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86800000021

第21章 光明定真空观

(在第二次全国密宗与生命科学讨论会上书面发言,1991年9月)密宗光明定是悟证心物本源的重要功法,它的理论基础是真空观;真空理论也为今天的物理学所研究,只是为了探测宇宙与粒子的来源。尽管密宗与物理学的出发点不同,研究的方法也不一样,但却都以真空理论为基础,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大问题。本文只借用真空观来说明光明定的功法与意义。

(一)真空观

真空观为华严三观之首。什么是真空?粗浅地讲,真空就是非空之空,今天的物理学也指出,真空并非一无所有。不过华严三观早已将心物二者统一起来,研究它们的共性;物理学只开始借用真空理论,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真空观认为:宇宙万有,形形色色,不论是事物变化或是意识波动,都是以空为性,本体皆属平等。另一方面,从光明定来说,在修定中所体验的自性光明,也是空而不空的实证;不过这与物理学中的真空波或真空能在性质上完全不同。修光明定,首先须从理论上认识到:定中光明来自真心,非从外得。所谓真心就是真实不妄之心,换句话说就是一种纯净光明之心,现以宇宙自然真空模比如下。

(1)真空无边无际,真心无碍无系。既是宇宙自然真空,那就旷达无边;无边则无外,无外也就无外物所依。同样真心无里无碍,无外无内,坦坦荡荡,超越时空。通常我们为什么体验不到这种境界呢?因为长期以来不断的意识波浪,一层一层地把它覆盖起来。近几年来,意识状态已为一些西方科学家所重视,开始进行研究,认为意识可能是脑细胞系统内的真空态受激发所反应的一种信息波。如果长期实践光明定,排除一切干扰,则脑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意识波浪平息,可以体验到真心是一种超然的无限状态。

(2)真空清澈无物,真心纯净无念。既是真空,它本身就不含任何微尘,彻底清净。虽然宇宙自然真空,有很多星系、物质充塞其中,但它并未改变原来的性质。同样,识浪的波动虽然掩盖了真心,但真心并未改变本来面目。通常我们在入定过程中,心境不能平静,那是意识的波动,可以看作妄心,不是真心。当定力很深时,识浪平息,就会感受到真心纯净。

(3)真空光明无限,真心寂照无边。宇宙万有未生之前的世界可能是广阔无限的真空。既然无限无边,那就永远敞开而不封闭。这就象征寂光恒照,也就是“自性光明”的体现。同样真心灵明洞彻,湛寂常恒,无质无碍,无垢无漏。这种常寂“光能”是寂照同时,空明双运;长期修光明定的行者常觉心光朗耀,就是真心寂照的实证。

(4)真空创造万有,真心统摄万法。现代科学指出:一切物质世界,包括人体在内,都由精细粒子组成。最终也许会认识到:这些粒子都来自真空。由此可以推论到:宇宙与生命都来自真空。但万有形成之后,真空并不减少;万有毁灭之后,真空也不增多。同样真心既是寂而能照,则无空不照,无时不照,无物不照。例如很多古德平时精诚内省,到时心华灿发,照光夭万象,从而说法无碍,立论宏深。

上面借用物理学中的真空理论,对宇宙自然真空与自性真心的属性,作了一些探索。前两条是从内涵无物,外延无边来说明它们的空性;后两条是从自性光明,寂照万象来说明它们的不空性。“空而不空”意味着“寂而恒照”;“有而不有”意味着“照而恒寂”。故真空观为光明定提供了理论根据与修证方法。反过来,在光明定中又能悟证到空而不空、有而不有的实相。

(二)光明定

要真正认知真心是自性光明,必须从实践上猛下工夫。这方面的功法很多,本文只讨论光明定。无数经验证明:如能平息识浪,久之就能自感心光朗耀,智能增长。为此,提出以下看法。

首先要有正知正见。了解到本无一法,亦无胜谛;光明定是无法之法、无径之径。深信自性具有光明,而不追求光明;真心本来清净,只因妄心污染。认识到能空则能明,能明则能照;这不是思辨,而是悟性;也就是大智的开发,自性的体现。

其次认真修持三业。在行住坐卧中,始终让身心轻松坦荡,歇尽思量,淡化语言;关键在于创造条件让识浪自息,不是刻意去遏制杂念。对于当下一念是守非守,不即不离,不为外物所迁,不为内境所系。一旦念起,勿忘勿助;清醒寂照,令其自息。

