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6300000006

第6章 游庐山日记

“解题”

庐山亦称匡庐,位于江西省北部,高踞长江南岸,东瞰鄱阳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之一。

徐霞客于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八月十八至二十三日(1618年10月6日至11日)游历庐山。日记对庐山诸山峰和流水做了细致的描摹,是徐霞客游记中的上乘作品。

“原文”

戊午余同兄雷门、白夫,以八月十八日至九江。易小舟,沿江南入龙开河,二十里,泊李裁缝堰。登陆,五里,过西林寺,至东林寺。寺当庐山之阴,南面庐山,北倚东林山。山不甚高,为庐之外廓。中有大溪,自东而西,驿路界其间,为九江之建昌孔道。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规模甚大,正殿夷毁,右为三笑堂。

十九日出寺,循山麓西南行。五里,越广济桥,始舍官道,沿溪东向行。又二里,溪回山合,雾色霏霏如雨。一人立溪口,问之,由此东上为天池大道,南转登石门,为天池寺之侧径。余稔知石门之奇,路险莫能上,遂倩其人为导,约二兄径至天池相待。遂南渡小溪二重,过报国寺,从碧条香蔼中攀陟五里,仰见浓雾中双石虮立,即石门也。一路由石隙而入,复有二石峰对峙。路宛转峰罅,下瞰绝涧诸峰,在铁船蜂旁,俱从涧底矗耸直上,离立咫尺,争雄竞秀,而层烟叠翠,澄映四外。其下喷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门内对峰倚壁,都结层楼危阙。徽人邹昌明、毕贯之新建精庐,僧容成焚修其间。从庵后小径,复出石门一重,俱从石崖上,上攀下蹑,磴穷则挽藤,藤绝置木梯以上。如是二里,至狮子岩。岩下有静室。越岭,路颇平。再上里许,得大道,即自郡城南来者。历级而登,殿已当前,以雾故不辨。逼之,而朱楹彩栋,则天池寺也,盖毁而新建者。由右庑侧登聚仙亭,亭前一崖突出,下临无地,曰文殊台。出寺,由大道左登披霞亭。亭侧岐路东上山脊,行三里。由此再东二里,为大林寺;由此北折而西,曰白鹿升仙台;北折而东,曰佛手岩。升仙台三面壁立,四旁多乔松,高帝御制周颠仙庙碑在其顶,石亭覆之,制甚古。佛手岩穹然轩峙,深可五六丈,岩端石岐横出,故称“佛手”。循岩侧庵右行,崖石两层,突出深坞,上平下仄,访仙台遗址也。台后石上书“竹林寺”三字。竹林为匡庐幻境,可望不可即;台前风雨中,时时闻钟梵声,故以此当之,时方云雾迷漫,即坞中景亦如海上三山,何论竹林?还出佛手岩,由大路东抵大林寺。寺四面峰环,前抱一溪。溪上树大三人围,非桧非杉,枝头着子累累,传为宝树,来自西域,向有二株,为风雨拔去其一矣。

二十日晨雾尽收。出天池,趋文殊台。四壁万仞,俯视铁船峰,正可飞舄。山北诸山,伏如聚螘。匡湖洋洋山麓,长江带之,远及天际。因再为石门游,三里,度昨所过险处,至则容成方持贝叶出迎,喜甚,导余历览诸峰。上至神龙宫右,折而下,入神龙宫。奔涧鸣雷,松竹荫映,山峡中奥寂境也。循旧路抵天池下,从岐径东南行十里,升降于层峰幽涧;无径不竹,无阴不松,则金竹坪也。诸峰隐护,幽倍天池,旷则逊之。复南三里,登莲花峰侧,雾复大作。是峰为天池案山,在金竹坪则左翼也。峰顶丛石嶙岣,雾隙中时作窥人态,以雾不及登。

