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82800000019

第19章 先秦道家思想及其对后世文艺思想的影响 (2)

庄子或者《庄子》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庄子或者《庄子》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很浪漫的,《老子》读起来没有《庄子》那么浪漫。《庄子》里面运用寓言较多,这增加了考证难度。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说道家"出于史官",傅斯年先生以为道家"有出于史官者,有全不相干者",并认为"道家一词,入汉始闻"。在他看来,说老子出于史官是可以的,但说庄子也出于史官是不对的,他以为庄子是"诸侯客",或者是"独行之士",并把庄子与惠施、公孙龙、邹衍、慎到等人都归入"以言说侈谈于诸侯朝廷"的"若后世所谓'清客'者"。这些清客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辩谈以悦其'府主'"。他们是"供诸侯王之精神上之娱乐者",而且有汉代事例"梁孝王朝武帝朝犹保持这个战国风气"可证。傅斯年先生的这些解读虽然还需要学界更进一步的证明,但我认为傅先生的说法大体可信。清客一方面讲故事或者作为谈辩以愉悦府主诸侯,一方面也在这些故事和谈辩中加入一点自己的"私货"以贩卖给府主诸侯,并不完全都是娱乐,可以叫做"寓教于乐"。那么庄子和老子到底是什么关系?或者庄学和老子之学到底是什么关系?庄学和老子之学的差别确实很大。那么,庄学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思考。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老子和庄子到底哪一个在前?在大家脑袋里一定认为是老子在前,但实际上这个问题也非常复杂。我们讲先秦的文化时,哪一个在前是非常关键的。在思想史里,说老子在庄子之前,这是一种写法,但是如果有人证明庄子在老子之前,那先秦思想史就变了,就应该改写了。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到底老子在前还是庄子在前仍然没有定论。一般而言,大家接受的教育都是老子在庄子之前,这似乎已经形成了定论,但一个人学得好不好不是学了多少定论,而是学了多少不定论,就是你知道多少没有答案的东西,而老子和庄子的先后就是其中一个待定的问题,只不过现在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老子在前、庄子在后罢了。在现代史上,胡适写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就是把老子放在中国思想史第一的位置来写。他不仅认为老子在庄子之前,还认为老子也在孔子之前。

《中国哲学史大纲》写出来后,梁启超先生在北京大学哲学社发表了一篇演讲去批驳,这篇演讲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叫《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其中关于老子部分就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可疑和六个方面的批驳。他认为《老子》这部书的著作年代当在战国之末。如果是这样的话,庄子是在战国的中间,那庄子就在老子之前了。你们不要以为梁启超先生是乱说,他还是有很多强有力的证据的,到现在也很难推翻。其中有个证据是,他说,在先秦的思想家里,最爱批评人的有两个,一个是孟子,一个是墨子,如果是老子在前,为什么这两个人从未提过老子,批评过老子呢?《孟子》里没有提到《老子》的任何一句话,《墨子》里面也没有。另外,梁启超说《老子》里面有"仁义"两个字连用的词,而他认为这两个字的连用在整个先秦是孟子的专利,但我们却在《老子》里面找到了。在他看来,是后出的老子看到了《孟子》,对《孟子》进行批判。

还有一个,他认为《老子》里有句话"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也能够提示很多问题,大家学过历史,对官名应该有所了解,但是历史学家们考证,春秋时代无此军衔,那是战国时期才有的官名。这是梁启超先生的看法。钱穆先生也这么看,而且还提到,如果庄子在后,那么《庄子》内篇里应该有引用《老子》的话,而内篇里没有引用《老子》的任何话。《老子》里面有"三十辐共一毂"这句话,历史学家证明"三十辐共一毂"的战车在春秋时期还没有,也是战国时期才有的。这些证据虽然不能完全驳倒老子在前的说法,但是这些证据也是很难反驳的。所以,对于庄子和老子的前后问题,大家还可以继续讨论。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老子不仅是在庄子前,还在孔子前,主要代表人物就是之前说的胡适先生,还有一个严灵峰先生。严灵峰先生原来是国民党的将领,到台湾后就专门研究老庄去了,成了一个学者,他编了《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无求备斋老子集成续编》、《无求备斋庄子集成初编》、《无求备斋庄子集成续编》,将先秦以来注释、研究老子、庄子的著作都收集起来了,为研究老庄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基础。大家要研究老庄的话,这个材料是必须参考的材料。

中国的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儒、道、佛,大体态势又呈现儒道互补的格局。人的一生必定要面对失败、失意,儒家讲君子要为己为人,讲入世出仕,为天下干出一番事业,儒家经典《周易》乾卦的"文言"讲"君子自强不息",坤卦的"文言"里讲"君子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一面确实是儒家的强项,但是,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孟子》里面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这后一面,就是退这一面,实际上儒家大多只是点到为止,而在这一面,道家阐述得很多。前面说过老子提出所谓生存的智慧,其中最重要的东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再绝望的时候也不要绝望。我读大学的时候,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上的最后一门课是《老子韩非子研究》。在最后一节课上,授课老师送给我们两句话,这两句话我现在都记得:"崎岖尽处是康庄,再绝望也不要跳嘉陵江。"这实际上就是道家的一个智慧。

