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4900000009

第9章 清热药(1)

石膏

【处方用名】生石膏、熟石膏、烟石膏。

【入药部分】矿石。

【性味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二经。

【效用】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证治】

1热在气分:温热病气分实热证,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如白虎汤(《伤寒论》)。温病气血两燔,则配清热凉血之玄参等,如化斑汤(《温病条辨》)。肺热喘咳、发热口渴者,清肺经实热,配止咳平喘之麻黄、杏仁等,可治如麻杏石甘汤(《伤寒论》)。暑热初起,伤气耗阴或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津两亏,症见身热、心烦、口渴者,配竹叶等,如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2胃火上炎:胃火上攻之牙龈肿痛,常配黄连、升麻等药用,如清胃散(《外科正宗》);胃火头痛,可配川芎用,如石膏川芎汤(《云歧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论类要》)。胃热上蒸、耗伤津液之消渴证,清泻胃热,则配知母、生地黄、麦冬等,如玉女煎(《景岳全书》)。

3火锻外用治疗创伤湿疹,溃疡等证:溃疡不敛,可配红粉研末置患处,如九一散(《中国药典·2000年版》);用治湿疹瘙痒,可配枯矾用,如二味隔纸膏(《景岳全书》);用治湿疮肿痒,可配黄柏研末外掺,如石黄散(《青囊秘传》);若治水火烫伤,可配青黛用,如牡蛎散(《外台秘要》)。

【用量】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禁忌】脾胃虚寒无实热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按语】石膏甘辛而淡,性寒而凉,质重而降,为清气分实热之药,偏于治阳明里热,味辛又有透达之长,能解肌表之热。石膏配犀角、生地,治气血两燔。气虚有热可加人参。

石膏质重,用量宜重,又为矿石,性味不易煎出,必须打碎先煎。石膏内服宜生用,因锻石膏失去了清热作用,其性质变为收敛,只作外科敛疮之用。

知母

【处方用名】肥知母、炒知母(盐水炒)、知母。

【入药部分】根茎。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三经。

【效用】滋阴清肺,解热除烦。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证治】

1胃中燥热:治阴虚内热之消渴证,常配天花粉、葛根等药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阴虚肠燥便秘证,常配生地黄、玄参、麦冬等药用。

2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者,常配黄柏、生地黄等药用,如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3火邪灼肺: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者,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伤寒论》)。治肺热燥咳,常配贝母用,如二母散(《证治准绳》);若配杏仁、莱菔子,可治肺燥久嗽气急,如宁嗽煎(《奇方类编》)。

【用量】煎服,6~12g。

【禁忌】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及表邪未解者不宜用。

【按语】知母苦甘寒,质软性润,上清肺经,下泻肾火,兼清胃热。知母与石膏同伍,泻胃经实热;与龟板、黄柏、熟地同伍,治虚劳之热;盐水炒用,下行入肾,有润肾燥而滋阴之功。知母、石膏均为清肺胃实热常用之药,可用治温热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但知母苦甘寒,泻火之中长于清润,煎后汁浓,其性守而不走,用于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里热重津液已伤者;石膏辛甘寒,泻火之中长于清解,其质重浊,其性走而不守,重在用于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实喘表热重、胃火头痛牙痛,津液未伤者。二者一重清润,一重清解,故阳明气分燥热伤津之证,二药又常相须为用。

芦根

【处方用名】苇根、鲜芦根、干芦根、芦根。

【入药部分】新鲜或干燥的根茎。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二经。

【效用】清肺胃之热,除烦渴,止呕哕,透疹。

【证治】

1气分热盛: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者,常配麦门冬、天花粉等药用;或以其鲜汁配麦冬汁、梨汁、荸荠汁、藕汁服,如五汁饮(《温病条辨》)。治热淋涩痛,小便短赤,常配白茅根、车前子等用。

2邪热郁肺:肺热咳嗽,常配黄芩、浙贝母、瓜蒌等药用。若治风热咳嗽,可配桑叶、菊花、苦杏仁等药用,如桑菊饮(《温病条辨》)。若治肺痈吐脓,则多配薏苡仁、冬瓜仁等用,如苇茎汤(《千金方》)。

