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26200000014

第14章 慧眼能识人之明(7)

苏轼通过细节可识人

◎博求人才,广育士类。——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擅书法和绘画,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我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豪,然而他的夫人王弗也十分了得,以“幕后识人”而闻名。每次苏轼与客人在客厅谈话时,王弗都会立于幕后,往往听上几句话,就能断定客人是否值得交往,而且准确率相当高,可以说是闻言识人的典范了。

比起夫人来,为人旷达的苏轼在待人接物方面就显然粗疏得多。但是,他也很擅长从细节方面识别一个人的品质。

当时,有一个名叫谢景温的人与苏轼的关系不错。有一次,两个人在郊外行走,一只受伤的小鸟从树上掉下来,谢景温抬腿就把这只小鸟踢到了一旁。

这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让苏轼的心里十分不舒服,他觉得,谢景温一定是个轻贱生命、损人利己之徒,不可深交。

谢景温的妹妹是王安石的弟媳,因而谢景温也深得王安石的重用,提拔他任侍御史知杂事一职。后来,谢景温见王安石与苏轼不和,为了讨好王安石,便暗中加害苏轼,诬陷苏轼运售私盐,企图将苏轼治罪。

可见,苏轼识人也是很准确的。

还有一位名叫章惇的人,早年与苏轼的交往也比较密切,可以说是无话不谈。

苏轼在任凤翔府节度判官时,章惇任商州令。有一次,两人一起到山中游玩。当走到仙游潭时,前面是一片悬崖峭壁,只有独木桥相通,独木桥下便是万丈深渊。章惇提出让苏轼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轼称自己不敢。

然而,章惇却神色平静地轻松走了过去,然后用绳子系在树上,以玩杂技般的高难度手法在陡峭的石壁上写了“苏轼章某来此”几个字。

苏轼见状,不由抚着章惇的背长叹道:“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

章惇听后,哈哈大笑。而苏轼认为,人如果不知道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也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

苏轼的看法是对的。这位章惇后来当上了宰相,在整治政敌方面毫不手软。他甚至提出要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由于与苏轼政见不合,他对苏轼也大下辣手,将苏轼贬到偏远的惠州。

幸好苏轼在惠州能够以苦为乐,并曾写诗曰:“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

诗传到京城后,章惇又开始妒忌苏轼在逆境中也能生活得这么逍遥自在,于是又把苏轼贬到了更偏远的儋州(今属海南)。据说在宋朝时代,放逐海南岛是仅比满门抄斩罪减一等的惩罚,由此也可以看出章惇的狠毒。

当然,苏轼也有识得好人的一面。

苏轼在登州做官期间,有一个主簿每次来报告事情时,都十分啰唆,这令苏轼感到十分厌烦。

有一次,这个主簿又来长篇大论地禀报,苏轼听得很烦,就敷衍他说:“你晚上再来吧。”

到了晚上,这个主簿单独来了。苏轼勉强出来接见他。这时,苏轼正好在看杜甫的诗,就故意问道:“‘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这‘白鸟’指的是什么呢?是指鸥鹭一类的鸟儿吗?”

主簿马上答道:“白鸟,并非指鸥鹭,而是指蚊蚋之类的虫儿,以此来暗喻吸人血的赃官。如今这世界,君子太少而小人太多啊!”

苏轼本来是想用“白鸟”来嘲讽主簿说话像蚊蚋那样嗡嗡不止,让人烦厌,哪知主簿不但很有学问,还心地正直。从此,苏轼对这个人便另眼相看,还特别照顾他。

◎故事感悟

正可谓:细枝末节,时见闪光之点;点滴毫末,总有端倪可现。苏轼以细节识人,大都无误,这是和他自身的言正身端分不开的。

◎史海撷英

苏轼和王安石的矛盾

苏轼与王安石都是少年得志。王安石在22岁时便考中了进士;苏轼比王安石小16岁,在23岁那年也考中了进士。两人都可谓是栋梁之才,而且都以诗文名世。然而,两人之间的矛盾也很深。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苏氏兄弟在服完父丧后回到京师,苏轼被任命为直史馆、权开封府推事,很受神宗信任。这时,担任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王安石正在推行自己的变法新政。由此,两人的争端便开始了。

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以“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的勇气锐意进行改革,令人起敬。然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状面前,在以保守为天性,遵无动为大之教的国人,尤其是官僚士大夫面前,王安石这种激进的改革动作也引起了苏轼等人的反感。

王安石做事用人都是大刀阔斧;而苏轼并不是不主张变革,他是希望不要“太急”,因为“法相应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因此,王安石和苏轼两人的政见便一直凿枘难合。

