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1500000028

第28章 学而优则仕 (1)

“念书当官”是每一位中国为人父母者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那是他们对孩子的谆谆教诲和良好愿望,同时也是每个孩子所不懈追求的目标。它的意思是“先读书,后做官”。这表明,就像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的那样,在中国,读书求学的最初动机和终极目标,就是要入仕。当每一名孩子由呀呀学语到初懂人事而进入学堂时,他最先被灌输和想到的,便是念书当官,而所有父母在让孩子去接受教育的时候,他们整天念叨的,也不过如此。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替中国人求学的动机作了很好的注解。许久以来,中国的历届政府最终是往往掌握在那些从普通民众中崭露头角的人手中。那些人一般都是出身平民,在接受了教育之后,在权力与荣耀的官阶上平步青云,直至“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在美国的历史上我们有许多贫苦出身的孩子成长为头面人物的事例。比如林肯,格兰特,加费尔德(Garfield)以及其他的许多著名人物。而在中国,像这样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因为他们国家的历史远长于我们的历史。中国有无数的莘莘学子们在这些榜样的激励和鼓舞下正用功苦读。

对于他们来说,要做出和他们榜样那样的辉煌业绩完全是可能的。和我们的国家是一样的,中国的朝廷对于有着出色表现的大臣也是宠渥有加,使之荣华显贵。众所周知,就在几年之前,清朝一名执政大臣病逝,皇帝非常感伤,给他追封谥号,下诏褒扬。这位大臣本是出身贫寒农家,之后虽然官居显要,却仍是公正廉明,清风两袖。关于他的去世,皇帝在所下的诏书中这样说的:“卿诚乃朕左膀右臂、股肱之臣。”同样人们也知道,皇帝不仅亲自派遣了一位皇子带领他的十名贴身侍卫替这位去世的大臣在北京停柩期间一直守灵,并且还嘱咐这位去世大臣家乡省份的督抚亲自主持其在家乡的葬礼。朝廷希望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死者的敬重和褒奖。

有些人模模糊糊地认为,中国纯粹是一个人口众多而未开化的国家,那里的人民完全沉迷在残酷野蛮、低级原始的鬼神迷信观念之中。但是,假如这些人有机会来认真阅读一番中国的文化典籍,那么他们的思路和眼界一定会变得开阔起来,他们也将会改变他们的某些看法。这些人将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文化典籍中存在着大量珍贵的警世之言、高尚的伦理道德,以及一整套非常完整的价值规范评判体系。可以这么说,这些东西拿来培养和教育西方的孩子们是完全可以的。而在中国,这些内容是早已选入了学堂的教科书,用来教导学生。约775年前,一名专门注解孔子经书的杰出学者,将孔子的著述改编了一下,让它在学童的启蒙教育中也能够适用。自该书问世以来,没有作过任何修订或者更换,至今它仍是中国学堂中通用的教科书。举个例子吧,该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教育和培养孩子。

当孩子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作者指出应该教给孩子们“男孩子要大胆而敏捷来回答别人的提问,女孩子则要轻声慢语。”接下来的内容便仅仅是针对男孩的:七岁时,应该教会他们识数,但是他们不能与大人或者长辈同坐在一个座位上,他们也不能与大人或者长辈同桌进餐;八岁时,他们应当要学会侍奉长辈,应当知道礼让,做到先人后己;十岁时,他们应当去私塾读书上学,应当整天都呆在学堂里,学习写作和算术。衣着朴素庄重,还要表现谦恭有礼,以做到动静有度,和自己的年龄和身份相符;十三岁时,还应当学习诗歌和音乐;十五岁时,还要学习骑射;二十岁时,被接纳为成人,要举行一些成人仪式,还要让他们学会其他的一些礼节,要诚恳地履行孝道和伦理纲常;虽然他们这时已有了较为广泛的知识,但绝不能让他们养成卖弄学问、露才扬己的习惯;二十岁时,他们可以娶妻成家,做一些日常的事务;四十岁时,他们可以开始为国效力;五十岁时,他们可以担任各部的尚书;而到了七十岁,他们就必须告老还乡。

