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63500000003

第3章 跨越生死线

我越来越意识到,登山,是一种寻找世界上最美好东西的过程,也是寻找人类自身弱点和悲剧的过程。

他叫张志坚。

张志坚不太爱说话,但沉稳、刚毅,显得很成熟。其实,他只有28岁。

他是中国地质大学的讲师,获硕士学位。23岁那年,他还在上大学时,由于这个专业的需要,就爱上了登山。学地质的,不爱山,那就等于不爱自己的事业。但是,也没有他这么个爱法的——正准备结婚呢,突然接到日本长野山岳会向他及同事马欣祥发来的邀请函,请他们9月去中国西藏攀登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世界上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高峰才有几座?他高兴极了,连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后来,出事之后他才感到自己做得不对。他感到太对不住自己新婚的妻子了。4月,他接到日方的邀请;6月,他结了婚;8月,他就进藏了。他要趁此机会,做一些早有计划的科学考察。国内经费有限,有限到令人无奈。这一切,新婚的妻子都不知道,他瞒得死死的,因为妻子在外地。他怕和妻子一说,妻子不同意,那就更难受了。他打算回来后再和她说。这一次,假如真的“长眠”在希峰,那么,躺在冰雪中的他也会闭不上眼,自己怎么对得起妻子呢?

只差一点点,极小的一点点,他就再也见不到她了。连懊悔,都没有权利了。

8月8日,在拉萨,他与日本长野登山队会合。21日进山。9月18日,他和第一突击队的日方队员山岸、五味、宫下、松泽自5号营地出发,准备突击登顶。

海拔7350米的5号营地,是最后一个营地。顺利的话,当日就可登顶。所有的人都认为,成功在即。

早晨7时,登山队自5号营地出发。下午2时,日方队长山岸果断下令全队轻装前进。这明显是想尽快突击顶峰,但张志坚觉得有些冒险。因轻装后,水、食品、睡袋都扔了,有两个日本队员甚至把羽绒服都扔了。要是途中遇到意外情况,可怎么办?这担心不幸应验了。下午近5点时,他们已攀登到7850米,离顶峰只有162米了。太阳已西沉,气温骤降。是毕其功于一役,尽快突击顶峰后下撤,还是立刻就下撤,明日再冲击顶峰?看来只有这两条路了!所有的队员都望着队长山岸。张志坚和日方队员做梦也没有想到,固执的山岸一挥手,就作了”就地挖雪洞,在这儿过夜,明天突击顶峰”的决定。这么高的山上,物资几乎全扔在路上了,怎么防寒,今晚吃什么?

这是极其艰难的一夜。

五个人,只能挤在一个一平方米的雪洞里。躺是不可能的,坐都无法坐稳。几个人几乎是堆在一起熬着。没有食品,更没有防寒的用具,不敢睡,也无法睡。吃了点儿巧克力,喝了几口壶里冰凉的水,每个人便都不语了。这样熬一夜,明天能有突击顶峰的体力吗?

张志坚明白这个决策的失误。但毕竟自己是和日本队员一起登山的,现在又能说什么呢!若说苦,再大的苦也不怕,可明天会不会影响登顶,他也很担心。还没到早上,宫下已呕吐不止,这是冷与饿带来的反应。脖子处和身下,冰雪已被自己身体那点儿宝贵的体温融化了,更觉出全身那种刻骨铭心的冰冷。透过雪洞顶上已淡淡发白的雪光,他知道天开始亮了。从雪洞里扒开一个口子,他看到了雪山之上的朝晖。这体验,自己也是平生第一次经历。不久,朝霞出现了,那么明艳!那么辉煌!在海拔近8000米的雪山上看朝霞,他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有多么美好,生活有多么美好。他想到了妻子,想到了自己人生中遇到的很多好人……他想他们。