◎文苑拾萃

洞仙歌

(宋)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宋神宗称赞王安石

◎何世无才,患主人不能识耳。苟能识之,何患无才。——汉武帝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宋神宗即位,任王安石为知江宁府事。数月后,召入京师,任命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一日讲席结束,群臣退后,宋神宗留下王安石,说起国家需要像诸葛亮、魏征那样的人才。

王安石慷慨激昂地说:“中国这样大,人民这样多,学有专长的人不算不多。我们所以常常感到缺乏辅佐之才,是因为陛下治理天下的办法没有明确,君王与臣民之间还不能真心相待,虽然有像皋陶、夔、后稷、契、傅说那样的人才,但也会被小人阻挡,终因怀才不遇,远离我们而去的。”

宋神宗说:“恐怕不能这样看,什么世道没有阻挡忠贤的小人呢?什么样英明的君主能让世上没有小人呢?即使尧、舜那样举世公认的圣德之君,不是还有‘四凶’为害吗?”

王安石说:“问题就在于能分辨出谁是四凶之类的小人,把它除掉,为皋陶、后稷这样的忠贤之士创造施展才能的条件,这就是尧、舜之所以能成为圣德之君的关键呀!倘若让四凶得以逞凶,对上不停地进谗言,对下隐藏住自己的罪恶,压制正派人的功劳,那皋陶、夔、后稷、契还肯勉勉强强地领俸禄,混日子吗?”

到熙宁二年春天,王安石被提拔到参知政事的重要岗位。

宋神宗对王安石说:“人们都不能正确理解你,误以为你只知道儒学的经术,不懂得社会生活实际事务。”

王安石回答说:“儒学的经术,正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事务。后世所说的儒者,大多数是一些平庸的无能之辈,因此世俗认为儒学经术不能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宋神宗问:“那么你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准备先从哪里着手呢?”

王安石说:“改变社会风俗,确立适合当今的国家法度,是今天最急迫的事情。”

神宗认为这分析是很中肯的,对他的见解十分称赞。

◎故事感悟

王安石的回答很精彩,然而宋神宗的赞许才是最有效的回应。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往往善于称赞别人。即使别人存在较多问题,也能给予应有的肯定。

◎史海撷英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特点是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多以书、表、记、序等形式来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

王安石的这些文章往往是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分析深刻,观点鲜明,因此,他的政论文在唐宋八大家中也是最为突出的。

《上仁皇帝言事书》是王安石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主要是对北宋时期朝廷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自己“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是王安石在叙述并阐释宋朝初年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又尖锐地提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希望神宗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文苑拾萃

千秋岁引

(宋)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耽搁!

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漫留华表语,

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顾璘独具慧眼识人才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欧阳修

顾璘(1476—1545),字华玉,号东桥。上元(今南京)人。明朝政治人物。祖籍苏州吴县,高祖顾通在洪武年间由苏州迁上元。少有才名,与同里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又与宝应的朱应登称为四大家,也是十才子之一。弘治九年(1496)进士,授广平知县,正德四年(1509)知开封府,迁吏部右侍郎,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晚年致仕归里,筑息园,大治亭舍,好宾客,座无虚席,世称东桥先生。钱谦益称之:“处承平全盛之世,享园林钟鼓之乐,江左风流,迄今犹称为领袖也。”著有《顾华玉集》、《浮湘集》、《息园诗文稿》、《国宝新编》、《凭几集》、《缓恸集》、《近言》等著作。

明代后期,日趋腐败的政治舞台上,突然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新星。他就是封建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杰出的改革家张居正。

1572年,张居正出任相当于丞相一职的内阁首辅大臣后,以清醒的头脑,果断地从军事和政治入手,继而深入到经济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针对官场不务实事的风气,颁布了对各级官吏的考核方法;重用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将帅,改善了国防力量;推行一条鞭法,改革了赋税、劳役制度,增加了财政收入,使濒于崩溃的朱明王朝出现了新的复苏和繁荣。

那么,张居正这个杰出的人才是怎样被发现和培养起来的呢?

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生动史事。尤其不能忘记一位名叫顾璘的政治家,他对张居正采取了不同寻常的栽培方式和特殊的人才培养策略。

按照明王朝的惯例,几年一度的乡试又开始了。13岁的张居正雄心勃勃地来到武昌应试。他利用考试间隙,游览了当地楚王的孙园亭,并当场赋诗一首,取名《题竹》:“绿遍涝湘外,琉林玉露寒。风毛丛劲节,只上尽头竿。”诗能言志,短短几行,已经看出少年张居正不同一般的抱负和志在必得的自信。

试场上,张居正应对自如,发挥正常。试卷送到了当时的湖广按察佥事陈束手中,他看了又看,赞赏不已。陈束又郑重地将这份卷子推荐给了湖广巡抚顾璘。这位巡抚大人对试卷同样十分满意,他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对陈束说,我们总算发现了一块好玉。受到这样两位实力人物的赏识,张居正此次榜上题名是毫无问题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预料。当顾璘获悉张居正还是一个刚满13岁的少年时,突然对要不要录取他犹豫起来。尤其是顾璘了解到张居正还有“神童”的美称时,他的这种想法就更为强烈。

