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55000000009

第9章 尊敬老师(7)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太祖。汉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赵匡胤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是后唐骑兵中的一个中级指挥官。赵匡胤出生的时代,正值政局混乱的五代时期。那时,出于战争的需要,人们普遍崇尚武术,轻视读书。赵匡胤小时候,就和一般公子哥不同,既崇武,又重文。七岁时入私塾读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的老师叫辛文悦,是个知识渊博的人。老师特别喜欢他,他也十分尊敬老师。

那时候,学生常常捉弄老师。

有一天,劳累的辛老师竟趴在书案上打起盹来。两个好恶作剧的学生偷偷地溜出教室,从后园中捉了只螳螂放在了辛老师的肩头上。螳螂舞动着长腿,一步步向上爬着,眼看着就要爬到辛老师的衣领里。学生们不再读书,新奇地看着,不时地发出“嘻嘻”声。赵匡胤看到学生这样不尊重老师,十分气恼,狠狠瞪了那两个学生一眼,便轻手轻脚地来到老师跟前,把螳螂捉了下来。恰巧这时候老师醒了,看见赵匡胤手里捏着只螳螂,以为他在捣蛋。气得上气不接下气,冲着他喊:“真乃顽童,岂能容汝。去也!”赵匡胤什么也没说,流着眼泪退出课堂。

后来,辛老师从别的学生嘴里得知真相后,心里很不平静。他把赵匡胤找到身边赔罪说:“汝无错,师之过也!”

从此,辛老师更加器重赵匡胤,赵匡胤也更加刻苦学习,他跟辛老师学了很多别人学不到的知识。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当了皇帝。做皇帝后,他没有忘记恩师,派人把老师接到朝中。辛老师一见当朝皇帝,就要行君臣大礼,赵匡胤忙跪拦道:“愧煞我也,学生理应拜先生!我永远是您的学生啊!”辛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决定应赵匡胤之邀,留在朝中,效忠大宋王朝。

从此,宋太祖赵匡胤重文尊师的美德誉满天下,人们纷纷效仿他。一时间,崇尚学习,尊敬师长,成为风气。

◎故事感悟

赵匡胤由于辛老师的误解而退出学堂,但当老师得知真相后,他丝毫没有怪罪老师的意思,反而更加刻苦学习。做了皇帝之后,亦把崇尚学习、尊敬师长养成了一种社会风气,足见赵匡胤的胸怀和尊重老师的高尚品德。

◎史海撷英

赵匡胤的一首半诗

行伍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虽然读书不多,但平生也作过诗,只不过是一首半诗而已,却一直流传至今。

据宋人陈肖岩所著的《庚溪诗话》中记载,赵匡胤在发迹之前,有一次同朋友聚会,大家谈兴甚浓,以至通宵达旦。翌日清晨,当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时,在座的一位朋友触景生情,随口吟了一首《咏日诗》。跃跃欲试的赵匡胤听后,感到不以为然,认为诗句虽然工整,但却缺少气势,当即脱口而出,吟了下面这首《咏初日》: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水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

这首诗尽管语句平常,对仗押韵也不太好,但诗意不凡,颇具气壮山河之势。赵匡胤自己也沾沾自喜,颇为得意。

赵匡胤登基后,尽管日理万机,但每每想起此诗,心里都会得意一番,想找机会再露一手,但苦于没有能激发灵感的题材,一直未能如愿。

有一年中秋之夜,明月当空,分外晴朗,那情景竟使赵匡胤格外激动。赵匡胤望一眼天空,略一沉思,脱口而出前两句:“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

由于过于激动,加之考虑不太成熟,后两句却卡了壳。赵匡胤苦思冥想,却怎么也续不上来了。就这样,《咏月诗》便只写了半首。

◎文苑拾萃

宋太祖的死因

976年10月,宋太祖赵匡胤病倒,一切军政人事便都委托给其弟赵光义代理。赵光义白天处理朝政事务,晚上便到万岁殿探望兄长。

癸丑日的傍晚,天下大雪,赵光义正在御房批阅奏章,一个太监急匆匆赶来传旨,说太祖召赵光义马上去万岁殿。赵光义连忙赶去,只见赵匡胤在床上气喘急促,朝着他一时讲不出话来,只是睁大眼望着门外,不知是何原因。赵光义命在床边侍候的太监退出。太监们便都在门外远处站着,只听见殿内似乎是太祖在与赵光义说着什么,声音隐约,时断时续,难以听清。过了一会儿,又见殿内烛光摇曳着映在墙上,时明时暗,好像是赵光义在躲闪着什么。接着,便有斧子戳地的声响,继而是太祖激动的声音:“你好好去做!”这时,赵光义忙跑到门口传太监速去请皇后、皇子前来。皇后、皇子赶来之时,太祖已经去世了。

