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86800000023

第23章 关于人脑智能开发的一点看法

(在北京市智能科学研讨会上发言,1990年5月)

在过去300年内,西方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开创了物质文明,但对于人类自身的内在潜能,则研究得很少。现在认识到,只知开发客观世界的物质潜能,而不开发主观世界的精神潜能,要继续深入认知微观世界与整个宇宙,是很困难的。

人体有各种各样的潜能,例如智能,体育运动潜能、抗疾病、抗衰老的能力等等。单就智能而论,就有很多类型;同一类型又有不同层次。人类自诞生以来,主要靠所开发的智能,结合劳动,建立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下面就人脑智能的开发,谈一点看法。

(一)人脑智能的属性

人脑的智能不论是高层次的或是低层次的,理性的或形象的,其共同属性是:随机性与目的性。历史上有很多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由于平时致力于某个领域的研究,专心致志,希望解决某些问题,或达到某个水平,其目的性是很强的。结果有时在无意中受到某个现象的启示,偶然开发了一些潜在的智能,或者在深定中忽然悟出了某个问题。这些现象说明随机性是很大的。

随机性意味偶然性,目的性涉及必然性,这是很多物理学家长期以来争论的问题。人脑智能不是机械式的,也不是物理学的能量场;它涉及到人的意识问题,好像一种“活性能量”承载信息。总的说来,人脑智能是在内因(意识)与外因(环境)协同作用下而发生的。内外因素在什么情况下协同,这就意味着偶然性。意识本身是跃迁的,总是从一个状态跳到另一个状态,也具有偶然性;当然有时又具有必然性。所以人脑深层智能的开发,不像物质深层能源开发那样,完全具有必然性;但也不排斥必然性。

关于宇宙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生命系统、意识系统的随机性与必然性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提出。例如当初建立易经体系的哲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建立了阴阳变化理论:在变化的临界之时,偶然性起作用,在变化之后的稳定时间内,必然性起作用。人脑大智或悟性的开发,也离不开这个自然规律。关于阴阳消长的辩证理论,早为莱布尼兹所吸取建立二进制,后来玻尔的互补理论也导源于此。今天的耗散结构理论,实际上也是阴阳消长理论推广的定量模型。普里高津对于社会、生化、物理系统,进行过大量的观察,借用数学上的分歧理论,进行分析,结果指出:当一个系统达到一个临界时刻,或分歧点时,决定该系统的下一步状态,偶然性起作用;并强调:很小的偶然因素,导致系统的必然变化。从人脑潜在智能开发的情况来看,偶然性与必然性是共存的。不是一个服从另一个,二者都起作用,要看具体情况。

(二)怎样开发大智

根据人脑潜能属性,人类历史经验,以及丰富的自然哲学理论,中国古代哲人对于人智潜能的开发,早已提示下列原则,那就是顺乎自然而不违背自然,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而不是用人为的方法进行激发。古今中外很多大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开发了深层次的智能,建立了一些哲学与科学的体系。他们的作法是朝夕如斯,自强不息,到时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同时把自己的身心融合于大自然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孔子提倡“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借用大自然的生态能量(如山光水色、鸟语花香),陶冶人的性灵,开发心灵深处的认知力量。孔子设教于尼山,柏拉图讲学于爱琴海岸,都培养出智能很高的弟子,对于东西方古代文化的开创起到很大作用。因此,中国儒家对于大智的开发,一直非常重视,有些思想值得重新认识。

(1)诚明之教。《中庸》指出:“自诚明,谓之性。”这就是说,如果精诚不懈,进入大明境界,就返回自性;与天地的功能相似。所以《中庸》又说:“至诚不息……博厚高明;高明配天,所以覆物也;博厚配地,所以载物;悠久无疆,所以成物也”。

看来天地运行不息,承载、复照而成全万物,可以说是天地之自性。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可以由诚而明,开显自性。我们为何不明而不能见性,是由于不诚,而有物欲之私,这与乌云遮盖日月之明相似。

《中庸》这样谈人脑智能的开发,与天地生化万物的功能相提并论,是有深刻意义的。因为宇宙大自然的功能与人类的智能是不能分离的,只有人的大智能才能认识宇宙的功能。所以对于上面的理论,近几年来,欧美、日本一些科学家非常重视,认为人类应该按这个思想去办学校,去开发学生的智能。

