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500000046

第46章 适应能力—弹性生存的关键(1)

适应能力让你独领风骚

适应能力让你独领风骚

生物界有一个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社会更逃脱不了适应环境这一关。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尽可能地紧跟时代节拍,以变应变,寻找出路,不然就会被淘汰。

古往今来,无数事例都证明了:只有适应能力强的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引领时代潮流,成为真正的强者。

曾国藩的成功无人不晓,而他的成功与成名主要就取决于他灵活的“三变”。

“其书字初学柳宗元,中年学黄山俗,晚年学李黄海,而参以刘石,故挺健之中,愈饶妩媚。”这是说习字的三变。“其学问初为翰林辞赋,即与唐镜海太常游,究心儒先语录,后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诸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在京为官时以程朱为依归,至出而办理团练军务,又变而为申韩。尝自欲著《挺经》,言其刚也。”这是说学问上的三变。

曾国藩的同乡好友欧阳北熊也认为,曾国藩的思想一生有三变。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这个说法大体上描绘了曾国藩一生3个时期的重要思想特征。

曾国藩的儒家思想,形成于他在京做官时。他用程朱理学这块敲门砖敲开了做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弃一边,而是对它进行深入研讨,同时又得益于唐鉴倭仁等理学大师的指点,这使他在理学素养上更是有了巨大的飞跃。他不仅对理学证纲名教和封建统治秩序的一整套伦理哲学,如性、命、理、诚、格、物、致、知等概念,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进行了理学所重视的修身养性。这种修身养性在儒家是一种“内圣”的功夫,通过这种克己的“内圣”功夫,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还发挥了儒家的“外王”之道,主张经世致用。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被任命回到湖南组建湘军。在对待起义军和管理湘军的问题上,他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表现了他对法家严刑峻法思想的极力推崇。他提出要“纯用重典”,认为非采取烈火般的手段不能为治。而且,他还向朝廷表示,即使由此而得残忍严酷之名,也在所不惜。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他设立审案局,对所捕农民严刑拷打,任意杀戮。他还规定,不纳粮者,一经抓获,就地正法。在他看来,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战争与治军上是行不通的。

曾国藩在为官方面,恪守的却是“清静无为”的老庄思想。他常表示,于名利之外,须存退让之心。在太平天国败局已定之时,他的这种思想愈加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他写信给弟弟说,自古以来,权高名重之人没有几个能有善终,而要将权力推让几成,才能保持晚节。天京攻陷之后,曾国藩便立即遣散湘军,并做功成身退的打算,以免除清政府的疑忌,这不失为明哲保身的高招。

正是曾国藩的“三变”铸就了他一生的辉煌。顺势而行,灵活地适应环境、适应变化,既没碰壁还走了捷径,何乐而不为!

引爆机智,以变应变才有机会

天地间没有不变的事情,在生命的周期中,变化已经成为生命旋律的基调,不把握这个基调,整个旋律就会走调,那你的人生也就会出差错。所以,在变化面前,我们最好随时引爆自己的智慧,做出合理的判断,适时调整前进的方向,把握住每一次好的机会。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布匹,两人喜出望外,布匹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布匹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虑。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布匹,急急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衣服,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衣服,足足有十多件。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要放下肩负的布匹,改背衣服回家。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想法,认为自己背着布匹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布匹,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衣服。先发现衣服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衣服,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衣服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布匹,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他同伴仍是不愿丢下布匹,以免枉费辛苦,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布匹的伙伴赶路回家。

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透了。更不幸的是,背布匹的樵夫肩上的大包布匹吸饱了雨水,重得他无法背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布匹,空着手和挑着黄金的同伴回家去。

一个人在遇到新出现的问题时,总是容易用过去处理这类问题的方式或经验来对待和解决新出的问题。如果在一切条件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会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但是如果在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照搬过去的老办法,固执己见,以固定的模式去应付多变的生活和工作,就会走许多弯路,使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

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眼前的一切变化征服。如何以变应变呢?