据此,后人便有种种猜疑,有说赵光义进殿后,趁太祖昏睡之时调戏在旁陪侍的太祖妃子费氏。太祖醒来后见状大怒,便抛出斧子去击赵光义,赵光义闪开,斧子戳地;有说是太祖觉得有鬼缠身,赵光义替他舞斧驱鬼,所以有斧子着地之声;还有人认为是赵光义谋杀了太祖。总之,至今这烛影斧声仍是千年疑案。

黄庭坚尊师重道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黄家四世同堂,黄庭坚已是太爷辈了。

奶奶不知唠叨几次了,让儿子黄实秋给老太爷扫扫房,偏偏支使不动。这阵儿见实秋又在逗他的小儿子玩,下了最后通牒:“你要再不扫,我可要动手扫了!”

黄实秋是个孝子,用了一顿饭工夫,就把黄庭坚的房子扫了一遍。

等灰尘落了,他开始帮老太爷收拾屋子。收拾完,又用抹布把屋里的家具全部擦了一遍。再一看,简直让人认不得了。实秋真为自己的功劳而高兴。

他把老太爷从自己屋请过来,等待着老人高兴,等待着老人的夸奖。

老太爷确实是满怀欣喜地进来了。可刚一迈进门槛,就直愣愣地喊叫上了:“老先生的像呢?”

实秋莫名其妙:“像?您是说苏轼的像吗?”

黄庭坚不应声,气冲冲地等待着。

实秋一指当院那堆垃圾:“是那个吗?”

黄庭坚回头一看,果然苏轼的画像被丢弃在垃圾堆里,就咚咚咚奔过去,小心翼翼地分开杂物,用衣袖拂去上边的尘土,把画像展开,用抖动的手,指着实秋:“你这狗东西!”

他发现实秋的儿子站在面前,却并不改嘴,继续说:“别看你当了老子,我照样骂你!”

实秋苦笑笑,说:“爷爷,您挂他干吗?”

“他是我的老师!”黄庭坚气冲冲地说。

实秋又说:“爷,我说句实在话吧,当今论成就、论名气,您完全可以与苏轼相比,干吗还供奉他呀?”

“你混蛋!”老人气得发抖:“我的名气怎么来的,我的名气怎么来的?那是当初苏轼老师教的。告诉你,我的名气越大、成就越大,就越觉得应该感谢我的苏老师!”

说着,颤颤巍巍走进屋,咣啷拉过凳子,想登上去,往墙上挂像。

实秋忙跑进屋,一把抓住老人,说:“爷爷,您饶了我吧。您摔个好歹的,是我们当晚辈的罪过。”说着,接过画像,替老人挂上去。

黄庭坚远远地站在屋里指挥:“再高点,南边再高点。”

等挂好了,实秋要跳下凳子,老人拦住他:“等等,别下来。”递给他一块干净抹布:“给我好好地擦擦。”

实秋只得一点一点地把苏轼的画像擦了一遍。

这张画像在屋里已经挂多年了,纸早已发黄,贴上去,像这个屋子有了污点,但也必须挂在墙上。

实秋拍拍手,从凳子上下来,端详一下说:“多难看。”

老人不愿听了,说:“走吧,走吧,这里没有你的事了。”

黄庭坚把孙子轰走,关上门,找出苏轼的文章,面对苏轼的画像摇头晃脑地背着:“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鸣鸣然……”

背了一遍又一遍,背了一首又一首,忽听门外传来一阵稚嫩的嬉笑声。回头隔门缝一看,是实秋的小儿子来找太爷玩,看见太爷背书的样子好玩。

黄庭坚喜欢这个小重孙子。拽开门,把重孙子拉进屋里,实秋也要随着进来,老人说:“去,不许你进。”把实秋轰走了。

黄庭坚抱着小重孙坐在椅子上,指着墙上的画像:“这是太爷的老师。”

小重孙眨着眼,想了想问:“那我叫他什么?”