一场灭顶之灾,也在等待着他……这已是9月19日。早上9点多钟,天已大亮(那里天亮得比内地晚)。五个人出了雪洞,这才发现由于一夜寒风的狂吹,山体表面的积雪已被冻成了一层近五厘米厚的硬壳。地面太滑,这给攀登带来相当大的难度。10点左右,大家穿好冰爪,开始向顶峰冲击。五味在最前面开路,后面是山岸、松泽、张志坚、宫下。张志坚走了几步,感到脚上的冰爪有些松,便弯下腰想系一下冰爪的带子。谁知,他刚弯下腰摘掉手套,忽然听到下面的宫下惊叫了一声。他猛一抬头,只见上面一块30多厘米大小的硬雪团砸了下来。他还没有来得及反应,便觉得脚下一软,整个身子腾飞起来,随即向后下方翻滚,顿觉天旋地转。潜意识里,他先拼命以双手抱头,觉出雪流压过来几乎要将他吞没时,又游泳似地两手扒着雪急速向外挣扎。隐约中,他感到了两次重重的撞击,之后,大脑出现了空白,紧接着就失去了知觉……过了多长时间,他不知道。他们摔下去的落差有近500米。而百余米外就是悬崖绝壁。他从昏迷中醒来,从雪中抬了一下头,看见了东面的摩拉门青峰。在那一刻里,他知道自己还活着。但是,周身麻木得像被什么紧紧捆着,整个下身还埋在雪里。他挣扎了一会儿,怎么也无法爬出。这时,他看见了坐在远处雪里的山岸。他向山岸喊了几声,对方不应,依然在那里瘫坐着,嘴里不知在喊着些什么。张志坚明白,山岸是被摔晕了,现在只能靠自己把自己从雪中救出了。手上早已没了手套,但不错,手还可以活动。他先把大腿上的雪扒开,再把脚也拉出来,这才终于从雪中脱险了。刚从雪里爬出来,他吃惊地看到,就在离山岸不远的前边,下半身也被埋在雪里的松泽正在那儿苦苦挣扎。而山岸呢,则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仍垂着头喊叫。张志坚艰难地爬过去,请山岸帮助,连扒带拉,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扒出了松泽。

松泽会英语,是唯一可以和张志坚通话的日方队员。

“松泽!宫下和五味呢!赶快救他们,赶快!”

但是,松泽已经神智不清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和冻伤,站不起来了,只在雪地上不住地翻跟头。他见不得雪,一见雪就翻个不停。

怎么办?张志坚抓住松泽晃个不停,又轻轻踢了他两脚,都没有用,只要一松手,他就又开始翻跟头了……张志坚急得直想哭!可还有两个人没有下落,十万火急!

山岸仍傻坐在雪里,垂着头叫个不停,再怎么叫他,他也不动。

张志坚明白,只能靠自己一个人了。他焦急地四处寻找,突然看见了前面雪堆中的一只手。他艰难地爬过去,顺着这只手急忙用力扒,终于看清了这是宫下。趴到胸口听了听,宫下喉咙里尚能发出点儿声音,嘴里也还有一丝微弱的热气。但扒着扒着,宫下的瞳孔放大了,脉搏也摸不着了。他马上做人工呼吸抢救,在宫下胸口处压了20多下,却一点反应都没有。看来,救宫下已无望了。张志坚又急忙去找五味,好容易才在雪地上发现一点儿发黑的东西。他踉踉跄跄地过去定睛一看,有了,这是五味的背包!他抓紧背包带用尽全身的力气猛地一拉,背包带断了,但也带出了五味的一只手。五味是趴在雪里的,时间太长了,早已停止了呼吸……张志坚这才感到全身瘫软,一丝力气也没有了。歪倒在雪地上,他昏昏沉沉地望着前方的两具尸体,不相信刚刚还活蹦乱跳的两个人,一下子就死了!死,难道真的就这么容易?

山岸和松泽渐渐开始清醒了,但已不能动了。张志坚一下子想到:这样下去,救援人员若再不上来,他们都将必死无疑!他爬过去,大声问山岸:“报话机呢?报话机呢?赶快和山下通话!请求救援!救援!……”山岸呆呆地望着他,只是摇摇头。张志坚翻遍了他的背包,除了一台傻瓜相机外,什么也没有了。

对于活着的三个人,这才是最可怕的。山下,谁能知道他们在哪里?谁能知道他们遇到了这场大难?山岸反应了过来,带着哭腔朝着天上绝望地嚎叫:“Help!Help!(救命!救命!)……”

三个人,只得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呼喊着求救信号:“S-O-S!S-O-S!……”

风,狂野的山风,将这微弱的声音卷没在雪谷中。

只能听天由命了!