第三注意内心三种感受。当识浪平息后,久之可以自觉源头活水,内心愉悦;心光朗耀,日丽中天;以及无思、无念、无影、无踪等状态,对于这些情况都不执著。若执愉悦,则易流于欲界;若执心光,则易流于色界;若执无念,则易流于无色界。古人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也可以看作是这三种感受被执著的一种反应。

《唯识论》指出:三界之内以识为主,三界之外以智为主。这里的智,意味着不生不灭的空明境界;这里的识,表示生灭无常的无明状态。因此,古往今来很多大德从真空观,修光明定,既不执著愉悦与烦恼,也不存想心光与无念,结果转识成智。下面从光明定来谈转八识成四智,与前面说法不同,但终极目标一样。

首先将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第六识主要是对自然、社会、生命三大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推理、论证,找出一些变化规律、构成科学技术;同时对于这些现象,产生一些形象思维,构成文学艺术。但是这两种思维只能对上述三大现象进行推理与描绘,不能直接悟证到现象的本体为空。当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时,可以直接悟证到宇宙万物来源于“无”。这与天体物理学家今天开始认为宇宙来源于真空的理论,有些相似之处。这就体现了“自性真空的洞察性”。

其次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生命机体在形成的过程中,需要从外界生态环境不断吸取物质、能量、信息,因而产生了我执与物执,形成了第七识。见到与己有关的外物,总得设法据为己有;以致人我之间逐渐失去平等关系,由竞争而侵略,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多问题。修持光明定,会觉悟到人我本来平等,人性本无差别;其所以有差别,是由于物欲、识浪所造成。从而可将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对人、对物、对事都是一视同仁。这就体现了“自性真空的平等性”。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平等性智显得特别重要。

第三,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生命机体在逐渐演化的过程中,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相继形成,并集中构成信息种子库,称为第八识。这个种子库随着基因世代遗传,延续了生命。当某一识浪兴起时,第八识中的染分种子立即响应。意识种子虽为进化产物,但它本性为空。修习光明定到达功深阶段,不仅前面的七识转化,而且种子也会转化。识浪的种子既都转化,那就更显光明,像大圆镜一样,照见一切,这就是真正的大智,体现了“自性真空的圆明性”。

第四,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在上面三识转成三智的过程中,前五识也在随之而转,成为无碍五识,能照见人空、法空,但尚未达到应用自如、利人利物的大用阶段。如果继续用功,则无碍五识可以转为成人、成物、成全一切的大智,这就是成所作智,体现了“自性真空的全能性”。

(三)问题讨论

真空观是很多实践者不断修持、共同悟证的结果,其中关于空而不空的理论,已开始为今天的物理学家所认识。科学将向前发展,如果继续探索生命与宇宙的起源问题,研究唯识论中的有关理论,是有现实意义的。这就联想到著名的物理学家海森柏格的论点:科学真理本身偏重物质性,不能代替人伦哲学;人类既要发展科学,也要讲求伦理,开发悟性。

人类自诞生以来,为了生存,开发了一些智能,创造了文化;但由于第七识的作用,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问题。为了提高人口素质,研习光明定可能是有益的。因为实践光明定,首先要求修持六度,从而转识成智,达到崇高境界。

探索真理的方法,不能专靠科学仪器;物理学上的测不准问题,到今天仍未解决,就是例子。21世纪是新的生命科学时代,意识问题将会提上研究的日程。为了探索这一根本问题,在开发新的科学技术的同时,研习光明定,开发悟性,弥补科学方法的一些局限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根据以上的讨论可知:研习光明定是见性的有效方法,因为定中光明就是自性体现。人在现实生活中,必须与外界交换能量,沟通信息,以致杂念重重,心境不定,这是很自然的。古代先哲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适当安排生活;虽然六尘映入六根,但不住于六识。在入定之前,反省日用中的过失;反省类似于控制论的反馈。反馈可使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呈现最佳功能;反省有利于心态平衡,呈现自性光明。事实证明:能定则能空,能空则能明。所以定中光明,既非虚妄,亦非幻觉。我们通常入定,由于意识场潜在有惯性作用,以致期望之心超越安详,急躁之情胜过闲静,故长期入定,亦不感自性光明。显然,这是未达真空理体之故。

同类推荐
  •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本书以孟子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了孟子学说和现代人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有着优美的文笔,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
  •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哲学:古老哲学著作