越岭东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谋尽汉阳之胜。汉阳为庐山最高顶,此坪则为僧庐之最高者。坪之阴,水俱北流从九江;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余疑坪去汉阳当不远,僧言中隔桃花蜂,尚有十里遥。出寺,雾渐解。从山坞西南行,循桃花峰东转,过晒谷石,越岭南下,复上则汉阳峰也。先是遇一僧,谓峰顶无可托宿,宜投慧灯僧舍,因指以路。未至峰顶二里,落照盈山,遂如僧言,东向越岭,转而西南,即汉阳峰之阳也。一径循山,重嶂幽寂,非复人世。里许,蓊然竹丛中得一龛,有僧短发覆额,破衲赤足者,即慧灯也,方挑水磨腐。竹内僧三四人,衣履揖客,皆慕灯远来者。复有赤脚短发僧从崖间下,问之,乃云南鸡足山僧。灯有徒,结茅于内,其僧历悬崖访之,方返耳。余即拉一僧为导,攀援半里,至其所。石壁峭削,悬梯以度,一茅如慧灯龛。僧本山下民家,亦以慕灯居此。至是而上仰汉阳,下俯绝壁,与世敻隔矣。暝色已合,归宿灯龛。灯煮腐相饷,前指路僧亦至。灯半月一腐,必自己出,必遍及其徒。徒亦自至,来僧其一也。

二十一日别灯,从龛后小径直跻汉阳峰。攀茅拉棘,二里,至峰顶。南瞰鄱湖,水天浩荡。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惟北面之桃花峰,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蜂。汉阳、五老,俱匡庐南面之山,如两角相向,而犁头尖界于中,退于后,故两蜂相望甚近。而路必仍至金竹坪,绕犁头尖后,出其左胁,北转始达五老峰,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余始至岭角,望蜂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甚宽。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

仍下二里,至岭角。北行山坞中,里许,入方广寺,为五老新刹。僧知觉甚稔三叠之胜,言道路极艰,促余速行。北行一里,路穷,渡涧。随涧东西行,鸣流下注乱石,两山夹之,丛竹修枝,郁葱上下,时时仰见飞石,突缀其间,转入转佳。既而涧旁路亦穷,从涧中乱石行,圆者滑足,尖者刺履。如是三里,得绿水潭。一泓深碧,怒流倾泻于上,流者喷雪,停者毓黛。又里许,为大绿水潭。水势至此将堕,大倍之,怒亦益甚。潭有峭壁乱耸,回互逼立,下瞰无底,但闻轰雷倒峡之声,心怖目眩,泉不知从何坠去也。于是涧中路亦穷,乃西向登峰。峰前石台鹊起,四瞰层壁,阴森逼侧。泉为所蔽,不得见,必至对面峭壁间,方能全收其胜。乃循山冈,从北东转。二里,出对崖,下瞰,则一级、二级、三级之泉,始依次悉见。其坞中一壁,有洞如门者二,僧辄指为竹林寺门云。顷之,北风自湖口吹上,寒生粟起,急返旧路,至绿水潭。详观之,上有洞翕然下坠。僧引入其中,曰:“此亦竹林寺三门之一。”然洞本石罅夹起,内横通如“十”字,南北通明,西入似无底止。出,溯溪而行,抵方广,已昏黑。

二十二日出寺,南渡溪,抵犁头尖之阳。东转下山,十里,至楞伽院侧。遥望山左胁,一瀑从空飞坠,环映青紫,夭矫混漾,亦一雄观。五里,过栖贤寺,山势至此始就平。以急于三峡涧,未之入。里许,至三峡涧。涧石夹立成峡,怒流冲激而来,为峡所束,回奔倒涌,轰振山谷。桥悬两崖石上,俯瞰深峡中,进珠戛玉。过桥,从岐路东向,越岭趋白鹿洞。路皆出五老峰之阳,山田高下,点错民居。横历坡陀,仰望排嶂者三里,直入峰下,为白鹤观。又东北行三里,抵白鹿洞,亦五老峰前一山坞也。环山带溪,乔松错落。出洞,由大道行,为开先道。盖庐山形势,犁头尖居中而少逊,栖贤寺实中处焉;五老左突,下即白鹿洞;右峙者,则鹤鸣峰也,开先寺当其前。于是西向循山,横过白鹿、栖贤之大道,十五里,经万松寺,陟一岭而下,山寺巍然南向者,则开先寺也。从殿后登楼眺瀑,一缕垂垂,尚在五里外,半为山树所翳,倾泻之势,不及楞伽道中所见。惟双剑崭崭众峰间,有芙蓉插天之态;香炉一峰,直山头圆阜耳。从楼侧西下壑,涧流铿然泻出峡石,即瀑布下流也。瀑布至此,反隐不复见,而峡水汇为龙潭,澄映心目。坐石久之,四山暝色,返宿于殿西之鹤峰堂。