“就叫太太爷吧。”

◎故事感悟

名气越大、成就越大,就越应该感谢老师。黄庭坚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尊师之道。他把老师的画像挂在墙上,时时刻刻可以看见老师,以表达自己的敬爱之情,并让自己的子孙从中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史海撷英

苏门四学士

在苏轼的众多门生和崇拜者当中,他最欣赏和重视的是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和张耒四人。而最先将他们的名字并提并加以宣传的,也是苏轼。他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由于苏轼的推誉,四人很快便名满天下。

《宋史·文苑(六)黄庭坚传》中记载:“(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文苑拾萃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雍正帝扣银罚轻师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学》

清世宗胤禛(1677—1735年),康熙第四子。康熙的太子被废后,胤禛继承皇位,改元雍正。胤禛诚信佛教,工于心计,性格刚毅,处事果断。在位期间严整吏治,清查亏空,并对清朝赋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虽仅在位13年,但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清理钱粮,摊丁入地,扩大垦田,火耗归公,以银养廉,创设军机处,革除旗主,平定青海,安定西藏,改土归流等,促进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政局稳定,边疆巩固,统一增强,为乾隆创建“大清全盛之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雍正帝即清世宗,名爱新觉罗·胤禛,雍正是他的年号。

雍正年间,有一个驻京学使,他喜欢在同僚中吹嘘自己为人正直,为官清廉。

有一天,一位早年的先生来求见他。他看了看老师那衣衫褴褛的样子,就猜透了八九分,于是说道:“恩师光临寒舍,学生三生有幸,有失远迎,万望恕罪。不知身体可佳?精神可好?专程前来,又有何见教?”寒暄了一阵,才让座。先生看了看满屋生辉的装饰和学生那不冷不热的样子,也不敢坐,只好开门见山地说:“身体精神均佳,只是生活拮据……”

学使不等先生说完,就忙推托说:“多年来,弟子牢记先生‘为官清廉’之教诲,不敢苟私。然清廉就要清贫啊!故手无银两,家无余资……”

不等学使说完,先生便说:“为师不难为你,告辞了!”

学生十分得意,照例在同僚中宣扬了一通,以示廉洁,心想传到皇帝耳朵里,定会龙恩大降,身价倍增。

此事,果然传到了雍正皇帝的耳朵里。哪知雍正帝不但没有“龙恩大降”,反而大为恼火,说:“国将富,必尊师而重傅。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又有‘一日三炷香,供奉天、地、君、亲、师’之礼。学使弃先人之说,违先人之礼,实属不道!”于是传旨,从学使正俸以外的补贴中扣500两银,给其师,以顺言正名!

从此,雍正帝扣银罚轻师的故事,便传扬于世。

◎故事感悟

雍正帝扣银罚轻师,说明雍正帝是尊重老师、重视教育、重视国家未来的国君,也说明一国之江山社稷,尊师重教是必不可缺的美德。

◎史海撷英

“维民所止”案

清雍正年间,查慎行的弟弟查嗣庭去江西担任考试官。在考试中,他出了一道作文题为“维民所止”,源出《诗经·商倾·玄鸟》。意思是说,国家广阔土地,都是百姓所栖息、居住的,有爱民之意。这个题目完全合乎儒家的规范,没什么问题。但是,由于当时正在盛行文字狱,雍正帝听说后,觉得“维止”两字是在“雍正”两字上去了头,这岂不是要杀自己的头吗?

这一下可不得了,雍正帝很快便下令将查嗣庭全家逮捕严办,查嗣庭本人也受到了残酷的折磨,含冤死于狱中,死后甚至连尸身都不得安宁,受到戮尸之辱。查嗣庭的儿子也惨死在狱中,族人遭到流放,浙江全省士人六年不准参加举人与进士的考试。查慎行也受到了牵连,奉旨带领全家进京投狱。他在途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如此冰霜如此路,七旬以外两同年。”后来放归故乡后,不久便去世了。

