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9400000020

第20章 沉醉清风 (5)

母亲刚刚从古海姆工厂回家。从她脸上的神色可以看出她很不开心,她干的活儿是装小瓶的无花果罐头,威利知道,罐头食品工最不愿意装这种小瓶的罐头。因为装小瓶罐头干上一整天只能挣1.5美元,最多不会超过2美元,要是装大瓶的罐头,就可以挣到3到4美元。这个数目在那个年头是相当可观的。

威利抱着留声机满心欢喜地走进家门。母亲看了威利一眼,从眼神中流露出她那天干的是装小瓶罐头的活儿。

不过,她没说话,威利也没吭声。威利把留声机放在客厅的圆桌上,又将唱片取下来,正反两面检查一遍。这时,威利觉察到母亲正在注视着他。就在威利摇动留声机的曲柄时,她终于开了腔,语调又温和又客气。威利心中有数,这意味着她对眼前的事并不赞许。

“威利,你在那儿摆弄的是什么玩意儿?”

“这叫留声机。”

“你从哪儿弄来的这架留声机?”

“百老汇大街上的克莱·谢尔曼商店。”

“是他们送给你的?”

“不,是我买的。”

“你花了多少钱,威利?”

“10美元。”

“10美元对咱们这个家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也许这钱是你在街上捡的?”

“不,这钱是我给邮局送电报挣的第一周的工资,还有这张唱片花了0.75美元。”

“那么你从第一周的工资里拿回来养家的——付房租、伙食、添衣服——一共是多少钱?”

“4.25美元。我每周工资是15美元。”

这时,唱片已经放到留声机上。威利刚要把机头放在转盘上,就在这时,威利突然觉得最好别再摆弄下去,还是逃走为妙。于是,威利撒腿便跑。后廊上的纱门“砰”的一声,威利跑了出来,紧接着又“砰”的一响,母亲追了上来。

当威利围着房子奔跑时,他意识到两件事:首先,那是个美丽的夜晚;其次,莱文·凯马尔扬的父亲——一位非常严肃的人,正站在马路对面的家门前愣神儿瞧着他们,兴许还有点惊讶。毫无疑问,塔库希·萨罗扬和她儿子围着房子跑决不是为了锻炼身体,更不是进行什么体育比赛。那么,他们究竟为什么要跑呢?

出于睦邻关系,在威利要跑回客厅时,他向凯马尔扬先生行礼致意。一进客厅,他急忙把机头放在唱片上,然后赶紧躲进饭厅。从饭厅里,他既可以观察到音乐对母亲所产生的效果,在必要时还可以逃到后廊上,再跑到院子里去。

母亲刚回到客厅,唱片的音乐开始从留声机里传了出来。

有那么一会儿功夫,母亲对音乐似乎根本不理会,还要继续追赶威利。

突然她停住脚步,也许只是为了喘口气,也许是在听音乐——当时谁也说不准。

随着音乐继续演奏下去,威利不能不注意到母亲要么是累得跑不动了,要么就是确实在听音乐了。过了片刻,威利发现她的的确确在倾听音乐了。威利看着她来到留声机旁,而不再追赶他。

家里有6张藤椅,还是1911年父亲活着的时候留下来的。只见她搬了一张到圆桌边,威利站在通往客厅的过道里,等唱片一完,他走到留声机旁,从唱片上抬起机头,把机器停了下来。

母亲没有看他,只是说道:“好吧,我们把它留着吧。请你再放一遍。”

威利连忙摇了几下曲柄,把机头放回到唱片上。

这一次,当唱针走到唱片尽头的时候,母亲说:“教教我怎么让它转。”威利做了一遍给她看。然后,她亲自动手把唱片放了一遍。

不用说,音乐确实很动听。可是,就在刚才,她还为了他把一周的工资大部分扔在一件可笑的废物上而大发雷霆哩。直到她听到了音乐,从中得到启示。是这种音乐的感受使她明白了:钱不仅没有白白扔掉,而是花得很值得。

她一连把唱片放了六遍。而威利一直坐在饭厅的桌子旁边,浏览着克莱·谢尔曼商店的女售货员免费赠送的一份唱片目录。然后,她说:“你就带回家这一张唱片?”

“嗯,它反面还有另一首歌呢。”

威利走到留声机旁,把唱片翻过来放上。

“另一首歌是什么?”

“呃,歌名叫《印度之歌》。我还没有听过。在铺子里,我只听了第一面,歌名是《巧巧桑》。您想听听《印度之歌》吗?”

