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2800000011

第11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

1926年6月29日这一天,永利碱厂终于生产出了纯净洁白、质量极佳、碳酸钠含量达99%以上的纯碱,从此打破了英商卜内门以优质纯碱独霸市场的局面。

永利碱厂的成功,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使用苏尔维法制碱的国家。自此,永利碱厂的事业便蒸蒸日上。

永利制碱厂第二次开工仅两个月,生产出的纯碱就在美国费城召开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了金质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从此,中国纯碱进入国际市场,使得各先进国家刮目相看,连英商卜内门公司也甘拜下风,洋碱霸占中国市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到1930年,永利纯碱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增加了烧碱的生产。至此,中国有了自己比较完善的制碱工业。

随着中国“化学工业之母”的强壮,范旭东又开始实现创办硫酸铵厂,生产农业化学肥料,为中国奠定酸、碱、盐三位一体的基本化学工业的远大目标。他说服了国民政府实业部,将创办硫酸铵厂的艰苦创业重任交给了他,最终打破了英商卜内门集团全面垄断广大中国农村化肥市场的美梦。

1935年,中国第一硫酸铵厂开始筹建,厂址设在南京。范旭东吸取了创办永利碱厂的经验教训,在承办硫酸铵厂时,重点突破两大难关:一是全面设计,二是资金的来源。

范旭东派永利碱厂总工程师侯德榜先赴美国主持设计工作,并购买机器设备,后来又派三位工程师赴美国协助侯德榜的工作并进行实习。为了筹集资金,兴建硫酸铵厂,范旭东全面调整了永利碱厂的资金。

1934年,范旭东成立了永利化学工业公司,管理塘沽永利碱厂和南京永利硫酸铵厂。新增添资本350万元,其中新认股200万元。永利化学工业公司还以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550万元,还向银行借款110万元,先后共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兴建硫酸铵厂。

1936年底,南京硫酸铵厂全部竣工并投产。至此,范旭东兴办基本化学工业必须同时创办制碱制酸工厂的设想变成了现实。南京硫酸铵厂规模宏大,设备先进,可以制造出各种无机酸,制造出农肥和军工物品,为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新的资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硫酸铵厂的兴建过程中,陈调甫、侯德榜这两位有识之士满怀爱国热情,对工厂的兴建倾注了不少心血,为建立我国的基本化学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侯德榜等人在美国进行设计和购置机器时,住的是最简易的旅馆,吃的是最普通的饭菜,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受到全厂职工的崇敬。为了节约资金,凡是在国内能制造的设备绝不在国外购买,这样,在全厂职工共同努力下,一个计划年产硫酸铵5万吨的大厂,在仅仅20个月的时间内就建成投产了,创出了世界制酸工业建厂速度的新纪录,也是中国工业史上的创举。

范旭东认为: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使科学研究先行。基于这种认识,早在他创办久大精盐厂时,就成立了一个化验室,专门研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促进企业的发展。

1922年,范旭东又在久大化验室基础上,建立起了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成为国内第一个私人创办的科学研究机构。

可见,范旭东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在短短几年中,“黄海”的研究人员经过实践写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论文,并为永利、久大输送了不少技术骨干,引起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和支持。范旭东为了全力办好“黄海”,还把永利、久大发给他的创办人酬劳全部捐赠给了“黄海”。

久大、永利、黄海三大事业不断发展壮大。1928年,范旭东还创办了“永、久、黄”团体的内部刊物《海王》旬刊,起到“互通消息,联络感情”的目的,并为“永、久、黄”团体积累了不少历史资料。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给“永、久、黄”以毁灭性的打击。日本军方企图通过合作把南京硫酸铵厂变为日军军工厂,但遭到了范旭东的断然拒绝,并表示“宁肯举丧,不收奠仪”。日寇一怒之下,连派飞机三次轰炸该厂。范旭东悲愤万分,决定抗战到底。后来,“永、久、黄”全部西迁到了四川的西部,重新建立厂房。范旭东在华西又开辟了新的化工基地。

从1913年到塘沽盐滩艰辛创业,到1945年日本投降,范旭东坎坷30多年,呕心沥血,终于为中国的化学工业打开了崭新的局面,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他还为进一步发展中国化学工业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十厂计划”,准备新建、重建、扩建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农肥、陶瓷、玻璃等十大工厂。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范旭东在1945年5月在美国与华盛顿进出口银行商妥1600万美元的信用贷款,但国民党政府拒绝为这项贷款做担保。面对国民党政府如此扼杀民族工业的卑劣行径,范旭东气愤填膺。不久,范旭东病倒了,1945年10月4日在重庆逝世,终年62岁。

范旭东壮志未酬,含恨离开人间,但他那毕生为兴办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不朽功绩将永远为人们所怀念。

