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870500000018

第18章 上学

继卢家拜年之后,折桂累得够呛便在家休息了好几天。阿母昨天晚上来她院子里,告诉她今天要去西院上学了。

辰时过半,吃过早饭打理好自己的折桂去了阿母的院子。在正房等着的阿钟看向她。

三尺高的小人儿,穿了一件嫩绿色的长棉袍。脚上穿了双褐色厚棉靴。看着朝气蓬勃的折桂,阿钟满意的点点头。

对她说着以后的读书安排,然后就起身带她去了西院的启智堂。路上对她说了家里的两位老先生的生平,让她以后对他们要恭敬。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沿着正院的回廊穿过庭院。下了五层台阶,路过了佣人房。进了西边的院子大门,沿着回廊路过一个小厨房。

再拐弯向里走阿钟就和她介绍两边三郎四郎的院子。过了三郎的院子,再穿过左边花圃,右边有块青石板铺的空地。

到了大郎和二郎的院子。沿着大郎院子边上的回廊再走了一段路,上了台阶就到了启智堂的院门口。

大郎的长随阿平在廊下瞧见了家主,就过来行礼。

正院有五间正房和左右两间厢房。兄长们正在东边的正房背书,折桂和阿钟走进了正堂。

两位先生从正堂两侧的圈椅上起身,和阿钟母女相互行礼。三人寒暄过后,阿钟道了来意。

让她给两位先生行礼,折桂听话的躬身作揖。两位先生受了礼,又向她回礼。

然后就对于她的学习时间跟阿钟商量,就做了安排。以后每天辰时过半要来学堂,每十天休息一日。

辰时过半先和王翁学习至巳时过半,然后再和李翁学习至午时。过后就可以下学回去了,到第二天再来上课。

阿钟听了就问折桂有没有什么想说的,折桂说没有。她起身跟两位老先生寒暄告辞,然后就走了。

接着李先生也去了东边,督促兄长们读书去了。正堂只剩下王翁和小不点儿老少两个人,王翁对她招招手让她跟上。随后领着她进了正堂西边的房间。

正堂西边的两间房就是她以后学习的地方了。今天天气还很冷,窗户没有打开。房间正中央的长条书案下还放了个宝塔状火笼,可以把脚踩在上面。

案上摆放了文房四宝和几本书籍。书案后放了张圈椅背对着窗户。前面是老师的书案和圈椅。

相互行礼过后,老少两人相对而坐。王翁就开始了今日的教学,她坐在圈椅上听他说皇家的第一位开国皇帝生平。

王翁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十五岁就进了殿中省服役。从最底层的杂役开始做起,到四十岁出宫时已经是尚药局从七品上的令正。

这位老先生被先去的沐恩候请来家里之后,就再也没离开过。他和李老先生一样的待遇。

除了教家中孩子们念书,还兼职着伯府幕僚。每逢大事阿钟便会来请教这两位阿叔,这是祖母大人对阿钟的叮嘱。

阿钟如今又仔细交代了折桂,让她也记在心里。

快下课时王翁就让她休息一会,自己活动。两人行礼告辞,然后他就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折桂出了正房去了西厢房洗漱之后,站在廊下看了会就回到正堂。兄长们正好下课,兄妹四人说了会话。

她没瞧见大郎就问了四郎他去了哪里。四郎就回她说是去了路家的武学去了,以后每天下午才会回来。

喝了茶水休息片刻,然后又各自去学习去了。第二堂课是李先生教的,学的是大庆史。

讲的也是那位开国皇帝,前半个时辰读书后半个时辰写字。三百字的文章概括了这位皇帝的生平。

她要在这十天里背下来,还要在一个月后能写下来。每天还要写十张纸的大字,第二天要交给李先生。

先生捏住她的小手,教她怎么握笔写字。然后告诉她怎么磨墨,墨盒是木制的四方小盒子。

里面放着打制成砚台状墨石,旁边还有个小格子里面放着磨墨石。

只需倒点水进墨石里,再用磨墨石按顺时针方向慢慢研磨。两分钟就能看见清水变成墨汁了,当然磨墨也是有技术的。

先生说她以后磨墨多了就知道了。写完今天要写的一篇大字,然后又教她如何洗笔。

做完这些就到时间下课了,就让她回去记得做功课。两人就行礼相互告辞,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出了正房就见兄长们站在廊下等着她下学,三个小郎君对先生行了礼,目送他回了自己的院子。

