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6700000040

第40章 带着灵魂去流浪 (6)

京杭大运河最早开凿于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那时候的大运河只是个雏形,只是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一直到战国时代才又先后开凿了大沟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而隋朝时期的运河主要以东部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后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了多枝形运河系统。后来,据说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扬州市市花——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遂开凿了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明、清两代维持元代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阴)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开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

镇江、扬州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聊城湖、河水面积占城区的1/3,被称为“中国北方威尼斯”,这在北方城市里非常少见,这其中就有京杭大运河的功劳。苏州 自古就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运河的开通,使苏州水多粮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但是,开凿运河的艰巨工程对劳动人民来说,却是一场天大的灾难。隋炀帝强征几百万民工修筑运河,严重地破坏了农业生产,这也直接导致了成千上万的民工惨死在修建运河的工地上。晚唐文人韩偓写的《开河记》中描写了修河民工的悲惨生活。文中写道,隋炀帝派遣了酷吏麻叔谋主管修河,强制天下15岁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征发了360万人。同时每五家就要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担负供应民工的伙食炊事。隋炀帝还派出了5万名彪形大汉,各执刑杖,作为督促民工劳动的监工。因为劳动负担很重,监工督责太急,动不动就用棍棒毒打,所以不到一年,360万民工竟有250万人死在了运河沿线。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曾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有人认为,假如没有当年隋炀帝铺张奢糜巡游江南的事,那么隋炀帝凭借着修建大运河给后世所带来的利益,完全可以和治水的大禹相提并论。虽然,修建大运河是造福百姓的好事,但是当运河修成后,最先满足其享乐欲望并从中获得巨大利益的不是百姓而是统治者,而承载那份历史责任的历代劳动者则为一个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对苏州园林,对西湖,对钱塘江,对雷峰塔,对寒山寺……都不感兴趣的三毛,在去杭州的时候,居然选择了水路,还居然走的是大运河,也许,对这一伟大的工程,她是怀有特殊感情的。三毛一向崇拜那些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当然还有大运河。她不喜欢那些刻意的雕琢,只崇拜那些震撼心灵的伟大作品,这或许来源于她崇尚自由的性格。

三毛与“三毛”爸爸

在现今的三毛还没有出生以前,张乐平已经创造了一个叫三毛的孤儿——这个孩子和父母是无缘的。所以,这个叫三毛的女子,也就和那个叫三毛的小人儿一样,注定和父母无缘。即使是回家吧,也不过只得三天好日子而已。

——三毛《悲欢交织录——三毛故乡归》

三毛本名陈平,“三毛”是发表作品时的笔名。众人所知,还有一个叫“三毛”的小男孩儿是张乐平笔下的一个漫画人物。民国时期,“三毛”称谓享誉海内外。据说,三毛发表作品时,她之所以其他笔名不取,专取这样一个听起来有点古怪的男性化笔名,与她小时候喜爱著名漫画家张乐平所画的“三毛”系列漫画有关。

作家三毛曾经在少年时期休学过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三毛的父母亲自指导她,使得她在家中自修了中国古典文学及英语等,并开始学习钢琴、绘画。在此期间,她大量阅读中外文学以及历史书籍,以此来不断充实自己。

1959年,三毛已经16岁了。在父母的劝导下,她终于跨出家门,跟随台湾画家顾福生学习油画。老师的耐心诱导和绘画艺术的新天地,让三毛逐渐恢复了自信。从此,做一名杰出的画家就成了她梦寐以求的心愿。

然而,三毛并没有成为画家,而是成了作家。在家自修的几年,以及跟随顾福生学习油画的经历,这种各方面文化的熏陶,为三毛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创造了良好的机会。这期间,她完成了处女作《惑》。

一个偶然的机会,绘画老师顾福生读到了三毛的那篇散文习作《惑》,他非常欣赏三毛的文学才华,便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了友人——台湾知名作家白先勇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没想到,这篇处女作,很快就在《现代文学》第15期上发表了。这出人意料的结果,让三毛激动万分。当时,她还非常自信地对一位要好的朋友说:“今天我才发现,我能当作家。”