1因势而行

所谓势,就是那些促成某件事成功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具备,即恰逢其时、恰好合一,好的机会集合而成的某种大趋势。

具体说来,这种“势”也就是由人、事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可以助成“毕事功于一役”的合力。

这里的“人”是指具体做事的人,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去做,会有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两个人,这个人能做成的某件事,另一个人却不一定能做成。这里的“事”是指具体将做之事,一定的时机做一定的事情,同样的事情此时该做亦可做,彼时也许不可做亦不该做。可做则一做即成,不可做则绝无做成之望。

因势而变,就是在恰当的时机由恰当的人选做该做的事。

因势而行不是固定的顺势而行,因势行事,也可逆势而行,同样起到应对变化的效果。

2因境而行

做事必须随各种环境的不同而随时调整自己的做事策略,改变做事的手段和技巧。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地理区域环境、学术环境、人际环境等。做事因环境而变,才会成功。

在特殊的场合遇到紧急情况,千万不能拘泥僵持,否则只能导致更为难堪的局面。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融原则性与灵活性为一体,事情就容易对付了。

3因人而行

我们在做事时应注意因人而异、视人而变,切不可不分场合,不顾人物性格,没有分寸地为所欲为,也不可在任何情况下总以同一方式“以不变应万变”。用固定招数对待每一个人,这样吃亏的是你,失败的也是你。

我们一定要充分引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收集所有的变化,在变化进攻时,做出敏捷正确的反应。应对了变化,你才可能抓住每次好的机会去发展自己。

适应环境的能力测试

以下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你对它的判断,可以测出你对于某些情况的适应能力。假如你的得分高,便能说明你适应能力高,相信你在关键时候仍能泰然自若;反之,你可以找出弱点在哪里,并可以纠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未来生活。

1你是否见血就晕,一时不能恢复常态?

2你是否有一定的急救知识——哪怕最起码的急救知识?

3假如你是事变的见证,你是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陈述事变的经过?

4假如有人衣服偶然着火,你会:

(1)拿水浇灭它。

(2)替他把着火的衣服脱掉。

(3)用毯子把他裹起来。

5你看护过病人吗?

6在街上遇到事变时,你的反应怎样?

(1)退避三舍。(2)好奇而走近围观。

(3)看看自己是否能助一臂之力。

7当他人叙述以往经历或者说笑话时,你记忆的速度是否与他人相同或略胜一筹?

8你是否有适量的运动?如步行、种花、家务劳动及正常的娱乐活动。

9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以后能否作相当正确的叙述?

10假如你遭到意外的打击,你会:

(1)感觉头昏眼花,不过几秒钟后就恢复。

(2)不知所措,以致持续数分钟之久。

(3)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伤感、悲痛之中。

11对下列各物是否有害怕的感觉?

(1)鼠,蛇。

(2)黑暗和传说中的鬼怪神物。

(3)大象。

12对陌生人的第一印象是否比较准确?

13是否有丰富的想像力?

14如果游人在匆忙中告诉你一件事,你能:

(1)记住一部分。

(2)忙乱之中,一点也记不住。

(3)完全记住。

15有些人在遇到危急时刻(不论急病或意外)他们会很镇静,你有这种情况吗?

16你相信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能够得到。

17如果你是班长,你觉得很难让他人听从你的意见吗?

18假如你有痛感,你会:

(1)马上告诉别人。

(2)忍着痛。

19过马路时如果你被夹在中间,你会:

(1)退回原处。

(2)仍然跑过去。

(3)站立不动。

20当你知道将要遭遇不幸的事情时,你会:

(1)自我进入恐怖状态。

(2)相信事实并不会比预料中的更坏。

21肉体上的痛苦你能忍受吗?

22当你要做出一项决定时,你是否:

(1)犹豫不决。

(2)审慎但果断。

23如果有人给你介绍工作,你会选择:

(1)工资中等而不需要负责任。

(2)工资高,但责任重的。

24假如你的友人突然带了一个你最不喜欢的人到你家里,你会:

(1)表示惊奇。

(2)暂时忍耐,以后再把实情告诉你的朋友。

(3)把你的感觉完全隐藏。

25你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肯负责任吗?