3胃热上逆:清胃热而止呕逆,可用鲜品配青竹如、生姜等煎服,如芦根饮子(《千金方》);也可单用煎浓汁频饮(《肘后方》)。

4风热郁肺:麻疹初期,疹出不透。

【用量】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禁忌】中寒而非实热者不宜用。

【按语】芦根甘寒,为清肺养胃生津之药。芦根、石斛均治津液不足,芦根用于气阴初伤,滋膏力薄,不易恋邪;石斛为阴分药,阴伤较重,滋膏浓厚,用之不当易恋邪。

芦根为芦苇的根茎,苇茎为芦苇的嫩茎。二者出自同一种植物,功效相近。但芦根长于生津止渴,苇茎长于清透肺热,略有侧重。药市中多无苇茎供应,可以芦根代之。

栀子

【处方用名】生山栀、黑山栀、炒山栀、焦山栀、山栀炭、山栀子。

【入药部分】果实。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肝、胆、胃、三焦经。

【效用】泻心肺三焦郁火,凉血止血。

【证治】

1上焦火热: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常与淡豆豉同用,如栀子豉汤(《伤寒论》);治热病火毒炽盛,三焦俱热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可配黄芩、黄连、黄柏等,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用,如栀子汤(《圣济总录》)。

2中焦湿热:清利中焦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小便短赤者,常配茵陈、大黄等药用,如茵陈蒿汤(《伤寒论》),或配黄柏用,如栀子柏皮汤(《金匮要略》)。

3下焦湿热;清利下焦湿热,治血淋涩痛或热淋证,清热凉血以止血,常配木通、车前子、滑石等药用,如八正散(《和剂局方》)。

4血热妄行: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炒焦用)等证,常配白茅根、大黄、侧柏叶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治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配黄芩、黄连、黄柏用,可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焦栀子功专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5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研末用醋调敷。若烫伤、火伤,同鸡蛋清调敷。治火毒疮疡、红肿热痛者,常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用;或配白芷以助消肿,如缩毒散(《普济方》)。

【用量】煎服,5~10克。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禁忌】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服。

【按语】山栀子泻肺中之火,解心中客热,功似黄芩、黄连,但芩连为燥湿清热,而栀子能治虚烦,又能清三焦而利小便。生栀子走气分而泻火,治气分病用之;焦栀子入血分而止血,血分病用之;姜制可和胃止呕;炒炭能止血。栀子入药,除果实全体入药外,还有果皮、种子分开用者。栀子皮(果皮)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栀子仁(种子)偏于走里而清内热。

夏枯草

【处方用名】夏枯花、夏枯草。

【入药部分】花穗。

【性味归经】辛苦寒。肝、胆二经。

【效用】清肝火,明目,散郁结。

【证治】

1肝火郁结:目赤珠痛,乳痛,疖腮。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配桑叶、菊花、决明子等药用。肝阴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配当归、枸杞子;亦可配香附、甘草用,如夏枯草散(《张氏医通》)。

2痰结气郁:肝郁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疬,常配贝母、香附等药,如夏枯草汤(《外科正宗》);用治瘿瘤,则常配昆布、玄参等用,如夏枯草膏(《医宗金鉴》)。治乳痈肿痛,散结消肿,常与蒲公英同用(《本草汇言》)。若配金银花,可治热毒疮疡,如化毒丹(《青囊秘传》)。