“放一遍吧。”

就这样,当家里的其他成员回家时,就看见母亲坐在藤椅上守着留声机在听音乐。

难道那张唱片不值得威利永远保存吗?不应该受到他格外地珍爱吗?它几乎一下子就把母亲拉进艺术的境界里去。并且,据威利所知,它标志着一个转折点,从那以后,母亲开始意识到:儿子把某些东西看得比金钱——甚至可能比衣、食、住还重要是正确的。

过了一个星期,母亲在吃饭时向大家提出,到了该拿出一些家用钱再买一张唱片的时候啦。她想知道有哪些唱片可买。威利拿出目录,把上面列的名字念了一遍,但这些名字对她来说毫无意义。

于是,她叫威利到商店去挑一张赫拉沙里的唱片。

42年后的今天,威利重新听这张唱片、力图猜测其中的奥妙时,他认为是美妙的节拍打动了母亲的心。琴声直接在向母亲诉说,仿佛在向一位情投意合、相互了解的老朋友倾诉衷情。 单簧管与班卓琴的合奏产生了一种使人回忆过去、正视现在和展望未来的效果。它奏出了一个日本姑娘遭受美国水兵遗弃的心声。双簧管奏出了故事的内容,萨克斯管表现出忍气吞声的呜咽。

从那以后,只要家里人攻击威利性格孤僻,母亲总是耐心地替他辩护,等到她实在按捺不住而发火时,她就朝他们大声嚷道:“他不是生意人,谢天谢地。”

生命的代价

生命最长久的人并不是活得时间最多的人。

——索尔仁尼琴

比起欧洲的攀岩运动来,美国在这方面的起步整整晚了一个世纪,这可能是美国的登山运动发展较晚的缘故,况且美国也缺少像欧洲阿尔卑斯山那样高耸险峻的山峰,但若比起冒险精神来,美国的攀岩运动者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市郊的克里斯托弗俱乐部成立于1986年,总教练欧文·克里斯托弗推崇的是一种毫无防护措施的徒手攀岩运动。由于它的危险性极大,所以训练是相当严格的。俱乐部现有成员96名,教练11名,有自己编印的一套教材。新成员最初先进行室内攀缘墙壁训练,然后在训练房外墙岩石上进行模拟攀岩训练,再往后就是野外实地攀岩了。

攀岩运动是当今世界上最危险、最刺激、最能表现人的勇敢精神的一项运动。攀岩者经常是在只有最基本的防护措施或者根本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徒手攀登陡峭的绝壁悬崖,其中的危险可想而知。在这方面,美国的克里斯托弗攀岩俱乐部可以告诉你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其中有两个悲壮场面最为惊心动魄。

纵贯美国西海岸的喀斯喀特山、海岸山和内华达山三大山脉为俱乐部提供了良好的攀岩环境。每年5月至10月是攀岩的最佳季节。惠特尼山、杰斐逊山、几沙斯塔山部分难度很大的岩壁都被他们征服了,但人们很少知道勇士们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人们更不会知道,仅在惠特尼山就已经有7位勇士先后殒命谷底。最近的一次人们仍记忆犹新。那是1992年7月19日上午,俱乐部唯一的一对夫妇罗夫曼和莫莉娅丝在伙伴的陪同下开始攀登惠特尼山北坡一段仰角80度左右的峭崖。当攀到接近崖顶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这一段的岩石开始变得光滑而潮湿,有的地方还有水从岩缝渗出。在罗夫曼侧下方5米远的莫莉娅丝不断提醒丈夫向左侧干燥的地方攀,但罗夫曼好像没听见,仍旧直行。当他左手再次扒住一块潮湿的岩石时,右脚一下子蹬空了,身子陡然往下一坠,右手打了滑,重量顿时全落在了左手的四个指尖上,但这块岩石显然是太滑了,还没等他把右手再伸上去,左手便滑脱了。这一切,妻子都看得清清楚楚。接下来,伙伴们望见了俱乐部攀岩史上最壮烈的一幕:当罗夫曼的身体从莫莉娅丝的右侧坠落时,妻子喊着丈夫的名字,张开双臂扑向丈夫。夫妻紧紧拥抱着,双双坠向近700米深的崖底……

1992年,对于克里斯托弗攀岩俱乐部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33岁的总教练欧文·克里斯托弗不幸离开了他们——他走得实在太匆忙了。9月25日,克里斯托弗与6名成员来到著名的亚利桑那州大峡谷,要实现他只身征服大峡谷的宿愿。早在俱乐部创立之初,他曾攀登过大峡谷,但没有成功。但知道,这次如果还不成功,也许就再没机会了。上午10点40分,克里斯托弗已经攀登两个多小时了,距崖顶还有约150米的样子,他很想找个能歇息的地方。