然后就围着折桂路上嘘寒问暖,然后又把她送回去。在她院子里吃过午饭,到了午休时间才离去。

送兄长们出了院门,折桂就回了卧室睡了个午觉。下午醒来洗漱过后,就去书房练字去了。

明天要交十张大字给先生呢。小小的人坐在书房里临窗的书案前,开始做今天的功课。

书案下也放了火笼,天太冷没有火笼手会冻僵。写了一个时辰,大字才写完。阿钟来了一会了,见她专心写字就没叫她。

折桂放下笔见了她,便起身对她行礼叫了声阿母。母亲便夸她知道自己用功读书,很不错。

然后就问她今天学了什么,可有哪里不懂的。折桂一一回禀,母女两出了书房去了正堂。坐在正房中央的被炉里,继续之前的话题。大米上了茶,收拾好书房就出去了。

见四周无人了,折桂才问阿钟。钟家祖地神女山在哪?史书上的开国皇帝是不是真的这么厉害?

两人就在阿钟开的钟家历史小课堂,说了一下午神女山钟家发家史。到了晚饭时间玉田来了才停下,三人一起在折桂这里吃过晚饭。

夫妻两人就走了,折桂就洗漱过后躺在榻上。望着月光树发呆,想着今天学到的知识和阿钟说的钟家内幕。

对她家这位老祖宗佩服的五体投地。觉得自己这辈子真是挑对了时间,投了个好胎。

要是在她家祖宗还没建国之前,她就来了这里恐怕真的活不下去。大庆之前天下大乱,还是在五大势力混战时期。

长达百年的各方纷争,战乱不断。光是想想就觉得很可怕。蒙昧时期毫无秩序,而且还未开化。

她有些明白老祖宗为何要定下繁琐的礼仪规矩了。在岁月长河中历经了三百余年,大庆人的礼仪规矩已经渗透到各个阶层。已经渗透到人们的骨子里。

在去学堂读书的日子里,慢慢的折桂就了解了大庆的开国历史。只要不忙阿钟会来看她,顺便说说她们老钟家书本上没有记载的历史。

钟家族地原来是在现在的东京城外。祖地在东边的神女山脉一带,和另外七个小家族聚成一个部落。

钟家正元帝的阿母是部落头领。从祖母手里接过了权利,带领了部落十余年。

直至正元帝钟玉出生满周岁后。这位钟玉开口说话后,就语出惊人的对祖母与母亲说,自己有宿慧。

然后就从母亲手里接过了权利,由家里的大人从旁辅助。部落在她手里经营了七年,然后积蓄了力量。

打下了东都后,开始了出神女山的第一步。又开始了在东京外城高筑城墙,把整个东都环绕在内。

然后在东都开始了十年计划,用十年时间来开启民智,教化民众。再投入到整个东都城的规划和建设。

据说当时因为建设东都城,吸引了数十万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

在建设东都城时引进的民众,加入建设东都的工程赚钱养家糊口。

后来慢慢的也融入了东都的生活,又辗转游说了亲朋好友加入了东都。跟东都城外的其他地方相比,在这里仿佛是置身人间天堂。

这里轻徭薄赋的政策,更不许买卖人口为奴。人们为了整个东都建设,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才有了东京这个历经三百余年,至今还运转如初的都城。整个东都是由钟家阿玉做领头人,带领了钟家,以及部落里其他七个下属家族和三十万人建成。

