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3900000011

第11章 口语表达技巧(5)

口语表达顺序可以千变万化,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从表达主体的宗旨出发确定表达顺序,以准确、得体地表达思想感情为结构依据。

(2)从客体的接受程度为着眼点,将对方易接受的内容放在前面,从“共同点”入手说开去,把分歧点放在后面说,效果较好。当然人们的个性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直性子人,直来直去也许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修辞技巧

如果说,在口语表达过程中,语法是为了句式的正确、恰当,逻辑是为了语言的严密,富有理性色彩,那么,修辞则是为了把话说得鲜明、形象,富有情趣,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说话水平高,语言富有感染力的人,往往比较注重在表达中运用修辞技巧。不讲究修辞技巧的谈吐,则往往显得平庸、枯燥、淡而无味。

在口语表达中,较常见的修辞技巧有以下几种。

一、比喻和夸张

比喻在我们平时说话中使用率非常高。一个新鲜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无论是平时聊天、说话,还是作报告、搞演讲几乎都离不开这种修辞方法。比喻不仅能把深奥或生僻的事实、道理通俗化、简明化,而且能使所谈的事实道理形象、生动并富有感染力。上世纪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很少有人能读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一次,有人要求爱因斯坦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相对论。爱因斯坦是这样解释的:

“你同你最亲爱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五分钟;反过来,你一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妒边,只过了五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过的真切感受来解释高深玄妙的相对论原理,通俗解说,一听就懂。比喻的技巧在说话艺术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正如,战国时期的惠施所言,它是“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使用比喻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即比体和喻体必须是可比的,有比喻的条件。如讲人的品德修养这类抽象问题时,往往较抽象,难以解释得让人信服。但西汉时董仲舒说:“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寥寥数语的比喻,论述透彻,使人明白其中的道理。比喻虽然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但是如果不具备可比的条件,即没有适当的“恰似点”,比喻就会是盲目的,不确切的。我们看林肯演讲中的一段话:“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用“房子”比喻国家政府,用房子的分裂状态比喻国家半自由半奴隶的状况,不仅恰当,而且新巧,很准确地说明了联邦解散政府必垮台,十分贴切,又给人一种鲜明的画面感。比喻,作为口语表达的一种技巧,能增加语言的表现力,但必须运用得自然、贴切,富于创造性,切忌滥用,否则就会出现“比喻不当”的毛病,或落入老生常谈的俗套。再看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讲演中的一段:

“一百年前,一位美国伟人签署了《解放宣言》。现在我们站在他纪念像投下的影子里。这重要的文献为千千万万在非正义烈焰中煎熬的黑奴点燃起一座伟大的希望灯塔。这文献有如结束囚室中漫漫长夜一束欢乐的曙光”。

这样的比喻自然而不落俗套,称赞而不失真,算是口语表达中运用比喻的上品。

“夸张”是对客观事物故意地作言过其实的渲染,因而它的感情色彩更强烈,运用得当,表达的效果也会更好。合理地运用夸张,一是便于揭示事物的本质,二是能加强说话的感染力,三是能启发听者的想像力。正因为夸张技巧突出了事物某一性质的合理地方,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所以听者明知是言过其实却不以此为虚假。如当你向医生诉说你的病情时,你说你发高烧,全身像“炭火”一样发烫;当你描绘有人又矮又瘦时,你说他像根“干豆角”。在这里,都用了夸张手法,对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增强了想像力和语言的感染力。听者好奇,能诱发其想像,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喻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如一句“燕山雪花大如席”,不仅形象地表明了客观事物的情况,而且说话者自己的感情色彩也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听者对于这样的语言是不能不深受感染的。

夸张虽然是“言过其实”,但不是浮夸,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无中生有,信口开河。必须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不能漫无边际。要使人感到既不可能,又合情合理,既言过其实而又不虚假,即要有“不似真实胜似真实”之妙。另外,运用夸张技巧时要注意分寸,要让听众明白你在夸张而不是写实,不要单纯为了猎奇而强行夸张,在汇报情况、介绍经验等场合就不能随意运用夸张。

二、排比和对偶

运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方法,可以增强话语的节奏感和语势,特别是在论辩和演讲中,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一些排比或对偶的句式,能大大地增强语言表达的节奏、气势和旋律。