3肝火上升。肝风头痛,头晕。

【用量】煎服,9~15g。或熬膏服。

【禁忌】脾虚胃弱,无郁结者不宜用。

【按语】夏枯草入肝经,肝又开窍于目,此药清肝经之郁火,又长于宣泄流通气血,故能清肝明目。凡肝虚热郁、气郁痰结之症,均有良效。

夏枯草与当归、白芍、元参、甘草同伍,治肝虚,目珠疼痛,至夜尤剧。

单用本品熬膏可治淋巴腺结核;配沙参,红糖熬膏,可治浸润性肺结核。

青葙子

【处方用名】青葙子。

【入药部分】种子。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效用】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证治】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视物昏花等,可配决明子、充蔚子、羚羊角等用,如青葙丸(《证治准绳》);若配生地黄、玄参、车前子,可治肝虚血热之视物昏花,如青葙丸(《医宗金鉴》);若配菟丝子、肉苁蓉、山药等药用,可治肝肾亏损,目昏干涩,如绿风还晴丸(《医宗金鉴》)。治肝阳化火所致头痛、眩晕、烦躁不寐,常配石决明、栀子、夏枯草等药用。

【用量】煎服,10~15g。

【禁忌】本品有扩散瞳孔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

【按语】此药清肝热力强,且有降压作用,又能扩散瞳孔,故对虚性目疾及瞳孔散大者不宜应用。此外还可以用于肝炎,痔漏下血及荨麻疹。

决明子

【处方用名】决明子、草决明、马蹄决明。

【入药部分】种子。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肝、胆、肾三经。

【效用】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证治】

1肝胆郁热:肝热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常配黄芩、赤芍、木贼用,如决明子散(《银海精微》);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配菊花、青葙子、充蔚子等,如决明子丸(《证治准绳》);治肝肾阴亏,视物昏花、目暗不明,配山茱萸、生地黄等药,如决明散(《银海精微》)。

2肝火上炎,风热外袭: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平抑肝阳,常配菊花、钩藤、夏枯草等药用。

3下焦燥热:内热肠燥,大便秘结,可与火麻仁、瓜蒌仁等同用。

【用量】煎服,10~15克;用于润肠通便,不宜久煎。

【禁忌】凡非血热阴虚、外感风热、气虚便溏者不宜用。

【按语】决明子能散风清热,且能清肝益肾。又目为肝窍,瞳子为肾所司,所以目疾之患皆可用之,惟以偏于阴虚兼肝火上升者为宜。决明子又有润肠作用,单味泡服,可治习惯性便秘,夏日炒熟水煎代茶,又有清火解渴作用。

竹茹

【处方用名】谈竹茹、姜竹茹、竹茹。

【入药部分】竹皮内层。

【性味归经】甘寒。肺、胃、肝、胆经。

【效用】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

【证治】

1肺胃蕴热:肺热咳嗽,痰黄稠者,常配瓜蒌、桑白皮等同用;治热性呕逆之要药。常配黄连、黄芩、生姜等药用,如竹茹饮(《延年秘录》);若配人参、陈皮、生姜等,可治胃虚有热之呕吐,如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治胎热之恶阻呕逆,常配枇杷叶、陈皮等同用。

2痰热郁结:治痰火内扰,胸闷痰多,心烦不寐者,常配枳实、半夏、茯苓,如温胆汤(《千金方》)。

3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崩漏等。

【用量】煎服,6~10g。生用清化痰热,姜汁炙用止呕。

【按语】竹茹,甘能和胃,寒能清热。竹茹与生姜、甘草、大枣、人参同伍,治胃虚呕吐;竹茹与芦根同伍,治胃虚呕逆属热证者;姜汁制用,更能增强止呕化痰之功。

淡竹叶(附:竹叶)

【处方用名】淡竹叶、竹叶。

【入药部分】茎、叶。

【性味归经】甘谈寒。归心、胃二经。

【效用】清热利尿,清心除烦。

【证治】

1湿热下注:治心、胃火盛,口舌生疮及移热小肠热淋涩痛,可配滑石、白茅根、灯心草等药用。

2心胃火旺:用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常配石膏、芦根等药用;或配黄芩、知母、麦门冬等药用,如淡竹叶汤(《医学心悟》)。