有关其他内容,本书还列出了如下谆谆教诲:教育孩童要永远讲真话,让他们该呆的地方呆,坐要正坐,站要挺直;听大人教导或者先生授课时,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作为一名好学生,要恭敬有礼,谦虚好学,虚心求教,牢记先生所讲的每一个字;他要从善如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他还要衣着整洁,不得马虎大意;他要温故而知新,每天都要学习,等等。简直是让人难以相信,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三个半世纪之前,这样一本包含如此精深智慧内容的教科书就已经在中国的学堂中存在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本内容和价值的重要程度比之不相上下的教科书,其名称是《家训全书》。其内容提及到了一名学生如果要成功的话所应当遵循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它所提到的主要宗旨就是,“少而精深远胜于多却繁杂”。换句话说就是,它建议初学者学贵有恒,要刻苦进取,切忌不求甚解,既要目标远大,又要兢兢业业,融会贯通自己的所学,对任何一个疑点都不要放过;作者建议每人案前要时常摆放三本好书,以供随时翻阅;同时还建议学生准备一些抄写本,以便在读书时将一些妙言警句誊抄下来。这本书还用到了一条古老而著名的谚语,这条谚语的历史比书本身的历史还要悠久,早已广为流传。其内容是:“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而面目可憎”因此,当人们发现中国的教育体制的基础是如此高度智慧,那么,他们就不会怀疑了,为什么中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历久弥新,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无论是在别的哪个国家哪个朝代,我们都没有办法发现还有比中国所拥有的更加尽善尽美、指导人们怎样安身立命的哲言睿语。但是,我们却不能就此得出结论,中国的教育内容无论从整体或者部分上看都是完美无缺,如同我们在上面所描述的内容。S·威尔斯·威廉博士在他的著述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在那个自居天下中心的王国中”,他说,“让那些古老的中国人接受教育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装满知识在他们的大脑中,而是要让他们安分守己,服从统治和约束,同时也为了净化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是为了‘洗脑’”。倘若在古代中国的确如此,那么在近代中国,教育的目的还是如此。因为从古至今的一千多年以来,中国教育在实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改变。

当我们对清朝所规定的教育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审视,当我们也了解了这些内容其实是掌握和统治国家的高层官员们所必备的前提条件时,我们原先对那些充满智慧的道德教化和哲言睿语的赞美与钦佩,会马上变成了深深的震惊和完全的不迷信教条;还有许多不知几许实用价值的政治格言,稀稀疏疏的中国历史和传统习俗、没有体系的地理知识,这便是其全部的内容。其中关于中国历史方面的或精确或模糊的内容,以及少量的地理知识,都只是偶尔涉及一点,它们并不是作为周详严密、不可或缺的课程去学习的。这些内容都是在一些儒家经典中断章截句摘抄而来,而那些儒家经典作品早在基督诞生的几百年前就已出现的了。从上面的事实来看,我们能够很容易判断那些知识的准确性及其实用价值。

中国的教育体系之中,除了那些我们完全认可了的那些伦理道德教化的存在价值之外,然后即便是用乐观的态度对这一体系进行评价的话,我们也只能说它不过完成了如下这些使命:传授阅读和写作,培养锻炼并强化了记忆力。可以这么说,在这一体制之下培养造就出来的中国学生的记忆力是极为惊人的,世上任何其他的民族都无法比拟。

对于学生的课程我们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当儿童在五至六岁刚开蒙时,他所接触的第一本书是《三字经》。内容是三字一句,并且很押韵:实际上近乎打油诗。它的内容是一些传统的道德规范和广为流传的故事。本书的目的是教导学生努力为父母争光,光宗耀祖;要敬畏皇帝,做良民顺臣;要形成良好的性格品德,不与坏人为伍;要心无旁骛,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本书还包括了其他方面做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等等。作为学生,要熟读成诵这本内容不是太多的小书,要会读会写所有的字,并且明了正确的含义。在以上任务完成之后,第二本要读的书是《百家姓》,文字同样也是押韵的,但实际意义和价值实在是没有多大,它仅仅只是中国通行的所有姓氏的一个目录。然而就是这本书的内容,学生还是要将其全部牢记在心,并且也是要能读会写里面的每一个字。最后,是《家训全书》,我们在前面已经是说到过这本书的内容了。和前面的两本书一样,学生还是要熟记背诵其内容,能读会写。掌握以上三本书仅仅只是一个开头,后面还有真正艰巨复杂的学习任务呢,也就是那厚厚的九卷本的儒家经典。如同对待以上三本书一样,学生必须将其全部装进胸中,其中每一个字都能读写。