二十三日由寺后侧径登山。越涧盘岭,宛转山半。隔峰复见一瀑,并挂瀑布之东,即马尾泉也。五里,攀一尖峰,绝顶为文殊台。孤峰拔起,四望无倚,顶有文殊塔。对崖削立万仞,瀑布轰轰下坠,与台仅隔一涧,自巅至底,一目殆无不尽。不登此台,不悉此瀑之胜。下台,循山冈西北溯溪,即瀑布上流也。一径忽入,山回谷抱,则黄岩寺据双剑峰下。越涧再上,得黄石岩。岩石飞突,平覆如砥。岩侧茅阁方丈,幽雅出尘。阁外修竹数竿,拂群峰而上,与山花霜叶,映配峰际。鄱湖一点,正当窗牖。纵步溪石间,观断崖夹壁之胜。仍饭开先,遂别去。

“今译”

戊午(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八月十八日那天,我和族兄雷门、白夫到了九江。换乘小船而行,顺着长江向南航行,驶进龙开河,航行二十里,把船停泊在一处叫李裁缝堰的地方。登陆以后,又走了五里,经过西林寺,又到了东林寺。东林寺正好在庐山的北面,南面对着庐山,北边倚靠着东林山。东林山并不是很高,它只是庐山的外廓。山的中间有一条大溪,从东向西流去,中间有驿路作为界址,是九江到建昌的交通要冲。东林寺的前门临着溪水,一进山门就是虎溪桥,它的规模非常大,正殿已经毁损成了平地,右边是三笑堂。

十九日。走出东林寺,沿着山麓朝西南方向前行。走五里山路,过广济桥,不再走官道,顺着溪水朝东行走。又走了两里,溪水迂回蜿蜒、山峦四围重合,这时的雾气很浓,仿佛下着绵绵细雨。有一个人站在溪口,我们向他打听道路,得知从此处朝东上山就是天池大路,向南拐个弯,转而登上石门,就到了天池寺侧面的小路了。我非常熟悉石门风景的奇特瑰丽,知道道路非常艰险,很难攀登上去,于是我们雇请那个人做我们的向导,我也与我的二位兄长约好在天池寺等着。于是向南走,渡过了两条溪水,经过报国寺,在绿树香雾中攀爬了五里山路,抬头仰望浓雾中有一对石峰高高矗立着,那便是“石门”。一路上从石岩缝隙中进去,又有两座石峰高耸兀立、互相对峙。小路就在石峰的缝隙中蜿蜒曲折,俯视陡峭山涧旁的那些山峰,在铁船峰附近的,都自山涧的底部高耸矗立而直指云天,并立的山峰相距不过咫尺,争雄竞秀,重重烟云在重重叠叠的翠峰之间缭绕盘旋,澄映在四面山峦之外。山峰下面的湖水汹涌奔腾,浪花飞溅像喷雪一样,轰响之声像打雷一般。涧水腾空起伏,震荡山谷,人的眼睛、耳朵也因为这样绝丽的景致而狂喜。石门内对立的双峰倚靠着岩壁,全都修造有层楼高屋。徽州人邹昌明、毕贯之新近修造了精庐,僧人容成在里面焚香斋醮。自庵后的小路,走过一道石门,全部是在石崖上上上下下地攀爬,没有石磴就用手挽着树藤攀援,完全没有藤条的地方则安置有木梯登上去。这样行了二里路,到了狮子岩。狮子岩下筑有静室。翻过山岭,道路非常平坦。再向上行了一里多路,就是大道,是由郡城南面来的那条路。经过石阶向上走,一座大殿呈现在我眼前,雾气浓厚从远处不易分辨。走近它时,只看见红色的柱子、彩绘的栋梁,这便是“天池寺”,大概是损坏后重新修建起来的。自右边的廊房侧旁登上聚仙亭,亭前有一座山崖向外突兀而出,朝下看时则看不到地面,叫做“文殊台”。走出天池寺,自大道的左面登上披霞亭。自披霞亭的侧面岔路向东攀上山脊,行走约三里的路程。由此处朝东再行二里,便是“大林寺”了;从此处转向北面折往西,唤作“白鹿升仙台”;转向北面折往东,是“佛手岩”。白鹿升仙台的三面山崖陡立,四旁有许多高大的松树,高皇帝(朱元璋)御制的《周颠仙庙碑》就在山崖顶上,一石亭覆盖着它,其形制很古朴。佛手岩穹隆且高高直耸着,距地面深度有五六丈,崖前的岩石横岔朝前突出,因此叫作“佛手”。沿着佛手岩侧面之庵朝右走,山崖的岩石有两层,自深坞中突兀而出,上面的一层平坦而下面的一层狭窄,这是访仙台遗址。访仙台的岩石上写有“竹林寺”三个大字。竹林寺是庐山的梦幻境地,只能观望却不能到达;每当风雨之时在访仙台的前面,常常能够听见佛寺的钟声和敬佛诵经之声,因此唤作“访仙台”。当时正好云雾弥漫,即便是山坞中的景色也如海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一般,又何必再说成是竹林寺呢?返回走出佛手岩,自大道往东走抵达大林寺。大林寺四面山峰拱卫,前面有一条溪流环绕着它。岸上有一棵需三人合抱的大树,不像桧树也不像杉树,树的枝头硕果累累,传说这是一棵宝树,原产西域,先前有两棵,其中的一棵被暴风雨摧毁了。

