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0500000016

第16章 宿命论的宿命之争(2)

03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在宿命论里跳进跳出的人物,他就是明代的袁黄,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袁了凡,他把自己的传奇一生写下来教育儿子,这些文字后来被刊刻出版,题为《了凡四训》,直到今天还有各个版本在卖,还有高僧大德在讲,陈晓旭还专门拍过一部《了凡四训》的电视剧,据说不为赚钱,只为传播福音,我并不怀疑她的真诚。

袁了凡在《明史》里只有极其简略的两三笔记载,不是什么大人物,但生平极具传奇色彩。

袁了凡生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江苏人,在他15岁的时候,偶遇一位精通邵子皇极数的孔老先生。孔老先生为袁了凡批了一生的命数,预言他将来何时中举,何时做官,具体而微到了中举中第几名,做官做到多大、俸禄多少,算得非常详尽,没有一句含糊其辞,最后说他能活到54岁,八月十四丑时寿终正寝,命中无子。

袁了凡当时半信半疑,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孔老先生当初的每一个预言都准确无误地应验在了自己身上,终于出现过一次小小的偏差,袁了凡以为孔老先生毕竟不是神人,百密一疏,看来命运或有转机,没想到世事陡转,还是应验了预言。

人生活到这种境地,当真可以云淡风轻、无欲无求了。但袁了凡可不像斯宾诺莎那般寂静洒脱,反而变得心灰意冷,不再追求上进,一切听天由命。尤其是,在当时的社会里,没有子嗣可是一个天大的缺憾,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袁了凡纵然想要儿子,一想起孔老先生的批语,也就只好绝了念头。

到了35岁那年,袁了凡要去南京国子监读书,在报到之前,他先去拜访了在栖霞山修行的同乡云谷禅师。两人面对面坐在一间禅房里,一连三天三夜,连眼睛都没有闭过。云谷禅师很是奇怪,问袁了凡说:“凡人的心中都有妄念,在心中纠缠不休,而我观察你在这三天时间里静如止水,不曾起过一个妄念,这是怎么回事呢?”

袁了凡讲了自己批命以来的种种事情,说自己的命运既然已经注定,索性也就听天由命了,自然起不了什么妄念。云谷禅师哑然失笑,说原本以为袁了凡境界非凡才能有这般表现,没想到只是一个碌碌之辈罢了。

云谷禅师继而讲了一番命数的道理,说凡人的心中总是胡思乱想,所以会被阴阳气数束缚,这才有了命数,若你是极善之人,这命数就拘不住你。因为极善之人纵然命里注定吃苦,但大善事的力量变苦为乐,变贫贱为富贵,变短命为长寿。极恶之人也不受命理的拘束,尽管他命里注定享福,但大恶事的力量可以变福为祸,变富贵为贫贱,变长寿为短命。你既然20年来被命数拘得死死的,就说明你只是一个凡夫俗子罢了,既非大善,也非大恶。

袁了凡听到了一线希望,问云谷禅师这个命数可否逃得过去。云谷禅师说了一番很要紧的话:“命自我立,福自我求。我作恶我就折福,我行善我就得福。这是各种书里都讲过的,我们佛经里也说:一个人要求富贵就得富贵,要求儿女就得儿女,要求长寿就得长寿。一个人只要多做善事,命数就拘他不住了。这是佛菩萨说的话,说谎是佛家的大戒,哪有佛菩萨还会乱说假话骗人的呢?”

袁了凡豁然开朗,接受了云谷禅师的指教,还把以前做过的错事在佛祖面前认真忏悔了一遍,并且做了一篇文字,先祈求能得到功名,然后发誓要做三千件善事来报答天地祖先的生育之恩。云谷禅师拿了功过格给他,要他正心诚意地把每天的所作所为都记在上边,善事就记在功的一栏,恶事就记在过的一栏,又教了他一套画符念咒的法门。

从此之后,袁了凡如获新生,严格遵循云谷禅师的教导行善去恶、画符念咒,称得上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二年的科举,孔老先生预测袁了凡考中第三名,居然考中了第一,命运真的不同了!此后一发而不可收,不但做了官,居然还有了儿子。看来孔老先生千算万算,没算到栖霞寺遇到云谷禅师这件大事。

04

袁了凡的生平事迹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但这都是他亲笔所记,语言挚诚,而且是写来教育儿子的,总不该说谎才对。世人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番挚诚,才纷纷信以为真,有样学样,希望也能靠积德行善的办法给自己修来好生活。

我早年读《了凡四训》,最感到好奇的是孔老先生神乎其技的占卜技术,袁了凡说那是邵子皇极数,也就是邵康节的《皇极经世》。我找来那本书看,完全不是讲占卜的,仔细查查资料,才知道邵康节和诸葛亮、刘伯温相似,本身只是一位宋代大儒,是民间传说把他打扮成了神神道道的样子,坊间流传的各种版本的邵子神算不过如同《周公解梦》和《推背图》一样,都是鉴别读者智商的利器。