【用量】煎服,6~9g。

【禁忌】孕妇勿服。

【按语】淡竹叶功能清心火、通小肠,为清热利水之药。配生地、木通、草梢治小便涩痛不利。

附药竹叶:本品甘寒入心经,长于清心泻火以除烦,并能清胃生津以止渴,可用治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常配石膏、知母、玄参等药用,如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若配人参、麦门冬等用,可治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之证,如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本品轻清,兼能凉散上焦风热,配金银花、连翘、薄荷等,可用治外感风热,烦热口渴,如银翘散(《温病条辨》)。本品上能清心火,下能利小便,上可治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下可疗心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赤涩痛,常配木通、生地黄等药用,如导赤散(《小儿药性直诀》)。用量:煎服,6~15g;鲜品15~30g。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忌用。

竹叶卷心清心泻火作用更强,多用于温病热陷心包,神昏谵语之证,常配玄参、莲子心、连翘心等用,如清宫汤(《温病条辨》)。

胖大海

【处方用名】胖大海。

【入药部分】种子。

【性味归经】甘谈寒。归肺、大肠二经。

【效用】开肺气,清肺热,利咽喉,润肠通便。

【证治】

1肺经痰热: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或咳嗽,咽干,咳嗽不爽等证者。清宣肺气,化痰利咽开音。常单味泡服,亦可配桔梗、甘草等同用。

2热结便秘:润肠通便,清泄火热,轻者可单用泡水服,重者可配合清热泻下药同用以增强药效。

【用量】2~4枚,沸水泡服或煎服。

水红花子

【处方用名】水红花子。

【入药部分】种子。

【性味】辛寒。

【效用】清热明目,散血消积,止痛。

【证治】

1风热上扰:目赤肿痛,眵多。

2血瘀积滞:脾脏肿大腹胀等证。用水红花子一斤,水煎熬膏,每服一汤匙,以黄酒或水冲用,每天二次,并用水红花子膏摊布上,外贴患处,每天换一次。

3痰气郁结:瘰疬(未破或已破),用水红花子二两,炒至半生半熟,研末,每服一钱,饭后开水送服,每天三次。

【用量】煎服,9~15g。清热燥湿药。

黄芩

【处方用名】淡黄芩、条黄芩、枯黄芩、酒芩、黄芩炭、炒黄芩、焦枯芩、黄芩。

【入药部分】根部。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胆、脾、大肠、小肠六经。

【效用】清湿热,泻肺火,止血,安胎。

【证治】

1伤寒病:治外感热病,中上焦热盛所致之高热烦渴、面赤唇燥、尿赤便秘、苔黄脉数者,配薄荷、栀子、大黄等,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2肺经湿热:治肺热壅遏所致咳嗽痰稠,可单用,如清金丸(《丹溪心法》);治肺热咳嗽气喘,配苦杏仁、桑白皮、苏子,如清肺汤(《万病回春》);肺热咳嗽痰多,配法夏,如黄芩半夏丸(《袖珍方大全》)。

3胃肠湿热:治湿温、暑湿证,湿热阻遏气机而致胸闷恶心呕吐、身热不扬、舌苔黄腻者,常配滑石、白豆蔻、通草等药用,如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湿热中阻,痞满呕吐,配黄连、干姜、半夏等,如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治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配黄连、葛根等,可如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治湿热黄疸,配茵陈、栀子。

4热迫血行: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配大黄用,如大黄汤(《圣济总录》)。治其他出血证,如用治血热便血,配地榆、槐花;用治崩漏,配当归,如子芩丸(《古今医鉴》)。

5毒热壅盛: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常与黄连、黄柏、栀子配伍,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治热毒壅滞痔疮热痛,则常配黄连、大黄、槐花等药用。

6怀孕有热:治血热胎动不安,可配生地黄、黄柏等药用,如保阴煎(《景岳全书》);治气虚血热胎动不安,配白术用,如芩术汤(《医学入门》);治肾虚有热胎动不安,配熟地黄、续断、人参等药用,如泰山磐石散(《景岳全书》)。

7肝热上炎:头痛,目赤肿痛。8湿热下注: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混浊黄赤。

【用量】煎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禁忌】凡脾胃虚寒,无湿热实火,及孕妇胎寒下坠,脉迟小弱者均不宜用。