恰当运用排比句式,如江河奔腾、气势磅礴、锐不可当,既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演讲者的思想和感情,又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感。“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绿叶,默默生存,点缀生活;是渡船,迎着风浪接送人们”。这就是排比这种修辞技法在口语表达中的独特作用和奇妙效果。

对偶的句式也一样。对偶句内容凝炼集中,结构整齐匀称,便于口头表达和记忆,深受人们喜爱。最著名的如毛泽东讲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还有如“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样的表达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语言精练,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便于传诵,为听众所欢迎。又如陶铸在《崇高的理想》这篇文章中,“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真正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这种对偶与排比的运用,使表达时节奏明朗,语意贯通,气势强劲。

使用排比和对偶,要求说话者具备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要对所讲内容非常熟悉,要有较高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不然,勉强搜罗起来的排比或对偶,就会显出拼凑的痕迹,就会因为缺乏内在的联系而难以一气贯之。上面所举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排比中包含了层递,其中“信念”是讲话的中心,“信念”在内容中起了统领一切的作用。正因为有了这个坚定而美好的“信念”,就会无所而不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信念”,讲起话来也就思想丰富而集中,语气充沛而统贯。具有强烈的节奏感、旋律美和语言气势,给听众以抑扬顿挫和气势磅礴之感。另外,使用对偶也应注意,不但要从结构上下工夫,做到上下连贯一致,而且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吻合,不可不顾内容而强意为之。对偶的运用不宜过多,尽量做到口语化、通俗化。

三、设问和反问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口语表达中的设问与反问,往往是出于修辞上的需要。我们平时说话,总会不断地提出问题,不仅自我提问,而且还要向别人发问。我们所提的问题,有时并不是自己不懂、不了解而请教别人,而是“明知故问”,即在说话时为了表达特殊的感情或引起听者的注意而故意发问。就设问来说,讲话人的一问一答,可以避免平铺直叙,不仅会引起听者的注意,加深对某些词语的印象,追随讲话人的思路,而且在提问中,也可以激起讲话人的情绪和灵感,产生出预想不到的话题和谈资来。

古希腊演说家德摩西尼就特别喜欢用设问和反问的方法演讲,如他《金冠辩》中的一段:

是谁欺骗了国家?当然是那个内心所想与口头所说不一的人。宣读公告的人该对谁公开诅咒?当然是上述那类人。对于一个演说家,还有比心思与说话不一更大的罪名吗?你的品格志趣正是这样。你还胆敢张口说话,敢正视这些人!你以为他们没有认清你吗?你以为他们昏昏沉睡或如此健忘,已忘记你在会上的讲话?

这段话,几乎全是由设问和反问组成,可以想像,德摩西尼在讲述这段话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调和感情,而如果把它们换成一般的陈述语句,效果就差得多了。

著名的演讲家李燕杰的演讲很受欢迎,在他的演讲中,也常常运用设问和反问。如在讲“爱国之心”时,他首先说明“爱国是神圣的”,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紧接着他提出了两个问题:“翻开世界史,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主张爱国?又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把爱国精神看作是一种伟大而崇高的心灵美呢”?然后再从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实中说明了爱国主义的实质和行为。这种先提出问题,然后再作解答的讲话方式,是许多作演讲的人唤起听众激情所采用的有效方法。

使用设问和反问要注意恰到好处。发问太多就会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单调”。好的问句不在多而在于用得巧妙。

四、借代与对比

借代又称换名、代替。就是当你说到某人或某事物时,不直接说出该人或该事物,而借与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借代不能随心所欲,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换,所说的人或物必须与所“借”的事物有某种关联,如“不识丁无”、“丁无”二字代表全部文字。“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兵革”代战争,因兵器皮具是战争所依靠的物质条件。以上例子,“借”与“代”之间,或以某种特征相关联,或与某一象征意义相联系。

口语表达时灵活运用借代这种修辞技巧,会让你的话说得更生动,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因为不仅说到了某人或某物,而且还把与某人或某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也说出来或暗示出来,所以诱发了听众的联想,更能刺激和吸引听众。