最有意思的是,人们算命都是为了预知未来以趋吉避凶,比如你丢了一头牛,找算命先生起一卦,看在哪里可以找到。如果算命的结果都像袁了凡这样,那也就谈不上什么趋吉避凶了;若算到未来哪一天大难临头,而你又知道注定躲不过去,心里真不知道该是什么滋味。

我有时也怀疑袁了凡是不是出于劝善的目的编造了自己的神奇生平,就像柏拉图那种“高贵的谎言”一样。人们若为了善良的目的而说谎,往往是会说得理直气壮。我们看上千年陆续成书的那些汗牛充栋的佛经,虽开篇都说“如是我闻”,但哪可能都是真的呢?

记得《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掌故,说东晋时期,愍度和尚与一位北方僧人做伴,准备渡江南下。两人商量:到南方以后,咱们要是照原来的教义讲,恐怕混不到饭吃。怎么办呢?于是两人就发明了一种主张“心无”的新学说。结果北方僧人耽搁下来没走,愍度和尚一个人到了南方,开讲新说,效果不错,一讲就是很多年。后来北方有人来找愍度和尚,说:“当年那位北方和尚让我转告您:‘心无’之义怎么可能成立呢!当初咱们那么编,只是权宜之计,为了混口饭吃而已。现在既然吃上饭了,就别再讲这些了,不要违背了佛祖呀!”

今天恐怕有许多“心无之义”我们已经辨不清真伪了,不过,当然很多人会说,只要有补于世道人心就好,《了凡四训》总归是劝人向善的,还是信以为真的好。

然而也有人同样站在世道人心的角度批评袁了凡,这个人就是明末清初的大学者王夫之,当年我在他的《读通鉴论》里猛然读到袁黄这个名字,一怔之下,突然想到这不就是袁了凡吗?

王夫之可算得上中国思想史上顶尖的人物,他那段文字是讨论阴德的,我简略翻译一下:

行善的人不是为了得到好处才行善的,君王以奖赏来鼓励善行,志士得到赏赐却觉得羞耻。小人则会为了得到赏赐而伪装行善,于是虚伪越发盛行,赏赐也越来越滥了。于是世俗又流行开了阴德的说法,说这可以劝天下人向善,但他们拿自己的善行向鬼神求福,这种浅薄的风俗真是不可救药啊。

阴德之说后来被佛教利用以劝诱蠢人,希望能制止他们作恶,但在佛教的说辞中,竟然说救活一只昆虫,施舍一点食物,就能得到无穷的好处,等到人们临死而再也没有侥幸期待的时候,又让他们寄希望于来生。无论愚民还是君子,都受了这种论调的影响,大道便在人们心中彻底丧失了。

考察历史,在东汉以前,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的时候,王贺就是阴德之说的始作俑者。王贺治理盗匪的时候放过了很多人,他说:“我救活了上万人,我的后代可以兴盛了吧?”本来做官执法就应该公正廉明,无罪的人当然不能杀,可王贺是为了私利而枉法,居然还沾沾自喜,真是浅薄透顶。王莽的奸诈正是传自王贺的,所以王氏一族不但没有兴盛,反而被诛灭净尽。

近世吴江有个叫袁黄的人,又用这套歪理惑乱天下,而蠢人们也真的被他迷惑住了。袁黄可知道王贺灭族的事情吗?(《读通鉴论》卷三)

今天我们会觉得王夫之的道德标杆设得太高,毕竟做好事不求回报这可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境界,而且现实世界如果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还能报应不爽的话,所有人都会趋善去恶的,这会是多么宜居的一个社会啊。

不过王夫之倒也说中了一点,袁了凡确实不是真正的心境平和,那看上去的平和只是对命运感到无可奈何罢了,一旦出现机会,他马上就唯恐不及地追名逐利去了。如果换做斯宾诺莎,肯定不会这么做的。

所以,《了凡四训》一版再版,却从来没有人把斯宾诺莎的故事编成心灵鸡汤读物,以教导人们“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看来心灵鸡汤和励志读物其实是一体的两面,一个人只要觉得自己还有追名逐利的机会,那就励志;觉得没什么机会了,但还是心有不甘,那就鸡汤。这两种读物真的可以把一个凡夫俗子的一生一网打尽了,真正像斯宾诺莎那种平和宁静根本就不是人们想要的,图书策划人们比谁都更清楚这一点。

05

若干年前,在我还试图接近社会的时候,曾经应聘过图书编辑,有一道试题就是分析《了凡四训》常年流行不衰的原因。我的回答大致不出上文的议论,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而我的竞争对手们要么根本不知道这本书,要么知道一点却没看过。