当时的人们除了钟家部落,都还没有姓氏。后来东都人普及了教育后,才慢慢的有了姓氏之分。

期间钟玉做了许多于民有利的举措与安排。而后东都人公推她当上了这座城的王,这年她二十二。

称王之后的她下令制定历法,礼仪,律法,令人修书著作。并在同年钟玉用修订好的盛大婚礼仪式,取了她七岁在神女山时许下的未婚夫。

她的正夫是同一部落蒙家长男,为她南征北战开疆扩土。两位侧夫也是东都城的军中之人一位姓李,一位姓鱼后改为玉姓。

还有一位侍郎便是卢家阿修的老祖。之后钟玉便在后方治理夫郎们打下的国土,卢家老祖就赚钱以养军士。

其他三位夫郎则保卫东都,和四处征战。就这样又过了十五年,才打下了大庆最后一片疆土,边疆的保庆郡。

钟玉就在东都历时十五年修建完成的皇城中,等夫郎们凯旋归来。并在第二年于太平宫的正殿大庆殿登基称帝,并立下嫡出女为储君。

当时钟玉三十八岁。从神女山部落少主,再到大庆女帝这位仁君奋斗了整整三十七年。

之后又在位四十年,六十八岁退政于储君监国。至七十八岁逝世。世人无不悲痛,葬礼举行时民众自发相送至皇家禁苑。

当政期间颁布无数政令,惠及生民无数。让民间对她推崇备至,为她立下庙宇。

每年的八月十六是她的生辰举国欢庆,至今三百余年。史书对她的评价是一片歌功颂德。

钟氏子弟皆以与她同族为荣,皇室每五十年会有重大祭祀。斋戒十日,在钟氏祖地祭奠这位皇帝以及她的夫郎,与她母辈和祖辈的亲人们。

还有开国七姓功臣,他们同样陪葬于功臣陵享皇家祭祀。花了一个月时间和李先生学习史书第一篇之余。

还要听王翁讲宫中的典故礼仪。然后到了要月考了。先生讲得很扎实,反复讲然后还让她背诵。

所以她考的还算顺利没挨老师戒尺。每天下学时都会和兄长们说会话,或是在兄长这里吃过午饭再回自己院子。

和他们也渐渐有了些兄妹情谊。兄长们比她辛苦早上卯时过半便要起来,在西院里花圃对面的那块空地练武半个时辰,之后才上学读书。

下午还要去外院演武场,跟家里的老人们上武课。还要面对每个月一次,来自阿飞和阿城两位阿叔的考核。

不达标的话,呵呵!好果子吃不完。见到兄长们这么努力勤奋折桂老心甚慰。起码自家没有纨绔子弟不是。

大郎则每天卯时便要起身去路家武学,直至午时下学回来下午还要去演武场操练。他快要到可以从军的年纪,所以学习任务更重。

家里的四个兄长都是半大小子,正抽条的时候。最近猛长个子,几天不见就会觉得他们又高了一点。

特别是四郎不到十二岁的年纪长得飞快,老听他喊饿。矮敦敦的折桂只到兄长们的腰间。

现在她有月银了,每月十两银子。有时会让大米拿上钱,叫跑腿的童子去永庆大街上的德仁楼。

买他们家的大烧鹅,带回来给兄长们打牙祭。大鹅好贵,月银只够买两回的,一只鹅很大够几个小子吃的。

偶尔也会留一些给家里大人们尝尝。大人们见她友爱兄长孝敬长辈,高兴之余又各自私下里给她贴补不少银子,怕她不够花。

在每日早起读书时光中正月眨眼而过。

同类推荐
  • 风雪中守候

    风雪中守候

    子书月——一个21世纪的金牌外科医生,却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特种部队指挥官。穿越过来,变成了子书府的千金。在静辉大师的教导下,一心向善,治病救人。擅于酿酒,制作吃食。然而父亲的死,却引发了她内心深处的本性,随着调查的深入,她发觉表面风平浪静的朝廷居然埋藏着巨大的阴谋。
  • 爆宠田园:农门小甜妻

    爆宠田园:农门小甜妻

    穿梭在枪林弹雨中的顶尖特种兵军医转世在了受尽欺负的苦命女子身。从小欺凌自己的大嫂?分分钟教她做人。被卖给地主家作童养媳?敢跟公婆动手掐架!带着此生挚爱,种种田,掌掌勺,走上富贵荣华的康庄大道......
  • 太子为大

    太子为大

    这是一个女主被亲姐扔到凡间历练的故事。“安笙~”唐玖夜眯着一双风华绝代的桃花眼不怀好意的开口。隐在暗处的某人浑身一哆嗦,她能不能装作没听见?能吗?能吗?泪牛满面中。迫于某无良太子的淫威,安笙弱弱地应了一句:“在。”
  • 栖寻

    栖寻

    人人皆道林侍子冷情,恶名昭著的缘由不过因为她报复了一个无辜的人。可是后来这个无辜的人一步步侵入她的生活,介入她的婚事,扮猪吃老虎生生要将她扯入万劫不复。侍子说:“我生来冤孽,星宿谶言注定杀身成魔,你也敢这般放肆?”那个人说:“侍子,彼此彼此。”侍子想,她大概要认命了。两个同样该死的人相互取暖,好歹日子不那么绝望。只是多年后的重逢,彼此身份皆已大改。扶山王爷,魏侯未婚妻子。除此之外。她也是毁他一生的人。侍子低头行礼:“子寻给王爷请安。”小王爷眉目冷淡,脸色比寒冬还冷:“滚开。”仿佛回到初见,他嬉笑入水,攀住河岸边对着侍子喊到:“姐姐,救我。”侍子也微微一笑:“滚开。”
  • 衍爷追妻路漫漫