原来,张居正出身于湖广江陵的一个破落小地主家庭,自幼资质聪颖。传说他两岁那年,堂叔父将他抱在膝盖上翻书,小居正已经能认识《孟子》书中“王日”这两个字,在场的人无不称奇。

张居正五岁开始从师启蒙,到10岁时,已能粗通六经大义。12岁到荆州府参加考试,深得知府李士翱的赏识,当即将他介绍给一位湖广学政,进行面试。张居正不慌不忙,挥毫立就,令人惊叹,成了小有名气的荆州小秀才。

顾璘绝对不是只以资历取人,有意压制脱颖而出的青年人才的庸人。恰恰相反,他有一双慧眼,特别爱惜和注意培养后辈。正是从这一愿望出发,他决心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对张居正这个少年人才给以特殊的“栽培”。

他仔细地考察了张居正的成长过程,确认这是一块好材料,但免不了显得稚嫩粗糙,尚需精心雕琢与磨炼。他的生活道路太一帆风顺了,如果这次张居正少年中举,很可能会得意忘形,因骄生狂,从此停步不前,如此岂不糟蹋了一位难得的人才?他觉得,这位少年目前更需要的是激励和逆境的考验,让他认识到自己还有不足。

顾璘说服了陈束,还特地向当时负责监试的冯御史打了招呼。张居正终于在顾璘的特殊“照顾”下落选了。

果然,顾璘的良苦用心成了张居正成长道路上的加油剂。小小的挫折,给张居正带来的并不是挫折,而是让他意识到了山外有山、楼外有楼,从此更加奋发读书,谦逊为人。下一次乡试来到了,张居正百尺竿头又进了一步,他以更出色的答卷中了举人。这一年他才16岁。

这一次,顾璘仍然没有忘记对张居正的特殊“栽培”,不过用的是另一种策略。他将张居正叫到跟前,亲自将犀带赠给他,还热情地祝贺他的成功。

同类推荐
  • 兽王·金乌战神

    兽王·金乌战神

    兰虎与龙原乘坐从梦幻星人手中抢来的宇宙航空母舰回到了后羿星,并攻占了一座被梦幻星人霸占的四级城市,以此为基地,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久后,龙原的部队强大的作战能力和快速的发展势头引起了后羿星皇族的注意。后羿星皇族派来使者,一旦验明龙原的皇族身份。就正式册封他为“义王”……一次,基地遭受袭击,兰虎追踪袭击部队而去,发现了梦幻星侵略者在后羿星上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堡垒。军事堡垒附近是众多的羽人小镇。兰虎在与隼儿合体后,混入了羽人小镇,不断打探军事堡垒的虚实。羽人族是一个孱弱的种族,经常遭到梦幻星人劫掠杀戮。兰虎开始有计划埔传授羽人族孩子们技击之术……
  • 千古风流人物

    千古风流人物

    本书系复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所著“中学生必读的五位中国大诗人”之一种。从天赋人生、奋发人生、坦荡人生、潇洒人生、苦难人生、圆通人生、悲悯人生、安详人生、旷达人生、艺术人生、智慧人生等多个层面描绘伟大诗人波澜壮阔而又丰富多彩的一生。
  • 科学童话:来历不明的小鹅卵石

    科学童话:来历不明的小鹅卵石

    《科学童话:来历不明的小鹅卵石》主要内容:科学童话的科学性,首在于其选择的科学材料是不是真实、新颖,有没有错误成分。科学童话的思想性,在于宣传科学精神,普及正确的科学世界观。科学童话的艺术性,内涵比较丰富。《琥珀珠》列入接力出版社《小学语文新阅读》,以及台湾一个同名选集;《小英子迷路》列入20多个低幼选集,被澳大利亚小学语文选为学习中文教材;《小河里的老妖精》列入《童话报》1998年秋季童话佳作排行榜;《科学童话:来历不明的小鹅卵石》中其他一些作品列入包括《365夜故事》等内地和台湾地区一些选集。
  • 探险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探险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共有10本,包括《荒岛历险故事》、《海上历险故事》、《沙漠历险故事》、《森林历险故事》、《古堡历险故事》、《登山历险故事》、《空中历险故事》、《野外历险故事》、《探险历险故事》和《恐怖历险故事》。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钻到地心去探险

    钻到地心去探险

    晚上,仰望苍穹,星光点点,每一个闪烁的星点就是一颗恒星,每一颗恒星都有行星围绕着它,而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有着无数的星球。可是,宇宙究竟有多大呢?有边际吗?是否还存在另外数不清的宇宙呢?
热门推荐
  • 你让我懂