在学习儒家经典的同时,学生还要学诗作文。吟诗作赋是中国人的传统,在这片大地上广为流传着一些优美动人的诗歌。可以很有根据地说,在中国,有许多学者都是作文写诗的高手,因为中国的语言明快简洁,且变化颇多,能够表达非常细腻精微的思想和感情,这就为学者们写诗作文提供了诸多有利前提条件。我曾将一位中国的著名学者的书信集译成英文,完稿了的英译本有将近一百多页。这份书信集的原文写得异乎寻常地简约凝练,任何一个字的改动,都会对原作者的本意有所影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拐个高手做夫君

    拐个高手做夫君

    南宫厌:一代医毒双绝的天才少女。魂穿到这个不靠谱的江湖,该怎么破??只会撒娇卖萌讨少年郎们喜欢,亦正亦邪,正邪不分怎么办??那就做一个坏女人吧!反正咱脸皮厚又极度缺德。但为嘛!本是绝世风华的谪仙君,人设突然变成了哥哥。唉!哥哥就哥哥吧!咱就收了这色心得了,去祸害温柔邪魅的男二算了。诸多没想到:谪仙君哥哥突变磨人小妖精,善解心意的男二才是终极大boss。
  • 众生万界

    众生万界

    主角名为鸿志,他心怀大志,带着灭族的仇恨,不断成长,走向众生的世界,踏上宇宙的万界。一件天品的法宝,就能引起修仙界的无数宗派厮杀争夺,而鸿志无意中得到的法宝,又是一件什么样的法宝?鸿志能否改写命运,站在众生的最高峰,踏上万界的最顶端?这是一个小人物,在热血奋斗的修仙故事,还有一个激情四射的宇宙万界,产生出种种精彩的火花……看下去吧,相信你会大开眼界。—————————————跪求收藏、跪求票票!!欢迎进入众生万界的讨论群:192881180。
  • 名利场(上册)(译文名著典藏)

    名利场(上册)(译文名著典藏)

    群星璀璨的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为读书界贡献了一大批传世名篇。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的代表作《名利场》在这片瑰丽的星空中当之无愧地占据着十分显著的地位。穷画家的女儿蓓姬·夏普,自幼失去父母,但绝顶聪明。她以半工半读的方式从寄宿学校毕业后,由一名家庭小教师起步,牢牢抓住每一个机会,削尖了脑袋钻进维多利亚时代的上流社会,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交际明星。这一尤物的发迹历程,在滑铁卢战役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背景映衬下,展现了堪称世界文学中最成功的一个女冒险家艺术形象。萨克雷的词锋犀利,机智幽默,解剖人生精妙入微。本书问世将近一百六十年来,一直被誉为一面讽世明镜、一部警世宝典。本书收入萨克雷特为小说亲自手绘的全套插图四十余幅,极具收藏价值。
  • 源纪元之异能觉醒

    源纪元之异能觉醒

    人类的科技总是以一种无法估计的速度发展。20世纪末期,人类开始研究DNA,21世纪中期,基因计划秘密实行,22世纪初期,六次工业革命,曾经残酷的历史将会同童话般美好。
  • 时空恋之EXO

    时空恋之EXO

    小鑫我也是很辛苦的,SO,可怜可怜我吧,打点赏。
  • 绝世唐门之羡羡最棒

    绝世唐门之羡羡最棒

    魏无羡:唐三,你感动不。唐三:不敢动,不敢动。霍雨浩:岳父,你怎么了?唐舞桐:爸爸,你脸怎么肿了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无敌至尊太子爷

    无敌至尊太子爷

    “皇上,七国联军来犯!”龙椅上的皇帝淡淡的问道。“丞相你怎么看?”丞相摇着羽扇,风淡云轻!说道:“请太子爷!”于是。龙椅上的皇上龙袍震动,大吼一声:“快去请太子~~~”大世争锋,百国称霸!有王侯,镇守八方;有封号大将,扛起龙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有孩童立志:踏破贺兰山阙!有书生投笔:愿披征袍,封狼居胥!有妖娆美人:谁说女子不如男?身披山河图,踏如山白骨,饮一杯酒,壮哉道:男儿在世,当如此!万里江山,如诗如画,四方来拜,八荒朝贺!
  • 错为豪门妻:明珠有泪

    错为豪门妻:明珠有泪

    她怀孕的时候,她的老公却挽着别的女人的手把离婚协议书扔在了她的面前,她只能绝望离去……多年后,当她自己为自己撑起一片天空的时候,那个男人却再次出现在她的眼前……
  • 依旧未变

    依旧未变

    我的青春有你,十年后……我的年华,依旧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