从这个角度看,白先勇先生算得上是三毛文学之路上的“伯乐”,是他当年发现了三毛这只“千里马”。如果没有当年白先勇的慧眼识珠,说不定文学界就少了这么一个奇女子。

处女作的成功,彻底改变了三毛的人生之路。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三毛放弃了当画家的念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去。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三毛的名气很大,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笔名和那个漫画人物“三毛”的关系。三毛是发自内心地喜爱漫画“三毛”,她的喜爱,应该是喜欢那种无奈的飘泊吧!其实三毛的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流浪,在这一点上,两个三毛的经历是相同的。但是,作家三毛更像一直跋涉在沙漠中,寻找着她生命中内心的水,也是一般女子一样渴求的情感。不过她寻找的那种感情,必须要炽热地可以使她内心的坚冰融化,而那个人,得有足够的力气能拉起她想向另一个世界去的身躯,并且那个人的思想,必须要成熟得可以完全包容她。这么完美的东西,就算是老天都会妒忌的,又怎么会真的存在呢?要求得太多,注定会一无所有。三毛的一生,寻寻觅觅,到头来还是空手而返。而此时,也就显示出了这个惊才绝艺女子刚烈的一面。她搬进了沙漠之中,是想用那滚滚黄沙,隔断了红尘中的种种执念吗?还是想用物质的清贫简陋来磨砺内心的丰富多情?答案也许只有三毛自己才知道。

她因喜爱《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遂把名字陈平改为三毛,还因此认创作出这个人物的张乐平为义父。在给义父张乐平的第一封信中,三毛写道:

在我三岁的时候,我看了今生第一本书,就是您的大作《三毛流浪记》。后来等我长大了,也开始写书,就以“三毛”为笔名,作为对于您创造的那个三毛的纪念。在我的生命中,是您的书,使得我今生今世成了一个爱看小人物故事的人。谢谢您给了我一个丰富的童年。

上世纪中期,只要一提起“三毛”,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头顶上飘着三根头发的小男孩的形象。在新中国成长的几代人都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如今,三毛卡通形象已正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创造这一辉煌奇迹的,便是已故的浙籍画家张乐平。

张乐平曾经说过:“画三毛就是画我自己,我自己就是三毛。”

1910年11月,张乐平出生在浙江海盐县海塘乡的一个小村。父亲张舟若是乡村教师,母亲以缝衣、剪纸、绣香袋挣钱贴补家用。上小学后,张乐平放学回家,就帮助母亲剪纸样、描图案。母亲根本没想到,就是她的这种引导,开启了儿子智慧的心灵,使他日后走上了绘画的道路。母亲在张乐平九岁时因心脏病撒手西去,失去了母亲的张乐平变得极为孤僻。有一次,他到海边玩,登上海堤,不远处就是翻滚的海浪,脚下踩的是广阔柔软的沙滩,看着自己留在沙滩上的脚印,张乐平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自己脚下踩的不就是一张现成的画不破、用不完的纸吗?于是,他捡了根芦柴,就在沙滩上画了起来。

张乐平小学毕业以后,就被父亲送到上海南汇县万祥镇的森泰木行当学徒。但是,艰苦的生活并没有让张乐平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机会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术。

就是因为张乐平太专心于绘画,老板对他很不满意,后来,他就只好在这里干一个月,在那里再干一个月,不断换行当,不断换老板。渐渐地,他的作品开始在上海的各种刊物上发表。正是因为张乐平坎坷的谋生经历给了他对社会不平的切身体会,他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所以他后来经常说:

“我的这些经历,都画在《三毛流浪记》中了,假如没有切身的感受,我是画不出这套漫画的。”