但我没有通过考试,主考官说我市场敏感度不高,遗漏了两个要点:一是“三个月速成”,二是“疗效百分百”。引号里的都是他的原话,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因为那一次实在给我很大的震撼,我原以为出版人在做的是一种高贵的文化事业,没想到他们并不在意一本书是真是伪,是好是坏,他们甚至懒得讨论这样的问题,唯一关心的就是书的“卖点”,他们研究一本书的眼光就像江湖郎中研究大力丸的眼光。

不过话说回来,对速成和效果的绝对保证确实是很有吸引力的。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讲了十几二十年,也是先靠这两点吸引听众的:“这本书是大小乘的基础,没有它,大小乘都落空。我们现在要作圣,确实不难,从这里打基础。我们把这个道理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照着去做,命运立刻就会改过来。大家要能好好地做,三个月就能见效了。……我们要扭转自己的命运,改造自己的体质,只要如法做,快的,三个月就能办到。再慢,就是讲业障深重,三年一定见效,可见得不难。我们愿不愿意改造自己的命运?这一种效果,说老实话,比佛讲的一切经典还有效。而这一部《四训》,所谓的理论与方法,给诸位同修说,完全是依据佛经说的。看起来虽然不是经论,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当做经论看。这也是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大力流通的道理。”(净空法师1993年4月28日在美国加州DEANZA学院讲《了凡四训大义》)

06

这真是中国文化独有的传统吗,西方社会有没有和《了凡四训》一样的故事呢?说到这个问题,我们一下子就会想到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这可是基督教世界里读者量仅次于《圣经》的书,写一个基督徒历经磨难而接近上帝的故事。

但是,《天路历程》虽然充满了寓意和道德规范,但毕竟在体裁上只是一部小说,袁了凡可没有说自己是把教子书当成小说来写的。其实西方版的《了凡四训》当然是有的,甚至还被写进了一部经典的哲学名著里,只是得不到太多关注罢了。

我们现在又要搭上返航的船,回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了。在这本书的最后一卷,苏格拉底对格劳孔道出了“正义”的终极依据。这个依据虽然在偏于理性的人看来是如此荒谬绝伦,但苏格拉底这回却说得信誓旦旦,丝毫没提这也许又是一个“高贵的谎言”。

故事还是有点长的,是说一个名叫厄洛斯的勇士作战身亡,尸体被运回家乡,准备火葬。当他刚刚被放上火葬堆的时候,却奇迹般地复活了,并且讲述了自己死后在“另一个世界”的所见所闻。

厄洛斯说,那时候他的灵魂离开了躯体,和一众鬼魂结伴前行,到了天堂和地狱的交界处。那里有法官在审判每一个灵魂,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当厄洛斯就要接受审判的时候,法官却交给他一个特殊的任务,要他还阳去传递消息,把自己在这里的见闻讲给活着的人听。

在厄洛斯的见闻里,除了善人受赏、恶人受罚之外,也有一些颇新奇的东西,比如他看清了宇宙的格局,八重天像一组大小不一的碗一样套在一起,以一根光柱为枢纽,被命运三女神以不同的手法推着旋转。最有意思的是,灵魂们可以自己选择来世的身份,但要想作出好的选择,真的需要足够的聪明和审慎:

同类推荐
  • 古诗咏赣榆

    古诗咏赣榆

    《古诗咏赣榆》收集了古代吟咏赣榆的诗词作品,并加以注释,另作了作者简介、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三个栏目,增加了可读性,便于读者理解其中的意蕴。全书分为六个部分:大美赣榆、山海奇观、夹谷啼莺、徐福逸韵、民生物语。
  • 到马路对面去

    到马路对面去

    《到马路对面去》是诗人徐电的第一本诗歌总集,共有《无风》、《无常》、《莫名》、《失语》、《云起》、《止语》6个篇章。该诗集是诗人徐电2010年至2017初的创作成果,共206首诗,体现了诗人创作风格和创作心境的转变,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诗人坚持良知和善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宇宙万物欢喜专注和充满爱意、诗意的表达。
  •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图书《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盛巽昌先生与北京自由撰稿人、著名畅销书作家与策划人李子迟先生合著。《毛泽东品评四大名著》分为“毛泽东品评《三国演义》”、“毛泽东品评《红楼梦》”、“毛泽东品评《水浒传》”、“毛泽东品评《西游记》”4个部分,广泛、全面、详细、生动地介绍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与四大古典名著在各方面的经过、事件、知识与思想。
  • 莲心