◎文苑拾萃

寒夜有怀

(清)雍正

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

梦想回思忆最真,那堪梦短难常亲。

兀坐谁教梦更添,起步修廊风动帘。

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

段玉裁尊师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论语》

同类推荐
  • 智商总动员——益智高手

    智商总动员——益智高手

    智力发展虽有遗传基础,但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遗传基础只规定了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即规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和下限,而智力的实际表现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本人的刻苦学习和社会环境等)。因此,后天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学校、家庭应协同一致,按儿童身心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教育。
  • 感动中学生的256个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感动中学生的256个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本套书的编撰基于对青少年成长与认知的角度,精心选取多篇精彩故事,并分类阐述,在于能鼓舞和提升青少年的认知度,使青少年对未来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激情,让他们勇气十足的去追求理想,并发觉人生中的真善美。
  • 稻草人

    稻草人

    本书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短篇作品集,包括《小白船》、《傻子》、《一粒种子》、《眼泪》、《画眉》、《快乐的人》等,其中《稻草人》这篇童话就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
  • 哦!我最喜欢的科普故事

    哦!我最喜欢的科普故事

    《小学生快乐阅读书架:哦!我最喜欢的科普故事》由王佳琪主编,共分8章,分别为天文篇、地理篇、数学篇、物理篇、化学篇、生物篇、医学篇、建筑篇,是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科普读物,编者精心选取了小学生感兴趣的科普故事。《小学生快乐阅读书架:哦!我最喜欢的科普故事》以启发小学生自主性、创造性思维方式为目的,从杰出科学家的故事到重大的科学发现,引导小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 小船,小船

    小船,小船

    “虽然明明知道,不会有人摇着小船来接他上学了,芦芦还是大清早就拄了双拐,一步一步挪到河边。”通过阅读作家黄蓓佳的文字,你会领略到她心中最柔软的情感、如花的风景、美妙的疼痛的成长和源自童年的天籁般纯粹的声音。
热门推荐
  • 怎如倾城一顾

    怎如倾城一顾

    “赫连袭,既然你知道我是顾瑾,那么你心里该清楚,爱也好,恨也好,敌人也好,亲人也罢,你和我都不可能在一起。”他已经够不堪了,再来多少污言秽语都无所谓,可赫连袭不一样,他是天之骄子,他这一生都该骄傲的活着,不该有一个叫顾瑾的污点。
  • 风临山海

    风临山海

    赤红色的鞭子,竟然能够造成空间裂缝。临风被老乞丐一鞭子抽到了东胜神州,天庭在人间界,混乱的大地上妖魔将人类圈养,当做粮食;破碎的天门是哪个天门?与天争锋的男子到底是谁?那口鼎中存封的女子到底是谁?战神之体,神魂不灭肉体不死。风临山海皆可平!
  • 梦醒回高中

    梦醒回高中

    重新回到年轻的高中时代,我要活的精彩!那些年欠我的荣耀,我要变本加厉的要回来!我要的,现在就要!
  • 燕还故塌

    燕还故塌

    人做的梦到底是什么,是对未来的预知还是其他
  • 我在古代恃丑而骄

    我在古代恃丑而骄

    在这个肤白大长腿定义美女的社会,你能给自己打几分?如果你来到了一个物极必反,少数服从多数,以矮胖挫定义美女的世界,你会如何生存?
  • 八戒不想当神仙

    八戒不想当神仙

    天蓬元帅被贬下凡间变成小猪仔的时候,目标是找座高山,寻个洞府,做个逍遥自在的妖精。还没找到高山,就被一个小女娃捡了回去,做了宠物猪。后来唐僧师徒到了贵地,又被唐僧捡走,收了徒弟做了取经人,取经路上,一步一难,处处妖怪,只得又顺便降个妖除个魔啥的,也曾在通天河中的妖怪手里救了一个小女娃,名为一秤金。后取经结束,路过通天河,被救的小女娃也长大成人,竟然要以身相许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可吓坏了老猪。
  • 诛天狂魔

    诛天狂魔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天挡诸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把一切敌人全都踩在脚下。
  • 临杯浊饮

    临杯浊饮

    一段玄幻旅程,一次关于人生,世界的思考,一段用经历和感悟化出的故事,愿自己能够“言之有物”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有所收获。愿有人在这浮躁的世界中,慢慢品读作者的血与汗。小说慢热,入坑请谨慎
  • 秦爷追妻:萌宝儿子神助攻

    秦爷追妻:萌宝儿子神助攻

    顾苒出狱后去找儿子,结果不小心惹上了a市最不该惹上的人,秦家的家主、秦氏财阀的总裁秦忱北。从此她便被狗皮膏药给黏住了,躲不了、踢不开、逃不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