那么,为什么张乐平要给自己漫画中的主人公起名字为“三毛”呢?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上海的连环画和各种漫画作品风靡一时,但是其中却缺少和少年儿童年龄相近的艺术形象。张乐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那就把主人公设置成个儿童吧,画给儿童看的漫画,就应该不用文字,一定要简明易懂。

这一天,为了构思主人公的形象,他坐在书桌前沉思了许久。刚开始,他画了一个光头儿童,画完一看,觉得不太理想,于是便随意在光头上加了三根头发,嘿,这不就成了三毛?关于这段创作经历,张乐平回忆说:“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个小孩叫三毛,说实话,我原先也没想过。如果当时画了四毛,那就成为四毛了。我看看这三笔加得还可以,就定名为‘三毛’了。”

1935年7月28日,“三毛”第一次出现在上海《晨报图画副刊》上,其独特的造型立即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作者运用三毛的天真,对一些成人的虚伪、复杂加以嘲弄;以其率直、热情、单纯和幽默,向不平等的社会现状投以辛辣的讥讽。很快,三毛就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漫画人物,并填补了儿童漫画主人公单一的创作空白。抗日战争爆发后,张乐平又发表了《三毛上前线》,随即,他的创作工作停止了,他把他的创作热情都投入到了抗战救国的工作中去。抗战胜利后,被中断的“三毛”创作也终于在1946年4月的《文汇半月画报》创刊号上重现,小三毛依然幽默又尖锐地讽刺了当时的世态人情,以天真不屈的力量生活着、抗争着。同年5月12日至10月4日,张乐平的长篇连环画《三毛从军记》在《申报》上开始连载。这部作品,笔触精致独到、情节合理又稍带夸张,将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腐败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毛”是一个令人疼爱,又总是长不大的“经典形象”,少年时代的三毛对这个“三毛”有种说不出的喜爱。她开始文学创作后,就以此为笔名,既是寓意自己永远是一个令人疼爱,又长不大的孩子。也是希望在自己和别人的心目中,她能够永远保持这样一个可爱的形象。

而影响三毛最深,同时也是张乐平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就是《三毛流浪记》。

1947年初的一个寒冷的夜晚,张乐平在一家报馆上完夜班后,正顶着呼啸的西北风往家赶。刚走到弄堂口,借着微微的雪光,他看到昏暗的墙角有三个流浪儿紧紧地依偎在一起,上身披着破麻袋片,下身套着破烂不堪的单裤,每个人都露着两条像麻杆一样的细腿。他们围着一只破铁罐头盒,盒子里装着几块捡来的煤渣在烤火取暖,为了不让煤渣熄灭,他们每个人轮流向罐头盒里吹气。一闪一闪的微弱火光把他们脏兮兮的小脸照成暗红色。第二天早晨,张乐平再次走到昨晚经过的那条弄堂口时,发现有两个流浪儿已经被冻死,一辆“普善山庄”的收尸车正在不远处缓缓行进着。一只只僵硬苍白的小手小脚,随着轮子的转动而无助地抖动着,好像是在无声地控诉着这人间的不平。

张乐平禁不住潸然泪下。画家的心在悲泣地呼号: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要把这些苦孩子的遭遇全都画出来,控诉这不公平的社会!他痛苦地思索着,自此,便开始了《三毛流浪记》的创作。

同类推荐
  •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故事新编》中的越文化精神(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对古越历史上务实、创新、复仇、耿直等精神的演绎。绍兴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这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带给这里的人们一种从远古而来的基因,使这里的人们有着有别于其他地域的精神面貌。
  • 菊与刀(中英双语版)

    菊与刀(中英双语版)

    这是一本探讨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日本人的为人到底遵循什么样的内部逻辑的书。是研究日本的经典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美国人类学家的这份“旁观者清”的研究报告,曾被翻译成二十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一千万册,被无数的读者一读再读。大米书坊,诚意奉献中英双语版,双语阅读,重新认识日本,深度发现东瀛。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真实的梦幻下