    你让我懂

    他,大三那年为了她褪去冰山面孔,试着与她接触,并用两年时间培养感情.初入职场,他却成为她的直属上司.一改邻家男孩的标签,开启霸道总裁模式.他与她即将步入热恋.高三那年与她有一纸契约的阔少却又找上门来.最终谁将抱得美人归,还要靠她这个纠结症患者最终的抉择啊!!!
  • 书生梦:王爷请绕道

    书生梦:王爷请绕道

    二十一世纪的她,是别人也惧怕的一个女子:冷酷,残忍,冷血,不是女子所拥有的形容词,她都拥有。另一个世界的她,是别人随随便便就可以欺负的,但是这些事情背后到底埋藏了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一朝穿越,是背叛,是痛苦,还是什么。罢了,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已死之人如何创造出自己的奇迹……
  • 如果爱有转折点

    如果爱有转折点

    讲述女主(平民百姓)和女二(豪门千金)在学生时代同时喜欢男主(豪门总裁)的故事,由于女主家庭背景不敢表白。
  • 英雄联盟之从负开始

    英雄联盟之从负开始

    林天带着队友的期望,连续两次走上了世界总决赛的舞台结局却是与冠军擦肩而过冠军……只有一个,所以才弥足珍贵。林天很清楚他的年龄已经不小了,状态也在下滑,在职业圈也算是“老年人”了。但是……请允许我再拼最后一次,这次我要从最底层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放弃高水平的训练,转而从底层开始,结局就只有两个,一是状态重生,二就是永远沉沦……
  • 极品道士

    极品道士

    小道士:“法术什么的根本不科学,忽悠外行混口饭吃而已……妖怪啊,师父快跑!”某神仙:“道长文采无双,学贯古今,妻妾成群,地位尊贵,天下天上无人能敌,人神共愤……咳咳,说错了,是人神共尊!此处省略五千字,八点二十发。”小道士:“不要搞个人崇拜嘛,哇哈哈哈……二郎神你啥意思?以为我看不到你偷偷用第三只眼瞪我?挖了!”极品欢乐小道士,扔掉节操闹世界。
  • 破魔爱

    破魔爱

    她说,你是个好人,可是,我只把你当哥们。原本要向她表白的他,却被发了一张好人卡。本来心灰意冷的他,却在梦中得到了一种神奇的力量。
  • 问仙录之毒手神医

    问仙录之毒手神医

    仙?什么是仙?邪魔?何为魔?转世又如何?皇帝一句话,惨遭灭门。逃离生死又如何?疯魔毒师需要的是药人。成为七杀榜的榜眼又如何?却是榜首誓杀之人。难道就没有容身之所了吗?林默:二爷,我们开一家神医药膳馆吧?林毅:哦?可以一试!
  • 哈皮姐弟

    哈皮姐弟

    问大家一个问题,有一个调皮的弟弟是怎样的体验,
  • 八荒九天:君卿劫

    八荒九天:君卿劫

    他说:你是我最美的念想,我最疼爱的宝贝,此生拥你无憾。她是九重天唯一的公主,他是受六界尊敬的抚尊大人,他默默地守护她,不离不弃。为她一次又一次的改变自己的底线。他冷酷无情,六界众生敬而惶之,却唯独对她柔情似水,他掌控六界法度,灵力强大无边,却为了她而下界遭劫。他的身后一群追求者,他却只为她种出一片花海。她调皮花心,他不管,只是把她随时随地带在身边。她闯下大祸,他不生气,只是告诉她错在哪里,让她自己去改。她在外面给他找一堆小三,他忍了,只是偷偷的去把小三揍个半死。她知道他的疼爱,他下界遭劫,她誓死追随,有人逼她放弃他,她宁死不从。有奇奇怪怪的人想杀他们,有人保护他们。一切的一切……
  • 史上最牛打工仔

    史上最牛打工仔

    俗话说得好:“拿人饭碗,受人管;你要别人的钱,别人要你的命。"至古以来,但凡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打工的存在,但是打工,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辛苦与受气像是早已注定的好宿命,无论怎么躲,怎么逃,都没有办法躲掉。当需要需要你的时候,就说好听的让你留下来继续工作,可实际上给他当牛当马一样使唤,当不需要你的时候,就会像踢垃圾一样,毫不留情的一脚把你踢开。可谁说打工就要受别人的气?我是来赚钱的,又不是来受气的。又是谁说顾客就是上帝的?有钱了了不起啊!惹到我,我就让去见真的上帝。李克同样是个打工的,但他却不是个会受气的主,谁要是敢让他受气,那这个人下场通常都会很惨。且看他如何演绎一种不一样的打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