    衍爷追妻路漫漫

    俞锦卿重生归来,目标只有一个,复仇!复仇!复仇!只是复仇路上遭遇滑铁卢,招惹了某个老狐狸,嫁其为妻才知晓,老狐狸竟已计谋已久。男女主身心双洁,无虐,爆宠。
热门推荐
  • 高调宠婚:娇妻甜入骨

    高调宠婚:娇妻甜入骨

    两年前,许念安高调嫁入季家,成为人人都羡慕的季太太。可是,谁会知道,两年后,帝都权势滔天的那个男人将她牢牢绑在身边传闻,穆先生权势滔天,神秘莫测。传闻,穆先生诡异狠辣,不近女色。传闻......后来,传闻,穆先生独宠一女,姓许,名念安。
  • 曦月无殇

    曦月无殇

    四块大陆,互相独立,神秘力量,暗中操控。神月之国的灭亡是天灾还是人祸?南宫曦月、南宫澈、夜无殇、叶彤,四人又将何去何从?他们是敌是友,阴谋背后的阴谋,究竟是何人在操控·····
  • 天忌阴阳

    天忌阴阳

    人有七情六欲。所以,人害怕孤独寂寞。天地有道,道制约万物。所以,人敬畏这片天地。人很矛盾,害怕,却欲要凌驾众生之上,敬畏,却憎恨天地对己身的制约!所以,当世间沧桑不知多少年,九州大地分合万千遍。人们感悟天地大道,研究修行法门,十二大分门别类的派系出现。他们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农家、兵家、医家、杂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一本来自太古世界的奇书残页,拉开了九州动乱的序幕,于是,整片天将要塌了......(注:看本书正文之前,先去看下作品相关里的那章《看此书之前务必先看下这里》)
  • 绝美总裁独宠可爱囚妻

    绝美总裁独宠可爱囚妻

    爸妈的死为什么会和自己即将要成婚的老公南宫枫有关?万念俱灰的应雪,孩子又没了,病房中的她不愿在醒来。当再次醒来的应雪,已经失去了自己所有的记忆。南宫枫会挽留应雪?还是遵守病房中的诺言,放应雪离开?A市商业龙头南宫家的总裁南宫枫不仅是A市所有少女、少妇的梦中情人,就连男人见了他也要为他俊冷的外表所震撼。南宫枫不仅外表惊人,头脑、办事能力还有财力等等一切完美集一身的优秀男人。看完美冷男南宫枫,如何上演追妻攻略?囚禁?囚禁?还是囚禁?可爱萌妻应雪翻着白眼大喊一声“能不能换个新的招式?
  • 百天婚约

    百天婚约

    她本该是他哥哥的女人,却因为对他一见钟情,她不顾反对,执意要嫁与他。商业联姻,他纵有千般不愿,还是娶了她。三年无实的婚姻,她对他的爱未曾减少半分,但当初不顾天不顾地的棱角被慢慢磨光,爱有多深,痛就有多刻骨。在他终于拿到她“出轨”的证据要求她离婚的时候,她只是平静接受,“但,至少给我三个月作为补偿,三月里,我们要做一对正常的夫妻,三月后,我会净身出户,你也……自由了……”王宣宜以为这三个月是这段痛苦婚姻的结束曲,但对于宋庆而言,似乎预示着他们之间别样的开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奈克瑟斯奥特曼极致的光

    奈克瑟斯奥特曼极致的光

    穿越成为奈克瑟斯奥特曼以时空之名守护世间。我!叶星羽,在此立下誓言,我将以生命来守护自己所重视的一切,奈克瑟斯!
  • 保镖的特殊任务

    保镖的特殊任务

    已经不是保镖的周星被师父安排到了学校读书,同时也给他安排了一个特殊任务。保护学校里的一对姐妹花,故事从一辆列车上开始...
  • 那一抹希望的光芒

    那一抹希望的光芒

    同样的世界,同样的末日。恐惧蔓延整个世界,在绝望中灭亡亦或打破黑暗寻找生机。而这个世界的你能活多久?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掌舵夫人

    掌舵夫人

    天启元年,一位少年为了给自己的父母报仇,历经千辛万苦,重重难关,与自己指腹为婚的妻子共同与恶势力展开殊死拼搏的一段爱恨情仇的曲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