(2)中和之道。什么是“中和”,《中庸》明确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医理论也指出:七情、六欲直接影响到意识场的波动,以及身心健康与智能开发。所以嵇康《养生论》说:“喜怒悖其正气,哀乐殃其平静,思虑消其精神。”七情六欲与生俱来,不能没有,关键在于守住中和之道,让心境经常处于平衡、和谐状态,意识的波动尽量减小。

中和之道不仅用于人体,而且适合宇宙。所以《中庸》又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哲学认为人是小宇宙,如果能像大宇宙那样,遵守中和之道,意识场返回平静的和谐基态,固有的良知良能就自然显现出来,开化万物。

看来宇宙生长万物的功能与人类成全万物的智能,是统一的,不可分开。所以《中庸》说:“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这就指出天地也是自然大道中的一物,只是一心运化之诚,并无两样;但天地生化万物则多到不可测,这实际上揭示了天地的自性。如果人能由诚而明,开显自性,有四大智慧,对于天地生化万物而轮迥,则是可测的。

(3)静定之功。儒家开发正智、大智,除了在诚字上下功夫,少私寡欲、清虚淡泊以外,更积极地修养身心,加强静定之功。为了修身首先要明德,对人对物多作有益的功德;为了养心就要入静,检查自己行为、言语中的过失与错误。用功日久,思想平静,达到虚空状态,反而会认知很多隐微事物。所谓“惟天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这种智能称为“知几”。

《易经》曾经谈到知几的智能,认为“几者,动之微……几之动不离乎空”。孔子称赞颜回知几的大智,说:“不迁怒,不二过……其庶乎屡空,闻一以知十”;对于子贡则说只能闻一以知二。《道德经》也强调:“致虚极,守静笃……虚其心,实其腹”的静定之功,能收到“谷神不死”的大用。谷好象山谷空旷,神就是功能灵明;从智能来说,象征人心空明,其智如神。肉体不能久住,但空明智能可以长存。

与“知几”相对应的智能,可以说是“知常”。知几就是知微。《道德经》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曰明。”知常之“明”,可以说是真正的大智;这就涉及到中国哲学的智能观。“知几”与“知常”分别对应于“随机性”与“必然性”,知几涉及变,知常则无变。

(三)唯识论的智能观

《唯识论》谈到的智能,主要是开显自性。众所周知,佛学开显自性的法门主要是勤修戒、定、慧。这就是戒除妄念、妄言、妄行;常习禅定,使识浪平息,思虑静绝;勤修慧学,观照真理,断除妄惑。由此依戒而生定,依定而生慧。

佛经教人修持戒定慧三学,不能执著。常人眼见色而住于色,乃至意对法而住于法。如果处处执著,时时执著,以致虚灵本性,完全为六尘所蔽。反之,如果六根对六尘,过而不留;如镜照像,一无所执,便是无住功夫,就可转识成智。

这也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不执著一切有为之相,让自性保持固有真空状态。生其心,就是开发本性的真空灵明,照见万有,就是最大智慧。

六祖并无文化,因平日重视“无住”修持,一日闻金刚经“无住生心”之句,恍然大悟,开发固有智慧,就是“生心”。’于是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前四句说明自性就是自己具有的真空,不必向外期望祈求;后一句是指此真空灵明,能照万法。

(四)问题讨论

由于各家的宗旨不同,对于人智开发用的功夫不尽相同。科学家为了创建有关的科学理论,专心致志,始终不所;久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实际上是积学而悟的体现;科学上的悟性大都是为了研究物质世界的各种变化规律。《中庸》上的博厚高明大智,《易经》上的知几、知微大智,主要是能判断或认知社会现象、人事变化的情况;修持方法是平时重视去人欲,存天理,开显如同日月之明的大智。《道德经》强调知“常”的大智,所谓“知常日明”。这里的“常”意指永恒不变的“自然大道”,与佛学中的“实相理体”有关。领悟“常道”的智者,平时必然加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持。

看来科学的智能在于知物质之变,儒家的智能在于知人事之变,道家的智能在于知自然之常。此三者对于认识物质、人事、自然都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导向自性。佛学的大智就是无住生心,从根本上直接返回人类自性;既不在于知变,也不于知常,但也不离知变与知常,而合乎中道,却又不执中道。

