府镇压,通过塑造王二龙一家祖孙三代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形象,及王二龙、黄石成、李月桂和杨秀青等人少年同乡、同学,情同手足,后来被命运分隔,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并义无反顾对杨秀青实施镇压的故事,来反映幕阜山当年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斗争,反映了幕阜山人民为取得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 地下城

    地下城

    一段古老的预言,一次奇妙的历险。谁能够想到,在纽约城的地下还存在着一座神秘国度?因为一次意外,格雷戈尔和妹妹小靴子来到了地下王国,在阴差阳错下,他成为了预言中的光明勇士。老鼠大军蓄势待发,地底人面临生死存亡,格雷戈尔踏上了无比艰难的探险之旅,他能否给地底人带来光明,又是否能够战胜敌人与自己呢?
  • 胡小姐的今生今世

    胡小姐的今生今世

    “辣妹”胡爱爱跟北方人马特是在火车上认识的,马特跟朋友开玩笑说“湖南女孩裤带松”,果然没见几面,两人就有了肉体关系。但在同居后,怪事不断,发现他总是在后半夜上网聊天,又发现他的身份是不断变换的……
  • 城市歌手的情人

    城市歌手的情人

    故事写的是主人翁王顺生刚从大学毕业出来,在广州花都一家皮具厂做文职工作,继续单恋着大学同学秦郡,每每以写诗、写歌和打电话来抒发心中的思念。但秦郡始终对王顺生保持冷静的距离。工厂女销售员梅香爱慕王顺生,却被王顺生拒绝,后来梅香出差,工厂总经理刘淑娣色诱王顺生不成,将其辞退。王顺生随后在广州艰难求职,在做一份送水工的时候偶遇秦郡,但秦郡依然拒绝王顺生表白。后来王顺生去深圳求职,有人介绍一个女生袁琳给他做女朋友,但他拒绝了。秦郡倒是因为家庭变故又联系了王顺生,但两人相见,却找不到当初爱的感觉。王顺生随后到佛山教书,事业上升之际,陷入红灯区纠纷,并且被学校开除。梅香从上海辞职回广州挽救爱情,却遭遇打击。王顺生回到广州,却不知道该找谁作为情感的依托。事反映了刚涉足社会的年轻人,在事业、爱情等方面的追求与困惑,也是当时时代的缩影。
热门推荐
  • 云雾里的欢喜

    云雾里的欢喜

    听说,九中校花清纯漂亮,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后来,四中学霸对校花一眼定情####墨辞瑾看着别人的小皮筋,委屈的对林辞汐说:“我也要小皮筋”“没有多的了”“那我要你的肩带”“墨辞瑾,你……”####“汐汐,你喜欢小动物吗?”“嗯,喜欢”“他们都说我像只小狐狸,求喜欢”“……”
  • 在下是哥哥

    在下是哥哥

    高一新生季殊报道校园遇真爱,开启心动模式,从此cao天ri地永不停歇“川川哥哥,今天也**吗?”
  • 超神学院之山海异闻录

    超神学院之山海异闻录

    那啥,其实我是亿万富翁,不装了,我摊牌了
  • 培远堂手札节要

    培远堂手札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把末世当红警玩

    我把末世当红警玩

    凌寻,四肢简单,头脑简单的小骚年。末世降临,危机四伏,意外开启的戒指秘密,带领着凌寻走向末世的食物链之顶。
  • 诸天之征服万界

    诸天之征服万界

    开局修习魔法,然后去喜欢的世界玩,到时候去哪个看情况
  • 无色的眼神爱上你

    无色的眼神爱上你

    他,就是番薯,不高,不帅,还没有钱,年龄到了大叔的级别。满脸的沧桑,骨子里的颓废……她,背后的身份是豪门千金,表面的身份是银行的行编,年轻美貌,不用化妆素颜也是天生丽质……让人大跌眼镜的事,这样的一个她,喜欢上了那样一个他!后来才知道,原来如此……
  • 陆BOSS真的甜

    陆BOSS真的甜

    林零颤抖的手暴露了她的心“你爱过我吗?”“这辈子我都不会喜欢你的!”男人的视线出来没有在女人身上停下一秒,“你好狠!”“离婚协议书快点签”林零颤抖的手拿起笔签完字,“你不要后悔!”“呵!绝对不会后悔!”三年后,林零强势回归“陆霆禹,你放手!”“我不会放手的!我后悔了!”“呵!我们已经离婚了!”“离婚还可以重新结婚”【男主打脸追求女主】
  • 邪魅帝尊:萌宠小兽妃

    邪魅帝尊:萌宠小兽妃

    百里幽蓝,一个新生的小妖兽,却意外落入人类帝王的手中,不但被封为公主,还被他从早到晚地抱着,同吃同喝同住。家有小妃初长成,但是看着某人日益火热的视线,她便一阵胆颤。她意图逃脱,他死拽不放。邪魅的嗓音在她耳边响起:这么多年宝贝才想起来要跑,会不会晚了点?嗯?
  • 断魂梦

    断魂梦

    管宁,是一位富商之子,自幼饱读诗书,习长剑。年轻气盛的他一日携书童囊儿游山,却与“四明惨案”结下不解之缘,“如意青钱”九伪一真,曲曲折折,到后来西门一白“死后”才得以一时平息。管宁与凌影的感情牵牵绊绊,“黄山翠袖”将其弟子凌影带离北京的时候却给管宁抛下一句话——“你武功若不能胜我,休想娶我弟子!”自此管宁一蹶不振,沉醉于酒,形容枯槁。一日却得一异人素绢,数行偈语,却使他性情大变,习“剑经”,参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