    莲心

    本书是作者从公开发表的几十万字里精选而成的散文集。乃体察万物留痕,书写灵魂成长。以文字为药,细烹慢熬,医治时光里温柔的疼痛和生命中隐秘的渴望。笔调清新优美,思想灵动澄明。如同一朵从血液里盛开的莲花,带来抵达人心的温暖和芳醇。
  • 低于尘埃之语

    低于尘埃之语

    本书是成都作家书系中的一本,为著名诗人刘红立的诗歌合集。收录了刘红立近年诗歌创作的作品百余首,全面展现了诗人的创作风貌。刘红立说:“检察官写法律文书、写法律论著,只是本职能力,他们当然不仅只会写这些。写诗歌,以及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也并不与之相悖,法律、道德、精神、文化相向而行,高度融合,值得期许。”刘红立创作多年,厚积薄发,他的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道出了人性弱点和生存压力下的被迫与无奈,透露出现实的残酷与生命的忧患,颇具现场感,引人深思。
热门推荐
  • 王之序列

    王之序列

    在人类纪元之前,存在着一个强大的伽罗王朝。在三王一圣的战争中,这个亘古的王朝覆灭了,但是,这个亘古的王朝必将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
  • 琴魂锁

    琴魂锁

    琴,一切因它而起。以为终有一天她会穿着红色嫁衣,弹奏着无期,嫁给他却不料世事变幻,终是无缘,她魄锁于古琴之中却又重生归来,寻找他们的情
  • 青梅竹马之拜托别逃

    青梅竹马之拜托别逃

    我有危险,你第一个出现,因为你,危险都把我当危险了,可是,如今你要离开,那我该怎么一人对待危险?
  • 豪门驭夫之绔少从良记

    豪门驭夫之绔少从良记

    厉风行,K城商业王朝的少东家,生性风流,纨绔不羁;凌晨,K城商业界新秀女王,沉着睿智,骄傲冷艳;因为一场交易,两个性格迥异的人被搓合在一起。凌晨为救自己的家族,认了;可是向来自由惯了的厉风行,不认。于是——在全城瞩目的婚礼上,只有新娘一人,新郎厉大少爷竟然不见踪影!就在所有人都唏嘘婚礼要就此结束的时候,带着女王气势的新娘却说一个人也能把婚礼完成!全城哗然!(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仙途种植

    仙途种植

    一个小山村的小女孩意外得到了可以种植灵药的随身空间从而走上了漫漫仙途,看她如何为亲人延寿,为朋友增加修为,看她如何漠然相对仇人,一心修仙,以绝对实力震慑宇内,改变女修修为不高的困境
  • 明月白衣伴伊归

    明月白衣伴伊归

    幸同根,恨同源,忆平声六载孤年,继余生再续前缘。
  • 快乐心灵的亲情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快乐心灵的亲情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主要包括有关成长、生命、神童、亲情、爱心、感恩、母爱、父爱、心态、美德、人格、幽默、思维、习惯、励志、真情、名人、英雄、语文、数学、名著、唐诗、地理、历史、美术、音乐、文学、电影、谜语、哲学、哲理、信仰、智慧、文明、发现、科幻、推理、侦探、战争、探险、惊险、财富、时尚、神话、民间、公主、医学、天文、寓言、建筑、名胜、海洋、奥秘、奇趣、植物、动物的故事,既有一般的故事,也有知识故事,这样,把阅读故事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就能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新课标课外读物的最大特色。
  • 媚女泪:追夫之路

    媚女泪:追夫之路

    一个女子赤裸躺在汤水里,一旁有个男人!卧在旁边,乍一看衣冠楚楚,面如冠玉!你是要怎么这个男人?第一:来个出水芙蓉,诱惑他!第二:来个出水芙蓉,迷倒他!第三:重复第一二!
  • 魔王抢婚:废柴三小姐

    魔王抢婚:废柴三小姐

    <新文发布>一朝穿越,她从世界顶级杀手女王成为天音王朝凤家废材三小姐凤倾颜。当“她”变成了“她”,强魂入注,卸下废材伪装,整衣冠,扬黛眉,灵眸舒展,一笑倾城,她容貌无双;戏天才,虐渣姐,剑斩庶母,威压九州,她狂傲无双。当她称霸天下时,她说:“你若心上有我,情敌三千又怎样”他宠溺一笑:“我若心上有你,负了天下又何访”。且看她与他如何坐拥天下,笑看世间繁华。
  • 校草

    校草

    一个老套的灰姑娘与王子现代版。头脑顶级的男人婆尹萱草为好友陷害,误考入贵族学院圣德。不起眼的她突然身价倍增,桃花运节节攀升。先是学生会的施学长,再来是传闻中俊逸非凡的蓝逸凡,后有篮球王子戚辰皓,跟着还有兄弟学校的超级校草&老天,她身边可以组成一队超级美少年军团了!不过也因为如此,她倒霉地成了女生公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