如果用一句诗来说的话,那就是"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面对逆境,面对挫折,道家的东西确实能够提供给我们生存下去的智慧和勇气,这构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面,那就是韧性,正因为有韧性,所以才不会彻底的绝望,才能坚韧地生存下去。当然,这一面的东西也是构成阿Q精神的主要内容。如果对儒、道两家的传统进行比较的话,道家带来的传统的、负面的东西可能还要多一些。道家的东西原来也讲修齐治平,讲内圣外王,但在汉武帝以后基本上就退出了朝廷的"为治之学"、"为治之术"。它作为一种主流的为治之学已经不可能,因此基本朝着"为己之学"的方向发展。道教,在我看来就是这么演化而来的。不能在为治层面有大的作为,就在为己的层面下工夫,变成了个人的修为,羽化登仙、长命不死等等纯个体的追求就是其中的内容。道家生存智慧这种修为的高境界可以称为林泉风流,修为差的就成了混世魔王或者小混混。

最后讲一下关于先秦道家老子、庄子研究的相关著作以及目前研究的情况。关于《老子》,推荐大家去阅读刘笑敢先生的《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所谓五种对勘就是《老子》的五种版本"竹简本、帛书本、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对勘。现在我们研究老子或者《老子》有个优势,就是从地下挖掘出了《老子》的两个版本,一个是20世纪70年代挖掘出来的西汉的《老子》版本,叫帛书本;20世纪90年代又挖出另外一个竹简本《老子》,是战国时期的。我们找到的版本离老子的时代越近,可信度就越高。现在要研究《老子》文献,这两个版本是必须参考的。

这两个版本和通行的王弼注本有一定的区别,比如王弼注本第一章是"道可道,非常道",而帛书本里面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后者多"也"字,而且不是通行本的"常",是"恒","恒"后来改为"常"是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既然帛书本里面有"非恒道也"这句话,显然这个版本应该在汉文帝之前。从这些新出现的版本去发掘研究《老子》,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如果只看王弼本的话,确实是有局限的。关于庄子或者《庄子》的书呢,大家如果要看的话,比较经典的就是郭庆藩的《庄子集释》。现当代人们对庄子、《庄子》进行研究,我还是再次推荐刘笑敢先生的《庄子哲学及其演变》,20世纪80年代就出版了,后面又出了修订版。这是刘笑敢先生的博士论文,专家评价很高,这本书里最能够展示作者功力的、也是成就最突出的是他的考证部分。《庄子》内、外、杂篇的关系以及庄子写的到底是哪一部分这些问题,在这个考证中得到了很好的清理与澄清,而《庄子》因为没有从地下发掘出更早的版本,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就只能找地上文物去进行,不像研究老子那样还可以用地下出土文物旁证比照研究。地上、地下两种材料结合叫二重证据法,但是,目前我们研究《庄子》只有地上证据。

另外再介绍一个研究《庄子》的专家,他就是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王叔岷先生。他的《庄子校诠》在研究界也很有名。王叔岷先生193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4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他的两个导师一个是傅斯年先生,另外一个是汤用彤先生,但汤用彤先生当时在昆明,所以当面带他的就是傅斯年先生。王叔岷先生在川大读书时是个才子,写诗弹琴。考上研究生之后去见傅斯年先生,一去就挨了一闷棍。傅斯年先生当时问他准备研究什么,他说准备研究《庄子》。傅斯年先生当时就告诉他:"研究《庄子》当从校勘训诂入手,才切实。"王叔岷先生很不服气,他认为庄子那么浪漫,虚虚飘飘的,怎么需要从校勘训诂入手去研究。他把他写的诗给傅斯年先生看,傅先生翻看他的诗后,对他说了一句话:"要把才子气洗干净,三年之内不许发表文章。"这一当头棒喝改变了王叔岷先生的一生。三年下来,王叔岷先生真的就成为从校勘学、训诂学出发研究《庄子》的学者了。王叔岷先生的《庄子校诠》在我看来也是研究《庄子》很好的著作,研究学风也很符合旧时川大的学风。

最后再介绍刘文典先生的《庄子补正》。他研究《庄子》很自负,自负到认为天下除了他就没有人研究庄子。学界流传一则趣闻,在西南联大时期,有一次逃避日本飞机轰炸,刘文典先生在跑的过程中遇到沈从文先生。他看到沈从文也在跑,很不高兴,说:"我刘文典跑可以,但你为什么跑。我跑是为庄子而跑,如果把我炸死了,中国就没有人研究庄子了,你沈从文为谁而跑啊?"(大意如此)从这则逸闻趣事也可以看出他研究《庄子》非常自信。当然,刘文典先生的《庄子补正》是值得我们参考的著作之一。