同类推荐
  • 《易经》心得

    《易经》心得

    《易经》似乎深不可测,其实《易经》是来源于现实的,它必然也能指导现实。《易经》是对宇宙玄机的探索,对人生哲学的概括,对天、地、人之关系的总结。一千个人看《易经》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解读,但也一定会有一千个不一样的收获。
  •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一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一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一卷)由八位杰出学者撰写,内容涵盖了从古希腊到宗教改革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学。第一章提供了西方政治思想开端处的宏大背景,讨论了希腊城邦与民主思想,以及诗人、剧作家、智者和史学家的政治洞见;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聚焦于柏拉图的统一城邦、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西塞罗的法权国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阿奎那的自然法与政体理论;第七章既从宏观上考察了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的巨大变革,又特别讨论了马基雅维利在其中的突出地位;第八章以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为主体,同时考察了宗教改革时代的神学—政治问题。全书既关注政治思想的历史语境,又凸显重要思想家的特殊贡献,体现了汉语学界在西方政治哲学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老子在2500年以前写下的《道德经》和今天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出现而日益受到重视的“系统思考”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本书将引领我们去思考有关“系统思考”的永恒的智慧,并在我们试图解决未来的许多难题面临诸多挑战时,指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而贯穿全书的理念是,我们在当今世界的状况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而当我们对于我们个体及人类这个物种有了更清楚的认知以后,我们又能如何改变或改善。
  • 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跟弘一法师学做人

    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经历颇丰,从翩翩公子,到老师,再到道人,最后皈依佛门,可以说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传奇。弘一法师讲佛学结合实际,让佛家的思想变得生动形象、简单易懂。他讲佛学,不仅是叫我们如何学佛、做佛,也教我们如何做人。愿更多的人们,从书中进一步认识法师,于惕历自省之余获得一份清明。
  •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其伟大的显著标志就是她富于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拥有高度发达的哲学和文化,其思想文化界的巨子犹如天穹的群星,璀璨夺目,不可胜数。该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国内仅有的少数几本胡塞尔专题研究专著之一,而且在于它的独特视角,即把胡塞尔哲学放在西方主体主义哲学的历史源流中来理解,对其思想渊源和其后的影响都作了较详细的分梳。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没有盲目地跟着胡塞尔的思路跑,而是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
热门推荐
  •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慢性支气管炎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支气管炎的病理、治疗和常用药物,呼吸系统的组成,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
  • 魔物复苏

    魔物复苏

    很久以前,世间除了人类还存着另一种生物。它们活于阴暗潮湿角落,以人血为食,人们称之为吸血鬼!为了驱赶吸血鬼,世间紧接着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只为了猎杀而存在。相应的,人们也给取了个名字,猎人!就在这交织的世界中,一瓶神秘的蓝色液体凭空现于世上,阴差阳错落入她手中,当真相浮出水面,在人类与吸血鬼之间,她该如何做出选择?
  • 东方影组

    东方影组

    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组织,当地人称之为“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唤残枝

    唤残枝

    春堂樱,忘忧血,往生镜,情深似海。镜中犹如提线木偶般遭人意念摆布的虚伪人生,是血流成河,是爱恨情仇,是无法斩断的缠绵纠葛,却终归不过是恍如经年的一场黄粱美梦。亦不过是一个沈贡生。然夙爱此生不换,毕生不忘。如梦初醒,她始终是他朝思暮想爱如珍宝的无忧。【温柔小狼狗X娇冷小腹黑】温暖治愈的爱情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名侦探柯南终究是平行线的等待

    名侦探柯南终究是平行线的等待

    他是平成时代的福尔摩斯,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小,变小后,他会遭遇更大的危险!堕入黑暗的他会怎样呢?
  • 穿越火线之生化时代

    穿越火线之生化时代

    在2030年,一位人类的救世主和僵尸的创造者在对决,人类的救世主以自身为祭奠,和僵尸的创造者同归于尽,因为巨大的能量,让人类的救世主重生并回到了病毒爆发的1天前,但他失忆了,他能找回他的记忆和僵尸的创造者大战吗?
  • 命戒轮回

    命戒轮回

    你是否有过后悔之事,你是否又想做却没做的事情。且看《命戒轮回》看幸运少年遭神奇戒指的袭击重生之后前世种种后悔没做之事尽在掌中,为神为魔皆为一念。冷酷?猥琐?还是....新人新书一切尽在你掌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