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通过比较可使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且能明确表现出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如鲁迅在《战士和苍蝇》中这样说:“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竟不过是苍蝇。”鲁迅在这里用“战士”和“苍蝇”作对比,深刻地讽刺了那些诬蔑革命者的可耻奴才,坚决地支持了坚持革命的勇敢战士。闻一多先生在《最后一次讲演》中多次运用这种技巧,如讲到国民党特务暗杀李公仆,嫁祸于共产党,并说是什么桃色新闻时,闻一多先生说:“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和李公仆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荣相对比,旗帜鲜明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爱憎感情。

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通常是为了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将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比,往往是把事物表达得更透彻、更全面、更鲜明。总之,运用对比这一技巧,目的就是突出其差别及特点的鲜明性。

五、引证和转述

所谓引证,就是在说话时根据说明观点、表达主题的需要引用别人的观点、语句等来证明或强化自己的意思,使所表达内容更加清楚、明白、正确。在说话、作报告或演讲时,如果准确、恰当地引用一些名人的言论或普遍流行的观点、传说以及典故、格言、谚语、成语、诘语、歇后语、寓言等,会使语言表达更加清楚明白,多姿多彩,说理更充分、更形象、更令人信服。请看范曾演讲时的一段话:

“我在艺术上也经历过苦闷的时节,我总是每一阶段订出一个努力的方向,因为我知道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地创造;当我‘上下而求索’的时候,我就是在寻找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道路。有时确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这时切莫悲观、切莫松劲,胜利往往在最后的坚持。当我在某一领域有所突破的时候,那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来临了。”

这段话,两处引用古典诗词中的名句,简洁明快地说明了问题,并使谈话活泼生动,引人沉思。

口语表达恰当的引用是必要的,但要注意:一是引证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从实际出发,准确选用。二是严肃性。这包括动机要正确,是为论证主题而引用,不是为卖弄炫耀而引用,要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核实准确,不搞实用主义的任意裁剪、断章取义。三是分析性。对引用的东西要经过科学分析,从思想观点,感情色彩到方法手段,都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四是辅助性。引用的东西,只能为自己的观点起辅助成分,切莫“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引证之外又有转述。从口语表达的角度讲转述就是把别人的话加以变化,形成自己的话讲出去。当我们需要引用某一个已经成熟的观点或需要介绍某一部著作的内容时,就要用到这种方法。例如曲啸的演讲:

我记得杜勒斯临死前曾说过,他要用管乐吹垮共产党的第三代,改变我们前进的路标。我说,杜勒斯先生,你的预言落空了。

前边提到杜勒斯的话,就是用的转述的方法。转述是我们平时运用很多,效果也很好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这样说,离开转述,很难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组织起一篇讲话。因为转述不仅是一个修辞的技巧,而且也有启发思想,丰富谈资的作用。

无论是引证还是转述,运用它们都是为了有所参照,便于开口讲话和说明问题,因此,引证和转述都要求准确、扼要而又自然。引证和转述过多,淹没了自己的观点并显繁琐;生硬地照端照搬,让人感到不是显示博学而是显示做作,这是说话者在口语表达时要力求避免的。

六、谐音和移就

谐音是汉语有声语言中一种特殊而又有趣的现象。是口语表达幽默极其重要的修辞手段,说话时如果巧妙地利用这种谐音现象,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我国古代语言中具有大量运用谐音技巧而使人交口称颂的例子。“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等已广泛地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举一运用谐音的例子:有个小孩不好好学习,他的爸爸对他这样说:“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只能上加里敦大学物理系”。北京话里,“加里敦”是“家里蹲”的谐音,“物理系”是“屋里系”的谐音,把“家里蹲”称做学校名称,还有点外国大学的感觉,十分诙谐,比“你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在家待业”说得风趣幽默,给人的印象更深刻。周恩来总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同类推荐
  • 卡耐基写给魅力女人全集

    卡耐基写给魅力女人全集

    本书以戴尔·卡耐基的经典成功学著作为蓝本.从中提炼出高度有效的精华理论,并结合当代女性的生活现状,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详细阐述了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她们应该如何灵活运用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学理论、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 把公关做得滴水不漏