二、道的性质

同类推荐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她出生8个月大时,因小儿麻痹导致残疾,恶劣的病情使她生活都无法自理,只有两个食指可以活动。一本古典词集让她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从此走上了诗词文学之路,并有所造诣,被誉为“词界升起的新星”。她勇敢地在网上征婚,寻找自己的爱情,并与一位内蒙小伙子相约,生死与共。为救治患癌症的父亲,她顶着巨大压力,卖词救父,筹集治疗费。她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孝老爱亲“中国好人”称号,其自强不息的经历被媒体赞誉为“安徽海迪”。本书讲述了这位重残女孩的心灵、勇气和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
  • 你与成功的距离

    你与成功的距离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读者》·卷首语

    《读者》·卷首语

    读者卷首语》是《读者》杂志十年典藏丛书之一。“卷首语”是《读者》杂志的知名栏目,在编辑看来,每期都是钻石之于珠宝;在读者看来,“卷首语”则是精华之于精品。将这些卷首语收集起来,再加以精选,成为一本短文精品集。
  •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当代励志散文精典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热门推荐
  • 宿主大人别死了

    宿主大人别死了

    初宁无意间到了一个真人模拟游戏世界,面对无数的选项,她该如何抉择?【系统】选对即生存,选错即死亡。A,傲娇腹黑少年:好吧,虽然你无能又傻气,但是以免你走路跌倒,我必须一路牵着你走。B,温柔深情医生:来,靠在我的怀里,我帮你吹吹伤口。C,霸道冷酷总裁:听好。这件事我只说一遍,做我的小猫咪,名下所有的黑卡和产业都是你的。初宁:“……wtf生存和死亡?她该选哪个,在线等,非常急!”
  • 南石桥

    南石桥

    人的一生都被时光雕刻着,把雕刻的自己写在纸上,剩下的留给他人回忆。
  • 主神聊天群

    主神聊天群

    主神—多么高大上的职业!可杨天群里这些主神,不是神棍、骗子就是自大、自恋狂,而且最终都是他的敌人!最后‘游戏设计师’杨天走上了和群友截然不同的路,主神空间的传说就从《命运》这款游戏开始吧!新书求推荐票!本书读者群253259004
  • 天妖奇谭

    天妖奇谭

    一个不顾一切想要变强的疯狂少年,一部诡异无比的血色妖书,两者相遇,便造就了冥冥中本不该出现的一尊绝世之妖。
  • 荒城之局外人

    荒城之局外人

    实现愿望的武林至宝,沾满鲜血的谋反名单,无处不在的幕后黑手,令人窒息的暗杀行动,深不见底的局中之局,到底是坚持理想,直面黑暗,做一个无欲则刚的局外人,还是释放内心黑暗,谋划天地,成为天下棋局的操纵者?当暗夜的公子与紫衣的神捕再度相遇的那一刻,命运之门已经打开,命运的轮盘刻下传说的故事--一切从废墟中重生,名叫荒城!
  •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主要收录了纠正孩子的错误不是比谁的嗓门大——孩子犯了错既不能吼也不能叫、孩子的健康身体不是父母吼出来的——孩子挑食、不吃饭既不能吼也不能叫、不吼不叫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和你亲不亲关键看你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即使早恋了也不能大吼大叫——孩子的青春期需要一个理性的家长等内容。
  • 红楼大官人

    红楼大官人

    薛文龙穿越成了红楼梦里的薛蟠,对,没错,就是俗称呆霸王的薛家大少爷,好吧,虽然开局不妙,但没什么可以把薛蟠打倒的,除了……红楼世界里的美女们!嘿嘿嘿嘿……这是一个穿越到红楼梦中过着自己幸福小日子的故事。少了刀光剑影和勾心斗角,多了生活的从容,和花前月下的恬静。薛蟠爱死这个时代了。
  • 你好未来梦中人

    你好未来梦中人

    十八岁以前的路言对父亲的话从来深信不移,知道遇上了那个恬静如菊的女生和那个目光如炬的男孩子……有的人在梦里相伴了十年,一出场便颠覆了未来
  • 空间农女:山里汉宠妻田蜜蜜

    空间农女:山里汉宠妻田蜜蜜

    作为21世纪的一当红小花,关珠敏每天都把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这不!这边拍完《落蝶传》,那边的电影《哦!农女》又马上进组了,虽据她说粉丝的支持是她不停拍戏的动力,但熟悉她的身边人其实也都知道她这也是为上一段感情疗伤罢了。可是,在电影《哦!农女》一场吊威亚戏份中,因为一场失误,关珠敏从高处落下,当场昏死过去,再次醒来,她就狗血的穿越至一个架空的古代,变成了一地地道道的农女。(书友群号:593152135)
  • 夫妻吵架大全

    夫妻吵架大全

    这是—本热闹的书,可能会让你忍不住这也看看,那也瞧瞧;这也是一本体验性的书,可能书中的很多情景、很多感受,是你曾经经历过的。其实,在我们的印象中,吵架绝对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儿,但稍稍改变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我们就会想起那些隔三差五就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小吵小闹的夫妻,不但没有分道扬镳,反而达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境界。所以,吵架逐渐成为了一个心理学话题,很多心理学家研究后发现,吵架其实是—种情绪宣泄。吵架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只有“温故而知新”,才能应对“计划没有变化快”的吵架生活。这不仅仅是一本书,也是一种经历,一种记忆,同时也是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