二十日。清早时弥漫的雾气全部收敛、散去了。走出天池寺,直奔文殊台,四周的崖壁有万仞之高,俯下身子观看铁船峰,如同一只飞行的仙鞋。山北面的各座峰峦,低矮得如同聚攒在一起的蚂蚁群。鄱阳湖在山下,一片汪洋,长江如同一条衣带,远远地流向天边。由此作第二次石门之游,走了三里,越过昨日所走的险峻之处,到达时僧人容成正手持贝叶佛经出来相迎。他非常高兴,带领着我们一一游览了众山峰。往上行到神龙宫的右边,转身朝下走,进入神龙宫。奔流的涧水仿佛雷鸣一般,松树竹林互相荫映,这真是山峡中奥秘而又静寂的境域呀。顺着旧路一直抵达天池寺下面。自岔路朝东南方行走十里,在层层叠叠的山峰和幽静深远的山洞中上上下下,没有哪一条路上没有竹林,没有哪一处北坡上没有松树的,这便是金竹坪了。众山峰隐隐相掩,其幽静胜于天池寺,而宽阔却稍逊于天池寺。又往南行走了三里,登上莲花峰的侧面,雾气再一次大肆弥漫。莲花峰是天池寺的界山,对金竹坪来说可以说是左翼。峰顶上乱石嶙峋,在雾气的空隙中不时做出窥视人的神态,因为浓雾弥漫而未能攀登峰顶。

翻过山岭向东走了二里,到达仰天坪,计划游赏汉阳峰的全部胜景。汉阳峰是庐山的最高顶,仰天坪则是僧人庐舍的最高处。在仰天坪的北部,溪水向北流往九江;在仰天坪的南部,溪水都向南流往南康。我想仰天坪距离汉阳峰应该不会很远,僧人们则说其中间隔着桃花峰,还有十里路之遥。走出寺门,浓雾渐渐散开了。从山坞的西南方向走,沿着桃花峰向东拐,经过晒谷石,又翻过山岭朝南走下去,再往上走便是汉阳峰了。我们起先遇到一位僧人,他说汉阳峰顶部没有可以投宿的处所,最好到慧灯和尚的僧舍去投宿,并且给我们指点道路。距离峰顶约二里时,夕阳的余晖映满山峰,于是按照僧人指点的,向东越过山岭,转而向西南方向走,就是汉阳峰的南面了。有一条小路顺着山延伸开,层峦叠嶂幽静而寂寥,好像不再是人间了。又走了一里多路,便在繁盛的竹林丛中发现了一间供着佛像的小屋舍,有一位僧人,短发盖住前额,身着破烂的僧衣,打着赤脚,这便是慧灯和尚,他正在挑水磨豆腐。竹林中还有三四个和尚,身着整洁的衣鞋,十分礼貌地招待我们,他们都是仰慕慧灯和尚而从远处来的。又有赤脚短发和尚从山崖间走下来,问他,原来是云南鸡足山的和尚。慧灯有弟子,在山里修造茅屋,这位和尚走过悬崖去拜访他,刚返回。我就拉一位和尚做向导,攀爬了半里山路,到慧灯徒弟的住所。石壁陡峻笔削,架悬梯渡过去,一间茅屋如同慧灯和尚的那间小屋舍。这和尚本是山下的百姓人家,也是因为仰慕慧灯和尚而居住在此。到了这里向上仰望汉阳峰,往下俯视悬崖绝壁,真的是与人世间远远相隔了。夜色已经笼罩大地,返归慧灯的小屋歇宿。慧灯和尚煮好豆腐款待我,先前指点我道路的那个和尚也赶到了。慧灯和尚每半个月都要磨一次豆腐,一定由自己亲自制作,也一定要款待他所有徒弟。他的徒弟们也都来吃,来的和尚就是其中的一位。