过了多长时间?不知道。他们早已喊不出什么了。沉沉的昏迷中,张志坚猛然用力睁开了眼,山下,一个红色的身影出现了,越来越近。看清了,是日方的另一位攀登队长若尾。若尾走近他,从口袋中摸出一副太阳镜给他戴上,听他用英语诉说遇难经过。若尾不懂英语,但明白了发生的一切,便向山岸和松泽走去。不久,张志坚的同行战友马欣祥上来了。小马一见张志坚的手,泪水就流了出来。志坚由于没戴手套,又连着从雪中扒出了三个人,手的皮肤已发黑……小马一把抓过张志坚的两只手,轻轻揉搓起来。他从背包里掏出水壶,递给了张志坚。张志坚没有喝,望着雪中五味和宫下的遗体,泪水潸潸流了下来,一滴滴落在洁白的冰雪地上……这时,张志坚才发现他们随着那块崩下来的浮雪跌下了近500米的落差,脚下的海拔高度大约为7300多米。

双手,越来越黑。不痛,麻木,肿胀,不像是自己的手了。

能保住它们吗?小马在想。回到大本营,小马为张志坚的手挤出了一股又一股黑血……经历了这场雪中生死,他对山,是种什么感觉呢?

“依旧还是恋人。”张志坚说,神色仍然那么执著,”和山的情感,就像同恋人一样,吸引与排斥共存。在雪山面前,人永远是渺小的,但渺小却并不等于失去自己。我们走向雪山,就是为了证明这个。活着,就应该有一种活着的勇气,有一种敢于面对任何挑战的精神。经历这场生死变故,我觉得是值得的,起码证实我有这种勇气。另外,也使我体会到活着太美好了,要珍惜生活和生命!”

上面的叙述,是我后来整理出来的。

它是绝对真实的吗?是的,可它带着一种遗憾。

有遗憾的真实,不是完整的真实。作为一个作者和记者,如今再次整理这一部分文字,我心中依然很沉重。

因为张志坚对我要求过,自己所谈的部分内容,千万不要写出来,至少离事件太近时不要写。我理解,也答应了他。

如今,离事件发生的时间已有多年,我该写出来了,为后来的登山者,也为在异国死去的宫下和五味。宫下和五味的遗体,当时无法处理,只能剪下点儿头发带走,尸体埋在雪中后,队伍就下撤了。如今,可能仍在那里。

9月18日,出事的前一天,还有一支队伍也从突击营地出发向顶峰冲击,那就是中国台湾的“溯源登山队”。台湾队比山岸、张志坚所在的突击队晚出发两个小时,到下午4时许,两支队伍会合。此时,两队都想尽快冲击顶峰后下撤,因为当天的时间不多了。论实力和经验,日方要强一些。中国台湾队因前一段体力消耗太大,力量明显不如日本队。这时,两支队伍又走在同一条线路上——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谁先走在前面开路?地上的雪很厚,前行开路者,体力消耗和危险都比后行者大,这是自不待言的。日方开始走在前面,走着走着,攀登队长山岸感到吃了亏,下令停止前进,要求双方轮流在前面开路。台湾队长没有反对,但速度明显太慢。就这样,我停下看你先走,你停下看我先走。又向上拱了一个小时后,台湾队实在难以再在前方开路了。于是,就出现了你看我、我看你的局面,谁也不愿在前面走了。

其实,假如双方都不考虑其他,尤其是日本队,一鼓作气向上冲的话,是完全可能当天登顶的。那么,就不会有次日的惨剧发生了。

登山,作为一项世界性体育运动,其宗旨也应是“重在参与”。人多,队伍大,是多好的事啊!打破任何界限团结在一起,成功的可能性必然更大。与此相反呢?次日的结局,是有必然因素的。

张志坚说,在这支队伍中,五味和宫下是非常有修养的日本朋友,给过别人很多帮助,行军时总走在最前面开路。这样好的人,转瞬间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太让人痛心!