◎故事感悟

范旭东面对困境,一直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发展民族工业之路。要想为民族工业振兴作一点贡献,不仅要有笃信自立的精神、强烈的爱国心,还要有过硬的技术、相当的资金和求实的科学态度。

◎史海撷英

范旭东创办中国工业服务社

抗日战争期间,范旭东本着“以能为社会服务为最大光荣”的信条,创办了中国工业服务社。

范旭东亲自为中国工业服务社拟订章程,规定其宗旨是:“协助有志兴办工业的团体或私人,为其提出的工业生产项目,共同进行调查研究,如资源、厂址、技术工艺、设备要求和投资计划及市场需要等。”一经委托和受托双方取得协议,即由该社提出建设方案和工程计划,从永利、久大、黄海等单位中抽调人员协同委托单位实施。

中国工业服务社刚刚办起来,就与四川省南川县的一个煤矿签订了合同,范旭东派永利的黄汉江前去帮助该矿将生产搞了上去。这也是我国化工科技咨询服务工作早期的一次成功范例。

◎文苑拾萃

创业励志经典语录

(1)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第一天创业时的梦想。

(2)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认和玩味这个过程中的每一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或一节铁;你要认识每节的充分价值。

(3)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4)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5)在创业过程中,如果说压力,我认为选择什么不做是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在这过程中受到的诱惑太多了,每一个新的概念都可以做很大的东西。在商业上的策略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

(6)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学院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他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长大。

华侨企业家陈嘉庚的故事

◎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礼记·儒行》

陈嘉庚(1874—1961),福建同安县集美社人(现厦门市集美镇),华侨企业家,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集美中学、翔安一中、集美学村、翔安同民医院等均由陈嘉庚创办。陈嘉庚还是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地区著名华人企业家,生前曾为东南亚地区华侨领袖、爱国人士。

陈嘉庚是一位著名的华侨企业家、杰出的华侨领袖,也是一位倾资兴学、培育英才的爱国教育家。他的一生反映了海外华侨为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他长年侨居新加坡,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对东南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毛泽东曾赞誉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陈嘉庚的父亲陈缨杞是一位在新加坡经营米店的华侨商人。陈嘉庚小时候,父亲经常寄钱回家,赡养一家老小。陈嘉庚从小就帮助家人在地里做农活,九岁时才进入集美社的“南轩私塾”,开始读书识字,接受封建传统教育。17岁时,由于塾师病故,陈嘉庚才被迫停学。陈嘉庚共读了八年私塾,因此他的中文水平还是很高的。

1890年秋,17岁的陈嘉庚奉父命前往新加坡,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经商。刚开始时,他就在父亲开设的顺安米店中协助族叔管理银钱账务,兼做文书。陈嘉庚聪颖勤奋,做事处处留心,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并逐渐积累起一定的商业知识和管理经验。

两年后,陈嘉庚做了经理,独掌顺安米店,不仅把米店的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还协助父亲开展房地产等业务。父子齐心合力,生意更是蒸蒸日上。到1900年,陈家的总资产很快就增加到了35万元。这是陈嘉庚的父亲在新加坡经营实业的最佳景况。

1900年,陈嘉庚返乡安葬慈母,并守孝三年。1903年7月,陈嘉庚才风尘仆仆地返回新加坡。本来指望可以继承家业大展宏图,不料此时顺安米店的状况已远非昔日可比,各种事项凌乱不堪,仿佛无人管理一般。

原来,在陈嘉庚返乡的三年中,老父亲已经不直接管理财务。族叔因患麻木症,行动呆滞,也无力经营米店。而庶母却挥金如土,此时已经导致陈家负债累累,濒于破产。

痛心疾首之余,陈嘉庚说服父亲,毅然停业收盘,宣告破产,将所有资产抵押借款外,还负债20余万元。陈缨杞平时生活俭朴,辛辛苦苦地经营工商业数十年,到头来却落到如此下场。陈嘉庚立志重振家业,为父亲偿还债务。

新加坡及其相邻的马来西亚等地均盛产菠萝,而且物美价廉,以当地菠萝制成的罐头风靡欧美。1905年春,陈嘉庚看准了此项生意销路畅、投资少、见效快,便当机立断,集资7000元,从速从简地建起了“新利川”菠萝罐头厂。随后,他又接办了另一家“日新”罐头公司,勇敢地迈出了独立创业的第一步。

陈嘉庚总结了父亲经营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不直接过问各厂号的业务。所以当他经营企业时,凡是关键的问题一定亲力亲为,一丝不苟。他过去对菠萝厂的生产与销售情况不是很了解,现在就深入了解情况,力求做到心中有数。

当时,菠萝罐头的品种繁多,以条庄、方庄、枚庄为大宗,约占八九成,全年出产约170多万箱。而块庄、圆庄、刻花庄等其余十多种统称“杂庄”,虽然获利大但需求量小,每年生产不超20万箱,所以不被一般厂家所重视。