    把公关做得滴水不漏

    当蒙牛遇上伊利,360遇上QQ……危机公关当如何保护商业底线?公关,不仅能打造一个品牌,也能守卫一个品牌。本书解密公关细节,教你做一名实力派的品牌卫士。
  • 料事如神(阳光智慧故事)

    料事如神(阳光智慧故事)

    本书稿辑录了以思维训练为主题的古今中外有关智慧故事的题材,展示千万人的成功智慧,塑造人生励志奋斗的力量之源,打造智慧之光的伟大力量,以帮助青少年树立自知自信自立的信心和力量。
  • 心态的激励

    心态的激励

    本书是《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系列之一。马斯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
  •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深入浅出的分析,告诉你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力,只要抱着一种积极的结果心态,认真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从小做起,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你就能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晶天神语

    晶天神语

    神庙开启,毁灭来临。一次意外的空间穿梭,使美丽的语言学家罗拉来到一个恐怖而又充满神秘力量的世界。很快,在死亡魔爪中苦苦挣扎的罗拉发现,命运之神竟然将她推向了对抗邪恶的最前沿……
  • 我是男神我任性

    我是男神我任性

    他是三界第一帅哥,同时无人能敌,和一群好哥们儿一起玩转三界。
  • 修士入凡尘

    修士入凡尘

    一位是天之骄子,一位是被世道遗弃的人;-次相见,百世沉沦。只可惜好景不长,-无限接近神的修士,一凝脉修士,寿命自然不一样。宫十七死后,因执念未断,打翻了孟婆汤,折了彼岸花,跳了忘川河。在河上看着人来人往,迟迟不见心上人的身影。殊不知林枫在阳间阴间找遍每一寸土地都为寻到宫十七的魂。千年已过,宫十七受过忘.川河的腐蚀之痛,林枫受过钻心之痛。千年后,俩人在奈何桥相遇,一个依旧相遇时的模样,看起来精神不太好。一个浑身伤,身后拖着长长的血印,头发也乱糟糟的。从林枫身边走过,林枫的宫十七两个人的同心铃响了起来。俩人相遇,虽说阴阳相隔,但爱意却不曾变过。林枫剜了自己的灵心,亲手捏碎偷喂给宫十七,治疗了忘川河腐蚀之毒。林枫曾道:“如果自己的妻子都不在世.上了,我要这漫长的性命有何用!”林枫亲手断送了自己成神的路,与自己妻子做一个闲云野鹤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真命天子冷冰冰(真命天子系列)

    真命天子冷冰冰(真命天子系列)

    [花雨授权]凌采芬第一天教书,就被高进的外甥欺负,\r知道那小坏蛋之所以无法无天,\r全因她待的私立小学正是他家开的,\r不过小坏蛋唯一怕的只有高进,\r于是她便要去找高进告状。\r谁知,半路上她遇上了高进,\r却与人家杠上了……\r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做爱豆的两三事

    我做爱豆的两三事

    一个新出的女团门面居然靠脸被骂上热搜!?黑脸?划水?木头?没有路人缘?就算在队内人气排倒数也无所谓初夏表示,她对这些东西并不在意原本她是这样想的,并且也打算一直这么想但关于她的恶评触目皆是,她也逐渐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恶意中开始迷失自我……成员不和?没有实力?炒作上位?一个娱乐圈新人该如何面对一个又一个挫折——————————————————————————“请问您是如何度过那段被称之为黑暗的时期?”初夏面对镜头,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因为我有了需要守护的人,而有人也会在背后守护我。”
  • 凤破九霄:王的倾世妖娆

    凤破九霄:王的倾世妖娆

    凤凰神没有挨过万年天劫,走上凡间漫漫轮回路。有只小凤凰问她,神,你为什么不涅槃呢。凤凰神道,因为我的命盘指引我踏入轮回,这一生一世,会遇见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类。另一边的王正在占卜,占卜师一脸懵逼的看着手上的龟壳,正疑惑怎么看不出来呢。某王傲娇道,你可以走人了(欢迎入坑,坑品保证)
  • 农门辣妻

    农门辣妻

    什么?被拒绝了,不活了,原主寻死穿越而来,什么?为一个男人而寻死,怎么会有那么傻的人打扮的美美的,出去到处都是爱慕的眼光,风光的将一家子奇葩搞定等等,这个跟在身后的男人怎么回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