当他抬头张望时,发现右上方约6米远处有一个小岩洞,看样子能容下一个人,于是他加劲向岩洞攀过去,谁料到就在他攀到离洞口还剩1米远时,从洞里突然传出幼鹰的啼叫声——灾祸降临了。当克里斯托弗意识到这点时,已经太晚了。一只翼展近3米的苍鹰拍打着翅膀从洞口冲出来,在空中停了一下,突然箭一样朝克里斯托弗俯冲下来,一双利爪深深扎进克里斯托弗肩胛骨两侧,翅膀拼命地扇动,想把他拖下来,克里斯托弗双手死死抠住岩缝,一动不动。苍鹰用利喙一次次凶猛地撕扯克里斯托弗脖颈和肩膀的肉,鲜血顺着脖子、肩膀和脊背不住地流淌着,黄运动衫被染得红红的,远远望去,就像山崖上一团燃烧的火。20分钟过去了——这里克里斯托弗短暂一生中最辉煌的20分钟。同伴们低下了头,不忍看那惨烈的最后一刻。燃烧的生命之火熄灭了。

克里斯托弗成为俱乐部创立7年来的第16位英勇献身者。

对一则告示的辩论

最好的争论就是它看起来仅仅是一种解释。

——卡内基

特拉福德参议员对会议提议起草的南方公园入口处的一则告示提出异议。那则告示是:“除非牵着,否则,不得把狗带进该公园。”他指出,这则告示并不能阻止游人在进入公园后把爱犬放开的行为。

会议主席:“你认为什么样的措词才恰当呢?参议员先生?”

特拉福德:“如不牵着,狗不得进入该公园。”

霍格:“主席阁下,我反对。这条规定应该针对狗的主人而不应该针对狗。”

特拉福德:“好主意。那么改为这样:‘散步时须牵着狗。’”

霍格:“主席阁下,我反对。严格地说,作为狗的主人,不管是在自家的后花园里,还是在公园里,我跟夫人一块散步的时候,只好牵着狗了。”

特拉福德:“主席阁下,我建议让我们这位朋友自己去重新起草这则告示。”

霍格:“主席阁下,既然特拉福德参议员对我最初的提议感到难以改进,那么我倒同意这样改:‘如不牵着狗,任何人均不得进入该公园。’”

特拉福德:“主席阁下,我不同意。严格地说,像我这样不养狗的居民,如果不先去弄只狗来是不得进入公园了。”

霍格(有些激动):“那么,这很简单,那就改为:‘所有的狗均须在公园里牵着。’”

特拉福德:“主席阁下,我反对这样改,这样改看上去倒像在命令市民们都得把狗牵到公园里来。”

霍格对此又提出了异议,会议主席请他遵守会场规则。因为会场规则规定:对议会所议之事,每位会员只能有三次提议,如愿撤回原来的提议,此提议就将从备忘录上抹去。

会议主席:“特拉福德参议员先生,霍格参议员已有三次提议,你才提出了两次……”

特拉福德:“在该公园里所有的狗均须牵着。”

会议主席:“我看霍格先生马上又会提出反对意见。让我来猜测他的修正建议:‘该公园里所有的狗均须牵着。’”

此项提议最后交付表决,除两票弃权以外,一致通过。

同类推荐
  • 名人佳作——格言寄语篇

    名人佳作——格言寄语篇

    《格言寄语篇》共有七辑,主要收入人生与命运、理想与追求、学习与求知、爱情与婚姻、道德与品格、交际与处世、生活与娱乐等方面格言。
  • 恰到好处的做事方式

    恰到好处的做事方式

    "读书时,我们铭记老师和父母的教诲,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啃书本、做作业,以期将来有一技之长,便于在社会上立足。可是,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却感到无所适从、怅然若失时,才蓦然发觉知识、能力只是一种外在的智慧,还有一种内在的智慧是在学校的课堂上无法学到的,那就是做人。做人不但是件大难事,也是门大艺术。从普通平凡的人提升为不普通、不平凡的人,从不普通不平凡提升为超凡脱俗,再从超凡脱俗提升到鹤立鸡群,独领风骚,这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标准,最高艺术境界。
  • 职场潜规则

    职场潜规则

    本书一开始就颠覆了“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只要自己做得好就会成功”的传统想法。个人主义不再存在,人际互动才能带领团队创造新局面,而人脉存折更是为自己创造机会的最好投资。了解职场潜规则,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明哲保身,以对抗职场的黑暗面,避免成为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本书将职场求胜法则,有条理地加以整合,让读者更能深刻体会与融汇贯通。
  • 你不可不知的人生忠告