【按语】黄芩分枯芩与子芩。老根体轻中空,善泻肺上焦之火,叫枯芩,主治肺热咳嗽痰黄;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新根内实,叫子芩,又叫条芩。善下行泻大肠下焦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清热泻火多生用,用于止血或避免其苦寒伤胃可炒用。欲增强清除上部火热功效时,可酒炒用。黄芩配柴胡退寒热、除风热、有清透之功;配芍药治下痢;配桑白皮泻肺火;配白术安胎。

黄连

【处方用名】川黄连、酒川连、炒黄连、黄连。

【入药部分】根茎。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胆、脾、胃、大肠六经。

【效用】燥湿清热,泻火解毒。

【证治】

1心火亢盛:面赤,烦躁不眠,吐血,衄血,高热,口渴,尿黄,神昏谵语,小儿则吐舌、弄舌。治三焦热盛,心火亢盛,高热烦燥,配黄芩、黄柏、栀子;治高热神昏,配石膏、知毋、玄参、丹皮等药用,如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治热盛伤阴,心烦不寐,配黄芩、白芍、阿胶等药用,如黄连阿胶汤(《伤寒论》);治心火亢旺,心肾不交之怔忡不寐,配肉桂,如交泰丸(《四科简效方》);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之吐衄,配大黄、黄芩,如泻心汤(《金匮要略》)。

同类推荐
  •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妇女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本书共十七章,前六章简要介绍了有关乳房的形态、结构,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机制,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第七至十四章阐明了乳腺癌手术、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手段及其适应证;最后三章为乳腺癌的预防、监测、随访和相关的重要的临床试验。附录中还介绍了各种医疗文件书写格式。综观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朴实,实用性强,可为肿瘤工作者,尤其是乳腺癌临床医师案头查阅,也可供本病研究者、兴趣爱好者参阅。
  • 内科临证医案

    内科临证医案

    古今医案众多,专著亦如此,鉴于如今中医学大力发展内伤学的需要,本书搜集整理了内伤学中较为完整、观点明确、可信性较大、面较广的医案,加以编校,供广大医学工作者及中医学院校各级同学参阅。
  • 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规范

    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规范

    近年来,我省各大医院的临床营养工作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临床营养科(室)在组织建设、管理、医疗、教学、人才培养、医疗科研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服务能力降低,成为医院医疗服务“木桶”中的“短板”。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临床营养科的建设和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受省卫生厅的委托,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临床营养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我们组织省内部分专家编写了《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希望从体制上、工作内容及流程、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人员配备要求及管理、设备仪器、房屋建筑以及质量监督标准等全方位的进行统一规划。
  • 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本书全面介绍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性和特殊性意外伤害共150余种。就每一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主要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简明扼要、条理分明,突出干预方法和防范措施,提供实用的自救互救技术。是家长、教师、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儿童安全宣教、防范和救治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参考读物。
  • 专家诊治乙型肝炎

    专家诊治乙型肝炎

    让你了解与乙型肝炎有关的医学知识: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热门推荐
  • 业务员手册:业务员的才能策略和实践

    业务员手册:业务员的才能策略和实践

    《业务员手册:业务员的才能策略和实践》以培养最佳业务员为目标,内容包括业务员应具备的内功、市场知识与销售理论、消费者心理与销售心理、销售中的语言艺术、业务员的着装与服务礼仪以及签订业务合同的相关知识;有效寻找客户、成功接近客户的方法、与客户前效沟通的技巧、实现成交的技巧、服务与客户管理、做一个优秀的业务主管。《业务员手册:业务员的才能策略和实践》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针对销售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最为有效、最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 邪王毒妃:爷,别乱来

    邪王毒妃:爷,别乱来

    我堂堂一代神医居然被雷劈了!这就是我的一次浩劫?劈就劈好了,偏偏怎么穿越了!还是一个不受宠的嫡系小姐?!什么?说我灵根没有?老娘一出手,众长老都得靠边站!说我妖惑人心?老娘就是这么貌美如花,比你这朵白莲花好多了!各路“兄弟姐妹”来找茬?who怕who啊!不给你们一点教训是不行的了!诶诶诶?这位王爷,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O不OK?喂!别碰我!哎呀,都叫你别碰了!“爱妃,天黑了,我们该上榻歇息了。”
  • 赞助营销密码:中国赞助第一人张春健揭秘品牌提速内幕