    真实的梦幻下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热门推荐
  • 开局签到上古神瞳

    开局签到上古神瞳

    “叮!系统绑定成功!”【系统:恭喜宿主获得上古神瞳!】【系统:恭喜宿主获得须弥戒指!】……【系统:恭喜宿主完成主线任务,获得极品仙器斩天剑!】一代天骄柳晨,手持斩天剑,以己之力,技压群雄,成为三界最强者。【无毒】【不种马】【不智障】【主角无敌】
  • 时空拟芯

    时空拟芯

    2099年一个科学家把一个费心精造的“假妈妈〞送回过去保护活在危险中的自己
  • 做一个优雅淡定的女子:不迷茫,不浮夸

    做一个优雅淡定的女子:不迷茫,不浮夸

    一个姑娘怎么做才能越活越优雅,怎么样才能活得从容自在,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越来越强大?如果遇到一点小挫折就自暴自弃,那么,她的人生将不会精彩,更不可能从容优雅地活下去。在《做一个优雅淡定的女子:不迷茫,不浮夸》里,作者以多位女性的故事告诉了答案,只有优雅的女子,才能拥有最好的一切。优雅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本事和自信,有了底气,遇事才能够做到从容和淡定。优美的文字、脍炙人口的故事、精彩独到的观点,阅读此书,将会让你受益匪浅。
  • 超级极品透视

    超级极品透视

    白羽是一个差生,一场奇遇,一位老者送给他了一个珠子,拥有了透视的异能,从此,白羽周围围着校花,御姐,萝莉,最后,成为了绝世强者........
  • 关于我差劲的转生之旅

    关于我差劲的转生之旅

    22岁的赵昊赫被突然宣告死亡,在死后却经历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事,在获得了绝对防御属性防具利维坦后,以瓦安卡.罗的身份在新世界展开了生存之争!
  • 约会从美食开始

    约会从美食开始

    华夏绵延几千年历史,在这无尽岁月长河中诞生出了无数的美食。程泽有个梦想,想要尝遍全国所有美食。先从哪开始呢?嗯,八大菜系开始吧!有女来问:“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我和它到底谁重要!”程泽夹起刚做出来的蟹酿橙,塞入她嘴中。问道:“好吃吗?”女说:“真香!”(PS:本文属于轻松文,文风平淡,主要以为大家介绍美食为主,不喜勿扰,剧毒。)
  • 劫天战神

    劫天战神

    神战时二郎神竟然不知所踪,恋人玄女为此背负红颜祸水之名。千年后满天神佛转世于现代都市,洪荒巨兽、上古妖魔亦纷纷觉醒,是否又一次轮回即将开始?没有保留神的记忆和法力,却为救人得罪地府主宰,无意中也发现了阴界的巨大阴谋!重生战神如何力挽狂澜,以正战神之名?千年等待如何再续前缘?善恶一念,战神劫天!
  •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高墙和铁丝网挡住了自由之路,却挡不住孩童干净的双眼。他们被当成了犯人,可是他们并没有错。九岁男孩布鲁诺一家随着纳粹军官父亲的一纸调令,由柏林搬到了波兰。酷爱探险的他很快对新家附近的“农场”产生了兴趣,隔着高耸的围墙和铁丝网,人们身穿条纹睡衣终日忙碌。没有人告诉他“农场”究竟是什么,所有人都禁止他发问。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布鲁诺悄悄溜出家门,结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同龄男孩什穆埃尔。某日,什穆埃尔的父亲失踪了,于是布鲁诺决定穿上和什穆埃尔一模一样的条纹睡衣,到铁丝网的另一边帮他寻找父亲,作为两个人分别前最后的探险……
  • 原来我是白月光心头的朱砂痣

    原来我是白月光心头的朱砂痣

    一个双向暗恋的故事~小学:徐洵第二,沈安安第一…初中:徐洵第二,沈安安第一…高考:徐洵661分,沈安安662分(微笑)徐洵(微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