测试题评分标准:

1第2,3,5,7,8,12,15,16,21,25各题答案肯定的,各得5分。

2第1,13,17各题答案如果否定的,每题得5分。

3第6题的(3)和第10题的(1)答案是肯定的,得5分。否定的得2分。

4第11题的(1),(2),(3)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各得2分。

5第14题(3),18题(2),19题(3),20题(2),23题(2)答案是肯定的,得5分。

6第22题选(2),24题选(3),如果你的答案是正确的,各得10分。

总分是136分。

如果你在75~136分之间,说明你对应付事物很有把握,而且你的自制力、勇气和机智都是超人的,你有很强的自信心。

如果你得了30~74分,那你对于一般的事变,都能应付,你神经系统的反应平衡。学急救也许对你有益,可以增加你的自信心。

如果你得了30分以下,你必须要留心自己,同时应该努力学习一些应变的常识和培养自己的承受力。

同类推荐
  • 中国商界领袖语录

    中国商界领袖语录

    本书记述了30位中国顶级商业精英的成功历程还有每位在发展中各尽自己的能力所做出的优异成绩。是年轻人学习的励志读物。
  • 你找到好工作了吗

    你找到好工作了吗

    今天,我国的就业形式日益严峻。每一位劳动者都可能遇到来自职场中的危机和挑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顺利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并且自如应对危机和挑战呢?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便是我们职业发展的保障。国家已颁布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是职场规则的底线,也是劳动者处理职业问题,规避职业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保障;用人单位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与管理措施是劳动者具体工作中的职业规则,也是劳动者职业发展的环境
  • 德艺双馨

    德艺双馨

    《颜氏家训·名实》曰:“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双馨》为“中华美德”丛书中的一种,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呼吁广大青少年肩负着祖国的发展任务,成为德艺双馨的卓越领导者。德为先,艺为本,学前辈,奔双馨。书中故事短小精悍、内容积极健康、文字通俗凝练,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本书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 读懂未知的自己

    读懂未知的自己

    本书内容包括读懂未知的自己你想在生活中得到什么;流经生命中的存在我们在体验中度过一生;走出恐惧的阴影你就能控制一切;寻找生命的出口发现被埋藏的钻石等。
  •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生活的幸福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生活的幸福

    每个都知道,在钩鱼时,要考虑鱼儿喜欢吃什么,而不是垂钩者喜欢吃什么。如果钩鱼者用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去钩鱼,最终将一无所获,除非他改变诱耳。当你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需求时,为什么不使用同样的方法呢?
热门推荐
  • 弑天问仙路

    弑天问仙路

    看地球人玩转异界!今日,我必斩开这仙路!今日,必破开这仙界!天道!你敢阻我?!众神阻我,我便屠了这众神,天道挡我,我便弑了这天道,我自拔剑向天问:“还有谁,敢与我一战?!”玉儿,十万年了,我……来了!
  • 无敌兽医

    无敌兽医

    一年前,他在垃圾箱边捡到一只奄奄一息其丑无比的小狗。一年后的一天,小狗坑了他一回,然后,然后就变成了一个美到令人发指的小帅哥,身具各种变态能力,而且,还开始了改造他的试验……这是要一坑到底还是打造无敌?
  • 江城关外是凉州

    江城关外是凉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无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为了你我才要变不平凡

    为了你我才要变不平凡

    我是一个平凡之人,但是遇见了你,我想要变得不平凡
  • 我们的美好岁月

    我们的美好岁月

    女孩罗晓月在大学生涯中无意间爱上了自己闺蜜的弟弟,开始了一次热恋。
  • 吶少年

    吶少年

    想与你畅谈关于爱情,关于落日,关于细雨,关于秋桥冬树。关于不曾忘记的每一道风景。可我那半生归来的故事,却从未曾关于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烟落醉红尘

    烟落醉红尘

    江湖上消失匿迹的梨花宫突然再现江湖,将会掀起怎样的惊天破浪?而她再度归来,已是人人得以诛之的妖女,也因为她的出现将会揭开十年前的真相,她是为了复仇,还是为了……他背负父母的仇恨也悄然出现在江湖里,在寻找仇人的途中将会遇见什么?当她和他遇见又会引起什么样的纷争?
  •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群雄争锋

    中学文科课程资源-群雄争锋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白梦诡话

    白梦诡话

    主角由一个梦,也从那个梦开始了他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