张志坚只是受日方邀请的一名队员,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的决策权。他只能为眼前的局面感到遗憾甚至悲哀。他跟我说:“抛开后来的遇难,这是一次心情很不好的登山。”中国登协有明确规定,因为在中国登山,如果外国登山者在顶峰要亮国旗的话,也必须亮中国的国旗。在这支队伍中,何况还有中国队员呢。但日方队员劝说张志坚:“你当看不见不就行了?”张志坚坚决不同意,上山前,他在怀里装上了国旗和中国地质大学的校旗。

在登山途中,所检验的也是一个民族成员的素质。它折射出的东西,绝不仅仅是登山。自私、狭隘、刚愎自用、不讲人情味,在许多民族里都有市场,它带给自己和人类的痛苦太多了。

后来,我越来越意识到,登山,是一种寻找世界上最美好东西的过程,也是寻找人类自身弱点和悲剧的过程。

我绝不是在此评说哪个民族优劣,我们民族中某些劣根性也是存在的。我只想站在一个完整人格的角度就此事谈一点儿思索。

——于是,山岸下令就地挖雪洞宿营;于是,台湾队只得下撤回突击营地,两支队伍最终都没有在当天登顶成功。需要说明的是,次日日方山难发生后,台湾队也参与了救援,并提供了物资和药品援助。

在拉萨的喜马拉雅饭店,我采访时问日方一位队长,请他谈一谈对中国队员、对张志坚雪中救人的行动有何感想。他支吾着避开了这个问题,谈了一些别的。望着他,我再一次就这一问题发问,他也只回答了“合作愉快”几个字。我很失望。

晚上,我敲开张志坚的房门,再次和他及小马长谈起来。我太喜欢这两个文静而刚强的小伙子了,这是祖国知识界的登山者代表。我想,祖国母亲会感谢他们在山上的尊严和行为。

志坚劝我说:“你们司机的话有道理,我也建议你在拉萨停两天再进山。毕竟,你是第一次来西藏。”

我起身和他告别,却无法握一握他的手。我说:“谢谢你,我会记着你,还有你的这两只手。回去给我来信,说说手的情况……”

回到房间后,我对陈群说:“决定了,我们明天凌晨进山!”

多谢你,志坚!

南迦巴瓦,我要立刻见到你!

同类推荐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
  • 绝望者的盼望

    绝望者的盼望

    耶路撒冷的人本是最大恶极的罪魁,却首先蒙恩。这是为什么呢?绝望的人啊,请不要绝望,请听班扬一言,振作起来,抓住给你的盼望。
  • 复活的生命

    复活的生命

    从古到今,真正的诗心是随着生命而浩瀚翻湧,生动活泛的,犹如万流朝宗,合归于海,势不可当。人生中有田园诗、边塞诗、浪漫诗、朦胧诗、印象诗,隨着生命的壮丽多彩,今又有一涓涓细流,归回了大海,那就是“白鸟先生”《复活的生命》之诗。从“白鸟先生”出版的第一本诗集《白鸟集》,到如今的第二本诗集《复活的生命》,我们可从中观出一个残疾人士的心路历程,人生印记和滋润心田的美善见证。珍贵在全能的造物主,赋予了“白鸟先生”诗心的灵感与感动,从《白鸟集》到《复活的生命》……一唱三叹。
  • 学理与诗意的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

    学理与诗意的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丛)

    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专著,全面而系统地收录了安徽大学教授、博导、评论家赵凯自2000年至今撰写并发表的文学评论文章45篇。赵凯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理论研究的专家,这部评论集的文章主要针对安徽本土的文艺现象有感而发,正是作者着眼于当代中国的文艺实践,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文学研究和批评中的成果展现,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深刻的历史意味。收录的评论文章曾陆续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文艺报》《文艺研究》《文学理论与批评》《安徽日报》《安徽文学》等报刊,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 英国历代诗歌选(上)