二十一日。辞别了慧灯和尚,由小屋后的小路直接攀登汉阳峰。攀援茅草,拉开荆棘,朝上攀爬了二里,到达汉阳峰的顶部。自南面鸟瞰鄱阳湖,浩浩荡荡的湖水好像和苍天相连。东面远望湖口县,西面遥看建昌,各座山峰历历在目,没有哪一座山不像是失去了倚仗一样低头服输。只有北面的桃花峰,是诸山峰中的佼佼者,仍可与汉阳峰比个高低,它昂然挺立逼近云霄,这是它的最美之处。下山又行了二里,沿着旧路,向五老峰进发。汉阳峰、五老峰,全是庐山南面的山峰,仿佛相对立的两角,而犁头尖则介入两者之间,退到后面,因此两座山峰望上去很近。但仍须到金竹坪,绕过犁头尖的后边,从它的左侧出来,向北转才能到达五老峰,从汉阳峰开始计算路程,已经有三十里了。我刚刚到达岭角,远远望去,峰顶非常平坦,并不能十分清楚地看到五老峰的真面目。待到峰顶,山风异常猛烈且没有流水,空静寂寥又没有人居住,游遍五老峰,才明白这座山的北面,一冈相互连属;南边自山的绝顶之处平剖而开,分成了五支,自空中下坠万仞,十分险要,这之外再也没有重峦叠嶂之类的遮掩蔽盖了,视野非常开阔。然而五座山峰并排成一线,互相遮掩,一眼望去不能全尽;只能够登上一峰,然而山峰的两侧又似乎深不见底。座座山峰各有奇观险景且彼此毫不逊色,真是雄伟壮观的景象呀!

依然下山,二里路之后到达岭角。在山坞中朝北去,大概一里路后,进入方广寺,方广寺是五老峰新近修建的佛寺。知觉和尚非常熟悉三叠泉瀑布胜景,说是道路非常难走,催促我赶快上路。向北行进了一里,道路到了尽头,于是渡过涧水。顺着涧水朝东西方向走,流水哗啦哗啦地往下注入乱石中,两侧有山峰夹峙,茂盛的丛竹和修长的树枝郁郁葱葱,抬头不时可见露出的岩石,像在绿海中飞动,点缀山间,越深入胜景越是美不胜收。接着涧水岸边的道路也到了尽头,只好踏着涧中的乱石向前行走,圆的石头非常滑脚,而尖的石头则又刺破鞋子。就像这样朝前走了三里,发现了绿水潭。一泓深邃的碧水,上面有汹涌澎湃的涧流倾泻而下,奔腾的流水好似喷雪般飞溅起阵阵洁白的水花,停留在潭中的水则是深青色的。又走过一里多山路,便是大绿水潭。流水到此处将要下坠,其流量比先前的要大上一倍,水势汹涌。水潭前面的峭壁不规则地直立着,相互逼近峙立,俯身鸟瞰则深不见底,只听到一阵轰雷般的仿佛要震倒峡谷的响声,心里很恐惧且眼也昏花了,不晓得泉水向什么地方坠去了。到这时涧中的路也到了尽头,于是向西攀爬山峰。峰前的石台顺势崛起,俯看四围层层叠叠的崖壁,阴森而狭窄。泉水被崖石掩蔽了,没办法看到,必须要到对面的陡壁去,才能看清楚它的全部胜状。于是便顺着山冈,自北向东转。二里路之后,行到对面的峭壁上,往下俯瞰,则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的流泉情景,这时才得以完全看清楚。那山坞中的一个崖壁上,有像门大小的两个洞口,知觉和尚指着它说是竹林寺的大门。过了一会儿,北风自湖口吹上来,十分寒冷,令人皮肤生起粟粒,赶忙返回原路,到达绿水潭。仔细观察绿水潭,看见上面有个洞敛缩着朝下坠落。知觉和尚便引领着我进入其中,说:“这也是竹林寺三门之一。”此洞原本是由石缝隙相夹而成的,内部横通像“十”字,南北通明透亮,往西走好像没有止境。出洞后,顺着溪岸行走,到达方广寺时,天已经黑了。