见此情景,陈嘉庚大胆采用人弃我取、避实就虚的经营方针,果断地承揽了全部的杂庄定货。

在经营中,陈嘉庚还一改诸厂家采购原料均在季末停工时核算的贯例,规定了当日进料、当时制完、当日核算得失的管理办法,从而防止了盲目生产和浪费现象的出现,而且又为次日选购原料和议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他还坚持每天两次深入生产车间,亲自监督生产,以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经营了三个月后,两家工厂共获利四万余元,这增强了初出茅庐的陈嘉庚独立经营企业的信心。

陈嘉庚还借鉴父亲在经营实业中的成功经验,即搞多种经营和把企业引向纵深发展的道路。他扩大米业经营,增设了“谦益米店”和“恒美熟米厂”。由于经营顺手,陈嘉庚也屡屡获得成功,这也为陈嘉庚增添了扩大业务、另辟门路的勇气和信心。

除了经营米业外,陈嘉庚还进一步增加投资,更新设备,开办新厂,严格管理,并购进数亩菠萝园,以自给优质原料,把菠萝的生产与加工联系起来,使企业向纵深发展。经过几年艰苦创业,到1907年,陈嘉庚把父亲的负债全部还清了。

几年来,陈嘉庚经营的米店、米厂、菠萝罐头厂、菠萝园等,业务都蒸蒸日上,财富也是与日俱增。但是,陈嘉庚成为东南亚大名鼎鼎的企业家并不是因为这些,而是由于他破天荒地创办了橡胶企业。他投资橡胶业的敏锐洞察力、非凡勇气和巨大成功,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

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陈嘉庚初到新加坡时,新加坡还没有橡胶树。1896年,马来西亚华侨陈齐贤和林文庆在马来西亚种下了一片橡胶树。

20世纪初期,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橡胶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05年,陈齐贤和林文庆种植的橡胶树获得了巨额利润。陈嘉庚敏锐地意识到,发展橡胶工业将前途无量,因此率先调整了经营方向,投资兴建橡胶园。从此,陈嘉庚开始经营橡胶种植业。

1906年,陈嘉庚以1800元的高价从陈齐贤手里买下18万粒橡胶种子,栽种在自己的菠萝园中。随后,他又陆续购置了橡胶园,最多时达1.5万亩,成为华侨中最大的橡胶种植者之一。他还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关闭了效益欠佳的菠萝罐头厂和米厂,转产为橡胶厂。

在与人合作经营三家橡胶公司的同时,陈嘉庚又先后购进了马来西亚、新加坡10家已濒临倒闭的小橡胶厂,并引进技术,更新设备,扭亏为盈。当陈嘉庚所经营的生胶买卖蒸蒸日上的同时,他又看到了工业的重要性,并先于同行把着眼点投入到橡胶熟品制造上。

陈嘉庚先后创办了几个胶品制造厂,生产各种胶鞋(靴)、轮胎、医药用品和日常用品。为了销售自己的产品,他在中国大陆、香港、东南亚和其他各国商埠先后设分销店80余个,直接代理商遍及五大洲。

同类推荐
  • 扶桑岛

    扶桑岛

    这是一本长篇儿童小说。该书讲述了两个女孩夏瑶和李薇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一座神秘岛屿扶桑岛,由此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四大神兽纷纷登场,耳鼠等小动物层出不穷……众人最后合力打败恶龙。从内容上讲,该书情节一波三折,十分具有画面感,用语也较为符合当下青少年的习惯。从价值层面来讲,该书包含了亲情、友情、爱情,内核实则是一个女孩的成长故事。一直被家人呵护的夏瑶,在异时空中完成了自身的历练,成为大人,内容积极向上,相信能激励青少年更加勇敢,勇于担当。
  • 王者的血脉

    王者的血脉

    本书从作家拍摄的近十万张照片中精选编录而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蒙古牧羊犬的传说、起源、分布和现状,讲述着草原上古老的传说和奇异的故事。
  • 成长经典珍藏系列:生命属于音乐的歌手

    成长经典珍藏系列:生命属于音乐的歌手

    本书通过精选出来的一篇篇小小说,让读者了解这些故事的可感和可悟外,更能对广大初高中同学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让他们在这个复杂的世间,明白更多人生的智慧和道理。内容有《蝴蝶谎言》、《你永远拥有二个机会》、《推销信赖》、《两则寻人启事》等。
  • 又见炊烟起

    又见炊烟起

    客家山寨牛家岭山清水秀,翡翠湾、吊脚楼、大樟树、小木船、老古井,还有一条百米老街在村子中间穿过。牛一山是一名小学生,他爱做梦,爱讲故事,爱划船,这些是这个年龄孩子的天性。小说讲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宁静、欢乐与忧伤,描写了乡亲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客家山寨的守望与热爱,同时体现出对客家文化的传承。客家人无私的奉献精神贯穿始终。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君是我心