    英国历代诗歌选(上)

    英国诗歌在英国文学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对外国文学有兴趣的读者,是不能不读读英国诗歌的。屠岸先生研究英国诗歌,迄今达六十余年,他的译笔忠实,谨严,灵动,久已蜚声读书界。他从中世纪末到当代,选择了155位诗人的583首作品,编成本书,大体反映了英国诗歌的发展轨迹。因此本书不论是从质上还是从量上来说,在国内都可称得上比较丰厚、精当、完善的一种;不仅便利于一般读者的进修,也是专家学者手头必备的参考工具。本书为上册。
热门推荐
  • 拥她入怀抱

    拥她入怀抱

    “阿渝,若这世间有人有物伤你一分一毫,江沉定无所不用其极,千遍万遍地还回去。”“若是江沉呢?”她似笑非笑,漫不经心“那你就杀了他。”他没有说笑“不怕死吗?”苏渝来了兴趣“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他笃定——被命运眷顾的江沉活得顺风顺水,唯独在苏渝身上栽了个大跟头,却还乐此不疲“没了苏渝的江沉什么都不是”“穷其一生,钟其一人”——在漫长的黑暗和孤寂中,照进了一束光,从此她的深渊不再是深渊,他是她的救赎,她是他的命“哪怕生活那么不堪,有他足矣”“肯定是她经历的苦痛太多,以至于有了江沉护她平安,予她喜乐”——有人说,当一束光照进黑暗里,那么这束光就有罪但江沉不会错,更无罪,因为他不仅仅救赎他的阿渝,更救赎了自己
  • 愿我是他心中的那片风景

    愿我是他心中的那片风景

    喜欢旅行的她,每次一想到出去玩就很开心,一次旅行偶然发生的事情,让她认识了他,也许她和他是命中注定的缘分,经历开心、挫折、分别,变成一个优秀的自己。他和她已经是彼此心中风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仙尘兮

    仙尘兮

    前世她是上界掌管天规司法的上神,他是尊畏高不可攀的神秘尊神。他们相遇的那日天气并不是那么美丽,清浅的琴音入耳,白衣凝眸,不知迷了谁的眼,浅笑言兮……情虽深却依然敌不过……三生石旁她徘徊不去,却记不起心底执念为何……他依然决然下界投胎只为陪她一世……今生她是新的人间神女,为劫而生而他,木灵崖上百年孤寂,只为等待她的出现……再次相遇,她是凌都新弟子,他是她的师叔他护她,爱她苍生劫至,是为情也?是为责任?再生再世他们能否执手最美仙侠三生三世劫劫灭缘起……
  • 九元无仙

    九元无仙

    传说,仙界有一法宝,名为仙棺,被打碎成九份,掉落凡尘,形成了新的九棺,里面,葬有仙人的躯体和宝藏,得之,可有莫大机遇。九元大陆,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在这里,强者傲笑天际,弱者依于尘埃。一个少年,崛起于尘埃,踏着强者的尸骨,登临绝顶,以一凡体,威震天下,弹指间,力可遮天!
  • 超级小医生

    超级小医生

    本是混吃等死的富家子弟,却家族蒙难,父母失踪,落魄街头。同学欺辱,兄弟反叛,订好的婚约无故作废!一朝觉醒,奋勇向前,我虽良善,但绝不懦弱,我虽医者仁心,但绝不放狼归山!
  • 轮回禁咒使

    轮回禁咒使

    我...我...我到底是谁?我从何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管他呢,做好现在就行了!爱德华.凯撒?米罗?不不不,我是叶天啸,大黑龙,你碰上我算你倒霉,之前被你打得落花流水,但是现在我不是他们,我只是我,你做好觉悟吧!
  •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焚薪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焚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异觉醒

    魔异觉醒

    雅痞青年陈以灵重生平行宇宙最火的游戏之中,本以为有NPC面板加成,无限强化自身,开启吊打玩家小朋友的异界人生。却没想到却被系(zuo)统(zhe)定义为最弱鸡初生玩家角色,还不带重生系统的那种....