二十二日。出方广寺,自南面渡过溪水,直到犁头尖的南面。向东拐下山去,走十里,到了楞伽院的侧面。远望山峰左侧的半腰,一条瀑布自空中飞坠而下,环顾映衬出四围的青青紫紫,屈曲飞溅的态势,也算是一道壮丽的景观。走五里,途经栖贤寺,山势到这里开始平缓。因我急着去三峡涧,没有进去。又走了一里多路,便到了三峡涧。涧由石壁夹立而形成峡口,汹涌奔腾的水流冲泻而出,但被峡口约束住,奔泻而又回旋着,汹涌激荡,轰鸣声震彻山谷。一桥悬架在两边山崖的岩石上,从桥上探身俯视深峡,激荡的流水形似珠溅,声如击玉。过桥后,自岔路朝东,翻越山岭直奔白鹿洞。道路全部出自五老峰的南面,山上的田地高低不一,民居也错落分布。横行经过的路很不平坦,抬头仰望层层叠叠的山峦还有三里路,直接进入山峰的下面,便是白鹤观了。又朝东北方向行走了三里路,抵达白鹿洞,白鹿洞也是五老峰前的一处山坞。环绕山峰的溪水好似一条腰带,高大挺拔的松树错落山间。走出白鹿洞,由大道往上行走,便是通向开先寺的道路。庐山大概的地势形态,犁头尖处于中间而又稍微偏出一些,栖贤寺实际上恰好在中间地带,五老峰向左突兀而出,它的下面便是白鹿洞了;右边屹立的是鹤鸣峰,开先寺正当其前。朝西顺着山势,横越过通往白鹿洞、栖贤寺的大道,走约十五里路程,经过万松寺,登上一岭后便下山,巍然南向的那座山寺,便是开先寺了。在大殿的后面登楼遥望瀑布,有一缕垂垂向下的水帘,还在五里之外,一半被山树所遮掩,倾泻而下的态势,尚不及楞伽道中所见的壮丽。只有那双剑峰在众山峰之中,显得十分高峻陡险且有芙蓉插天的气势;香炉峰那一座山峰,挺直而山头形成圆形的土包。自楼侧朝西走下山沟,涧溪的流水铿然地奔泻出峡石口,这便是瀑布的下流。瀑布到了这里,反而隐蔽得看不见了,而峡石口的流水汇合成龙潭,清澈得能映射出人的心境和眼睛。坐在石头上很长时间,四山都已沉入夜色,才返回到殿西的鹤峰堂歇宿。

二十三日。由开先寺后面的岔道登山,翻过溪涧,在半山中蜿蜒前行。隔着山峰又发现另一条瀑布,一并挂在瀑布东边的,是马尾泉。走过五里山路,登上一座尖尖的山峰,绝顶为文殊台。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四周望去,没有相倚的地方,顶部有文殊塔。对面的那座山崖如刀削般峭立,高达万仞,这里的瀑布发出轰鸣声向下坠落,和文殊台仅仅隔着一个山涧,从悬崖的山巅到底部,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尽头。不攀登文殊台,就不能完全了解这个瀑布的绝妙之处。下了文殊台,我们顺着山冈的西北面溯溪而行,这便是瀑布的上游了。这时突然出现了一条小路,山回谷拥,黄岩寺正盘踞在双剑峰的下面。我们翻过溪涧再向上攀援,到达黄石岩。黄石岩的岩石有的奇特怪异、突兀而生,有的平覆着好似磨刀石一样。石岩侧面的茅草阁一丈见方,幽致雅静,远离尘世的凡气。阁外有几竿修竹,在群峰上轻微微地摆动着,和山上的那些花草、霜叶,辉映相配在山峰之间。眺望鄱阳湖的一点,正好对着窗户。我们放开步伐在溪涧、岩石之间尽兴地游玩,观赏着断崖夹壁的胜景。依然在开先寺用饭,饭后我们便告辞了。

同类推荐
  • 离开北京去大理

    离开北京去大理

    作者和爱人从北京移居大理这样一个安静却有故事的城市,拥有不大不小的房子,可以种菜、栽花的后院,养一条金毛,远离喧嚣,告别PM,有一个相爱的人,平静生活。本书是其在大理生活的点滴和感悟,包括每一季的蔬菜水果、景色、美食、节日、生活等。
  • 选美地球排行榜