    赞助营销密码:中国赞助第一人张春健揭秘品牌提速内幕

    本书是营销界献给祖国六十华诞的一份礼物,也是对中国赞助营销大事件和大智慧的首次全景展示与系统解读。本书以中国赞助第一人张春健先生独树一帜的赞助营销理论系统为经,以赞助营销策划智慧与理念为纬,通过丰富生动的赞助营销实战案例解析,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赞助营销的核心理念、策划思路、战略战术与操作技巧。赞助营销必将成为品牌营销的一波重磅新思潮,为我国的广告营销界带来全新的广阔视野与强劲的概念冲击。《赞助营销密码》是值得每一位营销与广告策划从业者必备的案头工具书。
  • 新世纪诗典(第二季)

    新世纪诗典(第二季)

    诗歌,生命中意外的美好由北岛、余光中、多多、食指、郑敏、洛夫、王小妮、蓝蓝、杨炼、巫昂、臧棣、沈浩波、雷平阳、洪烛、王家新等两百余位诗人联袂呈现。
  • 绝世凰医倾天下

    绝世凰医倾天下

    【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健康,双A,甜宠文,稍虐】林家嫡女林九溪,传闻中的废材傻子一个,可是当他们反应过来时,她早就成了他们惹不起的女子。她这一红,京城里的人都不淡定了,男的找她求婚,女的找她结交,就连以前经常欺负她的妹妹也喜欢上了她,追着她求原谅。她见好就收,也不但要挣什么幺蛾子,可是某些见她好的人总来挑事,她可不是吃素的!分分钟打的你连亲娘也不认得!这时,某个大人物找上门来讨林九溪要个说法。众人见到他便不敢放肆了,一下子退出十丈远,一步也不敢靠近。“这位小姐,当初是谁要死要活的非要跟着我,如今却又不承认了?”他用可以杀人的眼色看着她。“没有没有……你听我解释……”两人正甜的如胶似漆时,一些不平凡的事发生了,他们面对困难能否破镜重圆,又能否真正的走到一起?
  • 修罗觉醒:桃花有点多

    修罗觉醒:桃花有点多

    前世的背叛,时她心灰意冷重来一世,从少主变成皇帝,她只能接下再次忍受一世的痛苦孤寂,她将自己的心冰封,也许这样就不会痛了吧......
  • 破天神炎

    破天神炎

    三千世界,轮回不息,冥冥中命运主宰,造化弄人。
  • 我的大明星室友

    我的大明星室友

    他是超级富二代,却从没把过妹。她是大明星,却只能在餐馆里做兼职。黄小龙,这个从未摸过女孩子手的超级富二代,他在新几内亚热带雨林与疟疾斗争过,在哥斯达黎加与鲨鱼搏斗过,在阿富汗前线与恐怖组织交火过,这一次回国,他只想与美女同居,过过暧昧的生活。
  • 神女世无双绝代世子妃

    神女世无双绝代世子妃

    多年守候,换来无情背叛,穿心一刃。凤凰浴火,涅槃重生,转世为神。群峰之巅,她无情看世事变迁,人道轮回。当她遇到他,旷世之恋,是他甘愿为她倾尽天下,还是她甘愿为他负了年华。他说:我们约定再见,亦不忘却往生。她说: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他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说:碧落黄泉,生死相随。
  • 天灵降世:王爷别碰我

    天灵降世:王爷别碰我

    “安子熙,我帮你统一国家,之后你得帮我寻找碧水珠!”天言自信的抱着手臂,靠在身后柔软的靠垫上,一身慵懒。“本王不需要一个女人帮我统一国家。你只需要安心在本王身后跟着就好了。”安子熙忽然靠近天言,双手撑在天言耳侧,“什么碧水珠,不寻也罢,这样你一辈子就都要呆在本王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