    君是我心

    陆相濡3岁时,隔壁家生了个女儿,由于上一代的原因,陆母十分喜欢隔壁家的女儿,陆相濡每次喜欢都“欺负”,而隔壁家的要出国了,他竟然发现自己不舍得,原来是自己爱上她了,看陆相濡如何追妻。
  • 画继

    画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小妻兜转爱

    恶魔小妻兜转爱

    一眨眼,她是天使让你怜惜有加;二眨眼,她是恶魔把你耍的团团转尤不自知;三眨眼,她是干练女强人让你刮目相看;四眨眼,她巧笑嫣然,舞姿翩翩……秦米米,天生的公主,却有一场长达六年的暗恋。是无疾而终还是放手一搏?开玩笑,她秦米米什么时候会退却?且看多变小公主如何将面瘫竹马收入后宫。----------------------------------------------------------------------------温情版小剧场一:结婚后的一天。秦米米收拾房间,偶然发现自己少女时期的日记本。翻了翻看到的都是自己暗恋孟宇的点滴心事。眼珠一转,拿着日记本去找孟宇。“吓!”秦米米从后边猛地拍了正在给她准备蜜饯的孟宇一下。孟宇脱下手上的一次性手套,把秦米米抱在怀里,点了点她的鼻子说:“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调皮。”秦米米举起手里的日记本,邀功一样的说:“老公,看我找到了什么?”孟宇搂着秦米米的要走向客厅的沙发坐下,看向米米:“来,给我瞻仰一下。”“边儿去!”米米嘴上说着手上却没矫情,把本子递给孟宇。孟宇一手搂着米米一手翻开本子,看着娟秀而青涩的字体诉说着点滴的情谊,被一股强大的幸福感淹没。原来他的米米那么早就喜欢他,原来他的米米喜欢了他这么久。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情,合上还没看几页的日记本放在一边,捞起坐在旁边的妻子就吻上去,温柔深情。米米偷偷睁眼,对自己的这个变相告白的效果很满意。生活中多一点幸福的细节才好,不是吗?----------------------------------------------------------------------------本文男女主深情专一,男主强大女主有点小腹黑小算计。一对一双C无小三的宠文一篇。
  • 及夜行

    及夜行

    大业十一年,长安城动乱不安人心惶惶,隋炀帝诛杀明宫李穆一族,掖庭宫收入一位女子,后宫深处一场复仇计谋悄然而生。
  • 陌陌不得语

    陌陌不得语

    七年前,她悄然无声的离开,他寻遍全世界,始终找不到她的踪迹。心灰意冷的他,听从母亲的安排出国。七年后,当他们再次相遇,她却不顾他的深情,一味逃避。“炎初夏,你除了逃避,还能做什么。”他们的重逢,是命运安排的为七年前无声离开做出彻底的决裂,还是为七年后和好如初的开始?
  • 我就是个外挂

    我就是个外挂

    什么?我穿越到了异世界?什么?这个世界的语言居然不是标配汉语?我还要重新开始学习语言?啥?这里居然有种叫真言的力量是用汉字驱动的?那我在这里不就是个外挂了吗?哎,看来想平凡的生活是不可能了。
  • 我的爷爷我的家

    我的爷爷我的家

    生活灌些烟火气:品二两小酒,吃一碟花生。平平淡淡才是真,安安稳稳真是难。一个人无病无灾活到老,不知他的生命里积攒了多少次福气。
  • 科武侠风

    科武侠风

    侠!是锄强扶弱,匡扶正义;是忠君爱国,义薄云天;甚至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过,付星摩对于侠的定义还要更加豪放!铁腕独揽世恩怨,雄心敢为天下先,宝剑荡尽不平事,神通绝世换新天!传统意义的侠算什么,能比得上英雄二字吗?英雄成就也有大有小,最大的英雄是经天纬地,盖世无双!虽然,我付老魔不想做着盖世英雄,但如果这个世间没有英雄,我就给他们造出几个!
  • 从灭族之夜开始迈向最强

    从灭族之夜开始迈向最强

    穿越成火影世界里灭族之夜的宇智波佐助。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只能凭借先知先觉和精妙的算计,于灭族之夜谋划万花筒写轮眼,一步一步,迈向忍界之最强!
  • 豪门溺宠:总裁娇妻太胸狠

    豪门溺宠:总裁娇妻太胸狠

    当小白兔遇见大灰狼会怎么样?“老公,你为什么要和我结婚?”某女无聊的问道。“因为我闲”“老公,他们说我配不上你。”某女很气愤。“我配上你就行了。”等那个女人归来,她才知道他一直宠她只不过是配身而已,绝望的离开了这个城市。等再遇见,某男:“老婆,该回家了。”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