    选美地球排行榜

    本书内容包括:全球最美的8大山峰排行榜、全球最美的6大河流排行榜、全球最美的7大湖泊排行榜、全球最美的8大海岸排行榜等。
  • 回回头看见爱

    回回头看见爱

    本书是我社“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亲情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感人的亲情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 辞职去旅行

    辞职去旅行

    辞职,去旅行。两件最大快人心的事情都叫她一个人干了。一个曾经自诩劳模的姑娘,毅然放弃了高薪厚禄的工作,离开“奔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只身挺进环球之旅。她就是前南方都市报城市杂志中心首席编辑蔻蔻梁。
  •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装备行知书

    走天下学知识丛书-装备行知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现比喻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走天下学知识丛书包括:服务行知书、健康行知书、名胜行知书、摄影行知书、时尚行知书、装备行知书等书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逍遥金鳞

    逍遥金鳞

    医药公司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无意间被金龙附体,更得到明代隐士的奇方,从此踏上了一条药商之路,奇计制胜,敌手一个个望风披糜。从小小部门经理,到分公司老总再到总公司董事长,到最后奇方破解,终成就一番事业,开创最大的医药企业王国。美人在我怀中,敌手踏在脚下,唯我萧遥独尊商海。
  • 巴菲特投资学大全集

    巴菲特投资学大全集

    本书作者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揭开了巴菲特传奇人生的面纱,既真实记录了巴菲特的成功历程,同时整理了巴菲特大量精彩的投资智慧妙语,并对其投资的经典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其投资策略的精髓。
  • 我是杀手007

    我是杀手007

    (本书又名《不会用毒的杀手不是好主宰》,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华丽的~~~~~~~~~~~分割线我是杀伐者,也是救赎者。我是杀手007,也是方语。我是杀手之王,也是蓬莱守护神。我希望,世间太平!(学生党,不能保证更新)
  • 拳震星空

    拳震星空

    为求一胜,刹那沉睡。大梦初醒,魂尽沧桑。意念千难,如历轮回。岁月几度,弹指万年。回望半生,才发现,我竟未尝一败。可叹!苍穹已尽在脚下,却无人与我并肩。
  • 惊鸿倾天下

    惊鸿倾天下

    天机神算曾预言:天降祥瑞,复我炽天,四灵守护,福祉绵绵,赤炎火凤,双生双息,帝凰一出,九州归元。炽天大陆承载千年蜕变,才形成天下四分的局面,数百年来,各国战事不断,争斗层出不穷,却终究是无法打破乱世格局,实力此消彼涨间。大陆东面的东越国一跃成为四国之首,而北方的游牧民族苍北国也不甘示弱,极力扩张实力,雍西国和陵南国不甘人后,蠢蠢欲动。白轻鸿,闻名天下的“惊鸿公子”,明眸善睐,言笑晏晏,回眸之间,宛若天人。满腹经天纬地之才,一身红衣,一柄玉骨扇踏遍炽天,却不想惊鸿一现,那不经意回眸而笑,引多少痴男怨女尽折腰....经历凡尘之后,炽天七公子现身,又有谁能知道原来他竟是她。。
  • 神武至尊

    神武至尊

    这是一个充满血与骨、战与乱的动荡时代!各方大能齐动,隐世天才辈出,这,也是一个极尽璀璨绚烂的黄金大世!以战淬身,以血锻骨,以武炼魂……且看一代至尊,搅动风云,武镇乾坤!
  • 青葵盛夏

    青葵盛夏

    高中是人生中第一个分水岭,走错了这第一步,我本以为会万劫不复,但在这平凡的高中,我遇见的最美好,最耀眼的你。这三年你无微不至的照顾,对我的鼓励和付出,让我成为和你一样最好的我。校服到婚纱,学校到商场。从高中开始我人生每一点都有你的痕迹,现在我想感谢中考考砸的我,因为她让我遇见了你。
  • 阴阳九天歌

    阴阳九天歌

    被神抛弃的少年,身负血海深仇,却在意外之下获得祖上传承。百年之前的绝技频频再现大陆,远古凶兽意欲卷土重来!魔域!修界!血雨腥风……
  • 浮屠主宰

    浮屠主宰

    转生死,灭阴阳。破武道,定乾坤。立浮屠,主宰苍生,万古不朽,天地任我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