    你不可不知的人生忠告

    本书运用大量经典、生动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条条人生忠告,内容涉及命运成败的忠告、品行修养的忠告、交际处世的忠告、家庭生活的忠告、调整心态的忠告等。
  • 人一定要活得明白

    人一定要活得明白

    本书从多方面论述了心灵的本质,让人们树立好正确的人生坐标,活得明明白白。
热门推荐
  • 像游击队员那样做营销

    像游击队员那样做营销

    游击队员作战的神出鬼没、机智百变,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众多红色经典战例更是为人耳熟能详。在商场如战场的当代社会,营销的成败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取决于谋划能力。红色经典战例中,游击队所运用的智谋韬略和现代营销有着微妙联系,善加运用,一定会给现代营销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谁都不服就扶他

    谁都不服就扶他

    28篇脑洞大开的酥爽故事,带你看大千奇异世界,破人类脑洞极限。本专辑分为五个版块:悬疑脑洞系、暖萌系、无厘头爆笑系、暗黑系(黑镜)。体验全方位的阅读快感!
  • 租赁游戏

    租赁游戏

    “恭喜您成功载入租赁游戏”正在加载中……“加载中有任何的不适,属于正常情况,加载不消耗流量。”
  • 九天仙魔殇

    九天仙魔殇

    一位死去的少年,被一位神秘老人救活后送到十万大山的妖兽抚养,十年之后,这位少年从十万大山中走出来......
  • 世界我知道-北美洲——古巴

    世界我知道-北美洲——古巴

    本书中内容丰富、文笔活泼、信息完整。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的风光与民俗。
  • 奇葩穿越:王妃,亲一个!

    奇葩穿越:王妃,亲一个!

    她是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神奇物种,不幸吃包子时被噎死!“唰!”的一声,魂穿到了一个名叫陆羽的废材身上!废材?老娘我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天才!暗杀?老娘我是暗杀他祖宗!退婚?渣男而已,世界这么大,看你老娘我如何边走边撩!当废材绽放光芒,亮瞎尔等双眼!可…事情会这么顺利吗?被背叛,被不信任,被抛弃,被……这一切可没有那么简单!这个故事,注定是个悲惨结局吗?如果,这,仅仅是一场梦,就,好了……
  • 彩云微光

    彩云微光

    云南境内流淌着一条河,上游名元江,下游名红河;红河三平坝村前流淌了一道溪,右岸越南,左岸中国。三平坝村民的心里也淌了一道河流,过去贫穷,未来未知。杨徽在三十多年的成长中,亲眼目睹三平坝的香蕉地葱郁了又枯黄,凋零了又繁盛。那时爷爷指着香蕉地告诉她:“阿徽你看,等香蕉成熟了,我们会过上好日子的。”可香蕉成熟了几轮,三平坝的日子却没有真正好过,爷爷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匆匆离世。她望着远山的太阳,想起自己儿时的理想:要像姜央射日月一样,勇敢地向着最亮的地方奔去。她和贫穷的家乡一起,勇敢地向最亮的地方奔去。三十余载披荆斩棘,杨徽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三平坝实现了它的脱贫梦。杨徽看着再次葱郁的香蕉地,轻声呢喃:“爷爷,日子好过了呢。”姜央是苗族神话故事中的英雄,而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才是现实中创造光明未来的英雄。
  • 快看那个废柴

    快看那个废柴

    这是个什么世界,我又是谁。主人公是一名失忆少年,不知为何又何时降落在这片大陆.那在这片大路上我们的主人公又会有何作为呢?敬请期待吧,
  • 夜·色

    夜·色

    人死后是否有灵魂存在?刘春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但当他再次拨通骆红的手机号码的时候,明明听见了曾经熟悉的声音。而此时此刻,刘春正在把骆红的遗体送往火葬场的路上……一个陌生的城市,两个孤单的身影,和无数脆弱的灵魂。一个历尽沧桑的火葬工和一个风尘女子偶然相遇,算不上朋友,但他们互相帮助,谈不上爱情,但他们互诉衷肠。两个孤独的心灵惺惺相惜,直到其中的一方被冷漠的城市埋葬。
  • 好人的温度

    好人的温度

    本书收录了好人的温度、我也哭过、一场南辕北辙的爱、我愿是你梦想的幸福、美玉偶卖掉的孩子、随礼、四个字的荣誉、秘密、身痛、我是一只小小鸟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