    本书主要介绍了哲学流派与经典著作。包括周公旦与《周礼》、道家老子与《道德经》、道家庄子与《庄子》、道家列子与《列子》、儒家孔子与《论语》、儒家孟子与《孟子》、儒家荀子与《荀子》、儒家与《曾子》、儒家与子思、儒家与《孝经》、儒家与《大学》、墨家墨子与《墨子》等。
  •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研究:存在与第一哲学

    1986年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德国哲学》丛刊,为中国人了解德国开辟了一个“窗口”,为中德思想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今天该所又编辑出版《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旨在集中中国内对德国哲学、文化有兴趣、具有一定研究的不者,对德国哲学、文化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探讨,以洞察其奥秘,领悟其精义。这必将为我们中国人了解德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德思想文化交流的一座新“桥梁”!本书为《德国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一,作者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范畴——存在概念、对西方形而上学思想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考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中国大儒·风华绝代

    中国大儒·风华绝代

    本书遴选了儒家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上迄先秦的孔子、孟子,下至民初的王国维、梁启超,从他们的学术成就、人生履历、赓续设笔等方面描述出每一位大师在学术史上的创树、所起的传承作用以及所居的高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于学有养的简易中国儒学史读本。
热门推荐
  • 战斗吧喷子

    战斗吧喷子

    战斗的时候,没时间分心说话?战斗的时候,难以顾及死角?战斗的时候,发蒙枯燥?这时候还等什么,战喷员已经准备就绪。帮你和对方打嘴炮,降低对方的耐心,强制让对方分心!帮你分析敌人的死角,并关注提醒你每一刻的明确的目标。必要时候,战喷员代打功能上线。爸爸再也不用担心你打不过人了。平时可要9988,现在打进电话,只需998!998!可爱磨人又非常厉害的战喷员立马带回家。
  • 石墨传奇

    石墨传奇

    江湖代代出英雄,儿女情长伴身旁;本文是类似于楚留香,陆小凤一段一段的故事,写出的江湖。喝最烈的酒,恋最美的人。
  • 暗黑圣心

    暗黑圣心

    放不下,就不要放下也许默默留在心底才是最好的选择。即便心痛!得之我命,失之我命。只要曾经努力。所以,世界我来了。
  • 最初代

    最初代

    人类几百年的苦难,煎熬,破败,都是因为那个人,如果回到过去能改变这一切,从头开始,也许历史就不再是现在这样纯粹的战争史,但是,如果那个人,也是在为人类而战斗着呢
  • 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有方法全集

    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有方法全集

    本书通过具体事例和精辟说理,揭示了古人的成功智慧和今人的处世风采,阐述了原则是立世之本,方法是成事之源,要善于把握做人和做事的关系,即做人要坚持原则,做事要讲究方法,旨在让读者领悟到“原则、方法=成功”的处世真谛。
  • 鬼梗传

    鬼梗传

    世人皆不容我,我便颠覆世界。——鬼梗这是一本玄幻女强小说我尽可能的做到让你们入坑不悔
  • 穿成霸总的相亲对象

    穿成霸总的相亲对象

    双洁不虐HE大致是欢脱(或许有点沙雕)风格「涉及精神小伙语录」只是因为连续熬夜肝工作,楼韵安就成功穿越了,成了楼家这一代最小的妹妹。而霸总成了自己的相亲对象。没什么不好,就是怼霸总次数太多,有点累。嘴炮王者楼妹妹??氪金菜虫王总裁女主不是灰姑娘,而是肤白貌美有钱人男主不是种马男,而是洁身自好自恋鬼慢慢了解后,才发现对方和自己的理想伴侣一点都不一样但是这都无所谓只要是你你就是理想有时候相亲对象可能就是你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 行星遥遥相望

    行星遥遥相望

    从前我喜欢一个人喜欢了三年……顾以琛:呵,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是我顾以琛的唯一吗?当初你亲手把我推下深渊,如今你就在这里像一个哈巴狗一样乞讨,你以为我还会对你好吗?笑话,我巴不得你死……消失前的洛未眠说:从今天开始,顾以琛会开始喜欢上洛未眠的,洛未眠是顾以琛的唯一消失后的洛未眠说:我求你了,还给我,我不要你的爱了,我只希望你把我曾经的快乐给我,把我爸爸妈妈还给我……终于洛未眠拿着盲杖在星海前走着顾以琛提着灯发了疯一样四处寻她顾以琛:求你……对我笑一笑……好吗?
  • 衍神戒

    衍神戒

    一个已拥有神秘戒指的普通高中生!在生死磨难下,看他如何一步步成长!天空海阔,看他如何展翅翱翔!“地球,就是我的后花园!”……
  •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